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師徒結對小結師傅篇一
首先,我覺得我要感謝下我們幼兒園的各位領導,作為新教師的我們,在各方面經驗都比較缺乏,因此,進行了班主任師徒結對活動。我覺得,這種形式對我們新教師的進步、成長有極大的幫助,正因為這樣,我也才有幸認識我的師傅。平時我一有空便會去聽張老師的課,如《火車飛機幾點開》、《小小旅行家》、《生活中的數字》、《秋天的圖畫》、《鳥娃娃和小樹》等,我都會做好筆記,特別是教師的教態及幼兒的一些互動,令我印象至深,張老師那親切、真誠、自然的一面不由自主會受到孩子們的喜歡與認可。還有,在教學時的常規方面,只要教師的一個眼神或者一句話便會讓小朋友坐的好好的,讓孩子們心服口服。每次我聽了課后都是受益匪淺,時常會想:什么時候我要是能做的這么好,那該有多么好哦!
課后,我也會問張老師一些問題,如:剛開學不久時,我那時第一次請教張老師的就是常規方面的問題,然后張老師在班里一一做示范,如讓幼兒做一些游戲,如《大咕嚕車》、《我的小鈴誰來敲》、《我的飛機開始飛》等,剛開始我記不住,張老師就過來幫我寫出這些游戲的內容;還有在備課時,備游戲課成了我的一大障礙,由于游戲內容很少,有時都會傷腦筋。當我跟張老師交流了后,那次張老師就把班里的幼兒帶到戶外,使我觀摩到了不少游戲,令我大開了眼界。有時遇到了事情,我向她請教,她總會不厭其煩的教導我,有時頓時感覺我有這樣一位師傅而感到榮幸。師傅是我的領路人,因此每次學到的東西,我都會用到我們班級中,最后,得到了滿意的效果,看到孩子們這么喜歡,我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在這個學期中,我們新教師進行了開學時的入門課及期末的匯報課,有了一定的進步。特別是匯報課,離不開張老師的教導有方,中大班上的是繪本故事《鳥窩里的樹》,那時我一看到書本,就驚呆了,這么簡短的一則故事,怎么可能上半個小時,我頓時茫然了。后來我讓師傅幫忙,她會抽空幫我修改教案,分析教材、理清思路。這才使我有了幾份信心,最后得到了良好的成績。
在這里,我還要特別感謝園里的馮老師。雖然,她平時很忙,但每個星期基本都會給我們上示范課,而且教具的準備都很充分,每次上課都很吸引幼兒,孩子們也很喜歡這種感覺。真是不得不令人佩服。深刻的記得那件事情,那時當馮老師上完了《森林里面真熱鬧》時,平時特頑皮的張陽小朋友還開心的說了一句:“馮老師,你什么時候再過來給我們上課呀?”聽了這句話我也很高興,但同時也是反省自己的時候,有時就感覺自己能力不夠,上得不夠好而愧對于他們。
當然,園里的各位領導都很重視我們這批新教師。要是園外有什么教學活動時,都會讓
老師們一起去聽課,通過在觀看中學習,來吸取更多的經驗。還有在園內我們還有園內、園外的名師給大家上的觀摩課。如章瑞老師的《黑森林里的故事》、馮曉英老師的《鼠小弟的小背心》、沈雁老師的《咕嚕牛》等,我們在教研會議上都展開了一次次的評課,大家一起討論、一起交流。這些使我們對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與理解。如:提問的設計影響到整堂活動的效果,每設計一個問題都要考慮到:我為什么要問這個問題,對幼兒有什么幫助或啟發引導等,使活動讓幼兒有更大的興趣和效果等。
從中,讓我深深體會到我是師徒結對活動中的受益者,對于一名新老師來說,既是一種機遇又是一種挑戰,我感謝幼兒園為我提供了這樣的機會。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工作之后,讓我意識到了教師肩頭的重任。經驗的缺乏,總會碰到不能很好的處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往往會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陷入束手無策的窘境,也多虧了師傅和園里領導及老師的幫助。因而,只有主動、虛心的向師傅多學習,多請教,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從師素質,才能茁壯成長,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
幼兒園師徒結對小結師傅篇二
時間如飛鳥,現在的我步入教師這個行列已經快兩年了,回顧這快要兩年的時間里,可謂是酸甜苦辣,轉眼間我與張老師師徒結對也已近一年了,班主任工作師傅顧老師師徒結對已經有一個學期了,在師傅和其他老師們的關愛下,我在漸漸的成長、成熟、堅毅!回首自己剛剛走進幼兒園的時候,如今的兩個學期下來的進步和成績,這其中多虧了兩位老師給我的指導與幫助。
師徒結對的一種基本活動形式就是互相聽課評課。這學期,張老師聽了我好幾堂課,比如《小動物開店》、《放風箏》、《小星星》……她都認真記錄我的教學過程,在各方面及時給我點評。我聽師傅的課也有很大收獲。他的課堂氣氛很好!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發現美,欣賞美并把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在多次聽師傅課的過程中,我慢慢體味到了她思想的靈動,并且準確地把握住每一節課的閃光之處,在這樣反反復復的過程中,我受益頗多。
在學校領導的安排下我們這學期著重于語言方面的學習,對于幼兒來說,語言習慣主要指聽、說、讀三項,而傾聽則是幼兒感知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也是幼兒學習語言不可缺少的一種行為能力,它關系到人際交往和對語言的理解水平,以及他們的語言能力的發展。
領導還安排了四位師傅分別給我們上了個語言教學的講座,讓我們在聽中學,學中做記錄,懂得了許多,而且很實際的東西,聽后現在我明白了每一種語言教學都有它不同的教法,要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和拿到的材料,然后進行分析思考,再定位用什么方法教,語言活動中對于提問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也是最重要的,提問的設計影響到整堂活動的效果,每設計一個問題都要考慮到:我為什么要問這個問題,對幼兒有什么幫助或啟發引導等,使活動讓幼兒有更大的興趣和效果。
聽完了講座也就是徒弟開課,四位師傅和其他三位徒弟都會來看,一個一個輪流互相上課觀摩評價并進行講評,通過這樣的活動讓我們在其中不斷提高、掌握語言活動的設計和教、學。
綜上所述,讓我深深體會到我是師徒結對活動中的受益者,我感謝幼兒園為我提供了這樣的機會。要讓學生有一碗水,老師就一定要成為一條奔流不止的小溪,因而,只有虛心的向師傅學習,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從師素質,才能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從教之前,我個人一直這樣樂觀地理解教師所受到的尊重,卻不知道教師所承受的壓力。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工作之后,就讓我意識到了教師肩頭的重任。作為教師個人來說,繁重的課時量,來自教學的壓力,來自學生和家長的壓力,都使我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經驗的缺乏,情況的生疏,年輕的我總是不能很好的處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往往會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陷入束手無策的窘境,也多虧了師傅和其她老師的幫助,現在我明白,要做一個優秀的教師一定要努力,要更加主動地、虛心地向師傅多學習,多請教,積極創新,多聽聽師傅的課,在師傅的“傳、幫、帶”下,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