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一起對今后的學習做個計劃吧。那關于計劃格式是怎樣的呢?而個人計劃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計劃書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校園環境教育教學計劃篇一
三年級學生基本掌握了一、二年級所開設課程的知識,有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一定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知識,但不系統、不全面。學生個體間存在差異,個別學生環保意識較差,學習興趣不濃,極少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是他們滯后的原因。
(一)雙基:
1、讓學生了解一些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發展,感知這些環境問題帶來的危害,樹立環保意識,轉變浪費資源、破環環境的生活方式。
2、學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持久地采取適當措施保護生態環境。
(二)思想教育:
1、體驗健康生活離不開好的環境。
2、樹立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意識。
(一)教學內容:
1、大樹的功勞。
2、找尋珍稀動植物。
3、紙張的自述。
4、畫出秋的絢爛。
5、滴答滴答下雨了。
6、與動物交朋友。
7、大樹爺爺多少歲。
8、感受冬的寧靜。
9、過個環保的春節。
10、聆聽春的腳步。
11、室內花卉本領大。
12、鳥是人類的朋友。
13、爭做文明小游客。
14、玻璃瓶的新生。
15、走進昆蟲王國。
16、是誰阻擋了飛機的起飛。
17、擁抱夏的熱情。
18、節約是一種美德。
(二)重點難點:
1、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得到培養,團結協作的能力得到鍛煉。
2、學生對動物與人的關系有比較深入的認識和了解,理解愛護、保護動物的重要性。
3、學生熱愛動物的情懷得到培養,團結協作的能力得到鍛煉。
從小樹立環境保護意識,把對全球環境的認識轉變為保護地球的具體行動。
4、體會自然之聲的美妙、和諧,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增強。
5、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樹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校園環境教育教學計劃篇二
環保教育是一項基本國策,也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為綱要》,以此為學校環境教育的指導思想,繼續高度重視創建綠色學校工作,把環境教育作為重點來抓,進一步加強領導,努力形成立足于學校,滲透于課堂,服務于社會的環境建設模式。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校的環保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以后的工作邁出了實質性的步子,在今后的一年里,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環保教育,推動學校的各項工作。本年度,我們將鞏固去年創建的成果,采取扎實的措施,在環境教育的實效性上做文章。
1.突重點:滲透于課堂
學校教育是以課堂教學為主的教育,環境教育應立足課堂,利用課內教育的主渠道,持之以恒地進行滲透。為了提高干部、教師關于環境科學知識和自身環境意識,我校定期組織教師進行環境科學知識和環保法規的學習、考核,組織教學觀摩和教學研討活動,要求各教研組組織教師根據教材制定環境教育在各學科滲透的知識要點,使環境教育能有目標、有計劃、有內容、系統地全員參與,逐步探索、逐步深入地開展起來。
例如,每學期安排環境保護素質教育專題講座,思品和社會課上通過國情、鄉情教育使學生了解國家的環境狀況;化學老師介紹硫、碳燃燒時對大氣的污染及產生的溫室效應對生態平衡造成的威脅,指出酸雨的嚴重程度等知識內容;語文組組織環保小論文評比、手抄報評比等。這樣,增強了環境教育的形象性、真實性,加深了學生的環境憂患意識。
2.抓關鍵:寄寓于活動
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外環境教育活動,不但可以鞏固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接受,還能提高學生積極參與環境保護行動的興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我們將立足于校園,適當走出校門,繼續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強化環保教育,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努力提高學生的環保能力。特別是利用具有紀念意義的紀念日,開展活動。每年的紀念日都有一定的主題,校團隊部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有關活動,如專題講座、參觀調查、紀念活動、模擬場景、征文競賽等等,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能力。
學校還成立環保督查小分隊、義務植樹小分隊,樹木修剪小組等環保活動小組,并配備輔導教師,定期組織環保活動,參與校園綠化、美化、凈化勞動。利用學校的大掃除,對全校師生進行教育,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節約用紙活動。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嘗試一些現場調查環境質量活動。如組織學生參觀自來水廠,實地考查水質污染狀況,查找原因,為改善環境出謀劃策。積極配合環保部門和教育部門參加各種環境宣傳活動。重視每年的植樹節、水日、愛鳥周、地球日、世界環境日期間,組織學生散發環保資料、拾撿白色垃圾。
校園環境教育教學計劃篇三
1、 按照鄧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理論和實施素質的要求,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可持續發展人才。環境保護教育是讓學生懂得保護好人類生存的環境,走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2、 讓學生進一步增強環保法規、環保知識、增強環保意識,養成保護環境的習慣,做力所能及的環境保護工作,做到與學習科學知識,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三結合。
二、工作目標: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小學環境教育實施指南》(試行),結合我校環境教育的實際,以建綠色校園為契機,使我校的環境教育走向前列,開創環境教育新局面。
2、通過學校組織管理,相關學科的課內環保教育以及組織豐富多彩的環保教育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環保道德,養成學生良好的環保行為。
3、通過學習和活動,普及環保問題、環保科技、治理環境等環保知識,培養學生社會調查、實踐技能,以及相應的觀察力、思維力和創造力,全面提高學生環保素質和能力。
4、通過學生的社會環保活動,擴大社會影響,推動當地環保事業的健康發展。
三、工作思路:
我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環境教育領導小組,由政教處具體操作,制定環境教育計劃及實施方案。
1、結合教學進行環保知識滲透。
小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通過教學活動對他們進行普及環保知識是最主要的環境教育渠道。首先,小學《環境教育讀本》成為環保教育的主陣地。根據課程安排,每周一次的專題課要落實教學任務,分教時進行教學,讓學生了解并掌握一系列環境保護常識。其次,我們要求教師根據語文、數學、英語、自然、科學、社會等科目的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整理出有關環保方面的教學內容,然后在備課中體現教學目的,詳細安排教學步驟,讓學生在學習各科相關知識的同時增強環保意識。
2、開展科技活動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
科技活動是環境教育的重要渠道,它可以使學生獲得環境知識和環保技能,樹立科學的環境觀,形成正確的環境意識,自覺養成保護環境的行為習慣。利用科技節組織學生制作環境小報,進行環保知識競賽和環保征文活動。
3、加強校內環保宣傳。
4、開展豐富多彩的環保活動。組織班級召開以環保教育為主題的班隊活動,由學生自主編排各種小品、快板、相聲等文藝節目,寓教育于娛樂之中。
四、具體安排:
二月份:
1、制訂環保教育工作計劃。
2、成立環保教育領導小組。
三月份:
1、 各班辦一期環保教育黑板報。
2、 學校辦一期環保教育黑板報。
3、 基地勞動-----夫子廟植樹.
四月份:
1、廢舊電池回收。
2、漳河周邊垃圾清理(并且做一次社會環境宣傳教育)。
3、少先隊活動——打掃“紅領巾一條街”。
五月份:
1、環保攝影比賽。
2、各班上一節環保教育課。
六月份:
1、“六.五”世界環境日主題教育活動。
2、學生撰寫環保征文,教師撰寫環保論文。
七月份:
1、“十佳:環境小衛士評選。
2、環保教育工作總結。
3、環保檔案收集、整理。
三、具體措施
通過一系列的環境教育活動,使師生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獲得環保體驗,積累環保經驗。為了把這一活動推向深入,提高層次,鼓勵教師積極撰寫論文和開展相關課題研究。在學生中評比“環保小衛士”活動。
校園環境教育教學計劃篇四
通過上學期的環境教育教學,學生基本掌握了所開設課程的知識,有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良好,有一定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知識,但不系統、不全面。學生個體間存在差異,個別學生不愿開動腦筋,學習興趣不濃,極少開展綜合環保實踐活動是他們滯后的原因。
本學年,要綜合利用多種教育資源,在培養學生的環保行為習慣方面著重加以指導。
學生了解一些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發展,感知這些環境問題帶來的危害,樹立環保意識,轉變浪費資源、破環環境的生活方式。學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持久地采取適當措施保護生態環境。
思想教育:
1、體驗健康生活離不開好的環境。
2、樹立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意識。
2、了解風的作用和危害,讓風更好地為人類造福。
3、充分認識節能減排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
4、認識青蛙在大自然食物鏈中的作用,了解保護青蛙的意義。
5、通過調查訪問對比感受家鄉的碩大變化,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懷。
重點難點:
1、從小樹立環境保護意識,把對全球環境的認識轉變為保護地球的具體行動。
2、認識青蛙在大自然食物鏈中的作用,了解保護青蛙的意義。
3、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懷,培養自主合作探索的能力。
1、精心準備,不斷探索,提高自身素質,切實加強環境教育。
2、充實教學內容,拓展教學空間。
3、設置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
5、課堂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認識環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環境保護的知識,激發學生自覺保護環境的決心。
1、學生組成若干調查小組,選定調查主題。
2、廣泛閱讀報刊雜志,借助豐富的網絡資源搜集環境污染及如何保護環境的資料。
每周一課時,間周進行教學。
校園環境教育教學計劃篇五
二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知識,但不系統、不全面。學生個體間存在差異,個別學生環保意識較差,學習興趣不濃,極少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是他們滯后的原因。
1、讓學生了解一些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發展,感知這些環境問題帶來的危害,樹立環保意識,轉變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生活方式。
2、學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持久地采取適當措施保護生態環境。
3、體驗健康生活離不開好的環境。
4、樹立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意識。
1、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得到培養,團結協作的能力得到鍛煉。
2、學生對水與人的關系有比較深入的認識和了解,理解愛護、保水資源的重要性。
3、學生熱愛水資源的情懷得到培養,團結協作的能力得到鍛煉。
4、體會自然之聲的美妙、和諧,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增強。
5、學生環保意識和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樹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1、精心準備,不斷探索,提高自身素質,切實加強健康教育。
2、充實教學內容,拓展教學空間。
3、設置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
5、課堂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認識環境污染對水的危害,了解一些環境保護的知識,激發學生自覺節約用水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