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優質的心得體會該怎么樣去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篇一
我于3月6日參加了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培訓。培訓中,指導老師認真耐心地講解、分析教材,談了看法、說了感受,交流了教法等等,他們結合自身的心得體會,以豐富的知識內涵對語文教材進行精辟的闡述。
三年級屬中年級段,其架構主要有四部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課文、習作和單元練習。整套教材的結構力求脈絡分明、便教利學。
上午,我們認真傾聽了馬愛萍老師為我們講解了教材的1—4單元的教學意見:其中她重點指出了閱讀教學四個重點學習項目:
1、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句子的意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會默讀,養成良好的默讀習慣。
4、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
陳萍老師為我們講解了教材的5—8單元的教學意見,她帶領老師們一課課的進行了教材的分析,及每課的教學建議。
下午,張麗華老師圍繞“練習”和“習作”進行了細致的講解,習作教學中教師要提供和創造更多的習作機會,多用肯定和激勵的方法,多組織展示和交流。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讓他們樂于表達。加強習作與閱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聯系。張老師從習作的內容、指導等方面做了指導,并舉了生動的事例,讓老師們明確了習作教學的方向。
一天的教材培訓,時間雖短,但從三位老師的詳實指導中,我對本冊教材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有了更明確的認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以新課標為準繩,以課本為依據,以課堂為陣地,在有效課堂的探索中,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小學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篇二
2016年9月,踏上工作崗位兩年了第一次上一年的語文學科,同時趕上一年級語文教材的改編,這無疑為我的工作帶來了更大的挑戰。經過校領導組織多次的培訓學習,今天學習2016年部編教材小學語文網絡培訓會,加上這兩個月的教學實踐活動。現提出我在教學中所遇到的困惑。
一、經過第一單元的識字學習后,在拼音教學上多長時間較好?
三、針對教育稍落后的西南地區而言,教材中有些插圖并不能很給學生有利的引導,比如aoouiu的插圖中,海上劃帆船的小象,帆船上的五環聯系到奧運五環,從而引出“ao”的讀音,在教學中,很多學生根本不認識帆船和奧運五環,反而增加了難度。
五、教材改編后,在拼音識記方面,到達要達到什么樣的程度才合適,既不加重學生的學習任務,又能達到識記的目的?由于教學時間短,教學經驗不足,以上幾點是我在教學中感到非常困惑的地方,提出來希望大家共同探討。
小學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篇三
20xx年3月1日至3月2日,西雙版納州教育局組織召開了為期1天半的小學語文部編教材培訓會,全州一年級語文教師與各縣市語文教研員參與了此次培訓。
本次培訓,有幸請到大理州教科所副所長李志云老師,一個小學語文省級特級教師對小學語文部編教材的解讀、自身對小學語文素養的詮釋、融合多年寶貴經驗的講座,以及允景洪小學張麗校長執教的一年級下冊識字教學《古對今》親情授課中所展示出語文教師的個人魅力,都讓參訓教師們心潮澎湃、受益匪淺。
3月1日上午,是李志云老師傳達“部編版”語文教科書總主編:溫儒敏的講話精神,該教材的總體特色是:
(一)體現核心價值觀,“整體規劃,有機滲透”。
(二)對教學弊病起糾偏作用。讓語文課往課外閱讀延伸,往學生的語文生活延伸?!敖套x”、“自讀”、“課外導讀”三位一體。
(三)加強編寫的科學性。
(四)體現時代性。新課文約占40%。
部編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進行了調整,比人教版教科書更豐富有效。選文“守正”,“時文”減少,傳統文化篇目增加。12冊古詩文124篇,占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革命傳統教育篇目加大,小學語文選文40篇。
(一)是教師教學用書的改編。
教育部的編寫專家們不僅對部編教材進行了改革,同時對教師教學用書也精心設計、用心良苦,涉及到各個環節,尤其是授課思路與作業練習的訓練值得老師們認真參考。提醒老師們備課一定要熟讀文本、熟讀教師教學用書。
(二)從中年級開始,每個單元的導語有所改編。
(三)每一課的思考題和拓展題都是精心設計的,要讓學生得到充分訓練。
(四)綜合性學習、寫作、名著選讀等也是充分訓練學生語文素養的良好途徑。
培訓理論比較多,這里小編就不再一一羅列,但要把理論結合實際顯得更重要。小編在學習中如同沐浴著春風,同時也在低眉反思,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理解與感悟,有不到之處還望同仁們、朋友們批評、指正!
1.漢語拼音教學不需要對一年級的孩子講深奧的語法知識,關鍵是讓學生找準正確的發音位。強調帶調拼讀,選用本音拼讀法(直接讀,效果更好);一次帶調讀;緩讀法(看口形聽聲,把發聲放慢,讓學生明白聲音是怎樣拼合而成的);讓學生多讀,次數自由掌握,多注意差生。
2.充分利用插圖,看圖暗示找信息,找出與本次要學習的幾種字母或拼音,不用去瞎編故事,而將教學重心偏移,選擇簡化、不折騰的方法最好。
1.學生讀文,自由評議,有個初步感知。
2.教師范讀尤為重要,要一字一字地讀,讓學生感知語感,節奏緩慢,聲韻調讀準,同時要注意人物對話的語速與語調。
3.引導學生學習書寫至關重要,可以先較好筆畫,將字的占格、分布、方向、對稱用線條畫出來,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書寫興趣。當然,教師的范寫也尤為關鍵,若教師能提筆就寫,瞬間寥寥幾筆就能在黑板上書寫下每一筆、每一畫,留下一個正規的楷書大字,那帶給學生的視覺與學習效果是無與倫比的。這就需要語文教師私下練就自己的硬筆書法,鋼筆字、毛筆字筆畫的逐一規范,不花點時間與苦功是不能達成的??磥恚瑢W生時代小編對書法沒有愛好是大錯特錯的,幸好領悟過來還不算為時太晚矣。
4.握筆姿勢與書寫姿勢也不容小覷。具體的方法可以借鑒百度去查看查看。
1.利用課文插圖簡單導入,如:一年級下冊《5.小公雞和小鴨子》一文,只需簡單辨別小公雞和小鴨子是怎么看出來的就行,無需拓展。
2.掌握提問技巧,問題設計要反復斟酌,避免廢話。
3.少用齊讀,多用范讀、領讀、自讀,根據目的來選擇各種讀法。讓學生從讀中感知語言魅力,領會課文要領。
感悟四:課堂上感性經驗越豐富,理解就越深刻。
1.學生對于語文的興趣,非一日之功就能塑成,需要語文教師在課堂上下通過個人文學魅力的引領,課堂教學的風采,課后作業的合理訓練,聚沙成塔而成。
2.隨文理解詞語,最簡單、最懶得的辦法是找工具書,讓學生直接讀意思,放到文中想一想即可,長此以往,必將造就學生不動腦直接查工具書的惰性。若是通過插圖循循善誘地設計問題,讓學生充分理解、造句,那今后遇到隨文理解詞語便不再是學生的難題,也就是春風化雨般潤澤了學生的心田。
3.語感獲得將影響學生今后對語文的直接興趣,故而教師的范讀顯得拋磚引玉般重要。那么,我們個人的朗讀是否標準?是否抑揚頓挫?是否能打動學生的心靈?小編一想到此,也實感汗顏:自己有多久沒有練習普通話的朗讀基本功了,有時即使要在課堂上范讀,但也沒有達到每句仔細練習、逐一規范的要求。那么,我們在提升課堂效果的今天,更要注意先修煉自己的各項基本功了,給同仁們、朋友們提個醒。
正如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文學家莫言在《我們的語文教育很虛偽》一文中談到的:“一個人如果不能在青少年時期獲得一種對語言的感覺,只怕一輩子都很難寫出漂亮的文章?!?/p>
小學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篇四
20xx年8月29日至8月30日,我參加了部編新教材內容解讀及教學建議的培訓,聽了專家的講座,讓我對部編新教材有了一個更新的'認識,讓我懂得了怎么才更好的把握好教材,如何有效的去教,下面就談談幾點我的學習體會。
1.“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整體規劃,有機滲透”。教材編寫實質上是國家行為,所以教材編寫立意要高,要立德樹人。
2.“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接地氣,滿足一線需要,對教學弊病起糾偏作用。在確定編寫方案之前,編寫組對課程改革以及課程標準實施的得失狀況,進行了細致的調查總結,但對于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某些問題,也注意“糾偏”。
3.“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加強教材編寫的科學性。編寫組學習和繼承了以往教材編寫好的經驗,并借鑒國外先進做法,實行“編研結合”,還特別重視學界有關語文認知規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選擇、吸收和轉化,用來指導編寫。
4.“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貼近當代學生生活,體現時代性?!安烤幈尽闭Z文教材在課文的選取、習題的設計、教學活動的安排等方面,努力切入當代小學生的語文生活,適應社會轉型和時代需求。比如,如何正確地認識和使用新媒體,如何過濾信息,都在教材中有體現。
5、“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將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首先,要更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為支配課余時間的主人。
6、“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教材重視培養學生的交際習慣和交際意識,考慮學生起點,著力改進學生日常交際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如缺少交際意識、不考慮對象場合等不良交際習慣。
總之,這次小學語文部編教材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我會認真把培訓內容與實際教學相結合起來,把以后的教育教學開展得更好。
小學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篇五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么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xx年2月21日下午,我們六年級的語文老師在一小培訓了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材。張主任那精辟的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學建議、激烈的教學討論不時地在腦海里浮現,那精彩的教學情景令人久久不能忘懷。如果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參加本次活動的體會,那就是受益匪淺。
1、在本次培訓中,主講老師從拼音與識字教學、識字與寫字教學、閱讀教學、口語交際等幾方面的教學建議中,使我對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做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于素質教育的空間。
2、教材培訓建立了一個平臺,同行與同行交流的平臺,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單打獨斗”變成了齊心協力,把自己的閉門造車變成了資源共享,使教育資源得到優化,對新教師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對老教師是一個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與舊的教學理念碰撞與融合的機會。
3、講授新教材時應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材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教材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比較新教材與舊教材的區別和聯系,有哪些改進,教法上有那些變化,有那些獨到的進步和收獲,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4、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老師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課堂才會充滿生機。
5、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只有那些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需要與興趣的教學,只有那些能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的教學,才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根本改變,使語文課堂成為探究課堂,充滿生機,充滿生命活力。
總之,這次小學語文教材培訓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平臺,我一定會珍惜本次學習培訓的機會,認真學習,利用時間給自己“充電”,為將來更好的從事教學工作打好基礎。
小學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篇六
2、教材培訓建立了一個平臺,同行與同行交流的平臺,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單打獨斗”變成了齊心協力,把自己的閉門造車變成了資源共享,使教育資源得到優化,對新教師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對老教師是一個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與舊的教學理念碰撞與融合的機會。
小學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篇七
20xx年8月26日至27日,我參加了縣組織的青年班主任小學語文學科的培訓。其實我已不年輕了,是參加培訓隊伍里年紀最大的學員,但既然來了就珍惜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走在回家的路上,那精辟的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學建議、激烈的教學討論不時地在腦海里浮現,那精彩的教學情景令人久久不能忘懷。如果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參加本次活動的體會,那就是受益匪淺。
1、在本次培訓中,主講老師高山校長針對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給了我們許多精銳的教學建議,使我對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做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于素質教育的空間。
2、教材培訓建立了一個平臺,同行與同行交流的平臺,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單打獨斗”變成了齊心協力,把自己的閉門造車變成了資源共享,使教育資源得到優化,對新教師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對老教師是一個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與舊的教學理念碰撞與融合的機會。
3、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老師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課堂才會充滿生機。
4、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只有那些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需要與興趣的教學,只有那些能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的教學,才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根本改變,使語文課堂成為探究課堂,充滿生機,充滿生命活力。
總之,這次小學語文教材培訓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平臺,我一定會珍惜本次學習培訓的機會,認真學習,利用時間給自己“充電”,為將來更好的從事教學工作打好基礎。
小學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篇八
對此,專家指出了“教的完整,不如學的充分”,此語一出,站在學生立場,界定“教”與“學”的關系;教是為了學,為了讓學生學會學習,達到最終的不用教。一堂課或者一篇課文,可以教得不那么完整,甚至留有那么一些遺憾,但若能給學生一個充分的學習過程,學有所得,教就有了實質的意義。
學的充分意味著內容要“瘦”。“完整”的課堂內容龐雜,需要“瘦身”,以便目標更加集中,內容更加簡要。比如識字,要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花在那些真正難識、難記、難理解的字詞上。
學的充分意味著時間要“夠”。一項學習活動需要一定的時間,尤其是需要思考,就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切莫一提問就希望舉手,一討論立刻“踴躍發言”。這點,有所感觸,馮老師的課堂是這樣,他會給孩子們充分的時間思考和練習。一節課不夠他會用兩節課,講的很細,學生掌握的很充分,以至于每次都是我講的比他快;一個知識點他會整整一節課都在發復的講與練。
學的充分意味著過程要“透”;教學因常?!敖痰耐暾倍O計過多的環節,有些教學環節就難以充分展開,讓學生有一種“不解渴”的感覺,假如老師再給一點點,就到位了。這就是“學的'充分”的一種境界;通透,即學生對學的內容豁然開朗。凡是不清不透,正需要再教、需要再學的契機。
學的充分意味著所得要“厚”,照理說“完整”才能學的“厚”。比如比喻句,我們會這樣教:這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為什么這樣作比?這樣比喻的好處?看似完整,卻沒有實質的作用,學生的語言水平仍在原有水平上重復。學生需要的是運用比喻實踐規則,可以促使學生化知為能、轉能為智的“核心知識”,只要教這一點學生就會有變化,獲得實實在在的長進,教的不完整學的很豐“厚”。
“教與學”的辯證關系值得我們深入研究,把握關系就掌握了規律,掌握規律就改變了教學。
/span
小學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篇九
這次培訓會自上午九點開始。上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編輯室編輯、部編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科書三年級下冊責任編輯張沛專家主講,張沛老師就“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背景、創新點以及用好“部編本”教材進行詳盡的解說。重點介紹“部編本”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學內容,并就各個板塊提出詳細、具體的教學建議甚至是教學的操作步驟,使老師們有路可循,少走彎路。
下午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小學語文教研員、上海市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上海市青語會副會長薛峰老師就閱讀教學、口語交際、習作教學等方面進行培訓指導,深入淺出的講解使我對教材的認識更加深刻,教育視野更加開闊。
聽了專家的講座后我才深深感到:不聽不知道,一聽才感到自己知識的貧乏,學的東西太少了。這次培訓,不僅給我們教師創造了良好的機會,也讓我們有充裕的時間來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給教師回顧反思的平臺。通過一天的認真學習,我對課標的理解和運用多種教學策略以達到有效教學有了認識上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要鉆研教材,體會新教材的意境,要將情感教學融入課堂,組織好自己的語言,把握新教材的精髓,在教法上應有改革,做到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管齊下。
2、在設計課堂教學的時候,要不留痕跡地留給學生質疑的空間。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解放頭腦,讓學生能想;解放學生的眼睛,讓學生能看;解放學生的嘴巴,讓學生能說。
3、探究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好辦法。新教材十分重視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應從實際出發,適時適當的應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今后的教學,將理論結合實踐,讓理論指導實踐,明確教學方向,以提高學生素養為責任,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語文課堂教學藝術。
總之,這次小學語文部編教材培訓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平臺,我一定會認真閱讀筆記加強消化理解,并在今后的教學中結合實際,不斷地學習,努力提高自已的教學技能,成為一名真正掌握教學真諦的好老師!
小學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篇十
20xx年7月15日我們全體小學語文教師參加了小學語文教材培訓。走在回家的路上,那精辟的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學建議、激烈的教學討論不時地在腦海里浮現,那精彩的教學情景令人久久不能忘懷。如果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參加本次活動的體會,那就是受益匪淺。
1、在本次培訓中,主講老師從拼音與識字教學、識字與寫字教學、閱讀教學、口語交際等幾方面的教學建議中,使我對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做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于素質教育的空間。
2、教材培訓建立了一個平臺,同行與同行交流的平臺,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單打獨斗”變成了齊心協力,把自己的閉門造車變成了資源共享,使教育資源得到優化,對新教師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對老教師是一個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與舊的教學理念碰撞與融合的機會。
3、講授新教材時應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材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教材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比較新教材與舊教材的區別和聯系,有哪些改進,教法上有那些變化,有那些獨到的進步和收獲,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4、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老師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課堂才會充滿生機。
5、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只有那些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需要與興趣的教學,只有那些能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的教學,才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根本改變,使語文課堂成為探究課堂,充滿生機,充滿生命活力。
小學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篇十一
20xx年3月1日至3月2日,西雙版納州教育局組織召開了為期1天半的小學語文部編教材培訓會,全州一年級語文教師與各縣市語文教研員參與了此次培訓。
本次培訓,有幸請到大理州教科所副所長李志云老師,一個小學語文省級特級教師對小學語文部編教材的解讀、自身對小學語文素養的詮釋、融合多年寶貴經驗的講座,以及允景洪小學張麗校長執教的一年級下冊識字教學《古對今》親情授課中所展示出語文教師的個人魅力,都讓參訓教師們心潮澎湃、受益匪淺。
3月1日上午,是李志云老師傳達“部編版”語文教科書總主編:溫儒敏的講話精神,該教材的總體特色是:
(一)體現核心價值觀,“整體規劃,有機滲透”。
(二)對教學弊病起糾偏作用。讓語文課往課外閱讀延伸,往學生的語文生活延伸?!敖套x”、“自讀”、“課外導讀”三位一體。
(三)加強編寫的科學性。
(四)體現時代性。新課文約占40%。
部編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進行了調整,比人教版教科書更豐富有效。選文“守正”,“時文”減少,傳統文化篇目增加。12冊古詩文124篇,占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革命傳統教育篇目加大,小學語文選文40篇。
(一)是教師教學用書的改編。
教育部的編寫專家們不僅對部編教材進行了改革,同時對教師教學用書也精心設計、用心良苦,涉及到各個環節,尤其是授課思路與作業練習的訓練值得老師們認真參考。提醒老師們備課一定要熟讀文本、熟讀教師教學用書。
(二)從中年級開始,每個單元的導語有所改編。
(三)每一課的思考題和拓展題都是精心設計的,要讓學生得到充分訓練。
(四)綜合性學習、寫作、名著選讀等也是充分訓練學生語文素養的良好途徑。
培訓理論比較多,這里小編就不再一一羅列,但要把理論結合實際顯得更重要。小編在學習中如同沐浴著春風,同時也在低眉反思,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理解與感悟,有不到之處還望同仁們、朋友們批評、指正!
小學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篇十二
我參加了部編教材網絡培訓會,聽了張老師和李老師的講解,讓我對新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聽完課后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重新翻閱教材,認真思考了如何利用好教材有效的教學?,F將我這次培訓的收獲與體會總結如下:
打開新教材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幅56個民族孩子的圖畫,這也是新教材的主要特色之一。新教材中添加了很多的插圖,圖片的類型豐富,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加強幼小銜接,另一方面也是對學生美感的.陶冶。第一板塊我是中國人,第二板塊我是小學生,第三板塊我愛學語文,這一板塊讓學生了解在語文課堂上有哪些教學內容。
新教材的課程調整為先識字再學拼音,這也是幼小銜接的表現,同時也體現了識字的重要,本冊教材中增加了傳統文化的比例,例如第一課《天地人》看似簡單的六個字,卻滲透著中華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蘊含著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理念。
新教材中增加了一個新的板塊,和大人一起讀,將課外閱讀納入了課程中,在親子閱讀過程中,可以讓孩子們把閱讀中的所思所想與大人分享,這是一種趣味式分享,而不是說教式分享,在親子閱讀中應減輕閱讀難度,增加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讓學生真正享受閱讀。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利用好課文中的插圖,增加教學趣味性。把插圖編成故事,聽故事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比如:在拼音的教學中我們就可以利用課文中的插圖,給孩子們講故事,引導高能力的學生自己編故事。將本課所學的拼音有效的融入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去發現。在課文教學方面,插圖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也可以幫助他們來理解課文內容,比如《雪地里的小畫家》將每個動物的腳印直觀的呈現出來,有助于孩子們的理解。課中的插圖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語文有效的教學,更是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