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節日記一年級篇一
夜幕悄然降臨,我和家人聚在陽臺上,一起欣賞著這八月十五嵌在夜空中的月亮。
月亮真圓啊,像是用圓規畫出來的。白色部分好像一只來自北方的狼,自由自在,對天長嘯;黑色部分好似嫦娥手中的玉兔,機靈乖巧,可愛活潑。月光灑在水面上,使月圓之夜顯得更加幽靜。
看著月亮,我想起了遠在溫州的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在這團圓之夜,親人居然不能見面。不知道他們,過得還好嗎?想著想著,我的眼角不禁擠出了淚花。
吃完月餅,開始看中秋晚會。中秋晚會的歌很好聽,有詩詞改編的《但愿人長久》,也有民間歌曲《上海灘》、《男兒當自強》,還出現了課文改編的《小鳥天堂》,可謂是花樣多多。這些歌中,要數《天上人間》到《但愿人長久》最令人耳熟能詳了,這也是晚會的高潮。
在《月滿中華》的歌舞中,晚會結束了。晚會雖然結束了,但我仍我意猶未盡的坐在沙發上,眼前還在浮現晚會中的情景。過了好一會兒,我才猛然反應過來,在家長的催促下,我終于戀戀不舍得去睡覺了。
中秋節日記一年級篇二
今年的中秋節又到了。嫦娥在月宮里玩著電腦,這臺電腦可是玉帝在春節時送給她的,自從聯上了互聯網,嫦娥天天在網上游,一刻也沒閑著。
而電腦周圍則堆放著各路神仙送來的五花八門的月餅。正所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玉帝在月餅上刻上了自己的卡通形象;王母娘娘則是把月餅做成了仙桃形狀的;而七仙女自己親手做的月餅,充滿了仙氣;孫悟空更是神通廣大,做了一個天庭最最的月餅,還打破了世界記錄呢!
這各式各樣的月餅,有的包裝精美,有的品質優良。嫦娥看著這些可愛的月餅,咽了咽口水,雖說年年吃月餅,但這些品種不一的月餅還是有很大的誘惑。
吃完了月餅,嫦娥漫不經心地瀏覽著網頁,忽然發現,今年月餅不僅有面和餡做成的,還推出了電子月餅,嫦娥心血來潮,立即買下了一個,用電子郵件發給了哪吒。這時嫦娥打開收件箱,發現了一封電子郵件,原來是唐僧發給她的。打開一看,是一份電子月餅,發出動人的音樂,變換著精美的圖畫。
嫦娥想用她半生不熟的電腦技術辦一個月餅展覽會,但她發現已經有人辦了。一看,原來是玉兔辦的。
嫦娥氣得臉色都變了,嫦娥氣沖牛斗,吼得整個月宮都震動了:“玉兔,你給我過來!你不好好搗藥,跑到網上干什么?”誰知玉兔卻不以為然地說:“現在月宮也都機械化了,什么都是全自動的,我的任務早都完成了,我還在網上推銷我搗的藥,連憂忘兔也十分欣賞我搗的藥,他還向我高價收購呢!誰像你呀,在網上玩了那么久,連網友都沒有,真差勁!”嫦娥覺得十分沒面子,自己好歹也是月宮的主人,中秋節的主角,竟讓玉兔搶了風頭。嫦娥氣的抓起玉兔就打。
唉,可憐的玉兔,明明說的是實話,還要挨打!
中秋節日記一年級篇三
“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年中秋節,我陪爺爺奶奶乘火車回了一趟老家。
下了火車,接站的親戚熱情的招呼我們,爺爺奶奶看著曾經熟悉的街道,聽著久別而熟悉的鄉音,臉上堆滿幸福的笑容。我們被迎往預訂好的酒店包房,爺爺奶奶今天特別有精神,大家一邊吃著豐盛的家鄉菜,一邊興致勃勃地談著、笑著。此刻,我深深地體會到:“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啊!
談了很久,大家都沒用散去的意思。終于有人提出去賞月,于是大家一起往世紀廣場走去,沿途中,各家商鋪門前都掛上了彩燈,街道上,往來的人群熙熙攘攘,濃濃的節日喜慶氣氛四處流淌。
在此,我也祝福全國人民幸福平安,中秋快樂!
中秋節日記一年級篇四
忽然,人流停了下來,一窩蜂地朝海寧市博物館門前擁去。我舉目遠眺,發現博物館門前的廣場上燈火通明,金碧輝煌。哦,原來是在舉行海寧中秋燈展啊。我和媽媽、爸爸加快了步伐,很快鉆進了人山人海中。
哇,人可真多,人頭涌動。到處都是黑鴉鴉的一片,我站在人群中,隱約看見不遠處有四匹駿馬高抬著腿,立在草叢中,它們仿佛是在草原上自由奔馳,真可謂“駟馬難追”。我又擠進了人群,突然,一條巨龍、一頭猛虎出現在我眼前。巨龍騰云駕霧,鱗片反射出點點光輝,猛虎的眼睛炯炯有神,還不時地發出陰森的綠光。我猶如走進了龍潭虎穴,觀看著精彩的龍爭虎斗。除此之外,乖巧的山羊、飄動的荷花、棱角分明的亭子,行善的觀音菩薩被做成了彩燈。那一個個提著小燈籠,拿著熒光棒的小孩,把中秋的夜晚點綴得更加美麗,使古老的藝術散發著勃勃生機。
聽爸爸說,“一座燈彩少則刺一萬多孔,多則刺二十至三十多萬孔呢。”可謂“萬窗花眼密”,再配以現代照明技術,集傳統“針、拗、結、扎、刻、畫、糊、裱”技法與現代高科技于一體,光線透過針眼,構畫出一幅幅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圖畫。
硤石燈彩是吳越文化孕育出來的一朵奇葩,是海寧世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在海寧人民的努力下,將有更大的發展。
中秋節日記一年級篇五
今年的中秋,我還是一個人過的。
或許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學生的孤單和流浪并不比那些漂流的人少多少。其實我們很想家,很想依偎著媽媽,很想撒嬌的向媽媽要月餅吃,雖然我們或許并不喜歡吃月餅,卻固執的跟著媽媽嚷嚷要這些甜食。那個時候的記憶,不知不覺已經變得這么模糊,已經擱淺,已經成為我們在長大的歲月里的酸楚回憶。
生活的節奏帶著我們緊張的生活,一成不變的工作方式,千篇一律的作業模式,我們麻木了,也許,習慣了,再也沒有那么多的激情去感悟或者紀念,沒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娛樂和交流。是什么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我們的思想。或者我們想做出一番事業,所以拼命地努力,所以遠離父母獨自一個人在外打拼,為的就是有一天驕傲的陪著媽媽爸爸賞月,過春節,然而在我們奮斗的歲月里,父母卻迅速衰老,他們忍受著兒女的遠離,忍受著孤獨,忍受著自己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忍受著衰老帶來的無奈。而我們卻在遺忘,遺忘父母的容顏,遺忘父母的牽掛,遺忘父母的囑托,過著不好不壞的生活。我們不再把自己歡愉的事情給他們分享,不再把憂傷的故事講給他們聽,于是我們離父母越來越遠,越來越遠,我們不知道父母的需要,不懂父母的心,不理解父母的心情,總是覺得我出息了才是父母唯一的愿望,然而,我們錯了,我們這樣的忙碌和遺忘,給父母的只有孤獨,只有默默忍受。
在此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中秋節快樂。
中秋節日記一年級篇六
天空藍得透明,像一塊巨大的藍色水晶,上面還飄著一朵朵“白色棉花糖”。午后,天越來越暗,風越刮越大。轉眼間,周圍一片漆黑,如同夜幕降臨。隨著雷聲轟鳴,一道閃電劈下。頓時,如黃豆般大小的雨點從天而降,密密麻麻地砸在屋頂上、樹葉上、馬路上,四處淺起一朵朵水花,整個城市都像被薄煙籠罩了起來。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今天也是一個不一樣的中秋節。因為德爾塔毒株再次入境,莆田疫情突然爆發,很多人被隔離,無法與家人團聚。還有守在前線的醫護人員,他們為了堅守在前線,也無法與家人團聚。這時的他們,是多想回到家人的身邊,就像古詩里說的:“獨在異鄉為異容,每逢佳節倍思親。”我相信,疫情可以暫時按下“暫停鍵”,但努力只有“快捷鍵”,越艱險,越向前。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天上的月亮都有圓滿的一天。我相信,守得云開見月明,到那時,定是山河無恙,國泰民安。
今年的中秋節,雖然沒有美味的月餅,香甜的水果,但是我很幸福,很快樂。因為有家人在身邊。
愿雨過天晴,秋來疫去,山河無恙,你我皆安。
中秋節日記一年級篇七
讀者的趣味性。
這個活動的最初設想是來自于我這個長年刻意保持單身生活者的冒險想象,繼而獲得了個別文藝青年的認可,并在最初的時刻就擬訂了大致的活動內容,同時,還在尚未喪失對其信任感的靠譜青年的陪同下,就活動地點提前踩點預演過。但如同任何一個進行項目管理的項目一樣,看上去事事順利的項目,在進行到最后一分鐘的時候,會出現了一些難以預料到的情況,而這次的情況比較嚴重一點-天氣因素。
這個活動其實很簡單,就是約好了一群有潛在變化基因的青年男女在8點以后,從邊門偷偷潛入中山公園,在他們的大草坪上啃雞翅,吃毛豆和芋頭,并且講故事賞月。我最初的想象其實比較接近于《西游記》某一集的情形。
但是,一整天大小不定的下雨改變了最初的安排。結果,大家一致都同意到我的陋室來與月亮共舞。活動內容不變,等大家坐定下來才發現,果然是在室內其實更可靠一點,主要是因為如小山一樣的糟毛豆和因為分為兩盤而其實分量超大的雞翅-當然事后有人也有低聲嘀咕,糟雞翅不如炸雞翅來得可口,為了月亮,只好請他多多諒解了哦-光把這些吃得東西偷運進中山公園估計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以至于某青年觀之,曰:難不成我們都是吃貨才如此準備嗎?哦,那當然不是。上海人過中秋節,雞翅,毛豆,芋艿,月餅都是必備的。
好吧,不管怎么說,聚會終于開始了,當然,彼時跟月亮其實關系也不大,它還在一大片厚厚的積雨云后面呢。最初的俏皮話是從“肚子里的蝴蝶”開始的,某人稱其緊張時,胃里如同有一千只振動翅膀的蝴蝶一樣,這個是如何解釋呢?呵呵,google德國諺語即可。動手啃雞翅之際,大家開始公布自己的謎語了,從被猜出的順序開始,這些謎語分別如下,我們能夠都猜出來只能證明我們當時吃得還算不多:
1。星期天早上站崗(打一品牌名)。
3。二月空中貫長虹(打一個字)。
4。星星有多重(腦筋急轉彎打一個美國品牌)。
5。三只小鳥在樹上唱hiphop(趣味猜謎打一個字)。
6。你的月亮星座是什么?(請直接回答)。
7。我回答任何問題。
中秋節日記一年級篇八
那金黃的滿月本來就夠吸引人的了,再加上那點點疏星的渲染,就更給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它多像那圓圓的月餅啊!中秋節怎能少了月餅呢?我請求爸爸拿出了月餅一塊兒來吃。和家人一塊兒賞月,吃月餅,我忽然理解了古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情懷。月圓之夜,能和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啊!怪不得遠離故鄉的游子都會與月兒有不解之緣。
在我國古代神話中,月亮中有廣寒宮、嫦娥、玉兔和吳剛,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伽利略的望遠鏡,“阿波羅”登月計劃將詩人和作家的美好想象打破了,美麗的明月是一片空寂,連一樣生物都不存在。但我卻希望月球上的廣寒宮、嫦娥、玉兔和[源自]吳剛都存在。美麗的月亮上一片生機,桂花樹郁郁蔥蔥;粉裝玉砌的廣寒宮中,嫦娥正在奏樂;玉兔拿著搗藥杵為她伴奏;外面的吳剛,時而擺動闊斧,砍向桂樹,讓天空落下一陣桂花雨,時而提著酒壺,暢飲桂花酒。這境界是多么美好!
忽然一聲霹靂,便什么也沒有了,是嫦娥的琴弦斷了嗎?
噢,不是,原來是姐姐打斷了我的深思。再回頭看那月兒,還是像一張玉盤,卻露出蒙娜麗莎般神秘的笑容。
中秋節日記一年級篇九
傍晚,我跑過去一看,原來是在往盤子里放水果,有桃子、桔子、蘋果、柿子、梨子、葡萄、菠蘿,還有像刺猬一樣的,這些水里看了真讓人垂涎欲滴呀。放完水果,再放香爐,并插上香。我小心翼翼地放到大門口前的水泥地上,用火把這東西點燃,過了一會兒,等爺爺干完后,我問爺爺:“爺爺,這是什么東西?”爺爺點起一支煙說:“這叫九層香,是為了出門不遭受風雨。”我聽了點了點頭。
終于到了晚上,一輪明月正冉冉升起,那銀色的月光映著幾絲羽毛般的輕云,美妙極了。吃團圓飯了,啊。這么多好菜。全是為了遠到而來的舅爺爺準備的。吃完團飯,我們看了中秋晚會,看完中秋晚會,我突然想起了早上放的那些水果,我問奶奶:“奶奶,今天早上的那些水果不吃嗎?放到那兒等壞呀。”奶奶笑著說:“小傻瓜,這些水果是為了敬月亮爺爺的,不是用來自己吃的,我們要讓月亮爺爺的,不是用來自己吃的,我們要讓月亮爺爺吃飽,出門才能保平安。”我似懂非懂地點著頭。
夜深了,溫柔的月光灑滿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層銀紗。房屋、樹木都睡了,它們像睡在無比寬大的“搖籃”里。我也睡覺了,銀色的月光把我的房間照亮了,圓圓的月亮伴著我進入睡這就是美麗的中秋月亮。
中秋節日記一年級篇十
今年的中秋節過得非常有意思,下面就讓我來講講吧。
我盼望已久的中秋節終于到了,我和媽媽、爸爸在奶奶家吃好團圓飯后直接到了自己家里,然后我們拿了月餅就去賞月了,我們看到了圓圓的明月放出萬丈光茫,心里非常舒服,我看著月亮突然發現月亮旁邊有幾個閃閃發光的紅點點,我想了想說;“這應該是孔明燈吧!”,爸爸說;“是飛機吧!”,我強烈抗議,指著從月河街方向說;“飛機不可能有那么多!”我們從月河街方向望去,果真這些孔明燈是從月河街那里放過來的,爸爸解釋說看來我猜錯了,哦,我贏了!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不知不覺,我想起了著名詩人李白的詩了,媽媽鼓勵我呤詩一首,我看了看月亮就編起詩來了,“明月高空懸,照亮大地間,舉頭望明月,還見孔明燈!”爸爸夸我想象力豐富,我高興地做了個鬼臉,把舌頭一伸。
快到九點的時候,我們就回家了,因為我們還要看電視里的中秋晚會,我覺得今年我過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中秋節!
中秋節日記一年級篇十一
這次中秋小長假,我和爸媽一起來到中山,去游覽中山城。
為了拍好電視劇,里面的建筑全是高仿真的,有孫中山住宅舊址和其它孫中山住過的地方。現在電視劇拍完了,建筑沒用了,他們就開放給游客去參觀。里面分為四個區域,分別叫:中國區、日本區、英國區和美國區。
我因為時間關系,只參觀了中國區。剛一進中國區,我就看見了一個像船又不是船的建筑。我一進去只見里面只有一點燈光,剩下的只有黑暗,里面也很像船。這是中山艦的復制版。我每走一步都可以聽見腳下木板發出的“吱啦”聲,一步一步走著,我看見了許多關上的船門,門都是鐵制的,不精美也不廉價。不一會兒我就走出去了。
然后我去到了孫中山在當臨時大總統時辦公的地方。我參觀了他們當時的會議室,一進去,我立刻感到一股威武之氣向我襲來。里面的椅子都擺的十分整齊,墻上掛著孫中山的頭像。長長的桌子是木頭做的,很大氣。之后我去看了孫中山與人談話的地方,除了沙發、桌子和燈這些必不可少的東西以外,里面還有書。可見孫中山也是一個愛讀書的人。最后是辦公室,那時的辦公室沒那么豪華,沒有沙發,沒有空調和電風扇。只有一張桌子,一個木椅子和一個小書柜。盡管是臨時大總統,可孫中山還是十分節約的。
就這樣參觀結束了。盡管我現在已回來很久,但那時參觀的印象令我深刻。
展區內還有多個以花樹造型的“小品”,有“歡度國慶”,“錦繡山河”,“江山如畫”,“孔雀迎賓”等。其中“孔雀迎賓”最為出彩。它是以一只色彩斑斕的孔雀站在菊花壇上為主題,左邊是蛟龍出水,右邊是綠樹花球,前面是兩株紫紅色的花,右邊是一棵分層的花樹,它像是一把把花傘串聯起來的樹塔,高約三米,亭亭玉立,清新秀美。圍觀者目不轉睛,紛紛攝影留念。媽媽也給我拍下了那難得的景觀。
菊花以“花中君子”而名揚天下。它花姿優美,花色艷麗,品種繁多,極具觀賞性,深受人們的喜愛。有詩云:“秋來誰為韶華主,總領群芳是菊花”。那百種絢麗多彩的菊花,看得我流連忘返。
賞菊,不僅給了我美的享受,而且還學到了許多有關菊花的知識,真實不虛此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