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好的演講稿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演講稿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演講稿篇一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五二班的肖恩一,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古人云:勤儉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古人云:儉,德之共也;奢,惡之大也。古人又云:勤儉永無窮,坐食山也空。
古人云了又云,意在告訴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傳家寶啊!
滾滾歷史長河,多少古圣先賢。克勤克儉,如數家珍!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勵精圖治,終成春秋五霸。
宋襄公,衣求蔽體,食求果腹。改革變法,鼓勵農桑,而列戰國七雄。
魏武帝曹孟德,布衣素食,勸婦耕織,掃平北方,縱橫中原。致使三分天下有其二。
恰恰相反,商紂王,釀酒為池,懸肉為林。橫征暴斂,大興土木。牧野之戰,倒戈相向,終自焚于露臺。
皇李隆基,“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終釀成安史之亂,而揮淚馬嵬坡前。
正所謂“古往今來無不行,獨有天地常悠悠”正所謂“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勤儉節約今安在,以史為鏡看今天!”
我們開始用我們的眼睛關注,用我們的小手計算,用我們可能還很稚嫩的聲音探討:每個人節約一度電,全中國就可省10多億度電,將有多少用于發電的煤和水可留給子孫后代用;每人節約一張紙,會有多少大樹在鐵鋸下逃生……是的,只要我們每個人節約一點點,給社會帶來的就是巨大的財富!
我們要以勤儉節約為榮,以奢侈浪費為恥;從身邊做起,從一元錢、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一支筆、一張紙、一塊橡皮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讓勤儉節約的精神滲透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伴隨我們的一生!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演講稿篇二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珍惜糧食,杜絕浪費》
秋風在我們身邊蕩漾,今天我們又迎來了新一周的學習和生活。古人云:身披一縷,當思織女之勞;日食這餐,當念農夫之苦。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就有“勤以修身,儉以養德”的古訓。從學語時起我們就依稀懂得“鋤禾”這首詩,明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當我們漸漸長大,我們更知道,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我國人口已經超過了13億,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5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人均糧食占有量只有360公斤,目前耕地面積以每年30萬畝的速度遞減,并且遞減速度仍然在不斷加快,全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依靠進口,嚴峻的現實告訴我們,中國還是一個缺糧國家。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粒米也可以折射出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待節儉的態度。一粒米,從播種至收割,多少道程序,多少辛苦汗水……!
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時刻恪守勤儉節約的美德,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珍惜每一粒米,做到飯菜吃多少,打多少,不挑食,不偏食。養成節約的好習慣,為校園,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演講稿篇三
1、珍惜勞動成果,反對浪費糧食。
2、愛惜糧食,從我做起。
3、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
4、倒下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
5、愛惜糧食,節約資源。
6、一米一粟來之不易,愛糧節糧人人有責。
7、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無農不穩、無糧則亂。
8、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9、糧食安全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
10、愛惜糧食就是熱愛生命。
11、增強節約糧食,愛惜糧食的意識。
12、提高糧食品質,增強法制意識。
13、珍惜糧食,養成節約好習慣。
14、米飯粒粒念汗水,不惜糧食當自悔。
15、粒米雖小君莫扔,勤儉節約留美名。
16、糧食來之不易,大家共同珍惜。
17、浪費糧食是最大的犯罪。
18、生命誠可貴,糧食價更高。
19、紀念第31個世界糧食日。
20、手中有糧,心里不慌。
21、節約是美德,請珍惜盤中食物!
22、節約糧食,造福人類。
23、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
24、浪費糧食是最大的犯罪!
25、愛惜糧食,從我做起!
26、請記住:糧食來得不容易!
27、請記住:糧食來得不容易。
28、普及節糧知識,提高節糧意識。
29、紀念世界糧食日,開展愛糧節糧活動。
30、一米一粟得之不易,惜糧節糧從我做起。
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演講稿篇四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珍惜糧食,杜絕浪費》。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是呼吁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節約糧食!
吃飯的時候,有些同學將所打的飯菜吃得干干凈凈,今天在這里,我們大聲地表揚他們。可是,也有同學們有浪費糧食的現象,看見白白的米飯和剩菜被倒掉,真是讓人心疼!“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中國還有很多人吃不飽飯,還有很多孩子讀不起書,也還有很多孩子因家庭貧困而輟學,早早地擔負起家庭的重擔,外出打工。當你浪費一口糧食時,也許在他們的眼里浪費的就是一頓豐富的大餐。我看到有的同學很是挑食,說這飯菜是自己不喜歡吃的,吃了幾口飯就倒掉了!我看到有的同學盛飯和湯的時候,走路慌張把飯湯灑在地上!我看到有的同學一邊吃一邊打鬧??這些都是在浪費糧食!我們要堅決抵制這些陋習。如果你浪費這一點,他浪費這一點,大家都浪費這一點,那就是一個驚人的損失了!因此珍惜糧食值得我們深思。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是我們人類的可貴的生命。
同學們,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在全國都在提倡“光盤行動”,同學們,你想做個文明的學生嗎?那就從文明就餐、珍惜糧食開始吧!其實節約糧食,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飯菜;不挑食、不在吃飯的時候嬉戲打鬧!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校園蔚然成風,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珍惜每一粒糧食,珍惜農民的`血汗,珍惜人類的生命。
謝謝大家!
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演講稿篇五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上好!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那濃濃的秋意,讓我不禁想起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同學們,在家,在學校食堂餐桌上,你是否將吃了幾口的飯菜倒掉?是否將啃了兩口的饅頭扔在地上?是否將喝了不倒一半的牛奶倒掉?當你這樣做時,你是否感到可惜。表面上,浪費的只是那一丁點微不足道的糧食,實際上,我們愧對了億萬農民辛勤的汗水,作為時代驕子的我們,我們喪失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啊!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一千萬人的生命。因此節約糧食值得我們深思。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是我們人類的可貴的生命。
同學們,節約是美德,珍惜是品質。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校園蔚然成風,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珍惜每一粒糧食,珍惜農民伯伯的血汗,珍惜我們人類的生命。
謝謝大家!
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演講稿篇六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珍惜糧食,從我做起》。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是呼吁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節約糧食!
吃飯的時候,有些同學將所打的飯菜吃得干干凈凈,今天在這里,我們大聲地表揚他們。可是,也有同學們有浪費糧食的現象,看見白白的米飯和剩菜被倒掉,真是讓人心疼!“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中國還有很多人吃不飽飯,還有很多孩子讀不起書,也還有很多孩子因家庭貧困而輟學,早早地擔負起家庭的重擔,外出打工。當你浪費一口糧食時,也許在他們的眼里浪費的就是一頓豐富的大餐。我看到有的同學很是挑食,說這飯菜是自己不喜歡吃的,吃了幾口飯就倒掉了!我看到有的同學盛飯和湯的時候,走路慌張把飯湯灑在地上!我看到有的同學一邊吃一邊打鬧??這些都是在浪費糧食!我們要堅決抵制這些陋習。如果你浪費這一點,他浪費這一點,大家都浪費這一點,那就是一個驚人的損失了!因此珍惜糧食值得我們深思。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是我們人類的可貴的生命。
同學們,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在全國都在提倡“光盤行動”,同學們,你想做個文明的學生嗎?那就從文明就餐、珍惜糧食開始吧!其實節約糧食,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飯菜;不挑食、不在吃飯的時候嬉戲打鬧!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校園蔚然成風,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珍惜每一粒糧食,珍惜農民的血汗,珍惜人類的生命。
謝謝大家!
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演講稿篇七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昆明三中學生會生活部部長高二六班的,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珍惜糧食 文明就餐》。
在上周一的班會上,學校進行了一次以《校園十大不文明行為》為題的問卷調查,統計結果顯示,排在頭兩名的便是浪費糧食和不文明就餐。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兩個問題。
首先,我們就先來說一下浪費糧食問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從小就已經熟讀于心,也知道一粒糧食從播種到加工成糧食多不容易。同學們,這幾個日常生活中的小問題,折射出每個人對糧食的基本態度——珍惜或是浪費。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你并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這一點點不算什么,那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校園內:在我們身邊,每天的早、中、晚餐,均發生著難以讓人接受的浪費糧食的現象。每餐,用來盛剩飯菜的桶裝得滿滿的。同學們可以計算一下,假如我校3000名學生每人每天浪費50克米飯,那么一天就浪費150斤,一個學年下來就浪費五萬多斤,這些糧食,足夠一個三口之家吃上40年,如果再算上蔬菜水果,那就是更龐大的數字了。
第二,我們再來說一下食堂不文明現象。每當午餐時間,同學們走進學校食堂,可是到了食堂里面,排隊大聲
講話
的,插隊的,到處都是,我不知道當大家每天在這樣的環境里吃飯的時候,會有什么感覺,又或者什么感覺都沒有,覺得挺自然的。可是,我想說:這樣的吃飯環境實在讓人忍無可忍。我們中國
的古人說食不言,寢不語,意思就是吃飯和睡覺的時候都不要說話,這是衡量一個人具備良好習慣的最基本的標準。細微之處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內涵,排隊就餐,光盤就餐,安靜就餐,似乎是小事,但是以小見大。人的最基本的素質就體現于此。食堂的良好秩序需要大家與后勤的共同努力,文明就餐,珍惜每一粒糧食,杜絕每一粒浪費,從我做起,如果看到浪費現象,我們要勇敢地站起來制止,杜絕這種不良風氣的滋長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注意就餐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希望廣大師生能積極的加入我們的行列,讓我們一起努力,營造一個溫馨、祥和的就餐氛圍。
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演講稿篇八
1、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
2、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3、嚴禁吸煙--吸煙有害健康。
4、相互謙讓,親如一家。
5、文明禮貌,秩序井然。
6、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
7、全面發展,提高素質。
8、良好的衛生習慣是身體健康的保障。
9、天地"糧"心,珍食莫蝕
10、節約是美,浪費是丑。
11、食堂飯菜香,買飯多謙讓。
12、《鋤禾》不止是詩,知辛苦,更需要行動。
13、知青的年代已過去,請勿再“插隊”。
14、知青的年代已過去,請勿再“插隊”
15、滴水湊成河,粒米湊成籮
16、干凈、衛生,你我共同努力。
17、自信成功,自強成才,自律成長。
18、浪費猶如河缺口節約好比燕銜泥
19、少壯輕年月,遲暮惜光輝。
20、即使饑腸轆轆,也要風度依然。
21、愛護公共設施盡你我應有責任
22、請大家保持餐桌衛生,給我們一個干凈的用餐環境。
23、愛護公共設施,盡你我應有責任。
24、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
25、節約用水一點一滴珍惜糧食一顆一粒
26、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7、節約光榮,人見人贊;浪費可恥,誰聞誰惡。
28、節約用水一點一滴,珍惜糧食一顆一粒
29、知行一致,行勝于言。
30、倒下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
31、水是生命之源請節約用水
32、耐心是一種美德,意味著許多的等待。
33、自覺遵守飯堂紀律,養成飲食衛生習慣
34、用膳后應自覺清理剩菜殘羹。
35、知青的年代已過去,請勿再"插隊"。
36、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
37、當患有傳染疾病時,應避免共同進餐。
38、事在人為,路在腳下。
39、為了你和他人健康不要在飯堂內吸煙
40、精雕細刻出精品,千錘百煉鐵成金。
41、粒米雖小猶不易,莫把辛苦當兒戲。
42、古詩《鋤禾》你我讀,盤中餐苦當記住。
43、樹百年報國志,做世紀棟梁才。
44、飲食是文化,請從窗口文明做起。
45、求實創新,與時俱進。
46、飯菜穿腸過,禮讓心中留。
47、食不凈則多病,食不盡則多蠅。
48、珍惜糧食,遠離浪費。
49、愛護公共設施,盡你我應有責任
50、敬人容人,助人愛人。
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演講稿篇九
勤儉就是勤勞節儉,包括努力工作和節約用度兩個重要方面。我國自古就以勤儉作為修身治家的美德,《尚書》說:“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左傳》引古語說:“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周易》提出:“儉德辟難”之說,《墨子》有:“儉節則昌,淫佚則亡”之論。古人認為能否做到勤儉,是關系到生存敗亡的大事,不可輕忽。在現在社會,經濟增長和物質消費的觀念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但勤儉作為一種美德,作為一種工作態度、生活作風或治國方針,還是要大力提倡的。
有許多的歷史人物都以勤儉來修身,他們不僅在國家事業上勤勞,而且在家庭生活上也非常節儉。克勤克儉,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傳說中的古代圣賢都是這樣做的,如堯特別關心民眾,認為別人挨餓受凍是自己的工作沒有做好,是自己的過錯。而他自己的生活卻十分節儉,經常穿著粗布衣裳,吃粗米飯,喝野菜湯。正是由于堯在事業上和生活上克勤克儉,所以贏得了百姓的愛戴,成為一位圣賢。
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蘇東坡,也把節儉作為自己的生活習慣,以節儉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他在生活上堅決反對奢侈浪費。有一年,他被貶黃州,俸祿減少,這給生活上帶來了諸多不便。為了渡過困境,它不僅辭退了身邊所有的仆人,而且自己更加節儉,他給自己制定了一份完整詳細的開支計劃,把所有的收入和手邊的錢都集中起來,然后將這些錢分成十二份,每月一份,每份又平均分成三十份,每天只用一份。他就是這樣“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度過了難關。“君子以儉德辟難”,蘇東坡就是這樣做的。
奢侈浪費小到足以破壞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大到足以滅亡一個無比強盛的國家。自古就有許多帝王在剛開始創業時,以勤儉修身,受到了百姓的擁戴,但后來他們逐漸放棄了勤儉而一味的追求安逸享樂,結果招致了自己的滅亡。五代時的后唐莊宗李存勖,一開始勵精圖治,奮發有為,擊敗各個敵手稱帝。但后來沉湎于音樂戲曲,每天在宮廷上用重金請人表演,演得好,用重金封賞,并且整天大肆興建樂宮,樂隊,造成黃金流失,最終導致部下作亂,伶人發難,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亂之中。歐陽修在撰寫《伶官傳》時,有感于這段歷史,闡發了“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中國有著很強的憂患意識,特別是在國家動蕩,民不聊生時更是如此。孔子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孟子講“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就是分別從個人和國家的角度強調了保持憂患意識的重要性。魏征即使在大唐盛世,也規勸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以實現長治久安。
還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意思是說,從節儉變得奢侈容易,從奢侈轉到節儉很難。這是司馬光引述他人的話,用來訓誡子孫的。它強調要自覺保持節儉,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人都想過好日子,這本無可厚非。但是過于奢華是不可取的,商紂用了雙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看到紂王的貪欲一發,將不可遏制。所以堅持節儉要有自律能力。
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淡漠了古人的教訓,大肆的奢侈浪費。我國就形成了一種通病——“節儉冷漠癥”。身邊的小事就足見這種病態的嚴重。白天明亮的教室里非得開燈,洗手間的水龍頭“細水長流”,電腦永遠處在待機狀態,簡直是“不知節儉何滋味”。據上海能源管理部門統計,按平均每戶家庭有15瓦特的耗電量計算,上海480萬戶家庭在白天高峰時就增加了2。5萬千瓦左右的用電負荷;一臺電腦的待機能耗30瓦,如果上海15萬機關干部下班后都不關掉電腦電源,僅此一項,就將每天增加4500千瓦的用電負荷,倘若加上企事單位的的電腦待機浪費,數字十分驚人。如果這樣浪費下去,有多少能源將被這樣白白的浪費掉。為國家造成多大的經濟損失。長此下去,即使我國再強盛,恐怕也支撐不了多長時間。
縱觀歷史,大到邦國,小到家庭,無不是興于勤儉,忘于奢靡。古往今來,成功的創業者大都經過艱苦奮斗階段,所以都很勤儉節約。但是對于守業者來說,則正好相反,他們沒有經歷過創業的艱辛,容易貪圖奢侈享樂,最終的命運必然是事業的衰敗,國家的滅亡。這是幾千年歷史所昭示的真理。
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戒奢從儉,不糜費財物,認識我們崇尚的美德。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杜絕浪費珍惜糧食心得體會范文5
在我上一年級的時候,我非常不注意節約糧食。每天吃飯都把許多白花花的米粒留在桌子上,掉在碗里。
過不了幾天,我吃剩下的米粒一點一點地聚集在一起居然有一個0.5立方分米的碗的容積那么多。媽媽見我這樣浪費糧食,下了一個決定:要在星期天帶我去田野里走一走,看一看,讓我見識見識農民伯伯種米的辛苦。不知媽媽苦心的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到了星期天,我和媽媽正要去拉車去田野時,媽媽突然說道:“相蕾,車子壞了,沒辦法,我們只好走著去了。”一路上,強烈的太陽光像一個大火球一樣,讓人們感到非常的悶熱。豆大的汗珠不斷地從我的額頭上滲出來,我不耐煩地向媽媽說道:“媽媽,什么時候到啊?”而媽媽卻總是說:“快了快了!”。
到鄉下了,我睜大眼睛望著,田野一片綠色,就像是一塊一塊綠色的大毛毯鋪在那里叫人恨不得馬上就撲上去睡個大覺。在這翠色欲流的綠毯子上,有著許多勤勞的農民伯伯在忙碌地干著農活,有的在耙田,有的在挑秧苗,有的……你瞧,那邊一個三十多歲的農民伯伯正在拋秧呢!他從一塊奇特的板子上拿出翠綠色的秧苗,撒到田中,讓它們自己“隨遇而安”。他每拋撒一把秧苗,手臂上的汗珠就都隨著秧苗飛灑向田中。此外,還有一個農民伯伯在除草,伯伯輕輕地彎下腰,用那潔凈的雙手去清除在稻田里的那骯臟的雜草和污泥。火似的太陽照射在每個農民的后背上,汗水浸透了他們每個人的衣服,一個個農民從田里走出來,都是一身污泥一身臭汗。
忽然,我看到了我年過六旬的外婆也在地里干活,她彎下腰大概只有五六分鐘又站起來伸伸腰,并不斷地用手捶打著自己地腰。滿頭的汗珠都來不及擦,正一滴一滴地掉落在田里,像一個個可愛的小水滴貼在外婆的臉上。這時。我不禁想起了李紳的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回到家后,我想了又想,覺得自己以前這樣浪費糧食真是太不應該了,我下決心要好好珍惜來之不易的每一粒糧食。
杜絕浪費珍惜糧食心得體會范文
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演講稿篇十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秋風在我們身邊蕩漾,今天我們又迎來了新一周的學習和生活。古人云:身披一縷,當思織女之勞;日食這餐,當念農夫之苦。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就有“勤以修身,儉以養德”的古訓。從學語時起我們就依稀懂得“鋤禾”這首詩,明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當我們漸漸長大,我們更知道,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我國人口已經超過了13億,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5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人均糧食占有量只有360公斤,目前耕地面積以每年30萬畝的速度遞減,并且遞減速度仍然在不斷加快,全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依靠進口,嚴峻的現實告訴我們,中國還是一個缺糧國家。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粒米也可以折射出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待節儉的態度。一粒米,從播種至收割,多少道程序,多少辛苦汗水!
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時刻恪守勤儉節約的美德,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珍惜每一粒米,做到飯菜吃多少,打多少,不挑食,不偏食。養成節約的好習慣,為校園,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演講稿篇十一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每當我讀到這首詩,我就會想到那天的事。
那是一個星期天,我因為心里想著打電腦游戲,所以在飯桌前動了幾下筷子就溜到了電腦前。“羅詩晴,過來吃飯了!”“馬上馬上,我這一局打得正精彩呢!”過了一會兒,媽媽又叫起來:“快點!飯快涼了!”“知道了。”我回答。
我湊近飯桌一看,只不過是幾粒米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在一旁的媽媽好象看出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可別小看了這幾粒米,這可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用汗水換來的,這些米是要經過農民伯伯的悉心照料,才能長出來的。他們為了種出糧食,要整天在地里澆水、施肥、除草、收割等,哪樣活兒不辛苦呀!詩人在詩中也常常說到珍惜糧食呀!生活中,如果沒有這些辛辛苦苦為我們大家提供糧食的農民,我們有這些米吃嗎?你們老師在課堂上也講過吧?珍惜糧食是你們小學生必須從小做起的。你看看,你碗里還有這么多飯粒,再看看桌子上,到處都是農民伯伯辛勤的“汗水”,你還好意思當少先隊員嗎?”
望著媽媽嚴肅的面龐,我慚愧地低下了頭。忽然,沒等我的大腦控制,我的手便伸向了筷子,把剩余的飯粒吃得一干二凈,再看看媽媽,媽媽的臉由陰轉晴了。
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演講稿篇十二
1、積極嘗試松緊帶圈的多種玩法。
2、了解松緊帶的多種玩法,大膽創新。
3、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
4、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5、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活動準備
松緊帶圈人手一個;錄音機、磁帶;課前讓幼兒了解松緊帶圈的特性,知道它具有可變性,可以由短變長,由圓變長;利用其有彈性可以射出等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聽音樂玩變形人的游戲。拿松緊帶玩變形的游戲。(可以變成8字、小園、長園等)
二、基本部分
1、分散玩松緊帶圈。
師:我們每人手中都有一個圈,松緊帶圈有許多種玩法,看哪個小朋友玩的方法最多。(幼兒嘗試練習)
2、集中演示。
排成男孩和女孩兩路縱隊,師:哪位小朋友來介紹一下,你有幾種玩法,你是怎么玩的?(幼兒討論玩法:手指繞圈跑、拉弓射箭、背拉松緊帶圈、打氣筒、拉力器、兩人玩炒豆子、揪尾巴、二人三足走等等)
3、幼兒再次分散練習。
師:請小朋友試一試你沒有玩過的方法,也可以和你的朋友一起玩。(幼兒再次嘗試)
4、游戲“揪尾巴”。
規則:教師做揪尾巴的人,小朋友將松緊帶圈當尾巴塞在褲腰上,左右躲閃揪尾巴的人,保護自己的尾巴不被揪下來。
三、結束部分
1、放松活動。
2、最后兩組幼兒排成火車狀隊列開出場外,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