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春節(jié)見聞作文字篇一
臘月二十三,春節(jié)拉開了帷幕,這天,家里要大掃除,大人小孩都一起上陣,把房子打掃得干干凈凈,見不到一絲灰塵,地板也亮得發(fā)光,“塵”諧音“陳”這代表了新的一年推陳出新的向往。接著,還要請“灶王爺”上天,每家每戶都點上香燭,再放上香甜的糯米食物,希望用這些食物黏住灶神的牙齒,使他拜見玉皇大帝的時候不說人們的過失,而多多進獻一些甜言蜜語,使來年平平安安,和和美美。
臘月二十四到臘月二十九這幾天,街頭上的年味兒愈來愈濃,大紅燈籠高高掛,家家準備著年貨,一張張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對來年有著殷切的期盼。
終于,到了日盼夜盼的除夕夜,春節(jié)的最高潮也來臨了。這一天,家家戶戶貼春聯(lián)、剪窗花、倒貼福,這些年俗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除夕的禮儀還有很多,在紹興,首先要給祖宗“分歲”,就是祭祖。請祖宗要慢,祭的時間要長,準備的酒食要豐富,酒要斟三次,最后在桌帷前火化給祖宗的紙錢。到了吃 年 夜 飯 的時刻,這也是春節(jié)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享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團圓飯有著很多講究,每道菜都有不同的寓意:火鍋熱氣騰騰,代表著“紅紅火火”;“魚”諧音“余”代表著“年年有余”、“吉慶有余”;菜頭也可以理解為“彩頭”,人們以此祝愿新的一年討個“好彩頭”……這些菜,不但美味,而且都寓意美好,寄托著人們的美好祝愿。
吃完 年 夜 飯 后,大人們熱切地攀談著家常,孩子們歡快地玩耍、嬉戲。大年三十還要守歲,舊時,這一夜往往要守歲至天明,接“灶神”,貼春聯(lián),點蠟,掛祖先遺像。最好每間屋都有燈光,取明亮興旺之意。大家一邊看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一邊吃著瓜果,等待著新年的到來。
正月初一就是新年了,俗話說“三十食,初一衣”,這一天,老老少少穿新衣,也含著除舊迎新之意。
新年直到正月十五結束,這一段時間里,孩子們收紅包、串門、觀花燈,過得不亦樂乎,怪不得有人說,春節(jié)是小孩子的節(jié)日呢!
紹興的春節(jié),其樂融融,團圓美滿,別有風味,這個節(jié)日寄托了人們對未來一年的熱切期盼和對新一年的美好祝福。
春節(jié)見聞作文字篇二
陽光照進我那大窗子,我迷迷糊糊的睜開了眼睛。外邊好多聲音,我正好奇,看了看日歷,恍然大悟,今天是春節(jié)啊!
下面,正有人在準備點鞭炮,,我就在旁邊看。那人好像是第一次點鞭炮,很小心的拿著火機靠近。接近的剎那間,他像兔子般的轉(zhuǎn)身就跑,鞭炮噼里啪啦的響了起來,伴著一陣火花,小區(qū)中響起了第一響鞭炮聲。仿佛是初雷乍響,小區(qū)里的鞭炮聲開始接二連三地響了起來。
我看到一個小孩正穿著新衣服在向小伙伴炫耀,他的小伙伴們個個眼含羨慕,左顧右盼的看著他的衣服;一些老年人在下棋,談笑風生;一些少年在比賽,個個不分上下。新年有新勁啊。
夜晚降臨之時,我們?nèi)易谝黄穑灾活D香噴噴的飯菜。我們仿佛在打仗一般,飯后還“香氣繞鼻,余香未喪”啊。
在大廳里,我們看了春晚,那些精彩的節(jié)目,那些優(yōu)美的歌聲,讓我們大家連連叫好,贊不絕口。然后在陽臺上,我們觀看著星空,聽著優(yōu)美的音樂,激烈的鞭炮聲,有種說不出的舒服。
隆冬款款走來,年離我們越來越近。俗話說:”大人望插田,小孩盼過年。小孩子盼望過年主要是因為有新衣服穿,還可以吃到平時吃不到的東西。
我們這兒有一個習俗,每逢快過年時家家戶戶都要去大掃除,然后掃房、買菜準備過新年是的必需品。過了這一天是要蒸饅頭的,聽奶奶說是為了供奉神仙,可這是不是一種迷信?我也不知道,容我調(diào)查調(diào)查。哦,對了,這一天買東西時記得買糖。呀!差點忘了,還必須買爆竹啊。
除夕差不多就是過春節(jié)的彩排,天一擦黑,家家戶戶都做起了年菜,“啪”,“啪”,“啪”是要開飯了,只要小孩子聽到這個聲音都會趕回家去。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十分熱鬧,還可以看到久別重逢的朋友、家人。晚飯之后,大人們一起去看春晚,小孩子們都回去朋友家玩。這一天還要守歲,不到十二點是不可以睡的,這對我這個懶蟲真是一種煎熬啊!但還可以收到壓歲錢哦!
男人們午前都一起去,但女人們呢?卻要在家中招待客人,真是太不公平了。小孩子當然就知道吃、喝、玩、睡。這一天只要到了別人家說上一些吉祥話。你的口袋里就鼓鼓的。
元宵節(jié)到了,春節(jié)的又一個高潮來了,這一天家家戶戶晚上都會吃元宵,元宵的意思是:團團圓圓,晚上還要去逛廟會,有好多燈,紗燈、宮燈、各種形態(tài)的燈五顏六色十分的漂亮。
春節(jié),顧名思義,應該是慶祝春天到來的節(jié)日,是我國乃至華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從臘七臘八到正月十五,人們都沉浸在節(jié)日的喜悅中。那些天南地北的親朋故舊,不顧山水阻隔,以敬拜父母的名義回家,以親人團圓的名義回家,相聚在春節(jié)里。
春節(jié)的重頭戲,要數(shù)團年宴了。這一天大人們最為忙碌。廚房里熱氣蒸騰,煎炸蒸煮飄香,鍋碗瓢盆齊鳴;爺爺奶奶刀工精湛,爸爸媽媽廚藝了得。像我這樣懶散的人,也要參與收拾屋子,接待客人。而我更期待團年宴的早一點開席,以便大快朵頤。
下午四點,親人陸續(xù)到齊,一番寒喧之后,論資排輩入席。滿桌的菜肴,滿杯的瓊漿,滿滿的親情,彌漫了整個空間。親人們先拜列祖列宗,又祝福爺爺奶奶、父母等長輩,然后是兄弟姐妹的互相祝福或調(diào)侃。酒過三巡,氣氛更加熱烈,有敬酒的,也有賴酒的,酒杯碰得咣當作響。一頓團年飯,起碼要拉扯上一兩個鐘頭才肯罷休。
親人們無論喝多少酒,卻總忘不了一件事,就是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客廳里人多擠不下,就看臥室的電視、書房的電腦,甚至用手機瀏覽。當春晚主持人敲響新年的鐘聲,成千上萬的煙花升天燃放,將城市映照得好似一座五光十色的迷幻城。
除夕過后,便是大年初一了。放眼望去,大街上,車水馬龍,小巷中,行人如織,出行拜年的人,絡繹不絕。大人小孩,無論在什么地方相遇,都是互道祝福,新年快樂之聲,不絕于耳;禮花鞭炮共鳴,震耳欲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