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史決議要堅持正確黨史觀。歷史決議是對一定歷史時期重大歷史問題作出的結論。學習歷史決議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全面把握歷史決議內容的基礎上,突出關鍵問題、領悟核心要義,把握歷史規律、掌握歷史主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關于三個歷史決議心得體會(優秀三篇),一起來看看吧!
三個歷史決議心得體會篇一
中國共產黨自建黨以來,經歷了革命戰爭年代、建國初期的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年代以及近二十年來的改革開放的年代,涌現出無數優秀黨員,在他們身上,充分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今天,我們每個共產黨員都要牢記鄧小平同志的告誡:堅持黨的優良的傳統作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我們黨是一個執政黨。……但是,執政黨也不是很容易當的。執了政,黨的責任就加重了,共產黨員的責任就加重了,我們領導干部的責任就加重了。因此我們共產黨員都要根植于人民,服務于人民,始終保持先進性,才能勝利完成我們的使命。
首先,要堅持不懈地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以基本理論作為我們行動的指南,要自覺地加強思想改造,清除頭腦中非無產階級思想,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真正理解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扎扎實實地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其次,要腳踏實地地做好本職工作,模范地履行一個共產黨員的職責。無論自己從事什么工作,都要樹立高度的責任和敬業精神,盡心盡力把工作做好。一切都要以黨和人民利益為出發點,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計較個人得失;要克服華而不實,飄浮虛榮的工作作風,要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對工作勤勤懇懇,求真務實。
再次,要善于學習,掌握工作的本領。我們從事的工作,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面臨許多新問題,新矛盾,新內容,沒有雄厚的文化知識,管理知識,現代科技知識,盡管有再好的愿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在任何時候都必須不斷地更新知識,豐富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實踐本領,善于在工作中開拓創新,提出新的思路和見解,這樣才能把良好的愿望和實際工作效果結合起來,實現動機與效果的統一。
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共產黨堅守初心使命,團結帶領人民創造了“當驚世界殊”的發展成就,書寫了人類發展的偉大傳奇,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不忘初心,方得始終?,F在,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認真學習貫徹會議精神,將初心融進靈魂、把使命扛在肩上,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一棒接著一棒干,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斗、銳意進取,就一定能創造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新業績,向黨和人民交上更加優異的答卷。
三個歷史決議心得體會篇二
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歷史決議對歷史問題的認識和評價,受當時歷史條件和形勢的影響,需放在當時歷史背景和過程中去認識。只有這樣,才能了解歷史決議的重要性,以史鑒今、開創未來。
三個歷史決議都是在重大歷史關頭形成的。
第一個歷史決議是在中國抗日戰爭即將勝利、黨的七大召開前通過的。從1941年毛澤東同志主持編輯《六大以來》歷史文獻算起,準備了4年多時間。
當時編輯歷史文獻,主要是為召開黨的七大準備材料。在編輯審核歷史文獻過程中,毛澤東同志感受到黨內曾經出現的“左”傾錯誤路線幾乎斷送了中國革命的前程。在隨后的延安整風運動中,黨中央認為只有解決好黨的歷史問題,才能實現真正的團結統一。
通過學習研究黨的歷史,通過深入批判錯誤路線,全黨尤其是黨的高級干部對黨的歷史上的路線是非有了統一認識,認識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央領導路線的正確性,進一步確定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內的領導地位。
1944年5月,黨中央決定成立“黨內歷史問題決議準備委員會”,起草歷史決議,徹底解決黨的歷史問題,為爭取抗日戰爭勝利、為黨的七大召開作了充分準備。
第二個歷史決議是在全面改革即將開始、黨的十二大召開前通過的。從1979年11月黨中央決定起草歷史決議算起,前后有一年半的時間。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如何認識和評價“文革”成為世人關注的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實現黨和國家工作中心戰略轉移,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1979年在準備葉劍英同志國慶30周年大會講話過程中,黨中央認為要順利推進改革開放,全面完成撥亂反正,必須正確認識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文革”的歷史,對一些重大歷史問題作出結論。
黨的十一屆四中全會對起草歷史決議作了安排。在中央政治局領導下,成立了以國慶講話起草班子為主的起草小組。起草歷史決議,對過去的事情作基本總結,為黨的十二大開啟全面改革打下堅實基礎。
第三個歷史決議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大時刻通過的。從2021年3月確定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議題算起,決議起草歷時半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團結帶領人民經過百年奮斗,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
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過程中,黨中央認為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可以使全黨全國人民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踐行初心使命,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邁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領導下,以習近平總書記為組長的起草組負責歷史決議的起草工作。歷史決議的起草,對召開黨的二十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準確把握歷史決議的特點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決議記述的是黨中央對黨的歷史的基本看法。學習歷史決議要原原本本學、原汁原味學,準確把握核心要義、精神實質,深刻理解歷史的“本然”和“所以然”,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三個歷史決議心得體會篇三
第一個歷史決議,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寫起,著重對1927年到1937年土地革命戰爭十年的黨內若干歷史問題,尤其是1931年黨的六屆四中全會至1935年遵義會議期間的中央領導路線問題,作出正式的結論。起初,歷史決議的名字叫《關于四中全會到遵義會議期間中央領導路線問題的決定(草案)》,后來毛澤東同志改為《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草案)》。
整個歷史決議分為七個部分,包括黨成立以來取得的成就、作出歷史結論的必要性、土地革命戰爭以來犯過的錯誤、土地革命戰爭以來所犯錯誤的內容、土地革命戰爭所犯錯誤的根源原因、如何避免再犯錯誤、歷史的結論等內容。
第二個歷史決議,從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寫起,在回顧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28年歷史的基礎上,著重對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后32年的歷史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對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特別是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作出正確評價。
整個歷史決議分為八個部分,即新中國成立以前28年歷史的回顧、新中國32年歷史的基本估計、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的7年、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10年、“文化大革命”的10年、歷史的偉大轉折、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以及團結起來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
第三個歷史決議,從1840年鴉片戰爭寫起,對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進行總結,著重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和積累的新鮮經驗。
整個歷史決議除序言和結束語外,分為七個部分,即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和推進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有關三個歷史決議心得體會(優秀三篇)的相關內容,可圈可點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資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網站。
【三個歷史決議心得體會(優秀三篇)】相關推薦文章:
關于三個歷史決議心得體會范文【5篇】
從歷史決議看黨百年發展心得體會2021
學習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要點個人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