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色色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视频,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av国片精品jk制服丝袜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最新大班數學游戲教案反思 買賣游戲大班數學教案(優秀11篇)

最新大班數學游戲教案反思 買賣游戲大班數學教案(優秀11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08 14:29:04
最新大班數學游戲教案反思 買賣游戲大班數學教案(優秀11篇)
時間:2023-10-08 14:29:04     小編:雨中梧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大班數學游戲教案反思篇一

一、引言

幼兒園數學教育是通過直觀教具使幼兒從具體材料和游戲活動中進行抽象的、由外部的感知活動內化為內部的思維活動,并運用語言促進思維,培養幼兒對數學興趣的數學活動。數學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決定了幼兒園數學教育對幼兒發展的作用。因此,幼兒園開展數學活動應更多的通過真實問題的情景產生來運用數學解決問題,并在探索中發現數學和學習數學。

二、活動背景

新綱要要求幼兒“應從生活中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和合作能力。”在前些階段,本班幼兒已經學習了8以內的數的組成和分解,對于數的組成和分解已具備一定的經驗基礎,幼兒學習并掌握數的組成和分解使數群概念得以發展,能進一步理解數之間的關系,也為幼兒學習加減運算打下基礎。因此,我設計了這一活動。在《和9做游戲》的數學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操作實物,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動獲取有關數的分解和組成的經驗,同時引導幼兒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與用結合起來。

三、教學要求

1。探索9的分合,培養幼兒科學的探究意識;

2。引導幼兒用9的分合知識,解決活動中的問題,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3。用適合幼兒的方式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調動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積極性;掌握9的分合。

五、教學過程

1。從操作中探索9的分合

(1)師:“今天,老師準備了9個雙色的圓片,并且還要和這9個圓片來做游戲呢!大家可要看仔細了。”教師念兒歌并把9個圓片撒在盒蓋上,此時,圓片撒在地面上的結果是4個紅色的和5個綠色的圓片,教師用數字在板上的記錄單上記錄結果。

(2)撒圓片

a。教師強調要求:把9個圓片握在手里,同時念兒歌,兒歌念到最后一句時,把圓片輕輕地撒在盒蓋上,看看撒出來幾個紅的和幾個綠的,把它記在記錄單上;撒一次記一次,記錄的結果和撒出的結果要一樣,如果撒出一樣的結果那就不需要再記錄。

b。幼兒游戲,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提醒幼兒每次都要撒9個圓片,并按要求記錄。

2。對照檢驗,相互交流

a。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結果,教師在板上的記錄單上記錄。

b。幼兒對照自己的記錄結果,找一找,自己記錄單上有沒有不同的記錄,看一看,一共有幾種記錄結果。

c。教師出示一張排列有規律的記錄單,引導幼兒觀察并說說和剛才記錄過的記錄單有什么不同。教師請個別幼兒回答。

d。整齊而又響亮的念一遍排列有規律的分合式。

3。應用

(1)笑臉娃娃捉迷藏

a。教師請出9個磁性娃娃笑臉

師:“小朋友,你們真能干,娃娃笑臉都來找我們做游戲了,它要和我們做個《捉迷藏》的游戲,你們愿意嗎?”幼兒:“愿意”教師把9張笑臉展示在黑板上說:“9張笑臉咪咪笑,一張笑臉在板上,幾張笑臉藏起來?”幼兒:“8張笑臉藏起來。”師:“9可以分成1和幾?幾和幾組成9?幼兒:“9可以分成1和8,1和8組成9。”

b。用同樣方法可請個別孩子回答。

(2)游戲《拾花瓣》

師:“春天來了,花園里的花真美啊!你們喜歡嗎?”幼兒:“喜歡”

師:“我們一起來唱一首《我的小花園》的歌吧!”師幼齊唱歌曲一遍。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讓我們的教室也象小花園一樣的美麗呢?”幼兒:“想”師:“你們看,草地上有那么多的花瓣,我們聽音樂去拾花瓣吧!”教師講解拾花瓣和貼花瓣的要求:聽音樂去拾花瓣,并且看看花瓣上面的分合式,其中的'方框中應該是數字幾,就把花瓣貼在相應的花盤里。

第一遍游戲:教師請女孩子去拾花瓣,顏色是黃色的,一次拾一個花瓣。集體檢查,及時糾正。

第二遍游戲:教師請男孩子去拾花瓣,顏色是紅色的,一次拾一個花瓣。集體檢查,及時糾正。

第三遍游戲,教師請全體孩子一起去拾花瓣,一次拾二個花瓣,集體檢查并糾正。

全體幼兒唱《我的小花園》結束。

六、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進行很順利,孩子們參與積極性高,興趣濃厚,能大膽嘗試各種操作材料進行操作,也能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記錄下結果,活動結束后,我對這次活動進行了反思,認為有幾個比較成功的地方:

1。提供的材料豐富且易于操作;

2。提供很大的操作平臺及思維空間,也不急于告訴孩子們答案,而是讓他們在操作中通過對比、討論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重視活動延伸的指導,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自由操作并作好記錄。

整個活動,充分體現孩子的主體作用、教師站在幼兒背后,全體幼兒都能主動去操作、嘗試愿學、樂學,達到預期的目的。同時,活動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值得我去深深的思考:。在孩子們操作的環節中,當我提示孩子們操作即將告一段落,準備進入下一環節的時候,有位孩子興致正濃,表示還想玩,但我為了活動按時有序的進行,我用“商量”的語氣告訴他:“等會兒再玩”,活動結束后,他果然非認真的再操作,一直把9個圓片的結果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全都記錄下來為止。我們都知道,數學活動最主要的是讓孩子在操作學習,可每個孩子的能力是不同的,因此,給孩子充分的操作時間還是必要的,反之,就是把抽象的知識強加給孩子,同時也體現不出操作真正的意圖。

大班數學游戲教案反思篇二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活動圓圈上的游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對幼兒環形數數的前期觀測中,我覺得平面環形數數對大班孩子來說,基本沒有挑戰性,難度不高。于是我嘗試將平面環形數數調整為立體的環形數數,并且將數量增加到20以內,提高數數的難度。

孩子在環形數數上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忘了起點,多數或漏數。所以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定位于怎樣找到環形物的起點,從而做到不多數、不漏數。為了找到這個起點,引導孩子運用多種方法來做標記。

1.學習環狀排列物體的數數方法,鞏固20以內的數數。

2.能運用多種方法找到環狀物的起點,不多數、不漏數。

3.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體驗發現的樂趣。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1.透明紙杯人手1個(下有一圈紅點,上有一圈綠點,數量都為10);2.記號筆、五角星、雙面膠、塑料夾子、回形針等;3.小組記錄表4張,玉米、桔子若干、有格子的小花傘一把、青花瓷碗大小若干只;4.生活中的環狀物ppt;投影儀5.音樂《兔子舞》、操作活動的音樂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1.師生跳《兔子舞》進場。

——師:看!現在我們圍成了一個什么形狀?幼:圍成了大圓圈。

——師:圓圈上有多少人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從老師這開始吧!師生共同點數圓圈上的人數,重點引導孩子發現老師已經數過了,不能再數了。

2.好,請小朋友找一個空的地方坐下來吧。

幼:紅圓點、綠圓點——師:請你來數一數綠的小圓點有幾個?然后把數字記錄在有綠標記的紙上。

2.幼兒操作:數杯口的綠圓點。

3.師:你數到了幾個綠圓點?

幼a:我數到了11個幼b:我數到了10個幼c:我數到了14個,師:那請你來數給大家看看。

——師:那究竟誰數得正確呢?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數數看。

——師:先引導孩子觀察老師從哪里開始數的,接著故意數錯,讓幼兒發現問題。

幼a:這個圓點你已經數過了幼b:你剛才就是從這個圓點開始數的——小結:在數圓圈上的點子時,我們要先找到第一個,也就是起點,起點數過了不能數了。

幼a:用手指捏住第一個圓點——師:還有其他好方法嗎?

幼b:用記號筆劃一條線幼c:在第一個圓點上寫上14.幼兒第二次操作——師:現在老師請你用自己的好方法來驗證一遍,剛才錯的小朋友請你在旁邊改正。

——師:小朋友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來數圓圈上的綠點子,大家數出來都是幾個?對,綠色的點子一圈一共有10個!

幼a:我覺得紅多綠少——師:有不同意見的嗎?

幼b:我覺得他們一樣多幼c:我覺得綠多紅少——好,今天老師帶來了回形針、即時貼、夾子等小工具,你可以請他們幫忙來數一數。

——講評:你數到幾個?你是用什么方法來數的?

幼a:我是用即時貼貼在第一個圓點上面幼b:我用夾子夾住第一個圓點——師:紅點一共有幾個?幼:10個!原來,紅點和綠點一樣多。

——小結:雖然兩種圓點看起來不一樣多,其實數量是一樣多的。所以我們比較的時候不能光憑目測來判斷,一定數一數驗證。

——請你們把小杯子放到前面的筐里。圍到老師的身邊來。

(評析:通過借助工具來進行第三次操作,再一次幫助幼兒建立了比較數量多少不能光憑目測來判斷,一定通過數一數驗證的科學態度。)(三)數生活中的物品——出示桔子、玉米、青花瓷碗、小傘。

大班幼兒身心發展比較穩定,正是活動能力迅速發展時期,對各項動作能夠建立很好的條件反射,可以進行較復雜的動作練習,本次活動,讓幼兒自己探索活動的動作,方式比較開放。幼兒們在游戲中不但學到知識,還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同時增加了幼兒之間的友情。這類游戲很受幼兒喜愛,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幼兒既掌握了基本動作,達到了鍛煉效果,又發展了幼兒動作的想象力。

體育活動對幼兒體質的提高必須通過一定量的體育鍛煉才能實現,教師必須注意保證幼兒體育活動的強度與密度。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有很大的收獲。游戲是幼兒喜歡的游戲。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認真鉆研教材,帶給幼兒更多精彩的游戲。

大班數學游戲教案反思篇三

一、活動前思考:

1.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為使幼兒輕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數學概念,本活動圍繞去公園郊游的形式展開,將一系列的游戲貫穿于整個活動過程中,讓幼兒在游戲的情境中主動、積極、自愿的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獲得經驗,真正體現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2.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10以內的數,初步認識數字10。

難點:學習數字和圖片、圓點進行匹配。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感知10以內的數,初步認識數字10。

2、理解10表示的實際意義,學習數字和圖片\圓點進行匹配。

3.大膽參與數學操作及交流活動。

(二)活動準備:

1、每張座位上貼上1-9的數字,每人一張胸卡(有數量不等的小動物)

2、數量為78910的動物卡片若干,大色子一個

(三)活動過程:

1、復習9以內的數量

1)導入:春天來了,我們一起去郊游吧!(幼兒隨郊游音樂進場)

2)游戲:找座位,根據胸卡上圖片的數量找相應的座位號。

3)分別請幼兒數一數、說一說,并相互檢查驗證。

師:請你用‘幾只動物找幾號座位’這樣的句式來說一說;請你們相互檢查一下是否都找對了。

評析:以郊游的形式引起興趣,活動中對號入座也貼近孩子的生活經驗,同時也復習9以內數物的匹配。

2、學習活動,認識數字10

1)復習9以內的數量

師:我們一起欣賞美麗的公園吧!草地上有什么?(柳樹)有幾棵?河里有幾只鴨子?有幾棵桃樹?飛來了幾只蝴蝶?分別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誰的卡片上也有和它一樣多的小動物請上來。

2)認識數字10并理解10的實際意義

10長得象什么?(出示數字10)它由哪兩個數字組成呢?這樣看是不是10呢(翻身)?(提醒幼兒知道10永遠1在前,0在后面)

3)游戲:擲色子,通過數數、認認、鞏固10以內的數量。

游戲玩法:先由教師擲色子,看最上面的一幅圖,如果擲到的是圖片,請每個幼兒找到相應的數字;如果的是數字,請您找到相應的圖片.(幼兒游戲3-4次)

評析:通過引導幼兒有序地觀看公園美景,先復習了9以內的數量,在新授認識數字10時,教師運用合起來的形式讓幼兒更直觀地理解了10的由來。活動中還運用擲色子的游戲通過觀察、數數、比較找出相應的卡片幫助孩子感知10以內的數。

大班數學游戲教案反思篇四

1、學習用調查統計的方法,了解班級男生和女生的人數,并在表格中記錄。

2、初步了解統計圖表的意義。

3、能積極參與調查統計方法的討論,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1、教師自制男生和女生人數統計表(一)、(二)。

2、幼兒人手一份統計表,鉛筆等。

一、教師出示統計單(一),請幼兒進行觀察、討論,并明確記錄單的要求。

師:這是一張統計記錄單,這張記錄單上有什么?

師:我們可以用這張記錄單做什么事情呢?

師:怎么樣讓別人一看就知道這張記錄單統計的'是第幾組男生和女生的人數呢?

二、師幼討論記錄的策略。

師:男生和女生的人數記錄在小表的什么位置?

師:如果第一組男生有3小朋友,在表格中怎么記錄呢?(男生標記下的空格里)女生呢?

三、完成小組調查統計表。

師:現在就請你們用這樣的方法,將你們一組上的男生、女生人數統計到記錄單上。

1、幼兒操作時教師應注意觀察并做必要的提醒。

2、同組幼兒相互交流統計結果。

3、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統計結果,然后再集體檢查驗證統計人數是否正確。

師:誰來像我介紹一下你的統計結果。

四、學習將小組統計的結果匯總到班級的大統計表中。

1、教師事先出示好畫好的表(二)。

2、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

討論:怎么樣在這張統計表中記錄每組男生、女生的人數?

師:第一組的統計結果記錄在表格的什么位置?

五、師幼共讀表,了解統計圖的意義。

1、每組選派一名幼兒在表格中記錄本組幼兒的統計結果。

2、這張表格填完了嗎?還有哪些空格需要我們完成的?(合計人數)

3、每橫排合計人數表示什么意思?豎排呢?

4、這張統計表告訴我們什么事?

總結:統計表能夠比較快而清楚的告訴我們一些事情,對我們的生活有著很大的幫助,做起事情來比較方便、簡潔。

大班數學游戲教案反思篇五

活動目標:

1、運用分類、排序的經驗進行猜撲克牌的活動。

2、有初步的協作、合作、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自制撲克牌一套、現成撲克牌五套。

活動過程:

一、觀察撲克牌排列規律

1、出示撲克牌提問:“這是什么?你們玩過嗎?今天老師就用撲克牌來和小朋友做一個有趣的.游戲。這兒有一些放大的撲克牌,牌上的數字寶寶已被我悄悄地藏起來了。你們仔細看看,他們是怎么排隊的?”

二、猜撲克牌講解游戲規則:老師任意抽調一張撲克牌,你根據規律猜出是什么圖案的、幾個點子的撲克牌不見了。

1、老師拿,幼兒猜。

2、幼兒拿,另一幼兒猜。并讓幼兒講講:你是怎么找出來的?

三、分組猜撲克牌

1、講解游戲規則:四人為一組一起合作,人人動手,將老師藏掉的撲克牌找出來。并一起記錄在老師的記錄單上。

2、請客人老師藏掉兩張撲克牌,幼兒找并進行比賽。要求大家一定要商量一下,怎樣才會獲勝。

四、活動延伸:讓幼兒在區角活動中與同伴或回家后與家長一起玩出更多的撲克牌的玩法。

活動反思:

數學活動是比較抽象的,教師能把抽象的數學生活化并讓幼兒在玩中學數學,在生活中體驗數學的快樂這是非常難得的。撲克牌一個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能有這么多的數學的奧秘,是教師注意觀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數學提升到課堂,幼兒在這種趣味數學活動中不僅學到到數學知識,也會自覺地的尋找生活中數學發現,這是非常重要的學習體驗。撲克牌簡便輕巧,玩起來千變萬化,引人入勝,可以有效地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操作撲克,來玩數學游戲,幼兒能在撲克牌中,了解很多很多的數學游戲和數學奧秘。教師通過撲克游戲,將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生活化、游戲化,使孩子玩得輕松,學得愉快。

大班數學游戲教案反思篇六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物體的數量,探索、發現自然數列的等差關系。

2.學習用語言表述“幾比幾多一,幾比幾少一”。

活動準備

1.可以掛在幼兒胸前的卡片若干,卡片正面分別畫有1~10個實物圖,反面標有相應的數字,每種數字的卡片數量相等。

2.不完整的自然數列大卡片若干。如圖

3.音樂課件。

4.幼兒學習資源?第20~21頁。

活動過程

1.請幼兒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卡片掛在胸前,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說出自己觀察的結果與方法。

師:孩子們,老師這里有一些漂亮的小卡片,卡片里藏有數字寶寶,你們可以從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掛在胸前,然后與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卡片上有什么,你的卡片中藏著的數字寶寶是多少。

請幼兒記住自己的數字寶寶。

2.游戲“抱團”。

(1)玩法:幼兒隨音樂四散走,當音樂停止時,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相鄰的自然數抱在一起。如:教師說6時,戴著畫有5、6、7卡片的3名幼兒抱在一起。

(2)教師提問:

你們為什么要抱在一起呢?引導幼兒用語言表述“x比x幾多一,x比幾多x少一”。

3.游戲“排排隊”。

(1)玩法:幼兒拉成圓圈,教師發出這個指令后,帶著數字1~10的卡片的幼兒按順序站成一排,比一比哪一組站的又對又快。

4.游戲:“占格子”。

玩法:教師出示缺少的自然數列大卡片,擺在地面上,當音樂停止時,引導幼兒根據自己身上的卡片數量站在相應的空格中,看誰站得又快又準。沒有占到格子的小朋友被淘汰,游戲可反復進行。

大班數學游戲教案反思篇七

活動目標

1、根據“”“”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兒歌和身體動作認識兩個符號的開口方向。

2、會正確運用“”“”,初步理解不等式的特點。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小黑板5個、操作卡15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ppt情景引入大海深處的故事。

教師:美麗的大海深處一群小魚在快樂的游來游去,我們一起學一學吧。

二、基本部分:

1、通過課件大鱷魚吃數量多的小魚,初步感知大于號。

教師:啊,誰來了?大鯊魚來吃小魚了,大鯊魚什么樣子?請幼兒學一學大鯊魚張大嘴巴的樣子。

小魚嚇的趕快逃跑,鯊魚會吃哪邊的小魚呢?學學大鯊魚對著多的小魚張大嘴邊做出吃的樣子。

2、聰明的小魚隱身變成數字,猜猜它會吃哪個數字,為什么?初步理解不等式含義。

3、認識大于號:有人把大鯊魚吃小魚記錄了下來,這個和大鯊魚一樣張大嘴巴對著前面的大數字的符號就叫“大于號”。

4、操作:從黑板前的五組數字卡片中找出運用大于號的卡片,請幼兒粘貼大于號,進一步鞏固對大于號的認識。

5、認識小于號,其中一組為什么不能用大于號表示,該怎么辦?出示小于號,讓幼兒比較發現他們的開口方向。

6、教師小結:關于大于號小于號還有一首有趣的兒歌:大于號大于號,大嘴巴對著前面的大數笑,小于號小于號,小尾巴對著前面的小數搖搖搖。請幼兒和老師一起邊說兒歌邊做動作。

7、你們現在知道誰是大于號、誰是小于號了嗎?幼兒兩人一組數字卡,請幼兒選擇合適的符號貼在中間,展示操作結果。

三、結束部分

游戲:鱷魚來了,活動結束。(游戲玩法:先請一組幼兒玩游戲,其他幼兒用動作做出相應符號的動作。逐漸增多幼兒人數,游戲三次結束。)

大班數學游戲教案反思篇八

活動目標:

1、知道加法的含義,初步理解加號,等號和數字在算式中的意義。

2、在游戲中積累加法運算的經驗,感知加法的有用性。

3、積極主動和同伴合作,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精神。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實物:廢舊報紙。學具幼兒用書、鉛筆和材料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復習5以內的組成。

教師:今天我們來玩“碰球”的游戲,我先報一個數,你們再報一個數,我們的數合起來要是我出的數字。比如我出數字3,說:“嗨嗨,我的1球碰幾球?”你們就邊拍手邊回答:“嗨嗨,你的1球碰2球。”(教師出示2345數字,帶著幼兒一起復習5以內的組成)

二、看圖學習2的加法并認識加號與等號。

1、出示教學圖示。(圖上有一只鳥,又飛來一只鳥,最后第三幅圖上有三只鳥)

教師:看看這三幅圖,講的是一件事情,請小朋友仔細看看,看完后誰來說一說?(幼兒個別講述)

教師(帶著全班幼兒一起講述):樹上有一只鳥,后來又飛來了一只鳥,一共有兩只鳥。

教師:我們怎樣把剛才的事情記錄下來呢?樹上的一只鳥怎樣表示?又來了一只鳥怎么表示?一共有兩只鳥怎么表示呢?(教師請幼兒回答,老師在黑板上用數字記錄)

2、認識加號與等號。

教師:這樣表示清楚了嗎?我們今天用算式來表示,用什么符號表示又來了?(教師出示加號)用什么符號表示一共有呢?(教師出示等號)怎么讀呢?我們一起把這個加法算式讀一讀。

教師(帶著幼兒一起讀一讀):1加上1等于2.

三、看圖學習3的加法。

1、出示第二幅圖,引導幼兒說出圖意并進行記錄。

教師(教師帶著幼兒一起讀算式):xx記錄的對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1加2等于3.

2、出示第三幅圖,引導幼兒說出圖意并進行相應的記錄。

教師:這里還有一幅圖,誰能夠來讀出圖上講的是什么事情,先講一講,然后再把這一件事情用算式把它記錄下來呢?(請個別幼兒來記錄)

請個別幼兒來讀一讀這個算式。

教師小結:原來又來了我們可以用加號表示,一共幼兒多少我們可以用等號表示。

四、打開幼兒用書,完成練習。

1、教師講解題目意思與做題方法,并指導幼兒答題。

2、答完題請幼兒讀一讀算式,并說出每個算式中各部分的含義。

教師:請你回家后把你做的事和材料中的記錄講給爸爸媽媽聽。

大班數學游戲教案反思篇九

價值分析:通過經驗交流來了解不同的鳥筑巢地點也各不相同。

1、了解鳥窩的涵義

(ppt:出示漢字鳥窩)

提問:認識嗎?什么是鳥窩?

小結:鳥窩就是小鳥的家。

2、交流四種不同鳥窩的地點

提問:你們知道他們的家在哪里嗎?

燕子的家在墻角邊;老鷹的家在懸崖上;喜鵲住在樹枝上;海鷗的家在海邊。

小結:不同的鳥會根據不同的生活習性選擇不同的地方造他們的家。

二、小鳥分家家

價值分析:了解6只小鳥不同的分窩方法。

1、兩個大小相同的鳥窩。

小結:6只喜鵲寶寶分兩個相同大小的窩住,一個窩住3只,另一個窩也住3只。謝謝你們喜鵲媽媽的6個寶寶終于有舒舒服服的家住了。

2、一大一小不同的鳥窩。

小結:原來同樣6只小鳥不同大小的兩個鳥窩,分法不一樣。鳥窩大住的小鳥多,鳥窩小住的小鳥少。大鳥窩里住5只,小鳥窩里住1只。

3、大小差不多的兩個鳥窩。

提問:黃鶯媽媽的6個孩子也長大了,它們也造了兩個大小相差不多的鳥窩該怎么住呢?

小結:6個黃鶯寶寶分兩個大小不一樣的窩住,一個住4只,一個住2只。

三、記錄小鳥分家的情況,了解6的組成

價值分析:嘗試用數字符號表示6的組成。

1、看看說說三家小鳥分窩時用了哪幾種分法。

提問:三家小鳥分窩用了哪幾種方法。

小結:三家小鳥分窩用了三種不同的方法。

2、了解記錄表

(出示大記錄表)

提問:記錄表上有什么?(引導幼兒了解記錄表。)

(重點理解):這個符號像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呢?

小結:從上往下看是分,從下往上看是合,這是分合的符號。

3、幼兒操作發現6的不同分合方法。

(1)記錄要求:把三家小鳥分窩的方法都記錄在記錄紙上,但不能重復記錄。

(2)幼兒交流

提問:請你們來說說你記錄表上三家小鳥分窩的方法。

小結:原來6只小鳥分窩的三種方法可以有5種記錄方式。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

幼兒園大班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學計劃

大班數學游戲教案反思篇十

1、敢于嘗試和探索,學習分類和統計,能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2、通過實踐活動,學會分類統計生活中物品的數量,從中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3、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4、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1、重點:了解簡單的統計方法,并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難點:在實踐活動中,幼兒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課件、掛圖、記錄表、數字卡、各種水果圖片若干。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探索欲望

1.幼兒隨音樂《摘果子》進入活動室。

2.在進入教室時,每位幼兒從樹上摘一個自己喜歡的水果。

并回到座位上。

3.讓幼兒給水果分類,并排列在黑板上。

二、播放課件,幼兒學習分類統計

1.出示課件,水果統計表。

2.教師講解統計概念。

3.學習條形統計,通過圖表感知數量多少。

三、游戲《猜拳》

游戲規則:男女小朋友各十人,教師出示統計表,找一名幼兒進行統計,其余幼兒猜拳游戲。

四、幼兒操作幫助小熊在超市物品進行分類并統計。

大班數學游戲教案反思篇十一

教學目標:

1、學會辨別時針和分針的作用,掌握整點的書面表達。

2、培養口語表達整點的能力。

3、教導幼兒學會珍惜時間。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5、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教學重點:

1、正確認識整點。

2、口語表達整點。

教學難點:

學會用時針和分針準確表達整點。

教學準備:

1、大灰狼頭套一個

2、教具時針若干個

3、教學ppt

教學過程:

一、律動和心算游戲提高幼兒興趣。

(一)、拍拍小手老師:“我的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拍拍上、我的小手拍拍下,請你坐好來!”

(二)、心算游戲《碰碰車》

老師:我們變成碰碰車,當我說出算式時候,你們說出得數和我碰碰!

二、展示ppt,以小游戲的形式培養幼兒計算的能力。

(一)、《飛機打怪獸》

老師:“我們的數字寶寶被怪獸捉走了,現在請你們開著飛機去打掉怪獸救出我們的數字寶寶!”

(二)、《寶劍打怪獸》

老師:“剛才你們的飛機真厲害,現在我給你們是寶劍,你們能再幫幫忙嗎?”

三、認識和了解鐘面的結構,辨別時針和分針學會整點的書面和口語表達。

(一)、猜謎語導入老師:歡迎你們來到時鐘王國,下面請你猜一猜謎語吧!

(二)、認識時鐘

1、老師:“你們家里有時鐘嗎?長得怎么樣子的?”

2、欣賞ppt的時鐘。

3、展示鐘面,學習時針和分針,教導幼兒掌握整點的書面和口語表達(時針指著“幾”,分針指著“12”,現在是“幾點整”。)

四、《明明的一天》鞏固整點的書面的口語表達。

(一)、介紹老師的朋友明明,請小朋友們一起進入明明一天的生活。

(二)、教師與小朋友們一起學習整點。

1、首先要引導幼兒說出明明在做什么?

2、培養幼兒對整點的口語表達。

3、請幼兒動手操作寫一寫如何表達整點。

五、游戲《狼出沒了》

規則:

1、大灰狼出場了,請大灰狼告訴我們它幾點起床!

2、老師出示時鐘,如果沒到大灰狼起床的時間,小朋友跟著老師念“時針指著多少,分針指著多少,現在是幾點!

3、如果到了大灰狼起床的時間,全部小朋友要趴下不許動,大灰狼來吃小朋友了。(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六、互動游戲請小朋友拿著自己的時鐘邀請一位老師調一調然后說出時針和分針和整點。

六、教師小結: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了整點,那我們就要做一個勤勞的小寶貝珍惜時間咯!

活動反思:

本次教研我執教的是大班數學活動《現在幾點鐘》。在活動中我運用幼兒平時半日活動中的情景照片,讓幼兒在積極互動的活動氛圍中進行探究活動,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促進了活動的順利開展。分組練習則為幼兒提供了動手操作的.實踐機會,不但激發了幼兒探究事物的興趣,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同時,通過《老狼老狼幾點鐘》的游戲給枯燥的數學活動帶來了歡樂,讓幼兒在玩中學的同時也鞏固了幼兒對整點的認識。

在本次活動中我還存在著較多的不足

1、在講解半點的時候部分幼兒還沒有完全理解半小時等于30分鐘。

2、在教具方面應準備方便幼兒拿和旋轉的小鬧鐘而不是笨重的大時鐘。

大班的孩子面臨入小學,所以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就要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時鐘又是孩子們了解時間、感受時間最直接的工具。通過本次活動增進了幼兒對時鐘的進一步了解。從而使幼兒充分感受時鐘對學習、生活有很大幫助,真實體會到時鐘就在身邊的生活中。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