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南山寺導游詞講解篇一
煙臺南山集團坐落在山東半島的港口城市—龍口市,這里地處環渤海經濟帶,東臨煙臺、南靠青島、西依龍口港、北與大連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優越,水、陸、空交通十分便利南山集團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創業,現已發展成為以民營股份制經濟為主體,進入中國企業500強行列的國家級大型企業集團。
目前,南山集團轄屬三個園區(南山工業園、東海工業園、南山旅游區),十個居民生活區,40余處企業,擁有能源、鋁業、紡織、建材、旅游、教育、房地產、商貿等八大主導產業。主要產品:煤、電、氧化鋁、電解鋁、鋁型材、高精度鋁板帶箔制品、精紡呢絨、服裝、塑鋼型材、塑料管材、散熱器、葡萄酒、裝飾板材、家具、計算機軟硬件開發、電力自動化控制系統等。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老年公寓”為體現集團對職工“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精神,集團興建了豪華的“老年公寓”實行“吃穿住娛”的賓館話管理。
大家請看,現在印入大家眼簾的是南山康樂宮,南山康樂宮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室內綜合游藝場所,總建筑面積36000平方米,設有風味餐廳、中西餐廳、酒吧、游藝廳、保齡球館、健身房、桑拿洗浴、兒童樂園、商場等,集游樂、休閑、健身、餐飲、購物于一體。四季如春的嬉水樂園,仿佛熱帶風光的陽光海岸就呈現在你的面前,岸邊花團錦簇、爭奇斗艷、五彩繽紛。池內碧波蕩漾,時而驚濤拍岸,濺起朵朵浪花,時而平和如鏡。池中嬉水,讓你自由揮灑心中的樂趣。16球道的保齡球館,設施豪華,寬敞明亮,是健身與自我挑戰的極佳場所。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來到的,便是南山景區的大門了,南山旅游景區是國家首批授予的187處aaaa級景區之一,她位于龍口市境內景色秀麗的盧山之中,是一處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優秀旅游勝地。旅游風景區內還建有景色怡人,極具挑戰的綠草如茵的27道南山國際高爾夫俱樂部球場,與整個風景區配套建設的南山康樂宮、南山賓館、南山文化會議中心,南山莊園葡萄酒堡等,形成了功能齊全的度假休閑、旅游觀光、餐館娛樂,會議接待服務體系。20xx年南山的旅游企業全部順利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雙重認證。整個景區分為宗教文化園和歷史文化園兩大部分。南山旅游風景區正以她優雅的自然景觀和底蘊豐厚的人文景觀,構畫出一幅“壽比南山”的人間美景。
結盧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南山景區宗教文化園由南山古文化苑,南山禪寺、南山大佛、香水庵、靈源觀等組成。其景點均是晉、唐、宋、元、明、清代遺跡,千年古剎,可謂勝地重光,更添新顏。古建筑群中的亭榭廊塔,山林水系,依山構造,古樸典雅,迤邐壯觀,氣勢宏偉。景區內的南山大佛,是一座舉世罕見的錫青銅釋迦牟尼大坐佛,高38.66米、重380噸,堪稱世界第一銅鑄坐佛。大佛蓮花座下建有功德堂,、萬佛殿、佛教歷史博物館。萬佛殿內陳列著9999尊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金銅佛像,與大坐佛共同構成了萬尊佛像的宏大陣容,佛教歷史博物館內展示了佛教文化興起興盛的歷史記載,館內陳列展出了釋迦牟尼佛舍利等數十件文物和佛教文化藝術珍品。
香水庵。
南山禪寺前身是黃縣境內(今龍口市)最古老最著名禪寺――石泉寺,據《縣志》記載:佛教唐時傳入,“自唐至清、佛教興盛,全縣800余村,村必有廟。境內城西南(今南山)石泉寺最古老,創建于唐貞觀年間。
1999年為發展旅游業,對石泉寺進行重修,改名為“南山禪寺”,重修后的南山禪寺復舊貌,換新顏,整體建筑氣勢宏偉,占地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9800平方米。進入山門中路有彌勒殿、大雄寶殿、圓通殿、藏經閣;東路有鐘樓、地藏殿、伽藍殿、東方三圣殿、菩提殿、文殊殿;西路有鼓樓、祖師殿、西方三圣殿、普賢殿、大雄寶殿。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滅度后百年,阿育王(無憂王)以佛舍利起八萬四千座塔以示尊崇,佛寺建塔之風遂開,南山文峰塔為七層六角樓閣式石塔,塔高24米,各層每面有小型佛龕,內供奉釋迦牟尼舍利一粒。南山文峰塔始建于唐貞觀年間,重建于庚辰年(公元20xx年)。
南山古文化苑占地1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828平方米,苑內集民俗文化、神文化、道教文化于一體,13組古典建筑依山就勢,若隱若現;25處殿堂樓閣、20處塔廊亭榭氣勢宏偉,古樸典雅;198尊塑像,栩栩如生,神韻悠悠;山林水系,清新幽靜,嫵媚秀麗。
進入苑內迎面是一座長19.8米,高4.9米的漢白玉影壁,上面雕刻著王母娘娘、麻姑、壽星、八仙等33位神仙漢白玉像,整個畫面所展現的是八仙慶壽的故事。影壁東側為鐘樓,銅鐘高2.3米,直徑1.3米,重2.5噸;西側有鼓樓,大鼓直徑1.8米,“晨鐘暮鼓”鐘聲、鼓聲將祝福我們國家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游覽南山古文化苑有東路、中路、西路三條路線:東路有三星殿、關圣殿、元辰宮、生肖殿、財神殿、香山祠、南風塔、忠烈祠;中路有望鶴樓、三皇閣、三官殿、圣母殿、雷公殿、慶壽宮、徐公祠、通玄閣;西路有八景宮、醫圣苑。
靈源觀。
靈源觀始建于北宋淳化年間,元初道士王志全重建,因與南面山上的上觀遙遙相對,故稱其為下觀。觀內主要殿堂有山門、三清殿、關帝廟、老母堂、練功房等建筑。山門外東側的龜趺fu螭chi首碑,是按照靈源觀元代石碑資料雕刻的,原告中記載了靈源觀的建筑年代和歷史沿革。明代黃縣賈璋的《游盧山》詩中,曾這樣描述靈源之旅:
盧山勝概冠東黃,幾次登臨興未忘。雨過云巖芝草綠,風生石洞藥苗香。
高峰塔聳仙蹤古,深井龍潛水氣涼。我欲凌云飛羽翮,窮顛一笑海天長。
南山寺導游詞講解篇二
國家森林公園,4a級景區,有鎮江的“城市之肺”之稱的南山風景區。南山風景區位于鎮江市南側,景區內青山連綿、綠樹蔥郁、流水潺潺、鳥語花香。素以“秀山、古寺、甘泉、奇洞、鳴鳥、幽林、古墓”七絕聞名于世,是鎮江的靈魂,鎮江“城市山林”之稱就來自南山。隨著鎮江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不久將位于鎮江市的中心區域,成為真正的“城市山林”。自六朝以來,南山以其古樸幽深的自然風光吸引了一大批文人雅士前來游覽,并在南山終了半生,留下了許多傳世佳作與不朽名篇。北宋大書法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在此開創了“潑墨”山水畫法,人稱“米氏云山”,大文學家蘇軾、周敦頤等也都在南山留下了古跡。
走過南山牌樓首先到達的是文苑景區。文苑以紀念我國南朝著名文學理論家劉勰及其巨著《文心雕龍》為主題,同時展示鎮江古今科技文化名人的風采,在布局和結構上,都獨具特色,頗有古典園林之風。文心閣是文苑的主體建筑,是一座二層卷棚歇山頂仿古建筑,內部則按照現代實用的要求進行裝潢。走進文心閣,迎面壁上掛的是劉勰磚刻畫像,大廳左側的展柜內陳列著多種《文心雕龍》的版本以及各位國內外學者研究《文心雕龍》的著作。右側墻壁上懸掛著當代鎮江十位書法家??频摹段男牡颀垺?0篇篇目印譜,下方展柜中陳列著印章。文心閣后的墻壁上有一方大理石碑,上刻魯迅先生對劉勰及文心雕龍的高度評價:“東則有劉彥和之《文心》,西則有亞里士多德之《詩學》”。被刻上還有劉勰的生平簡介。劉勰,字彥和,祖籍山東,長期居住在鎮江,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文學理論家。其著作《文心雕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文學評論及理論專著,博大精深,共涉及作家300多人,文體35種,是中國和世界文學庫中一顆耀眼的明珠。
文心閣東南有一泓碧水,這就是雕龍池,池中水引地下170米深的礦泉,緩緩流入山谷的竹溪,潺潺有韻,令人遐想。池中的知音聽是一座攢尖頂方亭,亭子的四檐上分別掛有四位書法家題寫的真、草、隸、篆四塊“知音”匾額,亭中漢白玉石碑正反面鐫刻著《文心雕龍》的名段。在文心閣北側有一塊《文心雕龍》紀念碑,其背面刻有94名海內外專家學者的簽名。學林苑是文苑北區的主體建筑,是一座仿古建筑群,同時又融入了中外近代建筑風格,體現了鎮江的開放新局面。這座回廊形軒館,從縱向看,象征鎮江3000年悠久的歷史,從橫向看,又象征鎮江與世界文化經濟的交流。館內介紹了劉勰、蕭統、米芾、陶弘景、賽珍珠、茅以升等50多為于鎮江密切相關的古今名人及其成就,是鎮江的名人館。在竹林寺東,還有黃花崗起義的組織者,為中國革命傾盡心血的趙伯先烈士之墓,孫中山先生曾追風其為“上將軍”。文苑以文心閣為中心,各個景點有機結合,相得益彰,雖為人工,卻宛如天成,令人心曠神怡。
離開文苑不遠,走過“竹林幽眇”牌坊就來到了竹林景區。竹林寺原名夾山禪院,始建于東晉法安禪師。明代林皋時重建寺廟,由于地處幽深的竹林中,所以改名竹林寺。清乾隆皇帝南巡的時候曾駐足竹林寺并親筆御書了匾額。后經太平天國和抗日戰爭的戰火以及文化大革命的損毀,現在的竹林寺只整下山門殿和大殿兩側的廂房。山門殿即天王殿,也成金剛殿,共五間,門上匾額書“竹林禪寺”。寺后有林公泉,位于山腰,是明代林皋禪師所鑿,故名。有石砌方池,泉水清澈,過去和尚汲泉烹茶待客。泉背依山崖,巖石嶙峋,頗具古意。由林公泉沿通道迂回上至最高處有挹江亭,六角形攢尖頂。亭中北望長江煙波浩渺,令人心曠神怡,故名挹江亭。整個竹林景區幽深秀麗,萬桿修竹,千株巨松,古老的銀杏翠柏夾雜其間,風景如畫,四季不同。
離開竹林寺沿山路而上,便到了招隱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招隱山門,一座三門仿古牌坊,正中匾額上書“城市山林”四個大字。沿山路向上走,不久就能看到招隱石牌坊,牌坊初建于明朝,歷經興廢,現重修。是一座三門四柱沖天式花崗巖質地的牌坊,橫額上額是篆書的“宋戴顒高隱處”,下額為“招隱”兩個字。東晉末年藝術家戴颙隱居山中,宋武帝劉裕屢次請他出山為官,戴顒都拒不出仕。所以后人將山名改為招隱山。戴颙病逝后,其女舍宅為寺,稱招隱寺。石柱上有兩副對聯,內聯寫的是:讀書人去留蕭寺,招隱山空憶戴工。外聯寫的是:煙雨鶴林開畫本,春詠鸝唱憶高蹤。讀書人指的是梁昭明太子蕭統,戴工指的是藝術家戴顒,鶴林開畫本指的就是大書畫家米芾了。兩副對聯巧妙地道出了古代居于此地三位名人及其流風遺韻。
繼續向山中走去,在山腰處便能見到讀書臺,即為當年昭明太子讀書的地方。昭明太子,名蕭統,是梁武帝的長子,自小聰穎,性格仁孝,特別愛好讀書,五歲時就讀遍四書五經,并且過目不忘,被稱為梁朝神童。作為長子,他兩歲時就被立為太子,15歲就開始協助梁武帝處理政務。但他志不在此,希望好好讀幾年書,給后人留下點有價值的東西。于是便奏請梁武帝,經同意后,帶著老師和一批文人來此讀書。進入室內,正中榻上是昭明太子讀書的石刻坐像,雕刻精美,古樸典雅,令人追思這位文學才子當年的風流。面前石案就是他當年讀書的石案,真品已于文化大革命時被毀,現存的為仿制品。石案側面刻著“普通元年歲在庚子”?!捌胀ā笔瞧涓噶何涞鄣哪晏枺瑲q在庚子指蕭統來此時正值20歲。塑像背景是揚州刻漆畫屏,描繪了招隱山的風景名勝。
增華閣在讀書臺的右邊,面開五間,雕欄凈窗,堂宇寬闊,與讀書臺有天橋相連。此處即為昭明太子編著《文選》的地方,閣中陳列著歷代各種《文選》版本和南宋時代的出土文物。昭明太子不僅博學,而且禮賢下士,召集天下文人學士云集于此,搜集上自周秦下至齊梁一千余年間的典籍文章,編著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文學總集——《昭明文選》?!段倪x》收錄了收集了130余位名家的詩文詞賦,基本上匯集了梁以前文學作品的精華。形式優美,辭藻華麗,文質并重,典雅脫俗,被歷代文人推為典范。大詩人杜甫要求自己的兒子必須“熟通《文選》”。宋代有諺語說:“《文選》爛,秀才半”,足可見《文選》對后世影響之大。由于編著《文選》,勞累過度,蕭統在編完后就雙目失明,31歲就英年早逝。梁武帝十分悲痛,親臨吊唁,賜謚號昭明?!帮L流播今古,著作耀乾坤”,雖然昭明太子英年早逝,但是他的故事和著作時至今日依然為后人傳唱。增華閣雖屢經興廢,但至今文氣猶存,仍是招隱寺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增華閣的名字對鎮江市中小學生來說是耳熟能詳,因為每年鎮江市都會有一次盛大的作文競賽,已經舉辦了十多屆,這個作文競賽就是以“增華閣”命名的,用以紀念蕭統及其著作,并把他的精神傳承給下一代少年。
在增華閣東北的山腰里,古樹參天,濃蔭蔽日,風涼清幽。鸝鳴婉轉,終日不絕,在這里坐落著為紀念南朝著名藝術家戴颙而建聽鸝山房。聽鸝山房始建年代不詳,門頭上“聽鸝山房”四字是鎮江現代書畫家李宗海的手跡。山房內正墻上那位倜儻豪放、把酒言歡的便是戴顒像。戴顒字仲若,是南朝著名的雕塑家、詩文家、音樂家,是南山的第一位隱士,他與女兒在此整整隱居了25年。戴顒隱居山中時,非常喜歡聽黃鸝鳥叫,常常攜雙柑斗酒外出,獨坐綠蔭中,聆聽黃鸝歌囀,怡然自得,終日不厭。這就是“戴顒斗酒雙柑聽鸝聲”典故的來歷。招隱山聽鸝對戴顒的藝術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在此創作了琴曲新弄15部,長弄1部,其中最著名的有三部:第一部《游弦》,主要描寫江南和京口秀麗的自然景色;第二部《廣陵》,歌頌了京口勤勞勇敢的勞動人民團結一心,齊心對敵,打敗了外來的侵略者;第三部《止息》,當時正值亂世,戴顒期望戰爭結束,祖國統一,人民能夠安居樂業。戴顒終老在聽鸝山房后,劉裕把這三部琴曲帶到南京,請來皇家樂師演奏,并流傳于后世。
招隱山除了名人,還有名泉,虎跑鹿跑并稱姐妹二泉。相傳虎跑泉已有1600年歷史,東晉法安禪師來到這里,老虎為其刨出泉水,故名。鹿跑泉處林壑優美,野鹿出沒,聞呦呦鹿鳴,聽泠泠泉水,別有一番情致。泉邊有座亭子,成三角形下大上小,造型別致稱為如斯亭,亭名取自《論語》“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在招隱寺兩側的山頂之上還分別建有鳥外亭和飛云閣,兩閣相望,互為對景,是觀賞城市山林的絕佳之地。南山個個景區之間均有山路相連,給位游客下次重游不妨自行登山游覽,即能飽覽美景,又能健身醒神,可謂一舉多得。
“鶴林煙雨”渺,“招隱紅葉”深。今天的南山之行到此結束,歡迎各位游客下次光臨。
南山寺導游詞講解篇三
在這里,我將帶你們到南山上去一覽南山的美景。
南山,顧名思義,也就是屹立在南邊的大山。好,現在,我們就上南山游覽一下吧!
走到這兒,大家一定很累了吧!到亭子了,你們一定不要錯過這美麗的景色哦!這四周綠樹成蔭,小花五彩繽紛,點綴著草地,旁邊還有一口水井,我想大家一定忘記疲勞,心曠神怡了吧!
既然休息完畢,我們就向山頂沖刺吧!嘿,這回,我們還要經過兩個游樂場呢!大家快點跟上來呦。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終于來到南山頂啦!大家看我們眼前有一座塔,叫做丹峰塔,20__年被改為南山電視塔。噓,告訴你一個秘密,傳說東方朔曾經在里面煉過仙丹,讓四周的花草樹木長得可茂盛啦!對了,大家還記得剛剛那陡峭的山路嗎?十分崎嶇,對吧?,F在,大家快點忘記那驚心動魄的時刻,我們一起來享受一下山頂如此清新的空氣吧!我們可以在這兒欣賞一下,允許自由活動。但要記住,千萬不要亂扔垃圾哦!
好了,本次旅游到此結束,解散。
南山寺導游詞講解篇四
南山文化旅游區大生態、大文化、大教育、大旅游。南山文化旅游區位于三亞市以西40公里,生態恢復與保護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積10平方公里。他是依托南山獨特的山海天然形勝和豐富的歷史文化淵源開發建設的全國罕見的超大型生態和文化景區,是建國以來中央政府批準興建的最大的佛教文化主題旅游區,是國家首批aaaaa景區。他還是我國第一批通過的iso14001國際環境質量認證的景區。
南山古稱鰲山,海拔270米。臨海而立,山勢逶迤,遍野蒼郁。相傳南山是一塊福地和長壽地。唐代我國著名高僧鑒真東渡日本,日本著名遣唐僧空海西渡求學,均遭臺風所阻漂至南山,經駐留休整后,傳經、求學都獲得成功。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據說,“東?!敝傅氖俏覀冇斡[過的大東海,“南山”即指我們將要到達的南山。
龍血樹,又叫南山不龍松。傳說龍血樹是盤古開天地時被荊棘刺傷,血灑南山長出來的。在中國,僅海南島的三亞和云南的西雙版納生長此樹,而三亞僅生長在南山和亞龍灣。南山的龍血樹最高樹齡達6000多年,說它是不老松毫不夸張。龍血樹的樹脂可制成貴重的藥材“血渴”。南山的龍血樹林,其面積和樹齡都是世界之最。
以上那都可以看出福壽文化的源遠流長。
下面讓我們來游覽南山的主要景觀。
南山文化旅游區是中國首批優先發展旅游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是中國南部融合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最有特色和吸引力的大型旅游區之一。它包括佛教文化園,福壽文化元和生態文化園等大型主題公園。這個高大的門樓是南山佛教文化園的大門,也是佛教文化園的景觀之一,由于大門門楣上書寫著“不二”兩字,人稱“不二法門”。
《維摩經》記載: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維摩詰默然不應。文殊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p>
在佛教中,對事物認識的規范,稱之為法;修有得道的圣人都是這里證悟的,又稱之為門。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不二法門是最高境界。入得此門,便進入了佛教的圣境,可以直見圣道,也就是達到了超越生死的涅境界。從佛教哲學觀來看,“不二”即是“非此非彼又即此即彼”、“眾生平等”、“自他平等”、“心佛平等”等,是佛教認知世界萬事萬物的方法與觀念,演繹闡述的是世間萬物本質與表象的關系。
佛教文化園依山傍海開辟了大型熱帶園林,在熱帶園林中,新建了吉祥如意園、慈航普渡園等佛教文化景觀,特別是具有盛唐風格的南山寺和堪稱世界園之最的金玉觀音,游人不可不去。由于園區很大,可以乘游覽車觀光.路前方的海面上,高108米的南海觀音圣像是2005年建成的,這個高度超過了美國的自由女神象。佛書中說,南海觀音發12個宏愿,其中一個便是長居南海愿。(慈航普渡園)。
現在我們來到了慈航普度園。
在這座形似北京天壇的金碧輝煌的建筑里,陳列著稀世藝術珍寶、世界首尊金玉觀世音。
佛經中講,觀音“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因此,觀音在中國和東南亞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受到普遍的尊崇。我們參拜的金玉觀音總高度3.8米,由觀音金像、佛光、千葉寶蓮和底座四部分組成。采用了世界手工藝之一絕的中國傳統的“宮廷金細工”技藝,用黃金、南非鉆石、紅藍寶石、祖母綠、珊瑚、松石、珍珠、翡翠、白玉精工制成,并配以紫檀木雕須彌底座。
這尊金玉觀音,她體態豐美,肌膚光潤,與其他觀音塑像不同的是,金玉觀音身體微微扭胯,展現觀音塑像傳統的慈悲莊嚴法相美的同時,展現了獨特的飄逸灑脫的體態美,將宗教的感染力與藝術的表現力融合起來。這是觀音塑像藝術的新的突破。金玉觀音八只手各持不同的法器,手姿俊美傳神。背光上有三對形態飛揚生動的飛天仙女。各種名貴的鉆石、珍珠鑲嵌于金玉觀音,使之祥光閃耀,富麗輝煌。尤其珍貴的是金玉觀音體內裝藏著兩顆舍利子,其中一顆是釋迦牟尼的呢!
(吉祥如意園)。
大石頭上的題刻,是本園的標牌,也是人們喜愛攝影留念之處。順著臺階上去,是吉祥如意亭,里面懸掛著吉祥如意鐘供游客們撞。聞鐘聲,煩惱輕,福氣長,智慧生。大家可以輪換著在這里拍照和上去撞鐘,共同消災添福。雙手擎天的羅漢和俄羅斯前總理普里馬科夫先生之間,還有一段緣分呢。普里馬科夫先生對東方文化很有研究,對佛教文化也感興趣。他到三亞訪問時原來沒有參觀南山的安排,聽說有這樣一處圣地,于是要求改變行程增加參觀南山寺的內容。他興致十足地游南山,撞吉祥鐘,接著走進這片竹林。普里馬科夫先生那時還是外長,在此和雙手擎天羅漢合了影,回國不到兩個月就被選上了總理職位。人們傳說,是擎天羅漢將外長托上去了。(南山寺)。
這座寺是新中國建立50年來國家批準建造的規模最大的仿唐風格的佛寺,坐落在風水寶地,看上去雄偉壯觀。寺分前后大殿,右前方那一片建筑,是南山別院,是僧人們的住房。中國名風景區的寺院甚多,其中所供的佛很多人都不陌生,寺院中的景觀大同小異。
據說中國佛教界的高人和海南省的領導,一起參加了本寺的選址呢!主殿里所供的觀音,據說非常靈驗,有緣者不妨許個愿。
2009年元旦,在中央電視臺元旦晚會上,三亞南山寺的鐘聲與河南白馬寺、蘇州寒山寺、福建涌泉寺、四川報國寺同時零點敲響,鐘聲響徹全球,祈福世界和平,人民安康。
(海上觀音)。
南山海上觀音圣像,像高108米,佇立在直徑120米的海上金剛洲上。海上觀音像為正觀音的一體化三尊造型,寶相莊嚴,腳踏108瓣蓮花寶座,蓮花座下為金剛臺,金剛洲由長280米的普濟橋與陸岸相連,并與觀音廣場共同組成了“觀音凈苑”景區。
南山寺導游詞講解篇五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漳州觀光旅游。今天我為大家導游講解的景點是南山寺。
南山寺位于九龍江畔的'丹霞山下,是一座聞名海內外的佛教大寺院。南山寺始建于唐開元年間,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建筑群是清代末年重修的。
據《漳州府志》記載和歷史傳說,南山寺原是唐太子太傅陳邕的住宅。因為宅院的規模過大,而且形式又象皇宮,超過了當時封建等級。有人暗中告他僭越之罪。一場大禍就要降到陳邕頭上。陳邕束手無策,他的女兒陳金花急中生智,勸父親獻宅為寺,自己則削發為尼,從而使陳邕一家得以消災避禍。
山門橫披“南山寺”三個字,是明代大學士黃道周所書。
這一殿是天王殿。正中端坐的這尊菩薩是彌勒佛。您看,他正笑哈哈地迎接我們呢。兩旁是四大天王。彌勒佛背后這尊菩薩是韋陀,它是佛教的守護神之一,也稱韋陀將軍。據說,出家人進住寺廟時,首先要參拜韋陀,看它手中的“摩杵”的姿勢怎樣,然后才決定自己是否長住,或者只作短留。
好,我們現在到大雄寶殿游覽。這一殿最早建于唐代,經過多次修葺,殿堂高大雄偉,氣象巍峨。中間這尊金身坐像是佛教的創始人釋加牟尼。左邊這尊是西方阿彌陀佛,右邊這尊坐像是東方藥師佛,眼睛都上挑,下巴較尖,雙肩削狹,身體部分裸露,袈裟全部漢化。這是宋代雕塑藝術的特征。三尊坐佛盤膝跏跌,貌似凝思,肅穆莊嚴。兩旁站立的是護法天神阿立和伽葉尊者。
殿中右側這口巨大的銅鐘,是南山寺的寶貴文物之一。它的口徑1.15米,高1.84米,重1300多斤。大鐘本來是唐代鑄的,以后蝕壞了。到了元代延佑年間,南山寺規模得以擴大,香火旺盛。住持僧決心重鑄一口大鐘。全寺僧眾分頭出動,四方化募。一位孤苦伶仃的老阿婆沒有錢,就捐獻出她僅有的一支銅釵;一個流落街頭的乞丐,捐出僅有的兩文銅錢,表示善男信女的一點心意??墒腔嫉暮蜕姓J為區區小物,隨便把銅釵和銅錢扔到寺院的墻角里。說來也奇怪,澆鑄銅鐘時,大鐘始終留有兩個空洞和一處隙縫。后來幾次翻鑄,仍然沒有辦法填補好。寺里的主持無計可施,只好領著僧眾念經拜佛,請佛祖指點。
時住持夢見韋陀對他說:“大鐘不全,還欠兩錢,裂縫難合,實少一釵”。住持醒后,問僧眾:“誰化緣回來,少交一釵和兩文錢”。這時化緣的和尚恍然大悟地說:“是我看那東西太小,就把它們丟到墻角里”。住持聽了就說:“你已是出家人了,還脫不盡勢利心。富人施舍幾兩銀,也不過是他們家財的一部分,而老阿婆的一支銅釵,卻是她唯一的寶貝,乞丐的兩文錢,就是他的全部家當。這一支銅釵和兩文錢的輕重,怎能小看?你們應該從此參透禪機,平等待人”。
住持叫人找出那支銅釵和兩只銅錢,鄭重地投入熔爐,恰巧彌補了空洞和隙縫?,F在這口銅鐘有元代主持僧古愚的題銘,還留有銅釵和銅錢的痕跡,成為寺院僧人用來宣揚眾生平等的佳話。諸位有興趣的話,不妨找找看。
這一殿叫藏經殿,也叫玉佛殿。殿中供奉的這尊玉佛,是由整塊純白大理石雕琢而成,高2米,重達4000斤,凈碧如玉,晶瑩潤滑。這尊玉佛是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由住持僧妙蓮向緬甸華僑化募請來的。當時進口的一共有三尊玉佛,一尊安奉在北京團城內;一尊安奉在上海的玉佛寺,南山寺這尊是最大的,所以十分珍貴。您看佛面容恬靜安詳,雙耳垂肩,姿態優雅而不失端莊,袈裟右袒,胸臂裸露,圓滑光潔,顯然是緬甸的體制。藏經殿里還藏有清光緒皇帝頒賜的《三藏經論》等。
這是石佛閣。中間這尊石佛及蓮花壇座高達6米,是我國現存最高的立式石佛。這里原來沒有佛閣,只有一塊天然的石筍,巍然聳立。建造南山寺時,一位石匠利用天然石筍雕成這尊立式大石佛像。其雕技優美細致,形態真實,面部豐滿,兩耳垂肩,肩部略垂,眼睛凸起而明澈,兩手過膝,法相莊嚴,線條粗獷古博,保存著唐代的造像藝術風格。經考古專家鑒定,這尊立式石佛像的'藝術價值,堪與去崗、天龍各寺的石像相媲美。佛像雕好后,才建起這佛閣。您們看這石柱上有一幅明朝天啟年詩人柯興邦的題聯:
石骨金身何處來,無始無終自在;
慈云法雨從空下,亙天亙地悠然。
剛才我們在大雄寶殿中看到的六根高大石柱,是當時雕刻這尊石佛劈下的材料。但是,您如果仔細觀看,就會發現這尊佛像的鼻孔略嫌小了些。這有一個很有趣的民間傳說。
這尊石佛雕成后,石匠為了炫耀自己的雕技,揚言如果有人能找出這尊佛像雕刻的毛病,他情愿不拿一分工錢。果然,全城的官紳、名人學者、佛門信徒觀賞了石佛后,無不贊賞佛像的雕技,誰也找不出毛病。突然有一個小孩指著大佛像問道:“嘻嘻,這大佛像的手指頭那么大,而鼻孔那么小,他怎么挖鼻孔呢?”
眾人一看,果然如此,不禁大嘩。石匠聽后,羞紅著臉走了。佛家以此來宣揚智人有愚、愚人有智的道理。其實我國唐代的造像與繪畫一樣,追求神似,不那么講究比例。所以絲毫不影響尊石佛的藝術價值。
大石佛的左右兩尊是后人塑造的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合稱為“西方三圣”。
這間屋子叫德星堂,原來是供來客住宿的。1930年至1931年間,陶鑄同志擔任閩南特委書記時,就住在這里。在陶鑄同志的領導下,南山寺的僧俗人都同情革命,擁護共產黨。在他們的掩護下,中共閩南特委機關隱蔽在寺內,領導著閩南革命活動。那時,中共漳州縣委書記李金發和王占春同志,在陶鑄同志的領導下,組織起一支游擊隊,在九龍江兩岸開展武裝斗爭,后來發展成為閩南工農紅軍游擊隊。城鄉的工農革命運動,在閩南游擊隊的武裝支持下,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后來,這支游擊隊擴編為紅軍獨立第三團,而南山寺的僧眾肖達如等七人在陶鑄教育和影響下,卸下袈裟,參加紅軍,跟隨毛主席前往江西中央蘇區,幾十年轉戰南北,為中國革命做出了貢獻。陶鑄同志在解放后重返漳州時,曾賦懷舊詩云:
南山古寺規模在,含笑依然花滿枝。
鬢白重來千百感,江山妖媚故人稀。
德星堂現在辟為文物陳列室。這幾頁是血書《華嚴經》。它是明朝天啟年間,寺僧蓮山、僧雄和尼姑蓮,用三年的時間,絕鹽食,間歇地刺血寫成的,筆跡秀麗,字顯金黃色,字跡猶新。可是大部分在文化革命中遭受毀滅,僅剩這幾頁,是稀世珍品。
南山寺導游詞講解篇六
從臺懷中心區沿公路南下至楊柏峪村,轉向西過清水河,行數百米,就來到南山寺所坐落的山腳下了。南山寺依山而建,海拔一千七百多米,面積九十多畝,計有殿堂樓房窯三百多間。南山寺整個寺院由七層三大部分組成,下三層名極樂寺,上三層名佑國寺,中間一層名善德堂,南山寺是它們的總稱。該寺創建于元代,以現存寺內元代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八月所立石碑為證,當時稱“大萬圣佑國寺”。清光緒九年再行修建,稱為極樂寺。清代末年,有一個皈依佛門的九宮道首領叫普濟,是寺院的住持和尚,他同清政府關系密切,慈禧太后親筆題寫“真如自在”木匾賜普濟,普濟還將其字刻印在石上,供奉起來。民國初年,由東北信徒捐資,普濟和尚將原有的極樂寺、佑國寺、善德堂三處合建在一起,稱為南山寺。普濟死后,寺院修建未停,建筑工程浩大,規模壯觀,連續動工二十三年,后因“七七事變”停工未竣。經過大規模的修建,南山寺建筑樣式別具一格,多以青石和漢白玉石構成,石雕內容兼有佛、道、儒三家的色彩。
杜牧《阿房宮賦》中描繪阿房宮時說:“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五臺山南山寺,有著同樣的氣勢和風姿。步入寺內,回欄曲徑、亭臺樓閣,應接不暇,甬道深處、院落門首,多有石刻題詞、對聯,特別是各類建筑物上的石雕,題材多樣,內容紛繁,游歷其中,有步移景換、多姿多彩的感覺。在寺廟中,象這樣宏觀浩大、微觀精細的群體建筑是很少見的。
南山寺建筑依托山勢,層次高低分明,錯落有致。寺院最下面有一堵大影壁,長十七點三米,高約八米,石徹底座,磚砌壁身,頂部壁檐有磚雕,壁面嵌有漢白玉石,上刻題詞和對聯。左邊的石刻對聯是:風化神中夢,迷路天作合。右邊的石刻對聯是:了道心圓地,真光上明天。中間圓形的石面上也刻有同樣內容的字跡。從影壁旁入寺院,首先登一百零八級石臺階。臺階盡頭的高臺上,立有二座高大的石牌樓,長十二點八米,寬一點六米,高約九米。牌樓下有三個門洞,上分三層樓頭,一層比一層內縮,居中的樓頭最高,兩側配以對稱的分層次的四個樓頭。中門洞額的石面上題有“蒼松無毀智轉云中飛騰萬里山水乎”字樣。兩個邊門的外側和內側,都刻有楹聯。牌樓的背面也有許多石刻題詞和對聯。
石牌樓后面的建筑是大鐘樓。鐘樓分兩層,下層是敦實的石建筑,上層是重檐木構建筑。下層門洞的拱券和門框上,刻有“八洞神仙”圖,邊側刻一副對聯。鐘樓背面門洞兩旁,又有兩個小門洞,內砌二十八層臺階,直通樓上。樓上四周圍以石欄,圍欄上刻有各種花草樹木,很簡單的勾勒,就把神韻顯示出來,足見其刀法的純熟。高層的本建筑上,涂金著彩,十分華麗。南山寺的大鐘樓,石建和木建相結合,石刻人物花卉和石刻題字相結合,石雕和彩繪相結合,很有特點。游人穿過大門洞,登小門洞內的二十八級暗石階上樓,可憑欄觀光。
大鐘樓左側是一個院落,東面有一座小殿,上掛“敕建極樂寺”匾額,殿前立元代石碑—通,清代石碑數通。至此,方顯出南山寺的古樸氣氛。小徑左側。又有一個門,門旁有磚砌建筑的鐘鼓二樓,入內是一個四合大院,大院正西經北向南的就是南山寺現存塑像設置最完整的大雄寶殿。殿內正中為泥塑釋迦牟尼佛和阿難、迦葉兩個大弟子,再前正中為石雕文殊騎獅像。左側為石雕送子觀音像,觀音菩薩慈愛地把小孩放在膝上,一手護抱,一手拉著孩子的小手,觀音菩薩的背后,卷起凹石,表示山洞的樣子,這座雕像形象十分生動。右側為木雕普賢菩薩。菩薩伸出的十八臂作出各種姿勢,下踩一朵蓮蓬,身邊眼兩頭小象,看上去翩翩欲飛。大殿兩側的泥塑十八羅漢,其工藝水平之高,在五臺山所有大雄寶殿內同類塑像中首屈一指。羅漢的個性鮮明,有的疾惡如仇,有的泰然自若,有的眉清目秀。有的老態龍鐘,一個個栩栩如生。十八羅漢所靠的山墻內壁上有壁畫,左側壁畫為釋迦牟尼佛傳記,右側壁畫為唐僧取經。殿門內額上掛一豎匾,上有慈禧太后題寫的“真如自在”四字。
大雄寶殿左側,有一個窄過道,通人大殿后面的禪堂院,院中立有慈禧太后題寫的“真如自在”石刻,字跡與大殿木匾上的一樣。
南山寺導游詞講解篇七
歡迎來到鎮江,我是大家此次行程的導游xx,大家叫我xx或者x導都可以,坐在我旁邊的是我們的司機x師傅,x師傅已經有了多年的駕駛經驗,因此,在旅途的安全問題上請大家可以放心,今天就由我們兩個為您的旅途鋪平道路。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歷史,今天就由我來為您講述歷史文化名城市鎮江的故事。
鎮江雄踞在我國兩大黃金水道的十字交匯之處,京滬鐵路貫穿東西,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是一座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的著名古城,可謂“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素有“城市山林”之稱。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擁有一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三山風景區”。兩個國家森林公園和四個國家4a級風景區。那么今天呢,我們首站為您安排的就是南山風景區,乘車大約還需十分鐘就會到,那么在車上這段時間我就先來介紹一下南山風景區的概況。
南山風景名勝區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完美結合的的省級風景名勝區,位于鎮江市南郊,距市中心2。5公里,方圓18平方公里,由四大景區組成,它們是招隱景區、竹林景區、鶴林景區和文苑。景區內重巒疊翠,山深水秀。山上有樹木160余種,飛禽70多種,居滬寧線之首。景區內景點有增華閣、讀書臺、虎跑泉、鹿跑泉、林公泉、鳥外亭、文心閣等,整個景區給人的感覺就是幽深、古樸、素雅。宋代著名書畫家米芾曾將它稱為“城市山林”。
南山風景名勝區在南北朝至明代時是鼎盛時期,六朝后,歷代文士墨客曾在此居住,游覽。留下了珍貴的古跡和名篇,使得它在中國文學史,美術史,音樂史,園林史,建筑史以及考古學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其中有梁代昭明太子博邀天下賢才,在招隱寺增華閣編纂的《昭明文選》。北宋大書畫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在此開創了山水畫新技法“米氏云山”。大詩人蘇東坡在鶴林寺留下了“蘇公竹院”等等,不勝枚舉。
我發現呀,剛才在講解的時候,有的游客對大書畫家米芾頗感興趣,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來重點介紹一下,南山風景區內一個和米芾相關的景點,米芾墓。
后,其子遵照父親的遺愿,將遺體歸葬鶴林寺前,并舍宅建祠紀念。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去參觀的.米芾墓。
米芾的家族世代行武,雖然父親是個將軍,但北宋時期社會風尚是重文輕武,因此,從小家庭就把改變門風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兒時的米芾天資聰明,六歲就能背詩上百首,但是那時寫字很難看,幸運的是他的先生書法上造詣很高,在先生的指導下,他刻苦研習書法,為了鍛煉臂力,長手臂懸空在墻上寫字,到了青年時期,他對褚遂良的書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多年后他感覺到唐代的書法講規范而過于死板,這與他自由奔放的性情是格格不入的,于是他就尋找新的突破,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在書法界可以說是造詣很高的了,因為王羲之被稱為“書圣”,米芾就對這二王的書法奧妙進行了探索,這對他來說是終生受益,米芾的書法中可以看出他的藝術個性和超越古人的創新精神,而那些前輩書法家的精妙之處,也融入到他的字里行間。從他50歲開始到過世的這段時間,進入了藝術風格的成熟時期,也是他書法的高峰,而他的性情此時放任不羈,他對褚遂良,歐陽荀等一代大師都提出了嚴厲的批評,這在當時許多人看來都是狂妄無禮的,因此人們說他癲不可及。同時,他的癜還表現在他穿唐裝,有潔癖,愛怪石等諸多方面,比如他愛怪石,他喜歡從怪石的奇特造型和色彩紋路中悟出天然造化的鬼斧神工,因此,他有收集怪石的雅興,相傳,他要是遇到怪石呀,也會高興的像遇見什么寶物,三拜九叩,稱兄道弟,癲狂固然引人發笑,不過,我們應該看到正是這種對于藝術的執著追求,才促成了米芾在藝術上的巨大成就,這也正是我們后人值得借鑒的一點。
好了,各位游客,我們的車已經行駛到了南山風景區的門口了,這里有甘泉可飲,奇洞可探,鳴鳥可聞,秀山可看,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幽深、古樸、素雅的懷抱之中吧。
南山寺導游詞講解篇八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_,大家可以叫我小_。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南山文化旅游區是依托南山獨特的山海天然形勝和豐富的歷史文化淵源開發建設的全國罕見的超大型生態和文化景區,是建國以來中央政府批準興建的最大的佛教文化主題旅游區,是國家首批aaaa景區。
南山文化旅游區生態恢復與保護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積10平方公里,組織實施佛教文化苑、天竺圣跡、福壽天地、神話雕塑、大門景觀區以及酒店、度假村等項目。其中南山佛教文化苑于一九九五年動工興建、一九九八年建成開放,目前已形成一寺(南山寺)、一苑(南山海上觀音苑)、兩園(慈航普渡園、吉祥如意園)、一谷(長壽谷)、一灣(小月灣)的旅游景觀群。
還有輯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國寶“金玉觀世音”和民族工藝史上的驚世之作“天下第一硯”——日月同輝鳳硯;體現中華古鐘文化的梵鐘苑;更有舉世矚目的佇立在南海之濱的108米高“南山海上觀音”,“一體化三尊”,造型挺拔,氣勢恢宏,高越天下。這項被譽為“世界級、世紀級”的佛教造像工程歷時六年,已于2005年4月24日(佛歷三月十六)舉行了舉世矚目、千載一時的盛大開光大典。
南山之美,南山之奇,已被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在這里,人們既能領略熱帶濱海陽光、碧海、沙灘、鮮花、綠樹的美景,更能獲得佛教文化帶來的心靈慰籍,體味回歸自然、天人合一的樂趣。
發展理念:大生態、大文化、大教育、大旅游。
南山寺導游詞講解篇九
南山古寺規模在,含笑依然花滿枝。
鬢白重來千百感,江山妖媚故人稀。
德星堂現在辟為文物陳列室。這幾頁是血書《華嚴經》。它是明朝天啟年間,寺僧蓮山、僧雄和尼姑蓮,用三年的時間,絕鹽食,間歇地刺血寫成的,筆跡秀麗,字顯金黃色,字跡猶新。可是大部分在文化革命中遭受毀滅,僅剩這幾頁,是稀世珍品。
今天的導游講解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共
2
頁,當前第。
2
頁
1
2
南山寺導游詞講解篇十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很高興為大家服務!在旅途中,我給大家一些溫馨提示:1、跟緊隊伍,切勿走散。2、請勿破壞景物。
現在,我們來到了舉世聞名的青海湖。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咸水湖,占地面積4583平方公里,呈青藍色,這就是它的別名“措溫布”的由來(措溫布的寓意是青色的海)。青海湖四面環山:東面的日月山,西面的橡皮山,南面的青海南山,北面的大通山。這四座大山抵擋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塵土。
更多的驚喜,還在后面呢!
繞過一部分青海湖,就來到青海湖鳥島。鳥島是一個“鳥類王國”,這里的鳥多得令人眼花繚亂:有灰白身子的銀鷗,有小巧玲瓏的斑頭雁,有黑色長腳的鸕鶿,有翱翔于天際的鷹。。。。。每年的春、夏季,數不清的鳥兒從遠方飛來,鳥島上便充斥著鳥兒的“哇哇”聲。
告別鳥島,我們來到金銀灘。金銀灘上長著金露梅和銀露梅,因此得名。
今天的旅行到此為止,請各位游客回酒店休息,明天再會!
南山寺導游詞講解篇十一
南山公園位于西寧市南山,風景十分秀麗,是休閑觀景的好地方。
西寧南山又叫鳳凰山,山上有亭,名叫鳳凰亭,亭上有一橫額,上書“河
湟
引鳳”。相傳南涼時有鳳凰飛臨其上,故名鳳凰臺。這和當時流傳的“龍現于長寧,麒麟游于綏羌”同為附會之說,但由此而來的西寧古八景之一的.“鳳臺留云”卻成為西寧的一大勝景。根據《西寧府新志·地理志》中記載:“南山……冬夏積雪不消,聳出萬山之上,儼若銀屏,又謂之雪山,俗稱南山積雪為八景之一也”。攀登絕頂,宛如身在天宮,頭頂青云縹渺,腳下冰層晶瑩。南山絕頂氣候多變。
夏天前往南山公園欣賞“南山積雪”,真是風景獨異。一脈高山,截成兩節,分屬兩個世界:雪線下一碧萬里;雪線上銀裝素裹。
以青海云杉、祁連圓柏、油松、青楊、
榆
樹為主形成工人森林景觀,盛夏季節這里綠綠蔥蔥,空氣清新濕潤,群鳥啼鳴,游人享受回歸大自然的無窮樂趣。公中中心地帶的百花園,以牡丹花為主的數十種高原名花卉競相怒放,香氣飄舞,姹紫嫣紅,形成了與森林景觀完全不同的另一天地地。新近建成的五彩瀑布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彩虹飛落,成為西寧獨有的瀑布水景。公園西北部有一小山包,上有平臺,人稱鳳凰臺。相傳有對金鳳凰曾在此飛落而得名。海拔2419米。每逢農歷九月九重陽節,人們紛紛登上鳳凰臺俯視西寧古八景之一?,F鳳凰臺上建有有鳳凰亭,為兩層樓閣式,直徑24米,高23米,亭脊以孔雀藍琉璃瓦和層頂相綴,閣壁彩繪,精美的石雕藝術建筑,蔚為壯觀,登亭鳥瞰
高原古城,撫今追昔,感概萬千。鳳凰山麓有一古剎南禪寺,建于明代,歷史悠久,建筑古香古色,眾多善男信女來此求神拜佛,成為南山公園附近的一處人文景觀。該公園設有餐飲和文化娛樂活動設施。南山寺導游詞講解篇十二
南山公園位于西寧市南山,風景十分秀麗,是休閑觀景的好地方。
西寧南山又叫鳳凰山,山上有亭,名叫鳳凰亭,亭上有一橫額,上書“河湟引鳳。
相傳南涼時有鳳凰飛臨其上,故名鳳凰臺。
這和當時流傳的“龍現于長寧,麒麟游于綏羌同為附會之說,但由此而來的西寧古八景之一的“鳳臺留云卻成為西寧的一大勝景。
根據《西寧府新志·地理志》中記載:“南山……冬夏積雪不消,聳出萬山之上,儼若銀屏,又謂之雪山,俗稱南山積雪為八景之一也。
攀登絕頂,宛如身在天宮,頭頂青云縹渺,腳下冰層晶瑩。
南山絕頂氣候多變。
夏天前往南山公園欣賞“南山積雪,真是風景獨異。
一脈高山,截成兩節,分屬兩個世界:雪線下一碧萬里;雪線上銀裝素裹。
以青海云杉、祁連圓柏、油松、青楊、榆樹為主形成工人森林景觀,盛夏季節這里綠綠蔥蔥,空氣清新濕潤,群鳥啼鳴,游人享受回歸大自然的無窮樂趣。
公中中心地帶的百花園,以牡丹花為主的數十種高原名花卉競相怒放,香氣飄舞,姹紫嫣紅,形成了與森林景觀完全不同的另一天地地。
新近建成的五彩瀑布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彩虹飛落,成為西寧獨有的瀑布水景。
公園西北部有一小山包,上有平臺,人稱鳳凰臺。
相傳有對金鳳凰曾在此飛落而得名。
海拔2419米。
每逢農歷九月九重陽節,人們紛紛登上鳳凰臺俯視西寧古八景之一。
現鳳凰臺上建有有鳳凰亭,為兩層樓閣式,直徑24米,高23米,亭脊以孔雀藍琉璃瓦和層頂相綴,閣壁彩繪,精美的石雕藝術建筑,蔚為壯觀,登亭鳥瞰高原古城,撫今追昔,感概萬千。
鳳凰山麓有一古剎南禪寺,建于明代,歷史悠久,建筑古香古色,眾多善男信女來此求神拜佛,成為南山公園附近的一處人文景觀。
該公園設有餐飲和文化娛樂活動設施。
南山,顧名思義,也就是屹立在南邊的大山。
好,現在,我們就上南山游覽一下吧!走到這兒,大家一定很累了吧!到亭子了,你們一定不要錯過這美麗的景色哦!這四周綠樹成蔭,小花五彩繽紛,點綴著草地,旁邊還有一口水井,我想大家一定忘記疲勞,心曠神怡了吧!既然休息完畢,我們就向山頂沖刺吧!嘿,這回,我們還要經過兩個游樂場呢!大家快點跟上來呦。
功夫不負有心人。
我們終于來到南山頂啦!大家看我們眼前有一座塔,叫做丹峰塔,20xx年被改為南山電視塔。
噓,告訴你一個秘密,傳說東方朔曾經在里面煉過仙丹,讓四周的花草樹木長得可茂盛啦!對了,大家還記得剛剛那陡峭的山路嗎?十分崎嶇,對吧。
現在,大家快點忘記那驚心動魄的時刻,我們一起來享受一下山頂如此清新的空氣吧!我們可以在這兒欣賞一下,允許自由活動。
但要記住,千萬不要亂扔垃圾哦!好了,本次旅游到此結束,解散。
南山寺導游詞講解篇十三
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一起進入公園的腹地。現在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大片原始次森林,這里的植被以喬木和松木為主,高大參天,整個林子顯得很幽深、寂靜。宋代王安石在此隱居時,曾這樣描述:澗水橫斜石路深,水源窮處有叢林。
沿著臺階我們向山頂攀登。山林經過春風的剪裁之后,正萬木伸張,滿目新綠;耳邊還不時有鳥兒在低吟鳴唱。真是“綠茵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這里如畫的風景深深地吸引著北宋四大家之一的米芾,他在這里整整駐足40年,并用“城市山林”來稱謂這方他深愛的水土。今天,這四個字已經成為鎮江城市的愛稱。
現在我們就到達了山頂。大家請看,山腰上那奔眼而來的一層層艷紅,便是盛開的杜鵑花了。傳說,在南山腳下曾住著一位叫杜鵑的勇敢女子,為了堅守自己忠貞的愛情,最終吐血而亡,她吐的血就化成了這漫山遍野的杜鵑花。今天這漫山盛開的杜鵑花就是愛的使者,是南山獻給所有朋友的愛的祝福。
遠處傳來了寺廟的鐘聲,南山曾是佛教圣地之一。鼎盛時寺廟達數十座。時至今日,南山僅存竹林,鶴林,招隱三大古剎。其中竹林寺便是蘇東坡獲得“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比松形蛑亍?/p>
幾千年里,南山以幽深與謐靜,成為無數鴻儒泰斗參悟人生的圣地。音樂家戴颙在這里成就了三步古曲《游弦》《止息》《廣陵》,南朝太子蕭統在這里完成了中國第一部詩文總集《昭明文選》,文學理論家劉勰在這里留下了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聽鸝山房、讀書臺、增華閣、文心閣,這些大師們曾著書立說的地方,依然留存于南山之上,雖然受到了風雨的侵蝕,但歷史的滄桑卻無法掩去它們耀眼的光華。南山在它們的眷顧下,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山水在文化的滋養下充滿了迷人的.詩情畫意。
有人說南山是城市的“綠肺”,而我說南山是鎮江城靈魂的所在。鎮江3000年的文脈就根植在這里,散布在叢林、泉澗、樓閣、古剎之間。漫步其間,被洗滌、被放松的不僅僅是我們的身體,更是我們那顆被現代文明撥動得驛驛不安的靈魂。
南山寺導游詞講解篇十四
各位團友: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漳州觀光旅游。今天我為大家導游講解的景點是南山寺。
南山寺位于九龍江畔的丹霞山下,是一座聞名海內外的佛教大寺院。南山寺始建于唐開元年間,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建筑群是清代末年重修的。
據《漳州府志》記載和歷史傳說,南山寺原是唐太子太傅陳邕的住宅。因為宅院的規模過大,而且形式又象皇宮,超過了當時封建等級。有人暗中告他僭越之罪。一場大禍就要降到陳邕頭上。陳邕束手無策,他的女兒陳金花急中生智,勸父親獻宅為寺,自己則削發為尼,從而使陳邕一家得以消災避禍。
山門橫披“南山寺”三個字,是明代大學士黃道周所書。
這一殿是天王殿。正中端坐的這尊菩薩是彌勒佛。您看,他正笑哈哈地迎接我們呢。兩旁是四大天王。彌勒佛背后這尊菩薩是韋陀,它是佛教的守護神之一,也稱韋陀將軍。據說,出家人進住寺廟時,首先要參拜韋陀,看它手中的“摩杵”的姿勢怎樣,然后才決定自己是否長住,或者只作短留。
好,我們現在到大雄寶殿游覽。這一殿最早建于唐代,經過多次修葺,殿堂高大雄偉,氣象巍峨。中間這尊金身坐像是佛教的創始人釋加牟尼。左邊這尊是西方阿彌陀佛,右邊這尊坐像是東方藥師佛,眼睛都上挑,下巴較尖,雙肩削狹,身體部分裸露,袈裟全部漢化。這是宋代雕塑藝術的特征。三尊坐佛盤膝跏跌,貌似凝思,肅穆莊嚴。兩旁站立的是護法天神阿立和伽葉尊者。
殿中右側這口巨大的銅鐘,是南山寺的寶貴文物之一。它的口徑1。15米,高1。84米,重1300多斤。大鐘本來是唐代鑄的,以后蝕壞了。到了元代延佑年間,南山寺規模得以擴大,香火旺盛。住持僧決心重鑄一口大鐘。全寺僧眾分頭出動,四方化募。一位孤苦伶仃的老阿婆沒有錢,就捐獻出她僅有的一支銅釵;一個流落街頭的乞丐,捐出僅有的兩文銅錢,表示善男信女的一點心意??墒腔嫉暮蜕姓J為區區小物,隨便把銅釵和銅錢扔到寺院的墻角里。說來也奇怪,澆鑄銅鐘時,大鐘始終留有兩個空洞和一處隙縫。后來幾次翻鑄,仍然沒有辦法填補好。寺里的主持無計可施,只好領著僧眾念經拜佛,請佛祖指點。
時住持夢見韋陀對他說:“大鐘不全,還欠兩錢,裂縫難合,實少一釵”。住持醒后,問僧眾:“誰化緣回來,少交一釵和兩文錢”。這時化緣的和尚恍然大悟地說:“是我看那東西太小,就把它們丟到墻角里”。住持聽了就說:“你已是出家人了,還脫不盡勢利心。富人施舍幾兩銀,也不過是他們家財的一部分,而老阿婆的一支銅釵,卻是她唯一的寶貝,乞丐的兩文錢,就是他的全部家當。這一支銅釵和兩文錢的輕重,怎能小看?你們應該從此參透禪機,平等待人”。
住持叫人找出那支銅釵和兩只銅錢,鄭重地投入熔爐,恰巧彌補了空洞和隙縫?,F在這口銅鐘有元代主持僧古愚的題銘,還留有銅釵和銅錢的痕跡,成為寺院僧人用來宣揚眾生平等的佳話。諸位有興趣的話,不妨找找看。
這一殿叫藏經殿,也叫玉佛殿。殿中供奉的這尊玉佛,是由整塊純白大理石雕琢而成,高2米,重達4000斤,凈碧如玉,晶瑩潤滑。這尊玉佛是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由住持僧妙蓮向緬甸華僑化募請來的。當時進口的一共有三尊玉佛,一尊安奉在北京團城內;一尊安奉在上海的玉佛寺,南山寺這尊是最大的,所以十分珍貴。您看佛面容恬靜安詳,雙耳垂肩,姿態優雅而不失端莊,袈裟右袒,胸臂裸露,圓滑光潔,顯然是緬甸的體制。藏經殿里還藏有清光緒皇帝頒賜的《三藏經論》等。
這是石佛閣。中間這尊石佛及蓮花壇座高達6米,是我國現存最高的立式石佛。這里原來沒有佛閣,只有一塊天然的石筍,巍然聳立。建造南山寺時,一位石匠利用天然石筍雕成這尊立式大石佛像。其雕技優美細致,形態真實,面部豐滿,兩耳垂肩,肩部略垂,眼睛凸起而明澈,兩手過膝,法相莊嚴,線條粗獷古博,保存著唐代的造像藝術風格。經考古專家鑒定,這尊立式石佛像的藝術價值,堪與去崗、天龍各寺的石像相媲美。佛像雕好后,才建起這佛閣。您們看這石柱上有一幅明朝天啟年詩人柯興邦的題聯:
石骨金身何處來,無始無終自在;
慈云法雨從空下,亙天亙地悠然。
剛才我們在大雄寶殿中看到的六根高大石柱,是當時雕刻這尊石佛劈下的材料。但是,您如果仔細觀看,就會發現這尊佛像的鼻孔略嫌小了些。這有一個很有趣的民間傳說。
這尊石佛雕成后,石匠為了炫耀自己的雕技,揚言如果有人能找出這尊佛像雕刻的毛病,他情愿不拿一分工錢。果然,全城的官紳、名人學者、佛門信徒觀賞了石佛后,無不贊賞佛像的雕技,誰也找不出毛病。突然有一個小孩指著大佛像問道:“嘻嘻,這大佛像的手指頭那么大,而鼻孔那么小,他怎么挖鼻孔呢?”
眾人一看,果然如此,不禁大嘩。石匠聽后,羞紅著臉走了。佛家以此來宣揚智人有愚、愚人有智的道理。其實我國唐代的造像與繪畫一樣,追求神似,不那么講究比例。所以絲毫不影響尊石佛的藝術價值。
大石佛的左右兩尊是后人塑造的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合稱為“西方三圣”。
這間屋子叫德星堂,原來是供來客住宿的。1930年至1931年間,陶鑄同志擔任閩南特委書記時,就住在這里。在陶鑄同志的領導下,南山寺的僧俗人都同情革命,擁護共產黨。在他們的掩護下,中共閩南特委機關隱蔽在寺內,領導著閩南革命活動。那時,中共漳州縣委書記李金發和王占春同志,在陶鑄同志的領導下,組織起一支游擊隊,在九龍江兩岸開展武裝斗爭,后來發展成為閩南工農紅軍游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