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是一種為了實現特定目標而制定的有條理的行動方案。通過制定計劃,我們可以將時間、有限的資源分配給不同的任務,并設定合理的限制。這樣,我們就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計劃書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食品藥品工作計劃和總結篇一
綜合運用經濟、法律、道德、行政手段,分級分類開展執法大檢查,加強部門協作配合聯動,堅持對食藥安全問題露頭就打、落地就查的原則,嚴肅懲處食品藥品生產經營違法行為,始終保持對食藥違法犯罪行為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主動對接司法,建立健全案情會商研判、信息交流共享、聯合執法辦案、線索移交移送、案件成果聯合發布等機制,實現行政執法和司法程序無縫對接,確保依法精準打擊處理違法犯罪行為。截至目前,共查辦案件66起,罰沒金額18.463萬元。加強12331投訴舉報體系建設,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并認真查處,確保投訴舉報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截至目前,受理并處理投訴舉報105件,處結率100%。同時,積極開展執法案卷評查活動,有效規范執法行為。已開展執法案卷評查活動2次,一般程序違法案件信息公開率達100%。
食品藥品工作計劃和總結篇二
進一步加強日常監管,并把監管與服務相結合,確保食品質量安全,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在嚴把食品許可準入關,提高經營者安全經營素質,落實各項責任制的基礎上,對加工小作坊、食品銷售、餐飲服務根據不同情況和運用了適合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方式,收到了很好地監管效果。
(一)抓日常巡查與監管,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經營行為。無論是進貨查驗、索證索票還是清理不合格食品、過期食品,執法人員都能夠把監管與服務相結合,對較重的違法違章行為,按照規定進行上報和移交,對較輕的違章行為,給予行政指導,實行人性化監管。對于輕微的違章行為當即能夠整改的現場整改,當即不能整改的當場制作“責令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使生產經營者能夠守法經營,并遵守職業道德,進而規范了他們的經營行為。
(二)抓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確保食品質量。監督食品經營者落實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和臺賬記錄制度,并督促食品經營者把好食品進貨關、銷售關和退市關,每個經營戶必須做到進貨有臺賬,記錄全、信息準、可追溯;轄區超市實現了嬰幼兒配方乳粉、轉基因食品、清真食品、臨期食品專柜銷售,并在經營場所設置專門的柜臺或貨架擺放,在專柜或貨架處顯著位置設置了提示牌。
嚴格落實了《食品安全追溯管理法》。按照規定對轄區食品經營單位注冊83戶,應用了食品安全電子追溯平臺,其中包括4個學校食堂、8家餐飲店,62戶銷售店。9戶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店。
(三)清理不合格食品和過期食品,確保食品安全。利用日常巡查和專項整治的監管方式,重視被抽檢通報的不合格食品和過期食品的清理和清查工作,一旦發現,立即封存上報或者就地銷毀處理。
(四)運用社會監督的方式,增強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意識。通過開展誠信建設、負面清單、投訴舉報等工作,達到社會共治,以此增強了經營者的責任感。
1、我們在xx街道從事食品銷售及餐飲經營的47戶門店內,張貼公布了禁止經營的“負面清單”,接受消費者的監督。
2、認真開展誠信體系建設。對食品流通戶分級分類監管率達到了100%;對餐飲服務、學校食堂監管率達100%;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食品安全狀況“外置化”實施率達到了100%。
3、深入開展12331投訴舉報宣傳活動,共發放傳單700份,對群眾舉報反應的案件,及時進行處置,并將處理情況及時反饋。調查處置反饋率100%。
(五)抓農村集體聚餐安全監管,防止中毒事件的發生。農村集體聚餐是食物中毒的高發環節,我們對集體聚餐堅持嚴格的申報備案制度,截止目前已備案管理的有41家;其次對流動廚師進行嚴格管理,凡參與的廚師必須持《培訓健康合格證》上崗,轄區共2人流動廚師已全部納入備案登記。
(六)抓食品快速檢測工作,確保食品質量安全。根據縣局快檢任務,我們制定了每月快檢工作計劃,確定了快檢的重點項目及批次。今年以來共檢測了150個批次,完成了全年檢測任務。
(七)抓示范創建工作,鼓勵食品生產經營者爭做遵紀守法的模范帶頭人。我們在鞏固去年創建示范店的基礎上,極力做到以點帶面的輻射作用,使大部分經營者重視了榮譽和信譽。經過嚴格考核將有1個學校食堂,1家餐飲服務戶共2個經營單位將要達到示范店的標準。1家超市創建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
食品藥品工作計劃和總結篇三
堅持農產品抽檢,嚴格執行農產品抽檢計劃,抽檢覆蓋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大型超市等重點單位,覆蓋蔬菜、水果、畜禽肉、水產品、蛋類等重點品種,覆蓋農獸藥殘留、亞硝酸鹽、罌粟堿、蘇丹紅、喹諾酮等重點檢測項目,全年共檢初級農產品308批次,已完成全年抽檢計劃,并全部上傳國家農產品直報網。堅持風險品種抽檢,結合季節特點,加大對地方特色、大宗消費等風險較高的品種的抽檢,全年對禽肉類、夏季水果、自制飲料、辣條類小食品、火鍋底料等共開展9次食品抽檢,抽檢457批次,發現不合格20批次,合格率95.62%。同時,配合完成國抽、省抽和呂梁市抽100余批次。抽檢結果全部予以公示,并對抽檢不合格的11起案件及時進行核查處置。堅持食品快檢篩查,今年6月份在鐵南蔬菜市場設立了快檢室,每月定期駐點快檢篩查,已開展10次,快檢畜禽肉類、水果、蔬菜、火鍋底料等共計50余批次。同時,西關、瑤圃、鄭興農貿市場“你點我檢、你送我檢、免費快檢”快檢臺和局快檢實驗室,在日常監督、會議活動保障中得到充分運用,全年共開展快檢290余次??鞕z、專項抽檢成為常態,對發現問題隱患,有效查辦案件起到了重要作用。
食品藥品工作計劃和總結篇四
一是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區委、區政府將創建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出臺了《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實施辦法》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機制,高規格領導、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要求、高密度調度扎實推進創建工作。二是完善組織體系。不斷完善三級網格化監管網絡,各社區(村)配備專職食安協管員(信息員),每年給80個社區的食安協管員發放津貼38.4萬元;為全區13個食藥監所配齊執法車輛,充實基層監管力量。三是積極動員部署。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隊檢查食品安全創建工作。區食安辦對各街道(園、局)、食安委成員單位實行每月暗訪交叉檢查、每季考核、排名,每年設立48萬元食品安全績效考核專項獎勵資金,充分調動了各街道、社區的創建積極性。
食品藥品工作計劃和總結篇五
一是嚴格生產許可,把好準入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現場評審工作規范、優化工作流程,對全市已有47家企業按新的要求,通過申請、受理、審查、審批換發了新版“sc”食品生產許可證,全市食品生產企業持證數達到161家。二是食品安全生產可追溯工作取得新進展。截至10月底,全市食品生產企業全部制定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起以紙質化為主的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乳制品、肉制品、食醋、白酒4類高風險食品生產企業中,有13家企業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起電子可追溯體系,并和市局的食品生產可追溯安全監管平臺實行了有效對接,全面完成省局要求4類企業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可追溯體系的覆蓋率要達到60%以上的工作目標,同時,一些條件好、積極性高其他類別的企業在市縣兩級的督促和指導下也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了食品生產可追溯體系,加上4類產品生產企業,企業總數達到了20家。全市食品生產企業建立食品生產可追溯體系取得了新的進展。三是修訂完善食品加工小作坊許可監督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制定印發了《xx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督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和《關于深入推動食品生產領域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專項整治工作的指導意見》,幫扶指導長子縣局和屯留局集中開展豬頭肉和牛肉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摸底排查到的生產加工領域小作坊有380家,全部建檔列入監管范圍,其中有306家經過審查取得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生產許可證。四是著重食品生產企業出廠檢驗能力驗證后續監管。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根據全省白酒、食醋等六類生產企業出廠檢驗能力驗證工作文件要求,對具有出廠檢驗能力的36家企業進行驗證,除一家白酒生產企業驗證項目的酒精度不達標外,其余35家驗證項目全部符合要求。
食品藥品工作計劃和總結篇六
(一)落實各方責任,推進食品藥品社會共治。一是落實地方政府負總責。市委市政府出臺《xx市2020年食品藥品安全重點工作》,各級政府層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監管機制。二是落實各監管部門責任。將市食品安全委員會更名為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出臺《xx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辦法》,對各監管部門職責任務和評議考核進行了細化。三是落實企業責任。全面推行約談制度和企業承諾制度,進一步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全年共約談食品藥品企業200余家。四是暢通社會舉報投訴渠道。成立舉報投訴中心,推進12331投訴舉報電話平臺建設,努力形成上下暢通、協調一致的食品藥品安全投訴舉報網絡和工作機制。全年共受理消費者來函來信、12345市長熱線轉交、12331食品藥品投訴舉報熱線500余起,辦結率、反饋率均達100%。五是提升社會共治意識。持續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科普宣傳“六進”活動,印制發放宣傳資料8萬余份,全面提升群眾自我保護能力和監督舉報意識。
(二)強化示范引領,爭創省級食品藥品安全城市。7月市政府出臺了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對創建工作明確了職責,分解了任務。8月初召開了創建工作動員會,10月底又召開創建工作推進會,我市創建全省第二批食品藥品安全城市工作不斷深入。目前,天長市和全椒縣已榮獲首批“安徽省食品安全示范縣”稱號,11月9日,來安縣接受了“安徽省食品安全示范縣”考核驗收。全市共建成小餐飲食品安全示范街28條、示范店2190家,小作坊示范點120家,70%的鄉鎮級以上醫療機構和50%村級醫療機構藥房達到規范藥房創建標準。
(三)實施分級監管,實現風險“嚴防嚴管嚴控”。一是風險分級監管全覆蓋。市局將風險分級管理納入重點工作和目標考核任務中,明確各項工作任務和具體時限,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完整、責任落實的網格體系,我市共有持證食品藥品企業26313家,全部完成建檔和分級工作。二是加大抽檢力度,預防安全風險。全年共抽檢食品774批次,食用農產品2270批次,藥械770批次,其中不合格食品39組,不合格食用農產品13組,所有抽檢信息及不合格產品處置情況均100%公開。三是加強不良反應監測。全市藥品不良反應上報4489份,醫療器械不良反應上報427份,化妝品不良反應上報186份。
(四)落實“四個最嚴”,強化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一是強化日常監管。在對企業日常監管100%覆蓋的基礎上,實現市縣鄉三級聯動、整體推進,做到檢查規范、檔案完整,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30000余人次,檢查各類食品藥品企業及經營戶60000余家次。二是嚴格開展各類整治。堅持以專項整治為抓手,以“四個重點”為核心,針對抽檢不合格、監測有問題、風險等級高、違法違規生產經營的產品和企業,網絡訂餐、零售藥店等業態,以及學校及校園周邊、高速公路服務區、大桶水等食品藥品安全等難點熱點區域,實行靶向監管,定向整治。三是重拳打假治劣。全年立案400余起,結案359起,移送公安涉刑案件16件,其中公安部掛牌督辦2起,搗毀制假售假窩點4個,鳳陽“4,12”易制毒品案被評為全國食品藥品優秀案例,在藥品案件中名列首位。
(五)探索“智慧監管”,完善專業技術支撐體系。一是信息化監管初見雛形。全市除南譙區外均建成現代化、高標準、多功能的食品藥品安全遠程監控中心,天長市在全省率先實現了電子遠程監控基層所全覆蓋。目前,遠程監控已接入餐飲企業600余家,農貿市場和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近100家,定遠、全椒、天長實現了學校食堂的100%覆蓋,完成“明廚亮灶”建設1174家。二是檢驗檢測能力迅速提升。全市共已建成64家農貿市場食品快速檢測室和17家鄉鎮所食品檢驗室,全年快檢各類食品及食用農產品90000余批次。第二批34家鄉鎮所食品檢驗室和1家農貿市場食品快速檢測室將于年底投入使用。
(六)加強能力建設,提升基層隊伍監管能力。一是推進基層所建設。鄉鎮監管所數量由以前的48家增加到83家,基本實現一鄉一所;推進鄉鎮監管所標準化建設,共建成鄉鎮標準化監管所56家,做到機構落實、人員落實、辦公場所落實、設施設備落實、制度落實、經費落實。二是提升依法監管能力。全年舉辦各類食品藥品監管能力培訓20余期,培訓食品藥品監管人員1000人次。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全年發布各類信息800余條,連續3年被評為政務公開先進單位。
食品藥品工作計劃和總結篇七
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堅持把貫徹落實“兩個責任”作為必須履行的重要政治責任和必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始終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堅決抵制歪風邪氣,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結合民生領域腐敗和不正之風專項整治、市委第四輪巡察整改和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及時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等相關工作,制定下發了2020年黨風廉政建設實施方案,層層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細化分解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任務,推動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落細。組織學習十九大、省委十一屆六中全會、呂梁市委四屆五次全體會議等會議精神,集中學習《憲法》《監察法》、黨內監督“兩個條例”等黨政紀條規以及黨風廉政建設有關規定,加強反腐倡廉理論學習,提高黨員干部思想覺悟。學習廖俊波、正反典型案例,觀看《永遠在路上》等反腐倡廉教育片,加強黨風廉政警示教育,給廣大黨員干部敲警鐘,增強拒腐防變能力。修訂完善日常工作制度41項、黨風廉政制度18項,建立獎懲措施,將考勤與績效掛鉤,定期通報局機關和基層站考勤情況。不定期深入基層,對落實“八項規定”“四風”問題、履職情況、工作作風等進行督查。全年不定期開展督查20余次,提醒談話20余人次,對外出履行報備手續不規范、查崗不在崗等12人進行通報批評。通過持之以恒貫徹執行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規定,真正把反腐倡廉實效性體現到引深全面從嚴治黨和提升食藥監管水平的實踐中,為食品藥品監管事業改革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食品藥品工作計劃和總結篇八
一是成立專門的學習教育辦公室,召開“兩學一做”動員部署會議,細化分解每項工作任務,確保學習教育能夠不折不扣地貫徹省委和市委精神;二是組織制定《關于在全局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實施方案》,確定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基本原則、活動內容及方法措施;三是邀請市委黨校郭國偉講師做了題為《夯實思想基礎,做合格黨員》黨課,進一步提高了全體黨員思想認識。四是深入開展專題討論。局黨組和各支部圍繞“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專題進行交流研討,局黨組成員能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所在支部的學習討論。五是開展主題黨日活動。6月29日,機關黨委組織機關及直屬單位全體黨員開展紀念建黨95周年主題黨日活動?;顒又?,全體黨員通過重溫入黨誓詞及講黨課形式,進一步牢固黨的宗旨,強化了黨性觀念,堅定了理想信念。六是開展了“帶黨徽、亮身份、樹形象、展風采”主題活動,進一步增強了黨員的黨性觀念。
食品藥品工作計劃和總結篇九
2020年全市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監督執法為核心,繼續夯實基層基礎,全面提升監管能力,大力推進示范創建和市場整規,努力探索智慧監管和社會共治,嚴防嚴管嚴控食品藥品安全風險。
一是全力沖刺全省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第一方陣。在全系統提振“逢先必爭、逢關必闖”的精氣神,全面建立領導定點聯系縣市區局工作制度和市局科室工作責任制,嚴格執行通報制度、約談問責制度和督導檢查制度,確保食品藥品監管工作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二是全力爭創食品藥品安全城市。對照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堅持全市行動、全員參與、全程配合,強化組織督導,實行“時間倒排、任務倒逼、責任倒追”臺賬管理和月督導、季調度工作機制,力爭在全省12個申報城市中做到率先驗收,率先創建成功。
三是全力推進食品藥品遠程監管網絡建設。積極主動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加大建設力度,力爭到2020年底,全市所有鄉鎮基層所全部建成遠程監管分中心,形成完整的“職責明確、源頭可溯、質量可控、便民利民”的食品安全遠程監管網絡。
四是全力推進食品市場創建整規。一是推進食品安全示范街建設。以街道為單位加快食品餐飲服務環節示范創建力度,力爭到2020年底,實現餐飲企業集中街道示范創建達標率50%以上。二是針對食品生產小作坊這一食品安全監管的難點,按照“從嚴監督、規范提升、打扶結合、保障安全”的指導思想,全面推進整規工作,力爭2020年底,實現小作坊整規100%到位。
五是全力加強藥品市場安全監管。以宣貫藥品gsp、gmp為核心,在日常檢查全覆蓋的基礎上,繼續加大飛行檢查、跟蹤檢查等的頻次與力度,提高檢查靶向,積極探索遠程監管新模式,讓監管“跑”在風險前頭,提高監管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六是全力推進基層監管隊伍建設。全面推進基層鄉鎮所標準化建設,到2020年底實現100%覆蓋,確?;鶎铀k公設施、實驗室建設和執法裝備等達到“五個一”標準。積極推動建立食品藥品職業化檢查員隊伍,打造出一支專業化的職業檢查員隊伍,實現現有監管執法人員的“轉型升級”。
七是全力推進稽查辦案工作。按照“多辦案、快辦案、辦大案”的要求,在全市掀起打擊食品藥品違法案件的高潮,在案件辦理質量和數量上實現突破,保持打擊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鞏固全市食品藥品監管取得的良好局面。
八是全力提升社會共治水平。結合“省級食品藥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大張旗鼓的開展宣傳,加大監管信息社會公開力度,提高部門公信力和影響力,形成人人關注、人人參與、人人監督食品藥品安全的共治機制。拓展監督渠道,提高12331投訴舉報平臺運行成效,落實舉報獎勵,鼓勵公眾參與食品藥品安全治理。
九是全力服務食品藥品經濟發展。大力實施質量品牌升級行動,深入開展“四送一服”雙千工程行動,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圍繞“健康食品城”和“十大皖藥”產業基地兩大核心工程,按照“一切圍繞大局、一切服務大局、一切保障大局”要求,緊盯食品藥品經濟發展,協調做好服務幫辦工作,為全市食品藥品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