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的快樂,產生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學習的方法和內容不同而已。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走進社區關愛老人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一
為了進一步弘揚尊老敬賢的傳統美德和青年志愿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在社會上形成撫平濟困、助人為樂的良好習慣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氛圍,同時,讓老人共享改革開放取得的豐碩成果,感受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我與村上幾名大學生自行組織展開了“踐行榮辱觀,服務新農村”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截止到今天我的假期實踐活動已經告一段落。
7月20日早我們三名志愿者來到當地的敬老院——義和莊敬老院,我們陪老人們聊天、打牌去年志愿者暑期社會實踐也來到這里所以我們與許多老人都很熟悉了他們都非常歡迎我們我們看到他們也非常親切在聊天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這里的老人大都是本鎮的且大都是孤寡老人縣政府和敬老院為他們提供了優良的食宿環境同時也提供了許多娛樂健身設備為他們平時的生活提供了許多娛樂在聊天的過程中我們認識了一位83歲的老戰士他們52年的復員兵在聊天過程中她給我們講起了他所參加的幾次戰役講起了戰爭的激烈與殘酷讓我們深切的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來之不易他還給他們演唱了許多抗戰歌曲他還說感謝黨和政府給他提供過了這樣好的環境讓他可以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我們深深的祝福這位共和國的老兵健康長壽感謝他為我們現在的和平生活所作出的貢獻。在和老人們聊天之后我們又與工作人員聊了起來他們說這里殘障老人比較多每個人剛來的時候都不太適應,愛發脾氣,但這他們都能理解,雖然這里的工作有些苦有些累,但看到這些老人們展開的笑顏時光匆匆,已經好幾個老人紛紛的離開了……比起去年的興奮與沖動,今年的自己則少了分沖動,多了分理性與冷靜。冷靜地看待著每一天、出現的每一種狀況、遇到的每一個問題,認真分析、認真解決。解決了,不敢懈怠地迎接著下一個困難。
8月11日,我們來到我村王爺爺家王爺爺是一名老兵,在中年的時候取到了一位精神上有點問題的媳婦,從此艱難的生活就開始了,如今,家里的兒子學業有成,但因為娶媳婦,擔心妻子會嫌棄自己的家庭,卻離開了父母,去市里過自己的生活。這老兩口,真是有苦難言啊,一心只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生活得更好,看著兩個人現在靠撿垃圾為生心里實在不是滋味。他家就住在我們村東頭,每次回家的時候就會買一些東西看望他們,雖然說的話不多,但是,他們每次都盼望我去。這天我去的時候,竟然發現,王爺爺門口停著一輛車,進了院子才發現原來是王爺爺的兒子和兒媳婦回來看望兩位老人家了,王爺爺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卡不能到這些我以為放心了。在往后的幾天里卻發現王爺爺家的門是鎖著的,后來才知道原來是被兒子接到市里去生活了,老人家終于可以安享晚年了。
走進社區關愛老人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二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加強我們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在今年的的社會實踐活動我代表了我們社區去看望社區退休的老人并照顧那里的孤寡老人。
當天室外的溫度很高,社區的幾位領導還有我們幾個大學生冒著酷暑挨家挨戶的看望孤寡老人,老人們一看到趕來看望他們的學生,立刻關心起來,拉著我的手噓寒問暖,十分關心我各方面的情況,體現出了老一輩對年輕一代殷切的希望和關懷,還有一些老人們也是高興的合不攏嘴,與我分享自己當年的“金戈鐵馬萬戶候”的戰爭歲月,還與我聊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我也很關切地詢問了老人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并與他們聊起了家常,幫助他們打掃衛生,很快就融入其中,老人們都感慨的說,正是國家的各種福利和黨的政策才能像今天這樣無憂無慮的安享晚年的生活,更多的老人表示同學的到來為他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生機和樂趣。
我并沒有因為寒冷的天氣而埋怨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熱情,因為這次看似普通的活動中實際上蘊涵了巨大的人性價值和人文關懷,它是一種美德,更是老人與大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而平時嬌生慣養的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過去的事跡是如此的著迷,我還又跑到外面的小賣部給老人買東西,雖然來的時候給老人們帶來了些水果、點心,可那些是遠遠不夠的,于是,我又用我的零花錢為老人買東西來表達我的心意,從早上到中午12點,走了部分老人的房間并且慰問了老人們,到了老人吃飯的時間,我就跟著那里負責分飯的管理員一起幫助老人們進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不方便,需要喂才行。這時我主動給老人喂飯,雖然笨手,但見到老人們開心的笑臉就心滿意足了。我感覺到了一家人似的其樂無窮。
大多數老人在這里過的很開心,他們有時在房間過樓下的廣場看電視或者鍛煉身體,因此,老人們在這里可以算是晚年安康了。
在這實踐過程中,我不僅為老人們做了些日常的事,也經常和他們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以此進一步增進感情。通過與老人們的聊天,使我明白了很多,明白了他們過去的經歷,明白了他們的辛勞,明白了他們對兒女的期盼,更明白了他們對我們后輩的希望。
在活動中有一位老人給我印象很深刻,我叫他陳爺爺,是名老黨員,我來到這位老人的房間,等候在門口的阿姨去和老人說了聲,我便迎上去用雙手攙扶著老人,跟他做介紹:“我是一名大三的學生,今天來看看您。”年近九旬高齡的他,慈眉善目,顯得十分和藹可親。他笑著說:“好!好!”并點頭歡迎。靠近門口有一張舊的滕椅,估計老人平時常坐的,我把老人扶到椅子上坐下,聽著老人跟我講他過去的故事。就這樣和老人聊了好幾個小時!
那些曾幾何時擁有我們同樣夢想的老人們,他們也年輕過,我回家的時候和過來的時候擁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心境。同樣,在敬老院里還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回憶!
走進社區關愛老人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三
社會實踐已經結束,這幾天里我們去了不少地方,見了不少人,也經歷了不少事,學會了很多東西,也有很多的心得與體會。
社會實踐第一天,上午我們舉行了出征儀式,說實話,沒有什么感覺,也沒有什么體會。下午我們去潘莊進行了的調研,感觸很深,第一次,拿著問卷向路邊完全陌生的行人進行講解詢問,結果無非只有兩種,要么是很熱心地回答你的問題,要么就是委婉地拒絕。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位老奶奶誤認為我們是搞傳銷的,真是讓我們哭笑不得,從這件事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有些老人對我們的了解不夠,只是根據電視上的一些事例直接將我們歸為搞傳銷的,這也提醒了我們,可以在社區進行一些活動,跟老年人講解一下一些事情的區分,加深對我們的了解,方便我們調研的進行。
社會實踐第二天上午我們去了華森老年公寓,陪那里的爺爺奶奶待了一上午,那里的爺爺奶奶都很友好,也很多才多藝。我和其中的一位老奶奶聊了很多,也聽老奶奶講了很多她自己的事情,奶奶年紀大了,兒女忙于工作無法照顧,擔心她自己在家,不得已將奶奶送到了養老院,奶奶雖不愿意,但為了不讓兒女擔心還是去了養老院,言語之中能夠聽出奶奶是十分渴望回家的。不由得也想起了我自己的親人,我們之中很多人都是離家很遠來上學,很長時間見親人一次。這次活動讓我覺得我們大學生應該多多關愛這些老年人,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關愛他們,就是單純的陪他們說說話,他們也非常開心,我們也很高興。他們把我們當親人,我們也把他們當親人。不僅關心了他們,也關心了我們自己。下午去了洪家樓,簡單的調研之后,大雨阻擋了我們的腳步,匆匆結束。
社會實踐第三天,我們去了大明湖,那里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也有濟南當地的環衛工人,在和他們的交談中,我們能夠了解到一些文化程度相對較高的老年人有的能夠熟練使用各種電子產品,有的十分渴望學習各種電子產品。相比比之下,那些靠環衛工作為生的老年人,每天的工作很忙碌,他們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學習,也不太想學習這些電子產品,或者更多的是他們沒有能力去學習這些東西。這也呼吁我們要盡自己所能去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老年人,用我們的能力幫這些老年人更加了解這個信息化的時代。
社會實踐第四天,我們幫助和平路北社區進行了一次關于鄰里關系以及社區活動的問卷調查,在這次調查中,也發現了很多問題。有的老年人不愿意進行調查,他們覺得調查了也沒有什么作用。相反之下,有些人愿意回答我們的問題,也正是這些人平常更愿意去社區參加一些活動,學習一些新的知識。在詢問過程中我們也發現現在社區內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隨著樓房居住率的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鄰里之間無交流甚至根本就不認識。這也警示著我們,社區應該多舉辦一些活動,增加鄰里之間的交流與交往,鄰里之間也應該主動進行交流,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才會越來越近,關系才會越來越好,社會才會越來越和諧。
在之后的幾天里我們在和平路北社區幫助老年人學習電腦,智能手機等,社會在不斷進步,科學在不斷發展,電子產品越來越發達,可老年人卻有點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他們雖然很想學,有時候卻缺少條件,身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盡己所能,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老年人。
社會實踐已經結束,感觸頗深,當代大學生應該盡自己所能,多關心身邊的親人,朋友以及身邊需要幫助的老年人,為他們送去溫暖,用自己的能力,學過的知識,交給他們一些簡單的電子產品的操作,讓他們跟上時代的步伐。
關愛老人宣傳標語
關愛空巢老人簡報
關愛空巢老人活動簡報
關愛老人倡議書范文
走進社區關愛老人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四
白發蒼蒼,手持拐杖,走路蹣跚,這些已成為老人的象征;孤單、寂寞、無助也似乎是老人的代名詞。老人,他們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的風雪,需要的是關懷與愛。在他們安享晚年之時,哪怕是我們一個淡淡的微笑,一句親切的問候,一段真誠的祝福足使他們感到無比的溫暖和甜蜜。
正因為如此,這次社會實踐我們來到了邛崍市養老院,開展我們的“懷一份真情,送一份溫暖”川農學子走進養老院幫扶孤寡老人活動。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給這些老人帶來一份快樂。
早早的,我們就做好了全部準備,來到了養老院。邛崍市養老院坐落在一個環境優美的小鎮上。剛到養老院門口,我們就感受到了老人的熱情,也許是他們太久的孤獨終于迎來了“熱鬧”。我們帶來了西瓜,藥品送給老人,看著他們飽經滄桑的臉容,摸著婆婆干瘦且有點發抖的手,我感到一陣陣的心酸。
到養老院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幫爺爺奶奶們打掃他們的寢室衛生。帶上口罩我們就熱火朝天的干起來了,分工合作,擦窗戶,掃地一樣都不落下。看著我們努力的干著,雖然我們臉上留著汗水,但是我們心里卻一點都不覺得累,很開心,終于能夠用我們自己的力量為他們做一點事情,看著他們充滿感謝的眼神,我們覺得再辛苦也值得。我們為他們做一點點事情,他們熱情的感激很一陣,我突然覺得這種樸實的“給予與接受”的感覺很好很好。
第二件事情就是和爺爺奶奶們聊天,從他們口中我知道了他們的辛酸苦辣。其中有一位八十多歲的爺爺,他是一名紅軍,他說:“我們年輕時侯的生活十分艱苦,能否解決溫飽是最大的問題,有時候能吃上一頓番薯粥已經很好了,我們還吃過草根、樹皮,甚至還要餓上好幾頓……”。爺爺回憶著辛酸的經歷,而我卻只能傾聽著、安慰著、鼓舞著。好想和他們一起感受當時的一幕幕。后來,爺爺還表示,目前穩定的社會環境,良好的社會保障,大家的常來探訪讓他十分滿意現在的生活。說到這,爺爺的臉上也露出了幸福的笑。隨后,婆婆還談到我們這一代的學生,并對我們大加贊嘆。交談之余,我們還為他們獻上歌曲。總之,當時的養老院歌聲﹑笑聲久久的回蕩著。
第三件事情就是給爺爺奶奶們派飯,幫他們把碗筷準備好,把飯菜送到他們手上,看著他們吃的津津有味的表情,連我們都感覺那飯菜很香。
后來我們還和他們一起在健身房切磋,教他們打太極拳,看著他們想認真的學好,卻又滑稽的動作,大家都笑的合不攏嘴了。
時間飛逝,活動很快就結束了,當我們揮手離開的那一刻,大家都有點不舍,但我相信我們一定會再來看看的。
通過這次親身體會關愛孤寡老人的活動,與他們心與心的交流,聽著他們那扣人心弦的人生故事,我感慨萬千:我為老人們生活在那個困難時期的遭遇而深表同情,為我們生活在這個安定和諧的時代而感到十分的幸運。我們能夠生活在這個年代已經是無限的幸福,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珍惜眼前人,我們更要懂得尊敬長輩,體諒父母,多與他們溝通。另一方面,老人們雖然有著不同的人生背景,經歷不一樣的風雨,但他們有著相同的需要——我們的關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愛老人自古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我們身為一名當代大學生,一名年輕人更應該弘揚美德,多與老人們溝通,在老人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讓他們享受到家庭般的溫暖,親人般的愛!
走進社區關愛老人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五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邊回憶著第一次活動的時候,看到公交車上上來了一個步履闌珊的阿婆,穿著十分樸素,隱約還能看到衣服上的補丁,車上并未看到有人給哪位阿婆讓座,出于道德心的不忍我站了起來。站在她身邊的時候,她和我說自己是去看住在市里的女兒的。我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像市里這些弱勢群體有許多許多,可以根據他們的狀況,選擇合適方法去幫助他們。我回去和隊友們討論下,看到隊友們出現了一個這樣的狀況,大家的情緒都比較低落,有氣餒的現象。現在振奮士氣才是關鍵。和大家談了會,看著大家又恢復了狀態,我開始講我的思路,并開始安排各個隊員在自己的身邊尋找弱勢群體,主要是福利院,孤兒院,社區的孤寡老人,鄉下的村莊里等。并要求每天和我匯報下情況。我這邊也進行調查。在走訪期間,去了一家孤兒院,里面有一部分孩子有先天性的智障,有著孩童的樣子,卻只有嬰兒的思維,看著他們一雙雙天真無辜但是卻失去靈光的瞳孔的時候,我的內心像是被什么東西刺到了。當我們在埋怨自己父母不給我們買ipad,nike的時候,他們可連ipad,nike是什么都分不清,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在我們詢問院長是否需要幫助的時候,院長婉拒了,一個是暑期社會實踐已經有許多學生來這做過了,二是部分孩子都比較自閉,不愿意過多的接觸外人。于是,我只好放棄了孤兒院這一念頭。
??至于養老院,情況尚可,所以直奔社區,在多家社區走訪下來,在無錫的新江南花園社區正好遇到其居委會需要幫助。
??需要幫助的是一位已經88歲的阿婆,榮阿婆。她是興化人,在無錫已經有60個念頭,丈夫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去世了,膝下并無子女,一直是自己一個人,家境窘迫。新江南花園的居委會希望能有人能夠去陪陪阿婆,并幫阿婆做些活,打掃打掃之類的。我和隊友討論之后便同意了。
??這次活動很快就定下了,在了解了榮阿婆更多的資料后,我們把活動定在了8月26日。心想著這次活動較為簡單,應該能夠順利完成,誰知中間又有一段小插曲。
??在8月23日上午,接到了一通電話,是新江南花園居委會的,居委會阿姨要求把時間調至當日下午。這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個挑戰,在這么短時間內要求我和隊員把時間調整過來。在聯系的時候,大多數隊友的回答都不確定。我心想,完了,這次人都湊不到了。
??等我到了地點的時候才看到,穿好隊服的隊友們一個未差,全到齊了,當瑤瑤說出“我都快趕死了,一接到電話就直接來了,乘了兩個多小時才到的”的時候,我抱住了她,這樣的團隊精神讓我感動!
??真正的友情不是在我幸福的時候能請你吃肉,而是在困難的時候永遠不離不棄。
??在看到榮阿婆的時候,我們熱情地向她問好,榮阿婆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人,雖然沒有人陪伴但是看到我們的時候笑意盈盈。
??我很快分配完了任務。掃地,倒水,整理。阿婆說:“家里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這么開心過了,十年還是二十年我也忘了,看到你們,就像是看到自己的孫女孫子一樣,我雖然也受到社會的照顧,什么捐款啊,送東西啊,都是形式形式,沒有今天開心1阿婆笑了,我們也笑了。在走的時候,突然覺得,榮阿婆的身影羸弱而蹣跚。這不僅僅是一次活動,也是一次幫助他人的機會。
??后來,在電視上看到新聞的時候,我驚喜極了,一來,這是對我們活動的肯定,二來,也可以通過媒體的力量將這樣的狀況引起大家的注意。我急切地將這個消息分享給了隊友,讓他們也感受這成功的一刻。
??最后,我仍然感謝第一次活動的失敗,也感謝第二次活動的成功。失敗吸取教訓,成功重拾信心,但是,不論何時都不忘堅強的本性,恪守的自信,堅定的努力以及不顧一切的繼續,這將是以后我走下去的決心,也是我面對未來人生的態度。
走進社區關愛老人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六
1、弘揚尊老敬老美德,構建和諧社會氛圍。
2、倡樹敬老新風,促進社會文明。
3、密切代際關系,促進家庭和睦。
4、關心老人,關愛老人,關懷老人。
5、倡孝揚善,構建和諧。
6、人間美德忠和孝,世間之交信和誠。
7、尊老敬老仁之本,和諧社會孝當先。
8、齊家美以孝,立世貴以和。
9、弘揚孝道文化,共建和諧濟寧。
10、樹敬老之風,促社會文明。
走進社區關愛老人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七
以前我從沒去過敬老院,這是我第一次去,在去之前我想了好多,比如我想知道他們的生活過的怎么樣,我該怎么跟他們溝通,他們心里是不是很寂寞。我想爺爺奶奶應該很好接觸,我們的表演也一定會讓他們快樂,還有就是看著他們我可能會想起我的爺爺,我害怕自己會流眼淚。
懷著激動和好奇的心情,我們來到了敬老院,門外冷冷清清的,進入大廳只有一兩個爺爺奶奶在溜達,我們上前和爺爺奶奶問好,他們只是笑笑,點點頭。我們上樓,感覺整個樓都很空曠。之后我們到了餐廳,準備開始我們為爺爺奶奶精心準備的節目,這時,爺爺奶奶們都陸陸續續的來到了餐廳,他們有的拄著拐杖,有的坐著輪椅,有的被人攙著,看到這些心里突然好難受。就座好之后僅僅有幾個老人臉上洋溢著微笑,其他爺爺奶奶們都面無表情的坐著,我知道他們過的并不快樂!
我們開始跟爺爺奶奶們聊天,問問他們的身體好不好,在這過得舒不舒心,家里人是否會經常來看他們?可是當我看到一位爺爺拉著我一位同學的手時,我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感,我想起了我的爺爺,爺爺以前也是這樣握著我的手,和我說話。爺爺見年高考前就去世了,家里一直怕影響我考試,直到高考完回家看到爺爺空蕩蕩的床,我才明白一切,以前回家都能看到爺爺躺在床上等候我回家,現在我只能任憑眼淚模糊我的視線,我好希望下一次睜開眼還能看見爺爺和藹的笑著喊我的名字。
調整了許久,終于讓自己平靜下來,我們開始為老人表演節目。我也為爺爺奶奶們精心準備了一個節目,是一個變錢的魔術,當我看到爺爺奶奶們吃驚的表情時,突然覺得自己像是完成了一項偉大的使命,心里覺得無比的自豪,一直以來在家都跟小公主似的,第一次為這么多老人帶去快樂,第一次用自己的努力溫暖那么多孤寂的心。在接下來的一個個節目都一次又一次的逗樂了原本面無表情的爺爺奶奶,我在臺下帶領爺爺奶奶們為表演者打節拍,突然發現他們笑的好開心、好可愛!
表演結束后我和同學們聊天才知道,有些爺爺奶奶根本聽不見我們說了些什么,覺得爺爺奶奶們真的過的好辛苦,他們需要跟多的關愛。
我明白老人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在他們心里最渴望的還是關懷。我希望以后還能有跟多的機會可以照顧他們、關心他們、給他們帶去快樂。這個世上,有一種親情的缺失,叫做心痛;有一種難言的無奈,叫做空巢。我希望我們都能懷著一顆溫暖的心,把我們對空巢老人的愛,凝聚在一起,讓空巢不再空巢,讓老人不再孤單。
走進社區關愛老人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八
剛到養老院,那些爺爺奶奶早已坐在院子里,等著我們的到來。現代65班的學姐幫他們量血壓,我們負責幫助學姐們去問,并幫助老人們量血壓。我剛開始去問有哪些爺爺奶奶沒有量血壓,還是很害怕的,不知道該怎么去問他們,可是看到和我一起的同學,對老人們就像親人一樣,去問他們要不要量血壓,扶他們起坐,我也鼓起了勇氣去問,一個兩個……我幫助了許多爺爺奶奶測了血壓。
測了血壓之后,我們開始了我們的表演,有唱歌、有跳舞都是他們那個年代喜歡的,表演到最后,有些老人有感而發,拉起了二胡,唱起了自己喜歡的歌,我才發現,這些爺爺奶奶其實挺可愛的,他們也很和藹,就像小孩子一樣,是要陪伴,需要關愛,他們也很害怕孤獨,同時也很想念他們的子女,希望他們的子女能夠多來看看他們。
我跟一個奶奶聊了很久她說話不是很清楚,她說的最多的還是她的兒子和女兒,和她年輕時候的事,可能是因為看到了我們,她想起了她年輕時候的模樣。她年輕的時候,也像我們一樣,愛笑愛哭,吵吵鬧鬧,無憂無慮,我陪她坐了一個下午,她讓想起了我的奶奶,我以前沒有多花時間陪奶奶說話,現在想她了,想陪她說說話,想讓她扇著扇子陪我入睡的機會也沒有了,她早已不在了。
時間已晚,我們也要回去了,爺爺奶奶一直送到了門口,我們和他們揮手告別,他們也很不舍,這是我的第一次,也是最難忘的實踐活動,還有那個最忘不掉的奶奶。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不但檢驗了我們在學校學習護理專業技能知識的應用,而且也對養老院里的老人們有所了解,開闊了我們的眼界,這對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人生體驗。
走進社區關愛老人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九
廣大市民和志愿者朋友們:
你們好!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行動”啟動儀式,標志著綏芬河市“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行動”正式拉開帷幕。
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我市空巢老人與日懼增,為扎實推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積極為空巢老人排憂解難,不斷促進文明和諧社會建設。根據中央文明委的要求,我們向廣大市民和志愿者朋友們發出如下倡議:
以府為主導,以社區為依托,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撫慰、應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務,積極為他們排憂解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令人欣喜的是在我們社區志愿者中不僅有青年,更有許多老黨員,他們不但為身邊的高齡獨居老人提供“鄰里守望”服務,還與老人們溝通思想,為他們排憂解難,使孤寡老人時刻都能感受到來自政府和社會的關懷與溫暖。
作為社區工作者,每天給老人們一個問候,每周看望他們一次,每月走訪一次,每年為他們過一次生日,是社區工作者的責任,也是義務。我們每個人都會老,關愛老人就是在關愛我們自己,關愛我們的明天。“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行動”對于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形成良好社會氛圍和融洽人際關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中社區負有不可懈怠的責任。
對于我市的空巢老人來說,這個冬天將不再寒冷,我們社區將本著“以人為本,尊重自愿、就近結對,幫扶有力、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突出重點,優先服務”的四項原則,定期對空巢老人的身體狀況、經濟來源、精神心理以及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調查,分類建立電子信息檔案,提高志愿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并依托社區志愿者服務站,將志愿服務內容從主要注重生活關愛和照顧向精神關愛延伸,從結對服務向組織服務延伸,從日常服務向專業服務延伸,有效提升空巢老人的生活質量。
空巢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是弘揚傳統美德,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我們將以此次活動為起點,倡議發動所有社區志愿者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撫慰、應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服務,向空巢老人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讓空巢老人切實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倡議人:xxx
時間:xx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