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計劃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現狀,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礎上進行的,是依據什么來制定這個計劃的。計劃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計劃書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醫院院感工作計劃篇一
為進一步加強我區醫院感染控制,促進各醫療機構消毒質量的提高,減少醫院感染和醫源性感染的發生,按照年初的計劃,我科對轄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40家開展消毒效果監測工作及消毒效果指導、疫情報告指導等相關工作。
全年共監測醫療機構57家次,共采樣品700件,合格450件,合格率%。其中醫療器械共監測67件,合格23件,合格率34.3%??諝獗O測168件,合格117件,合格率%。使用中的消毒劑共監測111件,合格76件,合格率%。物體表面和醫護人員手共采集119件,合格78件,合格率100%。高熱壓力滅菌132件,合格88件,合格率100%。對10家有污水處理設施的`醫院進行了1輪次的污水采樣,共采樣20件,對其20件樣品進行了生物監測,合格10件,合格率100%。對該20件樣品同時進行了余氯監測,合格3件,合格率30%。
監測幼托機構監測4家,共采樣品107件,合格件,合格率%。其中空氣共監測36件,合格件,合格率%。課桌椅表面和保育人員手共采集30件,合格件,合格率%。玩具、毛巾及餐具共采集32件,合格件,合格率%。
1、小型醫療單位空氣不能對流,以致在監測空氣時不能達標。
2、部分醫院有比較好的污水處理設施但不能正常使用。導致污水排放不達標。
3、部分醫院對臺面消毒不到位,采集的臺面樣品有部分不達標。
4、醫療器械不達標,可能原因主要為消毒完后醫療器械存放過久,導致采樣監測結果合格率未達100%。
5、監測工作存在收費問題,一些醫療機構由于要收費,對開展監測工作存在抵觸情緒,加之沒有得到上級行政部門的支持,全面的監測工作開展較難。
為更好地提高醫院、托幼機構消毒質量監測工作,希望轄區各醫療機構、托幼機構能積極按照相關文件要求認真整改,同時希望上級業務部門能夠組織院感消毒效果監測相關培訓,更好提高我區院感監測工作。
醫院院感工作計劃篇二
—、加強對基層醫院的指導作用,杜絕惡性醫院感染暴發流行事件發生。
進一步加強全省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各級質控中心的作用,以先進帶動后進、以點帶面,把醫院感染管理延伸到全省各市乃至縣、區、鄉各級、各類醫院。認真貫徹落實,要求各級醫院,狠抓醫院感染的監測與控制工作,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及其他相關的技術規范,特別是侵入性操作,加強消毒滅菌、隔離措施及一次性醫療用品管理工作,做好醫療垃圾的全程管理,杜絕惡性醫院感染暴發流行事件的發生。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充分準備,沉著應對。
二、協助衛生行政部門繼續做好等級醫院評審工作,加強重點科室、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
協助開展三乙醫院的等級醫院評審工作,使各級醫院重視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各級醫院特別應重視重點科室和部門(icu、血透室、內鏡室、手術室、供應室、產嬰室、燒傷病房、新生兒病房等)的醫院感染管理。各種侵入性操作如動靜脈置管、內窺鏡診療、人工呼吸機的應用、留置導尿、手術等都是導致院內感染的重要因素。要以循證醫學為依據,重視消毒滅菌質量管理以及無菌操作技術、隔離技術的應用,與相關部門配合進一步規范抗菌藥物的應用,以及多重耐藥菌株管理,限度控制與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杜絕醫院感染惡性事件的發生。
三、全面開展目標性監測與現患率調查,共創醫院感染控制“零寬容”。
認真貫徹醫院感染監測規范,使我們的監測工作必須與預防、控制工作相結合,要求二甲以上醫院均要結合醫院具體情況開展目標性監測與現患率調查。如icu醫院感染管理專率調查、外科部位感染專項調查、耐藥菌株感染的目標性監測等。將浙醫二院開展的目標性監測方法在省內繼續推廣,目標性監測的項目也將不斷深入,為感染的預防和控制打下科學的基礎,并使我省的數據能與歐美國家進行標桿對比,使我們能運用循證醫學的數據來進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共同營造醫院感染的“零寬容”。20xx年省中心將組織全省開展現患率調查。
醫院院感工作計劃篇三
為了提高醫院的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減少疾病的傳播,控制醫院感染的爆發和流行,必要要加強醫院感染的管理,現制訂出20xx年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
繼續按照“二甲”醫院評審的要求檢查其制度和措施的落實情況,對手術室、供應室、產房、內鏡、小兒科、口腔科、檢驗科、血透室等重點部門進行感染質量督查,并協助做好院感控制工作,預防和控制院內感染的爆發和流行,并定期對全院各科室的醫院感染環節質量進行檢查和考核。
并通過各種形式對全院的工作人員進行院感知識的培訓,要讓工作人員了解和重視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學習醫院感染的有關標準及法律、法規,掌握消毒,滅菌、無菌技術的概念和操作及醫院感染的預防控制等知識,并組織工作人員院感知識考試1—2次。
包括環境、空氣、無菌物品等的衛生監測和效果評價,每月抽查重點科室如手術室、供應室、產房等的衛生學監測,督促科室做好消毒滅菌隔離等工作,每半年對全院各科室的紫外線燈管的照射強度進行監測和效果評價,對不合格、達不到消毒的燈管和消毒劑督促及時更換,對新購入的燈管進行強度監測,合格的產品才可以投入科室使用。
督促臨床科室對院內感染病例的報告和匯總,定期下科室了解情況,抽查病歷進行漏報調查,對全院的院內感染情侶進行分析匯總,及時向院長及主管院長匯報,每季度向全院各科通報反饋,每月對門診處方進行抽查,查看抗生素使用情況,并計算出使用率。
經常下科室進行檢查督促醫療廢物的收集,分類和運送的規范性。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法規中規定的要求進行醫療廢物的規范處理。
醫院院感工作計劃篇四
20__年,感染科將在在醫院領導關心和照顧下,落實_________,深刻醫院新目標、新要求,加強政治學習,業務學習,加強科室管理和醫德醫風建設,認真做好疾病防治工作,推進我科工作改革與發展。
1、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努力提供一流服務。以病人為中心,以病人的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向病人提供滿意的醫療服務,住院費用一日清單,進行健康教育。向患者提供心理、預防、保健等綜合服務。使病人除享受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外,享受到健康保健服務,建立高品質的生活方式。尊重病人的權利。爭取為科室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和良好的經濟效益。
2、提高醫護質量,廣泛開展人文關懷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病人對醫院的要求日益提高。我科要把最大限度滿足病人對醫療技術和服務質量的需求做為我們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努力提高全科醫療技術的整體水平。通過科內自己舉辦專題講座,主任查房,院內外專家會診,病危討論等形式,不斷提高對各種危重疑難病的診斷治水平。強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建立和完善醫患溝通制度、投訴處理制度;建立防范醫療糾紛預警機制,及時化解醫患矛盾,降低醫療糾紛,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
3、推動發展。加強感染科管理,加強傳染病防治,使傳染病在感染科住院治療。加強科室人員要自身對傳染病防護,醫護人員必須養成良好習慣,按工作流程進行工作,加強科室消毒,搞好清潔衛生。
4、建議醫院給感染科醫務人員2名,科室計劃派一人去大醫院進修學習半年。
醫院院感工作計劃篇五
供應室是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門,它集中了全院的醫療器具的回收、清洗、消毒和滅菌。在醫療、護理、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我院供應室現在面臨著新的改革,今年將是一個新的起點,我科已作出新的計劃。
1、加強科室管理,制定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
2、對滅菌物品進行全程質量控制,手工追溯記錄齊全,建立完善的監測制度,持續質量改進,規范植入物及外來器械的管理,質量控制過程符合要求。
3、重視醫院感染管理,提高安全意識,強化每位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護意識,預防為主,提升消毒隔離知識新理念,做好手衛生及職業防護,控制醫院感染事件的發生,確保醫療安全。
4、轉變服務理念,拓展服務項目,主動征求臨床科室意見,滿足臨床要求,有效保障臨床優質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5、加強科內人員的業務培訓,注重全科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進一步做好人員的階梯培訓,加強三基及??评碚撆c技術的培訓與考核。
6、加強設備的安全管理,定期維護保養。
祁東縣第二人民醫院供應室
醫院院感工作計劃篇六
1、為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確職責,落實任務,重新調整充實臨床科室感染監控小組,完善三級網絡管理體系。
一門診院內感染控制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醫生院內感染控制成員:xx、xx
護士院內感染控制成員:xx、xx
2、將醫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科醫療護理質量督察中,制訂相應獎懲辦法。
3、制定月計劃、周安排,日重點,在實施的同時做好記錄備案。
1、病歷監測:控制感染率并減少漏報
2、環境監測方面;對門診環境、空氣、衣物、醫務人員手、消毒液、無菌物品定期監測。
3、消毒滅菌監測:每日對全科使用中消毒液進行監測;對使用中的紫外線燈管進行監測,并執行照射小時數登記,定期更換,以確保消毒質量。每周對我科使用的消毒劑及一次性醫療器械和物品進行自查。
4、抗生素使用調查
定期對全科抗生素使用情況進行檢查,防止濫用抗生素。
1、門診嚴格實行分診制度。
2、嚴格執行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等制度杜絕泄漏事件。
3、多渠道開展培訓,提高醫務人員院感意識。
4、對發生的院內感染及時完成上報。
5、采取多種形式的感染知識的培訓:將集中培訓與晨會科室培訓有機結合,增加醫務人員的醫院感染知識,提高院感意識。
6、將手衛生與職業暴露防護問題納入我科院內感染控制工作中的重點,加強手衛生及職業暴露防護。
醫院院感工作計劃篇七
在新的一年里,醫院感染管理將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提高醫療護理質量,保障病人安全的目標認真抓好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工作,特制定20xx年院感工作計劃如下:
1、科室每月組織一次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培訓,并做好記錄。
2、院感科全年組織院感知識講課兩次,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全員培訓,試卷考核,提高醫務人員醫院感染防范意識。
3、落實新職工崗前培訓。
4、對衛生員進行醫療廢物收集及職業防護知識培訓。
5、院感專職人員參加省、市級舉辦的院感繼續教育培訓班,以了解全省及全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發展的新趨勢,新動態,提高我院感染管理水平。
1、各科使用的消毒液根據性能按時更換,器械按規定及時消毒滅菌,合格率達100%。使用中的.各種導管按規定進行消毒更換。
2、加強醫務人員手衛生的管理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檢查醫務人員洗手的依從性。
1、嚴格《醫院手術部位管理規范》執行,每月進行手術切口感染監測。
2、充分發揮臨床監控管理小組作用,及時發現醫院感染病例,落實24小時報告制度。
3、臨床出現醫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類病例3例)實行醫院感染暴發預警報告,分析并調查傳染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傳播途徑,杜絕惡性院感案件的發生。
4、做好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工作,各科室將每次出現的職業暴露及損傷的人員上報院感科,院感科做好登記,保護易感人群,有效控制醫院感染。
1、醫療廢物按要求分類放置,密閉,包裝袋有標識,出科有登記,專人回收有簽字,送醫療廢物暫存處集中放置。
2、醫療廢物轉移單由專職人員填寫,并保存存根備查。
*****院感科
二0一四年一月十日
醫院院感工作計劃篇八
20xx年,醫院感染控制工作將在去年工作的基礎上,遵照“醫院管理年活動”的要求,結合四川省衛生廳《四川省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xx年版)》,提高我們醫院感染質量為目標,認真履行各自相關職能,保障醫療安全,提高醫院感染質控持續改進,結合我院工作實際,制定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
結上半年院感監測情況,確定下半年的工作計劃,總制定并修改醫院感染監測制度,醫院感染獎懲制度及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質量考核評分標準,增加新的培訓計劃。
1、進行醫務人員手衛生知識的培訓。
2、進行醫務人員手衛生執行情況的調查,不定期地下科室檢查醫務人員的依從性。
3、要求醫院各診療區使用洗手液
1、藥械科將我院正在使用的消毒藥械與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的三個證件及檢驗報告單上報醫院感染科。
3、各科室如發現消毒藥械及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使用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上報到藥械科。
1、每天下科室進行院感病例的監測。
2、隨時檢查各科室醫療廢物分類、收集及登記情況、治療室環境衛生情況及消毒隔離情況
3、隨時檢查手術室、產房及供應室工作人員進入無菌間更換拖鞋情況。
4、每個月邀請疾控中心對環境衛生學監測及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并進行匯總、分析、反饋。
5、每月底到檢驗科統計細菌培養陽性結果及抗生素耐藥情況。
6、每月底到病案室統計各科室抗生素使用情況。
7、每月統計全院一類手術病人圍術期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1、院感科組織人員在院內開展多媒體講課。
2、科室主任及護士長組織科內醫務人員在本科室學習相關院感知識(院感科下發宣傳材料)。
3、適時選派相關人員參加省級、國家級舉辦的院感培訓班,以了解全省及全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發展的新趨勢、新動態,提高我院感染管理水平。
各科室負責人將本科室每次受到職業暴露及損傷的人員及時上報到院感科,院感科做好登記及血清學跟蹤工作。
醫院院感工作計劃篇九
為了保護住院患者和醫務人員的健康,醫院應加強感染管理工作,避免醫院感染的發生以及醫院感染暴發事件的出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醫院感染管理
工作計劃
》,歡迎大家瀏覽、借鑒!為提高我院院感管理質量,進一步搞好院感管理、傳染病管理工作,保障醫療、護理安全,特制定20xx年工作計劃:
1、每月下到各個科室監測住院病人院感發生情況,督促臨床醫生及時報告院感病例,防止醫院感染暴發或流行。
2、每月對手術室、產房、血透室等重點部門的空氣、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消毒劑、滅菌劑、消毒滅菌物品等進行消毒滅菌效果及環境衛生學監測一次。發現不合格處,嚴加整改,直至監測結果合格為止。
3、每季度對臨床科室、重點部門進行消毒隔離質量檢查一次,對檢查結果進行反饋,并提出改進措施。
4、根據本年度院感監控管理要求,配合全國院感監控管理培訓基地,開展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一次。
1、按照相關規定對抗菌藥物實行分級管理,定期調查住院病人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2、協助檢驗科定期公布全院前五位感染細菌譜及其耐藥菌,為臨床醫生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供依據。
1、每天收集全院各科室的傳染病報告卡、死亡醫學診斷
證明書
、居民惡性腫瘤報告卡,做好全院疫情報告和死亡、腫瘤病例報告工作。2、每天對收集的傳染病報告卡進行審核,保證其內容完整、真實。
3、收到疫情報告卡和死亡病例報告后,按照規定時限,通過國家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網絡直報。
4、每月末,查閱全院本月的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出院病歷、放射科檢查結果及檢驗科陽性結果登記本,發現漏報及時補報。
5、每月與醫務科核定死亡病例登記,發現漏報及時補報。
6、認真做好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對醫院的疫情管理、報告的檢查工作,配合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搞好疫情調查工作。
1、每月到醫院臨床支持中心檢查一次,督促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等制度執行情況,避免發生醫療廢物流失。
2、每月查閱醫療廢物交接登記本一次、發現漏項及時填補。
1、將手衛生消毒列入科室質量檢查項目,每季度抽查醫務人員進行手衛生消毒技術考核一次。
2、加強職業暴露防護知識宣傳教育,減少職業暴露風險。
3、發生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后,嚴格根據有關規定進行妥善處理。
1、本年度協同醫教科組織新進人員進行院感、傳染病知識崗前培訓一次。
2、分層次開展全院醫務人員院感知識培訓兩次,提高醫務人員院感知識水平。
為了提高醫院的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減少疾病的傳播,控制醫院感染的爆發和流行,必要要加強醫院感染的管理,現制訂出20xx年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
按照“二甲”醫院評審的要求檢查其制度和措施的落實情況,對手術室、供應室、產房、內鏡、小兒科、口腔科、檢驗科、血透室等重點部門進行感染質量督查,并協助做好院感控制工作,預防和控制院內感染的爆發和流行,并定期對全院各科室的醫院感染環節質量進行檢查和考核。
通過各種形式對全院的工作人員進行院感知識的培訓,要讓工作人員了解和重視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學習醫院感染的有關標準及法律、法規,掌握消毒,滅菌、無菌技術的概念和操作及醫院感染的預防控制等知識,并組織工作人員院感知識考試1—2次。
認真的做好醫院感染的各項監測管理工作,包括環境、空氣、無菌物品等的衛生監測和效果評價,每月抽查重點科室如手術室、供應室、產房等的衛生學監測,督促科室做好消毒滅菌隔離等工作,每半年對全院各科室的紫外線燈管的照射強度進行監測和效果評價,對不合格、達不到消毒的燈管和消毒劑督促及時更換,對新購入的燈管進行強度監測,合格的產品才可以投入科室使用。
每月對全院各科的院內感染病例進行統計和匯總,督促臨床科室對院內感染病例的報告和匯總,定期下科室了解情況,抽查病歷進行漏報調查,對全院的院內感染情侶進行分析匯總,及時向院長及主管院長匯報,每季度向全院各科通報反饋,每月對門診處方進行抽查,查看抗生素使用情況,并計算出使用率。
繼續加強對醫療廢物的管理,經常下科室進行檢查督促醫療廢物的收集,分類和運送的規范性。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法規中規定的要求進行醫療廢物的規范處理。
在新的一年里,醫院感染管理將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提高醫療護理質量,保障病人安全的目標認真抓好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工作,特制定20xx年院感工作計劃如下:
1、科室每月組織一次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培訓,并做好記錄。
2、院感科全年組織院感知識講課兩次,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全員培訓,試卷考核,提高醫務人員醫院感染防范意識。
3、落實新職工崗前培訓。
4、對衛生員進行醫療廢物收集及職業防護知識培訓。
5、院感專職人員參加省、市級舉辦的院感繼續教育培訓班,以了解全省及全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發展的新趨勢,新動態,提高我院感染管理水平。
1、各科使用的消毒液根據性能按時更換,器械按規定及時消毒滅菌,合格率達100%。使用中的各種導管按規定進行消毒更換。
2、加強醫務人員手衛生的管理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檢查醫務人員洗手的依從性。
1、嚴格《醫院手術部位管理規范》執行,每月進行手術切口感染監測。
2、充分發揮臨床監控管理小組作用,及時發現醫院感染病例,落實24小時報告制度。
3、臨床出現醫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類病例3例)實行醫院感染暴發預警報告,分析并調查傳染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傳播途徑,杜絕惡性院感案件的發生。
4、做好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工作,各科室將每次出現的職業暴露及損傷的人員上報院感科,院感科做好登記,保護易感人群,有效控制醫院感染。
1、醫療廢物按要求分類放置,密閉,包裝袋有標識,出科有登記,專人回收有簽字,送醫療廢物暫存處集中放置。
2、醫療廢物轉移單由專職人員填寫,并保存存根備查。
醫院院感工作計劃篇十
采取前瞻性監測方法,對全院住院病人感染發病率,每月下臨床監測住院病人醫院感染發生情況,督促臨床醫生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病例,防止醫院感染暴發或流行。
每半年采取回顧性監測方法,對出院病人進行漏報率調查。減少醫院感染漏報,逐漸使醫院感染病歷報卡制度規范化。
3、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及環境衛生學監測
根據消毒技術規范及醫院感染管理辦法要求,每月對重點部門的空氣、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消毒劑、滅菌劑、消毒滅菌物品等進行消毒滅菌效果監測。
根據我院“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實施細則及抗菌藥物合理管理辦法”,對抗菌藥物實行分級管理。每季度調查住院病人抗菌藥物使用率。
全科人員在鄧院長的領導下,掀起了“愛崗敬業、以院為家”的熱潮,我科人員積極響應院里各項號召,遵規守制、獻計獻策,時時刻刻與醫院保持一致,經常參加院里各種學習和培訓,人人有筆記,通過學習、使全科人員的政治素質有了提高,同時也增加了工作責任心和事業感,提高了工作效益和工作質量。
1、嚴格執行傳染病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各項
規章制度
并組織實施。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有章可循。2、定期對傳染病防治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使醫務人員掌握傳染病報告種類、報告時限、報告程序,使我院的法定傳染病報告率達到100%。對傳染病患者實行有效的隔離措施,未發生院內傳染病的局部流行。
3、新上崗人員做到即上即培訓,即培即考核原則。
1、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健全,監督指導到位,對新上崗人員、進修生、實習生、醫務人員按時培訓,醫務人員知曉率達到了100%。醫院感染監測到位,病例監測、衛生學監測做到準確、達標。
2、重點部門的醫院管理:抓好手術室、供應室達標改建、口腔科、腔鏡室、感染性疾病科、血液透析室、檢驗科等這些重點科室的管理,從室內的保潔、消毒、醫務人員的操作,物品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等環節入手,使之達到醫院感染管理規范的標準。
進一步加強全省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各級質控中心的作用,以先進帶動后進、以點帶面,把醫院感染管理延伸到全省各市乃至縣、區、鄉各級、各類醫院。認真貫徹落實醫院感染管理辦法,要求各級醫院,狠抓醫院感染的監測與控制工作,嚴格執行消毒技術規范、無菌操作及其他相關的技術規范,特別是侵入性操作,加強消毒滅菌、隔離措施及一次性醫療用品管理工作,做好醫療垃圾的全程管理,杜絕惡性醫院感染暴發流行事件的發生。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充分準備,沉著應對。
協助開展三乙醫院的等級醫院評審工作,使各級醫院重視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各級醫院特別應重視重點科室和部門(icu、血透室、內鏡室、手術室、供應室、產嬰室、燒傷病房、新生兒病房等)的醫院感染管理。各種侵入性操作如動靜脈置管、內窺鏡診療、人工呼吸機的應用、留置導尿、手術等都是導致院內感染的重要因素。要以循證醫學為依據,重視消毒滅菌質量管理以及無菌操作技術、隔離技術的應用,與相關部門配合進一步規范抗菌藥物的應用,以及多重耐藥菌株管理,最大限度控制與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杜絕醫院感染惡性事件的發生。
認真貫徹醫院感染監測規范,使我們的監測工作必須與預防、控制工作相結合,要求二甲以上醫院均要結合醫院具體情況開展目標性監測與現患率調查。如icu醫院感染管理專率調查、外科部位感染專項調查、耐藥菌株感染的目標性監測等。將浙醫二院開展的目標性監測方法在省內繼續推廣,目標性監測的項目也將不斷深入,為感染的預防和控制打下科學的基礎,并使我省的數據能與歐美國家進行標桿對比,使我們能運用循證醫學的數據來進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共同營造醫院感染的“零寬容”。20xx年省中心將組織全省開展現患率調查。
控制醫院感染是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國家衛生部對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標準不斷提高,今年不僅要抓好日常感染管理工作,還力求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向縱、深、高度發展。經過深思熟慮,在新的一年里具體工作安排如下:
1、每半年召開一次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會議,反饋存在的問題,制定改進措施,指導臨床工作。
2、每月要對各臨床科室醫院感染工作質量進行檢查考評,并對存在的問題開展反饋,制定整改措施,全面提高醫院感染工作質量。
3、全年開展目標性監測,持續做好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的目標性監測及圍手術期預防性用藥調查,每月匯總,定期進行總結、分析和反饋。通過深入、細致的監測而達到有效的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暴發和流行的事件發生。
4、開展醫院感染發病率監測、現患率、漏報率的調查。開展規范的前瞻性全面綜合性監測,每月有發病率監測匯總,定期有總結、分析及反饋;10月份進行現患率調查,要有計劃書、匯總、分析、總結和反饋;每季度漏報率調查,也要有匯總、分析、總結和反饋;通過感染病例的監測和調查,發現醫院感染病例的現狀,認識到問題存在,制定改進措施,給予整改,步入系統化、規范化管理工程。
5、抓好全院消毒滅菌效果和環境衛生學的監測工作。保證消毒滅菌效果的質量是降低感染發病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全院消毒滅菌物品的質量控制至關重要,每月對全院重點科室進行手衛生、物體表面、消毒滅菌物品、消毒劑、透析液、各種內鏡等進行微生物監測,每半年進行一次紫外線燈管的監測工作,并對監測結果進行匯總、分析、總結及反饋至醫院感染委員會。
6、抓好消毒藥械及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的管理,是保證醫療質量的重要環節。
對消毒劑、消毒器械、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的購進,要嚴把質量關,從進貨到使用和用后的管理,感染科要逐一進行監管,把握質量過關后,方可簽字購進。
7、在醫療廢物管理工作上,每月對回收醫療廢物人員進行督導,按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和醫療廢物分類目錄分類回收、暫存及無害化處理,防止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及買賣事件的發生。
8、抓好全院醫、技、護人員的醫院感染感知識培訓,制定醫院感染知識培訓計劃,重點學習消毒技術規范、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院感染診斷標準等內容。11月份進行全院醫院感染知識考試。
9、根據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加強胃鏡室的醫院感染控制工作。
10、加強重點科室的管理。對重點科室做到有專人負責,進行蹲點監控,爭取做到監控一個科室規范一個科室。
的發生
12、繼續加強醫務人員職業暴露事件的管理,制定相應有效的規章制度,切實保障臨床一線醫務人員的工作、健康安全,從而使臨床一線的醫務人員更努力地為醫院服務。
13、積極提供醫院感染管理方面合理化建議,特別是在醫院感染控制的硬件建設上。對醫院新建、改建、擴建方案提出建設性意見。如:根據新出臺的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范及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準的要求,為了做好器械的清洗、消毒和保養工作,建議醫院取消手術室、產房、口腔科及其他科室自己清洗器械和消毒工作,計劃建設符合規范要求的消毒供應室。
醫院院感工作計劃篇十一
為了提高醫院的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減少疾病的傳播,控制醫院感染的爆發和流行,必要要加強醫院感染的管理,現制訂出20xx年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
按照“二甲”醫院評審的要求檢查其制度和措施的落實情況,對手術室、供應室、產房、內鏡、小兒科、口腔科、檢驗科、血透室等重點部門進行感染質量督查,并協助做好院感控制工作,預防和控制院內感染的爆發和流行,并定期對全院各科室的醫院感染環節質量進行檢查和考核。
通過各種形式對全院的工作人員進行院感知識的培訓,要讓工作人員了解和重視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學習醫院感染的有關標準及法律、法規,掌握消毒,滅菌、無菌技術的概念和操作及醫院感染的預防控制等知識,并組織工作人員院感知識考試1—2次。
環境、空氣、無菌物品等的衛生監測和效果評價,每月抽查重點科室如手術室、供應室、產房等的衛生學監測,督促科室做好消毒滅菌隔離等工作,每半年對全院各科室的紫外線燈管的照射強度進行監測和效果評價,對不合格、達不到消毒的燈管和消毒劑督促及時更換,對新購入的燈管進行強度監測,合格的產品才可以投入科室使用。
督促臨床科室對院內感染病例的報告和匯總,定期下科室了解情況,抽查病歷進行漏報調查,對全院的院內感染情侶進行分析匯總,及時向院長及主管院長匯報,每季度向全院各科通報反饋,每月對門診處方進行抽查,查看抗生素使用情況,并計算出使用率。
經常下科室進行檢查督促醫療廢物的收集,分類和運送的規范性。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法規中規定的要求進行醫療廢物的規范處理。
醫院院感工作計劃篇十二
20xx年,工廠將實現跨越式的發展,面臨著5#新型xxxx機工程建成投產、設備年度大修等重大而艱巨的生產工作任務。車間安全環保工作緊緊圍繞工廠生產發展的主旋律,本著不斷規范、深化的要求,進一步體現“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本質安全、超前預防”的理念,抓住重點和薄弱環節,采取源頭把關、全過程控制措施,立足防范,強化監督?,F結合國家有關安全環保法律法規要求,特對20xx年度安全工作作如下安排:
1、利用各種形式和渠道、媒體,加強對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條例的宣傳和學習,加強對公司、工廠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宣傳和學習,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素質,為全年安全生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2、重點加強對轉崗人員及新來員工安全教育工作。
3、認真執行廠部開展的“反三違”、“安全活動月”、“戰高溫、保安全、促生產”等活動,做到有措施、有落實、有記錄。
4、按照公司、廠部要求做好節假日的安全部署、落實工作。每周班組進行一次安全學習。
5、每月末進行一次聯合安全檢查,對查出的安全隱患等情況進行整改,落實責任人,規定整改期限。
6、根據廠部安全目標,制定車間全年工亡、重傷及多人中毒事故為“零”;重大設備、操作事故為“零”;重大火災、交通事故為“零”;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為“零”;工業水復用率80%。并層層分解,最終落實到班組,落實到每位員工。
7、根據國家和江西省及公司、工廠的有關要求,繼續推進車間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的安全標準化工作。
8、針對新30萬噸xxxx工程建成投產,著力抓好投入前后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的崗位培訓和安全教育,完善制定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為5#制氧機全面達產達標保駕護航。
9、嚴格“三級”安全教育和轉崗安全教育,使其了解現場存在的危險因素,熟知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班前會必須提醒、交待作業安全注意事項;班中嚴密巡查、監督其作業行為;結合崗位實際,認真開展每周班組安全活動,不斷提高全員的安全防范意識。
10、全力以赴,打好年修攻堅戰。加強現場安全工作,對現場施工、用電、氣瓶、電焊氣割、電器等安全使用進行檢查,確保安全。堅持“保安全、保質量、保環保、保進度”的`原則,強化年修人員尤其是外協人員的安全環保意識,加強對現場的監督檢查。加強對安全生產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的管理。針對年度大修和月、定修的項目進行有重點的管理,編制好檢修方案,并經審批才能施工。做到準備充分、組織到位、措施得力、責任到人。
1、教育好車間全員做好交通安全和消防工作。加強消防檢查;強化交通安全意識。
2、加強動火作業管理,對車間區域內的動火必須實行100%動火證制度。
3、加強對充裝液氧的管理。充裝車輛必須證件齊全,充裝時必須做好安全措施,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充裝。加強對氣瓶充裝的管理。運輸充裝車輛必須證件齊全,充裝前必須做好安全措施,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檢查和充裝。加強對?;返陌踩芾?。對氧氣生產、液氧貯存,液氧、氣氧的充裝等環節進行安全管理。
4、做好安環保工作。按照安環科的要求,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將清潔化生產工作落到實處,并做好“xxs”工作。
5、做好青安崗工作。加強安全隱患的整改工作。按照要求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認真進行整改,并做好記錄,對無法整改的安全隱患制定出整改計劃。
6、加強安全考核工作。嚴格按照廠部、車間等制度進行考核,以提高各班組的安全責任意識。
醫院院感工作計劃篇十三
工作計劃是行政活動中使用范圍很廣的重要公文,也是應用寫作的一個重頭戲。以下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出來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僅供參考。
醫院院內感染管理是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療質量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為確保醫療安全和提高醫療質量,參照省衛生廳二甲醫院院感工作評審標準,結合我院實際,特制定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
1、隨時簽收傳染病疫報告卡,并在簽收的同時審卡填報內容,保證內容完整;
2、每日查閱檢驗科、放射科陽性結果登記本,發現漏報及時通知相關科室補報。
3、認真做好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對醫院的疫情管理和報告的檢查工作,配合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搞好疫情調查工作。
1、控制感染率:強調院內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加強對各科室院感質控人員的基礎培訓。
2、每月對重點科室進行環境衛生學等五項監測,其余科室不定期檢查自測情況。
3、根據《消毒供應中心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規范》和《消毒技術規范》的要求,對器械的清洗、消毒和保養工作進行監督檢測。
1、醫院感染診斷標準;
2、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知識;
4、醫護人員手衛生消毒、保潔人員的工作要求、消毒滅菌的基本常識、清潔程序及個人防護措施等。
定期督查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等制度,杜絕泄漏事件。每月查閱醫療廢物交接登記本、暫存地及消毒登記本,發現漏項及時填補。
結合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及我院院內感染控制工作要求,為提高我科院內感染管理質量為目標,我科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和《傳染病防治法》等有關文件與規定,制定相應的院內感染控制計劃如下:
1.為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確職責,落實任務,重新調整充實臨床科室感染監控小組,完善三級網絡管理體系。
一門診院內感染控制小組
組長
副組長:
醫生院內感染控制成員:
護士院內感染控制成員:
2.將醫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科醫療護理質量督察中,制訂相應獎懲辦法。
3. 制定月計劃、周安排,日重點,在實施的同時做好記錄備案。
1、病歷監測:控制感染率并減少漏報
2、環境監測方面;對門診環境、空氣、衣物、醫務人員手、消毒液、無菌物品定期監測。
3、消毒滅菌監測:每日對全科使用中消毒液進行監測;對使用中的紫外線燈管進行監測,并執行照射小時數登記,定期更換,以確保消毒質量。每周對我科使用的消毒劑及一次性醫療器械和物品進行自查。
4、抗生素使用調查
定期對全科抗生素使用情況進行檢查,防止濫用抗生素。
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是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重要內容,是醫院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有效的加強醫院感染管理,防范醫院感染,配合三級中醫院的評審,今年計劃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院感染監測規范》及《三級中醫醫院評審細則》中相關醫院感染質量管理內容,并針對20xx年自治區衛生廳、銀川市衛生局等檢查考核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修訂各部門考核細則,依據考核細則將平時考核與月底考核相結合,加強考核力度,進一步規范各項工作。
1、全面綜合性監測 開展規范的醫院感染前瞻性監測,通過對具有高危因素的病人臨床病例資料的查詢、檢驗科細菌培養結果的查閱、臨床查看病人等,及時發現院內感染病例,督促醫生填報醫院感染卡,并及時發現可疑暴發的線索。
2、開展手術部位感染的目標性監測 逐步規范開展手術部位感染的監測,及時反饋信息給臨床科室,為降低手術部位感染提供可靠信息。
3、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調查
在開展住院病人抗菌藥物使用調查基礎上,嘗試開展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及圍手術期抗菌藥物使用監測。
4、開展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
配合全國醫院感染監控管理培訓基地20xx年的全國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8月籌備,9月開展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1次,將調查結果上報全國醫院感染監控管理培訓基地。
5、開展細菌耐藥性監測
加強同檢驗科及臨床科室聯系,及時發現多重耐藥菌感染,及時指導、監督科室采取消毒、隔離措施,嚴防多重耐藥菌的醫院內感染及暴發發生。
每月對出院病例按疾病分類及醫院感染病例統計匯總,按規定向院感基地上報院內感染監測報表。
針對重點科室、重點病人,通過對檢驗科細菌培養檢測結果的查詢,及時發現多重耐藥菌感染,加強對臨床科室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控制措施的監督與指導,有效控制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防范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暴發。
1、根據《三級醫院評審細則》的要求對重點區域包括手術室、治療室換藥室等物表、醫務人員手、消毒滅菌物品及使用中的消毒劑、滅菌劑進行細菌含量監測,每月1次。
2、消毒、滅菌后的胃腸鏡、宮腔鏡、腹腔鏡及口腔科器械每月監測1次。
3、紫外線燈管的強度監測,由科室每半年監測一次并有記錄,于月考核時檢查。
4、平時及每月考核時對使用中的消毒劑、滅菌劑用試紙進行濃度監測(隨機)。
對監測不合格的科室協助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加強監督管理。
1、以科室為單位,由院感小組開展每月1次的院感知識學習,月底考核時以提問形式考核,使院感知識培訓落到實處。
2、邀請外院專家來院及本院專職管理人員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三級醫院評審院感防控迎評內容講座1次及手衛生與醫院感染專題培訓1次。
3、完成實習人員、新聘等新來院工作人員醫院感染防控知識的崗前培訓。
加強對一次性醫療用品的采購的相關資質的審核。
嚴格監管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運送、集中暫存的各個環節,嚴格防范醫療廢物混人生活垃圾污染周圍環境。
根據《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的規定,與護理部配合,進一步規范醫院消毒滅菌物品的清洗、消毒滅菌。
如有感染流行或暴發時立即上報,積極采取措施,防范及控制疾病蔓延。
醫院院感工作計劃篇十四
1、繼續落實衛生部6項行業規范,工作重點是把供給室改建工作,執行滅菌物品集中治理,使消毒供給中心評價到達規范。
2、增強院感治理常識培訓:依據省院感治理委員會的要求,重點科室的醫務人員必需承受省級院感常識專業培訓。因而,在本年的工作中,將派icu、婦產科、查驗科等科室的醫務人員參與省級院感培訓。
3、開展目的性監測:重生兒病院傳染的監測、細菌耐藥性監測、呼吸機相關肺炎的監測、icu中心靜脈壓管傳染的監測、留置導尿管傳染的監測。濾布經過目的性監測,實時發現傳染的緣由,采取響應的辦法,避免病院傳染的爆發盛行。
4、繼續做好情況、物表、醫務人員手的監測;無菌物品、滅菌劑、運用中消毒劑、高壓滅菌器等物品的監測。
5、繼續做好重點科室的院感治理:增強敵手術室、人工腎、內窺鏡、口腔科等重點科室的院感治理,按期或不按期下科室進行院感質量檢查和督導。
6、繼續做好手衛生工作:完善臨床科室洗手設備和用品工業濾布。督促醫務人員做好手衛生。
7、指導醫務人員施行《員工職業安全準則》,做好職業表露的防護辦法。
8、為了規范病院傳染的治理,針對病院傳染治理的重點和難點提出相關的'預防與節制辦法,方案編寫《病院傳染預與節制規范操作規程》。
9、建議改建污水處置系統:現有的污水處置系統建于20xx年,運用時間已有7年之久,在這時期,病院先后新建住院大樓、保健大樓。依據市環保局的督導意見和要求,現有的污水處置系統的處置才能不能到達相關國家環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