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白夜行讀后感篇一
這本書是去年剛加入微信讀書時免費贈送的三本書之一。放置在書架半年有余卻沒翻開過。也不是不喜歡東野奎吾,更不是不喜歡看懸疑推理類書籍。早在看書前就已經觀賞過了日劇電影版《白夜行》,記得當時就為劇情卻震撼!所以,時隔幾年,電影耐人尋味的結尾仍讓我記憶深刻!
很多書友無奈于該故事涉及的人名太多,人員關系錯綜復雜,不甚記憶。一直以來記憶外國人名本也不是我的強項,但是這本書上的所有人物關系,人名我竟然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輕輕松松掌握,想來和故事內容太過精彩,引人入勝不無關系。
看到書的結局和幾年前看到電影結尾的感受大致相同。不管是電影還是書,結局來得都讓我猝不及防。書還剛開始看就迫不及待想把兇手捉拿歸案,繩之以法,但故事越往后發展,真相越將近浮出水面,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之時卻又不忍去知道真相。心情矛盾之極!
不管是雪穗,還是桐原,都是踐踏法律,輕視他人生命,對生命毫無敬畏之心殺人不眨眼,死有余辜的罪有應得之人。對于這樣冷血無情,殺人如麻,毫無悔過之心的人,讓他們以死抵過都是便宜他們之舉!
恨之深愛之切!對他們有多咬牙切齒恨之入骨,就對他們的遭遇有多心疼和悲戚!本是一對貌美如花,玉樹臨風,聰穎過人,將來必定大有所為的男女,卻因原生家庭的丑陋而在本該是單純善良的年紀過早親眼目睹,親身經歷了成人世界的黑暗與齷蹉!于是兩個小小的人便開始了暗無天日,一發不可收拾,游走于刀刃之上的白夜之行!于是兩顆被拋棄的心自是相依為命,互相取暖,共生共存!
東野圭吾給出的結局很多義,很模糊,可任由讀者發揮想象選擇自己所中意的那種!這是比較成功的結局形式!耐人尋味,發人深省!但是,對于桐原這個形象的結局我是比較悲不自掩的。桐原對于雪穗的守護更多的像是一種彌補與贖罪!桐原對于父親禽獸不如去糟踐一個花樣年華的女孩的滔天罪行是忍無可忍的,所以,唯有弒父才能從此讓雪穗逃脫他父親的魔掌,脫離那水深火熱備受煎熬的痛苦日子。而后20年的不離不棄,有求必應,就算行走在懸崖邊上,上刀山,下火海,冒天下大不違,冒生命危險也毫無怨言,無怨無悔。桐原較之雪穗更懂得什么是愛,更有感情!桐原或許是愛雪穗的,是男女之愛,也是父女之愛,更是兄妹之愛!這樣的愛,愛很深沉。這樣的愛,愛很寬廣!他給了雪穗可能需要的各種愛!讓雪穗一路走來“順風順水,平平安安”,讓雪穗得以在任何時刻都不會是單槍匹馬,形單影只,讓雪穗的白夜之路陽光普照,光明開闊!
白夜行讀后感篇二
看過日本小說家東野圭吾的大部分作品,最喜歡的是《白夜行》和《幻夜》。小說《幻夜》由夜開始,由夜結束。
整個小說曾明顯地點出過《幻夜》的主題。及至最后,借著主人公新海美冬的口又再一次點明了“幻夜”的主題。
小說由一次突如其來的地震開端,以一次無意識的謀殺開始。主人公新海美冬借著一次地震造成的身份混亂,開始自己新的人生的追求。為了那個目標,她以自己的美貌一次又一次的利用別人去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每一個迷戀她美貌與肉體的男人都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就連最后那個擁有了她的人也變得開始害怕她。
在日本的經濟大蕭條時期,大阪發生了一次地震。水原雅也的父親在此前因經濟形勢與工廠業務下滑而自殺身死。小說一開始就描述了雅也父親的葬禮,守夜的有雅也的舅舅還有幾個所謂的父親的朋友。這些人沒有悲傷與哀痛,有的只是不斷地看著酒與吃的東西。就連雅也自己也沒有多少悲傷,反而心很平靜。剛看開頭部分,我們以為雅也是主角,直到我們明白,新海美冬掌控一切時,我們才確定主角是她。
作者創造了一種無力感。一種看著讓人十分氣憤,但是無能為力的心態。美冬該死,做為讀者,我想讓她死。可是她沒死。因為作者在整部小說里營造了一種悲觀的處世態度。雅也、加藤等人都有這種情緒。其他出現的人物里也多有這樣的現象反應出來。就連美冬也有。她完全就是一個夜空下的行路人,她追隨著夜的腳步,走追趕光明。心中渴望光明,卻行走在黑暗之中。如此的矛盾。讓我們感到如此的無力與憤恨。
白夜行讀后感篇三
《白夜行》不得不說這依然是一部讓我震撼不已的小說。暫且不提內容,光是寫作手段就骨骼清奇。是以眾多他人視角來推動整篇故事情節發展的作品,字面上理解就是在白天夜晚都可以走路,雪穗可以同時在黑白兩道一直帶著面具偽裝著生活,而亮司只能一直在黑暗的通風管道里徘徊,他們是相愛的嗎?自認為在這篇小說里談愛顯得很膚淺,他們的關系已經超越了友情,愛情。老警察一語道破天機:猶如槍蝦和蝦虎魚的關系,互利共生,在黑暗里互相扶持,看似從未交集實則猶如交纏在一起的藤蔓密不可分。
亮司還未真正泯滅人性,至少在對待唯一的朋友友彥的態度可以看出他不想讓無辜的人卷進來,把電腦店送給了他,最后還送了剪紙祝福他和他的女朋友,雖然為了贖他父親的罪,對雪穗無條件的付出,最后甚至以試圖自殺來洗清雪穗的嫌疑,他是有一點良知的。
至于雪穗,童年的遭遇已使她徹底黑化,冷血無情,喪失了愛人的能力,像是行尸走肉,為了躋身上流社會不惜算盡機關掃除一切障礙,但與亮司的關系卻神秘而復雜,小說全篇兩人并無半點對話,如何接頭交流也無從考證,但卻讓人驚嘆兩人縝密完美的配合。故事的最后,穿著圣誕老人衣服的亮司倒在地上,雪穗冷漠的經過,頭也不回,卻宛若白色的幽靈,應該是在此刻,她失去了生命中唯一的光,真正成為了一個沒有靈魂的行尸走肉。
這篇小說最喜歡的人物角色是亮司,一成和川利子,今枝和老警察,亮司雖為反派,但他聰明絕頂,博學多才,可能是為了贖罪但確實是愛著雪穗,并愿意付出一切,生活在暗里。一成是書中為數不多的正面人物,少數能一眼看出雪穗真正面目的旁觀者,最痛惜的便是他和川利子的愛卻未得的感情,明明可以美滿卻被人為的迫害,從這一刻開始我就特別不喜歡雪穗,虛榮和嫉妒心作祟的她內心想法就是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便要親手毀滅它。
今枝和笹垣一個是偵探一個是警察,兩個看起來不相關的職業卻又緊密相連,他們都是為了追求事情的真相,老警察隱蔽的好,躲過了他們的毒手,而今枝就沒這么幸運了,最后的掉以輕心使得他招致殺身之禍,到最后我們都無法得知他尸首于何處。
白夜行讀后感篇四
看過了渡邊淳一的失樂園,我鼓起勇氣讀起了大師的又一名作《幻夜》,這部被稱為和白夜行特別相似的小說再一次震撼了我那幼小的心靈。
提到《幻夜》不能不說她的姐妹篇《白夜行》,這兩個故事我是前后讀的,因為《白夜行》在前,而且名氣大,所以先讀的《白夜行》,讀完之后有一種酣暢淋漓之感,唐澤雪穗的愛情悲劇讓人扼腕惋惜,作為一個俗得不能再俗的凡夫俗子,我讀《白夜行》的時候一直希望亮司與雪穗能夠打敗正義的警察,牽著手走出白夜,所以最后亮司為愛犧牲時讓我感到無比的悲傷,真是一個愛情悲劇。
《白夜行》讀完之后,覺得這是東野圭吾寫的最好的一部小說,甚至超越了我之前認為極其精彩的《嫌疑犯x的獻身》,《幻夜》的出現不僅延續了對于《白夜行》的喜愛,同時錦上添花地放大了《白夜行》中的悲劇色彩。
剛捧起《幻夜》我并不知道這是《白夜行》的姐妹篇,隨著故事的深入,很快就能發現《幻夜》和《白夜行》擁有一樣的框架。圍繞男女主角接二連三的案件,鍥而不舍的警察,男女主角一明一暗的共生關系以及最后男主角的悲劇收場。
最大不同之處在于《白夜行》中亮司與雪穗之間有難以割舍的愛情,青梅竹馬的感情總是若隱若顯,讓人還對于他們還抱有幻想,幻想最后結局是亮司和雪穗遠走高飛,過著幸福的生活。《白夜行》的主視角是第三人稱,或者說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追隨辦案的老刑警的視角來揭開整個事情的真相。而《幻夜》卻是從局內人的角度出發,以水源雅也的視角為主線,主角人物的內心刻畫更加深刻,而且作者一開始就斬斷了男女主角之間的感情,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新海美冬的人性之惡,也為水源雅也的愚笨感到惋惜,《幻夜》中男主角曾經遇到一個可能產生真摯愛情的情愫,可惜他陷入太深,既有客觀上的身不由己,比方說被新海美冬握有致命的把柄,也有主觀上的迷戀新海美冬的美貌,抱有最后能與新海美冬得到幸福的幼稚幻想。最后水源雅也的短暫醒悟也動搖了,與追捕他的警察同歸于盡,本來一個本分老實的手藝人以這樣一種結局告別人世更突顯了新海美冬的丑惡面孔。
以下我詳細列出兩者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相同點:
2、只要是看過《白夜行》的讀者看到《幻夜》中那些似曾相識的犯罪手法用腳趾頭也能想到女主角的真實身份(她就那些個陰招很實用也很毒辣善于攻其軟肋)
3、人物設置還是“一個中心多個基本點”圍繞男女主角身邊連續發生的那些事件帶入不同的配角來豐富整個故事(甚至連一個嗅覺靈敏的老警察設置都一模一樣)
不同點:
1、《幻夜》相比《白夜行》更像一般的小說那樣把男女主角作為主要的側重點來敘述講解他們之間的暗箱操作也全部公之于眾也正是拜此所賜在前作中我對于男女主角心理活動的疑惑全部撥云見霧般明朗開來(簡直就像資料書里的選擇題參考答案)
2、《幻夜》少了一種神秘感少了讓讀者發揮自己想象力的空間
4、《幻夜》結合劇情的雙關語也沒有《白夜行》那么精彩。
白夜行讀后感篇五
我們既非生者也非死者,我們將被活著的和死去的人所遺忘。我們回到了曾經告別的世界上,但是卻永遠無法回到我們曾經活著的那些日子,永遠無法回到那些我們曾進愛過的人的身邊。我們是存在也是詛咒,因此我們遺忘過去,并且被過去遺忘。
——希爾瓦娜斯·黑暗游俠·風行者·被遺忘者。
這段話出自wow中的一位悲劇人物之口,為什么會會選擇這段話開場?因為我覺得書中女主角雪穗(以下簡稱"雪")的心靈真的頗像希爾瓦娜斯女王,這是一種極度扭曲的心理。女王因為阿爾薩斯對自己與自己的種族所犯下的不可饒恕的罪行所以對他充滿仇恨,于是就去仇恨他生前的種族——人類,然而,要知道,人類本身差點被阿爾薩斯王子滅族。想接近那些生前好友,卻因為自己那殘缺的靈魂和一個亡者的身份而不被好友的周遭人所接受,甚至好友也會對自己感到厭惡。這個故事從開頭就是一場悲劇,可以說這是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雖然這是一步推理小說,但詭計性并不是很強,卻是一部很好的挖掘人性的文學性小說。
雪的母親迫于生計,靠賣女兒來過日子,于是雪在上小學的年紀就被有戀童癖的亮(男主角"桐原亮司")的父親玷污數次,當亮父再次玷污那幼小的純凈的身軀時,被亮發現了,亮是悲傷是憎惡,于是他結果了自己父親的生命,并讓雪先逃走,自己留下來處理現場,此后,亮與雪相互保守著這個秘密,由于警方未能查處兇手這件罪案也不了了之。
從此,就像小說中說的,雪從不以真面目示人,亮則至今仍在黑暗的通風管中徘徊。這件事對于雪的影響是很大的,在她長大后被她害死之人其實都本無過錯,本應該充滿童真的時候,卻沒想突發此事,面對親人的種種行為,她的內心在無邊的黑暗中永遠的迷失了,她對任何人都變得表面溫柔內心卻殘忍起來,這些人都是她受傷扭曲的心靈的犧牲品,而亮呢,有些內向的他,在遭遇這件事后,心靈深處的善良徹底的破碎了,他的父親的行為給他幼小的心靈造成了毀滅性的創傷,于是,他存在的意義也僅僅是為了在那不見天日的陰暗之中保護雪,愛著她,代表父親的行為向她贖罪,他對她的守護就像卡西莫多一般,別人是看不見的。除此之外,他可以什么也不管,他也扭曲了,十四歲開始,十八歲盜版游戲,因為發覺當年弒父的行為居然有人看見,于是去殺人滅口。一步錯步步錯,從殺了第一個人開始,為了掩蓋罪行以及內心不斷擴大的無邊黑暗,許多人都因此遭殃,這可謂是無惡不作啊。
這本書中充滿了犯罪,充滿了邪惡,但人們在閱讀時,又似乎感覺不到罪惡,也許犯罪是對男主角的心靈安慰,甚至也讓讀者煎熬的內心感到一種解脫,將之前所看的,心中的陰暗面全都發泄出去。
"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說一經足夠。憑借著這分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這句話恐怕是雪唯一所說的少數幾句真話吧,當然她的這種真切僅僅是轉瞬即逝的,真正看過這本書的人和去看電視劇的人感受是不一樣的,看書的人大都覺得亮才是真正悲劇的人物,而在內心深深鄙視已經徹底絕情冷酷的雪,因為其實亮并不欠雪什么,而他為了保護她犯下了許多罪行,至死都在默默愛著她守護她,而在文章最后,亮為了逃脫警察且怕牽連到雪而"從橋上跳下,胸口插著他最愛的那把剪刀"時,書中這么寫道:
忽覺周圍有人,笹垣抬起頭來。雪穗就站在身邊,如雪般白皙的臉龐正俯向桐原。
"這人…是誰?"笹垣看著她的眼睛。
雪穗像人偶般面無表情。她冰冷地回答:"我不知道。雇用臨時工都由店長全權負責。"。
話音未落,一個年輕女子便從旁出現。她臉色鐵青,用微弱的聲音說:"我是店長濱本。"。
警察們開始采取行動。有人采取保護現場的措施,有人準備對店長展開偵訊,還有人搭著笹垣的肩,請他離開尸體。
笹垣腳步蹣跚地走出警察的圈子。只見雪穗正沿扶梯上樓,背影猶如白色的幽靈。
她一次都沒有回頭。"。
確實很冷,但這更能說明問題,這并非是雪的錯,去想想,真的,當你在路上發現有個人被機車撞飛至死時,你會不感嘆一聲"作孽"嗎?一向是虛情假意的雪在這時甚至忘記了把自己對一個死者的悲哀表現出來,相反的,卻是非常的冷清,這不是招惹警察質疑嗎?這只能說明一點——雪覺得自己在這個世上屬于她自己的"太陽"黯淡下去之后,她的靈魂是徹底的死了,現在的她只是一句行尸走肉,我想,也許,她沿扶梯上樓之后立刻就會變成第二具地上的尸體。
那么拋開罪惡不說,"只希望手牽手在太陽下散步"這是男女主角所向往的一個極其簡單的愿望,可是亮知道,他們兩個不可能出現在一起,甚至連一個人出現在太陽之下都很困難,于是,亮就把自己變成了太陽,燃盡了自己去照亮雪的前路,他是她唯一的光芒。
白夜行讀后感篇六
一時間不知如何動筆,網上有那么多那么優秀的書評,對這本書的理解也見仁見智,不得不說,東野的這本書真的是值得一讀的佳作。
故事從一樁兇殺案展開,看似簡單的兇殺案實際卻撲朔迷離,當嫌疑犯一個一個被排除了嫌疑,案子只能草草收尾。
登場的是兩個生活在不同階層的男女,桐原和雪穗。同樣出身于不起眼的家庭,二人的命運卻有很大不同,一個隱居在下等社會,干著黑暗的勾當,一個靠著“對未來天才的洞察力”慢慢地躋身上流社會。
故事的離奇之處也慢慢開始展現,與二人相關的人一個接一個的死去,新的人又一個接一個地進入他們各自的生活。
這篇小說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冥冥中能感受到事情的端倪,但是連環的案件接連發生,新的謎團又開始出現。同時,全書伏筆有很多,前后文照應也有很多,這不得不使人佩服作者極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我一直覺得這本書越看到后面越精彩,尤其是前文的伏筆在后文一一得到對應,不免使人心中有一種快感。
有很多人說,這部小說其實是一部愛情小說, 兩個人小時候受到的刺激讓二人成為了彼此生命中“在黑夜中的太陽”,我想,亮司一定是愛雪穗的,就像亮司說的,他是多么想在白天走路啊,可是,很多年前的那件事,那把剪刀,注定他這一生,只能成為幕后默默守護雪穗的人。而對于雪穗,也對亮司有很深的感情,亮司將她從童年經歷的魔鬼般的行為中拯救出來,默默為她付出,只要是血肉之軀,就一定會被打動吧。況且在全書唯一一次男女主角的見面中,雪穗“像個人偶”,只有被奪去靈魂的人才會這樣,亮司的離去,恰恰奪去了雪穗的靈魂。
你一定會發現,眼前亮的刺眼。
白夜行讀后感篇七
結局算好的還是壞的?是唐澤雪穗過上她想要的生活,是桐源亮司心甘情愿的去成全她喜歡的`女孩,是唐澤雪穗最后無情的轉身,是桐源亮司死亡的解脫,是笹恒警察執著追求真相,是桐原亮司最后內心的救贖...
在光亮中行走,卻讓心生活在黑暗中。到底是環境讓他們在黑暗中生存,還是他們把自己拘束在黑暗里。也許都有吧。姨媽的收留無微不至的照顧,川島的陪伴,笹恒警察的執著救贖,這些都被他們忽略了。“那不是我要成為的大人。”可活的現在,是希望中的樣子嗎。那童年的美好記憶又成為了什么?在黑暗下的光亮,還是犯罪的動機。
何不說,生活雖如此,但讓心在光亮處,依然會光亮。不是沒有光亮,而是你自己關閉了你通向世界的大門。
白夜行讀后感篇八
這本書,一直看了一半,都不明白究竟是在講什么。各種案件發生,未水落石出便轉而描述其他事件,甚至不明白,看了大半本,究竟跟書名白夜行有什么關聯,為什么是這個書名,而且人物那么多,事件也都毫無關聯,這本書究竟想說什么。一開始當鋪老板命案發生時,通過警察調查過程,我便已經覺得當鋪老板的兒子一定有問題,一個十幾歲應當陽光燦爛的孩子,總讓人覺得陰暗,甚至陰森。所幸我堅持看下來,到了這本書的后半部分,情節越來越有意思,各種事件也慢慢串聯起來,各種案件慢慢水落石出,愈發覺得桐原是個很可怕很殘忍的人。第一次感到同情是他說出希望在白天行走,他的生活只有白夜和黑夜。便大概明白了小說名想表達的含義,一瞬間覺得心酸,那么多年,從孩童時代開始,便承受許多沉重的事情,并且,為了隱瞞這些事情,而進一步做出更多傷害別人的事情,不斷制造謊言,又為了圓謊過得精疲力盡。雪穗在我看來也是飽受傷害而對一切都有戒備之心,不擇手段隱瞞一些事情并且保住自己擁有的一切。這部小說是個悲劇,最終守護雪穗多年的桐原為了讓一切死無對證,盡然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也是對雪穗最后的保護吧。雪穗最后的背影,總讓人覺得特別孤單特別滄桑,世界上唯一了解她陪伴她的人死在面前,她的心情必定相當沉重,到她仍然得表現得毫不在乎。他們也算是青梅竹馬,這么多年暗無天日生活相當痛苦,并且不能像常人一樣幸福地戀愛,每次聯系也是商討如何解決棘手的人和事。桐原剪出牽手男女送給店員的時候,感覺一切都那么無可奈何。小說寫得很棒,一開始各種情節都讓人饒有興趣地推敲,而到逐漸水落石出,我并沒有知道真相而高興,反而覺得實在很心疼這兩個人,即使他們作惡多端,這也是令人悲哀之處。該不該同情他們,內心有些錯綜復雜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