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是指為解決問題或實現目標而制定的一系列步驟和措施。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就是小編給大家講解介紹的相關方案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校重陽節活動方案策劃篇一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不知不覺中,他們的頭發開始變得花白,堅強直挺的背影在歲月中淡去,腳步也變得逐漸緩慢和蹣跚起來。他們需要的也許并不是物質回報,而是晚輩們深情的問候……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真誠體驗與長輩間濃濃的親情。
結合本學期感恩親情主題文化節開展重陽節各項活動,旨在培養學生敬重老人、關心老人的良好品質,讓學生懂得“孝敬長輩,尊老敬老”是每個人應該遵守的道德規范。設置簡單的節日探究活動,讓學生感受、積淀、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20xx年10月1日——20xx年10月5日。
三、活動內容。
活動一:“小鬼當家”親情回報活動。
1、學說感恩話:在日常生活中請記得對家人說感恩的話,如:當父母下班回家或干完家務要說“您辛苦了”,當爺爺奶奶做飯或做其他事情說“謝謝”,平時做到不與家人頂嘴等等。
2、學做家務活:為長輩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學會一項家務小技能,為家人減一份辛勞,添一份愜意,送一份親情,做快樂的、有責任感的家庭成員。
具體說明:一、二、五、六年級完成以上兩項感恩小作業;三、四年級學生在本次活動后和父母共同完成一次親子通信,對本次活動進行簡單總結,加深對親人的理解。該材料可由班主任收藏,在親情互動主題班隊會上進行分享和交流。
上交時間:20xx年10月8日。
活動二:“最美夕陽紅”
節日探究活動。
學校重陽節活動方案策劃篇二
20_年10月21日是重陽節,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根據團市委及區少工委要求,將在全校開展“念親恩,孝三灶”——三灶學校重陽節敬老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通過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敬老主題活動和良好的社會氛圍的渲染,展現三灶學校少年尊老敬老的精神風貌,進一步營造敬老、親老、侍老、助老的.社會風尚;激發全體隊員孝老愛親的內在自覺,并由愛家、愛老推及到愛國、愛社會,進一步樹立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積極投身到和諧社會,和諧新農村的建設中來。
全校少先隊員、兒童團員
以中隊為單位,以主題團隊活動的形式,統一在10月23日(星期二)重陽節當天,利用午休和班隊活動課,開展以“念親恩,孝三灶”為主題的活動,進行家庭美德教育,引導少年兒童孝敬父母長輩,學會感恩。
1.主題隊會——20_年10月21日(星期二)午會課
活動主題為:“小小真心話”(一、二年級)、“孝歌我會唱”(三—五年級)、“三分鐘小故事演講”(六—九年級)。
活動具體內容:
2)孝歌我會唱。組織學生學唱一首以孝敬父母和長輩為主題的歌曲,曲目自選;
2.“孝親承諾”—— 20_年10月21日(星期二)班隊會課
大隊部統一印制發放“孝親承諾卡”,并開展集體宣誓承諾活動;
3.自選活動。
各中隊圍繞主題,自主設計,鼓勵創新。
1.高度重視,積極參與。各中隊要充分認識敬老愛老活動對青少年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推動和諧社會構建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此項活動,利用少先隊組織的優勢,積極動員,廣泛發動,使盡可能多的隊員參與到活動中來。
2. 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各中隊要結合實際,圍繞各項重點活動,精心設計活動方案,認真組織開展,要充分考慮隊員的特點,注重活動實效。
3.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各中隊要充分利用宣傳陣地,依托黑板報、三灶學校紅領巾廣播臺等載體廣泛宣傳各自的特色活動,積極營造全社會孝老愛親的良好社會風尚。
學校重陽節活動方案策劃篇三
10月9日是農歷九月初九,我國傳統節日——老年節,為了弘揚中華民族敬老尊老的傳統美德,向曾經為星河小學教育事業作出貢獻的老領導、老教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祝愿,工會擬將邀請全校退休同志返校,參加老年節“游校園、獻良策、話發展、慶長壽”活動。
通過參觀校園與老同志共享學校近年來發展成果;舉行座談活動,傾聽前輩心聲,營造敬老、親老、愛老、尊老的社會風尚;學習老同志艱苦創業,奉獻敬業,獻身事業的從教精神,了解社會對學校的評價和期待,以便促進學校健康、和諧發展,不斷提高辦學品位。
20xx年10月2日。
小會議室。
賀德良。
校級領導、已退休教師、教代會成員。
唐必紅。
1、上午9點左右接待到校退休教師。
2、上午9:30帶領退休教師參觀校園。
3、上午10:30開座談會。
4、11點半左右驅車前往仙庾嶺就中餐。
5、飯后退休老師舉行棋牌娛樂活動。
重陽節期間組織開展敬老愛老志愿者服務活動,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大力培養我校學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風尚。
20xx年xx月xx日。
1、組織志愿者到新圩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幫助敬老院打掃衛生,陪老人談心聊天。
2、組織志愿者探望慰問我校部分退休教師。
到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
時間:上午8點30分。
負責:xxx。
參加人員:30名學生志愿者。(帶備清潔工具)。
集中地點:學校教學樓中廳。
拍照:xxx。
參加報名:xx月xx日下午放學前到各班班長處報名,xx月xx日課間操后各班班長將名單交學校團委。
1、統一認識,高度重視,精心安排,認真組織,
2、活動過程要注意安全。
3、要收集好各類資料并以新聞稿的形式及時上報校團委,校團委將通過校園廣播、校報等形式進行宣傳,以加強宣傳,擴大影響力。
4、活動結束后,以簡報、總結等形式向相關上級部門匯報活動的開展情況。
學校重陽節活動方案策劃篇四
1.早上8:30——9:00,各班分班對學生進行活動前教育,教育他們遵守活動秩序,在敬老院中不大聲喧嘩,不追逐打鬧;教育他們對爺爺奶奶有禮貌,主動與爺爺奶奶打招呼;教育他們愛護福利院中的一草一木,不踐踏草坪,不攀折花木,不隨地亂扔紙屑,不隨地吐痰。教育學生注意安全(乘車安全、參觀安全、過馬路安全等);要求學生不得擅自離開班級隊伍。
2.9:00——9:15,在籃球場集合,由大隊部統一對學生提出活動要求,再次強調安全、紀律和文明禮貌。
3.9:15——10:00,乘車準備前往眉山市福利院。抵達福利院后,迅速組織學生按照規定位置就座,準備進行節目表演。
4.10:00——11:00,進行節目表演,贈送禮物。
5.11:00——11:30,分組參觀敬老院,與老人進行聊天,幫他們捶背,與爺爺奶奶聊天。
6.11:30與爺爺奶奶告別。
一、少先隊員獻詞。
甲:尊敬的各位爺爺、奶奶,
合:您們好!
甲: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乙:不是春光,勝似春光。
甲:在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的季節里,
乙:我們又迎來了我國傳統的敬老節日——。
合:九九重陽節。
甲:我們代表眉山市第一小學全體少先隊員,祝各位爺爺奶奶——。
合:節日快樂!
甲:愿你們——。
合:笑口常開,笑顏常在!
甲:有首歌唱得好。
乙: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是陳年的酒。
甲:憶往昔,你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無私奉獻。
乙:你們中間,有生產能手,有先進工作者,更有勞動模范。
合:你們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驕傲。
甲:昨天,是你們教我們走路;
乙:今天,是你們教我們學習、做人。
甲:今后,在你們的期盼中,我們的步伐會更穩健,
乙:向上的信心會更堅定!
甲:在這美好的日子里,讓我們送上我們全體少先隊員的祝福。祝愿各位爺爺奶奶。
合: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耳聰目明無煩惱,笑對人生意從容!
晚年自有祥光照,鶴舞夕陽分外紅!
乙:愿我們美好的祝福,在您每天的光明里閃耀。
甲:愿我們默默的祈禱,為您送去一片吉祥的花雨。
乙:伴隨著您的生命,光彩閃耀。
甲:讓我們再次衷心地祝愿各位爺爺奶奶——。
合:節日快樂,身體健康!(敬禮)
乙:首先,有請少先隊員代表為爺爺奶奶送上我們少先隊員一點小小的.心意。(音樂《愛的奉獻》,各班55名少先隊員代表為爺爺奶奶送上禮物)。
甲:下面,有請眉山市福利院副院長李阿姨講話。
乙:爺爺奶奶們,在重陽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的同學們還準備了一些小節目,愿這些小節目能給爺爺奶奶帶來快樂。
甲:請欣賞合唱《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小貓遇見大老虎》。
乙:謝謝這幾個同學。接下來,大家將欣賞到一段熱情洋溢的街舞,有請余思睿同學。
甲:下面請大家欣賞器樂表演。
乙:尊敬的爺爺奶奶們,我們中華民族的億萬子孫都是龍的傳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代代相傳。下面請欣賞詩朗誦《龍之歌》。
甲:在爺爺奶奶的關心下,在爸爸媽媽的培養下,我們新一代少年兒童個個能歌善舞,下面李曉同學要為大家送上一曲《小背簍》,請大家欣賞。
乙:下面請欣賞小品《我們從小講衛生》。
甲:接下來請欣賞小合唱《捉泥鰍》。
乙:最后請欣賞合唱《歌唱祖國》。
學校重陽節活動方案策劃篇五
重陽節期間組織開展敬老愛老志愿者服務活動,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大力培養我校學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風尚。
20xx年x月x日
1、組織志愿者到xx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幫助敬老院打掃衛生,陪老人談心聊天。
2、組織志愿者探望慰問我校部分退休教師。
到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
時間:上午x點xx分
負責:xxx
參加人員:xx名學生志愿者。(帶備清潔工具)
集合地點:學校教學樓中廳
拍照:xxx
參加報名:x月x日下午放學前到各班班長處報名,x月x日課間操后各班班長將名單交學校團委。
1、統一認識,高度重視,精心安排,認真組織,
2、活動過程要注意安全。
3、要收集好各類資料并以新聞稿的形式及時上報校團委,校團委將通過校園廣播、校報等形式進行宣傳,以加強宣傳,擴大影響力。
4、活動結束后,以簡報、總結等形式向相關上級部門匯報活動的開展情況。
學校重陽節活動方案策劃篇六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還要尊敬社會上所有的老人。古往今來,我們有許許多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花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我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將在重陽佳節向“云巖區社會老年公寓”送去節目慰問,帶給老人溫馨的祝福,帶去猶如親人般的關愛和溫暖,讓他們在這個“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節日里感受親切的關懷。
“樹敬老之風促社會文明”暨文藝演出。
貴陽市云巖區社會老年公寓。
20xx年10月21日。
1、給爺爺奶奶們獻上慰問品。
2、和老年人交流(我為爺爺奶奶做件開心的事:敲背、捶腿、給老人唱首歌、向老人送禮物等。爺爺奶奶年輕時是做什么工作?有些什么本領?現在爺爺奶奶年大了,有些什么不方便?等等)。
3、文藝匯演。
4、寫重陽祝福語。
5、感知老人的歲月。
6、打掃敬老院衛生。
水彩筆宣紙慰問品(香蕉、蛋糕、軟糖)橫幅雙。
面膠兩個一盒圖釘志愿者旗院旗。
1、場地聯系:
2、慰問品購買:
3、人員清點及安全負責:
4、場地布置:
5、音樂準備:
7、國畫及毛筆字:
8、展板:
9、照相:
10、摻扶老人:無其余安排和沒有準備節目的同學。
1、統一著裝(三下鄉青年志愿者紅色服裝);。
2、各自吃飽午餐,自帶飲用水;。
3、每位成員保持電話暢通;。
4、不得遲到或早退;。
5、有節目的同學自己準備好所需的道具等。
1、早上購買所需物品(蛋糕、香蕉、軟糖、雙面膠兩個、一盒。
圖釘)(100元以內);。
2、十二點化學樓門口集合,清點人數,準備出發;。
3、坐車到達后,排隊進入養老院;。
4、十二點半布置現場,之后扶老人進場;。
5、全體成員向老人問好;。
6、一點節目表演;。
7、收拾現場(注意垃圾的回收);。
8、三點準備回校。
購買東西和橫幅總計200元以內。
學校重陽節活動方案策劃篇七
一、指導思想:
"百善孝為先"。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制定我校"我們的節日·重陽節"主題活動方案。
二活動時間。
2014年9月30日-----10月10日。
三、活動內容。
以關愛老人"六個一"道德實踐活動(上好一節傳統文化課,"舉辦我們的節日·重陽節中華經典詩詞誦讀"、我為爺爺奶奶做一件好事、聽爺爺奶奶講過去的故事、為爺爺奶奶制作一張"感恩卡"、為爺爺奶奶寫一句"孝親承諾語"。)為主要內容,大力倡導尊老愛老良好風尚,引導小學生從小尊敬老人、關愛老人,為老人獻愛心,做好事。
四.活動過程。
1、普及重陽節知識,上好一節傳統文化課。
各班主任老師提前學習方案,布置學生通過學習各種途徑了解重陽節知識。各班傳統文化課教師,利用傳統文化課,引導學生交流重陽節的知識,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
2、舉辦"我們的節日·重陽節"中華經典詩詞誦讀活動。
各班語文老師搜集重陽節的詩詞和歷代尊老愛老經典詩篇,選擇適合自己班中孩子的內容,制作ppt,在周二、周四的晨誦時間組織誦讀,引導學生感受傳統"孝"文化的魅力,讓學生在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中,汲取精神營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開展我為老人獻愛心活動。
利用十一黃金周時間,組織學生開展"四個一活動",即:我為爺爺奶奶等老人做一件好事、聽爺爺奶奶等老人講過去的故事、為爺爺奶奶等老人制作一張"感恩卡"、為爺爺奶奶等老人寫一句"孝親承諾語"。教育學生學會感恩,學會做人,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為老年人辦實事、送溫暖、獻愛心,以實際行動回報老人給自己的關愛。
4、感悟體驗展示:
(1)低學段同學講述故事:低年級同學講述自己親身感受或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父母、長輩真心付出、無私關愛子女,以及作為子女真誠回報、感恩于行的感人故事。
(2)中學段繪制手抄報。中學段同學將自己搜集的重陽節知識繪制志手抄報。
(3)高學段寫活動征文。高學段同學將自己在節日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寫成征文。
學校重陽節活動方案策劃篇八
重陽節期間組織開展敬老愛老志愿者服務活動,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大力培養我校學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風尚。
二、活動時間。
20__年__月__日。
三、活動內容。
1、組織志愿者到新圩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幫助敬老院打掃衛生,陪老人談心聊天。
2、組織志愿者探望慰問我校部分退休教師。
四、活動安排。
到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
時間:上午8點30分。
負責:__。
參加人員:30名學生志愿者。(帶備清潔工具)。
集中地點:學校教學樓中廳。
拍照:__。
參加報名:__月__日下午放學前到各班班長處報名,__月__日課間操后各班班長將名單交學校團委。
五、活動要求。
1、統一認識,高度重視,精心安排,認真組織,
2、活動過程要注意安全。
3、要收集好各類資料并以新聞稿的形式及時上報校團委,校團委將通過校園廣播、校報等形式進行宣傳,以加強宣傳,擴大影響力。
4、活動結束后,以簡報、總結等形式向相關上級部門匯報活動的開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