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張家界森林公園導游詞篇一
太子灣公園位于杭州西湖西南,園中以西湖引水工程的一條明渠作為主線,積水成潭,太子灣公園截流成瀑,環水成洲,跨水筑橋,形成了諸如琵琵洲、翡翠園、逍遙坡、玉鷺池、頤樂苑、太極坪等空間開合收放相宜,清新可人的景點。公園內有數千株日本東京櫻,三月中旬盛開,燦若云霞,美不勝收。故名現為著名的婚慶公園與郁金香展地。公園在中國傳統山水園林的基礎上,吸取了西方造園開朗飄逸的藝術處理手法,富有瀟灑、自然的藝術趣味。公園的環境適宜舉辦西式婚禮,有"忠心不渝"、"比翼齊飛"等項目。
整個婚禮的過程首先在歡快的《婚禮進行曲》樂聲中拉開序幕,新娘懷抱鮮花,同新郎手挽手走過小橋,漫步于一片開闊的草坪,然后來到一座婚慶教堂。這時新郎新娘走上紅色的心形地毯,在彩紙飄飄之中,新娘新郎捧彩帶、放鴿子,隨即坐在圓桌旁,禮儀小姐送上大瓶香檳酒和紅色的姻緣貼,請新人共飲交杯酒。儀式結束后,新人坐花轎到林間小屋,拜過天地,舉行洞房儀式。此后,新人坐馬車繞曲徑進入西式花園,在園中,新人與陪伴的親友同干一杯喜酒,整個西式婚禮到此結束。公園為增添喜慶而浪漫的氣氛,營造了愛情柱、愛情郵局等景觀。現在去太子灣公園,在游覽公園美景之時,更驚奇地發現:在太子灣公園居然能無線上網,暢游無線寬帶。原來,早在去年6月份,杭州風景名勝管理委員會了解到杭州正在進行無線城市寬帶網絡建設,就通過太子灣公園整治指揮部與華數數字電視公司合作,規劃了華數無線寬帶網絡覆蓋太子灣公園的項目,經過近10個月的建設,于2009年3月20日試點開通,隨著太子灣公園一起向市民、游客開放。
公園總面積1200.45畝。全園以園路、水道為間隔,約略劃分為東、中、西三塊景區。東部景區為望山坪、頤樂苑等。望山坪系一大草坪,坪面寬廣,視野開闊,既可眺翠微山色,又可在草地上或臥憩,或嬉戲。大草坪南瑞,有一處用淺紅、灰黑二色磨面石塊拼砌而成的太極圓形鋪裝,其直徑約10米,游人到此晨可練拳習舞,夜可歌詠歡娛。中部景區以琵琶洲與翡翠園為主景點。琵琶洲高高隆起,翡翠園參差毗接,相倚而成。丘坡上遍玉蘭、含笑、櫻花等觀賞花木,下層襯以繡球、火棘及宿根花卉,花影照眼,馨香沁人。
太子灣公園南靠九曜,現實南屏二山,東鄰凈慈寺,小有天園及張蒼水,章太炎墓道,西借南高峰煙霞翠嵐入園,北有一長列高大蔥郁的水杉密林如翠帷中垂而與車水入流的南屏路相隔。山(九濯、南屏)為屏,水(明渠)為脈,山障水繞,氣韻生動,太子灣公園“先天”就超群脫俗。全園以園路、水道為間隔、約略劃分為東、中、西三塊景區,東部景區為望山坪,頤樂苑等。望山坪系一大草坪,坪面寬廣,視野開闊,既可眺翠微山色,又可在草地上或臥憩,或嬉戲。大草坪南瑞,有一處用淺紅,灰黑二色磨面石塊拼砌而成的太極圓形鋪裝,其直徑約10米,游人到此晨可練拳習舞,夜可歌詠歡娛。中部景區以琵琶洲與翡翠園為主景點。琵琶洲高高隆起,悲翠園參差毗接,兩面三刀者相邊相倚而成丘坡上遍玉蘭,含笑,櫻花等觀賞花木,下層襯以繡球,火棘及宿根花卉,花影照眼,馨香沁人。這里景致大都以秋色稱勝。
太子灣公園的精到之處在于得用引水工程和明渠改建的平面形狀多樣化的水體,園之生動靈活賴以全出。園中水體大的折彎有數十處這多;分叉,聚合亦不下十余處。水道或與路同行,或繞丘而軒,或平鋪如泊,曲折回環,聚散有致。水道兩岸多呈自然式緩坡延伸入水狀,隨意點綴些許或高或低或倚或側或斷或續的石磯,石坎。臨水坡岸密植宿根花卉和水生,濕生植物,野趣盎然。六七座用帶皮杉木坯料筑就的小橋,造型,構架各異,跨水而立,不僅連接了兩岸的園路,而且又是極佳的賞景點。自琵琶洲與流水相向南行,漸行漸聞然水聲愈來愈大。當直上一小木拱橋時,但聽得橋下流水歡歌,奔跳不息。再前行,復有一石砌拱橋躍然水波之上,自石橋望引水工和出水洞口,清波滔滔而來,涌至橋墩前一道橫石坎處驟然下瀉,轟鳴之聲不絕于耳,使人有身臨山谷深處飛瀑直貫的活水源頭之感。隨著攝像,錄像設備的普及,太子灣公園仗著景致的綺麗和名字的吉利,成為杭州新婚夫婦攝制婚禮錄像的場所,野趣與新潮,構成了一幅動人的西湖風情新圖。
張家界森林公園導游詞篇二
3個人工湖。
越秀公園內廣種花卉樹木,初春的紅棉,暮春的杜鵑,四月的白玉蘭,五月的金鳳和山丹,秋天的含笑,隆冬的臘梅。每年春秋兩季,這里還舉辦盛大的迎春花會和菊展。公園內還有一座能容納3萬多觀眾的體育場。主要參觀景點有五羊石雕、鎮海樓和中山紀念碑等名勝古跡。
越秀山上五羊石像。
五羊石像是廣州市的標志。走進越秀公園,登上木殼崗,便會看到1959年由著名雕塑家尹積昌等人設計的,作為羊城城徽的,富有詩情畫意的藝術作品-五羊石像。
五羊仙子降臨廣州,給羊城人民帶來了吉祥與幸福,他們贈稻于民,并祝“愿此闤闠(huanhui,意為街市),永無饑荒”,然后騰空而去,五羊化為巨石。
藝術家將這個美好的傳說重塑出來。看!五只石羊神態各異:站在高處的老羊雄勁,口銜谷穗,昂首向前方;老羊腳下是一對親密依偎的小羊;再有一對母子羊,母羊左右回首顧盼正在安靜吸乳的幼羊,深厚母愛溢于言表。
鎮海樓。
五層樓高25米,闊31米,深16米,呈長方形,一二層用紅砂巖條石砌成,三層以上為磚墻,外墻逐層收減,似樓似塔,紅墻綠瓦,造型十分古樸奇特。樓前對峙一對高達2米的紅砂巖石獅子,是明代雕刻。樓頂層正面高懸"鎮海樓"金色巨匾。
五層樓前面有一碑廊,有歷代碑刻24塊。其中最前面的四石鼓文碑刻,原刻于公元前770年(距今2760多年),是我國現存最古的碑刻。碑廊旁邊有12門古炮,是戰爭時期的證物。其中5門洋炮,另7門是佛山造的。
鎮海樓對聯。
鎮海樓大門兩側對聯寫道:"千萬劫,危樓尚存,問誰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該聯為清光緒兩廣總督彭玉麟幕僚李棣華所作。聯中"故侯"指朱亮祖,鎮海樓是他所建,如今人亡樓存,可證明歷史滄桑。"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則是有感而發。當年彭玉麟因中法戰爭率兵至粵,駐兵鎮海樓上,他反對李鴻章賣國議和,但也只得"淚灑英雄"了。此對聯先詠樓,后寫人,意境磅礴,不失為一幅佳聯。
歷史舊貌。
越秀山的明代古城墻。
明代廣州的城市建設有了較大的發展。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將宋元時的三城合為一城,并向東、北擴展:城區東起今天的越秀路,西到人民路,南抵文明路、大南路和大德路,北跨越秀山。此時,越秀山才正式列入城內,山上的鎮海樓也同時興建。
越秀4。
概況:越秀公園是廣州最早的公園,也是一座最大的綜合性公園。早在西漢南越國時,越秀山便是古人登臨的勝地。到了近代,孫中山提出要把越秀山建成一座大公園,但未能如愿。如今,新建的園道四通八在連接各個景點,讓中山先生如愿以償。
越秀公園是山的公園,東西綿延約3公里,海拔70余米,歷史上又名粵秀山、南越山。明代永樂年間,山上曾建觀音閣,所以民間又常稱之為觀音山。
越秀公園東連登峰路、南接應元路、北鄰環市路、西臨解放北路;可從正門、東門、南門和北門等7個門進園,全園總面積92.8萬平方米。地域包括越秀山及木殼崗、長腰崗、鮑魚頭崗、桂花崗等7個山崗及北秀、南秀、東秀3個人工湖;園內還有亭、臺、館、榭以及五層樓、中山紀念碑、五羊石像等多年名勝古跡;并兼有大型體育運動場、游泳場、美術館等,兼有金印游樂場、韓國園、成語寓言園等休閑場所。這座綠樹參天的城市中心公園,歷代均被評為“羊城八景”之一。如元代有“粵臺秋月”,明代有“粵秀松濤”,清代有“鎮海層樓”,和“粵秀連峰”,近代有“越秀遠眺”、“越秀層樓”、近代有“越秀新暉”之稱。
越秀山是廣州的一張精美名片,第一次來廣州旅游的人不能不來越秀山,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不到越秀山,就不算到過廣州。
張家界森林公園導游詞篇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到南靖江濱公園旅游。我是迪克貓旅行社的開心導游員。我姓王,以后大家就叫我王導游吧!今天,我要帶領大家去南靖縣第一大公園——江濱公園游賞。在進入江濱公園之前,我有個小小的要求,請大家在游賞時注意衛生,不要讓垃圾扔弄臟公園美麗的臉。
走過中山橋,我們來到了公園中心廣場,廣場上有許多娛樂場所,如江濱舞池、游樂場、激情碰碰車、旱冰場等。晚上我還會帶大家來這里欣賞南靖美麗的夜色,和大家一起歡度激情之夜。
穿過中心廣場,便來到南靖最美的橋——蘭陵橋。在晚上,從橋下往上看,橋上的燈光把橋照成一艘五彩繽紛的船。登上蘭陵橋,就好象是登上了連接南天門的天橋;邁步在橋上就好象在月宮中漫步,所以南靖人民把又叫它為“步月橋”。從橋上往四周望,江濱公園的美景盡收眼底,美極了。
張家界森林公園導游詞篇四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今天,我們來到了素有“瓷都披綠裝,佳景惠人間”之美稱的唐寨山公園。
唐寨山公園建于20xx年,第二年升級為省森林公園,占有面積為二點三萬畝,共有四大景區,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為一體,呈山水園林之秀美。
走進唐寨山公園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那寬大的音樂噴泉廣場。那噴泉隨著音樂的旋律,此起彼伏地噴。水花四濺,猶如傣族的潑水節,向人們發出美好的祝福。噴泉的水是從旁邊的小池里噴出來的,上面還有一條小瀑布,是噴泉的水的源泉。這個廣場又寬又大,旁邊栽滿了郁郁蔥蔥的樹木。中間有許多人在玩輪滑板。瞧,他們玩的多開心啊!
走上木梯,有一條大湖,名叫唐寨湖。唐寨湖綠得像一款翡翠,靜得像一面鏡子。游船、畫舫在湖面上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湖的兩旁有一排石子路,石子路拼成了十二生肖的樣子,每個生肖之間都有一個菱形形狀的石子路。唐寨湖旁總是有人在釣魚,我經常看見來釣魚的人都是滿載而歸。
唐寨山的樹木多得數不清。到處是樹木,到處是野花。松樹披上綠色的衣裳;楓樹穿上火紅的馬甲;桂樹飄著淡淡的清香;菊花才剛剛開放,卻十分迷人;芙蓉把自己打扮得嬌艷芬芳,就像個剛畫完妝的女孩子;梔子也變得異常美麗……唐寨山公園真是名副其實的省“森林公園”啊!
親愛的游客們,一天的旅程即將結束了。現在,有20分鐘的時間讓你們自由地游覽,你們可以用dv或手機拍下這美麗的景色。請大家20分鐘后到這里集合。待會兒見!
張家界森林公園導游詞篇五
歡迎大家來到香山公園,我是你們的導游湛欽越,你們可以叫我小湛。
秋天的香山公園,以它獨特的美迎接眾多的游客。走進香山公園,放眼望去,峰巒重疊,挺拔壯觀。山上長滿了各種花、樹木,人走進去就像走迷宮一樣找不到出口。你們不必擔心,我們有專業的人或機器人幫助你走出迷宮。香山公園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漫山遍野的紅葉。看,紅葉的形狀繁多,有長圓的、扁圓的、三角形的和長方形的。遠看,山坡上樹樹交錯,葉葉相連。你們聽,一陣爽人的秋風吹過,傳來“沙沙”聲,枝搖葉擺,像是在向游客們招手呢!
香山公園的流水也很動人。小路旁、石縫里,溪水愉快地唱著動人的歌。游客朋友們,有溪水的地方,石頭上有青苔,大家小心滑倒。有時,溪水聚在幾塊碎石中間,靜靜地躺著,小魚兒在你追我趕地玩游戲。
再看,路旁的花壇里,花兒展開笑臉,爭芳斗艷。一串紅連成片,雞冠花頂起了花冠。那種類繁多的菊花,伸開了卷曲的花瓣。沒有開放的花瓣緊縮著,像一個個彩球,為秋天的香山公園增添了無盡的美麗。
今天的游覽就快要結束了,記得給我一個五星好評。
張家界森林公園導游詞篇六
大家好!歡迎來到景色秀美的黃山武河濕地觀光旅游!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目前全國最大的人工濕地——武河萬畝濕地的秀美景色。黃山是一個風水寶地,“八山、三水、一濕地”構成了黃山特有的文化底蘊和地域風貌。
1.5萬平方米。
武河濕地公園承擔著濕地生態調節、改善水質、涵養水源、濕地保護、生態教育、濕地水處理和生態風景觀賞的職能,對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構建生態文化,促進人與自然和諧,也都具有重大意義。
“飛鳥成群、野禽嬉戲,水面輕風、波光粼粼,水柳新芽、野果飄香,魚翔淺底、百花齊放”。這是來此觀光者對武河濕地最好的贊譽。
濕地的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魚翔水底、百花齊放、白鳥競飛的現象是隨。
時可以見到的。濕地隨時歡迎您的到來!
張家界森林公園導游詞篇七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大湖公園,因野鴨、野鳥、白鷺鷥常在此棲息,故有此別名。大湖公園面對五指山及忠勇山,原是山間幽靜湖泊,1979年因應居民休憩的需要開辟為自然公園。
臺北市,冬季吹東北東風與東風,夏季吹西風與東北風,夏秋之際常受臺風侵襲。氣候大致上溫和濕潤,年平均溫度在23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在2,000公厘上下。4、5月的春天有梅雨,平均氣溫在20度上下;5至9月的夏季炎熱潮濕,平均氣溫超過27度以上;10、11月為秋高氣爽的秋天,平均氣溫在23度左右;12月至次年3月則進入冬季,氣候濕冷多雨,平均氣溫低于17度。
最佳旅游時間:四季皆宜。
景觀:大湖公園面對五指山及忠勇山,原是山間幽靜湖泊,1979年因應居民休憩的需要開辟為自然公園。公園內有游泳池、兒童游戲區、健康步道、涼亭、九曲橋、拱橋。
張家界森林公園導游詞篇八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就是你們今天的景區導游xxx,大家可以稱呼我為小x!今天將由我和各位一道來游覽黔靈山公園,在此,小x預祝各位旅游愉快!
各位游客朋友,我們今天游覽的黔靈山公園是貴陽城區內的一座規模宏大的綜合性公園,有“黔南第一山”之稱。相傳于清康熙11年(公元1672年),由弘福寺開山祖師赤松和尚在山上倒插古松而存活,因此得名,意為“集黔之靈氣于此,必是人杰地靈之地”。黔靈公園集山、水、林、洞、泉、寺、猴為一體,是全國著名的城市森林公園。其主要包括弘福寺、瞰筑亭、黔靈湖、動物園、麒麟洞等景點。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逐一的領略一下它各個景點的美妙之處吧!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腳下的這條蜿蜒小徑叫做“九曲徑”,因有9個大彎道而得名。踏上登山石徑,不遠處的古佛洞供的是一個苦行僧,這恐怕在赤松開山以前就已經有了,所以明末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黔游日記》中便提到了這個古佛洞。沿著山道旁的石壁上,有許多石刻,從“第一山”、“黔靈勝境”到“南無阿彌陀佛”……引導人們走近佛門,感受“心既是佛”的境界。當年董必武先生游覽此地,一時有感,留下了“竟上黔南第一山,老夫腰腳尚稱頌。泉清樹古葉微脫,寺外雙峰峙若關”的詩句。
一路辛苦,終于來到了黔中著名的古剎弘福寺了。各位團友,現在我的右手邊這幅大型石雕叫做“九龍浴佛”,據說釋迦牟尼誕生時,有九條龍吐水為他沐浴。左手邊就是弘福寺了,弘福寺的山門是一座有三個門洞的牌樓式建筑,上面所書的“黔南第一山”是前國家副主席董必武的題字,“弘福寺”三字是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你們知道為什么山門總是三個門洞呢?因為它象征佛教的“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和無作門。所以,如果中間的門開了,那就是遁入空門,出家當和尚了。弘福寺修建于清康熙11年,距今已有300余年的歷史,其坐落在象王嶺,杖缽峰、寶塔峰三峰相交的平地上,三面環山,綠蔭如蓋。整個寺廟坐西朝東,整個布局猶如一個甲字。寺內第一殿是天王殿、第二殿是觀音殿、第三殿即為主殿大雄寶殿,在大雄寶殿的后面還有玉佛殿,共有十多尊玉佛,都是華裔僧尼宏慧從緬甸仰光請來的。
各位團友,這就是瞰筑亭了!因為貴陽也被稱為“筑城”,而站在這里又可以看見貴陽全景,登亭遠望猶如羽化而登仙,所以這座亭子也就被稱為“瞰筑亭”了!這“瞰筑亭”三個字是1986年春劉海粟大師親書的。朱德委員長1962年3月也曾登上該亭,寫下了一首歌頌貴陽的詩:“黔靈山上望貴陽,建設十年換新裝。青年子弟多豪俊,鼓足干勁建家鄉。”
各位游客朋友,有人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不過請大家放心,在黔靈山上卻是相反的,不信我們可以體驗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下山去黔靈湖、動物園、麒麟洞吧!
各位團友,我們看到的那如明鏡一樣的水湖就是黔靈湖,它本是一條小河,后來筑起了一道攔河大壩,就形成了眼前的黔靈湖。整個湖面約20公頃,蓄水量100萬立方米。可以垂釣、游泳和劃船。湖邊還有茶樓、長廊和水榭,是個休閑的好地方。
各位游客,在我們來動物園的路上,相信你們都已經看到了路邊聚集的獼猴了,在我們黔靈山公園生活著不少這樣的猴居士呢!景區動物園于1984年把圈養的100多只獼猴放到黔靈山上進行野生放養。20年間,這群獼猴數量已增至500多只。貴陽市的市民們經常帶著獼猴愛吃的食物去看望這群城市中的精靈,園內人猴嬉戲,其樂融融,這也成為了公園的一大特色。
各位團友,我們面前的這個溶洞就是麒麟洞,這個天然溶洞因其內有一巨大石筍,酷似麒麟而得名。洞前有繁茂的紫薇和三百年的石榴樹。就在洞旁的這個“水月庵”,抗日戰爭時期,曾經先后關押過著名抗日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二位將軍,留下了許多故事,現已辟為展覽、陳列室。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我們今天的黔靈山公園之旅到這就結束了,謝謝各位對我工作的支持,歡迎大家再次來我們黔靈山公園游玩!
祝大家工作、生活更上一層樓!
謝謝大家!
張家界森林公園導游詞篇九
寧波月湖公園擁有諸多景點。近些年來,隨著寧波市柳汀街的擴建,寧波市政府和民間集巨資翻修了賀秘監祠、佛教居士林、關帝廟商場和超然閣等,使這些古跡展現出新貌,受到游客的普遍青睞。
月湖開鑿于唐貞觀年間(636年),宋元佑年間建成月湖十洲。南宋紹興年間,廣筑亭臺樓閣,遍植四時花樹,形成月湖上十洲勝景。這十洲分別是:湖東的竹嶼、月島和菊花洲,湖中的花嶼、竹洲、柳汀和芳草洲,湖西的煙嶼、雪汀和芙蓉洲。此外還有三堤七橋交相輝映。宋元以來,月湖是浙東學術中心,是文人墨客憩息薈萃之地。唐代大詩人賀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學者楊簡、明末清初大史學家萬斯同,這些風流人物,或隱居,或講學,或為官,或著書,都在月湖留下不可磨滅的印痕。
主要景區。
【服裝博物館】。
位于市中心的月湖景區,創建于1998年10。一個以展示中國服裝服飾文化和歷史為主題內容的大型服裝博物館,這也是中國第一家服裝專業博物館。博物館展示了寧波紅幫裁縫最近兩個世紀以來成長和發展的軌跡。紅幫裁縫從橫濱港學藝、海參崴淘金發軔,到上海灘成名、東三省拓展、天津衛稱雄,終于積淀起豐厚的紅幫服飾文化。寧波紅幫裁縫在中國服裝史上有著卓越的地位和貢獻。中國第一套西裝、第一家西服店、第一套中山裝、第一本西服理論著作、第一家西服工藝學校等均出自寧波人手筆,此外,寧波還有"中國紅幫第一村"、"申城西服業的搖籃"等美譽.尤為彌足珍貴的是有關孫中山制作第一件中山裝的史料和為毛澤東主席制作的"毛裝"、周恩來的西服樣件,都已被該館所珍藏。
【高麗使館遺址】。
位于月湖東岸寶奎巷一帶.是昔日寧波港對外交往和中國與高麗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熙寧七年(1074)寧波開始接待高麗使者。北宋政和七年(1117)明州太守樓異奉宋徽宗旨意,在明州設置"高麗司",管理與高麗國往來的有關政務,并在月湖東岸"菊花洲"上,創建了國家級迎賓館--高麗使行館。高麗使館是北宋時期明州接待高麗來使的住所,是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也是寧波"海上絲綢之路"與外埠政治、商貿往來的一處的重要文化遺存。
"明州與高麗交往史陳列"主要由序廳、高麗廳、明州廳等幾大部分組成,總體陳列開放面積達750平方米。
【佛教居士林】。
【銀臺第官宅博物館】。
位于偃月堤邊的銀臺第,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主人童槐曾任江西、山東按察使,后改任通政司副使。按察使別稱臬臺,通政司別稱銀臺,故童宅有"臬臺第"、"銀臺第"之稱。童槐之子童華以禮部右侍郎入南書房行走,為光緒皇帝的老師,童宅又被視為"帝師故居".銀臺第坐北朝南,面向月湖,現中軸線上有門廳、大廳、正樓、后堂等建筑,東西兩側有廂房、書樓,占地面積約2300平方米。建筑格局規整,布置合理,用材考究,裝飾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格,是寧波城區內清代中晚期官宦住宅的典型。為我們了解中國古代官宅建筑藝術、清代家具藝術、官宦人家的生活及內在的文化價值提供實例,從而加深對中國歷史的認識。
【賀秘監祠】。
位于月湖風景區柳汀島上,陸殿橋下的賀秘監祠,人文品位很高。東為居士林、關帝廟.賀秘監祠,俗稱湖亭廟。現存建筑為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的,坐北朝南。該建筑共有三進,均為五開間。正殿門額題有"唐秘書監賀公祠",祠內原有北宋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的《眾樂亭詩刻》,其中有王安石、司馬光等十五人詩二十首;南宋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重建逸老堂記》,吳潛撰文,張即之書,元至正二十年(公元l360年)《賀秘監祠堂記》劉仁本撰文,史銓書,周伯琦篆,徐仲裕刻;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l543年)《敘唐秘監賀公知章碑》,沈愷撰文方仕集唐李邕書等碑刻。有的已遷至天一閣東園.
賀知章(公元659--744年)(賀知章名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字秀真,會稽永興縣(蕭山)人。唐征圣元年(公元695年)舉進士,開元中升遷秘書監。他在天寶三年告老歸鄉,居四明小溪湖上,賀知章擅詩、書,高風逸韻,向為世人推崇。善談說,平時嗜酒,與杜甫、李白等結為好友。李白也譽其為"四明逸老"。至晚年尤加縱誕,自號"四明狂客",又稱"秘書外監",以邀游里巷為樂,醉后揮舞筆墨,頃刻間寫成好文章,可惜他流傳下來的墨跡極少。
【寧波二中】。
寧波二中是浙江省歷史悠久的學校之一。學校地處寧波市月湖南端的松島上,四面環湖,水光瀲滟,古樸婆娑,銀杏累累,環境幽靜,風景秀麗。松島,宋隆興初年改名為竹洲,故二中又名"湖西竹洲"。學校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為學生提供菜單式選修課、各類興趣小組、學科競賽輔導、研究性實驗室、航模設計、社團活動、各類球隊等各種學習展示和創造的平臺。
張家界森林公園導游詞篇十
各位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今天,我們來到了素有“瓷都披綠裝,佳景惠人間”之美稱的唐寨山公園。
唐寨山公園建于2002年,第二年升級為省森林公園,占有面積為二點三萬畝,共有四大景區,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為一體,呈山水園林之秀美。
走進唐寨山公園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那寬大的音樂噴泉廣場。那噴泉隨著音樂的旋律,此起彼伏地噴。水花四濺,猶如傣族的潑水節,向人們發出美好的祝福。噴泉的水是從旁邊的小池里噴出來的,上面還有一條小瀑布,是噴泉的水的源泉。這個廣場又寬又大,旁邊栽滿了郁郁蔥蔥的樹木。中間有許多人在玩輪滑板。瞧,他們玩的多開心啊!
走上木梯,有一條大湖,名叫唐寨湖。唐寨湖綠得像一款翡翠,靜得像一面鏡子。游船、畫舫在湖面上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湖的兩旁有一排石子路,石子路拼成了十二生肖的樣子,每個生肖之間都有一個菱形形狀的石子路。唐寨湖旁總是有人在釣魚,我經常看見來釣魚的人都是滿載而歸。
唐寨山的樹木多得數不清。到處是樹木,到處是野花。松樹披上綠色的衣裳;楓樹穿上火紅的馬甲;桂樹飄著淡淡的清香;菊花才剛剛開放,卻十分迷人;芙蓉把自己打扮得嬌艷芬芳,就像個剛畫完妝的女孩子;梔子也變得異常美麗……唐寨山公園真是名副其實的省“森林公園”啊!
親愛的游客們,一天的`旅程即將結束了。現在,有20分鐘的時間讓你們自由地游覽,你們可以用dv或手機拍下這美麗的景色。
請大家20分鐘后到這里集合。待會兒見!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