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英雄事跡人物故事篇一
人生就是一場無硝煙的戰爭,人活著就是要扮演英雄的角色。自始至終都是一名英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古代人物英雄事跡,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霍去病,一個遙遠的名字。要不是詩人王維在他的詩里寫到:“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要不是詞人辛棄疾在他的詞里提到:“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恐怕我們都快要忘記已經他模糊的身影。即使年代久遠,我們依舊能在千百年后,感受到霍去病三個字帶來的滾燙的熱血和剽悍,狼煙散去,撥開歷史的塵埃,少年英雄風骨猶存。
自古英雄出少年
“匈奴未滅,無以家為。”霍去病無疑是這個夢想的踐行者。少年將軍英姿勃發,因該是許許多多少年男女的偶像。說起霍去病這個少年無疑是個傳奇,命運總是愛開一些無關緊要的玩笑,霍去病的外祖母曾與一個鄭姓男子私通,生下他舅舅,對,他的舅舅就是漢王朝的大將軍——衛青。無比巧合的是,霍去病也是私生子,他的生父叫霍仲孺,和一個女婢越界了才有了霍去病,霍去病的降臨完全就是一次意外事故,看起來霍去病一生都要活在不光彩之中,沒想到幸運之神很快就降臨了。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初登基。彼時霍去病才剛一歲,對天下所發生的事全然不知,他們一家子都生活在平陽公主的府中,姨媽衛子夫是府中歌女,舅舅衛青是騎奴。不出意外的話,小霍去病的生活也會像他的舅舅和姨媽一樣,在公主家里做個奴隸,安穩度過此生。然而,就在建元二年,武帝偶然到訪平陽公主,看上了唱歌的姨媽衛子夫,并把衛子夫帶到了宮里,后封為皇后,自此,衛家一時顯赫起來。衛青做了太中大夫,娶了平陽公主,并受到了漢武帝的重視,任命衛青為大將軍,七次征討匈奴,無一次失敗,以致匈奴聽聞衛青的名字,聞風喪膽。衛家被賞賜大量的錢財、奴婢,衛家人跟著沾光,衛姓命運被改寫。
此時,才三、四歲的霍去病,不知道自己的舅舅和姨媽會如此了得,也不知道自己一下子從窮小子就變成了高干子弟。世人愛將霍去病和衛青兩人一同相提并論,簡稱“衛霍”。的確霍去病一直都是在衛青的浸潤下成長的,從小就把舅舅衛青當做榜樣,立志要做大將軍,殺敵報國。縱橫沙場的夢想很快就要在這個十幾歲少年的身上實現了。
古人早就發現,越往北走,北極星就升得越高,當然北斗星也會同樣升得越高。他們想,如果再往北走,北斗星會不會高過頭頂,向南偏去?這是完全可能的,也真有人看到過這種景象,下面我給朋友們講一個“霍去病倒看北斗”的故事。
霍去病是西漢年間的一位大將,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人,是另一位史稱“不敗將軍”衛青的外甥。那時,北方的匈奴經常對漢朝邊境進行掠奪。霍去病18歲時,被派遣領兵北征匈奴,他率領800名騎兵沖入敵陣,一氣斬殺匈奴兵兩千多人,生擒匈奴單于的叔父,威名勇冠全軍,被漢武帝封為兩千五百戶冠軍侯。
幾次勝仗后,匈奴的軍事力量大大削弱,不得不退到遙遠的大沙漠以北地區。公元前120年的秋天,一萬多匈奴騎兵又向南進犯,深入到右北平地區(今河北北部一帶)燒殺搶掠,漢朝邊民上千人死于匈奴鐵騎之下。于是漢武帝決定遠征漠北,徹底消滅匈奴軍隊。
這年,漢武帝調集10萬騎兵以及步兵輜重隊幾十萬人,由衛青和霍去病率領,分東西兩路向漠北進軍。霍去病率軍從代郡(今山西代縣),出發,在大沙漠地帶縱橫馳騁,行軍兩千多里,終于捕捉到敵軍主力。于是霍去病指揮漢軍發動猛攻,一場激戰開始,長槍象稻草一樣折斷,莽莽草原,棄尸累累,山河變色,日月無光。幾天血戰之后,漢軍終于勝利。這場戰役,殲敵七萬名,匈奴左賢王部幾乎全軍覆滅。霍去病率軍乘勝追擊,一直追到狼居胥山(今蒙古國境內德爾山或杭愛山)。為慶祝這次戰役的勝利,霍去病率眾在狼居胥山頂積土增山,舉行祭天封禮。
晚上他在營外散步,抬頭仰望北斗時,吃驚地發現,北斗七星已經越過天頂,偏向南方了。他第一次看到倒置的北斗七星圖案,第一眼幾乎都沒認出來,他趕忙招呼將士們一同觀看,大家都對這奇特的景象嘖嘖稱奇,覺得天圓如蓋,地方似棋,宇宙奧妙,不可盡言。隨后,霍去病又在附近的姑衍山舉行祭地禪禮,并登臨北海(今貝加爾湖),刻了一塊記功碑,埋在那里,然后凱旋還朝。這就是“霍去病倒看北斗”的故事。可惜霍去病回朝后不久就因病去世,年僅24歲。這位軍事天才不講享受,一生為戍邊事業奮斗,他有兩句名言流傳至今:“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貝加爾湖的緯度大約是北緯55_,北斗星上中天時就已轉向南天了。這對于生長在中原地區的人們來說,確實算個稀奇事。唐代的劉商在《胡笳十八拍》詩中寫道:“怪得春風不來久,胡中風土無花柳,天翻地覆誰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也是在感嘆這種景象。
在這個暑假中,我看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我不看則已,一看愛不釋手。書中英雄人物有運籌帷幄、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風流倜儻、才華橫溢的周瑜,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但其中最令我贊嘆不已的是五虎上將之一的常勝將軍——趙云。
趙云身長八尺,不僅英俊瀟灑、威武雄壯,而且盡忠盡職、赤膽忠心、有勇有謀,一生中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戰績,跟隨劉備打了數不勝數的勝仗。我喜歡他過人的武藝、無畏的精神和對劉備忠心耿耿的品質。趙云單騎血戰長坂坡,七進七出救阿斗的章節令我至令難忘。
在長坂坡戰役中,曹軍大兵壓境。劉備帶領百姓撤離,曹操窮追不舍、步步緊逼。趙云保護甘、糜二位夫人以及少主阿斗撤離,但由于戰爭混亂,趙云與三人走散了,他帶領三、四十名隨從回去救出阿斗。最后他只身一人背著阿斗在十萬曹軍圍攻中左沖右突,奮勇斬殺曹軍五十多名大將,砍倒兩面大旗,奪取武器三件……殺得曹軍聞風喪膽,終于殺出了一條血路。相比趙云,我簡直是只“菜鳥”,平時上課回答問題,我都不主動舉手,除非老師抽到我,我才回答。趙云讓我受益匪淺,他不僅開闊了我的視野,增長了知識,也讓我懂得了做人要有勇有謀。
我最欣賞岳飛,他出身貧寒,幼年喪父,由母親養育成人。傳說其母透過在他的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個字,讓他銘記國仇家恨。曾經拜周侗為師學習武藝。
1126年靖康之變,金兵攻破開封,北宋覆亡。1134年,岳飛首次伐金,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1136年再次北伐,占伊陽、洛陽,后因孤軍作戰而被迫撤回鄂州。岳飛在這次北伐中壯志未酬,寫下《滿江紅》。后來金兀術又來南侵,岳飛出兵大破金兵,收復鄭州、洛陽,兵臨朱仙鎮,直迫金國首府汴京。可是秦檜向宋高宗獻計,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岳飛退兵前,長嘆:“十年之功,毀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干坤世界,無由再復!”。之后岳飛父子被秦檜以謀反罪名予以逮捕審訊,最終又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在杭州風波亭被賜死。
我看了岳飛的事跡非常感動,他一心只為朝廷,對朝廷忠心耿耿,對朝廷也沒有二心,又文武雙全,有萬夫不當之勇。秦檜騙他去京城,他明知是計,可以看到皇榜,卻只好去京城,最后半路被秦檜捉去,逼問拷打,一定要讓他說自己投降了金國,可他為了精忠報國死也不招供。最后在杭州風波亭被害死。
我長大以后要向岳飛學習參軍報國,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才。
岳飛可以“挽弓三百斤,弩八石,能左右射”。后來岳飛在與敵人作戰時,殺敵將黑風大王。后來,賊王善、曹成聚集兵馬號稱五十萬,岳飛部下只有八百,手下士兵都十分害怕。這時岳飛卻十分鎮定,說:“我給大家破了它。”然后左手拉著弓,右手拿著矛,沖擊敵陣,結果王善部大亂,岳飛乘勢大敗敵軍。
他寫的《小重山》不似《滿江紅》那樣豪情萬丈,可卻是借琴弦抒發著心中無言的吶喊。岳飛這一生,為南宋抗金,浴血沙場,赤膽忠心,不為功名,只希望可以得遇明君,慰籍平生寂寥。
英雄事跡人物故事篇二
霧里看花,你看不到花兒為了盛開流下的汗水;水中望月,你看不見它的皎潔之下的灰塵。世間的事情,全都是霧鎖煙籠,想探求生命的真相,請以心為眼,躬行探求。
山如黛、沙如風。山還是那隱隱的青山,還是那沉淀著中華文明的青色,只是少了位從群山中走出來的佳人。沙還是意欲吞人的黃沙,還是那隔著中原與塞外的飛沙,只是多了位從中原走出來的佳人——昭君。人人都說塞外凄苦,那兒的人殺人如麻,但你不怕。沒有親身經歷,道聽途說,可信嗎?于是你毅然踏上了出塞的馬車,一路微笑,你要用行動向世人證明:世上的事,要親身探看,方可相信。事實證明,你贏了。塞外荒涼,但民風純樸。你的躬行,為歷史畫上了最濃重的一筆。
昭君,沒有被表面迷住了雙眼,你親手用躬行打造了自己的未來。
司馬遷踏遍千山萬水,只為一個“真”字。
當飛雪和陰霾在東升西落的輪回中湮沒成已逝的滄桑時,你便把執著的追求和生命的躬行鋪墊成生命的厚程。一部《史記》“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豈可不盡不實,道聽流言,司馬遷深知,真相需要躬身以求。于是他拖著殘缺之軀,踏遍千山萬水,揭開了歷史的面紗,終于《史記》成史家之絕唱!他把真相幻化成筆端流淌的`華彩。用躬行吶喊出歷史的宣言。
司馬遷用他一生的躬行創下了萬世不朽之篇章。史家絕唱當之無愧。
蘇東坡高唱赤壁東風,你瀟灑成千堆雪。
墳崗茫茫,醉射天狼,楊花愁點五分,三分雄風浩蕩,蘇軾之才,自不必說,但讓我五體投地的不是他的才華,而是那一句“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石鐘山的得名多有說法,卻沒有一個人去躬身探求,除了他。他沒有被表象所迷惑,沒有被前人所擾,只是默默地驗證。好一個蘇軾,只為他的躬行,我五體投地。蘇軾的躬行,也許只是歷史的插曲,但其人格由此可見。
思緒紛飛,穿越千年的繁榮塵雜,我不由感嘆,絕知此事要躬行。
仰望星星的人,總以為星星沒有纖瑕,飛上星星的人才知道,那兒有灰塵、石渣。面對世事,萬不可被其表面所迷惑,需躬身親試,方能得其真。世間的萬象炫人心目,請借東海之水,洗盡迷幻假相,用躬行去探求生命的真相。
英雄事跡人物故事篇三
古人早就發現,越往北走,北極星就升得越高,當然北斗星也會同樣升得越高。他們想,如果再往北走,北斗星會不會高過頭頂,向南偏去?這是完全可能的,也真有人看到過這種景象,下面我給朋友們講一個“霍去病倒看北斗”的故事。
霍去病是西漢年間的一位大將,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人,是另一位史稱“不敗將軍”衛青的外甥。那時,北方的匈奴經常對漢朝邊境進行掠奪。霍去病18歲時,被派遣領兵北征匈奴,他率領800名騎兵沖入敵陣,一氣斬殺匈奴兵兩千多人,生擒匈奴單于的叔父,威名勇冠全軍,被漢武帝封為兩千五百戶冠軍侯。
幾次勝仗后,匈奴的軍事力量大大削弱,不得不退到遙遠的大沙漠以北地區。公元前120年的秋天,一萬多匈奴騎兵又向南進犯,深入到右北平地區(今河北北部一帶)燒殺搶掠,漢朝邊民上千人死于匈奴鐵騎之下。于是漢武帝決定遠征漠北,徹底消滅匈奴軍隊。
這年,漢武帝調集10萬騎兵以及步兵輜重隊幾十萬人,由衛青和霍去病率領,分東西兩路向漠北進軍。霍去病率軍從代郡(今山西代縣),出發,在大沙漠地帶縱橫馳騁,行軍兩千多里,終于捕捉到敵軍主力。于是霍去病指揮漢軍發動猛攻,一場激戰開始,長槍象稻草一樣折斷,莽莽草原,棄尸累累,山河變色,日月無光。幾天血戰之后,漢軍終于勝利。這場戰役,殲敵七萬名,匈奴左賢王部幾乎全軍覆滅。霍去病率軍乘勝追擊,一直追到狼居胥山(今蒙古國境內德爾山或杭愛山)。為慶祝這次戰役的勝利,霍去病率眾在狼居胥山頂積土增山,舉行祭天封禮。
晚上他在營外散步,抬頭仰望北斗時,吃驚地發現,北斗七星已經越過天頂,偏向南方了。他第一次看到倒置的北斗七星圖案,第一眼幾乎都沒認出來,他趕忙招呼將士們一同觀看,大家都對這奇特的景象嘖嘖稱奇,覺得天圓如蓋,地方似棋,宇宙奧妙,不可盡言。隨后,霍去病又在附近的姑衍山舉行祭地禪禮,并登臨北海(今貝加爾湖),刻了一塊記功碑,埋在那里,然后凱旋還朝。這就是“霍去病倒看北斗”的故事。可惜霍去病回朝后不久就因病去世,年僅24歲。這位軍事天才不講享受,一生為戍邊事業奮斗,他有兩句名言流傳至今:“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貝加爾湖的緯度大約是北緯55_,北斗星上中天時就已轉向南天了。這對于生長在中原地區的人們來說,確實算個稀奇事。唐代的劉商在《胡笳十八拍》詩中寫道:“怪得春風不來久,胡中風土無花柳,天翻地覆誰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也是在感嘆這種景象。
英雄事跡人物故事篇四
在抗日時期,有許多為國家、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壯烈犧牲的英雄好漢。我最喜歡那位巾幗英雄是劉胡蘭。
劉胡蘭是山西省文水縣云周西村人,14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由于叛徒的出賣,劉胡蘭于1947年1月12日被捕。敵人一次又一次地威脅劉胡蘭,逼迫她說出共產黨員的名字。可劉胡蘭并沒有被敵人的收買所誘惑,更沒有被敵人的威脅所嚇倒。敵人見劉胡蘭什么也不怕,便使出了更殘忍的手段。他們當著劉胡蘭和鄉親們的面,當場鍘死了6個民兵,烈士們的鮮血染紅了大地,可劉胡蘭硬是咬著牙關,挺起胸膛說了句:“要殺要剮由你們,怕死不當共產黨員!”最終,這位英雄少女迎著呼呼的北風,踏著烈士的鮮血,光榮地犧牲了,那年她才15歲。毛澤東主席親筆寫了挽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在過去的革命歲月里,有多少人為了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啊!那些普通的.名字都含著不普通含義。像董存瑞、邱少云,他們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如果沒有那些為祖國,為人們勇于獻身的戰士,哪里會有今天這美好的幸福和生活呢?劉胡蘭熱愛自己的祖國,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不說出黨的秘密。這種堅強的意志深深地感動著我,激勵著我。我一定要像劉胡蘭姐姐學習,在任何困難面前不低頭,好好讀書,掌握各項本領,不辜負爸爸媽媽的哺育之恩,為祖國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英雄事跡人物故事篇五
霍去病,一個遙遠的名字。要不是詩人王維在他的詩里寫到:“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要不是詞人辛棄疾在他的詞里提到:“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恐怕我們都快要忘記已經他模糊的身影。即使年代久遠,我們依舊能在千百年后,感受到霍去病三個字帶來的滾燙的熱血和剽悍,狼煙散去,撥開歷史的塵埃,少年英雄風骨猶存。
自古英雄出少年
“匈奴未滅,無以家為。”霍去病無疑是這個夢想的踐行者。少年將軍英姿勃發,因該是許許多多少年男女的偶像。說起霍去病這個少年無疑是個傳奇,命運總是愛開一些無關緊要的玩笑,霍去病的外祖母曾與一個鄭姓男子私通,生下他舅舅,對,他的舅舅就是漢王朝的大將軍——衛青。無比巧合的是,霍去病也是私生子,他的生父叫霍仲孺,和一個女婢越界了才有了霍去病,霍去病的降臨完全就是一次意外事故,看起來霍去病一生都要活在不光彩之中,沒想到幸運之神很快就降臨了。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初登基。彼時霍去病才剛一歲,對天下所發生的事全然不知,他們一家子都生活在平陽公主的府中,姨媽衛子夫是府中歌女,舅舅衛青是騎奴。不出意外的話,小霍去病的生活也會像他的舅舅和姨媽一樣,在公主家里做個奴隸,安穩度過此生。然而,就在建元二年,武帝偶然到訪平陽公主,看上了唱歌的姨媽衛子夫,并把衛子夫帶到了宮里,后封為皇后,自此,衛家一時顯赫起來。衛青做了太中大夫,娶了平陽公主,并受到了漢武帝的重視,任命衛青為大將軍,七次征討匈奴,無一次失敗,以致匈奴聽聞衛青的名字,聞風喪膽。衛家被賞賜大量的錢財、奴婢,衛家人跟著沾光,衛姓命運被改寫。
此時,才三、四歲的霍去病,不知道自己的舅舅和姨媽會如此了得,也不知道自己一下子從窮小子就變成了高干子弟。世人愛將霍去病和衛青兩人一同相提并論,簡稱“衛霍”。的確霍去病一直都是在衛青的浸潤下成長的,從小就把舅舅衛青當做榜樣,立志要做大將軍,殺敵報國。縱橫沙場的夢想很快就要在這個十幾歲少年的身上實現了。
英雄事跡人物故事篇六
說到楚漢之爭,大家都會欣賞劉邦和他用人之道。但是,我欣賞項羽,他剛直不阿,深情義氣。
楚漢之爭的最終結果是劉邦稱帝,項羽在烏江自殺。項羽死了嗎?不,他沒有。雖然他死了,但他成了人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退一步說,即使沒有這些事跡,難道他就不能用他的一個惡霸的名字,一首激昂的歌,一段與生死相伴的愛情,征服世界,被稱為“真正的英雄”嗎?不,我覺得夠了!
英雄事跡人物故事篇七
我最欣賞岳飛,他出身貧寒,幼年喪父,由母親養育成人。傳說其母透過在他的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個字,讓他銘記國仇家恨。曾經拜周侗為師學習武藝。
1126年靖康之變,金兵攻破開封,北宋覆亡。1134年,岳飛首次伐金,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1136年再次北伐,占伊陽、洛陽,后因孤軍作戰而被迫撤回鄂州。岳飛在這次北伐中壯志未酬,寫下《滿江紅》。后來金兀術又來南侵,岳飛出兵大破金兵,收復鄭州、洛陽,兵臨朱仙鎮,直迫金國首府汴京。可是秦檜向宋高宗獻計,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岳飛退兵前,長嘆:“十年之功,毀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干坤世界,無由再復!”。之后岳飛父子被秦檜以謀反罪名予以逮捕審訊,最終又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在杭州風波亭被賜死。
我看了岳飛的事跡非常感動,他一心只為朝廷,對朝廷忠心耿耿,對朝廷也沒有二心,又文武雙全,有萬夫不當之勇。秦檜騙他去京城,他明知是計,可以看到皇榜,卻只好去京城,最后半路被秦檜捉去,逼問拷打,一定要讓他說自己投降了金國,可他為了精忠報國死也不招供。最后在杭州風波亭被害死。
我長大以后要向岳飛學習參軍報國,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才。
英雄事跡人物故事篇八
也有一次,你發覺了一群黑人在吃人。你氣惱之極捕了在其中的一位黑人,把他“飼養”變成你的傭人,歸還他起名叫“星期五。”你教他學習英語,使他越來越不象別的黑人那般殘酷,而且,你要協助他找到他的爸爸,你讓她們父子再次相見,它是多么的令人打動的一件事情啊!
多年以后,你再一次返回了家鄉,可是爸爸媽媽早已過世!
沒多久,你又了解了自身身邊的人和事,這時候,你早已很有錢啦,但你花出來的每一分錢,都很慎重。
你是那麼的英勇,善解人意,機敏,你也我明白了來到很多:在逃跑時不必迷戀金錢,該掏錢時一定要花,有效的應用,不必把錢用在毫無價值的物品上邊,要花的有使用價值。
時間的變化,樹輪的轉動,無論在什么時候,你始終是我心中的英雄,擁有不容置疑的影響力。
英雄事跡人物故事篇九
“神舟”飛船遨蒼穹,偉大精神貫長虹。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圓滿成功,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也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的一曲壯麗凱歌。我們要響應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號召,大力弘揚載人航天精神,努力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偉大的實踐催生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實踐。載人航天工程,是當今高新技術發展中極具風險和挑戰的領域。要完成這一中華民族史上的壯舉,不僅需要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強大的科技實力作支撐,而且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來推動。正是在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實踐中,在攀登現代科技高峰的征程中,廣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和部隊官兵牢記黨和人民的重托,滿懷為國爭光的雄心壯志,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團結協作,開拓創新,表現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這一精神是我國航天領域取得輝煌成就的巨大動力,也是我們黨、國家和軍隊寶貴的精神財富。
特別能吃苦,體現了我黨我軍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反映了人民軍隊的性質、本色和作風。廣大航天人與苦作伴,以苦為榮,從科研院所到試驗基地,從荒涼戈壁到浩瀚海洋,到處留下了艱苦創業的足跡,灑下了不懈奮斗的汗水。歷盡千難成此境,人間萬事出艱辛。無論時代發生怎樣的變化,廣大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的優良傳統都需要發揚光大。
特別能戰斗,是我黨我軍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特有優勢,是戰勝困難、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廣大航天人不畏艱險,頑強拼搏,不因遇到挫折而氣餒,不因取得成功而懈怠,表現了堅韌不拔的革命意志和義無反顧的戰斗精神。實踐證明,沒有過硬戰斗精神的戰士,不可能勇往直前;沒有過硬戰斗精神的部隊,不可能所向披靡。
特別能攻關,是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精神的生動體現,是搶占科技制高點的重要保證。廣大航天人緊盯世界科技前沿,堅持自主創新,科學求實,團結協作,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關鍵技術,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就。“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只要有了特別能攻關的毅力和能力,就能不斷攀登高新技術的新高峰。
特別能奉獻,是我黨我軍根本宗旨的集中表現,也是共產黨員和革命軍人應有的精神風貌。廣大航天人不計個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默默無聞地戰斗在各自崗位上,奉獻了青春年華,奉獻了聰明才智,奉獻了熱血汗水,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這種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永遠是我們事業前進的動力、勝利的保障。
載人航天精神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和鮮明的時代特征。它是“兩彈一星”精神的傳承和升華。載人航天精神貴在“特別”,也難在“特別”。這“四個特別”落實在行動上,就是要有一流的精神狀態、一流的工作標準、一流的`工作作風、一流的工作成效。在新世紀新階段,大力弘揚載人航天精神,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對于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實現軍隊現代化跨越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全軍和武警部隊要按照總政通知要求,在廣泛開展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的學習教育活動中,把弘揚載人航天精神作為一個重要內容突出出來。要學習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賀電,學習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科技工作者和部隊官兵的英雄事跡,把學習教育活動煥發出來的巨大熱情,引導到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精神的實踐中去,引導到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實踐中去,加快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步伐,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我軍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