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故鄉的楊梅字篇一
我家住在坳上鄉楊梅村。這里盛產楊梅。馬路旁連綿不斷的山坡上,到處都有楊梅樹美麗的身影,讓人看了,感到親切、舒服。
寒冷的冬天過去了,春姑娘邁著輕捷的腳步來到了家鄉。楊梅樹在春姑娘母親般的愛撫下,長出了一片片嫩綠的葉子,孕育著一個個小小的果實。滿樹狹長的綠葉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寶石般的光芒。
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已到了四月。枝頭上的楊梅已經有黃豆那么大了。這些楊梅青青的,表面上滿是小刺,拿在手上癢癢的,還有點粘呢。如果你把它往鼻前一湊,就會立刻聞到一股刺鼻的酸味,使人直流口水。但你千萬記住,這時的楊梅不能多吃,要不會把你的牙給酸掉。
端午節后,楊梅漸漸成熟了,有的像頑皮的小孩,露出半邊臉兒;有的則挺立枝頭,像一位熱情好客的主人,笑吟吟地給地上的行人打招呼;有的像害羞的姑娘,把整個身子全藏在綠葉之間真是千姿百態,比人百看不厭。成熟的楊梅放在手上已不怎么癢癢了,而是變得沉沉的,摘一顆,放進嘴里輕輕一咬,甘甜中帶點點酸味的汁水會立刻流出來,從嘴甜到心,使人感到心曠神怡。楊梅成熟了,家鄉的父老鄉親便成群結隊地挑著筐兒,來到各自山上,細心采摘著自己用心血澆灌出的勞動成果。每個人的臉上都蕩漾著豐收的喜悅,有的干脆唱起山歌來。是呀!又是一個楊梅豐收年,怎能不使人興奮呢?山上一番好景,山下也不賴。只見馬路上排著好長好長的車隊。這是從四面八方趕來購楊梅的隊伍。看著這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我心里也樂開了花。
家鄉楊梅品種很多,其中要數俗名叫大葉子和上沖的最好。大葉子粒大核小,酸甜適中;上沖味道很甜,但甜而不膩。這兩種楊梅好吃又有銷路,深受家鄉人民的喜愛。
楊梅可以做成很多制品,比如楊梅餞、楊梅酒、楊梅罐頭遠銷國內外。家鄉人民做的楊梅食品在全國首屆食品博覽會上還榮獲了銀獎呢!
楊梅為我家鄉開辟了一條致富的大道。我愛家鄉的楊梅。
故鄉的楊梅字篇二
楊梅,酸甜可口,一年四季,楊梅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光。
春天,楊梅樹消融了整個冬季的積雪,映著那清澈無暇的小溪,襯著那白墻黑瓦的房屋,美麗極了。它纖細的分枝上,綻開了一片充滿著生機的嫩葉,為楊梅樹增添了無數生機。清明時節,楊梅樹開花了,那一抹朱紅的色彩,染在了細長的楊梅花上,在漫山遍野的綠色中,顯得越發獨樹一幟。
夏初,鮮艷的楊梅花謝了,結出了幾個青綠的小楊梅,楊梅上的小刺特別扎手,現在的楊梅又苦又澀,讓人反胃。幾天后,楊梅長胖了,還換上了一套大紅袍。隨著時間的推移,楊梅越來越大,顏色越來越深,小刺越來越軟,最后,竟成了紫紅色。有一次,楊梅豐收了,我吃著楊梅看著書,大概吃了一簍筐吧!晚上,我連豆腐都咬不動了,我才知道,楊梅就算成熟了,也有酸味。
秋天,楊梅樹披上了金裝,樹下遍地金黃,讓人覺得好似進入了仙境一般,偶爾有一陣大風掠過,天空便下起了落葉雨,真美啊!在這時候,經常有孩子在樹下玩樂,玩打樹葉仗,玩游樹葉泳等,有趣的很。
冬天,楊梅樹銀裝素裹,枝丫上積滿了白雪,用手撫摸它的軀干,一股寒冷涌上了身體,又感到生命在它身子里流動。許多孩子會在樹下打雪仗,堆雪人,給冬日的沉寂帶來幾分熱鬧。
我愛故鄉的楊梅,但,我更愛故鄉!
故鄉的楊梅字篇三
記得小時候吃楊梅可不容易。農歷六月二十四前后,是野楊梅成熟的季節,我和小伙伴常到山中采摘,來回二三十里,山高路陡。要是遇到下雨,更是苦不堪言。那時候書包輕、作業少,有時放學也禁不住誘惑,跑著去跑著回,到家已是天黑,父母嗔怪幾句,低著頭草草吃完飯,鄰居聞訊來串門,一大家人蘸著鹽吃楊梅,比賽似的,不一會兒一小提籮楊梅便底朝天,媽媽笑著說:“真酸,吃豆腐都吃不動了!”周末時間充裕,在山上吃個夠,回到家吃兩天就不想吃了,因為酸;等想吃時,卻又沒了,人多嘴饞??!街上也有賣的,是山里農民背到集市上賣的,五分錢(可買一本作業本)一小碗,多數時候也只能望梅止饞,咽咽口水罷了。因為那時多數小伙伴家境都不好,哪有吃零食的錢呢?物質貧乏的年代,吃野楊梅仍是我的翹望。
楊梅的滋味,是再好不過了?!拔逶聴蠲芬褲M林,初疑一顆值千金。味勝河溯葡萄重,色比瀘南荔枝深”(宋平可正《楊梅》)。明朝有位官員因為吃不上故鄉的楊梅,逢人便感慨:“自從名系金龜籍,每歲嘗時不在家。”可見楊梅的味道是特別的,有點誘人。
李煜《一斛珠》中描寫自己嬌妻娥皇時寫道:“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紅茸是指檳榔。娥皇嚼爛檳榔,笑向男人唾過來,這是什么情調?楊梅更比檳榔紅,那楊梅在口中嚼爛后,如果也有這么個美人,對著你這么個檀郎,也是如此一唾,你還會有鄉愁嗎?上海過去有個醫生,后來做了文字工作,他把“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做成了燈謎,謎底是“血口噴人”,很有意蘊情趣??梢姉蠲返拿匀苏T人,它會招惹相思,讓人添愁。
陸游詩云:“綠蔭翳翳連山市,丹實累累照路隅。未愛滿盤堆火齊,先驚探頜得驪珠。斜插寶髻看游舫,細織筠籠入上都。醉里自矜豪氣在,欲乘風露扎千株?!比藗兲糁@子,背著竹簍,紛紛上山。于是,楊梅林一坡笑聲,溢滿了臉龐,染紅了天空。農家中也夾雜著嘗鄉愁的詩人,爭相放歌:“江南風景美如畫,不識楊梅是白丁。”“梅出稽山世少雙,情如風味勝他楊。玉肌半醉紅生粟,墨暈微深染紫裳?;瘕R堆盤珠徑寸,酷泉繞齒朽為漿。故人解寄吾家果,未變蓬萊閣下香?!保ㄋ螚钊f里《七字謝紹興帥丘宗卿惠楊梅》)“夜深一口紅霞嚼,涼沁華池香唾。誰向我,況消渴,年來最憶吾家果”(楊萬里)。是啊!風雨旅人,常思量,只要吃到那一顆故鄉酸酸甜甜的楊梅,一顆“吾家果”,鄉愁就解開了。
為了品嘗一下那熟悉的楊梅味道,我們驅車去故鄉摘楊梅。剛下車,雨點又落下來。老公卻毫不在乎,不慌不忙打開車子后備箱,拿出各種籃子,每人分一個。所幸雨點不密,我們踩著地上的枯葉往前走,一棵異常高大的楊梅樹出現在眼前,枝頭綴滿了密密麻麻的'楊梅,地上還落了厚厚的一層楊梅。我走在最前面,見落在地上的楊梅個個完好無損,飽滿誘人,撿起一顆放進嘴里,汁液豐富,又酸又甜。老公大聲提醒:不要吃地上的,吃樹上的,樹上的楊梅才是最新鮮的。
老公身手敏捷,幾下子就爬到了樹上,把籃子懸掛在枝杈上,開始采摘。我站在樹下,見低處的樹枝與我的腰一般高,橫著向四周伸展,枝頭垂下,碩果累累,伸手可及,開始邊摘邊吃。我發現楊梅的顏色略有不同,有粉紅色,有黑紫色,一一品嘗,粉紅色稍酸一點,黑紫色要甜一點。老公在樹上介紹說:黑紫色的已經熟透了,最好吃,粉紅色的要過一兩天才好吃。又說:這幾天不停地下雨,楊梅被沖洗得干干凈凈,沒有蟲子,可以放心吃。于是我專摘那些黑紫色的吃,滿嘴汁液,酸甜可口。兒子提醒我:你腸胃不好,別吃的太多。老公呵呵笑著說:楊梅是好東西,吃多了也不會傷脾胃的。又告訴我們:摘楊梅的人如果被雨淋了,只要多吃幾顆楊梅,也不會生病。
不一會兒,老公就摘了滿滿一籃子楊梅,又換了一個空籃子繼續摘。我只顧著享受楊梅的美味,手里的籃子幾乎還是空的。枝頭的楊梅太密集,而且都熟透了,伸手摘時,一不小心就會把楊梅碰落到地上。地上落了太多楊梅,也分不清哪些是以前落下的,哪些是剛剛落下的。
不知什么時候,兒子已經爬到一根低枝上去摘楊梅,臉上掛著天真的笑,仿佛回到了孩童時期。我也手腳發癢,抓住樹干向上攀登,越爬越高,小女兒在下面喊:你小心點。我理智地停住了,意識到胳膊和腿已經不再那么靈活,膽子也小了很多,于是謹慎起來,手上抓牢了,腳下站穩了,居高臨下,一邊歇息,一邊悠閑地東張西望。透過枝葉的縫隙,看到附近有一口水塘,水塘那邊是幾座窩頭狀的小山,山上林木蔥蘢。不知不覺,手里的籃子也盛滿了楊梅。
經過兩天的奮斗,或爬上樹去,或帶著長桿鉤子,拎個籃子、袋子采摘了不少楊梅。吃夠了,也玩夠了,剩下的楊梅父親用來泡楊梅酒,酒香甘醇,味道獨特,是故鄉人喜愛的美酒。坐在回家的車上,凝望故鄉,忽然想起賀鑄的詞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是啊,人生何來那么多惆悵,何不像采摘楊梅時那般興奮,那般單純。楊梅熟了,迷人的梅子掛滿樹梢,飄溢出誘人的芬芳,醉了鄉間小院,醉了山川河流,也醉了我的心房。
人間六月水果熟,最是故里楊梅香。嘗一顆楊梅,盡可滌去鄉愁,吃一杯楊梅酒,足以醉倒浮生。
故鄉的楊梅字篇四
我的故鄉在江南,我愛故鄉的楊梅。
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它們舒展著四季常綠的枝條,一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歡笑著。
端午節過后,楊梅樹上掛滿了楊梅。
楊梅圓圓的,和桂圓一樣大小。遍身生著小刺,等楊梅慢慢長熟,刺也漸漸的軟了,平了。摘一顆放進嘴里,舌尖觸到楊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細膩而且柔軟。
楊梅先是淡紅的,隨后變成深紅的,最后幾乎變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變黑,因為太紅了,所以像黑的。你輕輕咬開它,就可以看見它那新鮮紅嫩的果肉。嘴唇上,舌頭上同時染滿了鮮紅的汁水。那感覺簡直棒極了!
沒有熟透的楊梅又酸又甜,熟透了的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愛吃。我很小的時候,有一次吃楊梅,因為吃的太多,牙齒又酸又軟,連豆腐也咬不動了。這時我才明白,楊梅不能吃的太多。因為楊梅雖然吃起來甜,可酸味還是有的,因為它太甜,吃起來就不覺得酸了。吃完了楊梅再吃別的東西,才感覺到牙齒被它酸倒了。
我愛我的故鄉,更愛故鄉的楊梅!
故鄉的楊梅字篇五
楊梅是我們仙居最有名的特產,每當楊梅成熟時,總會有一大批游客千里迢迢地趕來,就為了品嘗楊梅。楊梅的品種繁多,可最有名的還要屬東魁楊梅和茡薺楊梅了。
三四月間,楊梅樹開出了一朵朵紅彤彤的小花,惹人喜愛。端午節過后,楊梅樹上掛滿了“小燈籠”。從遠方望去,仿佛整座山都被顏料染紅了,這里就像是楊梅的小天地,楊梅又小又圓,表面長著刺一般的東西,這叫“楊梅絨”。楊梅慢慢成熟了,從原來的淺紅變到了深紅。等它們熟透了,就變成深紅色的了,這時,“楊梅絨”也變軟了許多。當楊梅全長出來時,滿樹都是楊梅,葉子也差不多被楊梅們給遮住了,好像在炫耀自己的美麗。紅的發紫的楊梅摸上去軟軟的,不費力氣就捏爛了,淺紅的一般是沒長好的,硬邦邦的。
從楊梅樹上摘下一顆楊梅品嘗,慢慢咬開,滿口都是鮮紅的楊梅汁,像是人間罕見的瓊漿玉液。那又甜蜜蜜又酸溜溜的味道,真令人喜歡。
楊梅具有促進消化、增進食欲等天然醫療保健功能。除了鮮食以外,它還可以加工成水果罐頭、果汁、果酒、果干、果醋等。
我為自己家鄉能夠出產這么好的楊梅而自豪。
故鄉的楊梅字篇六
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載:“其形如水楊,而味似梅”,故稱楊梅。
又到夏至蟬鳴,漫山遍野的楊梅也張開了笑臉,被陽光襯的紅彤彤的,在這聒噪的蟬鳴中,楊梅散發著它獨特的魅力,來二都采摘楊梅的人也絡繹不絕。人們拾一只早已為之洗凈的籃子便上山去采摘這綠茵叢中一點紅,翻過幾個山頭,來到自家的楊梅山,看著那一顆顆鮮脆欲滴的果實,內心是遮掩不住的喜悅。梅農輕車熟路的爬上樹梢,去采那被陽關撫摸過的楊梅,有時會按耐不住自己的嘴饞,摘幾顆放進嘴里,頓時便被那鮮美的味道吸引,在舌尖打轉,久久無法平靜下來。
宋代詩人平可正的詩也說:“五月楊梅已滿林,初疑一顆值千金。味勝河溯葡萄重,色比瀘南荔枝深”。我想,這對于二都楊梅來說正是恰如其分,二都楊梅色澤紅潤,體態飽滿,最重要的是它的鮮味怎是其他水果可比!
“南方果珍,首及楊梅”由于楊梅歷史悠久,品優質佳,曾被列入貢品,供帝王享用。二都楊梅看似如一顆乒乓球,實際上是由數萬根像針一樣的尖刺組成,等到成熟,針也漸漸失去了原來的鋒芒,變得柔和,輕輕的咬開一個,那酸酸甜甜來自自然的味道便在唇齒之間游蕩,撬開你的胃,讓你欲罷不能。
梅農有時摘了楊梅也會釀酒喝,先將楊梅用紹興老酒洗凈過一遍,然后再放入已經灌好燒酒的瓶里密封儲蓄起來,等到再次嘴饞時便開封吃幾顆,楊梅酒還有治病的功效,誰家有人要是感冒或者發燒了,吃幾個燒酒楊梅便能祛病。曾今的我也嘗過那燒酒楊梅的味道,只是我不勝酒力,當楊梅放進嘴里便急忙吐掉,現在回想起來嘴邊有回淌著熏鼻的味道。
結在樹頭那碩碩的果實,看的惹人喜愛,外地的游客驅一輛小車便來體驗采摘楊梅的樂趣。看著車排起的長隊,梅農們心里十分的高興,他們知道今年又有滿滿的收獲。他們穿越在山間小道上,偶爾還看見山泉在腳邊流淌,夏至的炎熱在此刻早已忘懷,有時也會取一絲清泉,洗個臉,洗臟兮兮的手。
二都楊梅嬌貴得很,不出半月變悄然而去。忙碌了半個月的梅農們,也在這楊梅悄然離去的時候靜靜享受夏的美好,靜靜地,靜靜地,好似半個月前如夢境一般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