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獨木橋教案中班篇一
在每天的早鍛煉中,我們大班的小朋友總是喜歡在很高的地方往下跳,我問他們“害怕嗎?”
有的說:“這有什么好害怕的,又不高”;有的說:“我一開始害怕的,但看見他們都能跳,我也跟著一起跳,就不害怕了!”。
捕捉到這個興趣點后,我翻閱了許多幼教雜志。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導幼兒向最近目標發展區發展。根據以上的情況便生成了這個活動。
(一)活動目標:
1、學習雙腳行進跳,兩人前后合作跳,鍛煉腿部肌肉,掌握協調能力。
2、有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并能勇敢的嘗試各種挑戰。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只布袋。
2、準備活動的音樂,小紅旗四面,四枝小樹枝。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小朋友,今天天氣真好,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做運動吧!”
聽音樂跟老師做準備活動。
2、導入:探索布袋。
“小朋友,這是什么?”(布袋)。
“你們以前和布袋玩過游戲嗎?現在我們就和布袋來玩游戲吧!”
老師的要求:“請你開動的小腦筋,玩出與別人不一樣的花樣來!”
幼兒探索,老師輔導。(捕捉跳得像只袋鼠的孩子)。
(評析:在活動的開始讓幼兒自由探索,考慮到大班幼兒。
有自己的想法,讓他們自己想到小袋鼠進入主題,充分發揮了孩子的想像空間,調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學習雙腳并攏跳。
“小朋友們,快來看呀,她跳得真像只袋鼠,好棒!”
“我們請她為我們表演一下,好嗎?”
請這位小朋友演示,其余的坐下休息。
“還有誰有不同的玩法?”
請出那位跳的像袋鼠寶寶的幼兒來演示,其他幼兒觀察:她是怎么跳的'?
演示后請她介紹是怎么想到的以及這樣跳的方法。(介紹布袋)。
小結:雙腳并攏,起跳時膝蓋稍彎,雙臂自然放于胸口,前腳掌用力往上蹬,落地時輕輕著地。
“那我們也來學她的樣子,做袋鼠寶寶跳,好嗎?”
提醒幼兒穿布袋可與同伴互相幫助。
“袋鼠寶寶們,用力跳,跳的高又遠,跳到老師這里來。”
幼兒朝著老師的方向向前跳。
(評析:這部分是重點,在活動中,利用布袋來束縛孩子們活動,讓他們嘗試探索怎樣跳得又穩,又輕,又快,又高;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加以引導鼓勵:能力弱的可以多跳幾次,直到戰勝自己,克服恐懼心理;能力強的為他們加油鼓勵,體現同伴間的相互關心。)。
(1)、選擇一條獨木橋(一高一矮)勇敢的跳過去。
師:“大家看,前面有兩條獨木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嗎?”
幼兒說一說。(一高一矮)。
獨木橋教案中班篇二
有一天早上,小兔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地去上學,它每天都要經過一座獨木橋。
當它正要過橋時,看見小猴和它爸爸也正要過橋摘桃,小兔停下腳步說:“猴爸爸你們先過橋吧!”猴爸爸說:“謝謝你小兔,你真是個好孩子。”小兔說:“不用謝!”說完就高興地上學去了。
文檔為doc格式。
獨木橋教案中班篇三
練習鉆、跑、平衡的動作。活動準備:拱形門兩個(直徑60厘米),紅旗兩面,平衡木兩條。
一、活動準備,教師:現在我們來準備準備,等等做游戲了哦。(扭扭你的小脖子,彎彎腰,踢踢腿,扭扭小屁股)。
二、交代游戲玩法。
1、玩法:
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或四隊),站在起跑線后。
2、游戲開始:教師發出口令后,各隊的第一個幼兒向前跑去。鉆過“山洞“(拱門),走過“獨木橋”(平衡木),繞過小紅旗后直接跑回,站在隊尾。當一個幼兒鉆過“山洞”后,第二個幼兒就直接向前跑去。各隊幼兒魚貫地的進行,直至最后一名幼兒走過“獨木橋”,把紅旗拔起交給教師。以速度快的隊為勝。
3、規則:
鉆“山洞”時不能碰拱形門,如門被碰倒,要扶起,放好再向前跑。
2走“獨木橋”時如摔下來,要排到隊尾重新過橋。
4、注意事項:
平衡木要放平穩,注意安全保護。
三、進行游戲。
現在我們就來玩游戲吧,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進行快樂的游戲。
四、游戲結束、放松身體。效果分析:
獨木橋教案中班篇四
1、通過學習用不同的方法過獨木橋,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2、通過這個活動,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精神。
3、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4、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5、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平衡木。
一、開始部分。
1、走跑運動。
2、準備運動。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今天我們去郊游好嗎?郊游時要經過獨木橋和小山丘等,你們有什么方法過去呢?(請個別小朋友示范,再請幼兒一起學習,)再請小朋友們想一想還有什么不同的方法過去。(請幼兒示范大家一起學習)。
2、剛才小朋友們都用了不同的方法過獨木橋,你們還能不能用更加困難的方法過獨木橋呢?出示沙包,看哪個小朋友最勇敢不怕困難第一個了來試一試。(請勇敢的`幼兒出來試一試,再請全體幼兒一起學習。)。
三、結束部分。
1、小結剛才游戲的情況。
2、放松運動離場。
剛開始設計教案時覺得有點難度,因為它不像一個動作,有比較清楚的指令要求。平衡訓練時更多是方法的運用,經過思考,我從兩方面進行歸納:一者是動作方面,比如眼睛向前看,手可以側平舉或叉腰,腳一前一后走。但是作為大班幼兒,這些保持身體平衡的方法本身懂得,可以請幼兒在練習后概括下,那么這個不能作為平衡活動的重要目標。一者是心理方面,當身體出現搖晃不穩時,人需要沉著冷靜,甚至勇敢,這方面的欠缺恰恰是幼兒不易克服的。當走在高高的、窄窄的、不穩的地方會害怕緊張,那么他們就需要鼓勵,需要信心。了解到幼兒現對平衡的掌握情況。
獨木橋教案中班篇五
1、熟悉歌曲的旋律,學習用自然的聲音唱歌。
2、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仿編歌詞。
3、積極參與歌唱活動,感受音樂的樂趣。
熟悉歌曲,用工整替換的方法創編歌詞。
能完整的演唱自編的歌曲。
圖譜、小兔。
家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你們聽~~~。
師:聽了這么好聽的歌曲,誰能來給這首歌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小兔子)。
師:那小朋友知不知道小兔子它都有些什么特征?(兩只長耳朵、兩雙紅眼睛、一條短尾巴)。
好,接下來請小朋友聽一聽歌曲里面的小兔子它有什么特征?和小朋友們說的是不是一樣?
師:請小朋友們來看一看,這圖譜里面有什么圖片你是看不懂得?(教師用歌詞來回答幼兒的問題)。
恩,我們都知道了小兔子是跳、跳、跳著唱歌的,有誰知道別的小動物還會怎么唱歌?恩,誰能來說說看?(說一個小動物,教師出示一張圖片進行粘貼,再用語言總結,最后用記號筆畫上符號)如:小鳥會喳、喳、喳的唱歌。喳、喳、喳,我是一只小小鳥~~~恩,真棒!誰還有不同意見?還有什么動物也會唱歌?(舉例三個到四個)。
恩,小朋友們都很能干,李老師相信還會有許許多多的小動物也會用很多不同的方法來唱歌,那我們啊下一次再把它們都請出來吧!
小兔子。
1=d2/4。
55│534│5653│5—│44│434│跳跳跳,我是一只。
兔,跳跳跳,我有一條短尾巴。
獨木橋教案中班篇六
1.初步感受音樂aba的結構和性質,學習在a段音樂處較合拍地做兔跳動作。
2.在教師啟發下,學習用不同的身體動作創編“花”的各種姿態。
3.游戲中,知道尋找空地方進行活動。
小兔子布偶,《飛飛曲》音樂。
開火車去郊游,看,草地上開了許多美麗的花,花是什么養的'?誰來做做看?
瞧?誰也來看花了?(教師演示布偶,跟a段音樂有節奏的跳)。
動作感知a段音樂節奏。
1.提問:小兔是怎樣來的呢?(蹦蹦跳跳)我們一起來拍手歡迎它,好嗎?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兔跳。
提問:小兔是怎樣跳的呢?誰能學一學?
小兔跳的時候聲音怎么樣?(很輕)。
那你們覺得用什么地方跳,聲音就會輕輕的呢?(用腳尖跳)。
3.教師帶幼兒聽a段音樂一拍一拍做兔跳。注意,要跟著音樂來跳哦!
教師帶幼兒一起用手指在腿上學小兔子輕輕跳,好嗎?
提問:小兔玩得真高興,還和媽媽捉迷藏呢,我們來聽一聽音樂中什么地方是小兔子在跳?(前、后)什么地方小兔子藏了起來?(中間)。
小兔和媽媽捉迷藏時,變成了一朵花,媽媽就找不到了。
獨木橋教案中班篇七
活動目標:
1、培養孩子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2、幼兒能在高20cm的平衡物上,眼腳協調的正面、側面安全通過。同時鍛煉幼兒能在平衡物上躲閃的能力和反應能力。
3、培養幼兒創新、勇敢堅強、樂于助人的心理品質。
活動準備:
1、長3米的平衡木兩個或者20把小板凳。
2、動感音樂、輕音樂、報紙棒。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今天老師從森林里回來了,在森林里老師發現了好多好玩的東西,其中有兩座獨木橋特別好玩,小朋友你們愿意跟老師一塊去玩嗎?但是森林里什么動物都有,獨木橋下面就有一只可怕的動物你們害怕嗎?(引導孩子要堅強勇敢)。
2、活動環節:
首先讓孩子們安靜的把手打開,正面從橋面上通過。(引導創新環節:引導孩子們用不同的方法通過,鼓勵幼兒創新,讓他們用自己的方法通過時老師觀察,取出好玩的方法讓所有幼兒嘗試一下,側面通過可以包含在創新環節當中。)。
3、接入情景:
(1)引導告知幼兒,橋下的動物睡醒了,它把手臂放在了橋的上面,你們要怎樣通過?(游戲方法:老師把準備好的報紙棒拿出來,手打開側平舉,蹲在兩平衡木中間,舉在離平衡木40厘米的地方,讓孩子低頭彎腰從平衡木上鉆過去,游戲次數跟時間而定)。
(2)引導告知幼兒,橋下的動物生氣了,現在他舞動手臂要抓你們,你們要躲開他的手臂,不要被他抓住。(游戲方法:手臂姿勢同(1)一樣,左右晃動起來,速度老師自己把握,孩子眼睛觀察,等手臂升起時再通過,落下時要等候)注意事項:游戲時孩子前后保持距離,不能擁擠,不能推人,老師要控制得當。最后引導,現在橋下的'動物困了,你們不要吵,慢慢的靜靜地通過,讓孩子靜下來,慢慢的通過一次,平復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的運動曲線。
4、放松部分:
播放輕音樂,讓孩子跟老師一塊深呼吸手打開,做放松運動。
5、活動中難點部分:
幼兒自主創新環節,解決方法:日常生活中多引導,多給孩子這方面的機會。
6、活動中重點部分:
孩子在平衡木上的技能訓練。
獨木橋教案中班篇八
1、《指南》中強調指出要培養幼兒對運動的興趣,在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積累運動經驗,體驗運動樂趣。在體育活動中,平衡能力的訓練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項目。因為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身體為了適應各種活動,必須不斷的變換各種姿勢,保持身體的平衡。因此有必要通過集體活動來訓練幼兒的平衡能力。基于以上兩方面的考慮,我特意設計了本次活動。
2、在環境創設上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平衡器材,例如:平衡臺、竹梯、木條凳等,鼓勵孩子們因人而宜,自由結伴、自由選擇器材探索多種搭橋、過橋的方法,充分調動他們自主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平衡能力。在學習方法上,考慮到一味的平衡訓練會使幼兒感到單調乏味,因而我以幼兒最感興趣?quot;小動物“過小橋來貫穿整個活動,使幼兒在有趣的活動情節中積極主動地投入游戲。
1、能大膽嘗試各種平衡器具的運動,發展平衡能力。
2、培養初步的合作意識和競爭能力。
活動準備:
1、平衡木、平衡臺、竹梯、搓板等各種獨木橋若干。
2、各種積木、布包、沙包、塑料盆、桶等玩具分布在場地的周圍。
3、錄音機、磁帶、干毛巾(供幼兒擦汗用)。
4、場地布置:見圖。
(一)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教師引導幼兒在音樂伴隨下做自己喜愛的各種小動物的模仿動作。
(二)熟悉器材、探索玩法。
1、教師引導:今天我們小動物來玩”過小橋“的游戲,大家先來搭橋吧。教師帶領幼兒將場邊的器械搬到場中間搭成各種橋(允許按幼兒的意愿搭橋)。
2、教師引導:場地上有各種小橋,大家選自己喜歡的`小橋去走走玩玩,看誰走得又快又穩。
3、幼兒分散活動,老師觀察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走過平衡木,提醒幼兒找人空的小橋走,不要碰撞同伴。
(三)交流分享、重點練習。
1、請幼兒相互講講走了哪些小橋?用了哪些方法?怎樣過小橋又穩又安全?
2、請多名幼兒演示,大家評議。
(1)教師引導:小動物們,下面我們來做”過橋表演“的游戲好嗎?過橋時你們可以拿場地邊上的各種玩具做各種動作,看誰能勇敢地走過獨木橋,能表演各種動作。
(2)教師做動作演示:一手側平舉一手扶著頭頂上的塑料盆走過獨木橋。
(3)幼兒分散、自由地選擇輔助材料并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走過獨木橋。
(4)教師觀察,及時發現大膽勇敢及動作方法多的幼兒。
(5)請幼兒輪流演示,師生評議。
(四)放松身體、整理收拾器材。
1、幼兒模仿小動物吃青草,并適當休息、擦汗。
2、表揚勇敢大膽、積極參與活動的幼兒。
3、師生共同收拾整理活動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