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那關于總結格式是怎樣的呢?而個人總結又該怎么寫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總結書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會計實訓總結篇一
近期,我在學校的實訓中心參加了新編會計實訓課程,通過實際操作和專業指導,我深刻體會到了會計知識的重要性和實際應用的技巧。在這次實訓中,我通過學習和實踐,收獲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和體會。以下是我對這次實訓的心得總結:
首先,通過實際操作,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會計原理和會計準則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中,我意識到準確的會計處理是保證財務信息真實性和可靠性的關鍵。在每一筆賬務處理中,我都要遵循會計準則的要求,確保賬務準確無誤。同時,我還學會了根據不同情況選擇合適的會計處理方法,例如,對于不同的收入、費用和資產,我可以選擇不同的核算方法,確保財務報表信息的準確性和可比性。
其次,我在實際操作中體會到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在實訓中心,每個人都被分為小組進行實踐操作,這要求我們必須要和組員密切合作,互相幫助、互相支持。通過團隊合作,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的實訓任務,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團隊合作還可以讓我們分享經驗和知識,從其他組員的成功或失敗中汲取教訓,不斷提高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
第三,我明白了良好的時間管理對于會計實踐的重要性。在實踐操作中,每一個步驟都需要精確計算和仔細核對,因此,時間管理成為了尤為關鍵的一環。通過實際操作,我學會了合理規劃時間,高效利用每一分鐘。我會先根據任務的緊急程度和重要程度進行排序,然后合理安排實踐時間,確保能夠按時完成任務。通過時間管理,我不僅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還能夠減少錯誤的發生,為公司的財務報表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支持。
第四,通過這次實訓,我對于會計軟件的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實踐操作中,我們使用了普及度極高的會計軟件,學會了它的基本功能和高級操作。會計軟件操作的便捷性不僅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還減少了錯誤幾率。我們可以通過會計軟件自動生成各種財務報表和報告,而不再需要手動錄入和計算。會計軟件的使用對于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最后,通過這次實訓,我深刻體會到了會計工作的責任和擔當。作為會計人員,我們要對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同時也要保護公司的利益,防范可能存在的風險。通過實踐操作,我明白了每一項工作的重要性,每一個做出的決策都會直接影響到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和企業的經營狀況。我會時刻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力求做到盡善盡美。
通過這次新編會計實訓,我不僅學到了會計實際操作的技巧和經驗,更增強了我對會計職業的認同感。我將把這次實訓中獲得的知識和經驗運用到以后的學習和職業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在日后的工作中,我會時刻保持對會計知識的學習和研究,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為企業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會計實訓總結篇二
第一段:介紹電腦會計實訓的目的和意義(200字)
電腦會計實訓是現代會計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通過實踐操作,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會計理論,并通過實操提升實際操作能力。實訓過程中,我們掌握了使用會計軟件進行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熟悉了公司內部會計流程,提高了應用軟件的能力和專業素養,為將來投身于實際工作奠定了基礎。
第二段:對實訓過程中的困難與挑戰的分析(250字)
在實訓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些困難和挑戰。首先,軟件的操作較為復雜,需要熟悉不同的功能模塊和具體操作步驟。其次,實際的會計流程比課堂上學習的要復雜,需要我們熟悉公司內部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否則很容易出現錯誤。此外,在實操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核算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現漏項或錯誤核算的情況。這些困難和挑戰,讓我們深刻意識到掌握會計軟件和實際操作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不斷努力克服困難,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三段:實訓過程中的收獲與體會(300字)
通過電腦會計實訓,我受益匪淺。首先,我對會計軟件的使用和會計核算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過實際操作,我學會了如何正確輸入會計憑證、處理各類賬務及報表的生成和分析。其次,我對公司內部會計流程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了解了各部門之間的業務流轉和會計核算的要求。此外,實訓過程中,我們還學會了如何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一系列的會計核算任務,提高了我們的時間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這些收獲讓我更加自信地投身到會計工作中。
第四段:對實訓的不足和改進的思考(250字)
在實訓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首先,實訓的時間較為緊湊,無法涵蓋所有會計核算的環節。其次,實訓過程中,我們對一些復雜會計問題的解決方法了解還不全面,需要加強對會計理論的學習。此外,實訓過程中我們更注重操作,尚未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最佳狀態。為了改進這些不足,我認為可以進一步優化實訓的內容和方式,增加理論教學的比重,同時增加實際案例的分析與討論,培養學生的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五段:總結體會和展望未來(200字)
通過電腦會計實訓,我不僅加深了對會計知識的理解,還培養了實際操作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的意識。實訓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學習不僅僅是停留在書本上,更需要付諸實踐。在將來的工作中,我將繼續不斷學習,緊跟時代的發展,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為企業的發展貢獻力量。我相信電腦會計實訓為我今后的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會計實訓總結篇三
強的處理基本實務的能力與比較系統的專業知識,這才是我們學習與實習的目的和意義。
剛開始去公司實習的時候,我的心情充滿了激動、興奮、期盼、喜悅。我相信,只要我認真學習,好好把握,做好每一件事,實習肯定會有成績。但后來很多東西看似簡單,其實要做好它很不容易。通過實踐我深有感觸,幾個月實習期雖然很短,卻使我懂得了很多。不僅是進行了一次良好的校外實習,還學會了在工作中如何與人相處,知道干什么,怎么干,按照規定的程序來完成工作任務。同時對會計這門專業也有了實際操作和了解,為我以后更好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一個企業而言,得控則強,失控則弱,無控則亂。企業經營好比一湖清水,管理規范好比千里長堤。水從堤轉,才能因而得福,如果大堤本身千瘡百孔,水就會破堤而出為禍一方。軍中無法,等于自敗,企業無規,等于自亂。經過一月實習下來,使我受益良多,具體的實踐體會如下:
首先,就是會計的連通性、邏輯性和規范性。每一筆業務的發生,都要根據其原始憑證,一一登記入記賬憑證、明細賬、日記賬、三欄式賬、多欄式賬、總賬等等可能連通起來的賬戶。會計的每一筆賬務都有依有據,而且是逐一按時間順序登記下來的,極具邏輯性,。在會計的實踐中,漏賬、錯賬的更正,都不允許隨意添改,不容弄虛作假。每一個程序、步驟都得以會計制度為前提、為基礎。體現了會計的規范性。
是會計操作的一般順序和基本流程。負責記帳的會計每天早上的工作就是對昨天的帳務進行核對,如打印工前準備,科目結單,日總帳表,對昨日發生的所有業務的記帳憑證進行平衡檢查等,一一對應。然后才開始一天的日常業務,主要有支票,電匯等。在中午之前,有票據交換提入,根據交換軋差單編制特種轉帳,借、貸憑證等,檢查是否有退票。下午,將其他工作人員上門收款提入的支票進行審核,通過信息系統進行錄入。在本日業務結束后,進行本日終結處理,打印本日發生業務的所有相關憑證,對帳,檢查今日的帳務的借貸是否平衡。最后有專門的會計人員裝訂起來,再次審查,然后裝訂憑證交予上級。
在這實習階段我主要的工作還是負責公司里面的一些小事情,幫忙長輩給予布置的工作任務。對于學習的我,很多事情不熟悉,需要學習跟改進的我都會做好筆記,事后對其改進和注意。
慢慢的對于會計這行我也有了實際工作的一些經驗,同時在這短短兩個月的實習期間,也形成了對會計的熱情。會計是一項不可馬虎的工作,每一筆業務經濟都需要我們認真詳細的校對。
同時經過一個月的實習也讓我對會計工作有了以下更深的了解:
整體內容,而對某些專項內容披露不夠充分;(4)現行會計報告的結果是以內部經濟活動影響為主,未能充分揭示外部環境因素對企業的影響程度;(5)現行會計報告報送的時間是以會計分期假設為前提,定期報告,時效性較差。
二、會計實務工作的改革思考:會計管理作為國民經濟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將越來越大。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管理方式的變化,會計工作的重點應日益從信息加工演化為對知識、信息的分析、判斷和運用上來,會計實務工作方面的改革勢在必行。
1、不斷擴大會計職業范圍。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工作的基點已經不是僅僅滿足于過去的信息(計算機能輕而易舉地在極短時間內完成此項任務),而是將信息控制、未來預測作為工作的重點。會計工作除傳統的企業會計核算外,財務管理、經營計劃制訂、財務控制系統設計、投資決策等應成為重要的職業范圍。因此會計實務工作者應不斷拓寬視眼,延伸和轉變會計工作的功能,充分發揮會計在知識經濟時代應有的作用。
2、不斷更新會計知識體系。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組織結構將出現較大的變革;按工作成果取酬的彈性工作制將成為普遍的工時制度;企業越來越重視人力資源和人力投資,員工也希望將自己的智慧財產投資于企業;企業的更多精力將放在新產品的研究上。另外,經濟各部門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經濟運行的“觸角”也延伸向經濟部門以外的其他領域,如政治、文化、環境等等,近年來出現的綠色會計、行為會計等就是這種趨勢的端倪。因此會計實務工作者應適應社會變革,不斷增長和更新知識。
3、不斷普及與深入信息技術的應用。在知識經濟時代,財務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處理,資本的籌集、調度和投入,產品的設計、加工和制造等關鍵性的過程,都必須依靠健全的信息技術才能順利進行,隨著經濟信息化的出現,使得國際互聯網(internet)、企業內部網(intranet)成為會計人員的常用工具,手工處理方式已經到了非變革不可的時候。信息技術在會計中應用的不斷普及與深入,及其本身技術、知識更新的不斷加快,必將進一步加大對會計職業發展和會計人員知識結構的要求。
三、會計教育的改革思考:知識經濟時代將以“知識型、智慧型”人才為主體,而人才的培養源自于教育,教育是知識經濟發展的關鍵,它能不斷地進行高素質人才的生產和再生產,為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培養源源不斷的后備力量。就會計而言,會計教育的改革勢在必行。會計教育工作應不斷轉變教育觀念,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經濟發展需要。
1、21世紀的會計教育是素質教育。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計教育培養的是高素質的“通才”,教師不僅僅是傳授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的學習、生活氛圍,本著能構建完善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拓寬知識背景和能力基礎的原則,讓學生學會“做人、做事、做學問”。
2、21世紀的會計教育是終身教育。在知識經濟時代,學校教育再也不是一次性為學生準備一切的教育,學習的社會化、社會化學習是教育更普遍的形式,終身教育是會計教育的主要目標,一個人只要有一、二個月不學習,就會落后,會計人員將不斷回歸教育,“活到老、學到老”正是為此需要做了很恰當的詮釋。
3、21世紀的會計教育是創新教育。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將不斷創新,“不創新,就滅亡”,就會計教育而言,一方面,它要求培養的人才有獨立思維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認識和評價的能力等;另一方面,它要求會計教育不斷進行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改革。
會計實訓總結篇四
認知會計實訓是會計專業學生的一種重要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的會計思維和實際操作能力。在參與這次實訓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實踐對于知識的鞏固和應用的重要性。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實踐,我不僅加深了對會計知識的理解,還提高了自己的團隊合作和問題解決能力。以下是我在這次認知會計實訓中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
通過該實踐項目,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緊密聯系。在實踐過程中,我們需要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將其轉化為實際操作。例如,在編制財務報表時,我們需要運用會計準則進行核算和分析,這要求我們對會計準則的理解要求更加深入。在實踐中,我發現只有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會計的實質,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會計技能。
第三段: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在實踐過程中,我和我的團隊成員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務。通過與團隊成員的溝通與協作,我體會到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只有通過相互合作、共同協商,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并取得良好的實踐成果。同時,通過團隊協作,我也學會了傾聽和接受他人的意見和建議,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想法和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段: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許多問題和困難,需要進行分析和解決。通過與團隊成員的討論和經驗交流,我逐漸提升了自己的問題解決能力。學會運用邏輯思維和多角度的分析方法,有助于更快地找到問題的根源并解決。這種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日后的工作也是至關重要的,能夠快速準確地應對各種挑戰和困難。
第五段:對未來的啟示
通過這次認知會計實訓,我不僅提高了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還明確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我意識到會計職業不僅要求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還需要具備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精神。我將繼續加強自身的學習,并積極參與更多的實踐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同時,我也將積極培養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以適應日后工作中的需求和挑戰。
總結:
通過這次認知會計實訓,我不僅學到了實際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和提高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我深刻體會到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并明確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將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而不斷努力。
會計實訓總結篇五
我們在20xx年4月5號開始了本次會計實習,采取模擬實習的方式,使用印制好的資料作為整個會計實習的材料來源。通過實習,熟悉并掌握會計流程的各個步驟及其具體操作
--
包括了解賬戶的內容和基本結構,了解借貸賬戶法的記賬規則,掌握開設和登記賬戶以及編制會計分錄的操作、原始憑證填制和審核的操作以及根據原始憑證判填制記賬憑證的方法。以使學生對會計有更深的理性認識并掌握會計基本操作技能。這是本次實習的目的!以前,我總以為自己的會計理論知識扎實較強,正如所有工作一樣,掌握了規律,照葫蘆畫瓢準沒錯,經過這次實習,才發現,會計其實更講究的是它的實際操作性和實踐性。書本上似乎只是紙上談兵。倘若將這些理論性極強的東西搬上實際上應用,那我們也會是無從下手。這次實習,我們是既做會計,又做出納,剛開始還真不習慣,才做了兩天,就感覺人都快散架了,加上天氣又熱,心情更加煩躁,而會計最大的忌諱就是心煩氣燥,所以剛開始做的幾天,那真是錯誤百出啊!!
本次實習的地點是本班教師,按老師要求,我們分成了小組,每個小組5.6個人,圍在一起做帳,這樣有利于同學交流!!按照企業會計制度要求,首先設置:總賬、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資產類、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以及損益類等明細賬。仔細閱讀模擬材料,判斷資料中的經濟業務涉及的賬戶,根據各賬戶的屬性分類,填入賬頁紙中。最后填寫各賬戶的期初余額。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按照企業會計制度要求,首先設置:總賬、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資產類、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以及損益類等明細賬。其次根據下發的會計模擬資料,仔細閱讀、判斷本資料中的經濟業務涉及哪些賬戶,其中:總賬賬戶有哪些,明細賬賬戶是哪個;而后再根據各賬戶的性質分出其所屬的賬戶類別。再次按照上述分類,將所涉及的全部賬戶名稱,貼口取紙填列到各類賬簿中去,并把資料中所列期初余額,登記在相關賬戶借、貸方余額欄內。最后試算平衡,要求全部賬戶借方余額合計等于全部賬戶貸方余額合計;總賬借貸方金額要與下設的相關明細賬戶借貸方余額合計數相等,試算平衡后方可進行本期業務登記,否則不能進行。
首先登記賬簿必須使用蘭黑墨水書寫,沖賬時可使用紅色墨水,但字跡要清楚,不得跳行、空頁,對發生的記賬錯誤,采用錯賬更正法予以更正,不得隨意涂改,挖補等。其次明細賬要根據審核后的記賬憑證逐筆序時予以登記;第三總賬根據“記賬憑證匯總表”,我們做了10天的登記,登記完畢要與其所屬的明細帳戶核對相符。
首先詳細檢查模擬資料中所列的經濟事項,是否全部填制記賬憑證,并據此記入賬簿。有無錯記賬戶、錯記金額,如有應及時補正。其次在保證各項經濟業務全部準確登記入賬的基礎上,結出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總賬和各類明細賬的本期發生額與期末金額,為編制會計作好充分準備。
首先在左上角填明編制單位、編制時間;其次根據總帳或有關明細帳資料按項目填列;還必須要使資產負債表要保證左方金額合計等于右方金額合計,否則重填;最后還要編制人要簽名。
這次實習的時間是三周,由任春秋老師指導我們做,可是我們只做了1-10號的憑證,總結原因有以下幾點:
(1)我們之前的理論基礎學的不好,以至于在做的tine還要不停的翻書;
(2)以前沒有接觸過會計,很多憑證都是第一次看到,剛開始根本無從下手,怕做錯啊!
(3)年輕人,心浮氣燥,對做會計沒有興趣!所以我們要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把會計理論知識好好的復習一下,培養對會計的興趣!爭取下次再做的時候能夠快點!
會計實訓總結篇六
第一段:引言(大約200字)
在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涯中,我參加了很多實踐性的課程和實訓活動。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實訓之一就是認知會計實訓。通過這一實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會計知識與實際工作的緊密聯系,同時也意識到了自己在實際操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文將從實訓目的、實訓過程、實訓收獲三個方面來總結我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實訓目的(大約300字)
認知會計實訓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對會計理論的實踐操作能力,并通過真實案例的分析和解決,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在實訓開始之前,我們首先學習了會計基本知識和相關工具的使用,包括財務報表的編制與分析、會計軟件的運用等,為實踐活動打下了基礎。實訓期間,我們根據給定的案例和實際情況,利用所學知識進行會計核算和財務報表編制,并進行財務分析,從而加深對會計實際應用的理解。
第三段:實訓過程(大約400字)
實訓過程中,我們被分成小組,并給予了一個真實的企業案例。我們首先進行了案例的分析,熟悉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和需求。然后,根據所學的會計知識和工具,對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編制和分析,找出問題所在,并提出改進措施。這一過程中,我們需要合理分配工作,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協作,才能完成任務。在實訓過程中,我們還學會了如何使用會計軟件進行財務報表的編制和數據的分析,提高了我們的實踐操作能力。
第四段:實訓收獲(大約300字)
通過這次實訓,我不僅熟悉了會計知識的運用和工具的使用,還培養了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在與小組成員的緊密合作中,我學會了傾聽他人的意見和想法,并靈活地調整自己的角色和思維方式。同時,實訓還增強了我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我能夠更好地應對實際工作中的各種情況和挑戰。
第五段:結語(大約200字)
通過認知會計實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會計知識與實際工作的聯系,意識到了自己在實際操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通過對企業案例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我不僅提升了會計操作能力,還培養了解決問題和團隊合作的能力。我相信,這些收獲將對我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我也希望將這些經驗和知識與他人分享,為更多的人帶來幫助和啟發。
會計實訓總結篇七
大一的時候我們已經練習過一次手工實訓,但這學期學校為我們安排的這次為期兩周的手工會計崗位模擬實訓,是在我們學完財務會計后針對更深一層次的認識,讓我們接觸到很多我們以前沒有遇到過的科目在實際中的運用,學校旨在提高我們動手操作的基本技能,使我們更好地掌握從編制憑證開始到登記帳簿直到編制會計報表這一會計核算過程,提高我們的實踐能力,突出 “重實踐,強技能”學習理念。
在王坤福老師和何建國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在第一天的時候作了一次總的計劃安排崗位設置、分工調配,這一次我們進行了分組四個人一個小組。在了解企業的基本資料后,知道我們這次是負責12月份的業務往來及年終報表。由于工作量比較大,王老師讓我們把這個月的業務一分為三,1~10日匯總一次,11~20日匯總一次,21~31日匯總一次,同時我們小組也進行了相應的計劃安排。第二次課我們是完成建賬任務,主要是以出納角色建立日記賬,一合適的會計角色建立分類賬,并登記期初余額并進行試算平衡。第三次課時完成1~10日的業務處理,業務處理的流程是:識別原始憑證,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或保存好原始憑證,登記日記賬明細賬。每筆業務一個循環,這樣才能不保證會有錯漏,我因為有一次為了圖方便,不是按循環來的,而是一次性填制好記賬憑證,再登日記賬明細賬,結果后面還是出現過問題。直到沒有問題出現后我們編制1~10的科目匯總表,并登記總賬。在編制科目匯總表之前我們要根據記賬憑證,用t型賬戶進行匯總,再根據t型賬戶的匯總數編制科目匯總表,然后再登記總帳。后面兩天也是按同樣的方法完成11~31日的業務。由于工作量大復雜和量大,我們小組進行了分工,我的工作是關于長期股權投、固定資產、投資性房地產、所有者權益以及長期負債這些板塊的憑證填制。除卻這些我們有時還要進行錯帳更正,比如對于錯帳更正的記賬憑證,與正常憑證一樣的程序:先登記日記賬再登明細賬,在月末時與其他憑證一起匯總,知識要注意金額的顏色。
期末業務比較繁瑣,這也是對我們的一次挑戰,這是對專業知識和經驗判斷的一次考驗!如制造費用的分配,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的攤銷,利息的計提,費用的分配,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稅費的計提,提取法定的盈余公積,月末結賬。直到第九次課時我們已經完成了這個月的業務,接下來是對賬,包括賬證核對,賬賬核對,賬實核對。然后是財產清查,主要是存貨的清查。還有就是結賬,但是結賬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日記賬、總賬、存貨明細賬、應繳稅費明細賬等結賬用雙匯線,而往來明細賬、費用明細賬、成本明細賬就用單紅線。最后就是出報表,這是我們覺得最難的地方,也是我們檢驗前面做得是否正確的一次核對。王老師要我們出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我在出報表的時候,總是不平,算了很多次,后來檢查了很多次后才發現漏了一個。最后終于還是平了,讓我們大家心里很是高興!出了報表,接下來就是整理工作了,我們把整理好的記賬憑證整理好在自己教室裝訂好,我發覺裝訂也是一個很需要細心的事,必須每張憑證都要整齊,保證原始憑證都能訂到,打孔的位置也要事先預定好,不然用包角紙就會包不住,不能達到美觀。這些細節都是很應值得注意的!
時間似箭,時光飛逝,短短的2個星期的會計實訓又結束了。在這23個星期的實訓中,給我們更大的感覺是會計的任務繁重。會計的分崗位實訓,讓我們清楚了各個崗位的責任和工作內容。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其中的滋味。會計實訓,對我們各方面的要求更是提高了一大步。王老師和何老師在這個課上不僅是做到了一個引導者,更教了我們很多方法,及現實生活中又要怎么做。張老師每一節課都有提醒我們嚴格按照規范的程序完成每筆業務的處理,數字書寫規范,保持環境衛生,要養成一種良好的職業習慣。此孜孜不倦!經過十多周的手工實訓,使我的會計知識在實訓中得到了驗證,并學到了一定的基本實際操作能力。在取得實效的同時,我也在操作過程中發現了自身的許多不足:
2、實際工作中編制會計分錄,在這方面我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今后還得加強練習。
3、數字書寫還需多加在任何場所中注意。希望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學校能給我們更多的實訓課,以便我們能不斷地查漏補缺,這樣更能幫助我們學好會計這門課,為以后走向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實訓,我們對會計核算的感性認識進一步加強。我們這次實訓是綜合性訓練,分成四個人既有主管會計、審核、出納,又是其他原始憑證的填制人,克服了分崗實習工作不到位的不完整、不系統現象。加深理解了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將所有的基礎會計、財務會計和成本會計等相關課程進行綜合運用,了解會計內部控制的基本要求,掌握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過程;熟練掌握了會計操作的基本技能;將會計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增進了我們對企業實踐運作情況的認識,為我們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會計實訓總結篇八
此次實訓,我們每天必須在機房上機作賬,我們要一直面對枯燥無味的數字,肯定會心生厭煩。但是過會計電算化上機操作實訓,我們也充分的了解了電算化操作要求和會計應用步驟方法,提高了電算化會計實務處理能力,加強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同時也在實訓過程中發現了一系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并尋求到解決的方法。
首先,會計科目,開始時根據資料增加和修改會計科目,等到填制憑證時才發現要新增會計科目,更換操作員再進入“基礎數據”,然后更改。增加的明細科目,會把總賬科目的金額過渡到明細科目中。
第二,在錄入憑證時,有的關系到應付賬款、應付票據、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的會計科目的使用,則會出現該“科目系統受控不能應用”。這時我們應該調出會計科目然后找到該科目修改此科目把受控系統去掉,這時就能使用了。出納簽字時沒有符合條件的憑證,憑證審核后,進行出納簽字時出現了“沒有符合條件的憑證”,原來是因為在定義憑證時沒有設置該項內容。
第三,輸入銀行對賬單時,日期不是超出范圍就不符合要求,經過老師指點發現,進入時沒有選對日期,所以銀行對賬單總是出問題。
最后,在生成報表時遇到的問題更多,很多數都不平,我們只好逐筆查找錯誤并對正明細賬,發現確實錯了后不得不進行反記賬、取消審核取、消出納簽字進行修改。然后再出納簽字、審核、記賬。再查看報表中的數據是否正確了。
通過手工實訓,讓我感覺手工做賬太煩瑣。所有的賬表都要自己編制,不像電算化報表根據公式自己出數。手工做賬不能馬虎,一點點錯就要改好多。即將畢業的我們,再經歷這次實訓后,對以后實際工作又有了新的認識。會計手工做賬是一個很煩瑣的工作,現在經濟發展的速度很快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來做賬。這也是我們最后一次在學校實訓了,我們大家都很珍惜這個機會。
會計實訓總結篇九
隨著會計制度的日趨完善,作為一名在校的.會計專業學生,為了順應社會的要求,加強社會競爭力,也應該注重培養自身的素質,培養較強的會計工作的操作能力。學校為促進我們理解掌握會計核算基本知識,增強動手操作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工作打下基礎,安排了為期三周的會計實訓。這次實訓我們采用手工記賬的方法做賬,小組為單位,以模擬企業----xx機械廠12月發生的經濟業務為資料做了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填制各種明細賬和總賬—編制科目匯總表—核對各賬是否相等—編制試算平衡表—填寫財務報表—整理和裝訂記賬憑證的一整套完整的賬。
老師先讓我們了解公司的相關內容,然后讓我們做了1到10日的業務,要求我們先根據,分析原始憑證上的項目寫分錄。我剛開始覺得很簡單,但到了老師報答案時才知道自己這個分錄少明細科目,那筆業務錯了金額,或者直接少些分錄,這些錯誤都會直接影響到記賬憑證的填寫,正誤。這些失誤都是自己細心不足,耐心欠佳,造成的,這是作為未來會計人員的缺點。下來開始登記記賬憑證,記賬憑證是根據原始憑證填寫的,由于我們根據原始憑證寫好了分錄,我就認為填寫記賬憑證是最簡單的步驟,但是事實并沒有我想象的容易,自己總是會將金額寫錯,書上提及的改錯方法還記得但是無法很好運用,就浪費了很多記賬憑證。后來在老師的提醒下,我知道實際中如何正確修改,也發現了書上的方法與現實并不是完全相同,要聯系實際操作,不能只做學院派。
除了金額,自己的憑證編號也出了錯,我將相同業務的幾個憑證和一筆業務需寫幾張憑證的憑證編號都用了分數表示,這都是由于自己對書本知識不清楚造成的。除此以外,記賬憑證上要求寫的會計主管、會計人員的名字也填寫錯了,這個錯誤是因為自己沒有聽老師的要求,沒有熟悉該模擬企業的概況。諸如此類的錯誤比較多,也就導致我原本以為很簡單很快完成的任務用了我很長時間。出了這么多錯誤我才知道自己的書本知識真的不牢固,自己要加強對書本知識的掌握,只有以書本的基礎知識為基底,自己才不會在實際操作中不會一籌莫展。當然自己也不能總根據書本上的內容,理論與現實總有差距,實際做賬過程中有許多與書本知識不同的地方,我需要理論聯系實際,,做實務派也做學院派。還有一點,自己上課時應該認真聽講,達到老師要求,當心老師提到的注意點,遇到不懂的不能裝懂,要及時問老師。
完成了1到10日業務的記賬憑證,我們就要登記日記賬、明細賬,完成科目匯總編,最后登記總賬。由于以前并沒有接觸過,自己及小組其他伙伴在完成任務還是比較困難。開賬、登賬、計算余額老師都在做這些任務時和我們講過做法,但這并沒減少這些步驟的繁瑣及問題。在登記日記賬、明細賬時,不同會計科目要登記在不同形式賬頁中,哪些需要需要逐筆結出余額的科目也要注意,書本上有相關的知識,但就是因為自己對知識掌握的不好,是自己登記時很沒頭緒,有很容易出錯。最常見的就是漏記記賬憑證上的內容以及計算的金額錯誤,這些任務就要求我對書本知識的了解和細心程度。
在完成科目匯總表時,由于涉及的科目比較多,數字計算比較麻煩,我們小組采取分工計算,我們在“t”型賬務中匯總計算,得到的結果相互比照,步驟很繁瑣,計算很容易出錯,我們小組在計算多次才得到結果。我想這就是當初分組的原因,這個計算不僅僅考驗我們的計算能力,也是對我們團隊合作精神的鍛煉。10日的天數不多,可業務卻很多,我感覺特別累,特別是遇到麻煩的計算和計算結果于其他人不一樣時,心里總是很煩躁,錯誤也就隨之增加,甚至有時做不下去。對于先前的不注重,我感到很慚愧,自己也從中了解作為一名做賬初學者,自己應該虛心學習,耐心和細心要每時每刻鍛煉。至于書本知識,我要不斷溫故,在實際操作中不斷知新。
前十日業務在不斷出錯中完成,這讓我有了一些做賬經驗,在做后一段時間業務時自己感到并沒有先前那么困難。但是業務也到后面越難,有許多原始憑證需要自己計算填寫,包括分配金額和成本等等,這些計算屬于成本會計知識,對于成本會計沒有很好掌握的人來說是個挑戰。老師在課上講了計算方法,我不大會計算,自己不得不看書本或問我們組組長和班上其他人,我在做這些業務時每天都熬夜,真的很累,而且總是不耐煩。現在想想這種情況屬于自己的問題。
實訓結束了,我很感謝李老師在實訓期間對我們認真負責,不斷傳授實務操作方法、復習以前知識、講授新的知識。這次實訓讓我體會到會計工作在企業的日常運轉中的重要性,以及會計工作對我們會計從業人員的嚴格要求。當然這次困難的實訓也使得我們每個人掌握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與記賬憑證加強對所學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運用會計基本技能的水平,使我的基礎會計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得到了驗證,并具備了一定的基本實際操作能力。但在取得實效的同時,我也在操作過程中發現了自身的許多不足當然也浮現了許多不足之處,如基礎知識不牢固、不夠細心,耐心也欠缺等。我要在今后生活中我要培養自己的認真、仔細、耐心和細心,不斷復習書本知識,上課時認真聽講。每一次實習都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我們要在實習中累計經驗,發現他人之長及自身之短,不斷取長補短,不斷成長,做一個動手、動腦能很好結合的人,這對今后走入社會,適應社會環境,在激烈就業競爭站得更穩。
會計實訓總結篇十
大學生工作會計實訓總結2000字要怎樣寫的呢?以下會計實訓總結2000字范文參考閱讀。
為期一個半月的實習結束了,我在這一個半月的實習中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受益非淺。
現在我就對本次實習做一個小結。
對于現代企業來說,會計工作是一項重要的管理制度,是要為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服務。
因此,可以認為,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是企業會計的根本目標。
帶著這個目標,我開始了在我所在的實習企業進行了有目的實習。
在此之前,我認真學習了《會計法》以及財政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企業財務通則》等作為過渡的新的行業會計制度和財務制度,因為這些大學法規我國會計制度改革進程中的一重大舉措。
此次實習,主要崗位是一些帳務的核查,因此主要實習科目應收應付帳款的核算,也涉及一些其他對外投資科目。
在實習中,我參加了該企業月末的財務核算,認真學習了正當而標準的會計程序,真正從課本中走到了現實中,從抽象的理論回到了多彩的實際生活,細致的了解了財務會計的全過程及會計核算的各環節,認真觀摩一些會計的整個審計、核算過程,并掌握了一些會計事務的適用及適用范圍。
跟隨財務人員,核實會計事實。
真正了解和熟悉了我國的公訴程序及法庭的作用和職能,同時還配合公司財務人員做好帳本的調查筆錄和日記帳筆錄,做好帳簿的裝訂歸檔工作。
經過1個半月的實習,我從客觀上對自己在學校里所學的知識有了感性的認識,使自己更加充分大學解了理論與實際的關系。
我這次實習所涉及的內容,主要是會計業務(對公業務),其他一般了解的有購貨業務、票據業務、貸款業務。
會計業務對公業務的會計部門的核算(主要指票據業務)主要分為三個步驟,記帳、復核與出納。
這里所講的票據業務主要是指支票,包括轉帳支票與現金支票兩種。
對于辦理現金支票業務,首先是要審核,看出票人的印鑒是否與銀行預留印鑒相符,方式就是通過大學驗印,或者是手工核對;再看大小寫金額是否一致,出票金額、出票日期、收款人要素等有無涂改,支票是否已經超過提示付款期限,支票是否透支,如果有背書,則背書人簽章是否相符,值得注意的是大寫金額到元為整,到分則不能在記整。
對于現金支票,會計記帳員審核無誤后記帳,然后傳遞給會計復核員,會計復核員確認為無誤后,就傳遞給出納,由出納人員加蓋現金付訖章,收款人就可出納處領取現金(出納與收款人口頭對帳后)。
通過這次實習,我對會計工作有了以下更深的了解:
一、關于會計報告:會計報告所披露的信息應充分反映企業特定時期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及其相關信息,以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按照現行《企業基本會計準則》體系所報告的會計信息已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對信息的要求,(1)現行會計報告的形式單一,通過表格數字化反映,文字說明的內容較少;(2)現行會計報告的計量標準是以歷史價值為主,而對現行價值和未來價值反映不足;(3)現行會計報告的內容是以歷史成本和權責發生制原則為基礎,反映歷史的和現在的信息,而缺乏具有預測性、前瞻性及不確定性的信息,另外,報告所強調的是整體內容,而對某些專項內容披露不夠充分;(4)現行會計報告的結果是以內部經濟活動影響為主,未能充分揭示外部環境因素對企業的影響程度;(5)現行會計報告報送的時間是以會計分期假設為前提,定期報告,時效性較差。
二、會計實務工作的改革思考:會計管理作為國民經濟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將越來越大。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管理方式的變化,會計工作的重點應日益從信息加工演化為對知識、信息的分析、判斷和運用上來,會計實務工作方面的改革勢在必行。
1、不斷擴大會計職業范圍。
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工作的基點已經不是僅僅滿足于過去的信息(計算機能輕而易舉地在極短時間內完成此項任務),而是將信息控制、未來預測作為工作的重點。
會計工作除傳統的企業會計核算外,財務管理、經營計劃制訂、財務控制系統設計、投資決策等應成為重要的職業范圍。
因此會計實務工作者應不斷拓寬視眼,延伸和轉變會計工作的功能,充分發揮會計在知識經濟時代應有的作用。
2、不斷更新會計知識體系。
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組織結構將出現較大的變革;按工作成果取酬的彈性工作制將成為普遍的工時制度;企業越來越重視人力資源和人力投資,員工也希望將自己的智慧財產投資于企業;企業的更多精力將放在新產品的研究上。
另外,經濟各部門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經濟運行的“觸角”也延伸向經濟部門以外的其他領域,如政治、文化、環境等等,近年來出現的綠色會計、行為會計等就是這種趨勢的端倪。
因此會計實務工作者應適應社會變革,不斷增長和更新知識。
3、不斷普及與深入信息技術的應用。
在知識經濟時代,財務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處理,資本的籌集、調度和投入,產品的設計、加工工和制造等關鍵性的過程,都必須依靠健全的信息技術才能順利進行,隨著經濟信息化的出現,使得國際互聯網(internet)、企業內部網(intranet)成為會計人員的常用工具,手工處理方式已經到了非變革不可的時候。
信息技術在會計中應用的不斷普及與深入,及其本身技術、知識更新的不斷加快,必將進一步加大對會計職業發展和會計人員知識結構的要求。
三、會計教育的改革思考:知識經濟時代將以“知識型、智慧型”人才為主體,而人才的培養源自于教育,教育是知識經濟發展的關鍵,它能不斷地進行高素質人才的生產和再生產,為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培養源源不斷的后備力量。
就會計而言,會計教育的改革勢在必行。
會計教育工作應不斷轉變教育觀念,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經濟發展需要。
1、21世紀的會計教育是素質教育。
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計教育培養的.是高素質的“通才”,教師不僅僅是傳授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的學習、生活氛圍,本著能構建完善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拓寬知識背景和能力基礎的原則,讓學生學會“做人、做事、做學問”。
2、21世紀的會計教育是終身教育。
在知識經濟時代,學校教育再也不是一次性為學生準備一切的教育,學習的社會化、社會化學習是教育更普遍的形式,終身教育是會計教育的主要目標,一個人只要有一、二個月不學習,就會落后,會計人員將不斷回歸教育,“活到老、學到老”正是為此需要做了很恰當的詮釋。
3、21世紀的會計教育是創新教育。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將不斷創新,“不創新,就滅亡”,就會計教育而言,一方面,它要求培養的人才有獨立思維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認識和評價的能力等;另一方面,它要求會計教育不斷進行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改革。
畢業實習是學生大學學習完成全部課程后的最重要的實踐環節。
通過畢業實習是學生更直接接觸企業,進一步了解企業實際,全面深刻地認識企業會計的實際運營過程,熟悉和掌握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會計運營規律,特別是企業市場營銷工作的基本規律;了解企業運營、活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革的難點問題,并通過撰寫實習報告,使學生學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企業市場營銷問題的能力,并為撰寫畢業(設計)論文做好準備。
在一個月半的實習時間里,我在我的實習單位,了解和研究了企業主要的一些基本會計情況和問題,現作出以上報告。
本次實習是我大學生活重要的里程碑,其收獲和意義可見一斑。
首先,我可以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的工作中,理論和實際是不可分的,在實踐中我的知識得到了鞏固,教學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其次,本次實習開闊了我的視野,使我對現在的企業會計,工作生活有所了解,我對會計分錄、記帳、會計報表的應用也有了進一步的掌握;此外,我還結交了許多朋友、師兄,我們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促進。
因為我知道只有和他們深入接觸你才會更加了解會計工作的實質、經驗、方法。
為我們以后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這次的社會實踐中,我明白了很多事情,也改掉了很多毛病。
我知道掙錢的不容易,工作的辛苦,與社會的復雜多變,畢竟學校太單純了。
為了適應社會,我們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在實踐中鍛煉自己,使自己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暑假到了,為了豐富自已的閱歷,適應社會,我想在這個假期能找個實習單位,渡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由于這是第一次,就不知道怎么下手。
還好參考從網上找到的樣板,順利的解決了這個環節。
我應聘的崗位是實習會計,被建業公司安置到了xx-x置業有現公司。
xx-x公司的財務部并沒有太多人,設有一名財務經理,兩名出納,兩名會計。
此次負責我實習的是公司出納-劉愛麗,劉姐根據我的實習時間,主要是讓我了解財務軟件的使用和會計處理的流程,并做一些會計憑證。
公司采用的是金碟財務軟件,從編制記賬憑證到記賬、編制會計報表、結帳都是通過財務軟件完成。
我認真學習了正規而標準的公司會計流程,真正從課本中走到了現實中,細致地了解了公司會計工作的全部過程,掌握了金蝶財務軟件的操作。
開始單位不會讓我干什么,觀察我是否有耐性全身心的投入本行業。
然后是大批量的工作,數量和難度都很大但是要求不高,這是考察我的能力,也讓我找到自己的位置。
單位里完全按能力來分配待遇,而不是學歷。
社會的準則就是不能勞動的人就是廢物,即便你是大學生、文化高、素質高、說話有水平、氣質高、斯文做作等等。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虛心向他人學習有真材實學才是當務之急。
作為學習了這么長時間會計的我們,可以說對會計基本上能耳目能熟了。
有關會計的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結構體系,我們都基本掌握。
通過實踐了解到,這些似乎只是紙上談兵。
倘若將這些理論性極強的東西搬上實際上應用,那我們也會是無從下手,一竅不通。
下面就是我通過這次會計實習中領悟到的很多書本上所不能學到的會計的特點和積累,以及題外的很多道理。
以前,我總以為自己的會計理論知識還算扎實,正如所有工作一樣,掌握了規律,照蘆葫畫瓢準沒錯,那么,當一名出色的會計人員,應該沒問題了。
現在才發現,會計其實更講究的是它的實際操作性和實踐性。
離開操作和實踐,其它一切都為零!會計就是實際中學會做賬。
在實踐中我也發現,會計具有很強的連通性、邏輯性和規范性。
其一,每一筆業務的發生,都要根據其原始憑證,登記入記賬憑證、明細賬、日記賬、三欄式賬、多欄式賬、總賬等等可能連通起來的賬戶。
其二,會計的每一筆賬務都有依有據,而且是逐一按時間順序登記下來的,極具邏輯性。
其三,在會計的實踐中,漏賬、錯賬的更正,都不允許隨意添改,不容弄虛作假。
每一個程序、步驟都得以會計制度為前提、為基矗體現了會計的規范性。
在登帳過程中,首先,要根據業務的發生,取得原始憑證,將其登記記帳憑證。
然后,根據記帳憑證,登記其明細賬。
期末,填寫科目匯總表以及試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記入總賬。
結轉其成本后,根據總賬合計,填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損益表等等年度報表。
這就是會計操作的一般順序和基本流程。
在實習期間,我曾覺得整天要對著那枯燥無味的賬目和數字而心生煩悶、厭倦,以致于登賬登得錯漏百出。
愈錯愈煩,愈煩愈錯,這只會導致“雪上加霜”,會計本來就是煩瑣的工作。
不過慢慢覺得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又會左右逢源。
越做越覺樂趣,越做越起勁。
清朝改良派代表梁啟超說過:凡職業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因此,做賬切忌:粗心大意,馬虎了事,心浮氣躁。
做任何事都一樣,需要有恒心、細心和毅力,那才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總之,在這次會計實習中,我努力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盡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實習期間我遵守了工作紀律,不遲到、不早退,認真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
我可謂受益非淺。
同時,在和建業人交往過程中,我總能學到不少東西,但也看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主要如下:1、知識量少搭不上話。
2、知識結合實際工作慢跟不上。
3、在校所學知識老化、單一、片面、虛無。
4、房地產企業方面的知識很少。
5、財務管理、財務處理之知識膚淺。
6、稅法稅務實務純粹紙上談兵。
7、核對文件效率低下。
8、加強對excel、用友、數據庫等專業知識的學習。
9、帳務處理還要細化學習。
10、實踐工作能力低下,不得法。
11、加強金融知識的學習。
14、及時對新會計準則學習。
怎么彌補不足呢?首先,結束每項工作要及時總結。
其次,工作中碰上問題要及時請教他人并作做好筆記。
最后,在工作中不知足地學習。
說說簡單做起來難,不過我相信我肯定會改變一些的。
會計實訓總結篇十一
隨著會計制度的日趨完善,作為一名在校的會計專業學生,為了順應社會的要求,加強社會競爭力,也應該注重培養自身的素質,培養較強的會計工作的操作能力。學校為促進我們理解掌握會計核算基本知識,增強動手操作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工作打下基礎,安排了為期三周的會計實訓。這次實訓我們采用手工記賬的方法做賬,小組為單位,以模擬企業―xx環宇機械廠12月發生的經濟業務為資料。
做了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填制各種明細賬和總賬―編制科目匯總表―核對各賬是否相等―編制試算平衡表―填寫財務報表―整理和裝訂記賬憑證的一整套完整的賬。
老師先讓我們了解公司的相關內容,然后讓我們做了1到10日的業務,要求我們先根據,分析原始憑證上的項目寫分錄。我剛開始覺得很簡單,但到了老師報答案時才知道自己這個分錄少明細科目,那筆業務錯了金額,或者直接少些分錄,這些錯誤都會直接影響到記賬憑證的填寫,正誤。這些失誤都是自己細心不足,耐心欠佳,造成的,這是作為未來會計人員最大的缺點。下來開始登記記賬憑證,記賬憑證是根據原始憑證填寫的,由于我們根據原始憑證寫好了分錄,我就認為填寫記賬憑證是最簡單的步驟,但是事實并沒有我想象的容易,自己總是會將金額寫錯,書上提及的改錯方法還記得但是無法很好運用,就浪費了很多記賬憑證。后來在老師的提醒下,我知道實際中如何正確修改,也發現了書上的方法與現實并不是完全相同,要聯系實際操作,不能只做學院派。除了金額,自己的憑證編號也出了錯,我將相同業務的幾個憑證和一筆業務需寫幾張憑證的憑證編號都用了分數表示,這都是由于自己對書本知識不清楚造成的。除此以外,記賬憑證上要求寫的會計主管、會計人員的名字也填寫錯了,這個錯誤是因為自己沒有聽老師的要求,沒有熟悉該模擬企業的概況。諸如此類的錯誤比較多,也就導致我原本以為很簡單很快完成的任務用了我很長時間。出了這么多錯誤我才知道自己的書本知識真的不牢固,自己要加強對書本知識的掌握,只有以書本的基礎知識為基底,自己才不會在實際操作中不會一籌莫展。當然自己也不能總根據書本上的內容,理論與現實總有差距,實際做賬過程中有許多與書本知識不同的地方,我需要理論聯系實際,,做實務派也做學院派。還有一點,自己上課時應該認真聽講,達到老師要求,當心老師提到的注意點,遇到不懂的不能裝懂,要及時問老師。
完成了1到10日業務的記賬憑證,我們就要登記日記賬、明細賬,完成科目匯總編,最后登記總賬。由于以前并沒有接觸過,自己及小組其他伙伴在完成任務還是比較困難。開賬、登賬、計算余額老師都在做這些任務時和我們講過做法,但這并沒減少這些步驟的繁瑣及問題。在登記日記賬、明細賬時,不同會計科目要登記在不同形式賬頁中,哪些需要需要逐筆結出余額的科目也要注意,書本上有相關的知識,但就是因為自己對知識掌握的不好,是自己登記時很沒頭緒,有很容易出錯。最常見的就是漏記記賬憑證上的內容以及計算的金額錯誤,這些任務就要求我對書本知識的了解和細心程度。在完成科目匯總表時,由于涉及的科目比較多,數字計算比較麻煩,我們小組采取分工計算,我們在“t”型賬務中匯總計算,得到的結果相互比照,步驟很繁瑣,計算很容易出錯,我們小組在計算多次才得到結果。我想這就是當初分組的原因,這個計算不僅僅考驗我們的計算能力,也是對我們團隊合作精神的鍛煉。10日的天數不多,可業務卻很多,我感覺特別累,特別是遇到麻煩的計算和計算結果于其他人不一樣時,心里總是很煩躁,錯誤也就隨之增加,甚至有時做不下去。對于先前的不注重,我感到很慚愧,自己也從中了解作為一名做賬初學者,自己應該虛心學習,耐心和細心要每時每刻鍛煉。至于書本知識,我要不斷溫故,在實際操作中不斷知新。
前十日業務在不斷出錯中完成,這讓我有了一些做賬經驗,在做后一段時間業務時自己感到并沒有先前那么困難。但是業務也到后面越難,有許多原始憑證需要自己計算填寫,包括分配金額和成本等等,這些計算屬于成本會計知識,對于成本會計沒有很好掌握的人來說是個挑戰。老師在課上講了計算方法,我不大會計算,自己不得不看書本或問我們組組長和班上其他人,我在做這些業務時每天都熬夜,真的很累,而且總是不耐煩。現在想想這種情況屬于自己的問題。
實訓結束了,我很感謝李老師在實訓期間對我們認真負責,不斷傳授實務操作方法、復習以前知識、講授新的知識。這次實訓讓我體會到會計工作在企業的日常運轉中的重要性,以及會計工作對我們會計從業人員的嚴格要求。當然這次困難的實訓也使得我們每個人掌握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與記賬憑證加強對所學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運用會計基本技能的水平,使我的基礎會計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得到了驗證,并具備了一定的基本實際操作能力。但在取得實效的同時,我也在操作過程中發現了自身的許多不足當然也浮現了許多不足之處,如基礎知識不牢固、不夠細心,耐心也欠缺等。我要在今后生活中我要培養自己的認真、仔細、耐心和細心,不斷復習書本知識,上課時認真聽講。每一次實習都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我們要在實習中累計經驗,發現他人之長及自身之短,不斷取長補短,不斷成長,做一個動手、動腦能很好結合的人,這對今后走入社會,適應社會環境,在激烈就業競爭xx得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