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紅樓夢讀后感高中篇一
假期,我讀了《紅樓夢》一書。翻開書,當“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這一副對聯映入眼簾時,我不由得被深深吸引住了,看完這本書后,我深有感觸。
《紅樓夢》里的人物在曹雪芹的筆下,寫得感情豐富、純潔無瑕,超過了一般人的感情描寫,長長的人物描寫讓我一點也不感到厭倦,好像被一種魔力所吸引,不能自拔。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薛寶釵”,她天資聰慧、博學瀏覽,跟林黛玉比起來,雖然林黛玉也很聰明,但她沒有薛寶釵寬厚、大度。林黛玉一生氣就會使“小性子”,還經常譏笑、戒備薛寶釵,但薛寶釵一點也不在乎,在林黛玉生病的時候,還帶藥給她,表現的很有教養。薛寶釵的優秀品質,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
《紅樓夢》這本書里有許許多多的好詩,每一首詩都非常動聽,非常有吸引力:
無天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干年。此去身前身后事,倩誰記去做奇傳?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春夢隨云散,飛花逐水流。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閑愁。
《紅樓夢》講訴了一個動人的故事:林黛玉本是天上的仙草,而賈寶玉是天上澆灌她的使者,為了報答賈寶玉的灌溉之恩,于是林黛玉跟隨賈寶玉也投胎人間。賈寶玉一出生,口中就含著一顆晶瑩剔透的“寶玉”,但從小就喜歡女孩的東西,說話也非常奇怪,這時林黛玉來了,他們一見面,就覺得非常面熟,玩得非常開心。林黛玉聰明伶俐、非常乖巧,可就是心眼太小,總是因為一點小事就和賈寶玉鬧矛盾、使性子,讓大家都很不開心。
有一次,薛寶釵過生日,因為她非常有才華又寬宏大量,賈母非常喜歡她。于是,薛寶釵的生日會就比林黛玉的要熱鬧、要好,林黛玉就很不高興,薛寶釵呢,一點也不在乎,選戲的時候照樣體貼地選了賈母喜歡的戲,這讓賈母更加喜歡她。
因為林黛玉和賈寶玉經常在一起,又看了《西廂記》,他們非常希望能像書中人物那樣,可以天天在一起看書、寫詩。隨著他們漸漸長大,賈寶玉該結婚了,由于賈母非常喜歡薛寶釵,就想讓賈寶玉和她結婚,可又怕賈寶玉不同意,左右為難。王熙鳳就想出了一個主意,讓薛寶釵假扮林黛玉做新娘,嫁給賈寶玉,正歡天喜地的賈寶玉一看,不是林妹妹,于是就大哭起來。林黛玉聽說賈寶玉結婚了,可新娘不是自己,傷心欲絕,吐血身亡了。賈母也從那天起,一病不起,最后也死去了。不久,家也被抄了,整個家就此滅亡了。
看完這本書,我從中知道了一個道理:小性子的人不可能干成大事,如果林黛玉可以像薛寶釵那樣寬宏大量,不那么老使性子,說不定她和賈寶玉就可以過上美滿幸福的生活了!
紅樓夢讀后感高中篇二
滿腹才氣怎得多愁善感
葬花自憐獨泣
有緣無分相離
木石前盟哪抵金玉良緣
唯有宮花落地,殘花入土
一縷芳魂寄青天
——嘆黛玉
聰明過人又得花容月貌
廣得人心懂得待時而飛
群芳中傲然而立
無緣也要勇爭相聚
玉腕輕揮終圓夢
哪知癡情人棄你而去
踏上不歸路
——嘆寶釵
笑靨中似曾相識
嬌羞如花
好妹妹深得我心
談吐中大方得體
冷若冰霜
美姐姐卻知我意
姐妹如此甚好
葬花人終賽冷美人
湘妃哭再比蘅蕪笑
奈何天公不作美
你我無緣
終是“公子情深,女兒命薄”
唯有剃去萬千煩惱絲
與你同甘苦
來世續前緣
——嘆寶玉
紅樓夢讀后感高中篇三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它不僅寫了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還大膽地語言了封建統治的未來。
作者曹雪芹筆下那“富貴不知樂業,貧賤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時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第一無能,古今不肖無雙。”的反叛逆子、混世魔王賈寶玉就是那封建統治下的犧牲品。那“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的顰兒林妹妹亦是如此。
“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是金玉良緣。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對待寶玉的叛逆,那情投意合的林妹妹姿勢十分支持,而那相比顯得格格不入的薛寶釵卻是苦苦相勸。本就這,寶黛的結合應是最美的結局。而現實卻并沒有童話般的美好。面對家人的規勸,天意的指令和內心的掙扎,只逼得寶玉皈依佛門,黛玉完成“絳珠仙草”的諾言場面于世。
而隨后,四大家族紛紛衰落。再回頭看看,曾經的“賈不假,白玉為堂金為馬”“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的繁華景象也只能成為傳說了。
寶黛的悲劇,十二釵的悲劇,四大家的悲劇,無不叫人嘆息。封建社會玷污了他們的真善美,迫使紅顏不得不薄命,可悲可嘆,嗚呼。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讓人捉摸不透的《紅樓夢》,讓人為之嘆息的凄美愛情,真的是“一把辛酸淚”啊。
希望它可以沖刷人們心頭的塵埃,洗滌世俗的惡濁,喚醒人們的真善美。望“一把辛酸淚”能“解其中味”。
雖然他們留有遺憾,但我仍祝福他們。祝福“神瑛侍者”與“絳珠仙草”做一對比翼鳥,雙宿雙飛照耀人間。
紅樓夢讀后感高中篇四
《紅樓夢》是十八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名著,不僅是中國文化之林的奇珍異寶,更是世界文學海洋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紅樓夢》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而又最復雜的作品,它描繪的社會觀念,涉及了封建社會家族、官場等諸多方面。它描述的悲傷愛情故事不知讓多少讀者留下一掬淚水。
《紅樓夢》中的賈寶玉頭上戴著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絳,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鍛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這便是寶玉的穿衣風格,從這些便可以知道寶玉很顯然是個富家子弟追求自由鄙棄功名利祿等特點。但對于賈寶玉來說從服飾上來看他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但賈寶玉畢竟是個富家子弟肯定沾染了一點社會不良風氣,例如他對封建社會的思想、觀念、看法等等。雖然他和女子的交往是講究人人平等但有些時候還是會擺著少爺的架子去說話,這就導致了最后他和黛玉的愛情并沒有堅持下去。并且在黛玉臨死前還被祖母蒙在鼓里娶了寶釵,這也許就是封建社會的思想觀吧。
《紅樓夢》中的薛寶釵也是這本小說的重要主角,她的服飾都是以蜜合色、蔥黃色為主。這樣簡單的服飾顏色就勾勒出了一個淡雅、通情理、識大體的女子。在她誤會黛玉被黛玉公主病批評時并未記恨她而是從另一個角度欣賞黛玉和黛玉成為了朋友這就足以看出寶釵有著男人一般陽剛的氣概,她完全沒有陰險小人一般記仇。
《紅樓夢》中的王熙鳳是最讓我眼前一亮的,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褃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她一出場就應了一句話“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她的穿衣打扮也是非常明顯的寫出了“風辣子”的干脆利落、精明能干、有心機、能決斷。有著“玫瑰花”之諢名。從她逼死尤二姐又可以看出她的陰狠毒辣。最終也是落得了一個“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衰”的下場。
《紅樓夢》塑造了眾多人物,他們都具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點。這部小說也在中國文學史和世界史上永遠放射著奇光異彩。
紅樓夢讀后感高中篇五
《紅樓夢》這本書相信大家都讀過,即使沒有讀全,也讀過其中的片段。這是一部無法形容的書,傳奇偉大都不能襯托出這本書的真正的內涵!我將將把這本書讀完,我就感覺這是一本我一輩子都無法吃透的書了,自從“紅學”形成后,多少代人也沒有吃透《紅樓夢》,直到現在!
《紅樓夢》成書于清代乾隆年間,屬章回體古典長篇小說,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是中國清代偉大的文學家,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圃、芹溪。《紅樓夢》,又稱《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文學成就的古典小說,是中國長篇小說創作的巔峰之作。書中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愛情悲劇為主要線索,著重描寫賈家榮、寧二府由盛到衰的過程。全面地描寫封建社會末世的人性世態,種種不調和的矛盾。
主人公賈寶玉是一個又奇又俗的人物。構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為偏僻而乖張,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他鄙視功名利祿,不愿走“學而優則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罵讀書做官的人是“國賊祿蠹”,懶于與他們接觸拜會。他不喜歡所謂的“正經書”,卻偏愛于“雜書”,鐘情于《牡丹亭》、《西廂記》。他還對程朱理學提出了大膽的質疑,認為除《四書》外,杜撰的太多了。這充分顯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貳臣”。
他認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鐘于女兒,須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在這種駭世驚俗的思想指導下,寶玉終日在內幃廝混,并鐘愛和憐憫女孩子,鐘愛她們的美麗、純潔、洋溢的生氣、過人的才智,憐憫她們的不幸遭遇,憐憫其將嫁與濁臭的男子,失去了她們的圣潔之美。賈寶玉道:女子出嫁前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與污濁男子同流,成為死魚眼了。他甚至為自己生有一個男子之身而感到無可挽救的遺憾。
在他的生命歷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無疑就是與林黛玉的相愛。這場戀愛,一方面開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終形成。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為。寶、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戀愛中背離了封建社會的人生之道。他們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后導致了兩人的悲劇結局。
在《紅樓夢》中,林黛玉可能是個神仙,可望不可及,似乎也是一種姻緣,不想命運如此多作弄,其特點可概括為“凄美”二字。“凄”則主要表現在林黛玉的身世凄涼、纖弱多病,“美”則表現在外在、內涵、藝術”這幾個方面。兩者相加就構成了林黛玉“凄美”的悲劇形象。
初見黛玉,作者并未直接著墨來描繪她的美,而是巧借鳳姐的嘴及寶玉的眼來突出林黛玉的絕世美麗。心直口快的鳳姐一見黛玉即驚嘆:天下竟有這樣標致的人兒!我今日才算看見了!而在寶玉的眼中: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好一個裊裊婷婷的女兒、神仙似的妹妹!筆至此處,一個活生生的絕美黛玉已躍然紙上,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之凄美。
林黛玉是敏感而善良的。一方面,她寄人籬下的處境讓她總是小心翼翼地為人處事,形成了“生怕被人看輕了去”的心態;另一方面,一個蘭心慧質的女孩兒的小心眼兒更可以為她增添些靈慧與可愛之處,從而使林黛玉這個角色的塑造變得更加生動、有血有肉、感人至深。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在較大部分的一些的文學作品中,作者們往往對正面的角色作太多的褒揚而使主人公幾達神化的程度,這就導致人物的塑造脫離了現實生活變得空泛無趣、了無動人之情了。
在黛玉的善良方面,我們又可以從她與寶釵相處的文字里邊看得出來,盡管兩人在平日里為情所累而有些磨擦,而至后來待寶釵竟更比他人好十倍,還把寶釵讓她每日吃上等燕窩一兩以滋陰補氣當作是寶釵對她的體貼。再者我們還可以從她教香菱作詩誨人不倦以及她的葬花之舉等事可以看出她內心的善良。事實證明,越到后來大得下人之心的不是常施下人以小恩的寶釵,而是以誠相待,啥也不瞞人的黛玉,其出自本性的善良與坦誠也由此可見一斑。
榮府內,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鳳。王熙鳳的陰毒可謂人人皆知,作為榮府總管,她弄權作勢,兩面三刀。她用毒計害死賈瑞,又陰謀逼死尤二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她的個性是潑辣的,文中處處都不忘點明這一點,像她過生日那天,與那鮑二家的媳婦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見得。但畢竟她很能干聰明,榮府上下大小事務都得她說了算,又善于迎合賈母,深得老太太的寵愛。她的根本目的是聚攏錢財,趙姨娘曾說過,這一半家產不叫他搬到他娘家去,我也不是個人。”
《中國大百科全書》評價說,紅樓夢的價值怎么估計都不為過。《大英百科》評價說,《紅樓夢》的價值等于一整個的歐洲。《紅樓夢》是一部大書。有評論家這樣說,幾千年中國文學史,假如我們只有一部《紅樓夢》,它的光輝也足以照亮古今中外。《紅樓夢》是言情小說,它言男女之情,以言情而至偉大,必須有一個條件:起于言情,終于言情,但不止于言情。通常的言情之作常常易于流于淺薄,而偉大的言情則有一個不言情的底子,這樣才能襯出情的深度!
我將會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繼續研究《紅樓夢》,這本書實在是太過奇特,太過精妙,讓人拿得起,放不下,總想在書里面繼續不斷的讀下去,品味下去,這就是奇書的力量,這就是真正的書,真正的絕世奇書!我知道自己研究不透,但是我還是會去研究的,我注重過程,不注重結果!
紅樓夢讀后感高中篇六
《紅樓夢》,一篇流傳于世的動人奇緣,一場璞玉與仙草的奇妙邂逅,一支玉與鎖的.愛世奇歌。
低吟著《枉凝眉》,我仿佛又回到了紅樓之中。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看見一個花容月貌的女子獨自挽著鋤頭,漫步在花瓣飄零的桃花園中,走至一棵桃樹下,風吹,花落,她看著那滿院的殘花落瓣,輕輕地捧起,放在絲質的手絹中,小心翼翼地包裹好,流著淚將它埋進無盡的“深淵”中,向那冰冷的泥土訴說著哀傷。黛玉葬的是什么花?她坐在涼亭內,回想起過去的點點滴滴,心中升的憂傷如那飄零的桃花,永遠揮不去,抹不盡。無言的相思淚滑過面龐,望著那縹緲的天空,無邊無盡,無聲無息的風吹著多多白云,劃過那有情亦無情的天空。那雙宿雙飛的比翼鳥自由自在地飛翔。而自己卻像一只金絲雀一樣被鎖在這冰冷的金籠中。寄人籬下,無法言出心中的憂,嘆出心中的悲,道出心中的傷,她的一生是何等的凄涼,“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水中月,鏡中花”
花凋殘了,月還是依舊陰晴圓缺,切不會因為花的凋殘而綻放不出那皎潔的光。
“美玉無暇”——賈寶玉。他,本是女媧補天時剩下的一顆頑石,被棄在了大荒山無稽崖青梗峰下,卻偏偏又通了靈性,成了人,有了感覺,有了情義,有了靈魂,享受到了人間諸諸美好,也吃盡了人世間的種種苦難。他是封建家長眼中的叛逆者,史湘云眼中的“愛哥哥”,絳珠仙草眼中的神瑛侍者,黛玉唯一永遠的知己,他對黛玉“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寶玉放蕩不羈,鄙視世俗,不束縛于封建禮教,不拜倒于功名利祿。他隨心所欲,向往自由,想做一個無拘無束的小鳥,在藍天中自由翱翔。
漫溯古今,曹雪芹寫《紅樓夢》,無不在于批判。批判抑制人思想的封建王朝,批判腐敗黑暗的封建社會,批判束縛人自由的無情統治者。他,向往自由,向往美麗,向往一切美好的事物,只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從紅樓中走出來,從那個壓抑封建的社會陰影中逃脫出來,不禁感嘆自己生活的時代是多么的自由,多么的美好!今天的努力就能決定明天的結果,而不是天生注定身份的尊貴與低賤,也不是生死就在于別人的一句話。想著想著,我越發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向往自由,發奮努力,找到屬于自己的天地,找到屬于自己的活法。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紅樓夢讀后感高中篇七
紅樓夢里夢紅樓,一個夢字,盡是哀傷。每一個活靈活現的人兒,都有著自己為人處事的特點,都有讓我喜愛的地方。閱完了整本《紅樓夢》,欲哭無淚,實感空虛,好似被人將魂魄掏了去。
曹雪芹究竟是何許人也,竟能寫出這千古絕唱。
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好呢功夫不同,眼光不同,看法就種種:經學家見到易,道學家看見淫,文學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而以我這個身份來看,我的知識過于淺薄,還不能領悟其中的奧秘。現在想來,喜歡的就是書中的草灰蛇線,暗喻,伏筆,大多都是一語成讖。初看懵懂,看過后有恍然大悟的驚醒,再看便是不撞南墻不死心了,一點點地印證期待,與無奈。可能是一直在書里活過的`人,恍如隔世。
給予我最大的人生啟示,莫過于對人生的態度與人交往的言辭。黛玉這樣的女子,其善解人意與蠻不講理于一身,集聰明活潑與孤芳自賞為一身,她的性格有豐富的層次,活在現代社會,便是一個古靈精怪的奇女子,絕不發欣賞她的人。但寶釵卻比起黛玉要識大體的多,她為人處世會察言觀色,做人厚道。對于任何家中之事,她有她獨立的思維與見解,知禮守禮,遇逢尷尬場面都能輕松化解,為了顧全大局,也會極力隱藏自己的內心,不會把情感輕露于言表。所以說哦,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既要真誠也要識大體。如果太過于小心眼或著力于算計他人,最后很有可能落個“機關算計太聰明,反而誤了卿卿性命”的下場。同時,言辭也不能過于尖酸刻薄,給人以虛假之慮,要根據你的性格來思考自己說過的話是否妥當,若是個性張揚,說話豪爽一點也無妨,若是個性內斂一點,說話細膩一些也不會讓別人多疑。
紅樓夢讀后感高中篇八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對于紅樓夢是以什么為主線在紅學界卻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有五種意見:
一、寶黛愛情故事說;
二、四大家族興衰過程說;
三、寶玉叛逆道路說;
四、鳳姐中心說;以鳳姐理家為主線,寶黛愛情為副線;
五、以寶黛愛情為主線,以四大家族興衰過程為副線。
而大多數人認為是以一是賈府由盛到衰的演變過程;二是寶、黛、釵的愛情婚姻悲劇。這兩條主線又是經緯交織,在廣闊的封建貴族生活的場景上構成鮮麗的畫面。寶、黛、釵的愛情婚姻悲劇是《紅樓夢》的一條重要線索。作者第一回里就寫了一個帶神秘色彩的故事——神瑛侍者與絳珠仙草的神話。這段千古未聞的“還淚”之說預示出全書的故事線索,即所謂“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風流冤家,都要下凡造歷幻緣,那絳珠仙草也在其中。”在第五回中,作者又通過紅樓夢曲子,特別是《終身誤》、《枉凝眉》,暗示了寶、黛、釵的愛情和婚姻悲劇。在作品的實際描寫中,這一線索是貫穿全書始終的;大約有四分之三的回目寫到了寶黛愛情。他們的愛情悲劇,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愛情試探階段。最突出的表現也有三次:《西廂》傳情;《西廂》句侃紫鵑與張道士提親風波。
定情階段。這一階段已經轉為彼此心照不宣的溫存與體貼。如第五四回中關于蓑笠、燈籠的柔情脈脈的對話;四九回寶玉對黛玉自覺淚枯的寬解等等。
圍繞這一主線,作者還寫了秦鐘與智能、賈薔與齡官、賈蕓與小紅、司棋與潘又安、柳湘蓮與尤三姐的愛情。這就使寶黛的自由戀愛有了一個群星拱月,彼此相照的環境。
對于紅樓夢的結局是悲慘的雖早預伏于太虛幻境夢中,而前八十回僅露悲音。至后四十回,賈寶玉先丟失通靈寶玉,喪魂落魄。賈政將離家赴江西糧道上任,賈母要在他出發前為賈寶玉完婚。因黛玉咯血,只好迎娶寶釵。婚事由王熙鳳謀劃,設調包計,十分保密。卻意外被傻大姐泄密,黛玉病遂不起,于寶釵大婚之夜淚盡而逝。賈寶玉得知將婚,自以為必娶黛玉,滿懷期待。拜堂后見是寶釵,大感詫異。元春先薨,賈赦因石呆子古董扇一案“交通外官、倚勢凌弱”獲罪革職抄家,累及賈政;賈母又病逝;妙玉則遭強盜擄走,不屈而亡;王熙鳳失勢,郁郁而終。
賈寶玉病加重,直至奄奄一息,癩頭僧持通靈寶玉引他入太虛幻境變形的真如福地夢中。夢醒后發奮讀書。次年參加鄉試,中第七名舉人。寶釵已有身孕,而賈寶玉應試后走失。賈政扶賈母靈柩至金陵安葬,將歸京城,雪中泊舟常州毗陵驛。見一人來到船頭,光頭赤足,披大紅猩猩氈斗篷,向賈政倒身拜了四拜,站起來打了個問訊,細視之,正是賈寶玉。賈政忙問,賈寶玉卻不言語,似喜似悲。賈政再問,賈寶玉未及回答,忽被一僧一道左右夾住飄然登岸而去,聞其作歌云“歸大荒”。賈政追之不及,“只見白茫茫一片曠野”而已。
紅樓夢即使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結局最為悲慘的一部愛情小說。
紅樓夢讀后感高中篇九
“月圓則虧,水滿則溢。世上無事可‘永保無虞’。”不錯的,就像中華上下五千年,從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哪個朝代沒有過一時的輝煌?漢朝的“文景之治”、“光武中興”,唐朝的“開元盛世”、“貞觀之治”……然而哪個朝代沒有過不堪回首的衰敗?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商紂王殘暴失民心,北宋的靖康之變……每一個新的王朝都是踩著衰敗王朝的肩膀攀登上的,只有不斷的新舊更替,才能擁有現在的新中國!遠的不說,就拿我們身邊的食品來講,保質期絕對不會是永久的,再好的食物總有變質的一天。當然,紅樓夢里的四大家族也不例外,從開始的“白玉為堂金作馬”,到后來的“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只用短短幾十年時間,時間的飛逝,家族的消亡,其速度之快,消亡之凈,讓人膽戰心驚。
清朝是眾所周知的封建社會,它冷得像一塊冰,沒有絲毫的溫度,它不住地用自己冰冷的雙手去扼殺被封建社會這張無形的網所束縛的人,賈寶玉便是這殉葬者之一,他本是生活在達官貴人之家的一位公子哥,卻要在家人的逼迫之下去爭名奪利,寶玉始終沒有擺脫這種糾結,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是金玉良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這場沒有硝煙的思想斗爭,最終讓他厭惡了世俗,掙脫了封建社會思想的束縛,看破了紅塵,脫離了苦海,青燈古佛伴其終生。寶玉的思想像一團烈火,但卻并沒有使這塊冰消融,卻讓它再次冰冷到冰點以下,就這樣,林黛玉也被無情的變成了犧牲品。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在封建社會的壓迫下,黛玉苦笑著低吟出了這悲涼的詩句,也許是她的清高,也許是她的孤傲,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她像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在滿山的野草中顯得那么蒼白無力,那么脆弱。封建社會的思想既像一副沉重的枷鎖,又像一塊巨大的頑石,壓得這個瘦弱的女孩喘不過氣來。
自打元春死后,封建社會徹底地撕去了偽裝,露出了自己的本性,它帶著猙獰的笑容,骯臟的雙手,貪婪的眼神,一步一步向人們逼來,在它的手下,“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里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看破的,遁入空門;癡迷的,枉送了性命,它那沉重的鐵蹄,瞬間將賈府夷為平地,落得個“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