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篇一
《可愛的小綿羊》是小班主題《我的動物朋友》中的一節課,幼兒都是喜歡小動物的,豐富多彩的動物世界總是能夠引起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索興趣,小綿羊是被幼兒所熟知的小動物,通過小綿羊可愛的造型調動幼兒認識小綿羊外形的興趣,并能嘗試想辦法幫助小綿羊,圍繞“羊毛”展開一系列的想象,將會讓幼兒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感受創新思維的樂趣。內容的選取符合教育教學的要求,精心選取幼兒感興趣的小動物,以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小班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動手能力也較差,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他們喜歡直觀的、真實存在的東西,因此對小動物可愛的造型更是充滿了好奇心與探索興趣。他們的心靈是非常善良的,他們的思維不受習慣的約束,本次活動設計了符合小班幼兒年齡和心理發展特點的環節,容易為幼兒所接受。
小綿羊毛茸茸的可愛造型是被幼兒所熟悉的,幼兒在生活中也對小綿羊有。
一定的了解,本次活動中通過讓幼兒觀察小綿羊,激發幼兒幫助小綿羊的情感?;顒又懈鶕“嘤變耗挲g和心理發展特點,通過撕貼小紙條,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并能大膽想象,敢于創新。
1、談話導入:以老師為幼兒請來好朋友,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導幼兒觀察小綿羊的基本外形特征,今兒觀察羊毛的特點。
2、想辦法:
讓幼兒了解綿羊的羊毛做成了羊毛衫為大家帶來了溫暖,引導幼兒想辦法使小綿羊變暖和。對于3歲左右的幼兒,他們是非常善良的,在知道小綿羊為人們帶來的溫暖之后,一定會積極思考為綿羊保暖的辦法,是他們樂于參與的想象活動。
3、學習制作羊毛。
請幼兒說說用紙做羊毛的方法,并自己動手嘗試撕紙,說說自己是怎樣撕的。
教師講解并示范撕紙做“羊毛”。同時,提醒幼兒觀看教師如何雙手配合協調的撕紙。
4、創新想象和操作活動。
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撕出的羊毛粘貼到小綿羊的身上,在操作活動中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鼓勵幼兒積極動手操作并大膽為綿羊設計造型。
5、贊賞激勵,激發設計綿羊造型的興趣。
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體驗創新想象成功的喜悅,在評價中提高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呵護幼兒的創新靈性,使幼兒的創新思維得到升華。
1、認識小綿羊,愿意想辦法幫助小綿羊。
2、能夠撕貼小紙條,體驗制作“羊毛”、粘貼造型的樂趣。
1、“小綿羊”課件。
2、膠水、紙、調色盤、棉棒、“小綿羊”輪廓圖、背景圖。
1、導入活動:談話并出示課件。
師:寶貝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個好朋友,會是誰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告訴老師小綿羊是長得什么樣子的呢?(兩只羊角、兩只耳朵、兩只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巴、四條腿、一個小小的尾巴、全身還長滿了羊毛)。
小綿羊的羊毛有什么特點呢?(白白的、長長的、卷卷的)。
2、想辦法:讓小綿羊變暖和。
師:現在天氣變冷了,可是小綿羊的毛被送到了紡織廠做成了羊毛衫給我們帶來的溫暖,小綿羊自己卻感到很冷了,請小朋友想辦法讓小綿羊變得暖和一點吧。
3、學習制作羊毛。
(1)師:你看,老師這里有這么多的紙,要怎樣給小綿羊做成羊毛呢?(進一步引導幼兒現象多種制作羊毛的方法)。
(2)那現在我們請一個小朋友來撕一個“羊毛”,再說一說你是怎樣撕的。
(3)教師總結幼兒撕羊毛的方法,請所有幼兒一起嘗試動手制作羊毛,以兒歌“大拇哥、二拇弟,面對面、輕輕捏,撕”激發幼兒制作羊毛的樂趣。
4、操作:為綿羊設計造型。
師:現在我們已經做了這么多的羊毛了,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為小綿羊設計一個既暖和又漂亮的造型吧,(介紹操作材料)鼓勵幼兒動手自由創作綿羊造型。
5、作品展評。
師:現在,把打扮好的綿羊送到草地上吃青草吧?。ㄕ乖u過程中要肯定幼兒的表現)。
6、活動結束。
送小綿羊去曬太陽。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篇二
1.教師熱情接待每一位寶寶,認識寶寶,鼓勵寶寶用動作向教師打招呼,并和家長一起蓋印小動物簽到。
2.家長和寶寶一起玩小肌肉游戲活動(塞乒乓球、套塔、拔小棍等),教師觀察寶寶的活動情況,并和家長交流寶寶玩玩具時的狀態以及具體的指導方法。
3.點名游戲。
(1)教師出示小鼓娃娃,鼓勵家長根據節奏帶著寶寶拍手,鼓勵寶寶有節奏地向教師問好。
(2)教師按照順序邀請寶寶走或爬到教師身邊,在教師的幫助下用動作進行自我介紹。(大月齡寶寶嘗試用動作回答的方式自我介紹。如,教師提問:“誰是妮妮?”妮妮用拍自己肚子的方式回答;教師提問:“妮妮幾歲了?”妮妮用伸出一根手指的方式回答。小月齡寶寶愿意接受教師的被動自我介紹。)
指導家長:及時表揚有進步的寶寶。(能用動作表達或能夠接納教師。)
1.引導家長帶領寶寶做《小腳操》《小手操》,增強寶寶對自己小腳、小手的認識。
2.引導家長帶領寶寶模仿教師跟隨音樂學做韻律操,初步培養寶寶對音樂的節奏感,加強寶寶對本體的認識。
指導家長:
1.有節奏地在寶寶身邊念兒歌,加強寶寶對兒歌的理解。
2.幫助寶寶有節奏地做動作。
3.鼓勵寶寶自己做《小手操》《小腳操》的動作,培養寶寶主動模仿動作的意識。
1、出示圓形圖片。
師:圓形是一種沒有角的光滑的圖形。小朋友們看一下,圓形像什么呢?(家長幫助寶寶一起想象、表述。)
指導家長:成人經常用想象的語句和寶寶交流,可以幫助寶寶學會創造、想象,為其今后的自主表達儲備經驗。
2、出示圓形鑲嵌板的底板。
(1)師:這個底板中間少了一個圓,我們要把這個洞洞補起來。
(2)教師示范鑲嵌板的玩法。
師:1,2,3,三指捏,捏住小把手,對準洞洞放。瞧,洞洞補好了!
指導家長:此活動可以訓練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我們選擇圓形的鑲嵌板,一方面便于寶寶認識圓形,另一方面,由于圓形沒有方向性,相對于三角形、正方形等圖形,操作簡單得多。
(3)寶寶與家長共同完成鑲嵌板操作游戲。
3、欣賞名畫《圓之舞》。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幅很漂亮的畫,很多圓都在這幅畫上跳舞呢!有的圓大,像媽媽,有的圓小,像寶寶,媽媽抱著寶寶,真溫暖。有的圓形寶寶出去玩了,有的圓形寶寶靠著媽媽聽故事呢!
指導家長:《圓之舞》是一幅世界名畫,讓寶寶從小欣賞高水準的畫作,可以開拓寶寶的眼界,提高寶寶的審美素養。
4、寶寶在家長的協助下完成《圓之舞》的創作。
師:我們也來完成一幅《圓之舞》吧,老師這里有很多好看的圓形圖片,寶寶們把它貼在這塊黑色的板上,讓這些圓形圖片也跳出優美的舞蹈吧!
指導家長:家長讓寶寶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圓形圖片,將其貼在黑紙上。寶寶貼的時候可能是無意識的,家長要有意識地指導寶寶將圖片重疊或間隔放置。
5、作品展覽。
6、鞏固認識圓形,學會區分圓形與其他形狀。
師:老師這里有很多的圖片,哪些是圓形的呢?大家一起來找一找。
指導家長:此活動是讓寶寶在認識記憶的基礎上學習辨認,難度又加深了一層。如果寶寶指錯了,不要直接說“錯了”“不對”這樣的話,而是要直接告訴寶寶形狀的名稱,然后說:“我們繼續找圓形!”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篇三
1。學習圓和橢圓的基本畫法,并能組成小鴨的基本形態。
2。學習用棉簽畫鴨子,鞏固用棉簽作畫的技能。
3。培養幼兒大膽作畫的習慣。
1。紅色、黃色、黑色、藍色水彩顏料各一盤。
2。棉簽,毛巾若干。
3。不同動態貼絨小鴨三只,字卡等。
1。教師邊出示貼絨小鴨邊朗誦兒歌。激發幼兒畫小鴨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三只貼絨小鴨,說出小鴨的基本外形和生活習性。教師邊提問邊出示字卡。
教師用棉簽蘸黃色顏料,邊示范邊講解。用蘸好的黃色顏料,在紙上畫個圓圓的腦袋,一個橢圓的身體,提問:如果2字是一只可愛的鴨子,那它還少了什么?教師待幼兒回答后。示范用紅色的顏料畫上嘴巴。邊示范邊強調,鴨子的嘴巴是扁扁的。待顏料稍干后。用黑色畫一只眼睛,再用藍色顏料畫上波浪線。小鴨子在游泳。
畫小鴨時哪里畫的不一樣?引導幼兒發現:小鴨游泳的姿勢不一樣。
1。鼓勵幼兒大膽的畫出小鴨子游泳的不同姿勢。
2。要求幼兒注意畫紙的衛生。教師注意指導提示幼兒將小鴨的身體畫粗些。
3。及時展覽,講評幼兒作業。
4。放音樂,教師扮母鴨,幼兒扮小鴨,帶領幼兒學鴨子游泳,游出教室。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篇四
設計思路:
不會有意識地識記某些事物,只有那些形象鮮明、具體生動、喜聞樂見能引起強列情緒的事物才易記住,所以,我想到了棒棒糖。
不僅在認識顏色、發展小手精細到作、鍛煉肢體協調能力方面都對幼兒有幫助,而且深得小班幼兒的喜愛!
活動目標:
1、能兩手較協調地揉搓橡皮泥。
2、學會在球體上安裝小棒。
3、欣賞自己與同伴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活動材料:棒棒糖、橡皮泥、吸管。
活動過程:
“看,老師的口袋鼓鼓的,里面會是什么呢?”小朋友猜一猜。
“聽,還有聲音呢?到底是什么呢?”揭秘:糖?!笆鞘裁刺恰保ò舭籼牵?。
先選擇自己喜歡顏色的橡皮泥放在手里,兩手對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輕輕的搓成一個圓形小球,咦!老師把它按一個漂亮的小尾巴,這樣是不是就變成了一個漂亮的棒棒糖,老師很開心。現在請小朋友也動手做一做,在動手前老師要說一下游戲規則:
a、做手工時小嘴巴不能發出聲音,要安安靜靜的。
b、不能搶別人手里的東西,要小心地搓,不能掉在地上了。
2、幼兒進行操作,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3、咦!現在請小朋友把做好的棒棒糖舉起來,看看和老師的是不是一樣的,你們的糖沒有小尾巴,現在請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一根小尾巴,小朋友自己把小尾巴安在上面。
干,做的棒棒糖呀都很棒。
教師:小朋友今天開心嗎?
幼兒:開心。
教師:小朋友有了開心的事情呀,要學會與別人分享。下面請我們拿起棒棒糖送給后面的聽課老師,讓他們一起分享一下我們的快樂心情吧。
請小朋友排好隊跟老師出去洗手。
通過本次活動可以看出棒棒糖是孩子喜歡的并品嘗過的一種糖果,深受孩子的喜愛。酸酸甜甜的棒棒糖,是整個美術創作活動的基礎,孩子樂意去表現這種他們喜愛的棒棒糖。從目標上看完成的很好,每個目標幼兒表現的都很棒。
就活動過程來說,整節課幼兒都能很好的配合老師完成每個環節的設計,教師在第三個環節時間:“幼兒有沒有做過棒棒糖?幼兒說有的時候,老師認為孩子撒謊或者孩子吃過誤認為自己做過。”這時老師反復地強調幼兒沒有做過,把幼兒的思想往老師的思想上拉。
其實這時應該順著孩子的思路隨機應變說:“今天老師也做一下,看看是不是和你的一樣,好嗎?”這樣會更好些,也能讓孩子明白到底什么是做,什么是吃,教師能通過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表揚和鼓勵那些在活動中參與積極的幼兒,讓幼兒獲得愉悅的心情。
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讓他們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篇五
1、繼續引導幼兒用圓形和半圓形組合畫熊,并能大膽添畫五官。
2、引導幼兒運用兩種以上顏色的蠟筆裝飾畫面,體驗色彩的變化美。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認知準備:會畫封閉的圓形。
材料準備:水筆、蠟筆、繪畫紙、活動的眼睛、小熊的繪畫步驟。
教學重點:能用運用兩種顏色蠟筆裝飾畫面
教學難點:仔細觀察小熊五官的位置
一、可愛的熊(重點)
1、回憶第一課時
師:上個禮拜我們剛剛畫過了小熊,你們還記得嗎?
提問:誰還記得先畫小熊的哪些部位,然后怎么畫嗎?
小結:我們先要畫小熊的頭,圓圓的大大的,然后畫耳朵,短短的圓圓的,!出自:www。老。師!然后畫它的身體,最后畫它的手和腳,別忘記要給小熊畫上眼睛鼻子和嘴巴哦。
2、引導幼兒比較兩種不同顏色的小熊
提問:你喜歡那只小熊?為什么
小結:原來在小熊的臉上有很多的圓形,如果用一種顏色涂上去,就看不清楚了。所以可以選用兩種顏色進行涂色,這樣小熊的五官就看得更加清楚了。
二、幼兒作畫(重難點)
1、幼兒畫小熊(小熊的繪畫步驟)
重點提問:“小熊畫在紙的哪里最合適?”(紙的中間最合適)
“小熊哪里最可愛?兩只半圓形的耳朵畫在哪里更可愛?”(半圓的耳朵畫在頭頂的兩邊)
“小熊嘴巴長得怎樣?誰會畫?”(請個別幼兒上來演示)(難點)
請個別幼兒上前繪畫嘴巴
2、熊的一家
重點提問:“畫了熊的一家,他們都是誰呀?”
小結:我們畫了那么多的熊,有的是熊爸爸,熊爸爸是胖胖的,有的是熊媽媽,熊媽媽是漂亮的,還有是熊寶寶,熊寶寶是可愛的。我們把它們送到班級里去做做客吧!
3、幼兒繪畫老師巡回指導
老師幫助幼兒裝活動的小熊眼睛,并將作品裝飾上墻
幼兒在整個活動中,專注度高,思維活躍,表現欲望強,能夠大膽、自信地表達創造。在學習過程中,每個孩子都能夠充分自主地探索和交流,有良好的對美好事物的感受、審美體驗以及同伴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合作的交往能力,通過操作作品的展示,可以看出幼兒的個體水平經驗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明顯提高。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篇六
1.欣賞圖片,觀察星星、月亮的形狀和色彩的變化,感受色彩強烈對比的美。
2、學習選擇鮮艷的色彩表現星空的燦爛,感受色彩涂抹帶來的`快樂。
3、嘗試與同伴共同使用繪畫材料,共享操作空間。
1.圖片"星空"。
2.畫紙每組一張,蠟筆每組一盒。
師:"小朋友們,你們觀察過晚上的天空嗎?晚上的天空上有什么呢?"。
1、師:"有個叫梵高的老爺爺喜歡看晚上的天空,還很喜歡畫晚上的天空,我們一起來看看梵高老爺爺的畫吧!""美嗎?你覺得它美在哪兒?你看到了什么?"。
2、師:"那畫上什么最亮呢?
1、從顏色上觀察作品。
師:"這幅畫上有哪些顏色呢?什么顏色用的最多?你看到這些顏色有什么感覺?
小結:梵高老爺爺用了深藍色、藍色、黃色等,色彩很美,對比也很強烈,給人很不安、害怕的感覺。
2、從線條上觀察作品師:"這幅畫里有哪些線條呢?哪兒用了波浪線呢?還有一圈一圈的像什么?"。
師:"你看了這幅畫,有什么感覺?"小結:星星和月亮好像被旋渦圍住了,大樹像火苗一樣向上旋轉著上升,表達了自己緊張、憂郁、難過的感情。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梵高老爺爺畫的星空,接下來我也請小朋友們來畫畫你想象中的星空"。
小組合作的方法。
師:"對了,找空的地方畫,一組的小朋友一起來完成這幅畫,看看哪一組的星空最美。"。
師帶領幼兒展示每組小朋友的作品并請個別幼兒說說畫中有什么。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篇七
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知道蛋炒飯中有各種食材。
能用筆涂涂畫畫,繪畫蛋炒飯。
課件準備:《黃金蛋炒飯》動畫視頻;“蛋炒飯”圖片。
材料準備:有顏色的圓形卡紙;油畫棒。
播放動畫視頻《黃金蛋炒飯》,引導幼兒說一說蛋炒飯里有什么。
——你們吃過蛋炒飯嗎?
——蛋炒飯里面都有什么?
——橙/綠/黃/白色的是什么?
出示圖片“蛋炒飯”,教師示范繪畫。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欣賞并思考。
——看,好吃的蛋炒飯出現在畫紙上了。
——你們知道蛋炒飯中黃色/橙色/綠色/粉色的是什么食物嗎?可以怎么畫?
2、教師進行示范繪畫。
發放材料“有顏色的圓形卡紙、油畫棒”,鼓勵幼兒自主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現在請小朋友們將自己的空碗裝滿好吃的蛋炒飯吧。
——蛋炒飯中可以放入你自己喜歡的食物,并用你喜歡的顏色把它畫出來吧。
作品展示,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繪畫作品。
——你做的蛋炒飯中放了哪些食物?
——它們是什么顏色的?
區域活動
在美工區,投放油畫棒和蝴蝶、瓢蟲或魚的線稿圖,鼓勵幼兒自主裝飾。
日常活動
將幼兒完成的繪畫作品張貼在班級墻上,供幼兒繼續欣賞。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篇八
1、認識各種樹葉,學習剪樹葉的基本外形。
2、體驗幫助樹媽媽的快樂情感。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1、安全使用剪刀的經驗。
2、剪刀、白紙若干。
一、游戲:春風吹
師:今天,樹媽媽又要和大家做游戲了!春風姐姐來了,我們來做個“春風吹”的游戲。(游戲進行2—3次)
二、談談講講
2、講解、示范。
重點:對稱地剪出樹葉的基本外形及五官。
難點:剪出樹葉三角形的頭發。
三、制作樹葉寶寶
觀察:
1、幼兒能否對稱地剪出樹葉的基本形狀。
2、幼兒能否添加出三角形的樹葉寶寶頭發。
四、展示樹葉寶寶
師:現在你們覺得樹媽媽漂亮嗎?樹媽媽今天真高興,小朋友們一起讓樹媽媽變得這么漂亮,謝謝小朋友們!來!和樹媽媽一起到花園里和其他的樹比一比,看誰漂亮好嗎?(念兒歌:春天,離場。)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篇九
1.通過玩色活動,培養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2.教會幼兒用菜根印畫,用棉簽畫草的技法。
菜根、棉簽、白紙、背景圖(人手一份)、彩色顏料
教會幼兒用菜根印畫,用棉簽花草的方法。
引起興趣--幼兒觀察--幼兒作畫--展示作品
一、通過故事引起幼兒作畫的興趣
1、(出示背景):請你們猜猜這是誰的家?
2、(打開半扇窗)你看這是誰的家?(小熊的家)
故事:春天到了,小動物們都在自己的花園里種上了美麗的鮮花,可是小熊花園里什么也沒種,請你們猜猜小熊怎么了?(幼兒猜測)
3、(打開另半扇窗)你們看小熊怎么了?(它受傷了)
原來小熊受傷了,不能去花園種花了,小熊心里難過極了。(關上窗戶)
4、小朋友,讓我們來幫助小熊吧。
1、老師幫小熊了一些花,我們一起來看看,如果你覺得漂亮就拍拍手。
2、你們知道這些花是怎樣種出來的嗎?
3、老師帶來一些新的圖章,你們看它是用什么做的?
4、有了這些材料該怎樣做呢?
5、老師講解:畫的時候捏住小的一頭,大的一頭在顏色里蘸一下,再在紙上印幾下,這樣美麗的花就印出來了,然后再用棉簽畫上草。
6、剩下空白的地方請一個小朋友幫我把它完成。
1、提醒幼兒將用完的棉簽放進顏料盒里。
2、提醒幼兒將用完的菜根放進小籃子里。
3、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1、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小熊的花園里。
2、小熊的花園變得真漂亮,小熊睡著了,我們快點叫醒它:小熊,快醒來吧!
3、是誰把我的花園打扮的這么美麗,謝謝。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篇十
2、樂意向同伴介紹蘑菇房,與同伴一起分享快樂。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筆、紙。
一、教師和幼兒一起打開幼兒用書,共同閱讀故事《蘑菇房子》,引出主題。
二、認識蘑菇房子的特征,了解作畫方法。
蘑菇房子房頂是半圓形的,房子是長方形的。房子上有窗戶門。
談談房子應該畫的如何才能住得下小白兔?(房子應該畫的大,才能住得下小白兔。)
幼兒想象你想畫怎樣的門窗?(可以是正方形、半圓形、圓形等等)
三、幼兒大膽作畫。
師鼓勵幼兒蘑菇房子畫要大的。繪畫大膽,門窗自由發揮想象、涂色均勻。
四、展覽作品,相互評價。
幼兒相互觀摩蘑菇房子。教師組織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房子,為什么?表揚作畫大膽、涂色均勻的幼兒。
1、喜歡折紙活動。
2、學習折疊繪畫的方法表現小動物的形象。
三角形紙、彩筆、圖畫紙,小狗、小貓、小豬的范例。
1、出示可愛的小動物的范例請幼兒欣賞,可選擇自己喜歡哪個小動物。
2、學習折疊繪畫小動物,會在小動物形象上描畫五官。
3、幼兒自行練習折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4、鼓勵幼兒多折幾個動物,畫小動物不同的動態。
教幼兒學習看折紙圖。
1、豐富幼兒關于小狗、小貓、小豬的知識。
2、學習“一只哈巴狗”的舞蹈及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
鼓勵稱贊幼兒動手折疊學畫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