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色色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视频,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av国片精品jk制服丝袜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2023年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教案(大全16篇)

2023年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教案(大全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15 17:15:13
2023年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教案(大全16篇)
時間:2023-10-15 17:15:13     小編:筆塵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教案篇一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播放課件:長征過雪山片斷。)

老師旁白引入:寒風呼嘯,大雪紛飛,白雪皚皚的云中山腳下,一動裝備很差的隊伍,冒著風雪,艱難地一步一步前進著。

2、復習舊知,體會句式。

這時,將軍望著自己前進的隊伍思索著一個問題。是什么問題?(學生讀文回答)將軍最終有沒有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學生讀文回答)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體會反問句的強調語氣)

3、引入新課:將軍到底是怎么找到答案的`?我們一起走進那白雪皚皚的云中山去吧。(扳課題:豐碑)

1、配樂范讀。

(課件播放鋼琴協奏曲《狼牙山五壯士》)老師配樂范讀課文3-13自然段。

2、自主選讀。你覺得這個動人故事中,哪一句話最令你感動?給你的印象最深?請你站起來深情讀一讀。

3、(課件出示軍需處長犧牲圖,圖中出示大雪覆蓋了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讓我們像剛才的同學那樣深情地讀這一句。(齊讀圖里的一句話,進一步渲染氣氛。)

4、重點品讀第七自然段。

過渡:課文哪一個自然段描繪了這一幅圖?

(1)你從這一段的哪些句子讀懂了這座晶瑩的豐碑?(課件出示學法:1、找讀。)老師作解釋:就是讓我們找一找、畫一畫、再讀一讀。感受最深的詞語、句子。可以用筆寫下批注,記下你的感受,有疑問的地方可以標上記號。

(2)同位合作交流。

過渡:大家自學完了以后,我們還可以互相讀一讀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說說自己對某個詞語、句子的體會。這是品讀的第二個方法:說讀。(課件出示學法:說讀。)

(3)全班交流理解。

誰來匯報一下自己的體會?

重點體會以下五點:

一個掌管著整個部隊的軍需處長,竟然穿著這樣單薄破爛的衣服,連件破棉襖都沒有,這是為什么?(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被凍死是很痛苦的,這什么軍需處長凍死時卻還那么安祥?(鎮定、安祥,面向困難,死也毫不畏懼。)

從他的動作描寫,想像一下他犧牲時的情景。

面對軍需處長,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5、誦讀第七自然段。

過渡;剛才我們是怎么學習第七自然段的?(課件出示學法:1、找讀;2、說讀;)對了,這一找,一說,就是老師常說的品讀的方法了。以后品讀文章就可以用這兩個方法了。除了品讀,還可以誦讀一下,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嘛。(課件出示:品讀:1、找讀;2、說讀。誦讀。讓我們帶著無比崇敬之情來誦讀這一段。(齊讀。)

6、品讀、誦讀學習8-12段。

過渡:當看到這個情景的時候,將軍的神態是怎么樣的?下面就請大家用先品讀、后誦讀的方法四人小組合作自學。

在課件引導下檢查自學情況:

(1)課件出示嚴竣、抽動、吼道、抖動讓學生匯報品讀的結果,請一、二組誦讀兩次發怒說的話。

(2)引讀第十二自然段,品讀將軍的軍禮的特別:這個深情的軍禮,不僅是將軍對戰友的沉痛的哀悼,也是對將軍對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精神的崇敬。個別再誦讀這一段。

1、過渡:軍需處長的身體被大雪覆蓋了,但他的崇高形象像一座無形的豐碑矗立在將軍和戰士們的心中,震憾著他們,也震著我們每一個人。此時此刻,你為什么覺得勝利一定屬于我們自己的隊伍?(引讀第十三段)

2、你對豐碑還有什么認識?(合作交流品讀的結果,老師補充:許許多多像軍需處長那樣的可親可敬的紅軍戰士,組成了一動無堅不摧、鋼鐵長城般的革命隊伍。有了這支隊伍,就能取得一個一個勝利,從這個意義上說豐碑就是,紅軍精神,就是崇高精神!

3、師生滿懷信心齊誦讀最后一段。反復讓多個學生誦讀最后一句。(課件出示這一段話,并變紅色最后一句。)

1、品讀

2、誦讀

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教案篇二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

2、弄清課文的重點內容。

3、學習本課的生字。掌握“豐碑、惡劣、襲擊、倚靠、濕潤、覆蓋、晶瑩”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自然段。

1、理解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志、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2、弄懂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1、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形象,體會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

一、前提測評:

二、認定目標:

1、認知:理解課文大意,弄清課文重點內容。通過感情朗讀,體會軍需處長那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2、情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受到愛國主義及革命英雄主義的教育。

3、能力:感情朗讀,體會文中含義;勾、畫、標、注重點詞句;質疑、解難,想象等綜合能力。

三、導學達標:

(一)師放間樂《長征組歌》,狂風呼嘯,貼出掛圖: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時的情景。

伴隨音樂低沉敘述導語,并結合板書課題。

(二)播放課文錄音:提出預習思考中的問題。

1、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把描寫軍需處長神態的語句用“~~~~”劃出來。

學生用自己組織的語言簡要概括大意。

(三)理清課文脈落,小組討論課文第幾部分為重點內容,并說出根據。

(四)通過分組討論提出問題,教師分類。

再選派代表匯報本組預習收獲,或你知道了什么?

(主體作用,自主學習)

(五)學習課文一、二部分

教師激情范讀,引入(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天,狂風呼嘯,大雪紛飛……)讀課文一、二部分。

這支隊伍面臨怎樣的考驗?你是從哪兒看出的?

請你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出重點詞句。

你還體會到了什么?

將軍擔心什么?

請同學們用低沉、緩慢的語速自由練讀。

四、達標測評:

四人小組賽讀,選出最棒的朗讀員。

一、前提測評: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整體感知了課文,理清了課文主次,抓住了重點,而且我們深深地領略了紅軍在長征途中所面臨的險惡環境,這節課我們繼續深入地學習課文。

二、認定目標:

1、認知:通過字、詞練習,理解重點詞句,深入理解文章重點,讀中感悟,自覺領會中心思想。

2、情感:從字里行間滲透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珍惜今天的幸福時光。

3、能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學能力;多種讀的能力。

三、導學達標:

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教案篇三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摘抄好詞好句;

1、學生自學課文,出示自學提示:

(1)自學字詞,或結合上下文理解字詞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順序寫的?

2、學生自學,檢查交流

3、學生質疑,師板書有共性的問題:

a、將軍為什么思索著:這支隊伍能不能經受住嚴峻的考驗?

b、老戰士為什么會被凍死?他死時為什么神態那么鎮定、安詳?

1、快速閱讀課文,思考問題a

2、學生讀后體會交流

3、師小結

1、指名讀,說說這段話中哪些詞用得好

2、老戰士是誰?軍需處長是負責管理什么的?他為什么穿得這么單薄、破舊?

4、你認為軍需處長是個什么樣的人?你對他產生什么樣的感情?(學生自由說,師板書:舍己為人)

5、指導朗讀第7

節(出示多媒體課件)

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教案篇四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2、培養學生在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基礎上朗讀課文的'能力。

3、學習寫文章時把重點的內容寫詳細,把其它內容寫簡略的.寫作方法。

理解課文,從軍需處長被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及將軍的心情變化,體會軍需處長的獻身精神。

弄清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一)情景導入。

視頻顯示創設情景,談話導入。

(二)略讀第二自然段。

引導質疑,設置懸念:將軍最憂慮的是什么?

(三)研讀第三至十三自然段。

1、范讀,初步感知。

2、品讀第七自然段。

視頻顯示凍死的軍需處長,抓住關鍵詞,讀悟老戰士的品質。

3、讀議八至十二自然段。

(1)自讀、自悟,體會將軍的心情變化。

(2)視頻顯示配文插圖,展開想象,體會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精神。

(3)理解豐碑的含義。

(四)略學最后一個自然段。

1、齊讀。

2、釋除懸念,將軍此時的憂慮不存在了。

(五).總結課文。

22、豐碑

軍舍

需己

處為

長人

嚴峻考驗?沉著堅定

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教案篇五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2、弄清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用"濕潤"、"晶瑩"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

1、理解課文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形態、神態和穿著中,體會他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2、理解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1、電腦、課件3件。

2、小黑板一塊。

兩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分段,歸納段意,學習課文第一、二段,完成課后"思考·練習"第3題。

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了解生字詞自學情況。

3、預習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三、初讀課文。

1、抽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了解每個自然段的內容。

2、默讀課文,按提示把文章分為四段,討論段意。(提示:a、艱難前進b、嚴峻考驗c、一座豐碑d、走向勝利)段意(略)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朗讀。思考:"吞掉"是什么意思?從哪里看出這支隊伍似乎要被吞掉?

2、指導感情朗讀。

五、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朗讀。思考:將軍在思索什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思索呢?

2、指導感情朗讀。

六、布置課堂作業:

完成課后"思考·練習"第3題。

(詳案)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第三、四段,體會文章中心思想,完成課后"思考·練習"第1、2、4題。

一、引入新課。

二、學習課文第三段。

(一)重點學習課文第七自然段。

1、指名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得通順連貫。

2、小聲自由讀,弄清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從哪幾個方面寫的?(板書:形態、神態、衣著)

3、默讀,觀察投影圖,思考:老戰士凍僵在冰天雪地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從"他的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祥"中,你體會出了什么?(學生充分討論)

4、指導感情朗讀。

5、熟讀、背誦。

(二)學習課文第十二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將軍為什么愣住了?為什么莊嚴地向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

2、指導感情朗讀。

(三)學習課文第十三自然段。

2、這個自然段第一次,也是全文唯一次出現"豐碑"一詞,這句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指導感情朗讀。

三、學習課文第四段。

1、面對這座晶瑩的豐碑,將軍、戰士們和作者有什么共同的感受、共同的心聲?用"~~~~"勾出來。讀這句話。

2、這樣的隊伍究竟指什么樣的隊伍?為什么說勝利一定屬于這樣的隊伍呢?

3、聯系第二段將軍的思索,學完了全文,你認為這支隊伍是否能經受住嚴峻的考驗?

4、指導感情朗讀最后一段。

四、指導感情朗讀最后三個自然段。

五、發散與升華。通過學習,把你體會到的將軍和戰士們的感情,結合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給這座豐碑寫碑文。

六、、總結課文。

七、布置作業:

背誦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教案篇六

文章敘述了在風雪交加的行軍途中,一位紅軍的軍需處長因衣服過于單薄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表現了這位軍需處長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高貴品質。

1、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深刻領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4、學習作者按照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進行記敘的方法。

1、理解課文的不同內容,體會課文的敘述順序

2、領會文章先抑后揚及側面描寫的表現手法。

3、理解“豐碑”的含義。

錄音機、投影儀

2課時

第一課時

1、理解課文的內容,深刻領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引入課題

2、板書齊讀課題

3、釋題

二:整體感知,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2、自己讀課文

思考: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小組內交流上述問題

4、全班叫交流討論的結果。

三、細讀理解

1、學生分小組讀課文,把你最感興趣,感受最深的那部分讀一讀。

2、小組內交流:你讀明白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明白?小組內的同學相互質疑問難,相互解答,如果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你記下來,等會我們大家共同解決。

3、匯報討論的結果

教師重點引導以下幾點:

(1)、找出描寫軍需處長神態的句子,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什么?(堅韌剛強,把生命的希望留給戰士把死亡留給自己,面對困難和死亡處之泰然的忘我精神。

(2)、找出描寫將軍的神態的文字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什么?

a、如看到一位凍僵的老戰士,將軍臉色嚴峻,“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紅著眼睛,像一頭發怒的豹子”“兩腮的肌肉抖動著”表現了將軍兩種不同的感情:一是對軍需處長的不滿和責備;二是對紅軍戰士深深的愛。

b、當知這位凍僵的.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時“將軍楞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呼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向那個軍長敬了一個禮。”

讓學生談一談體會理解將軍的兩種感情:一是因錯怪軍需處長而感到深深愧疚。二是對軍需處長崇高的敬意。

4、指導朗讀

第7自然段要讀出一種莊嚴、悲痛的情調。語速較慢,句調平直。8—10段要讀出一種激怒感,將軍的幾句話,要表現出斥責、威嚴的口吻。12自然段要讀出震驚、內疚、敬仰的復雜心情,語速緩慢,讀的深沉、莊重。

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教案篇七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2、培養學生在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基礎上朗讀課文的'能力。

3、學習寫文章時把重點的內容寫詳細,把其它內容寫簡略的、寫作方法。

理解課文,從軍需處長被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及將軍的心情變化,體會軍需處長的獻身精神。

弄清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一)情景導入。

視頻顯示創設情景,談話導入。

(二)略讀第二自然段。

引導質疑,設置懸念:將軍最憂慮的是什么?

(三)研讀第三至十三自然段。

1、范讀,初步感知。

2、品讀第七自然段。

視頻顯示凍死的軍需處長,抓住關鍵詞,讀悟老戰士的品質。

3、讀議八至十二自然段。

(1)自讀、自悟,體會將軍的心情變化。

(2)視頻顯示配文插圖,展開想象,體會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精神。

(3)理解豐碑的含義。

(四)略學最后一個自然段。

1、齊讀。

2、釋除懸念,將軍此時的憂慮不存在了。

(五)、總結課文。

22、豐碑

軍舍

需己

處為

長人

嚴峻考驗?沉著堅定

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教案篇八

1、學習作者按照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進行敘述的方法。

2、深刻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認識軍需處長那種一心為公、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質,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1、學習作者按照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進行敘述的方法。

2、深刻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導入

1、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1)"豐碑"是什么意思?

二、出示目標。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紅軍在過云中山時,那里自然環境怎樣?(環境十分惡劣)

2、除自然環境十分惡劣之外,還有什么困難在威脅、考驗他們?(裝備差)

3、指導有語氣朗讀。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默讀,思考:

(1)軍長聽到警衛員的報告后是怎樣做的.?為什么這樣做?注意帶點的詞,理解句子的意思。風雪中,一位老戰士,靠著冰崖坐著,一動也不動,好像一尊塑像。他渾身落滿了雪花,神情十分鎮定、自然。

(2)軍長知道凍死的就是軍需處長時,他又是怎樣做的?

2、讀課文,抓詞,談體會。

軍長聽到"前邊凍死一個人"的消息后,先是"一愣",表明事情發生得突然,沒有想到,接著他邊"急步朝隊伍前面走去",表明他心里很著急。"軍長思索著,臉變得陰云密布,嘴角的肌肉明顯地抽動著。"他為凍死了戰士而痛心,為軍需處長沒有發給這位戰士棉衣而憤怒。從軍長"喊""大聲命令""給我找來""叫來"可以看出軍長心中充滿了對軍需處長失職的憤怒。"好像一尊雕像"表達了作者對死者的崇敬之情。"鎮定、自然"表明這位老戰士甘愿犧牲,從容赴死的心境。當軍長從一位戰士口中得知眼前死去的戰士就是軍需處長時,"滿臉怒氣的軍長冷靜下來,他向前幾步,深情地注視著眼前這位死去的戰友"他因誤解軍需處長而悔恨、自責;他因軍需處長的崇高品德而感動。于是他"慢慢地舉起了右手,莊嚴地行了一個軍禮,淚水濕潤了他的眼睛"。表達了軍長對軍需處長的崇敬,對失去戰友的悲痛。

3、討論:這段課文有幾句話?是按怎樣的順序連句成段的?

(這段課文共十五句話。引導學生弄明白每句話的意思,弄明白上下句之間的承接關系。一、二句寫軍長聽了警衛員的報告,疾步朝隊伍前走去。三至六句寫軍長趕到隊伍前邊看到了已經凍死的老戰士的神情和衣著。七至十三句寫軍長心中的疑問、面部表情以及發怒時的語言。十五句寫軍長感情的變化。

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教案篇九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

2、弄清課文的重點內容。

3、學習本課的生字。掌握“豐碑、惡劣、襲擊、倚靠、濕潤、覆蓋、晶瑩”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自然段。

1、理解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志、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2、弄懂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1、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形象,體會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

第一課時

一、前提測評:

二、認定目標:

1、認知:理解課文大意,弄清課文重點內容。通過感情朗讀,體會軍需處長那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2、情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受到愛國主義及革命英雄主義的教育。

3、能力:感情朗讀,體會文中含義;勾、畫、標、注重點詞句;質疑、解難,想象等綜合能力。

三、導學達標:

(一)師放間樂《長征組歌》,狂風呼嘯,貼出掛圖: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時的情景。

伴隨音樂低沉敘述導語,并結合板書課題。

(二)播放課文錄音:提出預習思考中的問題。

1、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把描寫軍需處長神態的語句用“~~~~”劃出來。

學生用自己組織的語言簡要概括大意。

(三)理清課文脈落,小組討論課文第幾部分為重點內容,并說出根據。

(四)通過分組討論提出問題,教師分類。

再選派代表匯報本組預習收獲,或你知道了什么?

(主體作用,自主學習)

(五)學習課文一、二部分

教師激情范讀,引入(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天,狂風呼嘯,大雪紛飛……)讀課文一、二部分。

這支隊伍面臨怎樣的考驗?你是從哪兒看出的?

請你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出重點詞句。

你還體會到了什么?

將軍擔心什么?

請同學們用低沉、緩慢的語速自由練讀。

四、達標測評:

四人小組賽讀,選出最棒的朗讀員。

第二課時

一、前提測評: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整體感知了課文,理清了課文主次,抓住了重點,而且我們深深地領略了紅軍在長征途中所面臨的險惡環境,這節課我們繼續深入地學習課文。

二、認定目標:

1、認知:通過字、詞練習,理解重點詞句,深入理解文章重點,讀中感悟,自覺領會中心思想。

2、情感:從字里行間滲透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珍惜今天的幸福時光。

3、能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學能力;多種讀的能力。

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教案篇十

1.深刻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正確理解“豐碑”的含義。

一、導語: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2課《豐碑》,上節課我們已經解決了本課的生字,并能夠流利的朗讀課文,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走近軍需處長,感受他崇高的精神與品格。

二、同學們已經讀過課文了,你想知道老師怎么理解這篇課文的嗎?接下來我就朗讀一下這篇課文,同學們注意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播放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配樂朗誦)

三、說真的.,讀這篇文章時,我的心中涌動著深深地感動,課文也給你留下深刻印象了嗎?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深情地讀出來吧。

(出示幻燈片:讀一讀:你感受最深的段落)

四、根據學生朗讀的段落,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1.你為什么對這一段感受深刻?

學生朗讀最多的是軍需處長犧牲情景的段落。

相機板書:堅韌頑強克己奉公無私忘我

將軍神態、動作、心理發展變化的段落:震驚、愧疚、悲痛、崇敬

2.如果你是將軍,此時你會想些什么?

出示幻燈片:寫一寫:如果你是將軍,你將和軍需處長進行怎樣的心靈對話?

學生進行寫作片斷練習,然后交流自己的習作,教師點評。

學生回答時要求說出課文題目,人物的名字或稱呼,主要事跡。

教師小結:正是因為我們的革命隊伍中有了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們激勵著千千萬萬的戰士奮勇前進。我們才會取得最后的勝利。

六、現在,你明白為什么將軍會有那么堅定的信念了嗎?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這是一支怎樣的隊伍呢?從課文中找出依據,然后填空。

七、在這節課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來聽一首歌,讓我們共同走近豐碑中的紅軍戰士,感受他們比天高比海深的理想追求吧。

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教案篇十一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2、弄清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用"濕潤"、"晶瑩"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

1、理解課文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形態、神態和穿著中,體會他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2、理解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1、電腦。課件3件。

2、小黑板一塊。

兩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分段,歸納段意,學習課文第一、二段,完成課后"思考·練習"第3題。

教學過程: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了解生字詞自學情況。

3、預習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1、抽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了解每個自然段的內容。

2、默讀課文,按提示把文章分為四段,討論段意。(提示:a、艱難前進b、嚴峻考驗c、一座豐碑d、走向勝利)段意(略)

1、指名朗讀。思考:"吞掉"是什么意思?從哪里看出這支隊伍似乎要被吞掉?

2、指導感情朗讀。

1、指名朗讀。思考:將軍在思索什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思索呢?

2、指導感情朗讀。

完成課后"思考·練習"第3題。

(詳案)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第三、四段,體會文章中心思想,完成課后"思考·練習"第1、2、4題。

(一)重點學習課文第七自然段。

1、指名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得通順連貫。

2、小聲自由讀,弄清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從哪幾個方面寫的?(板書:形態、神態、衣著)

3、默讀,觀察投影圖,思考:老戰士凍僵在冰天雪地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從"他的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祥"中,你體會出了什么?(學生充分討論)

4、指導感情朗讀。

5、熟讀、背誦。

(二)學習課文第十二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將軍為什么愣住了?為什么莊嚴地向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

2、指導感情朗讀。

(三)學習課文第十三自然段。

3、指導感情朗讀。

1、面對這座晶瑩的豐碑,將軍、戰士們和作者有什么共同的感受、共同的'心聲?用"~~~~"勾出來。讀這句話。

2、這樣的隊伍究竟指什么樣的隊伍?為什么說勝利一定屬于這樣的隊伍呢?

3、聯系第二段將軍的思索,學完了全文,你認為這支隊伍是否能經受住嚴峻的考驗?

4、指導感情朗讀最后一段。

五、發散與升華。通過學習,把你體會到的將軍和戰士們的感情,結合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給這座豐碑寫碑文。

背誦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教案篇十二

1、通過抓文章主人公與課題的關系,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聚焦直接描寫軍需處長的段落,在對比中感受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精神,深入理解“豐碑”的含義。

3、抓住描寫將軍神態、動作的語句,了解側面描寫的方法,并體會其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聚焦直接描寫軍需處長的段落,在對比中感受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精神,深入理解“豐碑”的含義。

一、揭題,了解“豐碑”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課文,讀題――

2、理解“豐碑”意思

“碑”:看字形,和什么有關?(石頭)所以碑的意思是?(石碑)

“豐”:高大

理解“豐碑”:高大的石碑

3、再讀:讀出高大的氣勢

二、初讀,了解主要內容

1、文中的“豐碑”指什么?文中哪句話告訴你的?請用“~~~~”劃出來。

2、ppt出示: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3、從這句話中,我們知道了什么是豐碑?

4、軍需處長的身體怎么會成為一座晶瑩的豐碑呢?快速讀課文,用簡潔的話說一說。

5、學生交流

6、小結方法:有時候我們在概括主要內容時可以抓住文章的主人公與課題的關系來進行概括。

三、解讀“軍需處長”,了解“正面描寫”,進一步理解“豐碑”

1、文章的主人公是軍需處長,哪個自然段對他進行了詳細地描寫?(第7段)這軍需處長怎么了?(凍僵了)

2、為什么會凍僵?這件事情發生在怎樣的環境中?快速瀏覽,找出相關的語句。

預設一:環境惡劣

1、(學生找到第一段)ppt出示

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嚴寒把云中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似乎要吞掉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

2、當時的環境怎么樣?板:環境惡劣。從哪些詞語看出來?

3、你能通過朗讀讓我們感受當時這惡劣的環境嗎?(指名2生讀)

讓我們一起用朗讀讀出這樣的情景吧!

預設二:衣服單薄

1、軍需處長被凍死僅僅是因為環境惡劣嗎?

2、你從哪些語句看出來?“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為什么作者要用這個“貼”字呢?(衣服少、被雨雪打濕了,更冷)

4、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軍需處長?板書:舍己為人(先人后己)

5、學到這,你對課題中“豐碑”的含義有新的理解嗎?文中的“豐碑”僅僅指軍需處長的身體嗎?(精神,舍己為人的精神)

6、讓我們一起朗讀這段話,感受軍需處長的精神。

四、解讀“將軍”,了解側面描寫的方法及作用

1、文中除了寫軍需處長,還寫了誰?快速默讀,用“――”劃出描寫將軍的語句。

2、ppt出示:描寫將軍神態、動作的句子。

將軍愣了一下,什么話也沒說,快步朝前走去。

將軍的.臉色頓時嚴峻起來,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忽然他轉過臉向身邊的人吼道:“把軍需處長給我叫來!為什么不給他發棉衣?”

他紅著眼睛,像一頭發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

“聽見沒有,警衛員?叫軍需處長跑步過來!”將軍兩腮的肌肉抖動著。

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向那位跟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

4、交流:驚訝、憤怒、感動、敬佩。

5、ppt出示:將軍的情感由驚訝、憤怒、感動、敬佩,這就是將軍的整個情感變化。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合作讀讀這些語句,老師讀藍色部分,你們讀描寫將軍的紅色部分,看看你們能不能通過朗讀把將軍的情感變化表現出來。ppt出示5――12段(紅、藍兩色字)。

6、這篇文章明明是寫軍需處長的,為什么用了這么多筆墨來寫將軍呢?

ppt出示右:寫將軍的段落。再次出現左:寫軍需處長的段落;像這樣通過寫其他人的言行來襯托(突出)主人公的特點或精神品質,這樣寫法叫“側面描寫”,副板書。左邊這段直接寫軍需處長來突出其精神品質的寫法就叫“正面描寫”,副板書。我們在以后的寫作中也可以嘗試這樣的方法。

五、進一步理解“豐碑”

3、隊伍之所以能勝利,是因為?(軍需處長、將軍、千千萬萬個像他們一樣的戰士們)

4、現在,你對課題“豐碑”又有新的理解了嗎?

5、再次朗讀,結束這節課。

豐碑

環境惡劣鎮定安詳

衣服單薄正面描寫

側面描寫

舍己為人

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教案篇十三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為了他人,為了革命,不惜犧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有條理地將思想內容表達清楚的。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理解課文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理解“豐碑”的含義。

一、配樂導入。

1、師:為了新中國的誕生,多少英雄兒女不惜拋頭灑熱血,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今天,我們將把紛飛的思緒再一次拉回到那艱苦卓絕的戰爭歲月,去聆聽發生在紅軍長征中的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地輕聲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同時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討論交流。

三、再讀課文 。

1、師:讓我們穿過時空的隧道,再讀課文,在文章開始和結尾處找出兩個帶問號的句子;

2、結合學生回答,課件出示句子后齊讀。

3、第一句是將軍的思考,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疑問呢?在課文中找一找。

4、學生找出四個“可能”后,師生合作讀句子。

[在初讀了課文之后,學生能很快地找到有關句子,同時,也有意識地進行閱讀能力的訓練。

四、重點突破,精講賞讀。

隊伍在繼續前進,展現在將軍面前的是一幅感人至深的畫面。

(cai課件出示畫面,教師配樂感情朗讀第七自然段。)

2、 師:下面讓我們來學習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借助網頁“自學天地”中“自學向導”“詞語導航”的幫助進行自學,最后還可以選一段你認為最合適的音樂進行朗讀。

3、學生自由學習,自主瀏覽網頁。

4、學習小組交流自學收獲和疑難。

5、交流反饋。

6、我們再來讀讀這一段。你為這段選擇了什么樣的音樂?

(指名讀;同學推薦讀;全班模仿讀)

7、面對著這樣的感人畫面,將軍的神態發生了變化,再讀讀課文,找出描寫將軍神態的有關句子。

8、學生進入“自學天地”自由復制粘貼描寫將軍神態的句子,并思考將軍為什么發怒?

9、(廣播教學)根據學生回答,調用學生機。[]

10、師:將軍指導這位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嗎?這時有人小聲告訴將軍:“他就是軍需處長……”

(課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學生齊讀這一段。

11、師問:將軍由發怒到現在愣住了,這時他會想些什么?

12、師:將軍的千言萬語只能化作一個動作:敬了一個軍禮。讓我們帶著對這位軍需處長的敬意來讀讀這個自然段。

(配樂朗讀)

[兩個自然段的借助網頁自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為在教學活動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發揮。

本環節教學設計采取多種形式的讀,以讀為主,以讀代講,配上恰如其分的音樂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思考,動情地去學習朗讀,發展語感,同時在思想感情方面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五、理解感悟。

1、(過渡)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同時課件出示插圖)

2、同座位互相討論。

3、交流反饋。

4、師:、同學們,可敬的軍需處長,離我們遠去了,并和高高的云中山化為一體,然而在人們的心中,他那一心為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卻像一座不朽的豐碑永遠高高矗立著,它將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人永遠前進,讓我們把對軍需處長的深深敬意化成我們筆端的文字,請同學們打開網頁中“童心飛揚”,在這兒有一座我們為軍需處長建立的紀念碑,請你們為這座豐碑配上簡短的題詞。

(教師電腦監控學生,調用學生留言。)

5、誰能用肯定的語氣來說一說“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六、總結拓展,升華中心

1、現在讓我們進入“網海采擷”,去回顧一下中國革命的艱難歷程。

2、生瀏覽網頁,實現由課內向課外拓展。

3、總結:(再次出示插圖)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座晶瑩的豐碑。

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教案篇十四

文章敘述了在風雪交加的行軍途中,一位紅軍的軍需處長因衣服過于單薄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表現了這位軍需處長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高貴品質。

1、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深刻領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4、學習作者按照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進行記敘的'方法。

1、理解課文的不同內容,體會課文的敘述順序

2、領會文章先抑后揚及側面描寫的表現手法。

3、理解“豐碑”的含義。

錄音機、投影儀

2課時

第一課時

1、理解課文的內容,深刻領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談話引入課題

2、板書齊讀課題

3、釋題

二:整體感知,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2、自己讀課文

思考: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小組內交流上述問題

4、全班叫交流討論的結果。

1、學生分小組讀課文,把你最感興趣,感受最深的那部分讀一讀。

2、小組內交流:你讀明白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明白?小組內的同學相互質疑問難,相互解答,如果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你記下來,等會我們大家共同解決。

3、匯報討論的結果

教師重點引導以下幾點:

(1)、找出描寫軍需處長神態的句子,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什么?(堅韌剛強,把生命的希望留給戰士把死亡留給自己,面對困難和死亡處之泰然的忘我精神。

(2)、找出描寫將軍的神態的文字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什么?

a、如看到一位凍僵的老戰士,將軍臉色嚴峻,“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紅著眼睛,像一頭發怒的豹子”“兩腮的肌肉抖動著”表現了將軍兩種不同的感情:一是對軍需處長的不滿和責備;二是對紅軍戰士深深的愛。

b、當知這位凍僵的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時“將軍楞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呼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向那個軍長敬了一個禮。”

讓學生談一談體會理解將軍的兩種感情:一是因錯怪軍需處長而感到深深愧疚。二是對軍需處長崇高的敬意。

4、指導朗讀

第7自然段要讀出一種莊嚴、悲痛的情調。語速較慢,句調平直。8—10段要讀出一種激怒感,將軍的幾句話,要表現出斥責、威嚴的口吻。12自然段要讀出震驚、內疚、敬仰的復雜心情,語速緩慢,讀的深沉、莊重。

1、配樂朗讀全文

2、同學們,課文已學完,此時你想說點什么?

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教案篇十五

文章敘述了在風雪交加的行軍途中,一位紅軍的軍需處長因衣服過于單薄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表現了這位軍需處長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高貴品質。

1、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深刻領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4、學習作者按照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進行記敘的方法。

1、理解課文的不同內容,體會課文的敘述順序

2、領會文章先抑后揚及側面描寫的表現手法。

3、理解“豐碑”的含義。

錄音機、投影儀

2課時

第一課時

1、理解課文的內容,深刻領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引入課題

2、板書齊讀課題

3、釋題

二:整體感知,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2、自己讀課文

思考: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小組內交流上述問題

4、全班叫交流討論的結果。

三、細讀理解

1、學生分小組讀課文,把你最感興趣,感受最深的那部分讀一讀。

2、小組內交流:你讀明白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明白?小組內的同學相互質疑問難,相互解答,如果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你記下來,等會我們大家共同解決。

3、匯報討論的結果

教師重點引導以下幾點:

(1)、找出描寫軍需處長神態的句子,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什么?(堅韌剛強,把生命的希望留給戰士把死亡留給自己,面對困難和死亡處之泰然的忘我精神。

(2)、找出描寫將軍的神態的文字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什么?

a、如看到一位凍僵的老戰士,將軍臉色嚴峻,“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紅著眼睛,像一頭發怒的豹子”“兩腮的肌肉抖動著”表現了將軍兩種不同的感情:一是對軍需處長的不滿和責備;二是對紅軍戰士深深的.愛。

b、當知這位凍僵的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時“將軍楞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呼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向那個軍長敬了一個禮。”

讓學生談一談體會理解將軍的兩種感情:一是因錯怪軍需處長而感到深深愧疚。二是對軍需處長崇高的敬意。

4、指導朗讀

第7自然段要讀出一種莊嚴、悲痛的情調。語速較慢,句調平直。8—10段要讀出一種激怒感,將軍的幾句話,要表現出斥責、威嚴的口吻。12自然段要讀出震驚、內疚、敬仰的復雜心情,語速緩慢,讀的深沉、莊重。

四、總結

1、配樂朗讀全文

2、同學們,課文已學完,此時你想說點什么?

作者郵箱:lym7201@資料提供者:

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能夠通過提示準確描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2.理解描寫軍長和軍需處長的語句,體會表達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讀。

4.引導學生仔細體會軍需處長的表現,產生對軍需處長的敬佩之情。

【教學重點】理解描寫軍需處長的語句,體會表達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大雪很快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寒風呼嘯,大雪紛飛,白雪皚皚的云中山腳下,一支裝備很差的隊伍,冒著風雪,艱難地一步一步前進著。(出示多媒體形聲畫面,引導學生仔細觀看影像。)

這支紅軍隊伍正在艱難地爬雪山。在天寒地凍、漫天飛雪的云中山,紅軍戰士會遇到什么困難?請同學們讀課文。

二、創造意境,讀中感悟。

自由品讀課文,板書課題,進一步走進軍需處長,來理解課題《豐碑》的真正含義

三、以讀悟文,用心感受。

(一)師生交流:

師:“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艱難的前進-----”這只部隊會遇到哪些困難呢?

仔細默讀第二段,找出描寫有關詞語

師:首先軍長聽到了有人凍死的消息。他是什么表情?怎么做的?

生:朗讀“軍長愣了一下,什么話也沒說,快步朝前走去。” 師:為什么“愣了一下”?生: 事情發生的很突然,沒想到。

師: 來到人群中呈現在他面前的是怎樣一幅畫面呢?(多媒體播放老戰士凍死的畫面引導觀看)再次朗讀課文中此處的描寫。出示(風雪中,一位老戰士,……貼在身上。)生范讀。自己有感情讀。

生:1.戰士們都已經穿上了棉衣,能夠抵御嚴寒,勝利前進了,我的任務完成了。

2.我不能讓戰士們看出我很冷,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不能影響大家的情緒。

師:從“一身破舊的單衣”“貼”體會軍需處長穿著少是凍死的;

師:他為什么沒穿棉衣?他的棉衣哪里去了?

生:1.可能因為環境艱苦,舊棉衣也不夠一人一件,發到最后,他自己沒有了。

2.行軍途中,他看到掉隊的傷員,把棉衣送給了更需要的戰友……

山的那一面艱難地、一步一步地走過來。他累極了,他只想倚靠著光禿禿的樹干坐下來歇一歇,可這一歇,就再也沒有站起來。多么偉大的戰士啊!

師:將軍看到這樣的情景,他在想什么?又是怎么做的?指名讀,出示投影。

生:(他看到一位老戰士大冷天只穿單衣而被凍死,感到心疼,為這個戰士沒有領到棉衣而氣憤,要追究軍需處長的責任。)

師:此時此刻將軍是什么樣的心情? 用“憤怒”的語氣朗讀。指名讀

師:正當他怒不可遏時,有人小聲告訴他,學生接讀(軍長,……軍需處長)。

師:這時,他的情感從憤怒突然轉為冷靜 他緩緩地舉起了右手,莊嚴的行了一個軍禮。(多媒體出示將軍敬禮畫面)

內疚、悲痛、敬佩、感動之情一齊涌上心頭,將軍的眼睛濕潤了……

軍需處長全心為著他人的崇高品質是值得崇敬的,將軍為有這樣的好干部而自豪;這么好的軍需處長自己不了解,剛才還遷怒于他,他為此而內疚、自責。

師: 在嚴寒面前,有一件棉衣就能繼續前進,就能活下去,而軍需處長這個管棉衣的人,在這樣及其寒冷的天氣里,把棉衣讓給了別人,也就是(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出示投影。師:引導學生想象:軍需處長為什么不給自己留一件棉衣?凍死前他可能在想什么?小組討論。(軍需處長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

師:此時此刻軍長是什么樣的心情?

師:軍長向與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莊嚴的行了一個軍禮,這不是一個普通的軍禮,它表達了將軍的千言萬語,表達了對軍需處長的沉痛哀悼和無限崇敬。是啊,這樣的好戰士,誰不敬佩呢?讓我們帶著對軍需處長的無比敬佩之情再來讀第二自然段吧!讀出將軍從著急——憤怒——冷靜——敬佩的復雜心情。

師:讀到這兒,你想用什么詞語來形容這個軍需處長?

板書:軍需處長 舍己為人 克己奉公

(二)學習課文,理解“豐碑”。

1.“豐碑”本義是什么?從這畫面上看是指什么?

2.為什么作者說“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和晶瑩的豐碑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請大家分組討論。

生:軍需處長那冰雪中高大的形象看起來就像一座豐碑,他那舍已為人、勇于獻身的不朽精神在我們的心目中更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總結:不僅僅軍需處長形象上與碑相似,更重要的是他那舍己為人的精神激勵了戰士們,成了將軍和戰士們心目中的豐碑,也成了我心目中的豐碑,是你心目中豐碑嗎?希望這豐碑永遠留在你我心中,留在我們所有人的心中!

四、拓展思維訓練。

1.學到這,老師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你們是否也跟我一樣呢?假如你是紅軍戰士,這時你最想對軍需處長說什么話來表達你此時的心情?——請同學們在課本的插圖下題上一兩句碑文。

2.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思想教育。

板書: 豐碑

單薄破舊

安詳鎮定

舍己為人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