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愛國詩詞摘抄篇一
自古以來,詩歌一直是表達愛國情感的重要工具。《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等經典佳作中,涌現出大量愛國詩歌,其中激昂豪邁的激情,深深地震撼著人們的心靈。作為當代青年,我們能夠閱讀、理解和傳承這些愛國詩詞,不僅能夠感受祖國的偉大歷史和文化,更能夠從中汲取愛國情操,弘揚中華民族的壯麗精神。
第二段:愛國詩歌的深厚內涵
愛國詩歌的主題豐富多彩,內容包括民族歷史、土地山川、人民生活等。這些詩歌生動地描繪出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歷史的變遷,以及人民的堅韌與奮斗精神。最重要的是,這些詩歌都流露出一種無私、無畏、無怨的愛國情感,喚起人們強烈的愛國情感和愛國熱情。
第三段:愛國詩歌的文學價值
作為文學形式之一的詩歌,愛國詩歌在文學價值方面也有著很高的地位。從音韻、韻律、意境等方面,這些詩歌都能夠讓人產生強烈的感受,被譽為“篇篇都是精品、字字都是珠璣”。在形式上,這些詩歌更是在保留傳統美學的同時,不斷進行創新和發揚。因此,這些愛國詩詞也成為了我們贊美祖國、表達愛國情懷的好方式。
第四段:愛國詩詞的啟示
愛國詩詞的啟示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它傳遞了一種愛國愛民、團結互助的價值觀,激勵人們抵御外來侵略、堅定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它也強調了對故土的深厚情感,讓人們珍惜祖國的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愛護環境、保護生態。同時,這些愛國詩詞所表達的愛國情感,也是我們今天在現代社會中需要繼承和發揚的美德。
第五段:總結
愛國詩歌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珍惜和傳承的精神財富。通過學習和鑒賞這些詩歌,在贊美祖國、敬重歷史、弘揚民族文化的同時,更能夠培養人們的愛國情感和文化自信,增強人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認同感,為祖國的發展和民族的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愛國詩詞摘抄篇二
宋·文天祥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礴,凜然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
磋余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
鼎鑊甘如餡,求之不可得。
陰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
豈有他謬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云白。
悠悠我心憂,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
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杞人憂》
清·秋瑾
幽燕烽火幾時收,聞道中洋戰未休;
膝室空懷憂國恨,誰將巾幗易兜鍪。
《對酒》
清·秋瑾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鷓鴣天》
清·秋瑾
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
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嗟險阻,嘆飄零,關山萬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
清·秋瑾
萬里乘云去復來,只身東海挾春雷。
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宋·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破陣子》
宋·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可憐白發生!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愛國詩詞摘抄篇三
第一段:引言(100字)
最近我有幸參加了一場關于愛國詩詞的講座,這不僅讓我深刻領略到了詩詞的美麗和藝術價值,更讓我對愛國情懷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講座中的所思所感。
第二段:領悟愛國情懷(200字)
講座上,講師深情朗誦了一首首經典的愛國詩詞,仿佛將百年來的國家經歷和人民心聲娓娓道來。通過細細品味這些詩詞,我深刻感受到了作者們對祖國的赤誠之情,以及對民族苦難的無盡憂傷。明月照大江,華夏大地;秦淮河水清無斑,文明之源不曾磨滅。這些句子,不僅展示出了中國古代文化的輝煌,更讓我意識到了愛國情懷的堅韌和純粹。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憑借真摯的感情,以及對歷史的認識,將這份愛國情懷傳遞下去。
第三段:提高審美能力(300字)
這場講座不僅讓我對愛國情懷有了更深刻的體會,還讓我提高了自己的審美能力。在講座上,講師生動地介紹了許多古代詩詞的背景故事和表達方式,讓我對這些作品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賞。通過學習他們的用詞、押韻和運用修辭手法的技巧,我能夠更好地欣賞和理解詩詞的美,也能夠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過與經典詩詞的接觸,我逐漸培養了一種獨特的審美意識,這讓我在面對美的時刻更加敏銳和靈動。我相信,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欣賞詩詞,我將能夠提高自己的藝術素養,成為一個更有審美眼光的人。
第四段:培養文化自信(300字)
在講座中,我還深刻認識到文化的重要性,并對自己的文化自信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中國詩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講座上,我看到了許多同學對這些經典詩詞朗誦得滔滔不絕,仿佛他們與這些經典作品產生了某種奇特的共鳴。這讓我意識到,只有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才能夠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和自信。作為中國青年,我們應該了解和傳承自己的文化,讓自己的心中永遠有一片屬于家的團圓之地。
第五段:付諸行動(200字)
在講座結束后的交流環節中,我意識到,光是誦讀和賞析是不夠的,我們更應該將所學所感付諸行動。正如一位講師所說:“詩詞是我們心靈的食糧,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其力量。”所以,我決定從現在開始,積極參與和支持與愛國主題相關的活動,并將自己的所思所感通過詩詞傳遞出去。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能夠引發更多人的愛國之情,傳承并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結尾(100字)
這場愛國詩詞講座讓我深刻認識到愛國情懷的力量,提高了自己的審美能力,增強了文化自信,并激發了我付諸行動的決心。通過這次的經歷,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在愛國詩詞的世界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力量與價值。(1200字)
愛國詩詞摘抄篇四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金陵新亭》
唐·李白
金陵風景好,豪士集新亭。
舉目山河異,偏傷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憂社稷傾。
王公何慷慨,千載仰雄名。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少年行·出身仕漢羽林郎》
唐·王維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州橋》
宋·范成大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問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題臨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示兒》
宋·陸游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過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石灰吟》
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己亥雜詩》(其五)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出塞曲》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滿江紅》
宋·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
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
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愛國詩詞摘抄篇五
第一段:介紹傳統詩詞對于愛國主義的貢獻(200字)
傳統詩詞作為中國文化的瑰寶,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和文化積淀。它以其獨特的語言藝術形式,表達了人們對國家、民族的熱愛與關懷。在各個歷史時期,傳統詩詞都起到了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激發民眾愛國情感的作用。這種貢獻不僅僅在于詩詞本身的藝術魅力,更體現在其傳遞出來的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
第二段:傳統詩詞對于弘揚民族精神的意義(200字)
傳統詩詞以其深邃的思想內涵和形式多樣的藝術表達方式,弘揚了中國民族文化的精髓。它們描繪了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表達了人們對家國的感情。例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句唐代詩句以簡潔的文字表達出作者對國家衰敗的痛心,彰顯了愛國主義精神。傳統詩詞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激發了人們對于民族精神的思考與追求。
第三段:傳統詩詞對歷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200字)
傳統詩詞不僅是對當時社會現象的寫照,更是歷史文化的寶貴遺產。許多詩詞作品塑造了許多英雄人物的形象,如白居易的《長恨歌》等。這些作品通過描述歷史人物的偉大事跡和奮斗精神,使后人能夠從中獲得教益,傳承和弘揚歷史文化。傳統詩詞借助藝術的手法,將歷史文化融入其中,從而使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國家、民族的重要性。
第四段:傳統詩詞對于激發愛國情感的作用(200字)
傳統詩詞以其優雅的語言和富含情感的文字表達,能夠激發人們對國家的愛和關懷。例如唐代杜甫的《登高》一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抒發對家園的思念之情,讓人們深刻體驗到了對家園的深深眷戀。傳統詩詞以其博大精深的語言藝術,使人們對于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更加豐厚,激發了人們愛國情感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恰恰是建設民族復興的基石。
第五段:傳統詩詞在當代的意義和應用(200字)
在當代社會,傳統詩詞對于培養和強化國民教育,提高國人愛國意識起到了重要作用。傳統詩詞作為精美的文化遺產,應該得到更多的傳播和應用。通過在學校課堂上的教學,讓年輕一代接觸傳統詩詞,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激發他們對國家、民族的愛。同時,也可以通過在文學創作中融入傳統詩詞元素,使其與現代文化元素相結合,展現出傳統詩詞在當代的活力與魅力。
總結:傳統詩詞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豐富的情感內涵,成為愛國主義精神的千古經典。無論是傳承和弘揚歷史文化,還是激發人們愛國情感,傳統詩詞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當代社會,傳統詩詞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和應用價值。通過深入了解傳統詩詞,我們更能夠認識到國家的偉大和民族的精神,進一步激發愛國情感,為國家的發展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
愛國詩詞摘抄篇六
愛國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是一種家國情懷,是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和諧的根本。在傳統文化中,很多名言和詩詞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從中可以感受到民族情感和文化共鳴。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會分享我對幾個經典愛國名言和詩詞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五岳歸來不看山”——體會名言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愛國心
“五岳歸來不看山”這個名言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南風窗》。這個名言反映了李白在長期的游歷和經歷之后,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感慨之情。在日常生活中,這個名言也可以讓我們從側面了解到愛國這個感情的具體體現。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行走和流浪到任何一個地方,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珍惜身邊的資源和環境,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加優質。我們可以為家庭、為社會、為國家做出一份力,懂得珍惜眼前的生活和環境。
第三段:“胸懷千里馬,志存高遠松”——帶動個人理想引領國家發展
“胸懷千里馬,志存高遠松”這一詩句出自宋代詩人陸游的《釵頭鳳·世情薄》。這個詩句意味著一個人應該具有遠大的前途和志向,同時也暗示著愿意為國家和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當代社會,我們需要有越來越多有理想有抱負的人,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獻出自己的力量。社會需要不斷的進步,而這個進步和改變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和貢獻。因此,如果一個國家有很多人都胸懷自己的大志,那么這個國家就會不斷邁步向前發展,不斷取得突破和成功。
第四段:“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表現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個句子出自《論語》中孔子的一句名言。這句話表達了孔子對于互幫互助和協作共贏的看法,還引申出中國倫理、道德和文化的內在精神。在古代,自“三綱五常”到“格物致知”,中國文化中的許多哲學、美學和藝術體現著中華民族獨特的價值觀和成就。今天,在當代中國,依然有許多人秉持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倡導互幫互助、和合之道。這樣的美德和精神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融入當代社會和國家發展中,也能夠讓我們理解和感受傳統文化的力量和魅力。
第五段:結語
在總結中,本文分享了幾個愛國名言和詩詞,以及從中所獲得的心得和體會。作為每個人都應該承擔的公民義務,愛國是一個連結情感和傳承文化的重要方面,我們應該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斷踐行和實踐它。無論是中華民族的倫理道德還是優秀的文化構成,都是我們傳承和發揚的重要遺產之一。最終,我們應該呼吁所有人更多地關注祖國的發展和建設,并為此展現出我們的擔當和責任。
愛國詩詞摘抄篇七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中國古代有很多著名的愛國詩,你知道多少?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愛國的.詩詞,歡迎閱讀。
林升(宋)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李清照(宋)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陸游(宋)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荊軻(戰國)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
陸游(宋)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梁啟超(清)
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
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胡塵意不平。
愛國詩詞摘抄篇八
祖**親,我們汲取著你乳汁,成長在現在,我們知道那乳汁背后的.鮮血,美好后面的苦難。忘掉過去吧,讓中華重尋崛起!祝您繁榮千古;祝您昌盛萬年!
《過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
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塞下曲》
唐·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十一日風雨大作》
宋·陸游
疆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來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示兒》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從軍行》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宋·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題西安邸》
宋·林生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聞軍官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呼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滿江紅》
宋·岳飛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同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海上》
清·顧炎武
日入空山海氣侵,秋光千里自登臨。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蒼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來白鳥,云浮仙闕見黃金。
此中何處無人世,只恐難酬壯士心。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愛國詩詞摘抄篇九
1、范增一去無謀主,韓信原來是逐臣。——嚴遂成《烏江項王廟》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天相漢,民懷國。——史達祖《滿江紅·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懷古》
4、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屈原《國殤》
6、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骨。——辛棄疾《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
7、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楊萬里《竹枝詞》
8、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陸游《金錯刀行》
9、楚國青蠅何太多,連城白璧遭讒毀。——李白《鞠歌行》
10、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趙孟頫《岳鄂王墓》
11、吳王事事須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陸龜蒙《吳宮懷古》
12、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3、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14、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為家共飲和。——洪秀全《吟劍詩》
15、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6、夢里相思,故國王孫路。——陳子龍《點絳唇·春日風雨有感》
17、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屈大均《秣陵》
18、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19、聞風六郡伏,計日五戎平。——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20、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
21、撫劍長號歸去也,千山風雨嘯青鋒。——康有為《出都留別諸公》
22、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23、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屈原《國殤》
24、可惜庭中樹,移根逐漢臣。——孔紹安《侍宴詠石榴》
25、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棄疾《感皇恩·滁州為范倅壽》
26、奇謀報國,可憐無用,塵昏白羽。——朱敦儒《水龍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27、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蜀相》
28、素臣稱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錫《塞上曲》
29、四牡何時入,吾君憶履聲。——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30、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潘大臨《江間作四首·其三》
31、為奏薰琴唱,仍題寶劍名。——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32、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劉克莊《沁園春·夢孚若》
33、中原事業如江左,芳草何須怨六朝。——納蘭性德《秣陵懷古·山色江聲共寂寥》
34、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李白《西施》
35、天厭虜,臣離德。——史達祖《滿江紅·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懷古》
36、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劉克莊《玉樓春·戲林推》
37、天意眷我中興,吾皇神武,踵曾孫周發。——黃中輔《念奴嬌·炎精中否》
38、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39、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羅隱《西施》
40、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宋·陸游《示兒》
41、燕語如傷舊國春,宮花一落已成塵。——李益《隋宮燕》
42、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唐·聶夷中《詠田家》
43、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屈原《國殤》
44、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45、憂國忘家,捐軀濟難。——三國志
46、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隱《隋宮》
47、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
48、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龍山飲》
49、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崔道融《西施灘》
50、指點六朝形勝地,惟有青山如壁。——薩都剌《念奴嬌·登石頭城次東坡韻》
51、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屈原《國殤》
52、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國殤》
53、所賴今天子,漢道日休明。——范云《效古詩》
54、白發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劉克莊《賀新郎·九日》
55、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戰國·楚·屈原《國殤》
56、紛披乍依迥,掣曳或隨風。——李世民《詠興國寺佛殿前幡》
57、短篷炊飲鱸魚熟,除卻松江枉費詩。——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58、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陸游《病起書懷》
59、余亦赴京國,何當獻凱還。——孟浩然《送陳七赴西軍》
60、莫避春陰上馬遲。——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愛國詩詞摘抄篇十
近年來,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家地位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國家認同感和愛國情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在這個背景下,傳統詩詞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表達的愛國主義情感也不可忽視。通過研讀和體會傳統詩詞中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我深刻認識到了愛國主義的內涵和價值,同時也感悟到了傳統文化對于培養愛國情懷的重要作用。
首先,傳統詩詞使我感受到了對祖國的深情厚意。作為中國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傳統詩詞中蘊含的愛國主義情感通過細膩的文字和豐富的意境,傳遞著作者對于祖國的深情厚意。例如,白居易的《長恨歌》中表達出的對于唐朝盛世的無比留戀和對于國家命運的憂慮,令人心潮澎湃;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南國》則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于祖國南方的懷念,使人感受到了作者對于美好家園的深情厚意。這些作品通過細膩入微的詞句,喚起了我對于祖國的深切情感,讓我對于祖國充滿敬畏和熱愛。
其次,傳統詩詞激發了我對于民族自豪感的培養。傳統詩詞中不僅包含著對于祖國的深情厚意,更蘊含著對于民族的自豪感和對于民族燦爛文化的贊美。例如,杜甫的《登高》中,他對于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和輝煌,以及對于民族團結和自強不息的贊賞之詞,令人心潮澎湃。這些作品讓我感受到了自己身處一個偉大的民族之中,無論是歷史的輝煌還是文化的瑰寶,都令我充滿了自豪感。這種自豪感讓我更加珍惜身處的時代和祖國,為了國家的繁榮和民族的團結,更加努力地奮斗。
再次,傳統詩詞喚起了我對于愛國責任的思考。作為一名現代大學生,我意識到自己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責任。通過研讀和體會傳統詩詞中表達的愛國主義情懷,我深刻領悟到了個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但只要每個人都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為祖國的繁榮貢獻力量,就能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我要從自己做起,愛護祖國的環境,努力學習,為國家的發展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時,我還要成為積極的社會公民,關注社會問題,以實際行動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祖國的發展和民眾的福祉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后,傳統詩詞讓我明白了愛國主義的深刻內涵。愛國主義并不僅僅是簡單的愛國情懷,更是一種對于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和民族團結的責任和擔當。通過閱讀和體會傳統詩詞中所表達的愛國情感,我深深地意識到了作為一名中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只有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為祖國的繁榮作出貢獻,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愛國主義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對民族未來的責任和擔當,我將用實際行動踐行愛國主義,為祖國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綜上所述,通過研讀和體會傳統詩詞中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我不僅感受到了對祖國的深情厚意和對民族的自豪感,同時也明白了作為一名現代大學生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時代使命。傳統詩詞喚起了我內心對于愛國主義的追求和踐行,我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積極投身到祖國的復興進程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愛國詩詞摘抄篇十一
來源:網絡整理
祖國啊!這詩意的名字
彌漫著您的每一個季節
那是羽白色的鴿子 在藍天下
喚醒了十月的第一個早晨
啊!祖國 我愛您愛得太深太久……
十月啊!我的祖國
請賜給我一束火炬吧
我追隨你的腳步
讓每個夢境都滴著甜蜜
讓所有的歌喉都沾滿金色的音符
臨摩你的日子——
請為我鋪開滿天的彩霞
我要為你的葳葳蕤蕤注入永恒的活力
最初的十月 總是如熱淚落花沾滿回聲
共和國的跫音走過你的心田
延伸到最激昂澎湃的旋律
在我的心中 您不僅僅是一座憩息的綠島
你是一朵可供我踏著節拍上升的紅云
無論山川、維谷、田疇、小徑、蒼海
十月的第一個早晨 在天-安-門前
我感受到丹桂的余韻 和豐收鼓樂的震響
我追憶漢白玉雕上那些歷史的聲音
思緒已變幻
飛舞的云彩
萬里的江山
怎能不熏陶我美好的品格和操守?!
上升的十月 已千帆競發
還有我的歌唱 我的祖國
幻化成一群高翔的白鴿
振翮不已
振翮不已……
獻給親愛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