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個人扶貧心得體會范文最新2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扶貧工作心得體會 篇1
在《擺脫貧困》一書中曾經說過:“如果沒有一個堅強的、過硬的農村黨支部,黨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就不能在農村得到具體落實,就不能把農村黨員團結在自己周圍,從而就談不上帶領群眾壯大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生產力,向貧困和落后作戰。”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基礎,是黨聯系廣大農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實現黨對農村工作領導不可缺失的重要環節,是領導農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核心力量。
扶貧工作就是一項解決民生實際問題,聯系群眾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開展扶貧工作,實現貧困地區脫貧奔小康,離不開黨的關心與支持,更離不開地方自身凝心聚力,不懈奮斗。做好扶貧工作,最需要走群眾路線,最應持之以恒踐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
一是加強動態管理。廣大農村基層,是扶貧工作的基礎,扶貧檔案的管理,科學的統計,精準的識別。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動態管理的具體體現。因此,有一個好的統計管理體系,是我們扶貧攻堅的重要內容。
二是加強扶貧工作隊員的管理。現目前,扶貧工作開展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駐村工作隊員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農村缺少的是發展的意識和路徑,農村不是沒有好的東西,但是因為缺少對外溝通的橋梁,導致越來越落后,因此,只有加強對扶貧工作隊員的動態管理,讓他們發揮出橋梁作用,那么扶貧才能更成功。
三是加強督促貧困戶動起來。經過近幾年的扶貧,各項優惠政策涌入基層農村,農戶受益頗豐,但也產生了負面性,貧困戶越來越懶了,針對此類問題,我們只有加強排查,加強督促,讓貧困戶動起來,真正做到貧困戶有事可干,“逼”著他們干,最后實現自己也能干,這樣我們才能把扶貧做好,做成功。
四是讓主體貧困對象動起來,做得再好的工作,如果貧困戶不參與,不行動,都只能成為表面現象,只有讓貧困戶參與進來才是重中之重,因此關于扶貧我們是牽線人,主體是貧困主體,讓他們真的參與了,動起來了,那么我們就成功了。
扶貧工作心得體會 篇2
自從開展扶貧工作以來,我接受單位上的安排,對口幫扶了贛州經開區三江鄉斜角村的三戶貧困家庭,盡管致貧原因、家庭情況不盡相同,但相同的是他們都是年均收入微薄的貧困戶。我接到幫扶任務后,逐個對這三戶家庭進行了走訪和調查,根據不同的情況相對應不同的幫扶致富手段,向他們宣講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和利好措施,把黨和政府對貧困戶的關心和溫暖帶到每個貧困家庭。
貧困戶郭奕春是我幫扶的三戶貧困戶之一,此戶有貧困人員2名,其本人和母親劉素英。他們居住在斜角村一棟二層半的磚混結構的小合院里,房屋主體已做好,屬于郭奕春居住的部分,門窗沒有安裝,內外墻沒有粉刷,雞鴨也養在房間和院子里,我第一次到訪時,給我的印象是又臟又亂,雞鴨排泄物滿地,怪味和臭味充斥整個房屋和小院。郭奕春本人四十一歲仍單身,沒有一技之長,只能在附近建筑工地上做點零雜瑣事,收入微薄且不穩定,其母親劉素英已經七十二歲高齡,身體不好,長期在家干家務,全靠郭奕春一人在工地打零工來維持生活。了解到基本情況后,我積極地向他們宣講黨和政府有關扶貧的政策和規定,并幫助劉素英把去年在醫院花費的近2000元醫藥費報銷了90%,還向他們宣講了貧困戶住房內外墻粉刷可以享受政府補貼的政策,郭奕春將住房進行了粉刷,也享受到了補助,門窗也安裝好了。在幫扶過程中,我積極地幫助他們做好“五凈一規范”工作,經過一年多的幫扶和貧困戶自己的努力,郭奕春一家如今面貌煥然一新,房屋院落整潔干凈了,人的精神面貌也改觀了。通過幫扶干部的辛勤工作,貧困戶真切地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心,深切地感受到了黨的初心——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服務。
通過扶貧工作,我感悟到, “明初心”其實很簡單,就是把我們黨“為人民服務”的初心通過每位黨員和幫扶干部的點滴作為,根植到老百姓的心中,并洗禮他們的思想和精神,讓所有群眾都能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心,并自覺自愿地抱著感恩的心,堅定不移地聽黨的話、跟黨走。這就要求,每位黨員首先自己要“初心明”,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形成強大的精神力量和強有力的舉動作為。
【扶貧工作心得體會1000字 扶貧工作心得體會最新2篇】相關推薦文章:
最新2021年精準扶貧工作總結暨工作思路范文
2022學校扶貧工作總結報告范文【精選5篇】
銀行柜員工作個人心得體會參考范文最新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