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對所經歷的事物的理解和領悟的一種表達方式,是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一種反思和總結。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勞動教育課程心得體會篇一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將勞動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并發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今秋開學起,勞動課將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并將起始年級提前至一年級。
勞動課程內容共設置十個任務群,每個任務群由若干項目組成。其中,日常生活勞動包括清潔與衛生、整理與收納、烹飪與營養、家用器具使用與維護四個任務群,生產勞動包括農業生產勞動、傳統工藝制作、工業生產勞動、新技術體驗與應用四個任務群,服務性勞動包括現代服務業勞動、公益勞動與志愿服務兩個任務群。
新課標指出,義務教育勞動課程以豐富開放的勞動項目為載體,重點是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
我想,新課標的研制是為了解決當前義務教育勞動教育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挖掘勞動課程的育人本質,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突破:
1。提出了將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勞動習慣和品質、勞動精神作為勞動素養的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不僅要求勞動課程在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與技能、習慣與品質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更是體現了勞動課程對學生設計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合作能力、實踐能力以及社會責任感等綜合素養的培養。
2。新課標提出了學段課程目標,各學段目標之間體現了連續性、順序性和進階性。
比如,在烹飪方面:
第一學段(1-2年級),要參與簡單的家庭烹飪勞動,如擇菜、洗菜等;
第四學段(7-9年級),能設計一日三餐的食譜,獨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等。
在農業生產勞動方面:
第一學段(1-2年級),種植和養護1-2種植物或飼養1-2種小動物;
第二學段(3-4年級),體驗種植蔬菜、飼養家禽等;
第四學段(7-9年級),體驗當地常見的種植、養殖等生產勞動,開展組合盆栽、農副產品保鮮與加工、水產養殖、稻田養殖等勞動實踐等。
3。新課標強調學生直接體驗和親身參與,注重動手實踐、手腦并用、知行合一。避免了之前將勞動教育僅僅認為是上課的問題。新課標強化了豐富多樣的實踐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設計、制作、試驗、探究等方式獲得豐富的勞動體驗,習得勞動技能和知識,感悟勞動價值,培育勞動精神。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勞動是有神奇力量的教育學,給我們開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我們深信,只有通過勞動,人的心靈才會變得敏感、溫柔。通過勞動,人才具有用心靈去認識周圍世界的能力。”勞動教育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和動手能力,必將對他們的人生產生積極且深遠的影響。
勞動教育課程心得體會篇二
勞動法治教育課程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它帶給了我們許多關于勞動法的基本知識和法律意識。這門課程教會我們作為勞動者應該享受的權益以及我們在勞動過程中應該遵守的法律法規,讓我們更加理性和科學地對待勞動權益問題。在這門課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勞動法對于保障勞動者權益的重要性。
第二段:法律意識的提高。
通過學習勞動法治教育課程,我深刻認識到法律意識的重要性。在過去,我對于自己的權益并不是非常了解,往往忍氣吞聲地接受各種不合理的安排。然而,通過學習勞動法,我明白了作為一名勞動者,我享有許多權益,如合理工資、合理工時等,也有權利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法律意識的提高讓我更加有信心和勇氣去維護自己的權益,同時也避免了被侵害的風險。
第三段:法律規定的保障。
勞動法治教育課程向我們展示了勞動法對于保障勞動者權益的重要作用。法律規定了勞動者應享受的權益,如合理工資、休假、社會保險等。同時,勞動法也對雇主有一定的約束和規定,如合理解雇、不得強行加班等。這些法律規定為勞動者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創造了一個公平和諧的勞動環境。只有當我們了解了法律規定,并能夠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時,我們才能夠在工作中做到更加自信和順利。
第四段:責任和義務。
學習勞動法治教育課程,不僅讓我們了解了自身的權益,也讓我們明白了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作為勞動者,我們有責任按照規定的勞動紀律和崗位要求完成工作,同時保障勞動安全。法律規定了企業為勞動者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但我們作為勞動者也要履行自己的安全責任,不能因個人的輕忽而威脅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同時,我們也有義務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不能為了個人利益損害企業利益。
通過學習勞動法治教育課程,我明白了勞動法教育的重要性。勞動法教育不僅提高了我們的法律意識,也讓我們更加了解和尊重法律規定,遵守法律規定。只有當每個人都具備了基本的勞動法知識和法律意識,我們才能夠共同維護好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一個和諧的勞動關系。同時,勞動法教育也為我們提供了處理勞動糾紛和保護自己權益的法律手段,讓我們能夠更加理性和科學地解決問題。
總結:
勞動法治教育課程讓我受益匪淺,提高了我的法律意識和對勞動權益的認識。通過學習勞動法,我學會了維護自己權益的方法和途徑。同時,我也明白了自己的法律責任和義務,以及勞動法對于保障勞動者權益的作用。勞動法教育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維護勞動者權益方面,也為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礎。通過堅持學習勞動法知識并運用到實際中,我們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推動了勞動關系的穩定和發展。
勞動教育課程心得體會篇三
通過對《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學習,結合周菊芳名校長工作室的學習內容,我對勞動課程標準有了更好的理解,對勞動課程意義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陶行知先生所說“勞動即教育”,勞動教育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它與德、智、體、美育環環緊扣,相輔相成,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勞動教育與道德教育聯系非常緊密,兩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開展勞動教育的同時也在開展道德教育。
現行教育制度下,學校教育的核心仍是智育的培養,即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基于此目標,學校減少了或甚至沒有勞動教育的安排。在家庭教育中,多數家長過于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把勞動視為孩子的額外負擔,極少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這些做法導致孩子丟失了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在學校教育中,勞動也被等同于值日掃地,缺乏全方位的勞動教育。在家長和教師眼中,勞動教育被視為了智育的阻礙,所以我們所培養的大多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學生,除了學習,沒有勞動技能,什么都不會,什么都需要依賴別人。所以,學校需開設多種形式的勞動教育課程,在勞動教育中深化德育教育,樹立學生健康的勞動觀。
《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義務教育勞動課程以豐富開放的勞動項目為載體,重點是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
通過勞動教育,使學生體會到勞動的艱辛,懂得勞動成果來之不易的道理,從而獲得一定的勞動成就感,使學生產生熱愛勞動的情感。讓學生在勞動中養成吃苦耐勞的品質,在勞動中培養合作共享的精神,在勞動中形成助人為樂、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公益精神,這些都是當今學生最需要的道德品質。
在勞動教育中滲透德育,能端正學生的“三觀”,提高社會公德,學會責任擔當,學會合作和助人,經受意志品質的磨礪,且有助于解決當下德育虛化問題。
勞動教育和智育都是全面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明末清初思想家顏元認為,勞動不僅可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使國家強盛,而且有益于人身體、思想和社會的發展。由于體制的增強,學習起來可以“振竦精神,使心常靈活”。所以說,勞動可以“練智”“達才”,發展人的智力。
《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智力特點,以豐富開放的勞動項目為載體,設置了由若干個項目組成任務群的同時,也明確了每個學段的教學目標,杜絕了讓勞動課成為學生簡單動動手、動動腳和放松身體、減輕學習壓力的天堂的現象,明確了智育與勞動共生共長的原有之意。無論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還是服務性勞動,都是智力性與創造性的,它們雖然需要身體的參與,但遠比此更重要的是它們是在智力的指導下進行的,并自始至終貫穿著智力活動。一項勞動任務的出色完成,要求學生在實干的同時,學會巧干,開動腦筋思考以什么樣的方式和方法,用更少的時間,將任務完成的更好。手腦并用,有效開展勞動,從而達到勞動成果和思維改進雙豐收。
新時代教育,在關注學生成績的基礎之上,人們更關注學生的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全面發展。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改革,“以勞強體,以體促勞”勞動教育和體育教育之間逐漸相互融合,以此來促使學生更好發展。
就勞動教育本身而言,它屬于一種自帶消耗能量的身體活動,在過程中,學生通過勞動既改變了生活環境等因素,又鍛煉了身體。
根據每個年齡段學生體能和發育的特點,《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將勞動教育分為四個學段,第一學段(1~2年級)、第二學段(3~4年級)、第三學段(5~6年級)和第四學段(7~9年級),為每個學段設置了不同的勞動課程。比如1~2年級的學生身高和體重會有明顯的增長,在進行勞動教育時,不能出現劇烈運動和高負荷勞動,所以他們的勞動課程是完成簡單的個人物品清理,居室、教室等衛生保潔、整理與收納,以及垃圾分類等勞動任務。
為保證勞動教育的連續性,起到持續教育的效果,勞動課程貫穿小學和初中兩個階段,平均每周的一節勞動教育課,也是體育課后的有益補充。
全面加強新時代的勞動教育和美育是構建全面發展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勞動教育和美育緊密聯系、互相促進,二者融合遵循“以勞育美、以美育人”的關系。
勞動教育課程心得體會篇四
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學習知識只是其中的一環,而學生勞動教育課程則是另一個重要的環節。學生勞動教育課程關注的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基本生存技能,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和感悟社會生產的重要性,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在我的學習生涯中,我也參加了學生勞動教育課程,下面就讓我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學生勞動教育課程不僅僅是為了填補課余時間,更是為了培養學生自主發展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通過實際的勞動體驗,我們能夠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更好的適應社會。
除此之外,學生勞動教育課程還能夠增強我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在團隊的合作中,我們可以相互協作、相互幫助,這不僅能夠讓我們的勞動效率更高,更能夠讓我們學會如何與人合作。
在學生勞動教育課程中,我們通常會學習家政、農業、手工制作等一系列的實踐技能。例如,糖果制作、插花藝術、家務勞動、地理知識等等。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學習其他方面的知識,如安全生產方面的知識、環保知識等等。
這些知識不僅僅是我們生活中必須掌握的,而且可以讓我們在未來的工作中具有更多技能,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
第四段:我的收獲和體會。
在學生勞動教育課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勞動給人們帶來的幸福感,感受到了自己在一個勞動團隊中的重要性。
通過家政實踐,我學會了如何管理一個家庭,學會了如何分配家務勞動,從而讓家庭更加和諧。通過農業實踐,我了解了自然的奧妙,更好地了解了農民勞動的不易。通過手工制作實踐,我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總之,學生勞動教育課程帶給了我太多的收獲,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
第五段:總結。
學生勞動教育課程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學生在實踐中,不僅能夠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而且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希望學生在學生勞動教育課程中,做到“學以致用”,更好地將所學運用于實踐中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做到真正的自我發展。
勞動教育課程心得體會篇五
近幾年來,國家層面對基礎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從綜合實踐活動到德育教育從研學旅行到傳統文化教育從勞動教育到體育教育、美育教育無不體現了對下一代健康成長的關懷與關注,諸多的教育改革與實踐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合格的下一代接班人。
如何將傳統文化教育與勞動教育緊密結合,培育下一代的核心素養?
勞動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勞動教育依然是立德樹人的基本內涵之一社會在發展、時代在變化,勞動及勞動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
人的本質是勞動的、是實踐的、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人類因為有目的的勞動成就自身,同時因為有價值的勞動改造社會、促進社會、發展社會。傳統文化教育對學生的精神養成價值不只局限于文化熏陶和耳渲目染,更在于在勞動中養成的文化傳承、勞動觀念、公民意識價值。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生活即教育”,現代教育理念讓課堂回歸生活,生活中又處處有課堂,在傳統節日將傳統文化教育和勞動教育緊密結合,讓青少年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在勞動中體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培育文化自信和勞動意識,是培育下一代合格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核心素養的一條有效途徑。
勞動教育課程心得體會篇六
我在大學參加了一門烹飪勞動教育課程,通過這門課程,我學到了很多有關食物和烹飪的知識和技能。這門課程不僅讓我了解了烹飪過程中的安全衛生問題,還讓我學會了如何做菜和烤面包。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烹飪勞動教育課程體驗和心得體會。
第二段:樂在其中。
在這門課程中,我每次烹飪的時候,都會感到快樂。我喜歡烹飪、切菜、烤面包等等,這些過程讓我感到很充實。看著自己完成的作品,我感到莫大的成就感。正是這份樂在其中的心境讓我更加享受烹飪過程。
第三段:學到了不同的技能和知識。
在這門課程中,我不僅學習了烹飪的基本技巧,還了解到了不同食材的特性和處理方式,以及如何選擇最佳的調味料。此外,我還學會了如何在烹飪過程中保持清潔和衛生,以避免食品中毒風險。總之,我通過這門課程學到了很多知識和技能,這對我今后的生活和職業發展都非常有幫助。
第四段:熱愛和尊重食物。
在這門課程中,我學會了如何熱愛和尊重食物。食物不僅是我們的營養來源,它還是我們的文化和傳統的一部分。通過課程,我們被要求尊重食材,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一份食材,并且不浪費任何一份。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有意義的文化和道德教育,讓我們真正了解食物的價值。
第五段:結語。
總的來說,這門烹飪勞動教育課程對于我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在這門課程中,我不僅學了烹飪技能和知識,還領悟到了熱愛和尊重食物的重要性。這門課程讓我更加珍惜食物和生活,也讓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食物文化和文明的重要性。我相信,這門課程對于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來說都是有益的,他們將會成為更好的廚師,也將會成為尊重食物的人。
勞動教育課程心得體會篇七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將勞動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并發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__年版)》。今秋開學起,勞動課將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并將起始年級提前至一年級。
勞動課程內容共設置十個任務群,每個任務群由若干項目組成。其中,日常生活勞動包括清潔與衛生、整理與收納、烹飪與營養、家用器具使用與維護四個任務群,生產勞動包括農業生產勞動、傳統工藝制作、工業生產勞動、新技術體驗與應用四個任務群,服務性勞動包括現代服務業勞動、公益勞動與志愿服務兩個任務群。
新課標指出,義務教育勞動課程以豐富開放的勞動項目為載體,重點是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
我想,新課標的研制是為了解決當前義務教育勞動教育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挖掘勞動課程的育人本質,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突破:
1。提出了將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勞動習慣和品質、勞動精神作為勞動素養的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不僅要求勞動課程在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與技能、習慣與品質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更是體現了勞動課程對學生設計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合作能力、實踐能力以及社會責任感等綜合素養的培養。
2。新課標提出了學段課程目標,各學段目標之間體現了連續性、順序性和進階性。
比如,在烹飪方面:
第一學段(1-2年級),要參與簡單的家庭烹飪勞動,如擇菜、洗菜等;
第四學段(7-9年級),能設計一日三餐的食譜,獨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等。
在農業生產勞動方面:
第一學段(1-2年級),種植和養護1-2種植物或飼養1-2種小動物;
第二學段(3-4年級),體驗種植蔬菜、飼養家禽等;
第四學段(7-9年級),體驗當地常見的種植、養殖等生產勞動,開展組合盆栽、農副產品保鮮與加工、水產養殖、稻田養殖等勞動實踐等。
3。新課標強調學生直接體驗和親身參與,注重動手實踐、手腦并用、知行合一。避免了之前將勞動教育僅僅認為是上課的問題。新課標強化了豐富多樣的實踐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設計、制作、試驗、探究等方式獲得豐富的勞動體驗,習得勞動技能和知識,感悟勞動價值,培育勞動精神。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勞動是有神奇力量的教育學,給我們開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我們深信,只有通過勞動,人的心靈才會變得敏感、溫柔。通過勞動,人才具有用心靈去認識周圍世界的能力?!眲趧咏逃兊迷絹碓街匾囵B學生的勞動觀念和動手能力,必將對他們的人生產生積極且深遠的影響。
勞動教育課程心得體會篇八
5月5日,京筑教育合作掛職跟崗全體學員在陳健主任的帶領下參加了北京市西城中小學勞技中心參觀體驗活動。首先,在會議室,勞技中心的崔主任對他們學校的基本情況給我們做了簡單的介紹,該學校分為小學部和中學部,小學部課程安排:陶藝、布藝、木藝、紙藝、皮藝、廚藝、茶藝、種植、環保、科技、綜藝、機器人、計算機、電子電工、數碼照相。中學部現有16個勞技專業教室及四個通用技術專業教室,開設汽車模擬駕駛、攝影、攝像、服裝設計、室內裝飾設計、財商、陶藝、工藝木工、電子電工、金工、工藝手工(立體紙模、絲帶繡、中國結)、機器人等12個專業。
給我們講解勞動教育對中小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勞動課程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勞動課程的設計與管理,應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力求達到以勞育德,以勞啟智,以勞健體,以勞取樂,以勞益美的綜合教育效果。然后,崔主任帶領我們參觀學校和各個教室,學校的校園文化很豐富,教學樓的每層走廊都是文化專欄,有學生們上課時的精彩記錄、成品展示、手工作品,從這些我們就能感受到在這里學習的樂趣。之后我們走進了串珠的課堂,小學生們都正在津津有味的穿著珠子,多媒體放映著這節課要做得工藝品,老師在指導學生,看到學生們一小組的形式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地做著,很多同學串出了漂亮的掛件和手鏈,有的孩子還說:"母親節快到了,我們打算做串手鏈送給我們媽媽",聽到這話讓人多溫暖、多有愛?。『⒆觽兺ㄟ^勞動精心做出的禮物送給媽媽,孩子和他們的媽媽都是多么的幸福。隨后我們走進紙藝、布藝、木藝教實,看到同學們的興趣非常濃,他們都做出了自己的成果,非常興奮和自豪。課后和學校的老師們交流,了解到孩子們不僅動手能力很強,而且還很有創新思想,他們的。想象力是無限的,做出的東西常常使我們感到驚訝,超乎想象。所以不要低估每位同學的能力,只要我們能給他一個合適的平臺和機會,他們就會展現他的才能,創造出非凡的成績。
下午,我們貴陽的老師選擇性的參加了陶藝、攝影、編織三門課程的體驗活動,老師們都興致勃勃,很感興趣,也很快樂的跟著老師在那認真細心的學,真想一下子能學很多,可學一樣都讓我們很費勁,老師先教我們編同心結和盤長結,個別教了一遍就會了,大多數教了兩三遍才學會,我們都在想,平時教學生有時感覺他們怎么老是學不會,今天我們也做一回學生才感受到從零開始學習的困難,才覺得不是學生們笨,而是接受一個新的東西都需要一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整個下大家的學習熱情都很高漲,整個下午連水都顧不上喝,就在那里跟著老師做,老師邊教編講故事,通過故事的記住編織方法,還從老師哪里得知各種中國結的寓意,最后大家都編出了自己的中國結,雖然不是很精致,但老師們都很有成就感,大家收獲滿滿。
一天的活動下來,讓我們意識到勞動技能教育的重要性,一是用勞動去激發學生追求;二是通過勞動引導學生去體驗勞動的價值;三是在勞動中去培養人的素質。一個人從小打下愛勞動的基礎,培養會勞動的習慣,樹立勞動觀念,鍛煉毅力顯得極為重要,這樣能全面地提高學生素質。只有把勞動實踐活動與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樂有機地結合,勞動實踐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巨大教育功能,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勞動教育課程心得體會篇九
寒假的一天早上,家里只有我一個人,我做完作業后,覺得沒有什么可做的了,心想:媽媽每天都要上班,回到家里還要做飯、洗衣衣服……夠辛苦了,如果我能幫媽媽分擔點家務,那該有多好吖!
一個念頭馬上浮現在我的腦海,“對,今天我來做飯,讓媽媽一下班就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飯菜,媽媽一定會很高興的”。于是,我就行動起來。我找來媽媽平時做飯用的圍裙圍在身上,然后走進廚房,把爐門打開燒上煮飯用的水,又從碗柜中找出一個比較大的碗,舀了一些米,用水把米反復洗了幾遍后,就放在碗柜上。不大一會兒,水燒開了,我連忙把米放進鍋里,用鍋鏟在鍋里來回攪動。
攪了一會兒,我心想,反正也不會一下子煮好,于是,我走出廚房,去看電視了。正當我看得津津有味的時候,忽然從廚房里傳來“撲撲”的響聲,我才想起鍋里還在煮米,連忙跑進廚房。由于我這是第一次做飯,又沒有經驗,慌忙去端滾燙的鋼鍋,結果被燙了一下,鋼鍋卻沒有拿下來,我又趕忙去拿抹布,才把鍋端了下來。這時,我的臉上布滿了汗水。我用勺舀起米一看,江米像綻開的花朵一樣,煮成了粥。正當我著急的時候,又一個念頭在我的腦海中浮現,我趕快從廚房里找了幾顆紅棗,一袋白糖,我把紅棗放進粥里,然后抓了一把糖放在一個盤子里,大功告成了。
媽媽下班后,我把做飯的經過告訴她,以為會受到責怪的,沒想到媽媽連忙吃了幾口,就笑著對我說:“兒子做的粥可真好吃吖!”聽了媽媽的話,我心想:既然媽媽愛吃,我以后就多做給媽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