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篇一
藏區發展歷來牽動中央領導的心,在8月份舉行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總書記為包括西藏在內的所有藏區的發展提出了目標要求,指明了方向。將藏區發展放到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高度來講,強調加強黨的領導、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促進藏區發展。思路明晰、方針正確、政策有力,關鍵是抓落實。
四川省委根據中央精神結合四川藏區及時召開會議,明確提出:我省藏區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全省一盤棋謀劃推進,才能贏得同步全面小康這場攻堅戰的勝利。四川作為全國第二大藏區,具有人口多、分散廣、發展難等特點,特別是反分裂斗爭激烈。四川藏區發展有了更明確目標,落實的關鍵在干部。
干部要落實好政策。無論是藏區干部還是援藏干部,他們地處一線,好政策靠他們宣講,要他們執行。中央、省委的藏區政策是明確的,也是一貫的,干部要向基層群眾作好宣講,將好處講足,道理講透。政策的執行過程中要堅持原則,不走樣,切實讓富民、惠民等政策落到實,執行政策要體現公平正義,不因人、不唯利。切實讓藏區群眾感受到中央、省委的關懷和誠意。
干部要當好紐帶。藏區群眾居住相對分散,干部得走動腳、沉下心、府著身,與群眾心相印、意相聯、手相牽,知群眾冷暖,曉群眾訴求。第一時間感知群眾心意,把握群眾思想,及時上報決策機構,供各級領導參考,以便制定更好的政策。同時,干部也要及時化解藏區群眾與其他民族群眾和藏區群眾之間的矛盾糾紛。
干部要帶頭示范。藏區群眾有著獨特的生活和宗教習俗,有些可能還與現代不適應,但追求文明進步是人類共同理想,作為干部要積極傳播現代理念,在觀念上、行為上作好示范。因氣候、地理等因素,一些藏區發展相對滯后,干部則需要帶著群眾創新創業,積極發展符合當地特色的旅游、餐飲、畜牧等產業,不斷提高藏區群眾的生活生產水平。
藏區發展關乎國家穩定、民族團結,而藏區干部則起著關鍵作用。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會范文五篇【四】
2021年,我們迎來了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風雨兼程,其中“老西藏精神”讓我感受頗多,“老西藏精神”的核心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奉獻”。在西藏,有“三條路”見證著“老西藏精神”的起源傳承發展。
1954年的進藏公路,鋪平了西藏的開拓路。史書中記載著,十八軍進藏時困難重重,要修著公路進藏,之前的西藏這片凈土與內地是沒有公路的。十八軍頂著嚴寒氣候,冒著地質災害風險,吃著雪水煮飯,克服了一個個難關,犧牲了三千余官兵,終于修成了了康藏公路,也鋪平了西藏的開拓路。在1954年的康藏公路建成后,一批批黨的先輩們走著這條路來到了西藏,他們不怕條件艱苦,不懼環境惡劣,扎根雪域,為西藏的民主改革、社會主義建設奉獻了整個青春。西藏百萬農奴得到解放,人民分到了土地與牛羊,西藏的發展跨上了新臺階。這是“老西藏精神”的起源,頌揚了西藏開拓路建設的宏大史詩。
2006年的青藏鐵路,聯通了西藏的建設路。韓紅的一首《天路》唱出了青藏鐵路通車后藏族人民的心聲,人民歡喜之心隨著歌聲肆意飄揚。一代代鐵路人克服了缺氧、凍土、運輸帶來的困難,不畏艱險,一步步將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青藏鐵路修到了藏家兒女的家鄉。青藏鐵路的通車,西藏與內地的聯系更加緊密,聯通了西藏的建設路,越來越多的內地人來到了西藏,來旅游、來就業。黨員先鋒們在西藏把“老西藏精神”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緊跟時代潮流、牢抓發展機遇,毅然決然得投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歷程中。西藏經濟開始騰飛,人民生活越來越好。這是“老西藏精神”的傳承,奏響了西藏建設路的嘹亮號子。
2021年的拉林鐵路,架起了西藏的發展路。國鐵集團官宣“復興號”動車組將于7月1日之前開進拉薩,適應拉林鐵路運營需要。拉林鐵路是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建造的“新天路”,建造存在的困難五花八門。鐵路工人用巧妙的
方案
設計,統籌發展與施工難度的關系,在付出辛苦與汗水后,將拉林鐵路建成了交通的快速通道,也是發展的快速通道,架起了西藏的發展路。吃苦奉獻是“老西藏精神”,創新發展也是“老西藏精神”,它在西藏發展的道路上被不斷充實,賦予新的含義,永不會過時。這是“老西藏精神”的發展,描繪了西藏發展路的壯闊藍圖。
作為西藏基層公務員,我們要把“老西藏精神”貫徹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要繼承又要發揚,讓“老西藏精神”成為我們的精神食糧,成為我們修身正己的指路明燈。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篇二
10月20日,省委藏區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會議貫徹落實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分析形勢、總結經驗、部署工作,加快推進四川藏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
藏區發展歷來牽動中央領導的心,在8月份舉行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總書記為包括西藏在內的所有藏區的發展提出了目標要求,指明了方向。將藏區發展放到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高度來講,強調加強黨的領導、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促進藏區發展。思路明晰、方針正確、政策有力,關鍵是抓落實。
四川省委根據中央精神結合四川藏區及時召開會議,明確提出:我省藏區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全省一盤棋謀劃推進,才能贏得同步全面小康這場攻堅戰的勝利。四川作為全國第二大藏區,具有人口多、分散廣、發展難等特點,特別是反分裂斗爭激烈。四川藏區發展有了更明確目標,落實的關鍵在干部。
干部要落實好政策。無論是藏區干部還是援藏干部,他們地處一線,好政策靠他們宣講,要他們執行。中央、省委的藏區政策是明確的,也是一貫的,干部要向基層群眾作好宣講,將好處講足,道理講透。政策的執行過程中要堅持原則,不走樣,切實讓富民、惠民等政策落到實,執行政策要體現公平正義,不因人、不唯利。切實讓藏區群眾感受到中央、省委的關懷和誠意。
干部要當好紐帶。藏區群眾居住相對分散,干部得走動腳、沉下心、府著身,與群眾心相印、意相聯、手相牽,知群眾冷暖,曉群眾訴求。第一時間感知群眾心意,把握群眾思想,及時上報決策機構,供各級領導參考,以便制定更好的政策。同時,干部也要及時化解藏區群眾與其他民族群眾和藏區群眾之間的矛盾糾紛。
干部要帶頭示范。藏區群眾有著獨特的生活和宗教習俗,有些可能還與現代不適應,但追求文明進步是人類共同理想,作為干部要積極傳播現代理念,在觀念上、行為上作好示范。因氣候、地理等因素,一些藏區發展相對滯后,干部則需要帶著群眾創新創業,積極發展符合當地特色的旅游、餐飲、畜牧等產業,不斷提高藏區群眾的生活生產水平。
藏區發展關乎國家穩定、民族團結,而藏區干部則起著關鍵作用。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篇三
7月19日上午10:00,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慶祝大會濃重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代表團團長習近平同志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西藏60年不平凡的發展歷程揭示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也就沒有新西藏。只要我們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走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發展路子,西藏必將迎來更加繁榮、更加進步、更加美好的明天。
好一句“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也就沒有新西藏”!60年風雨,60年變遷,60年輝煌。60年來,西藏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偉大變化。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是以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西藏發展各個歷史時期英明決策、正確領導的結果,是西藏各族干部群眾團結奮斗、頑強拼搏的結果,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力支援、竭誠幫助的結果。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再次聆聽習近平副主席振聾發聵的講話,令人激動,發人深省,催人奮進,也毫無疑問贏得了現場熱烈的掌聲。
西藏60年歷史巨變,離不開黨中央及中央領導的深情關切。60年來,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西藏工作,始終深切關懷西藏各族群眾,始終把西藏工作放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對這塊12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投下了大量心血。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更加重視西藏發展和穩定。胡錦濤總書記多次對做好西藏工作發表重要講話,要求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他強調,要十分珍惜大好形勢,十分珍惜歷史經驗,十分珍惜寶貴機遇,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堅持實干興藏、創業富民,努力實現科學發展、加快發展、跨越式發展。中央其他領導同志也對西藏發展十分關心。黨中央深切的關懷,助推了、實現了西藏偉大的跨越。
西藏今天的幸福生活,離不開黨的好政策。為了西藏的和平解放,為了支持西藏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與穩定團結,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作出了一系列英明決策和部署。歷史,更不會忘記,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央先后5次召開西藏工作座談會,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西藏發展:確定“一個中心、兩件大事、三個確保”的新時期西藏工作指導思想,明確分片負責、對口支援、定期輪換的援藏方式,明確提出在西藏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一共安排410項關系西藏長遠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重大項目。全國各地各級黨委政府在黨中央的統一部署和安排下,也采取了一系列對口援藏的政策和措施。正是我們黨一個接一個的好政策,才使西藏人民能夠憑勤勞致富、靠政策發家,并實現經濟跨越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過上幸福美滿新生活。
民生是根,民生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更是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中央始終牽掛著這片土地,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各族群眾生活越過越幸福。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更是將保障和改善民生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央明確提出,要把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增加農牧民收入作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任務,把體現農牧民利益的各項政策落到實處,使他們充分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是中國共產黨始終心系民生、情牽百姓,讓新疆人民幸福指數與日俱增。
加快西藏發展、維護西藏穩定,既是中央的戰略部署和明確要求,也是西藏各族干部群眾的強烈愿望和共同責任。穩定壓倒一切。沒有社會的和諧穩定,一切都是空談。西藏的維護社會穩定,是實現西藏跨越式發展和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保證。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也就沒有新西藏。這句話深刻地印證在了中央對維護西藏和諧穩定的堅決態度上。中央要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的思想,不斷鞏固和發展西藏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把西藏建設成為促進民族團結的典范。堅持、鞏固和壯大愛國統一戰線,最廣泛地凝聚智慧和力量。堅持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維護藏傳佛教正常秩序。深入開展反對達賴集團分裂祖國活動的斗爭,緊緊依靠各族干部群眾,謀長久之策,行固本之舉,徹底粉碎一切破壞西藏穩定、危害祖國統一的圖謀。
建黨90年的偉大實踐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西藏和平解放60年的輝煌成就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西藏。“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也就沒有新西藏”,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這更是中國和西藏地區前進的動力。堅持黨的領導,聽黨話,跟黨走,是建設更加美麗富饒、安定祥和的新西藏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障。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齊心協力、開拓進取,奮發有為地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西藏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