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捉迷藏》 教案篇一
一、背景分析
前期,我們開展了上海野生動物園的親子社會實踐活動,與各種動物的近距離接觸,激發了孩子們對于動物的濃厚興趣。小班的孩子本來就對動物有著天生的喜愛之情,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發現小班幼兒對動物很感興趣,他們個個都很喜歡動物。所以,一說到動物朋友他們就無比歡樂,充滿喜悅之情。日常生活中我發現,孩子對于動物的明顯特征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比如他們知道斑馬的條紋是一條一條的,大象的鼻子是長長的,兔子的耳朵也是長長的,小雞小鴨都是黃黃的,熊貓是黑白色的……不過,對于其他動物顯著特征的關注還是比較少的。雖然幼兒對動物已經有所認識,但他們對動物的知識經驗是零碎的、模糊的,有必要通過各種活動讓幼兒各自零碎的經驗得到梳理歸納,并豐富其新的經驗。
二、幼兒與素材分析
本次活動基于幼兒已有經驗,但對幼兒又有一定的挑戰。在幼兒對常見動物認識的已有經驗基礎上,通過辨別小動物,找出動物相對應的特征,既是幼兒已有經驗的運用,又是一個分析、比較的過程,對幼兒有一定的挑戰。因此,我采用小組教學的形式,即突出幼兒選擇活動的自主性,又解決不同幼兒不同發展需要。活動中,考慮到小班幼兒直觀形象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繪本《捉迷藏》,這本繪本無痕地將幾個動物特征融入到了捉迷藏的游戲情境中,讓孩子在情景之中看看、說說、找找中,感受動物的獨特的顯著特征。同時,繪本中傳達的是朋友間在一起游戲無比歡樂、相親相愛之情,所以我想通過本次活動讓孩子們也體驗到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三、環節分析
環節一,我用捉迷藏的游戲直接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環節二,通過幫助小狐貍找藏起來的朋友的過程中,讓幼兒再次感受、觀察、表達動物的明顯特征;
環節三,通過和同伴共同游戲,體驗和朋友一起游戲的快樂。
1、在《捉迷藏》的繪本情境中,了解繪本中動物的明顯特征,積極在集體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2、在游戲捉迷藏中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觀察、了解動物明顯特征。
集體面前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捉迷藏》ppt課件
一、游戲導入
1、提問:玩過捉迷藏嗎?怎么玩的?
二、觀察講述
(一)都有誰?
關鍵提問:森林里的動物也想玩,看看都有誰?它長什么樣?
(二)怎么玩?
關鍵提問:
1、可是誰來躲,誰來找呢?你們有好辦法嗎?
2、看看動物朋友用了什么方法?你怎么知道?
(三)找動物。
關鍵提問:
(1)小狐貍會先找到誰呢?小兔躲在了哪里?你怎么知道?你發現什么了?
(2)朋友們都躲到哪里去了呢?誰來幫它找一找?你找到了誰?
(3)好像還少了一個,到底是誰呀?
(4)小鹿的鹿角像什么?
三、體驗快樂:
教師:小狐貍和他的朋友們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戲非常開心,你們想玩嗎?
《捉迷藏》 教案篇二
1、通過游戲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動物的不同之處,了解動物的主要特征,并清楚地表達。
2、引導幼兒通過縱橫序列初步感知方位,能說出動物的具體位置,培養幼兒空間概念。
3、體驗和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重點:感知序列。
難點:利用縱橫坐標感知空間概念。
一、導入
1、(出示課件)小朋友,這是什么地方?(秋天的草地)秋天的草地真漂亮!小動物們也排著隊來了,瞧,來了幾個動物?你能說說它們是誰嗎?(幼兒說出動物的名稱。)
2、小動物排成幾排?(2排),我們用數字來表示。
3、小動物要和你們玩個“猜一猜”的游戲:請你說出一個動物和別的動物不一樣的地方,讓別的小朋友猜猜它是誰?
4、用例如“頭上有花的`小動物是誰?”這樣的話來說。
二、游戲一
1、小動物要和小朋友做個捉迷藏的游戲。你們玩過捉迷藏的游戲嗎?怎么玩?
2、小動物們躲起來了,小朋友閉上眼睛。哎,誰躲起來了?你怎么知道的?
小朋友真厲害,都能根據動物的身體特征看出來。
三、通過縱橫序列認識房間號
1、小動物們在草地上玩得真開心,現在它們還想到家里玩捉迷藏的游戲。
2、(出示課件)看,小動物的家有幾層?(三層)最高的是幾樓?最低的是幾樓?中間呢?(在白板上寫出樓層號)看,一樓有幾個房間?哪間是第一間?(老師寫上房間號)
3、我們把1樓的第一個房間叫做101,前面的1表示什么?后面的1表示什么?那1樓的第二個房間叫幾零幾?第三個房間呢?
2、樓的第一個房間叫什么?第二個房間是幾零幾?第三個呢?誰能說出3樓的房間號?
4、現在我們來做個“我說動物你說房間號”的游戲,反之,我說房間號,你說動物。
四、游戲二
1、現在,動物們要繼續玩捉迷藏的游戲了。看,誰躲起來了?(河馬)你是怎么知道的?河馬的嘴巴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河馬住在哪個房間?你能用“幾零幾的誰藏起來了”這樣的話來說嗎?
2、一個動物藏起來你能找到,多藏幾個你能找出來嗎?
3、這次是誰躲起來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它們住在幾零幾房間?
4、小朋友真厲害,都能根據動物的不同特征找出來。
5、這次小動物是怎么躲的?它的身體怎么樣了?(小豬轉過身來了)哦,原來是讓我們找轉過身來的動物。幾零幾的小豬轉過身來了?
6、 看,這次有幾個動物轉過身來了?(3個)它們是誰?誰能用“幾零幾的誰轉過身來了”來說?老虎的身體是什么樣的?你怎么知道是獅子?它是獅子爸爸還是媽媽?
7、小朋友們眼睛真亮,都能找到躲起來的小動物。如果動物再多躲幾個你還能找到嗎?那躲幾個你能找到?全都躲起來你能找到嗎?
8、(出示課件)幾個躲起來了?你還知道它們是誰嗎?河馬在哪兒?犀牛呢?301會是誰?你還記得哪個動物的位置?
五、幼兒操作
1、這兒也有樓房,還有9個動物的圖片,請你把動物送回它們的房間好嗎?
2、結合課件評價。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動物都回到自己房間了嗎?(檢查操作結果)啊,小朋友真能干!小動物謝謝你們。
六、結束
今天我們和小動物玩了捉迷藏的游戲,老師的書上還有好多動物在玩捉迷藏呢,走,和老師一起去找找吧。
《捉迷藏》 教案篇三
能用輕快的聲音準確演唱歌曲《捉迷藏》,能在音樂實踐游戲中用口風琴為歌曲伴奏。
唱準三拍子歌曲《捉迷藏》,準確演唱歌曲中的附點音符,用口風琴為歌曲伴奏。
師生問好組織教學。
師:同學們做過捉迷藏的游戲嗎?
生:做過。
師:那同學們在音樂課上做過捉迷藏的游戲嗎?
學生:“沒有”
師:那今天咱們來上一節有趣的捉迷藏音樂課。
“同學們看,小地鼠藏起來了!”
師:你們玩過打地鼠的游戲嗎?怎么玩?
生:當小地鼠出現的時候,小錘子用力打。
師:那我們用小拳頭輕輕地敲一下桌子來模仿打地鼠的動作。
① 第一遍聆聽:(只有一段旋律)
師:同學們仔細聽,一會兒小地鼠會和著這樣一段音樂有規律的出現……
(放音樂)
師:同學們感受到這段旋律是幾拍子的?
生:三拍子。
② 第二遍聆聽:(兩段旋律,中間有間奏)
師:1、2、3、1、2、3……同學們在心里默默地數一數,咱們再來聽一遍。
(間奏時說)師:小地鼠就是和著這樣的音樂出現的,同學們邊聽音樂,邊仔細觀察小地鼠是在第幾拍出現的?
(放音樂,當強拍時出現小地鼠)
生:是在第一拍出現的……也就是在(強)拍出現。
③ 第三遍聆聽:
師:那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在這優美的音樂中感受調皮的小地鼠一下一下的出現,當小地鼠出現,用我們的小拳頭做打地鼠的動作吧……
師:這次打地鼠游戲,同學們獲得了勝利!在這段旋律中,還藏著兩個調皮的小音符呢,你們仔細聽,用心記一記,它們藏在哪一小節中?
生答……
師:那它們又是在第幾拍出現的呢?
(第二第三拍出現……)
師:你們聽得真仔細,請你們在琴上找一找這兩個音的位置吧。
(把手指2指和4指放在s和si上,不用吹出聲音,和老師一起彈一彈)教師邊指導邊提醒學生注意1、2、3……
師:3拍子的樂曲,后兩拍應該是……?
(弱弱的)
師:那我們演奏的時候,要注意輕輕的呼氣,給這首優美的樂曲加上我們柔和的口風琴聲……
① 師:那我們試著演奏一遍,注意沒有伴奏的小節空出來。(不加音樂)
② 師:配合上面的旋律咱們再來演奏一遍?
③ 師:不錯,同學們吹得很好,這一次,老師也要加入進來,和同學們配合一下,同學們還吹剛才的部分,沒問題吧?(加音樂,老師加入r和l和弦)
師:老師吹的和同學們一樣嗎?
那同學們在琴上來找找這兩個音的位置
(將大拇指放在r上,將3指放在l上,輕輕吹一吹)1、2、3
④ 師:加入了這個和弦,咱們來吹一吹。
⑤ 師:同學們吹出的聲音真好聽!(中間部分,教師演奏)老師又想加入進來了,中間還有四小節,老師來演奏,這次同學們在演奏的同時要仔細聽,老師演奏的這部分和同學們演奏的在節奏上有什么不同?
生:…………
師:這兩組和弦,稍有點難度,看第一個音,它要吹幾拍?
生:4拍,1、2、3、1
師:同學們來試一試?
(將3指放在d上,5指放在m上)
師:另一組旋律的節奏和剛才一組完全相同,
將2指放在si上,4指放在r上
⑴單吹這一組,1、2、3……
⑵連起來兩組一起吹一吹1、2、3……
⑥ 師:讓我們和著旋律完整的演奏一遍吧!
師:同學們都是最好的演奏家!你們的琴聲真優美!剛剛這段旋律就是歌曲《捉迷藏》的旋律,聽一聽歌詞中告訴我們是誰藏起來了?他們藏在了哪兒?(教師范唱)
(生回答)
師:一起來讀一讀歌詞,注意第一、第二段歌詞后半部分是一樣的。
(教師首先范讀歌名,輕聲高位,學生齊讀……)
師:和老師一起在心里唱一唱,這次注意聽,為什么歌詞中的這些字是紅色的?
(附點音符稍長一點)
① 同學們試著跟著老師的琴聲默唱一遍。
師:怎么樣?輕輕地跟老師的琴聲唱一唱吧……
② 跟著老師的琴唱一唱
③ 同學們看,這幾個音,是幾拍子?(長音要演唱準確)再跟琴來一次,聲音輕一點,表情?
④ 跟著歌曲的伴奏,我們完整的演唱一次,這一次,我們就是那幾個可愛的小娃娃,聽哪個小娃娃的歌聲最動聽……
師:美妙的歌聲,在電子琴的伴奏下真是動聽極了,如果加上同學們優美的口風琴聲,歌曲將更加完美?誰愿意用你的口風琴給我們大家伴奏?
(找4、5個同學吹奏口風琴,其他同學演唱歌曲)
師: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這首歌曲《捉迷藏》,并且一起做了捉迷藏的游戲,你們高興嗎?在今后的學習中,老師希望你們能夠一直開心快樂的學習、實踐、創造。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一名博學多才的小音樂家……這節音樂課咱們就上到這里,下課!
《捉迷藏》 教案篇四
1、理解歌詞,嘗試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2、在玩玩找找中模仿小鴨子不同的躲藏動作,體驗捉迷藏的樂趣。
1、重點:體驗捉迷藏的樂趣。
2、難點:在玩玩找找中模仿小鴨子不同的躲藏動作。
音樂、ppt、躲藏場景布置。
一、隨音樂導入。
談話導入:“小朋友們好!你們知道我是誰嗎?謝謝你們都記得我,我們昨天就認識了,而且還成為了好朋友!(挨個擊掌)我們都是好朋友!”
二、完整欣賞,整體感知。
1.播放ppt第一張,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小胖鴨的樣子。
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請你們仔細看,猜猜它是誰呢?(ppt圖中先露出嘴巴—腳掌—身體—全身)引導幼兒大膽猜測,“哇!真的是小鴨子,它有一個名字叫小胖鴨,跟小胖鴨打個招呼。”他們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1)提問。
“歌曲里面你聽到了什么?”“小鴨子是怎么走路的?是怎么游水的?”“許多小胖鴨子在哪里捉迷藏?”“它們是怎么捉迷藏的`?”
請幼兒用動作學學看。
“鴨媽媽來找小鴨時,小胖鴨子怎樣才能不被媽媽發現?”
(2)再次完整欣賞歌曲。
(3)聽音樂,用動作表演歌曲。
三、在玩玩找找中創編出不同的躲藏動作。
1.播放ppt和音樂,引導幼兒由易到難尋找小胖鴨。
師:“小胖鴨的樣子還記得嗎?小胖鴨藏得太隱蔽了,鴨媽媽找不到,我們和鴨媽媽一起來找吧!請小朋友捂起眼睛(播放音樂第一段)然后教師說藏好了,請幼兒睜開眼睛找。
2、在每幅圖中,尋找小胖鴨并觀察小胖鴨的不同躲藏動作進行模仿。
師:“接下來有點難咯!小眼睛準備好了嗎?”(出示ppt)請幼兒找出并說一說它在哪里。每幅圖小胖鴨的動作是不一樣的。請幼兒學一學小胖鴨躲藏的動作,并堅持不動五個數的時間。
四、游戲《捉迷藏》
1、教師唱,幼兒游戲。
要求:當鴨媽媽唱到“我可愛的寶寶,跟我回家吧!”時,小胖鴨子再游到鴨媽媽身邊。
第二段時,提醒幼兒做好躲藏動作堅持不動。
2、聽歌曲再次游戲。
《捉迷藏》 教案篇五
1、認識,會寫“抗、強、鬼、溝、軍、獎、晃、腰、臭、狠”10個生字;辨析多音字“給”。
2、默讀課文,說說強子帶著鬼子捉迷藏的經過。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強子的機智勇敢,學習他的愛國之情。
1、掌握生字的音、形、義;默讀并能復述課文。
2、體會強子的機智勇敢。
1、預習課文,查閱有關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2、課件(有關詞語、自學要求、重點句子)
(一)激趣導入
1、布魯塞爾的小英雄于連用他的勇敢機智和沉著冷靜保住了布魯塞爾城和全城老百姓的性命,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小英雄。在我們中國,也出現了許多像于連一樣機智勇敢的小英雄。你們都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呢?(指名說說)
2、今天,老師向你們介紹一位叫強子的愛國少年,讓我們一起去讀讀《帶著鬼子捉迷藏》。(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通順,不添字,不漏字。
2、畫出文中的生字、生詞,仔細拼讀生字,熟讀生詞。
3、理解生詞,在不理解的詞句旁邊作記號。
4、思考:
(1)強子是怎樣帶者鬼子捉迷藏的?
(2)強子是個怎樣的孩子?
(三)檢查自讀情況,學習生字詞
1、指名說說:強子在你心中是個什么樣的印象?
2、積累詞語,學習生字。
(1)課件演示課文中帶生字的詞語,自由讀生字詞。
(2)指名讀,集體正音,齊讀,開火車讀。
重點指導:“強、獎”“鬼、溝”兩組生字可比較認讀,引導學生發現每組字在讀音上的異同;“晃”是三拼音節;“臭”字較難讀準確,注意聲母是翹舌音ch,韻母是ou;“狠”的韻母是前鼻音en,要讀準確。
多音字“給”在文中讀jǐ,還有一個音讀gěi,在辨別時可讓學生組詞擴句,加強理解。
3、找難字,記字形。
(1)小組討論識記字形的方法,看誰的辦法好。
(2)集體交流,重點指導積累識字方法。
看字形,辨字義:狠—很
換偏旁:溝—鉤
編兒歌:月—要—腰自—犬—臭
(3)指名給生字口頭組詞,并用詞語口頭說話。
4、指導書寫。
(1)生觀察范字,發現書寫規律及特點。
如:“抗、強、溝、腰、狠”——左右結構,偏旁在左,應根據“左窄右寬”的特點來寫。
“獎、臭”——上下結構,書寫時,下面部分的“撇、捺”要舒展開來。
(2)全班書空“鬼”的筆畫順序。
5、熟讀課文。
(四)鞏固練習
1、小組內互相抽讀生字,相互正音。
2、把你認為難寫、易錯的字多寫幾個。
3、把你讀得好的地方讀給同桌聽。
一、教學要求
1、默讀課文,說說強子帶著鬼子捉迷藏的經過。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強子的機智勇敢,學習他的愛國之情。
二、重點難點
1、掌握生字的音、形、義;默讀并能復述課文。
2、體會強子的機智勇敢。
三、教學準備
1、預習課文,查閱有關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2、課件(有關詞語、自學要求、重點句子)
五、教學過程
(一)自讀課文,了解強子與敵人捉迷藏的經過
1、 默讀課文,思考下面的問題:(課件出示)
(1)強子是怎樣帶著鬼子捉迷藏的?
(2)分別用“哈哈”和“哈哈”畫出文中帶問號和感嘆號的句子,自由地讀一讀,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強子是個怎樣的孩子?
2、 小組交流討論。
3、 指名學生分別說說自己的體會。
(二)再讀課文,體會強子的內心活動
1、自讀課文。(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課文哪幾段重點寫了強子帶著鬼子捉迷藏?
(2)用“哈哈”畫出文中表現強子機智勇敢的語句,自由讀一讀,并與同桌說說自己的理解。
2、品讀感悟。
(1)分句品讀:指名讀表現強子機智勇敢的句子。如:
“在敵人的威逼下,他只好弓著腰往里鉆……什么也沒有!”(課件出示)
1)自由讀。指名說說自己的理解。
2)指名讀,師生評議。
3)師范讀,生練讀。
(注意抓住描寫強子的動作、語言、神態及心理活動的詞句)
(2)比較品讀。(課件出示)
強子望著遠去的鬼子,笑了。他把兜里的糖拿出來,狠狠地摔到地上。
強子望著遠去的鬼子,笑了。他把兜里的糖拿出來,狠狠地丟到地上。
1)強子為什么笑了?
2)把句中的“摔”改為“丟”好嗎?說說你的看法。
(三)精讀課文,再現強子機智勇敢的形象
1、分角色朗讀課文。
(指導朗讀:鬼子的話應讀出兇惡的語氣;強子的話應讀出機智勇敢的語氣)
2、自由讀課文,復述課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桌互相復述課文。
(2)指名復述課文。(重點圍繞強子帶著鬼子捉迷藏的經過)
3、人物評析。
小組內互相說說對強子的印象。(小組討論,自由發言)
(四)拓展延伸,講小英雄故事
1、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或院里的小朋友聽。
2、班隊活動:講述抗日小英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