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色色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视频,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av国片精品jk制服丝袜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貴州導游詞 貴州導游詞介紹(優秀10篇)

貴州導游詞 貴州導游詞介紹(優秀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27 09:37:03
貴州導游詞 貴州導游詞介紹(優秀10篇)
時間:2023-10-27 09:37:03     小編:BW筆俠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貴州導游詞篇一

我今天會把我所知到的都全部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今天旅途有更多收獲,也祝大家旅途愉快。我們現在所在地就是西江千戶苗寨,西江苗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民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麓,由十余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接成片,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據20__年統計西江千戶苗寨現共住1288戶,人口6000余人,其中苗族人口占百分之995,所以我們可以說苗族大本營在貴州,貴州苗族大本營在西江。苗族是一個勤勞的民族,苗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和遠古時代的九黎、三苗、浸滿有密切的聯系,他們之間是一種一脈相承的淵源關系,所以說,苗族來源于皇帝時代的九黎、堯舜禹時代的三苗,而商周時代的荊蠻則是三苗的遺裔,由于一些歷史原因苗族人經過幾次大遷徒最終到達了位于西南部的貴州,并在這里扎下了根,創造出了具有貴州特色的苗族文化,貴州是苗族居住的地方,苗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貴州集中了全國苗族的主要文化特色。苗族素來聚族而居形成大大下下不同的村寨,多是每族一姓,很少雜居,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筑就是苗族人傳統建筑——吊腳樓,吊腳樓是苗族人勤勞的象征,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的營造技藝遠承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干欄式建筑,可見苗家吊腳樓由來甚久貴州是一個青山秀水的地方,苗族同胞的村寨多依山建筑,形成了獨特的居住風格,住房以木結構為主,多數為兩層,少數為三層,在山腰上的多為吊腳樓,前為房樓后為平房,下層堆放柴草。

二樓住人,如有三樓則是用于堆放谷物之類,在吊腳二樓通常設置美人靠由于苗族美麗的姑娘們喜歡在美人靠上坐著刺繡,所以命名美人靠20__年5月20日,苗族吊腳樓營造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苗族節日很多:苗年、吃新節、四月八等等,都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苗族是一個充滿激情的民族,苗族人在他們的許多節日中會載歌載舞,苗族有與侗民族齊名的,苗族飛哥以及有東方迪斯科,美譽的苗族反排木鼓舞,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反排木鼓舞和苗族飛哥,木鼓舞動作粗狂豪放,灑脫和諧瀟灑剛勁,激越豪邁,熱情奔放,表現啦,山區苗族人民頑強的氣質和堅強的生命力,她是苗族舞蹈的精華,是苗族文化活動的活化石,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飛哥的音調高亢嘹亮,豪邁奔放,明快。唱時聲振山谷,有強烈的感染力,千戶苗寨有一個每十三年一次的牯臟節是苗族人最看重的盛會。

西江可以說是活生生的苗族文化博物館,在西江可以了解到苗族的各種文化習俗,而苗家長桌宴就是其中之一,苗家長桌宴少則幾十人,多則可達3000多人,食物也是十分具有苗族特色。苗族的飲食以大米,包谷為主,特別喜歡吃酸辣味的食物,如酸湯,酸菜等,在當地越有種說法,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轉轉。在當地可謂家家有酸,餐餐有酸,樣樣有酸,當然辣味食品更是不可缺少,菜菜放辣,另外苗族人還特別喜歡飲酒,苗族人熱情好客,重情義,講信用。在苗家做客會感覺到備受優待,苗族飲食文化可以說是中國少數民族飲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西江不愧是個好地方,20__年中國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在西江參觀后都不驚贊道,西江——以美麗回答一切,下面我們將要到的是游方坪,苗族有固定的游方坪,或游方坡,供青年男女談戀愛,游方多以對歌的形式香火表達愛意,這種公開戀愛只要征得家長同意就可以結婚,西江苗族博物館,主要展示苗族文化、習俗、藝術,文物等,黔東南州目前在西江打造成一個旅游品牌所以西江的基礎設施十分齊全,政府的一些政策在提高苗族同同胞們的生活水平同時也為旅客們提供了便利,好了欣賞了這么多的苗族建筑和多彩的苗族風情以及他們深遠古樸的歷史文化想必大家收獲頗多,那么我們的西江之行就到這結束了,相信大家對苗族文化都有了一一定的了解,歡迎大家再次到西江來旅游,再次為大家服務。

貴州導游詞篇二

尊敬的各位來賓,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

相傳,豫西地區連年干旱,百姓饑寒交迫,流離失所,天上的王母娘娘動了惻隱之心,將一個藏有九條小龍的桃子躺雙槐樹鄉一個未出嫁的姑娘吃下,姑娘有了身孕被家人趕了出來。鄰居將她藏在一個山洞中,輪流給她送飯吃,十個月后,姑娘生下了九條小蛇,從此,盧氏一放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大家都說是得到了就小小蛇的庇佑,姑娘藏身生蛇的地方因此得名九龍洞。

沿著石階往上走,左邊的峭壁上寫著九龍洞三個紅色大字,右邊一個很大的山洞在眼前,我們沿洞而入,水聲連綿,好象在腳下,又好象在頭頂,十分奇妙。洞內的.石頭奇石異峰遍布,石壁上有細水滲出,腳睬在石頭上十分光滑。到了洞的盡頭,一股泉水從石縫中汩汩而出,匯集成了一個的小水潭,潭底石頭清晰可見,潭水順勢下流,嘩嘩的水聲在洞中回響,仿佛千軍萬馬走過一般,氣勢壯觀,一直到我們走在景區外,那種聲音還在耳邊回響。

湖在山中,山在湖里,群山環抱中的九龍湖可與張家界的寶豐湖媲美。連綿的群山紅影點點,杜甫的“霜葉紅于二月花”是九龍洞景區的又一大美景。

九龍洞是經過地下水的常年沖刷自然天成,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明白了水落石出,水滴石穿更深的涵義。

貴州導游詞篇三

桃源河漂流旅游景區,位于貴陽市修文縣六屯鄉桃源河。桃源河五公里的漂流河段,落差170余米,河水時兒湍急時兒平緩,此起彼伏,是漂流探險的絕佳場所。河段中尤以“中國魔幻漂流”更為匠心獨具,國內首創。經專家、媒體、游客考察漂流后,美譽為“黔中第一漂”。景區面積約16平方公里。景區內集湖、山、河、泉、瀑、峽、化石等各種自然生態景觀于一體。在已開發的峽谷河段,植被繁茂、空氣清新、鳥語花香。中國魔幻漂流、峽谷沖浪與三道響大瀑布遙相呼應,渾然一體,天一合成,形成桃源河漂流旅游景區獨特的水上娛樂景觀。在全國獨一無二,給游客極大的樂趣與魅力。

景區內有客房標間30間,設備齊全,24小時熱水供應;另有野外帳篷200余頂;可住300余人。寬敞明亮的餐廳和快餐大廳,同時可供500人用餐。景區餐廳二樓是可供娛樂的多功能廳,內有麻將機、咔啦ok、并有包間。喜歡吃燒烤的游客,可在燒烤區釣魚現烤活魚。接待中心廣場邊高空腳踏車和兒童芭蕉水上樂園給前來游玩的兒童提供最佳娛樂場所。在沖浪池旁山崖上建有打望茶廊,在品茶的同時,既可眺望三道響瀑布潺潺流水,又可觀看魔幻漂流勇士急速直下,還可俯視峽谷沖浪者在波濤中搏擊的歡樂場景。游客漂流、沖浪、游玩后可乘坐景區觀光車,沿漂流河道岸邊觀光車道返回停車場,避免奔波勞頓。

桃源河漂流旅游景區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中國魔幻漂流”和峽谷沖浪的成功打造,優越的區位優勢,豐富的娛樂內容,便捷的交通,受到了廣大游客和眾多旅行社的青睞,已經成為貴陽、遵義、重慶等各家旅行社極力推崇的熱點旅游線路。

貴州導游詞篇四

天星橋在太平鎮南面約4公里處,龍灘河與臥龍河在這里匯合。兩河相交處有一座古老的九孔石橋,因橋下巨石中央有一直徑30厘米的天然圓形石洞,名曰天心碗。水位恰當時,可見一股河水流進石洞形成很深的旋窩再從洞底流出,因此得名天心橋,后又被人們改寫為天星橋。此橋是五洞鎮至太平鎮的交通要道,寬闊的石板大路跨橋而過。

天星橋的正上方是一狹長形的半島,在這半島的頂部有一座極富盛名的古園林式的民居建筑,名曰天星橋灣。因其規模宏大,建筑精美,所處地理位置又恰似重慶兩江交匯處的朝天門,人們便送給天星橋灣一個美名,稱其為小重慶。

天星橋灣坐北向南,磚木石混合結構,為四進四壩的復四合院式建筑群體,是一座封建地主莊園,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為當地豪紳易時庭及其弟易雨庭所建。易時庭曾做過石匠、木匠和字畫裱糊等業,30歲開始做菜油、木材生意,賺了很多銀兩。易雨庭做官京城,專管建設事(官階無考),積蓄頗豐。為感母厚德,弟兄2人將所有積蓄合并一起,修建了這座莊園。占地近10畝,建筑面積3000余平方米,由石、木工匠數十人,歷時20_年余才建成。

從五洞方向過天星橋,經橋頭店子(此店是莊園主專為過往行人施茶水的地方),迎面便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據易氏之后易澤生先生說:此坊是莊園建成之后,為彰揚易母之德而建,名曰易程氏節孝坊。牌坊高至少在13米以上,寬亦不下10米。縷空石刻極其精美,其上部正中刻一豎匾,匾內刻斗大的“圣旨”2字。牌坊為四磴三孔,石板大路從中孔通過,兩旁有雌雄石獅各一尊,獅高3米,場面壯觀。

貴州導游詞篇五

中國是“洞穴之國”,有著成千上萬個洞穴;已開發的有41個,其中夢幻織金洞最為美麗。

夢幻織金洞位于貴州省畢節地區的烏江旁,在三岔河與六沖河之間,氣候潮濕、涼爽。

織金洞全長12.1公里,有四層共五個支洞,每個支洞中還有五至七個小洞。總面積約70萬平方米,比天安門廣場還要大出44萬平方米。這五個支洞中屬“十萬大山”洞最大,其面積相當于10個足球場!宏偉壯觀便成了織金洞的最大特點。

織金洞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顏色鮮艷。洞內的“珊瑚瑤池”、“石柱”,五顏六色,而且形態各異。再加上洞中濕度較大,有的地方有刺鼻的氣體,有時在人的.眼前就會出現幻覺,因此得名“夢幻織金洞”。

織金洞中還有兩件奇物:“霸王盔”和“銀雨樹”。巧妙的是,這兩件奇物都位于“廣寒宮”中。“廣寒宮”的面積為5萬平方米,其中有許多石筍、石柱,可這些都是與兩件奇物無法相比的。

“霸王盔”是一種特殊的帽狀石筍,十分堅固,因其外表像一頂戰爭時用的頭盔而得名,它有30多米高,5米寬,可謂是“石筍之最”。

“銀雨樹”則是鐘乳石,高5、6米,看似一棵用石片一層層累成的小樹,表面呈淡黃色。據推算,“銀雨樹”還需要15萬年來完成生長。

那么這個美麗的洞穴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據考古學家調查,120萬年以前,這里還是一塊平地。但是有一天,地殼發生了變化,烏江水流的一部分流到了現在織金洞的位置并開始沖刷、腐蝕這里。95萬年后,地殼又開始發生變化,水不再涌到這里。又過了100年左右,洞內大部分水已經干涸,并開始逐漸變成現在的樣子。又過了幾十年,一群野豬跑到了這里,在洞內生活、繁殖,并產生了“石洞野豬”這個種群。約萬年后,氣候變得潮濕,“石洞野豬”不再適應當時的氣候并滅絕了,但他們的角、牙等卻給人類留下了很有價值的財富。

夢幻織金洞,真是既宏偉又神秘,不愧為中國的“洞穴之首”!

文檔為doc格式

貴州導游詞篇六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天星洞景區在天星橋景區中段。在五光十色、變幻無窮的奇峰異石之中,4根大石柱直抵洞頂,柱上石花叢生,如雕龍刻鳳,色澤艷麗,洞中主要奇景有布滿碳酸鈣凝膠體、狀若成堆成串葡萄的葡萄廳;有散立在流石灘壩上若“八仙過海”的石筍群;有色彩艷麗、形狀奇特的滴石、云碟、云盤,宛若一席金杯玉盞、佳肴瓊漿的“天國盛宴”;此外,還有仿如“荷塘”、“萬里長城”、“冰山雪原”、“苗寨梯田”以及“鳥蟲魚獸、花草樹林、瓜果蔬菜”等造型,都異乎尋常的相似,仿佛世界珍奇、天國神物均聚于此,使天星洞更顯得玲瓏剔透,富麗堂皇。

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洞內自然形成若干大廳和側廳。在五光十色、變幻無窮的奇峰異石之中,4根大石柱直抵洞頂,柱上石花叢生,如雕龍刻鳳,色澤艷麗。溶洞內主要景觀以人工為主,造型奇特,顯得玲瓏剔透,富麗堂皇。

位于三岔河的伏流表面和河道的兩側。這是一片水上石林景觀,面積0.19平方公里,這里有大大小小的天然山石、水石盆景。彎彎曲曲的石板小道,穿行于石壁、石壕、石縫之中,逶迤于盆景邊石之上。沿小道游覽,抬頭是景,低頭是景,前后左右皆成景,仿佛到了天上的仙境,地下的迷宮。主要景觀有步步景、一線水、空靈石、天星照影、長表峽、側身巖、歪梳石、尋根巖、鴛鴦藤、盤龍圖、美女榕、象鼻石、天星樓、雛鷹出山等。

在天星橋石林附近石頭山的半山腰間,有一溶洞叫天星洞,這是黃果樹風景區眾多洞府里最美麗的溶洞。天星洞的鐘乳石以色彩斑斕稱著,洞里的石頭,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俱全,幾乎成了太陽光譜的靈敏折光鏡,把大自然的色彩集中到溶洞里了。洞時感覺有一根25米高的天然石柱,名天星柱,直托洞里頂穹。石柱周圍,有一組石頭,每一石頭都極像盛開的荷花,大小不一,若輕輕敲擊,這蓮花狀的石頭就會發出不同音色的樂聲,美妙動人。

貴州導游詞篇七

青巖古鎮位于貴陽南郊,是貴州四大古鎮之一,一座建于600年前的軍事古鎮。今天,我們一家人就要去此地一游。

古鎮內有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明清古建筑,古色古香。雖陳舊卻別有一番風趣。

青巖三會匯聚各色各樣的貴陽小吃,想在貴陽嘗點貴陽風味的小吃的朋友可千萬不能錯過。冰粉、戀愛豆腐果、玫瑰糖、血豆腐……。雖然是零下三度的天,但我和姐姐還是忍不住嘴饞,各吃了一碗冰楊梅,粉紅的.楊梅湯甜滋滋的,小小的楊梅一點也不酸,口感很好,我還吃了一碗冰粉,冰粉滑溜溜的,從舌頭滑下,一個字“爽!”此外,還有臘腸、炸玉米……今天可真是過了把嘴癮!

說完了好吃的,我們來談好看的。在古鎮的藏石館,我們看到了各式各樣的石頭。有漂亮的礦石、水晶、石英、石膏等。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發出五顏六色的光芒。我想起了邱老師說的:“這些石頭都是晶體,有固定熔點……”能把所學的知識用在生活中的感覺真好!

我們還看到了一些千奇百怪的石頭,有的像粽子、有的像水果,還有的像核桃……可都是未經過人工加工的哦!乍一看,還真像,不論是顏色和形狀都非常逼真呢!

還有許多生物化石,爸爸說,都是兩億多年前的生物演化而來的呢!今天在青巖古鎮一游,讓我大飽了眼福和口福,還增長了不少知識,真是個值得一游的古鎮。

貴州導游詞篇八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歡迎各位前來青巖的朋友,下面就由小_我,帶領大家移步青巖感受青巖古鎮這座明代古城的滄桑與,領悟現代文明與古代文化的沖擊。

青巖古鎮鼠州省四大古鎮之一,其余三個古鎮是鎮遠古鎮、丙安古鎮和隆里古鎮。青巖古鎮建于明洪武十一年,也就詩元1378年,距今已經有635年的歷史,它建于貴州建省之前,見證了整個貴州的風雨滄桑。

作為貴州省歷史文化古鎮,青巖的文物點多達百處,其中23處已收入《中國文物地圖集.貴州分冊》。漫步青巖,古色古香的古鎮勝跡隨處可見。交錯密布于鎮內的明清古建筑,計有九寺、八廟、五閣、三洞、二祠、一宮、一院等共37處,其中8座石碑坊現存3坊。這些古建筑都是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佳作,如慈云寺的石雕、壽佛寺的木雕藝術均為貴陽市僅見的精品。

折20_余米,極富南方山寨城堡特色。城墻高4.5米,厚3.5米,城門洞上方鑲嵌趙西林題的“定廣門”三字匾額。定廣門上敵樓為三開間重檐歇山頂木結構城門樓,疊梁屋架。站在城樓上,目之所及炊煙裊裊,草木蔥榮,一派和諧安寧的景象反襯著當年的硝煙彌漫、戰鼓喧天。

貴州導游詞篇九

萬峰林景區,曾被明代著名旅游家徐霞客贊譽為“磅礴數千里,為西南奇勝”,并做詩稱贊曰:“天下名山何其多,唯有此處峰成林”。

萬峰林景區與黔西南布依民族苗族自治州首府興義市之間的距離只有幾公里,在它的東南方還有一個如影隨形的景區——萬峰湖。應該說,這兩個景區一個展現了山峰與田野的親密,一個述說了群山與秀水的關聯,兩個景區遙相呼應,相得益彰。從興義出發,一路上的景色就漸漸地美妙起來,路邊的山巒疊疊嶂嶂,形態各異地聳立在廣袤的田野里。

景區門口的空地有一定的海拔,站在空地邊緣向下看,腳下就是一個小小的布依民族村落。正是清晨太陽初升時,村子里的瓦屋上飄蕩著縷縷炊煙,裊裊地向天空逶迤著。進入景區,乘電瓶車沿著修建于半山腰的山路緩緩地向前,左側是山壁,右側是懸崖,而懸崖的下面就是平展展的農田、蜿蜒的小河、鱗次櫛比的村寨和遠處萬峰林的山巒。粉色、紅色、白色的三角梅鮮艷地盛開著,給翠綠的山、金黃的田增添了絢爛的色彩。

萬峰林景區的主要特點集中在三個方面——姿態迥異的峰、布局奇特的田、民族特色的村。這里山峰層巒疊嶂,嵯峨秀美,既獨立,又連綿。它們有的成柱狀,如從田中破土而出的石筍;有的成饃狀,就像是剛出鍋的北方大饅頭;有的成劍狀,刀劈斧削般地直指藍天;有的成各種動物、人物狀,栩栩如生,活潑靈動。草木星綴在嶙峋的巖溶石,給山峰披上了一件件蔥郁的外衣。這些峰的山勢都不高,卻峰筍林立,蔚為壯觀。因為山峰奇多,數不勝數,當地人就將其粗略地量化為“萬峰”,既然是“萬峰”,自然就“成林”了。

萬峰林景區的田更是獨具特色,令人驚嘆。據說:春季2、3月份觀田,是最佳時刻。那個時候,綠油油的禾苗和黃燦燦的油菜花交織成一幅彩色的自然畫卷。以山多而著稱的貴州省大多是梯田,很少能見到這樣平展寬闊的農田。這里的田塊形態萬千,平而不整,田邊界線更是風格奇特——有直線、斜線、弧線、曲線、圓線等等。在幾何學上能看到的圖案,幾乎都可以在眼前數以千計的田塊上找到,但卻沒有一塊田地的形狀是相同的。特別是那些自然天成的“八卦田”、“月亮環繞太陽田”,更是奇特。還有一處處大大小小的螺旋狀的地“漏斗”,叫人不得不嘆服大自然的奇妙。而且,這里的田是田,山是山,各自絕對獨立,決不相互交融。

山腳下布依民族的村寨,更是具有當地少數民族的特點。村寨中最大的亮點,是寬敞的銅鑼廣場。銅鑼廣場是布依民族人舉行節日慶典的地方,在每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里,村人們都回到這里來,點起熊熊篝火,敲起民族器樂,唱起清脆的歌謠,跳起歡快的舞蹈。

貴州導游詞篇十

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好!

歡迎來到黃果樹風景名勝區——天星橋景區。

天星橋景區位于黃果樹大瀑布之下6千米處,是一座規模巨大的天然園林。這里主要觀賞石、樹、水的美妙結合,由天然盆景區、天星洞景區、水上石林區組成。“風刀水劍刻就萬千盆景,根筆藤墨繪制千古絕畫”,足以概括天星橋景區的神韻。

現在我們進入大門來到了“數生步”,這里水上有石,石中有水,石上有樹,他比起云南的石林更多了份靈氣和秀氣,腳下的石頭散落在水中,形成365塊跳蹬,正好暗合了一年的周期。數生步它蘊含了世界上一部分名人的生日,例如:愛因斯坦生日2月11日,達爾文生日2月12日,肖邦生日3月1日等。您可以從第一剛個跳蹬開始數,因為每一個跳蹬上都刻有日期,當您數到您生日那塊石凳時,您可以許一個心愿,并照相留戀,表示人生處處有好景。我們可以看到數生步周圍遍布的仙人掌和小灌木叢及各種花草,有的長在石崖上,有的長在叢林中,仙人掌上有刺,所以大家不要用手去觸摸,以免刺傷您。

表示歡迎。一路上我們隨處可見樹根深扎在石崖中,根與石,本是互不相容的,而根的生長,總要避開石。可在這里卻有一種想象不到的奇跡。有生命的根和無生命的石頭,竟是那樣熱烈的擁抱在一起。在沿途有很多美麗的風景,如托石補天,九龍盤壁,雄獅把關等。現在立于我們眼簾的就是根抱石的自然景觀——美女榕,這是一個巧奪天工的杰作。它由一塊巖石用堅硬的身體不斷塑造這棵榕樹的根。有人說它像跳水的美女。它的樹根像女人的身姿,它的樹葉猶如女人的臉龐,充滿活力。這里的道路比較狹窄,有時我們必須彎著身體穿過石拱門才能過去,所以此處又叫側身崖。

這片開闊的湖面就是天星湖了。群山環繞,風景迷人,這里便是《西游記》豬八戒背媳婦的拍攝點。我們現在站的這座橋叫天生橋,橋下河水洶涌,接下來我們來到的是天星景區中段,將進入天星洞景區。

天星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洞內自然形成若干大廳和側廳。天星洞的鐘乳石以色彩斑斕稱著,洞里的石頭,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俱全,幾乎成了太陽光譜的靈敏折光鏡,把大自然的色彩集中到溶洞里了。洞內有一根25米的天然石柱,名天星柱,直托洞里頂穹。石柱周圍,有一組石頭,每一石頭都極像盛開的荷花,大小不一。若輕輕敲擊,這蓮花狀的石頭就會發出不同音色的樂聲,美妙動人。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