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科學家事跡簡介篇一
在世界上,各種領域的科學家都有眾多的杰出代表,他們不僅在自己的領域中取得了重大成就,而且對人類的發展也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作為普通人,我們也可以從這些科學家的事跡中汲取到寶貴的經驗和啟示,為自己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指引和幫助。
第二段:愛迪生的發明精神
愛迪生是美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發明家之一,他的一生發明了數百件重要的技術和產品。愈是令人驚嘆的是,他追求創新和發明的精神堅定不移,在面對困難和失敗時從不放棄。愛迪生曾經說過:“我沒有失敗,我只是找到了一千種行不通的方法。”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堅毅的品性和不屈不撓的毅力,這也是我們學習他的最重要的精神財富。
第三段:居里夫人的勇氣與毅力
居里夫人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她與丈夫一起發現了鐳元素。這項發現不僅獲得了諾貝爾獎,而且開創了新的領域和研究方向。然而,事實上,居里夫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由于其研究過程中不慎暴露在輻射下,她的身體也因此受到了極大的傷害,最終導致了她的死亡。然而,居里夫人并未因此退縮和放棄,更是堅定地繼續前行,為人類社會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她的勇氣和毅力,令人敬佩和欽佩。
第四段:霍金的頑強生命力
霍金可謂是當代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他的成就和影響不僅局限于物理學領域。他在健康上的挑戰與戰勝,更是向我們展示了人類的頑強生命力。曾經被診斷為只能活幾年的患有漸凍癥的霍金,以極難想象的毅力和決心完成了眾多的研究工作和創作。他深信人類的思維和理性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繁榮的基石,即使他的身體已經極度殘疾,他的思維和智慧依然燦爛如日。
第五段:總結
作為普通人,我們可以從這些科學家的事跡中受益匪淺,他們的精神和品質我們應該學習和效仿。通過學習和研究他們的事跡,我們可以更好的認識和理解世界,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成長道路。同時,在生活中也要時刻保持一顆樂觀向上的心態,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也要像這些科學家一樣,堅定并不斷向前。
科學家事跡簡介篇二
我要制造“天問二號、三號……”把鮮艷的五星紅旗紅旗插在火星以及其它星球去探索人類文明未知的世界。我也想發明像《哈利波特》中的活點地圖,幫助人們去了解聯系地區以外的文明在干什么?我還想發明出《鄉村教師》中的恒星蛙跳,用來開啟蟲洞行駛。我還要發明新的交通網絡平臺,讓人類在星球之間成為可以跨行星的物種文明,移民的其它星球。我還要發明更加先進的導航系統,設計“南斗”、“東斗”超越美國的“gps”和歐洲的“伽利略”、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方便我們中國人和其他愛好和平的人使用。制造領先世界的通訊電子芯片,不讓我們的華為中興等受制于人。
我要設計制造出“神州十一”超越“旅行者2號”讓它在宇宙中像老虎一樣不停巡視發現新的事物,避免地球有危險。
假如我成為科學家不但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還要讓人類更加自由和平!
科學家事跡簡介篇三
早在回國以前,郭永懷就同談鎬生探討過回國后如何培養力學人才的問題。回國后,他始終把培養科技人才當作頭等大事來抓。
_年,我國恢復建立研究生制度。郭永懷積極籌劃力學所的研究生培養。在第一批招生中,他一人就帶了5名研究生,以后又親自帶過幾批。他主張:培養人才要“言教、身教,以身教為主”。在教學和科研中,他自己做表率,經常同年輕人一道解決一個個具體的技術問題。在培養研究生和助手時,他注重使他們在理論分析和實驗研究兩個方面都得到提高。他對年輕人的指導和幫助是啟發式的、循序漸進的,重點強調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本領,而不僅僅是解決某些具體問題。在他的培養下,研究生中有不少已成為所級學術領導人或博士研究生的導師。
_年,郭永懷和錢偉長組織并領導了清華大學力學研究班。他除負責研究班的日常組織工作外,還親自執教,講授流體力學概論。開課前,他把輔導教員找來,親自帶領他們到有關高等院校的實驗室參觀,對一些關鍵問題給予一些啟示,再讓他們為課程安排一個實驗計劃,使這門課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臨畢業前,郭永懷親自指導安排學員們的畢業論文題目,并設法每周都同輔導教員和學員碰頭,了解進展情況,幫助解決問題。清華大學力學研究班前后共辦了三屆,畢業生達290多名?,F在這些學員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各個部門,特別是在國防科研單位和重點院校的力學系或力學專業教研室,他們起著頂梁柱的作用。
郭永懷在培養人才方面不遺余力。_年,他兼任中國科技大學化學物理系主任和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教授,講授高速邊界層。執教中,每堂課都凝結了他的心血。他評論和分析學者們成功與失敗的經驗,使初入門的研究人員都深受啟發,甚至終生受用。在講到求解各種形式的n—s方程時,他總是眉飛色舞,侃侃而談,指出采用什么樣的變換有希望獲得成功,走哪一條路是徒勞的`,會遇到什么問題,癥結何在。凡聽過他課的人都感到回味無窮。陸士嘉也常常趕來聽郭永懷的講課。她當時曾評價說:“只有他能講得這樣傳神?!?/p>
郭永懷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他將自己比作一顆石子,甘愿為青年人的成長鋪路。他深感大批培養優秀人才是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證。培養學術接班人這一艱巨任務在他的工作安排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他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這一點。_年,他曾寫道:“當前的打算是早日培養一批骨干力量,慢慢形成一支專業隊伍?!彪S后他欣慰地說:“由于幾年的工作,已經見到效果?!?/p>
科學家事跡簡介篇四
攀登科學高峰,就象登山運動員攀登珠穆朗瑪峰一樣,要克服無數艱難險阻。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向科學家學習,通過科學家事跡,你有什么感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當今科學家的事跡,希望你喜歡。
我崇拜的科學家而是發明了電燈的愛迪生。
八歲的時候阿爾就去上小學了,可是他只上三個月的課就退學了,阿爾在上課的時候,媽媽常被叫到學校去跟老師說話,這是因為阿爾常常提出一些老師認為很奇怪的問題,老師認為他是一個低能兒童,于是媽媽就決定自己來教導阿爾,并決心把阿爾教成一位偉大的天才,就這樣阿爾便開始了他的自學課程,阿爾被媽媽教的很好,后來阿爾也得到了允許,可以在地下室里設置一個實驗室,為了不讓別人亂動他的實驗品,阿爾還想出妙計,就是在每一個實驗品的瓶子上貼上毒藥標簽。
愛迪生從小就喜歡用他那與眾不同的大腦袋思考一連串的問題。他看到鐵匠將鐵在熊熊的烈火中燒紅,然后錘打成各式各樣的工具時,就晃著大腦袋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火是什么東西?火為什么會燃燒?火為什么是紅的?火為什么這么熱?鐵在火中被燒之后為什么會發紅?鐵紅了為什么就軟了?回到家,小愛迪生在自家的木棚里開始了他最初的實驗。他抱來干草,并將其點燃,他想弄明白火究竟是什么。然而,小愛迪生的第一次實驗就引來了一場火災,將家中的木棚燒掉了。
看到這里,我感到非常慚愧。因為我做事情沒有像愛迪生這樣堅持不懈:每次,我做數學作業時碰到了一點點難處,心里就會想:管他呢,這題我回家再做!就這樣,許多難題都是媽媽親手幫我解決的,我根本沒有去做?,F在,我感到非常的后悔。
這幾件愛迪生小時候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努力才可以成功。同學們,你們一定要記住哦!
在這些科學家中,我最崇拜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一位偉大的女科學家,她曾獲得過數次諾貝爾獎,得到很多國家高級學術機構頒發的獎章。她刻苦鉆研,永不滿足,經過無數次試驗,發現了放射元素鐳。鐳,是她一生中轟動世界的發現。
雖然我不懂元素是什么,什么叫放射性,但通過閱讀這本書,卻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為了從9000千克瀝青、鈾礦渣中提煉出鐳,居里夫人要將礦渣一鍋一鍋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攪拌;一瓶瓶地倒進倒出、一丁點一丁點地結晶。她每天穿著沾滿灰塵和酸液染漬的工作服,站在大鍋旁,煙熏火燎,眼睛流淚,喉嚨刺癢……就這樣,她整整奮斗了45個月,1250多天,這是多么繁重的勞動,需要何等堅韌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聞名的學者,又是名副其實的工人,還是家庭主婦、孩子的母親!
居里夫人辛勤地開墾了一片未曾開發的園地,最后終于取得了近代科學史上重要的成就之一——發現放射性元素鐳。我是多么渴望像居城夫人那樣,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到科學的世界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一個又一個秘密。
因為她獲得過兩次諾貝爾獎,在女科學家里,她是獨一無二的。她之所以能有這么大的成就,與她的辛勤工作是分不開的。她和她的'丈夫一起用了700噸水、100噸化學試劑才發現了1克鐳,人們都叫她“鐳的母親”。因為居里夫人忙于實驗沒時間看孩子,她都抱著孩子啃著干面包做實驗,她這種忘我的工作精神真是值得我們學習。要取得好成績,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輕而易舉的,必須付出艱苦的勞動。古語說的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因此,從平時開始,就要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獨立思考,認真鉆研,不怕困難。今后我一定要學習居里夫人的頑強進取精神,刻苦學習,勇于實踐,努力攀登科學高峰。希望自己長大了做一個像居里夫人那樣的科學院家,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祖國的科學事業奮斗終身!
俗話說得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學的未來,只能屬于勤奮而又謙虛的一代”。
我一定要認真學習,刻苦鉆研,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愛迪至12歲時開始他艱苦的闖蕩生涯,他作過火車上的報童,學會了發報技術,到過波士頓、紐約,一直到24歲時才有了自己的工廠和美滿幸福的家庭,愛迪生在1878年時宣布要發明一種光線柔和、價格便宜的安全電燈。為了找到合適的燈絲,愛迪生試驗過硼、釕、鉻、碳精以及各種金屬合金,共1500多種材料,歷時13個月,但是都沒有成功。一些人吹起了冷風,說愛迪生這次是“吃進了自己啃不動的東西”。
一個曾經在愛迪生那里工作過的物理學家稱這個試驗是“大海撈針”。但是,愛迪生不怕失敗,堅持試驗,下決心要從大海中撈起針來。功夫不負有心人。1879年10月10日星期天下午5時,愛迪生點亮了用碳化棉絲作燈絲的燈泡,他親自觀察和做記錄。
這一次,燈泡明亮、穩定,1小時、2小時、3小時、……燈泡一直亮著。從19日、20日到21日,沒有一個人去休息。直到21日下午2時,當點燃到第45個鐘頭的時候,愛迪生叫助手把電壓加高一點,燈泡更亮了。又過了幾分鐘,燈絲終于燒斷了。12月21日,紐約先驅論壇報用整版篇幅詳細報道了燈泡試驗成功的消息。愛迪生獲得了全部專利,人們公認白熾燈是由他發明的。1879年除夕,愛迪生把60個燈泡點亮了掛在門羅公園里,當時下著大雪,竟有2500多人頂著大雪來參觀。
愛迪生是一個講究實際的人。他的座右銘是:“我探求人類需要什么,然后我就邁步向前,努力去把它發明出來?!庇腥苏f,發明是命運的產物,愛迪生是天才。愛迪生卻感嘆地說:“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
當有人問他在發明燈泡的1萬次失敗期間是怎樣堅持下去的時候,他說,在這個過程中他從未失敗過;相反,他找到了1萬種無效的方法。他一生中寫下的3350本詳細記錄發明設想、實驗情況的筆記,就是這段話的有力佐證。愛迪生77歲那年有人問他:“您什么時候退休?”
他脫口而出說:“在我出殯前的那一天!”有一次,有人半開玩笑地問愛迪生:“您是否同意給科學十年休假?”愛迪生嚴肅地回答說:“科學是一天也不會休息的,在已經過去的億萬年間,它每分鐘都在工作,并且還要這樣繼續工作下去?!钡拇_,愛迪生實踐了自己的諾言,他已經80多歲了,為了“做出更多的發明”,仍在勤奮地工作,致力于從本國的雜草中提取膠乳。
《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是我寒假期間讀的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書中寫了達爾文、牛頓、愛迪生等一些科學家的故事,讀完之后,覺得他們真是很偉大,很厲害。電報、電話、電燈,這些東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看來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見慣,誰也不會因此而驚奇??墒悄阒肋@些東西對于當時的人們是多么的至關重要和欣喜若狂嗎?人類因此而記住了它們的發明者——愛迪生。真不愧是“發明大王”,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長大了的愛迪生,學會了無線電收發報技術。愛迪生為了晚間休息好,白天能鉆研發明創造,就設計了一個電報機自動按時拍發訊號。這就是電報機的雛形。沒過多久,他又對電報機進行了改進,經過多次試驗,一架新式的發報機試制成功了。愛迪生望著自己發明的機器,欣慰地笑了。雖然愛迪生只讀過三個月的書,但他很熱愛科學,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每一次實驗,愛迪生都是沒日沒夜的工作,雖然很多次都失敗了,但是他都不曾打退堂鼓。經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他才獲得了成功。愛迪生在科學技術中最重大的貢獻是發明了留聲機和白熾電燈。愛迪生一生勤奮好學,善于思考,努力工作,在75歲的時候,還每天準時到實驗室簽到上班,他在幾十年間幾乎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愛迪生為了搞實驗,往往連續幾天不出實驗室,不睡覺。實在累得不行了,就用書當枕頭在實驗桌上打個盹。有一天,他的朋友開他玩笑說:“怪不得愛迪生懂得那么多得發明,原來他連睡覺都在吸收書里的營養。”晚間在書房讀3至5小時書,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動時間來計算,他的生命已經成倍的延長了。因此,愛迪生在79歲生日的那天,他驕傲地對人們說,我已經是135歲的人了。如果不勤奮,愛迪生怎么可能有這么大的成功呢?,我不禁想起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通過愛迪生的故事,我知道了偉大的科學家們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發明了造福人類的東西。我們現在有非常好的學習環境,有非常好的老師教我們學習知識,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學好本領,長大為國家做出貢獻。
科學家事跡簡介篇五
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大量的學子走出國門,學習最先進的知識報效祖國,而在這些學子之中,有一位勇敢的指出自己老師也就是著名的心理學教授——阿加爾老師的錯誤。
幾年前,她報考了英國牛津大學心理學教授阿加爾的博士生。阿加爾教授每隔四五年才收一名研究生,所有報考的學生都很珍惜這次機會??奢喌脚硪性瓶谠嚂r,她卻直率地陳述了與教授不同的學術觀點。教授十分生氣,禁不住大聲斥責道:“你難道認為我會收一個反對我的觀點的研究生嗎?”彭倚云想:反正我也沒有希望被錄取了。干脆,就豁出去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幾天后學校宣布,阿加爾教授決定,把這難得錄取名額以及獎學金授給彭倚云。
阿加爾對這位頂撞自己的學生說:“你看,我的孩子。你和我爭了兩個小時我還是決定錄取你。為什么呢?因為我要你在我的支持下充分反對我的理論。要是事實證明你是錯的,我當然很高興;要是我們都對,我更高興;要是你對了,而我錯了,哈!想不到吧!我會特別高興。因為只有這樣,世界才會更有希望!”
看到了吧朋友!只有勇于指出老師的錯誤,才能更好的學習,我相信有許多人和我一樣,對于老師的錯誤不敢勇于指出,每次話都到了嘴邊,有活生生給咽了回去,我相信通過彭倚云的故事我們以后遇到錯誤就會勇敢地指出來啦!加油!
科學家事跡簡介篇六
錢學森是在1935年8月作為一名公費留學生赴美國學習和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氣動力學的,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奮斗,他成了當時世界一流的火箭專家。在“二戰”期間,他與其導師馮·卡門參與了當時美國_的“曼哈頓工程”——導彈核武器的研制開發工程,是美國屈指可數的杰出人才。他曾擔任過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
1949年10月1日五星紅旗在_廣場上空升起,新中國成立了。過了5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這一天,錢學森夫婦和十幾位中國留學生在一起歡度佳節,他們邊賞月邊傾訴情懷,深為祖國的新生而歡欣,并對祖國的美好前景充滿著憧憬。就在此時,錢學森心中萌發了一個強烈的愿望:早日回歸祖國,用自己的專長為國家建設服務。
不久,美國在朝鮮發動戰爭,在國內也利用反動的麥卡錫法,掀起一股驅使雇員效忠美國政府的_逆流,這股逆流也波及到了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由于學院馬列主義小組書記威因鮑姆被捕,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懷疑落到錢學森的身上。1950年7月,美國政府決定取消錢學森參加機密研究的資格,理由是他與威因鮑姆有朋友關系,并指控錢學森是美國共產黨黨員,非法入境。這些無端的指控均被錢學森一一駁回。但是,錢學森無法忍受這一切,決定以探親為理由立即返回自己的祖國。他會見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時,向金布爾嚴正聲明他要立即動身回國。他說:“我寧愿回中國老家去,也不愿在受人懷疑的情況下繼續留居美國!”金布爾聽后大為震驚,他認為錢學森無論放在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還說:“我寧可把他槍斃了,也不讓這個家伙離開美國!”所以當錢學森一走出他的辦公室,金布爾馬上通知了移民局。
毫不知情的錢學森做好了回國的一切準備,辦理好回國手續,買好從加拿大飛往香港的飛機票,把行李也交給搬運公司裝運。然而,就在他們舉家打算離開洛杉磯的前兩天,也就是1950年8月23日午夜,他突然收到移民局的通知――不準全家離開美國。與此同時,美國海關扣留了錢學森的全部行李。這樣,錢學森_回到了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此后,聯邦調查局派人監視他的全家和他的所有行動。
1950年9月6日,錢學森突然遭到聯邦調查局的非法拘留,他被送到移民局看守所關押起來。在看守所,錢學森像罪犯似的受到種種折磨。錢學森曾回憶說:“在被拘禁的15天內,體重就減輕30磅。晚上特務每隔1小時就來喊醒我一次,完全得不到休息,精神上陷入極度緊張的狀態?!薄eX學森無端被拘留后,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師生和錢學森的老師馮·卡門以及一些美國友好人士,向移民局提出強烈_,為他找辯護律師,還募集1.5萬美元保釋金把錢學森保釋了出來。此后,錢學森繼續受到移民局的_,行動處處受到移民局的限制和聯邦調查局特務的監視,不許他離開他所居住的洛杉磯,還定期查問他。錢學森就這樣失去了5年的自由。
然而,錢學森摯愛祖國的赤子之心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更加熾熱。他日夜思念著新中國,他堅持斗爭,不斷地向移民局提出回國的要求。
此時,有國不能歸的錢學森,在這5年間并沒有停止他獻身的科學事業。由于美國政府阻止他離開美國的理由之一,是因為他研究的火箭技術與國防有關。當錢學森知道這一點后,就另行選擇“工程控制論”作為研究方向,以利于消除回國的障礙。實際上,工程控制論與生產自動化、電子計算機的研制和運用等國防建設課題都密切相關,只不過當時美國_沒有認識到這點罷了。
錢學森返回祖國的斗爭,得到祖國的關懷和支持。錢學森在美國受到_和誣陷的消息使新中國震驚了,國內科學界的人士紛紛通過各種途徑聲援錢學森。黨中央對錢學森在美國的處境也極為關注,中國政府公開發表聲明,譴責美國政府在違背本人意愿的情況下監禁錢學森。
正當錢學森要求回國的意愿遭到美國的無理阻攔時,中國也扣留著一批美國人。其中有違反中國法律而被中國政府拘禁的美國僑民,也有侵犯中國領空而被中國政府拘禁的美_事人員。1954年4月26日印度支那國際會議期間,中國代表團秘書長王炳南與美國代表團負責人亞·約翰遜分別代表兩國政府開始關于平民回國問題的接觸。在接觸中,王炳南特別指出,美國正在阻撓許多旅居美國的中國人返回中國,其中包括科學家錢學森。1954年4月,美、英、法、中、蘇五國在日內瓦召開討論和解決朝鮮問題與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國際會議。出席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指示說,美國人既然請英國外交官與我們疏_系,我們就應該抓住這個機會開辟新的接觸渠道。談判中首先要聯系中國留美科學家錢學森等被扣留的問題。為了掌握主動權,周恩來指示中國代表團發言人黃華發表談話,要求美國政府歸還扣留的中國僑民和留學生,并且暗示中國愿意就扣押美方人員問題與美國直接談判。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政府只得同意與中國代表進行直接談判。
經過周恩來的批準,中國代表團秘書長王炳南于6月5日開始與美國代表、副國務卿約翰遜就兩國僑民問題進行初步商談。美方向中方提交了一份美國在華僑民和被中國拘禁的一些美_事人員名單,要求中國給他們回國的機會。為了表示誠意,周恩來指示王炳南,在6月15日舉行的中美第三次會談中大度地作出讓步,同時也要求美國停止扣留錢學森等中國留美人員。然而,中方的這一正當要求被美方無理拒絕。7月21日,日內瓦會議閉幕,為了不使溝通渠道中斷,周恩來指示王炳南與美方商定:自7月22日起,在日內瓦進行領事級會談。中國政府為進一步表達與美方會談的誠意,決定先釋放四名被扣押的美國飛行員。中國作出高姿態,最終是為了爭取錢學森等留美科學家盡快回國。可是在這個關鍵問題上,美國人卻耍賴了。美國代表約翰遜以中國拿不出錢學森要求回國的真實理由為由,不肯答應釋放錢學森回國。
正當周恩來總理為此焦急萬分時,時任全國_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陳叔通收到了一封從大洋彼岸輾轉寄來的信,信中的署名就是“錢學森”。原來錢學森為了擺脫特務的監視,把信寫在了一張小香煙紙上,夾在寄給比利時親戚的家書中,后輾轉帶給了陳叔通。信中錢學森請求祖國幫助他回國。陳叔通將信親手交給了周恩來。周恩來閱后大喜:“這真是太好了,據此完全可以駁倒美國政府的謊言!”他當即做出周密部署,令外交部火速把信轉交給正在日內瓦談判的王炳南,并指示:“這封信很有價值。這是一個鐵證,美國_至今仍在阻撓中國平民歸國。你要在談判中用這封信揭穿他們的謊言?!?/p>
王炳南遵照周恩來的指示,在8月1日中美大使級會談一開始就率先發言。他對約翰遜說:“大使先生,在我們開始討論之前,我奉命通知你下述消息:中國政府在7月31日按照中國的法律程序,決定提前釋放阿諾德等11名美國飛行員。他們已于7月31日離開北京,估計8月4日即可到達香港。我希望中國政府所采取的這個措施能對我們的會談起到積極的影響?!笨杉s翰遜還是老調重彈——“沒有證據表明錢學森要回國,美國政府不能_命令”。王炳南于是亮出了錢學森給陳叔通的信件,理直氣壯地給約翰遜正面駁斥:“既然美國政府早在1955年4月間就公開發表公告,允許留美學者來去自由,為什么中國科學家錢學森博士在6月間寫信給中國政府請求幫助呢?顯然,中國學者要求回國依然受到阻撓?!痹谑聦嵜媲?,約翰遜啞口無言。美國政府不得不批準錢學森回國的要求。1955年8月4日,錢學森接到了美國移民局允許他回國的通知。
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攜妻子蔣英和一雙幼小的兒女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踏上了回國的旅途。1955年10月8日從美國回到廣州時,錢學森對接待他的中國旅行社同志所說的一句萬分感慨的話:“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夠回到祖國的,今天,我終于回來了!”
科學家事跡簡介篇七
金剛石作為一種稀有的貴重物品,自古以來就是財富的重要象征。
在大自然中,金剛石以極少的礦藏量深埋在地底下。偏偏是這種少得出奇的金剛石具有世界萬物中獨一無二的特性:它是自然界中最硬的一種礦石。金剛石的這一特性,使它具有廣泛的社會用途:有人將它鑲嵌在金光閃閃的戒指、耳環等首飾中,以象征堅貞不渝的愛情;有人把它制成鋒利無比的金剛鉆,用來切割鋼鐵、玻璃等等。
可是,儲量如此稀缺的金剛石,遠遠滿足不了社會對它的巨大需求。渴望擁有金剛石的人往往會天真地想,要是有一天金剛石能成為大量存在的物品,那該多好!
1893年,法國科學院宣布了一條振奮人心的消息:法國化學家莫瓦桑尷地研制出了人造金剛石!
片刻間,這一爆炸性的特大喜訊傳遍全法國,傳遍全世界。人們轟動了,法國轟動了,世界轟動了!莫瓦桑一下成為新聞媒介的焦點,成為人們心目中巨額財富的生產者,在法國,甚至有人稱他為“世界富翁”。
早在發明人造金剛石之前,莫瓦桑已經是法國一位頗負盛名的化學家了。1886年,莫瓦桑首先制取了單質氟。6年后。他又發明了高溫電爐。不過,莫瓦桑并沒有被鮮花和榮譽絆住前進的步伐,在科學的道路上,他仍舊一如既往地孜孜進取。
有一次,莫瓦桑準備進行一項化學實驗,需要用一種鑲有金剛石的特殊器具。這種器具非常昂貴,因此實驗室里的助手們倍加愛護。
助手突然驚叫起來:“啊?門好像被撬過了!莫非有小偷光顧?”
莫瓦桑仔細一看,可不是,門鎖很明顯被人撬開過。進實驗室前,誰也沒有留意到。這么說,小偷看上那昂貴的金剛石了。
這樁意外使莫瓦桑萌生了一個念頭:“天然金剛石如此稀少而昂貴,如果能人工制造金剛石,該有多好!”
可這談何容易!作為化學家,莫瓦桑心里最清楚:“點石成金”這不過是美好的神話。要想制造金剛石首先要弄清楚金剛石的主要萬分并了解它是怎樣形成的。
翻閱了許多資料這后,莫瓦桑了解到,金剛石的主要萬分是碳。至于它是如何形成的,在這方面研究的成果很少,只有德布雷曾提出金剛石是在高溫高壓下形成的。
緊接著莫瓦桑想到,要人工制造金剛石,得有可供加工的原材料。選什么材料才合適呢?還從未有人作過這方面的嘗試,看來,一切要靠自己摸索了。
有一回,有機化學家和礦物學家查理·弗里德爾在法國科學院作了一個關于隕石研究的報告,莫瓦桑也參加了。
在報告中,查理·弗里德爾說:“隕石實際上是大鐵塊,它里面含有極先是的金剛石晶體。”
想到這里,莫瓦桑頭腦中出現了制取人造金剛石的設想。他對助手們說:“金剛石的主要萬分是碳。隕石里含有向量金剛石,而隕石的主要萬分是鐵。我們的實驗計劃是:把程序倒過去,把鐵熔化,加進碳,使碳處在跔的高溫高壓狀態下,看能不能生成金剛石?!?/p>
歷第一次人工制取金剛石的實驗開始了。沒有先例,沒有經驗,更沒有別人的指點,一切都像在黑暗中探路一樣。第一次失敗了,認真總結經驗,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第二次再來……經過無數次的反復探索,莫瓦桑的實驗室里終于爆發出一陣激動的歡呼聲,大家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成功了!
從此,人造金剛石誕生了,并日益在社會生活中發揮它那堅不可摧的威力。
科學家事跡簡介篇八
科學是講求實際的,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假,需要付出艱巨的勞動。每一個科學家都值得我們敬仰,通過科學家事跡我們能學習到許多知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科學家事跡概括600字,希望你喜歡。
我崇拜的科學家而是發明了電燈的愛迪生。
八歲的時候阿爾就去上小學了,可是他只上三個月的課就退學了,阿爾在上課的時候,媽媽常被叫到學校去跟老師說話,這是因為阿爾常常提出一些老師認為很奇怪的問題,老師認為他是一個低能兒童,于是媽媽就決定自己來教導阿爾,并決心把阿爾教成一位偉大的天才,就這樣阿爾便開始了他的自學課程,阿爾被媽媽教的很好,后來阿爾也得到了允許,可以在地下室里設置一個實驗室,為了不讓別人亂動他的實驗品,阿爾還想出妙計,就是在每一個實驗品的瓶子上貼上毒藥標簽。
愛迪生從小就喜歡用他那與眾不同的大腦袋思考一連串的問題。他看到鐵匠將鐵在熊熊的烈火中燒紅,然后錘打成各式各樣的工具時,就晃著大腦袋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火是什么東西?火為什么會燃燒?火為什么是紅的?火為什么這么熱?鐵在火中被燒之后為什么會發紅?鐵紅了為什么就軟了?回到家,小愛迪生在自家的木棚里開始了他最初的實驗。他抱來干草,并將其點燃,他想弄明白火究竟是什么。然而,小愛迪生的第一次實驗就引來了一場火災,將家中的木棚燒掉了。
看到這里,我感到非常慚愧。因為我做事情沒有像愛迪生這樣堅持不懈:每次,我做數學作業時碰到了一點點難處,心里就會想:管他呢,這題我回家再做!就這樣,許多難題都是媽媽親手幫我解決的,我根本沒有去做。現在,我感到非常的后悔。
這幾件愛迪生小時候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努力才可以成功。同學們,你們一定要記住哦!
在這些科學家中,我最崇拜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一位偉大的女科學家,她曾獲得過數次諾貝爾獎,得到很多國家高級學術機構頒發的獎章。她刻苦鉆研,永不滿足,經過無數次試驗,發現了放射元素鐳。鐳,是她一生中轟動世界的發現。
雖然我不懂元素是什么,什么叫放射性,但通過閱讀這本書,卻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為了從9000千克瀝青、鈾礦渣中提煉出鐳,居里夫人要將礦渣一鍋一鍋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攪拌;一瓶瓶地倒進倒出、一丁點一丁點地結晶。她每天穿著沾滿灰塵和酸液染漬的工作服,站在大鍋旁,煙熏火燎,眼睛流淚,喉嚨刺癢……就這樣,她整整奮斗了45個月,1250多天,這是多么繁重的勞動,需要何等堅韌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聞名的學者,又是名副其實的工人,還是家庭主婦、孩子的母親!
居里夫人辛勤地開墾了一片未曾開發的園地,最后終于取得了近代科學史上重要的成就之一——發現放射性元素鐳。我是多么渴望像居城夫人那樣,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到科學的世界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一個又一個秘密。
因為她獲得過兩次諾貝爾獎,在女科學家里,她是獨一無二的。她之所以能有這么大的成就,與她的辛勤工作是分不開的。她和她的'丈夫一起用了700噸水、100噸化學試劑才發現了1克鐳,人們都叫她“鐳的母親”。因為居里夫人忙于實驗沒時間看孩子,她都抱著孩子啃著干面包做實驗,她這種忘我的工作精神真是值得我們學習。要取得好成績,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輕而易舉的,必須付出艱苦的勞動。古語說的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因此,從平時開始,就要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獨立思考,認真鉆研,不怕困難。今后我一定要學習居里夫人的頑強進取精神,刻苦學習,勇于實踐,努力攀登科學高峰。希望自己長大了做一個像居里夫人那樣的科學院家,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祖國的科學事業奮斗終身!
俗話說得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學的未來,只能屬于勤奮而又謙虛的一代”。
我一定要認真學習,刻苦鉆研,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愛迪至12歲時開始他艱苦的闖蕩生涯,他作過火車上的報童,學會了發報技術,到過波士頓、紐約,一直到24歲時才有了自己的工廠和美滿幸福的家庭,愛迪生在1878年時宣布要發明一種光線柔和、價格便宜的安全電燈。為了找到合適的燈絲,愛迪生試驗過硼、釕、鉻、碳精以及各種金屬合金,共1500多種材料,歷時13個月,但是都沒有成功。一些人吹起了冷風,說愛迪生這次是“吃進了自己啃不動的東西”。
一個曾經在愛迪生那里工作過的物理學家稱這個試驗是“大海撈針”。但是,愛迪生不怕失敗,堅持試驗,下決心要從大海中撈起針來。功夫不負有心人。1879年10月10日星期天下午5時,愛迪生點亮了用碳化棉絲作燈絲的燈泡,他親自觀察和做記錄。
這一次,燈泡明亮、穩定,1小時、2小時、3小時、……燈泡一直亮著。從19日、20日到21日,沒有一個人去休息。直到21日下午2時,當點燃到第45個鐘頭的時候,愛迪生叫助手把電壓加高一點,燈泡更亮了。又過了幾分鐘,燈絲終于燒斷了。12月21日,紐約先驅論壇報用整版篇幅詳細報道了燈泡試驗成功的消息。愛迪生獲得了全部專利,人們公認白熾燈是由他發明的。1879年除夕,愛迪生把60個燈泡點亮了掛在門羅公園里,當時下著大雪,竟有2500多人頂著大雪來參觀。
愛迪生是一個講究實際的人。他的座右銘是:“我探求人類需要什么,然后我就邁步向前,努力去把它發明出來?!庇腥苏f,發明是命運的產物,愛迪生是天才。愛迪生卻感嘆地說:“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
當有人問他在發明燈泡的1萬次失敗期間是怎樣堅持下去的時候,他說,在這個過程中他從未失敗過;相反,他找到了1萬種無效的方法。他一生中寫下的3350本詳細記錄發明設想、實驗情況的筆記,就是這段話的有力佐證。愛迪生77歲那年有人問他:“您什么時候退休?”
他脫口而出說:“在我出殯前的那一天!”有一次,有人半開玩笑地問愛迪生:“您是否同意給科學十年休假?”愛迪生嚴肅地回答說:“科學是一天也不會休息的,在已經過去的億萬年間,它每分鐘都在工作,并且還要這樣繼續工作下去?!钡拇_,愛迪生實踐了自己的諾言,他已經80多歲了,為了“做出更多的發明”,仍在勤奮地工作,致力于從本國的雜草中提取膠乳。
《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是我寒假期間讀的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書中寫了達爾文、牛頓、愛迪生等一些科學家的故事,讀完之后,覺得他們真是很偉大,很厲害。電報、電話、電燈,這些東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看來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見慣,誰也不會因此而驚奇。可是你知道這些東西對于當時的人們是多么的至關重要和欣喜若狂嗎?人類因此而記住了它們的發明者——愛迪生。真不愧是“發明大王”,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長大了的愛迪生,學會了無線電收發報技術。愛迪生為了晚間休息好,白天能鉆研發明創造,就設計了一個電報機自動按時拍發訊號。這就是電報機的雛形。沒過多久,他又對電報機進行了改進,經過多次試驗,一架新式的發報機試制成功了。愛迪生望著自己發明的機器,欣慰地笑了。雖然愛迪生只讀過三個月的書,但他很熱愛科學,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每一次實驗,愛迪生都是沒日沒夜的工作,雖然很多次都失敗了,但是他都不曾打退堂鼓。經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他才獲得了成功。愛迪生在科學技術中最重大的貢獻是發明了留聲機和白熾電燈。愛迪生一生勤奮好學,善于思考,努力工作,在75歲的時候,還每天準時到實驗室簽到上班,他在幾十年間幾乎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愛迪生為了搞實驗,往往連續幾天不出實驗室,不睡覺。實在累得不行了,就用書當枕頭在實驗桌上打個盹。有一天,他的朋友開他玩笑說:“怪不得愛迪生懂得那么多得發明,原來他連睡覺都在吸收書里的營養?!蓖黹g在書房讀3至5小時書,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動時間來計算,他的生命已經成倍的延長了。因此,愛迪生在79歲生日的那天,他驕傲地對人們說,我已經是135歲的人了。如果不勤奮,愛迪生怎么可能有這么大的成功呢?,我不禁想起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通過愛迪生的故事,我知道了偉大的科學家們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發明了造福人類的東西。我們現在有非常好的學習環境,有非常好的老師教我們學習知識,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學好本領,長大為國家做出貢獻。
科學家事跡簡介篇九
愛迪生至12歲時開始他艱苦的闖蕩生涯,他作過火車上的報童,學會了發報技術,到過波士頓、紐約,一直到24歲時才有了自己的工廠和美滿幸福的家庭,愛迪生在1878年時宣布要發明一種光線柔和、價格便宜的安全電燈。為了找到合適的燈絲,愛迪生試驗過硼、釕、鉻、碳精以及各種金屬合金,共1600多種材料,歷時13個月,但是都沒有成功。一些人吹起了冷風,說愛迪生這次是“吃進了自己啃不動的東西”。
一個曾經在愛迪生那里工作過的物理學家稱這個試驗是“大海撈針”。但是,愛迪生不怕失敗,堅持試驗,下決心要從大海中撈起針來。功夫不負有心人。1879年10月10日星期天下午5時,愛迪生點亮了用碳化棉絲作燈絲的燈泡,他親自觀察和做記錄。
這一次,燈泡明亮、穩定,1小時、2小時、3小時、……燈泡一直亮著。從19日、20日到21日,沒有一個人去休息。直到21日下午2時,當點燃到第45個鐘頭的時候,愛迪生叫助手把電壓加高一點,燈泡更亮了。又過了幾分鐘,燈絲終于燒斷了。12月21日,紐約先驅論壇報用整版篇幅詳細報道了燈泡試驗成功的消息。愛迪生獲得了全部專利,人們公認白熾燈是由他發明的。1879年除夕,愛迪生把60個燈泡點亮了掛在門羅公園里,當時下著大雪,竟有3000多人頂著大雪來參觀。
愛迪生是一個講究實際的人。他的座右銘是:“我探求人類需要什么,然后我就邁步向前,努力去把它發明出來?!庇腥苏f,發明是命運的產物,愛迪生是天才。愛迪生卻感嘆地說:“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
當有人問他在發明燈泡的1萬次失敗期間是怎樣堅持下去的時候,他說,在這個過程中他從未失敗過;相反,他找到了1萬種無效的方法。他一生中寫下的3400本詳細記錄發明設想、實驗情況的筆記,就是這段話的有力佐證。愛迪生77歲那年有人問他:“您什么時候退休?”
他脫口而出說:“在我出殯前的那一天!”有一次,有人半開玩笑地問愛迪生:“您是否同意給科學十年休假?”愛迪生嚴肅地回答說:“科學是一天也不會休息的,在已經過去的億萬年間,它每分鐘都在工作,并且還要這樣繼續工作下去?!钡拇_,愛迪生實踐了自己的諾言,他已經80多歲了,為了“做出更多的發明”,仍在勤奮地工作,致力于從本國的雜草中提取膠乳。
科學家事跡簡介篇十
巴斯德是19世紀法國一位杰出的科學家,微生物學的奠基人,因發明了傳染病預防接種法,為人類和人類飼養的家畜、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由于在科學上的卓越成就。使得他在整個歐洲享有很高的聲譽,德國的波恩大學鄭重地把名譽學位證書授予了這位赫赫有名的學者。但是,普法戰爭爆發后,德國強占了法國的領土,出于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對侵略者德國的極大憎恨,巴斯德毅然決然把名譽學位證書退還給了波恩大學,他說:“科學雖沒有國界,但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边@擲地作響的話語,充分表達了一位科學家的愛國情懷,并因此而成為一句不朽的愛國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