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讀烏塔有感篇一
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后,我受益匪淺。從烏塔身上,我收獲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識。
現在的許多中國孩子,在家里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人百般呵護,什么事都不讓做,而在本文中的烏塔卻大不相同。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兒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事情。課文中講到烏塔為計劃這次旅游,整整花了3年的時間來,每到一地就要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還要給家里寄張明信片或打個電話報平安。可我們呢?有的同學不僅自己不敢出遠門,甚至連上學、放學都不愿自己走,更別說像烏塔那樣游歷歐洲了。烏塔之所以能自立、自強,是因為她之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時,我們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時時刻刻警告自己: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漸養成自立、自強的精神。
課文中還提到烏塔的旅費全部都是自己在課余時間打工掙的,沒有拿家里一分錢。可我們卻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錢,而且都是一天花光,也沒有攢錢,這實在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烏塔曾經說過“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們寫完作業后,能看一會兒電視,讀一會兒課外書,就已經很不錯了,大多數同學都是把筆一揮,直接就出去玩了,雖說是出去玩,其實就是在外面瘋跑!
通過《烏塔》這篇課文的學習,我了解了一個和我年齡相仿,但行為卻與我大不一樣的小女孩兒烏塔。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生。
讀烏塔有感篇二
最近我讀了一篇叫烏塔的文章,我想是烏鴉的塔,還是很黑的塔呢,因此我讀得非常認真。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和烏塔完全相反的人,鄒李俊峰就是一個例子,他寫作業那才叫慢呀,原本四點半就可以回家,可他要到五點半才寫完,他爸爸好不容易等他把作業寫完,又跑過來把沉重的書包掛上了爸爸的肩上,還有,他把書包掛在爸爸肩上,什么美術工具呀,數學本呀,都在爸爸的手上,真是太沒有自主能力了,我覺得他一定要加強自主能力,真是和烏塔完全相反。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和烏塔很相想的`人,比如,廖波每天都是自己去過早,上學和上課外興趣班的,其實,我也是一個很獨立的孩子,上幼兒園都是我自己起來上學,去媽媽那里過早的,在我們班也有很相像的同學,熊春秋,熊至清是一對雙胞胎,他們每天和我一起上學個過早。我覺得他們和烏塔還真有點像哦。
烏塔真是一個孝順,獨立的好孩子,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一定要向他學習。
讀烏塔有感篇三
爸爸媽媽:
你們好!
今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有一些話想和您們講。聽到烏塔這個詞語,你們是不是以為是黑色的塔啊?那就錯了,課文講述的是一個名叫烏塔的十四歲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故事。你們一定搖頭不相信吧,而且會像文章中的作者一樣驚訝的問:“啊!一個人嗎?父母不擔心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其實烏塔在家里就設計好了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電話和給家里報平安哦,爸爸媽媽,烏塔的保護意識很強吧?這個優點我也會好好學習的。
還有你們也會想,這么小的孩子獨自旅行,費用肯定是家里人給的吧。事實并非如此,烏塔不像我們,周末都是去興趣班或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玩,她每個周末都掙旅費,幫餐館或超市發廣告,假日里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這些費用都是烏塔用自己的勞動換來的。
敬祝
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讀烏塔有感篇四
烏塔只是一個小孩子卻能夠自己獨自出去旅游,實在了不起...這不單單說明了
烏塔了不起..更說明了我們中國小孩子缺乏獨立自主...
外國的孩子跟我們中國的孩子就是不大一樣,就像烏塔一樣吧..她的父母可以放心的讓她出去旅游,鍛煉自己,為什么我們中國的父母就不可以呢?同樣是父母卻有這么大的區別為什么?因為外國的父母們思想都非常的開放。。而我們中國的父母思想卻太。。他們只知道疼愛孩子卻不知道應該怎樣去愛。。愛有很多種方法可我們中國絕大部分的父母都一致選擇溺愛 。。整日孩子們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孩子們也隨著父母的腳步。什么事情也都不干了。。
小鳥總有一天要離開媽媽的。你要是把它關在籠子里那它可能有最基本飛都不會了更何況是找食物吃。你們說呢?有的老師也說我們這一代的孩子什么都不會干。其實這真正的罪魁禍首是溺愛孩子們的父母他們什么都不讓孩子干孩子們除了吃喝玩樂其他什么都不會干。。
看看這些我們連烏塔的四分之一都比不上。還談什么旅游阿。大家說對嗎?
我看要讓廣大的父母們都看看《烏塔》這篇課文。。再來教育你們的孩子吧!
讀烏塔有感篇五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說的是德國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游歷歐洲的事情,讓我感受很多。
烏塔只不過是一個14隨的小姑娘,就有膽量獨自一人游歷整個歐洲,烏塔的家人,居然有如此魄力,放心一個小女孩獨自外出。從這可以看出,烏塔的獨立生活能力是很強的,烏塔的父母也是非常注重培養烏塔的獨立生活能力的。
反觀我自己,一個14歲的大男孩了,連獨自出遠門的經歷都沒有,而我的父母,也萬萬不放心我獨自出遠門的。
通過這一對比,我和烏塔、我父母和烏塔父母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我父母和烏塔父母恰恰相反,父母對我是無微不至的關懷、事無巨細的干涉,所有事情都要過問,任何事情都要幫我做——除了學習,還從來不讓我一個人出遠門。
他們這樣對我的原因,無非就是溺愛,怕我受到傷害。但是我想說,爸爸媽媽,你們對我的這種溺愛過頭了,你們的過于溺愛、對我的過于干涉,讓我失去了自主意識,缺少了獨立自主的能力,慢慢地讓我變得懶惰。
你們要知道,雛鳥在學會飛行前經歷了無數次摔下、小樹在成長時經歷了無數次風雨的打擊,陽臺上的花盆里是長不出參天大樹、鳥籠里的金絲雀飛不到蔚藍的天空,在溫室里長大的花朵只能插在花瓶里工人欣賞,是經不住風吹雨打的。
親愛的家長,我明白你們對孩子的關愛,可是,如果您愛孩子,就讓我們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放開束縛我們的雙手,讓我們在蔚藍的天空自由的翱翔吧!
讀烏塔有感篇六
有一篇課文,讓我領略到國外小孩的獨立;有一篇課文,讓我回憶起成長的點滴;有一篇課文,讀完后讓我思緒萬千。它就是《烏塔》。
我和烏塔同樣是孩子,但我們的情形卻天差地別。我總是早早寫完作業就急著和朋友們玩耍,而烏塔可能在為自己的出國旅行考慮并設計路線;一到周末我總愛躲在被窩里睡懶覺,而烏塔可能早在餐館和超級市場發傳單掙旅費;有空時我總想著玩電腦、打游戲、看小說,而烏塔可能在那時候閱讀歐洲國家的書籍,為出行做準備。
而我最佩服烏塔的一點是,她很勇敢,都敢獨自一人出門到陌生的城市旅游,而我連在自己家都會害怕。這是怎么一回事呢?那是一個夏夜,夜空似乎比往常黑許多,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而爸媽要加班,我
獨自一人在家。突然,燈一下子暗了,原來是停電了。我輕拍胸口,心想:幸虧我已經把作業寫好了。不過現在還是快去刷牙洗臉回房間吧,這黑乎乎的還怪嚇人的!于是我摸索著到了浴室,三下五除二就把事情搞定了。正準備摸回房間時,突然,一聲聲“轟隆——轟隆隆”的打雷聲響起,還有幾道閃電劃過天空。我嚇了一跳,迅速往我的臥室躥去。可剛到臥室門口,又看到窗邊有張牙舞爪的影子,我連忙鉆進被窩,縮在里面不敢出來,嘴里還念念有詞:“別過來,別過來……”直到后來來電了,打開了燈才發現原來是窗戶沒關,窗簾在飄動呀!現在回想起來,再看看烏塔,哎!看來,我真要跟烏塔好好學習,哪怕不能獨自游歐洲,也要做個勇敢的人,至少不被一些小事嚇到。
讀烏塔有感篇七
親愛的烏塔姐姐:
你好!
聽了你的故事,我們全班同學都很羨慕,你一個人游玩了差不多大半個歐州。
每天早上“叮叮……”鬧鈴想起來了,隨著媽媽的催促聲“起來了,寶寶一會兒上學遲到了。”我翻了翻身子,又睡著了。這時媽媽把我從舒適的被窩拽了出來。“你這個小孩,快點……把手伸直,媽媽給你穿衣服。”唉!我非常不情愿地在媽媽的幫助下穿好了衣服,走到了洗手間,媽媽已經把洗漱水都準備好了。早飯也放在桌子上,等待我去吃。“季韓鵬,快點把紅領巾帶好,不然就遲到了。“就這樣每天重復著“衣來伸手,飲來張口”的生活。
我們中國的孩子沒有像你這樣的膽量的,就算有,家長也不會同意的。有一次,我想到姥姥家去玩,需要坐一個多小時的車,媽媽反駁我說:“這可不行,如果你坐錯車了怎么辦?遇見壞人又該怎么辦?”爸爸也連忙對我說:“鵬鵬,要不爸爸送你去吧!反正我今天也沒有什么事。”哎!我多么希望自已能像雄鷹一樣展翅飛翔。不要像風箏一樣總是被她們拽在手中。
烏塔,我一定要做個自主自強的人,長大以后也要游玩歐州。
祝你健康快樂!
讀烏塔有感篇八
在《烏塔》這篇文章中我找到了答案。這篇文章主要講了14歲的烏塔花了三年時間準備,三年后便獨自一人游歐洲,告訴了我要學會獨立,告別嬌氣。
看看烏塔自己那么獨立﹑自我。看著我的樣子,我覺得很對不起母親。
為什么不能像烏塔一樣?讓我們振作起來,告別嬌氣的我們吧!
讀烏塔有感篇九
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后,我被烏塔的自信獨立深深地震撼了。
烏塔講述了她一個人獨自游歐洲的經歷,她用了泡面的時間來準備這次旅行,讓作者十分震驚,也讓我感受到了烏塔的自信獨立和對生活的熱愛。獨自出國旅游就像作者說的,“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決不會相信。”我長這么大還從沒有一個人出去旅游過,甚至沒有一個人坐過公交車,爸爸媽媽總是把我保護得太好了,讓我不能適應獨立的生活。烏塔對生活的認識都是她自己體驗過的,而我大多是從電視上或書上學的,只有親身經歷了才會印象深刻,被生活的美好深深地打動。
回想自己的生活,每當我需要什么東西時,只需要開口說一聲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從爸爸媽媽那里拿到錢,甚至爸爸媽媽會買好遞到我的手上。“賺錢很辛苦”這句話從來都是別人告訴我的`。大部分中國孩子和我一樣,從沒有靠自己的勞動掙過錢,但烏塔卻用自己的雙手掙到旅費。她在餐館或超級市場發廣告,不僅換得金錢,還獲得了寶貴的經歷和鍛煉的機會。
跟烏塔比起來,我們就像是溫室里柔弱的花朵,經不起生活的考驗,而她是可以在生活的風雨中挺立的小草。爸爸媽媽,讓放手變成一種愛,讓孩子們親身去感受生活吧。
讀烏塔有感篇十
我們跟烏塔相比,就像是花壇里的蒼松,鳥籠里的雄鷹。在家里,我們是爸媽的小帝帝,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
我的家庭生活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有一次,星期六我寫完作業,看了一會課外書,閑著沒事干,就到廚房幫媽媽干家務活,“閃開,閃開,別在這搗亂,你的任務只有學習,要不學習閃一邊玩去,家務活輪不著你插手。”我無奈的走開了。
課文中還提到烏塔的旅費全部都是自己課余時間打工掙得,沒有拿家一分錢。可我們呢,每次向爸爸媽媽要上零花錢一天之內全花光了,而且也不買有用的,也沒攢錢,所以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
烏塔是多么堅強啊!她這種勇敢、堅強的行為讓我佩服極了!爸媽啊,請你們放開你們那溫暖的雙臂,讓我們也像烏塔那樣在藍天中自由的飛翔吧!在此,我呼吁:希望中國的教育方式來一次大改革,學習西方國家的教育模式,培養出更多棟梁之才!
讀烏塔有感篇十一
默讀完《烏塔》這篇課文,我感受頗深。烏塔自己會掙錢,而且還一個人周游了歐洲,我跟她年齡相仿,經歷卻是天壤之別!
我清醒地知道,我不能只是盲目地羨慕她,羨慕她自己一個人游歷歐洲。我更應該冷靜地崇拜她,崇拜她為游歷歐洲做了三年的準備,還有她那極強的自立能力也讓人由衷地欽佩。
烏塔只要到了一個國家,就會先到警察局拿上電話號碼,方便自己在遇到困難和危險時能請求到幫助。同時,也方便警方聯系到自己的家人。就這一點足以說明她的自立能力有多強,對生活是多么的熱愛!
中國的孩子就是大棚里的花朵,永遠是被陽光和塑料膜包裹著的,永遠成為不了天上的雄鷹,永遠成為不了地上的雄獅,永遠成為不了水里的鱷魚。為了那萬里的晴空,要勇敢地面對電閃雷鳴的暴風雨。
烏塔,你真棒!
烏塔,你讓我有了學習的目標!
讀烏塔有感篇十二
上學期我們學了一篇課文,題目叫《烏塔》。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她叫烏塔,他靠自己發廣告賺錢,獨自到歐洲各國去旅游的事。他一個人游覽了歐洲許多國家的名勝古跡。他每到一個新地方就先查找警察局的電話,以備遇到麻煩事求救。之后再給家里打個報平安的電話。然后他就盡情地去玩。她還說回國以后還要繼續掙錢,有機會到我們中國來旅游。
看到這里,我既驚訝又慚愧還羨慕。她太了不起了!她的膽子真大!她的能力真強!相比之下我也太渺小了,換做是我還不把我丟了啊。想想我,只能去樓下的超市買一塊雪糕,從來沒一個人去過大一點兒的商場,自己從來沒買過一雙鞋,一個背心。和烏塔比我覺得自己很無能,在家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我認為我就是家里的太陽,一家人都得圍著我轉,上學媽媽送,放學爸爸接,連書包都是他們背著。每頓飯吃什么姥姥都要向我“請示一下”,否則飯菜不合我的胃口,我就會撅起嘴巴挑三挑四。
想到這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靜,和烏塔相比我是幸福還是悲哀呢?我們的幸福過頭了,這是一種悲哀。我想大聲的對我的長輩們說:我已經長大了,有許多事讓我們自己做吧!你們對我的愛有些過分了,以后不要再這樣呵護我了。讓我學著做一些家務活,盡管衣服沒有你們洗的干凈,飯做得不如你們做的好吃,可是我們會慢慢學,從教訓中總結經驗。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學會生存的本領。將來您老了,干不動了,而我們什么都不會,那該怎么辦啊?我還想對所有的中國家長大喊一聲:放開你們的手吧!給我們一塊自由的空間,讓我們也能像烏塔那樣自由的飛翔吧!
讀烏塔有感篇十三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名字叫《烏塔》,主要寫了:十四歲的德國女孩烏塔,一個人游歷歐洲的`故事。
讀了這篇文章,我對她充滿了敬佩。我敬佩他的勇敢,是因為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女孩,竟然敢獨自游歷歐洲,多么能體現出她的膽量啊!
我敬佩她的獨立,她為了準備游歷歐洲,竟花費三年時間來設計旅游路線,閱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查清了警察局的電話,還發廣告,陪小孩子玩。
我敬佩她的父母,是因為她們的教育理念先進,敢于放手,所以我很敬佩她。
與烏塔相比,我差多了。在勇敢方面,我哪能和烏塔一決高下呢,我連一只蜘蛛都怕。
說到外出,我也不敢,如果讓我在外面走,我肯定“不堪回首”,因為我覺得后面好像有影子,所以連濮陽市我也不敢出。
在獨立方面上,我不會做飯,很少做家務,也不會花錢,因為我只要一拿錢,就去買零食,所以我不能一個人在家。
我的父母,有些過分溺愛,老師把我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摔了,不讓我一個人出門。
希望我能改正所有的缺點。盼望自己的父母讓我一個人出去旅游。
讀烏塔有感篇十四
你們有沒有看過《烏塔》這篇文章?前幾天,我讀了這篇文章后,我發現,我們中國和外國區別太大了!
首先,烏塔她14歲就能自已一人游歐州,不僅因為她自已比中國孩子自立。還因為社會支持她,如果在中國街頭,有一個懷里揣著1000元的14歲少年,肯定被警察當作不良少年送回家。所以中國少年想像烏塔一樣一人游歐州,除了自已能力要強,社會也要支持才行。
另外,中國家長和外國家長區別也很大,中國家長都把孩子埋在書山題海里,只讓他們感受到了書本那小小的世界,不知道外面世界多么豐富多彩,那怎么行呢、相反,外國家長他們信任孩子,但不寵愛孩子,所以外國孩子才有這么強的.生活自理能力。
最后,讓我們的家長放開我們,讓我們看碟立、自強,讓我們也能一個人快樂地出行吧!我們中國的孩子不是笨,而是沒有機會做!讓我們學會自立吧!
名師點評: 這篇讀后感寫得真精彩,文章采用的是典型的以小見大的寫法。小作者通過講述烏塔的故事,分析了她之所以能夠在14歲自已一人游歐州的原因,得出兩個結論:一是比中國孩子自立;二是有社會的支持。然后圍繞中國和外國的區別,小作者侃侃而談,談了中國家長和外國家長的區別,分析得頭頭是道,很有說服力。
文末小作者直接亮出觀點,點明文章的中心。文章自始至終充滿著激情,展現當代青少年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觀點新穎,論證充分,寫得很不錯。
“那怎么行呢、”改為“那怎么行呢?”
“能力要學的,沒有誰天生就會的,外國孩子之所以這么自立,都是學的”建議改為“能力要經過鍛煉的,沒有誰天生就會的,外國孩子之所以這么自立,都是鍛煉出來的”。
“讓我們看碟立、自強”這句話不通順,建議改為“讓我們自立、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