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進一步發現問題、改進工作的重要手段。在總結中可以適當引用他人觀點和研究成果,以增加總結的權威性和可信度。以下是一些經典總結的例子,希望對大家寫作有所啟發。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與頒獎詞揭秘篇一
絕壁上打響了抗爭命運的第一炮,山坡上種下了向往美好的第一棵苗。不信天,不認命,你這硬實的漢子,終于帶著鄉親們爬出這口井。山到高處你是峰,路的盡頭是家園。
【人物事跡】。
毛相林,男,漢族,1959年1月出生,初中文化,中共黨員,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1997年,擔任老下莊村支書的毛相林帶領村民向絕壁挑戰,歷經7年時間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一條“天路”。20xx年,毛相林又帶領村民脫貧攻堅,歷經13年時間探索培育出“三色”經濟。
作為下莊村村委會主任,他帶領村民不等不靠、艱苦奮斗、拔除窮根,是優秀基層黨員干部代表。原下莊村四周高山絕壁合圍,外出只有一條盤旋在絕壁上的羊腸小道,世世代代幾乎與世隔絕。自1997年,毛相林帶領村民,歷時7年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長達8公里的“天路”。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帶領村民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歷時15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經濟,發展鄉村旅游,蹚出了一條致富路,20xx年,下莊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670元(其中,脫貧戶人均純收入達11344.56元),讓村莊貧窮落后的面貌大大改觀。20xx年,下莊村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
堅守偏遠山村43年,毛相林帶領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懸崖峭壁上鑿石修道,歷時7年鋪就一條8公里的“絕壁天路”。20xx年以來,他培育“三色”經濟,發展鄉村旅游,帶大家走上致富路。20xx年,下莊村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20xx年,下莊村人均年收入,達到一萬兩千多元,比路通前翻了40多倍。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與頒獎詞揭秘篇二
楊振寧先生是跨世紀的偉大物理學家,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里程碑性貢獻。他心系祖國科教事業,為國家的科技發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頒獎辭。
來自 www.tb8k.com
站在科學和傳統的交叉點上,驚才絕艷。你貢獻給世界的,如此深奧,懂的人不多。你奉獻給祖國的,如此純真,我們都明白。曾經,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現在,你與國家一起向未來。
張順東、李國秀夫婦事跡。
張順東和妻子李國秀身殘志堅、自立自強,用奮斗創造幸福生活,照顧年邁老人、撫養年幼孩子及失去雙親的兩個侄女,書寫了“踏出脫貧路、撐起半邊天”的感人故事。
頒獎辭。
來自 www.tb8k.com
山對山來崖對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順風順水出山來。李家大姐人才好,張家大哥看上她。沒腳走出致富路,無手繡出幸福花。
蘇炳添事跡。
蘇炳添,中國男子短跑運動員,男子60米、100米亞洲紀錄保持者。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中,蘇炳添跑出9秒83,以半決賽第一的成績闖入決賽并打破亞洲紀錄,成為中國首位闖入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運動員。
頒獎辭。
來自 www.tb8k.com
世界屏住了呼吸。
9秒83。
沖出亞洲的速度。
你超越傷病和年齡,超越了自己。
你奔跑的背后,有強大的祖國。
朱彥夫事跡。
朱彥夫14歲參軍,先后10次負傷,3次立功。在朝鮮戰場上,他所在連隊與敵軍在零下30多度的天氣里血戰三天三夜,最終僅有他一人生還。新中國成立后,朱彥夫回鄉,用25年時間帶領鄉親治山治水,改變了家鄉貧困落后的面貌。
頒獎辭。
來自 www.tb8k.com
生命,于你不止一次。
士兵,于你不只是經歷。
沒有屈服長津湖的冰雪。
也沒有向困苦低頭。
與自己抗爭。
向貧窮宣戰。
一直在戰斗,一生都在堅守。
人的生命,應當像你這樣度過。
顧誦芬事跡。
顧誦芬先后參與、主持我國第一款自主設計的噴氣式機型的氣動布局和全機的'設計,并創造性解決了大超音速飛行的飛機方向安定性問題和跨音速的飛機抖振問題。
頒獎辭。
來自 www.tb8k.com
像靜水深流,靜水里涌動報國的火,似大象無形,無形中深藏著強國夢。心無旁騖,一步一個腳印,志在沖天。振長策,擊長空,誦君子清芬。
陳貝兒事跡。
陳貝兒出生于香港,在傳媒行業工作近。,她和團隊為拍攝脫貧攻堅紀錄片《無窮之路》跨越14個曾經處于深度貧困的地區,節目深刻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拉近了內地和香港同胞的心靈距離。
頒獎辭。
來自 www.tb8k.com
從霓虹燈的叢林中轉身,讓雙腳沾滿泥土。從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過偏見,用鋼梯超越了懷疑。一條無窮之路,向世界傳遞同胞的笑容,你記錄這時代最美的風景。
吳天一院士事跡。
吳天一院士投身高原醫學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的國際標準,開創“藏族適應生理學”研究,診療救治了藏族群眾上萬人。如今80多歲的吳天一仍然堅守在青藏高原之上,守護著高原人民的健康。
頒獎辭。
來自 www.tb8k.com
喝一口燒不開的水,咽一口化不開的糌粑,封存舍不下的親情,是因為心里有放不下的夢。缺氧氣,不缺志氣!海拔高,目標更高。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條路,開辟了一條路。
江夢南事跡。
江夢南半歲時,雙耳失聰。但他通過讀唇語學會了“聽”和“說”。憑借優秀的學習成績,他成為了家鄉小鎮上近年來唯一考上重點大學、最終到清華念博士的學生。江夢南的目標始終是明確的,那就是解決生命健康的難題。
頒獎辭。
來自 www.tb8k.com
你覺得,你和我們一樣,我們覺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尋常。從無聲里突圍,你心中有嘹亮的號角。新時代里,你有更堅定的方向。先飛的鳥,一定想飛得更遠。遲開的你,也鮮花般怒放。
彭士祿事跡。
彭士祿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是我國著名的核動力專家,中國核動力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上世紀50年代,他隱姓埋名投身核潛艇研制事業,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成功研制作出了重要貢獻。
頒獎辭。
來自 www.tb8k.com
歷經磨難,初心不改。在深山中傾聽,于花甲年重啟。兩代人為理想澎湃,一輩子為國家深潛。你,如同你的作品,無聲無息,但蘊含巨大的威力。
航天人事跡。
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此后,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北京時間2021年9月16日8時56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實施分離。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已在空間站組合體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
2021年9月17日13時30分許,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反推發動機成功點火后,安全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
頒獎辭。
來自 www.tb8k.com
發射入軌著陸。
九天探夢一氣呵成。
追趕并跑領跑。
五十年差距一載跨越。
環宇問天探月逐夢。
五星紅旗一次次閃耀太空。
中國航天必將行穩致遠。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與頒獎詞揭秘篇三
1933年朱彥夫出生在人杰地靈的沂蒙山腹地——沂源縣張家泉村。他從小家貧如洗,14歲時就毅然參了軍,1949年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少年從軍保家衛國,血灑疆場、身體殘疾;退伍后,拖著殘軀帶領鄉親建設家園,并將自己的經歷體會寫成小說,用堅強意志和為民情懷書寫著自己的“極限人生”,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1947年,14歲的朱彥夫報名參加解放軍。
1950年,朱彥夫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戰役中身負重傷,雙腿膝蓋以下、雙手手腕以上截肢,失去左眼,成了一級傷殘軍人。
1957年,擔任村支部書記。上任伊始,朱彥夫拄著拐,拖著17斤重的假肢,到田間地頭查看生產,逐門逐戶察訪民情。他的主意慢慢拿定:治山、治水、造田、架電。一個個山里人想都沒想過的大工程,在張家泉熱火朝天地展開,一干就是10多年。
1982年至今,從村黨支部書記崗位退下來后,他用嘴銜筆、殘肢抱筆,歷時7年,七易其稿,創作完成了兩部震撼人心的自傳體長篇小說《極限人生》和《男兒無悔》。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親筆題寫書名并題詞:“鐵骨揚正氣,熱血書春秋”。
很多人對朱彥夫的了解,始于他33萬字自傳體小說——《極限人生》。一位沒有四肢,沒有左眼,右眼的視力只有0.3,沒上過學,但參加過上百次戰斗,三次立功,十次負傷,動過47次手術的特等傷殘軍人,用超人的毅力,向自己挑戰,向人生挑戰,他就是被譽為當代中國的保爾·柯察金的——朱彥夫?。
頒獎詞。
生命于你不只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經歷,沒有屈服長津湖的冰雪,也沒有向困苦低頭,與自己抗爭,想貧窮宣戰,一直在戰斗,一生都在堅守,人的生命,應當像你這樣度過。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與頒獎詞揭秘篇四
王海:
你美國的是一個人,我們中國人也是一個人。而且我們那個時候是毛澤東思想培育成長起來的.,老子不怕死。
《感動中國》頒獎辭
在朝陽下俯沖
迎著西風開火
空中的尖刀 以一當十
疆土的堅盾 巡天衛國
山河已無恙 祖國的雄鷹已飛得更高
你刻在機身上的星星
是戰士們的巡航坐標
——《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 王海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與頒獎詞揭秘篇五
日前,網絡媒體紛紛報道蘇炳添已經從廣東省隊“退役”,現在的身份是暨南大學的“老師”,事實上,這種說法只對了一半。一起隨了解一下吧。
據《廣州日報》報道,蘇炳添從本科到研究生都就讀于暨南大學,在他研究生畢業前,2015年,暨南大學正式成立了體育學院,也因為學科拓展需要招聘了一批優秀的教師,蘇炳添是暨大學子,又是中國田徑歷史上在男子100米跑項目上的代表人物,因此暨大極力挽留蘇炳添留校任教,蘇炳添本人對大學體育教師這個職業也有濃厚興趣。
不過,說蘇炳添已從廣東田徑隊“退役”并不合適,事實上廣東田徑隊是將蘇炳添的人事關系轉到了暨南大學,而蘇炳添仍然代表廣東參加比賽,他也將繼續從廣東田徑隊得到支持和保障。所以,蘇炳添的身份不光是運動員,還有一個新的身份是暨南大學副教授,兩個身份不沖突。
有意思的是,田徑隊高水平運動員投身高校體育教育的案例越來越多,第一位跑進10秒的男子百米“飛人”張培萌在天津全運會后正式退役,目前已經是清華大學的田徑隊教練。
張培萌與蘇炳添曾是百米跑道上中國國內巔峰對決的對手,未來蘇炳添執教暨南大學校隊,兩人的學生或會形成“南北對陣”的局面。
頒獎詞。
世界屏住了呼吸,9秒83,沖出亞洲的速度,你超越傷病和年齡,超越了自己,你奔跑的背后,有強大的祖國。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與頒獎詞揭秘篇六
尋尋覓覓,凄凄慘慘戚戚。寶貝回家,路有多長?茫茫暗夜,你們用父母之愛,把燈火點亮。三千個日夜奔忙,一千個家庭團聚。你們連綴起星星點點的愛,織起一張網。網住希望,網住善良。
【人物事跡】。
1992年,兒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讓張寶艷、秦艷友夫婦體會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們開始關注尋親信息,并嘗試為丟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幫助。20xx年,夫婦二人建起“寶貝回家尋子網”,幫助家長們尋找孩子。為了運營好網站,張寶艷辭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職志愿者。20xx年,張寶艷提出的“關于建立打擊拐賣兒童dna數據庫的建議”得到公安部采納,dna數據庫為偵破案件、幫被拐兒童準確找到親人,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成立8年來,“寶貝回家尋子網”不斷壯大,志愿者發展到15萬多人,遍布全國各地,成為照亮寶貝回家路的一支中堅力量。目前,“寶貝回家”尋子網是唯一與公安部打拐辦合作的全國性尋子網站,截至20xx年11月,“寶貝回家”志愿者協會幫助超過1200個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尋找到親人。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與頒獎詞揭秘篇七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尋覓生命的支點,挖掘幸福的源泉,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下,他們夫妻將在鄉村振興的戰略中,再立新功,再創輝煌,再當新標兵,再樹新形象。
習近平總書記說:“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是的,追逐幸福生活永遠在路上。近段時間以來,為幫助張順東、李國秀夫妻實現在家發展電商產業的心愿,昆明市東川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為其定制了電商創業幫扶培訓計劃,從資金幫扶、電商培訓、電商崗位實習等方面為張順東一家做電商運營實操培訓,再從直播帶貨等方面教會張順東一家在電商平臺創業。
在東川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安排下,張順東的兒子張光云開始電商試崗學習。目前,張光云學會了作為淘寶客服與客戶簡單交流并自主接單發貨,同時,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售后問題。此外,在產品拍攝、視頻剪輯方面,張光云通過學習可以自行制作產品主圖,張光云說:“我想在學習電商創業相關知識后,帶著父母一起開網店、一起直播,同時,幫助村民在電商平臺銷售農產品,宣傳推廣東川土特產。”東川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將繼續幫助他們一家掌握電子商務銷售產品的流程,并能獨立運用電子商務平臺開展業務,同時,引導、鼓勵、支持更多的殘疾人、農村青年等人群通過電商創業就業,帶動群眾增收。
頒獎詞。
山對山來崖對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順風順水出山來,李家大姐人才好,張家大哥看上她,沒腳走出致富路,無手繡出幸福花。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與頒獎詞揭秘篇八
為研究青藏高原藏族人群“高原低氧適應生理特征”這一主攻課題,精通英語、俄語、塔吉克語、漢語的吳天一,還學會了藏語。20多年的科研工作,吳天一走遍了青海、西藏、甘肅、四川4省區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區,診治過上萬名牧民群眾,整理了大量的臨床資料。藏族牧民親切地稱他為“馬背上的好曼巴(好醫生)”。
1991年,青海省高原醫學研究所建成了全國最大的高低壓氧艙。吳天一成為第一個模擬試驗者。氣壓從海拔5000米的高度開始下降,由于降速太快,瞬間,吳天一頭疼欲裂,鼓膜被打穿……但他摸清了艙體運轉的安全系數。
2001年,吳天一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時,青藏鐵路開建,高寒缺氧對鐵路建設者的身體健康是一個嚴峻的考驗,這是建設高原鐵路的一大世界性難題,對高原醫學提出了新的挑戰。
吳天一多年的研究成果被立即運用于拯治青藏鐵路建設者中的高原疾病上,他和同事們共同研制的抗缺氧藥物、保健品發揮了作用,他主導開設的高原病科也為西進的建設者們提供了完善的搶救治療環境,他撰寫的《高原保健手冊》和《高原疾病預防常識》被送到最前沿的施工者手中。他參與指導下,青藏鐵路建設工程沿線建立了三級醫療機構,五年建設期間未發生一例因高原病死亡,創造了高原醫學史上的奇跡。
頒獎詞。
喝一口燒不開的水,咽一口化不開的糌粑,封存舍不得的親情,是因為心里有放不下的夢,缺氧氣,不缺志氣,海拔高,目標更高,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條路,開辟了一條路。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與頒獎詞揭秘篇九
孫家棟——功勛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王鋒——三闖火海救人英雄。
支月英——扎根鄉村36年的最美教師。
秦玥飛——"耶魯"村官。
張超——壯烈犧牲的殲15飛行員。
李萬君——大國工匠。
梁益建——仁心醫者,上千重度駝背者因他挺直腰桿。
郭小平——紅絲帶學校創辦人。
阿布列林·阿布列孜——"新疆焦裕祿"。
潘建偉——功勛科學家,中科院院士、"量子衛星之父"。
特別致敬:中國女排。
孫家棟。
星斗煥文章。
孫家棟,87歲,是中國第一枚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顆遙感探測衛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是中國通信衛星、氣象衛星、資源探測衛星、北斗導航衛星等第二代應用衛星的工程總師,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
他的一生與中國航天的多個第一密切相連,他領導下所發射的衛星奇跡般地占整個中國航天飛行器的三分之一。20xx年,他獲得中國國家科技獎。
急國家之所急,想國家之所想,一切從國家的需要出發,孫家棟親歷、見證、參加、領導了中國航天從起步到目前為止的全部過程。
面對孫家棟,《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杜玉波說"東方紅"響徹環宇,"嫦娥號"長袖善舞,仰望星空,我們不能忘記這位為祖國默默耕耘的航天人。
頒獎辭。
來自 www.tb8k.com
少年勤學,青年擔綱,你是國家的棟梁。導彈、衛星,嫦娥,北斗。滿天星斗璀璨,寫下你的傳奇。年過古稀未伏櫪,猶向蒼穹寄深情。
王鋒。
忠義感乾坤。
王鋒,38歲,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廣陽鎮古城村人。
20xx年5月18日凌晨,南陽市臥龍區西華村一棟民宅突發大火,濃煙迅速吞沒了整棟樓房。租住在一樓的王鋒發現火情后,義無反顧地三次沖入火場救人,20多位鄰居無一傷亡。第三次從火場出來時,王鋒快被燒成了"炭人",渾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從住處到臨近的張衡路口,大約五六十米的距離,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腳印。
王鋒的傷情牽動著千萬人的心,短短六天時間,收到社會各界捐款兩百多萬元。10月1日下午,王鋒突發肺栓塞,全力搶救無效離世。
妻子潘品最了解丈夫的品性,她知道在王鋒沉默的外表下有著堅毅的力量,她說,"他這樣做,我一點都不奇怪,他平時就是這樣的人,他要不這樣就不是他了。"。
頒獎辭。
來自 www.tb8k.com
面對千度的烈焰,沒有猶豫,沒有退縮,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帶血的腳印,刻下你的無私和無畏,高貴的靈魂浴火涅槃,在人們的心中永生。
芳蘭振蕙葉。
支月英,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
1980年,江西省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只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公里,離鄉鎮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
36年來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帶出了1000多名孩子,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
"有的人說我是傻子,說我特傻,我是這樣想的,山里需要我這樣的傻子。"支月英如是說。
面對支月英,《感動中國》推選委員于丹說,在日新月異的時代里,選擇堅守不容易,她的不言之教,已經讓學生看見了什么是良知和操守。
頒獎辭。
來自 www.tb8k.com
你跋涉了許多路,總是圍繞著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堅守才有希望,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辮。
秦玥飛。
君子通大道。
秦玥飛,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和政治學專業的高材生,現任湖南省衡山縣福田鋪鄉白云村大學生村官、黑土麥田公益(serveforchina)聯合發起人。大學畢業時,秦玥飛選擇回到祖國農村服務,至今已是第六個年頭。
20xx年,秦玥飛到衡山縣賀家鄉任大學生村官,為當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統,硬化道路、安裝路燈,修建現代化敬老院,為鄉村師生配備平板電腦開展信息化教學……20xx年被評為央視"最美村官",立個人一等功一次。
20xx年服務期滿,秦玥飛認為"輸血"并非最可持續的鄉村發展模式,放棄提拔機會,轉至白云村續任大學生村官,用"造血"建設鄉村。他帶領村民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山茶油產業,通過創業創新為當地創造可持續發展動力。
為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服務鄉村,秦玥飛與耶魯中國同學發起了"黑土麥田公益"項目,招募支持優秀畢業生到貧困縣從事精準扶貧和創業創新。20xx年,吸引了30名來自北大、清華、耶魯、加州等名校的"鄉村創客",服務于15個貧困村。
秦玥飛說,"我必須得了解我自己國家的最普通的老百姓,他們的生活當中有什么樣的酸甜苦辣,用自己的所學、所長去改變,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好。"。
頒獎辭。
來自 www.tb8k.com
在殿堂和田壟之間,你選擇后者,腳踏泥濘,俯首躬行,在荊棘和貧窮中拓荒。灑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種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靜待收獲的時節。
張超。
浩氣展虹霓。
張超,30歲,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正營職中隊長,一級飛行員。
20xx年4月27日,張超在駕駛艦載戰斗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接地時,突發電傳故障,危機關頭,他果斷處置,盡努力保住戰機,推桿無效、*跳傘,墜地受重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
張超是"海空衛士"王偉生前所在部隊優秀的三代機飛行員,全團6名"尖刀"隊員中最年輕的一員,曾數十次帶彈緊急起飛驅離外軍飛機。
事故發生后,張超在送往醫院的過程中,團長張葉一直陪在他身邊,清楚記得張超說的最后一句話:"團長,我還能不能飛".
張超走了,留下剛剛滿兩歲的女兒和妻子,帶著深深的遺憾走了,再有半個月就要著艦飛行了,這一直是他的心愿。
面對張超,《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時文潮說,我們必須牢記每一位軍人的犧牲,都是在為國家換來更多的安寧和幸福。
頒獎辭。
來自 www.tb8k.com
那四點四秒,祖國失去了優秀的兒子。你循著英雄的傳奇而來,向著大海的方向去,降落,你對準航母的跑道,再次起飛,你是戰友的航標。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與頒獎詞揭秘篇十
微弱的燈,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紅的灶,氤氳出親情的味道。這陋巷中的廚房,烹煮焦慮和苦澀,端出溫暖和芬芳,慣看了悲歡離合,你們總是默默準備好炭火。
遠去的20xx年,有難關、有難題,更讓人難忘,也因此,感動在這一年變得必須、必要、也那么必然。20xx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感動更大的分量。
在江西南昌一家醫院旁邊的小巷子里有一個特殊的廚房,每到飯點,這里都特別熱鬧,空氣當中混雜著各種飯菜的香味,雖然沒有什么山珍海味,但卻處處充滿著親情的溫暖。
小巷與江西省腫瘤醫院一墻之隔,這些忙碌著的都是病人家屬。他們來到這里炒幾個菜,讓病床上的親人能吃到家的味道。一日三餐,爐火熊熊,人流熙攘,這個專為病人提供爐火的廚房,被人們稱為“抗癌廚房”,廚房的主人就是萬佐成、熊庚香夫婦。
從腫瘤醫院旁小巷里的油條攤位到炒1個菜收1元的“抗癌廚房”,18年來,江西南昌夫婦萬佐成和熊庚香與癌癥病人相伴,用愛心守護他們。如今,已近70的他們,依然凌晨四點起床備好爐火,迎接每一天的新老客人,365天從不離開。這對夫妻的初心十分簡單:“有的病治不好了,但能讓病人吃好一些,家屬的遺憾也能少一些。”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與頒獎詞揭秘篇十一
張玉滾大學畢業后,放棄在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從一名每月拿30元錢補助、年底再分100斤糧食的民辦教師干起,一干就是。學校地處偏僻,路沒修好時,他靠一根扁擔,一挑就是5年,把學生的課本、文具挑進了大山。他是這里的全能教師,手執教鞭能上課,掂起勺子能做飯,握起剪刀能裁縫,打開藥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勞,“80后”的他鬢角斑白、臉上布滿皺紋。
頒獎辭:
扁擔窄窄挑起山鄉的未來。
板凳寬寬穩住孩子們的心。
前一秒劈柴生火。
下一秒執鞭上課。
艱難斑駁了歲月。
風霜刻深了皺紋。
有人看到你的滄桑。
更多人看到你年輕的心。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與頒獎詞揭秘篇十二
【頒獎詞】窄條凳,自行車,弓腰扛背,沐雨櫛風,身邊的人們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標只有一個。刀剪越磨越亮,照見皺紋,照見你的夢。吆喝漸行漸遠,一摞一摞硬幣,帶著汗水,沉甸甸稱量出高尚。
【人物事跡】。
8月9日,吳錦泉收聽廣播時得知甘肅舟曲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將磨刀掙來的硬幣湊上1000元錢送給紅十字會捐給災區。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吳錦泉得知此消息后,將兩年來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掙下的1966.2元辛苦錢,通過紅十字會捐給災區。自汶川地震之后,累計捐款37000多元錢。吳錦泉,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過八旬,僅靠磨刀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兩口還住在三間破舊的瓦房里,但他關心社會,為村里修橋補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兒,將自己的辛苦錢毫無保留地捐獻出來。
【張寶艷秦艷友陽春布德澤】。
【頒獎詞】尋尋覓覓,凄凄慘慘戚戚。寶貝回家,路有多長?茫茫暗夜,你們用父母之愛,把燈火點亮。三千個日夜奔忙,一千個家庭團聚。你們連綴起星星點點的愛,織起一張網。網住希望,網住善良。
【人物事跡】。
夫婦二人建起“寶貝回家尋子網”幫助家長們尋找孩子。為了運營好網站張寶艷辭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職志愿者。張寶艷提出的`“關于建立打擊dna數據庫的建議”得到公安部采納dna數據庫為偵破案件、幫被拐兒童準確找到親人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成立8年來“寶貝回家尋子網”不斷壯大志愿者發展到15萬多人遍布全國各地成為照亮寶貝回家路的一支中堅力量。目前“寶貝回家”尋子網是唯一與公安部打拐辦合作的全國性尋子網站截至11月“寶貝回家”志愿者協會幫助超過1200個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尋找到親人。
【郎平雄心志四海】。
更多。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與頒獎詞揭秘篇十三
張定宇:
現在回頭去看去年,壯烈但是也很平常,它就是我們的一個工作,它是你應盡的這份職責。
《感動中國》頒獎辭
步履蹣跚與時間賽跑
只想為患者多贏一秒
身患絕癥與新冠周旋
顧不上親人已經淪陷
這一戰 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間
那一晚 歌聲飄蕩在城市上空
我們用血肉筑成新的長城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 張定宇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與頒獎詞揭秘篇十四
鐘揚長期致力于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率領團隊在青藏高原為國家種質庫收集了數千萬顆植物種子;鐘揚援藏,足跡遍布西藏最偏遠、最艱苦的地區,長期的高原工作讓他積勞成疾,多次住進醫院,但他都沒有停下工作。多年來,鐘揚為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9月25日,鐘揚在內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逝世。年4月,中宣部授予鐘揚“時代楷模”稱號。
頒獎辭: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達植物生長的最高極限,跋涉十六年,把論文寫滿高原。倒下的時候雙肩包里藏著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熱愛的藏波羅花,不屑于雕梁畫棟,只綻放在高山礫石之間。
2、杜富國:傷情牽動國人心的排雷戰士。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復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國對戰友喊出“你退后,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同組戰友安然無恙。
杜富國的傷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人們通過各種形式向他表達慰問。國防部評價說:杜富國同志面對危險、舍己救人,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新時代革命軍人的使命擔當。
頒獎辭:
你退后,讓我來!六個字鐵骨錚錚,以血肉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戰友們拉著手趟過雷場。你聽,那嘹亮的軍歌是對英雄的禮贊!
3、呂保民:勇斗歹徒的退伍軍人。
2018年9月8日,呂保民在幸福北街菜市場發現一男子持刀搶劫,上前制止,被歹徒連刺五刀,身受重傷。最后在村民們幫助下,歹徒被制服。呂保民其見義勇為的事跡得到廣大群眾的贊譽。
頒獎辭:
身在市井未曾放下心中豪情,曾經軍旅豈容兇殘鬧市橫行。于人群中挺立,喝斷的路,聚攏起民間的正氣。俠隱于市見義而勇,勇不在于強悍,而在于無所畏懼!
4、馬旭:分毫積攢千萬捐贈的老人。
2018年,武漢一位退休老人向家鄉木蘭縣教育局捐贈1000萬元,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筆巨款是馬旭與丈夫一分一毫幾十年積累而來。他們至今生活簡樸,住在一個不起眼的小院里。網友紛紛向兩位老人致敬、點贊。
頒獎辭:
少小離家鄉音無改,曾經勇冠巾幗如今再讓世人驚嘆。以點滴積蓄匯成大河灌溉一世的鄉愁,你畢生節儉只為一次奢侈,耐得清貧守得心靈的高貴。
5、劉傳健:中國民航英雄機長。
“大家以后每次坐飛機,希望都是安全的”
今年央視春晚上,川航英雄機長劉傳健和他的機組成員一同亮相,給全國人民拜年。時隔十幾天,劉傳健又站上全國舞臺,這次他登上了“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面對鮮花和掌聲,他說,“大家的掌聲是對我的鼓勵,大家以后每次坐飛機,希望都是安全的。”
時隔近一年,大家依然會用“驚心動魄”來形容那次航行任務。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然發生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緊急狀況。生死關頭,劉傳健果斷應對,帶領機組成員臨危不亂、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
之后,中國民航局和四川省政府授予川航3u8633航班機組“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稱號,授予機長劉傳健“中國民航英雄機長”稱號。經歷了為期6個月的康復療養后,2018年11月16日,川航英雄機組再次重返藍天。“我們將盡心執飛好每一個航班,確保安全飛行。”在接到復飛指令后,機長劉傳健表示。
頒獎典禮現場,當主持人再次談及那次飛行任務,劉傳健并沒有過多地描述他當時的壯舉,而是向觀眾講述當時同行機組人員的故事,“他們在關鍵時刻讓旅客放心,在有的旅客沒有系好安全帶和戴氧氣面罩的情況下,幫助他們系上,其中有一個乘務員在幫助旅客系安全帶后,自己沒有安全帶可以系,就叫旅客從后面抱住她,飛機落地后,她發現后背是冰涼冰涼的,才發現是旅客流的眼淚把她的衣服打濕了。”
頒獎辭:
儀表失靈,你越發清醒;乘客的心懸得越高,你肩上的責任越重。在萬米高空的險情中如此從容。別問這是怎么做到的。每一個傳奇背后,都隱藏著堅守和執著。
6、其美多吉: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
“雪山信使”其美多吉:
翻越雪線郵路30年“我就是郵件的保護神”
穿著一身紅色藏族傳統服飾,四川省甘孜縣郵政分公司長途郵車駕駛員其美多吉盛裝出現在“感動中國20人物”頒獎典禮現場,這是繼王順友入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后,時隔,中國郵政第二位登上“感動中國”盛典舞臺的員工。
川藏線康定至德格這條險路,平均海拔超過3500米,被稱為雪線郵路,途中的雀兒山被稱為“雄鷹都飛不過去的山”。可其美多吉卻已在這條雪線郵路上來回翻越了30年,他更是被鄉親們稱為“雪山上的雄鷹”。
在此前接受封面新聞記者的采訪時,其美多吉談到自己最幸福的時刻就是每年送高考通知書的時候。每年此時,德格縣的鄉親們都會從家里跑到郵車的分揀點,一看到綠色的郵車停靠,便會一起圍過來。“本來是應該讓我們的快遞員分揀好再遞上門的,但是鄉親們可等不了。”這時候,看著鄉親和孩子們臉上期盼的目光,其美多吉就會感覺這不僅是一份工作,“這真的就是在做善事,也是我做這份工作最幸福的時候。”
30年來走過的雪線郵路是孤獨的,但他從來沒有后悔過。“特別是臨近春節,別人在家團圓,只有我們開著郵車,離家越來越遠。其實,我們心里也盼著團圓啊,但我們的工作不能停下來,郵車必須得走。
頒獎辭:
三十忠誠風與雪,萬里郵路云和月。雪山可以崩塌,真正的漢子不能倒下。雀兒山上流動的綠,生命禁區前行的旗,蜿蜒的郵路是雪山的旋律。堅強的多吉,你唱出高原上最深沉的歌。
7、王繼才王仕花:守島衛國32年的夫婦。
江蘇灌云縣開山島位于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僅有兩個足球場大小。1986年,26歲的王繼才接受了守島任務,從此與妻子王仕花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
頒獎辭:
浪的執著、礁的頑強、民的本分、兵的責任。島再小也是國土,家未立也要國先安。三十二年駐守,三代人無言付出兩百面旗幟收藏了太多風雨。濤拍孤島岸、風頌赤子心!
8、張渠偉:六年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干部。
“半盲”扶貧局長張渠偉:
推遲手術奮斗在脫貧攻堅第一線。
2月18日晚,下鄉歸來的張渠偉在忙碌一天后并未選擇回家休息,而是來到了單位會議室觀看節目。節目播出后,同事朋友的祝賀紛紛如期而至,而他本人卻感到:“內心很平靜。”
自3月擔任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以來,張渠偉為渠縣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貧困人口脫貧、130個貧困村脫貧和整縣摘帽貢獻了健康、智慧和熱血。由于常年熬夜和超負荷工作,張渠偉還患上了嚴重的“耳石癥”和“青光眼”,住院期間,他曾3次拔掉“輸液管”偷偷回到了工作崗位。
最嚴重的時候,醫生曾要求他立即住院,接受手術治療,否則就有可能失明。可是他卻說:“沒時間住院啊,能不能先利用藥物保守治療?”帶著3個月的藥物,張渠偉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一樁一樁的工作讓他分身乏術,連復查都是通過電話聯系醫院,讓醫生根據口述癥狀幫忙開藥。
真情的付出也有了回報。據數據統計,渠縣四年共減貧136610人,貧困發生率從12.1%降到0.6%,這一條扶貧之路,張渠偉走得辛苦,卻依舊堅定。
“獲此殊榮,我僅是扶貧戰線的代表之一。”節目播出后,張渠偉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份殊榮對他而言更多的是壓力和責任。“唯有扎根扶貧一線,更加努力地工作和頑強地拼搏,為脫貧攻堅做出積極貢獻!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張渠偉說。
頒獎辭:
扶貧必須精準,不落一人一戶。病情迫在眉睫,卻一拖再拖。扎下帳篷,扎下了根,簽上名字,就立下了軍令狀。沒有硝煙的戰場,你負了傷,泥濘的大山,你走出了路。山上的果實熟了,人們的心熱了。
9、張玉滾:擔起鄉村未來的80后教師。
張玉滾大學畢業后,放棄在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從一名每月拿30元錢補助、年底再分100斤糧食的民辦教師干起,一干就是。學校地處偏僻,路沒修好時,他靠一根扁擔,一挑就是5年,把學生的課本、文具挑進了大山。他是這里的全能教師,手執教鞭能上課,掂起勺子能做飯,握起剪刀能裁縫,打開藥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勞,“80后”的他鬢角斑白、臉上布滿皺紋。
頒獎辭:
扁擔窄窄,挑起山鄉的未來;板凳寬寬,穩住孩子們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執鞭上課。艱難斑駁了歲月,風霜刻深了皺紋,有人看到你的滄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輕的心。
10、程開甲:兩彈一星功勛。
1946年8月,程開甲赴英留學。新中國成立后,程開甲放棄了國外優厚條件回到中國,1960年,加入到我國核武器研究的隊伍,從此消失20余年。從1963年第一次踏進羅布泊到1985年,程開甲一直生活在核試驗基地,為開創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程開甲設計了中國第一個具有創造性和準確性的核試驗方案,設計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彈、氫彈,導彈核武器、平洞、豎井和增強型原子彈在內的幾十次試驗。
頒獎辭:
空投、平洞、豎井、朔風、野地、黃沙,戈壁寒暑成大器,于無聲處起驚雷!一片赤誠、一生奉獻,一切都和祖國緊緊相聯。黃沙百戰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鱗開!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與頒獎詞揭秘篇十五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條全程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線郵路,來自黨中央的聲音、四面八方的郵件通過這條郵路送往雪域的各個角落,其美多吉在雪線郵路上工作了29年,行駛里程相當于繞赤道35圈。29年來,他駕駛的郵車從未發生一次責任事故,圓滿完成了每一次郵運任務。
頒獎辭:
三十忠誠風與雪。
萬里郵路云和月。
雪山可以崩塌。
真正的漢子不能倒下。
雀兒山上流動的綠。
生命禁區前行的旗。
蜿蜒的郵路是雪山的旋律。
堅強的多吉。
你唱出高原最深沉的歌。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與頒獎詞揭秘篇十六
江蘇灌云縣開山島位于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僅有兩個足球場大小。1986年,26歲的王繼才接受了守島任務,從此與妻子王仕花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
頒獎辭:
浪的執著礁的頑強。
民的本分兵的責任。
島再小也是國土。
家未平要國先安。
三十二年駐守。
三代人無言付出。
兩百面旗幟。
收藏了太多風雨。
濤拍孤島岸。
風頌赤子心。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與頒獎詞揭秘篇十七
瘦弱的孩子需要關愛,這間病房改成的教室,是溫暖的避難所。你用十二年艱辛,呵護孩子,也融化人心,郭校長,你是風雨中張開羽翼的`強者。
郭小平,2004年,臨汾第三人民醫院院長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區的幾個孩子到了上學年齡卻沒法上學,便和同事一起辦起了“愛心小課堂”,在社會各界的幫助和支持下,2006年9月1日,臨汾紅絲帶學校正式掛牌成立,2011年學校被列入正式國民教育序列。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與頒獎詞揭秘篇十八
鐘揚長期致力于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率領團隊在青藏高原為國家種質庫收集了數千萬顆植物種子;鐘揚援藏,足跡遍布西藏最偏遠、最艱苦的地區,長期的高原工作讓他積勞成疾,多次住進醫院,但他都沒有停下工作。多年來,鐘揚為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9月25日,鐘揚在內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逝世。204月,中宣部授予鐘揚“時代楷模”稱號。
頒獎辭:
超越海拔六千米。
抵達植物生長的最高極限。
跋涉十六年。
把論文寫滿高原。
倒下的時候。
雙肩包里藏著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
你熱愛的藏波羅花不求雕梁畫棟。
只綻放在高山礫石之間。
杜富國:傷情牽動國人心的排雷戰士。
年10月11日下午,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復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國對戰友喊出“你退后,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同組戰友安然無恙。杜富國的傷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人們通過各種形式向他表達慰問。國防部評價說:杜富國同志面對危險、舍己救人,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新時代革命軍人的使命擔當。
頒獎辭:
你退后讓我來。
六個字鐵骨錚錚。
以血肉擋住危險。
哪怕自己墜入深淵。
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
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
戰友們拉著手趟過雷場。
你聽那嘹亮的軍歌。
是對英雄的禮贊。
呂保民:勇斗歹徒的退伍軍人。
2018年9月8日,呂保民在幸福北街菜市場發現一男子持刀搶劫,上前制止,被歹徒連刺五刀,身受重傷。最后在村民們幫助下,歹徒被制服。呂保民其見義勇為的事跡得到廣大群眾的贊譽。
頒獎辭:
生在市井。
未曾放下心中豪情。
曾經軍旅。
豈容兇殘鬧市橫行。
于人群中挺立。
喝斷__的路。
聚攏起民間的正氣。
俠隱于市見義而勇。
勇不在于強悍而在于無所畏懼。
馬旭:分毫積攢千萬捐贈的老人。
2018年,武漢一位退休老人向家鄉木蘭縣教育局捐贈1000萬元,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筆巨款是馬旭與丈夫一分一毫幾十年積累而來。他們至今生活簡樸,住在一個不起眼的小院里。網友紛紛向兩位老人致敬、點贊。
頒獎辭:
少小離家鄉音無改。
曾經勇冠巾幗。
如今再讓世人驚嘆。
你點滴積蓄。
匯成大河灌溉一世的鄉愁。
你畢生節儉。
只為一次奢侈。
耐得清貧。
守得心靈的高貴。
劉傳健:中國民航英雄機長。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然發生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緊急狀況,這是一種極端而罕見的險情。生死關頭,劉傳健果斷應對,帶領機組成員臨危不亂、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
頒獎辭:
儀表失靈你越發清醒。
乘客的心懸的越高你的責任越重。
在萬米高空的險情中。
如此從容。
別問這是怎么做到的。
每一個傳奇背后。
都隱藏著堅守和執著。
其美多吉: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條全程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線郵路,來自黨中央的聲音、四面八方的郵件通過這條郵路送往雪域的各個角落,其美多吉在雪線郵路上工作了29年,行駛里程相當于繞赤道35圈。29年來,他駕駛的郵車從未發生一次責任事故,圓滿完成了每一次郵運任務。
頒獎辭:
三十忠誠風與雪。
萬里郵路云和月。
雪山可以崩塌。
真正的漢子不能倒下。
雀兒山上流動的綠。
生命禁區前行的旗。
蜿蜒的郵路是雪山的旋律。
堅強的多吉。
你唱出高原最深沉的歌。
王繼才、王仕花:守島衛國32年的夫婦。
江蘇灌云縣開山島位于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僅有兩個足球場大小。1986年,26歲的王繼才接受了守島任務,從此與妻子王仕花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
頒獎辭:
浪的執著礁的頑強。
民的本分兵的責任。
島再小也是國土。
家未平要國先安。
三十二年駐守。
三代人無言付出。
兩百面旗幟。
收藏了太多風雨。
濤拍孤島岸。
風頌赤子心。
張渠偉:六年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干部。
張渠偉同志自3月擔任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以來,為渠縣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貧困人口脫貧、130個貧困村脫貧和整縣摘帽貢獻了健康、智慧和熱血。由于長年熬夜和超負荷工作,張渠偉患上嚴重的“耳石癥”和“青光眼”,但他從不懼怕,晝夜戰斗在攻堅一線。
頒獎辭:
扶貧必需精準不落一人一戶。
病情迫在眉睫卻一拖再拖。
扎下帳篷扎下了根。
簽上名字就立下了軍令狀。
沒有硝煙的戰場你負了傷。
泥濘的大山你走出了路。
山上的果實熟了。
人們的心熱了。
張玉滾:擔起鄉村未來的80后教師。
張玉滾大學畢業后,放棄在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從一名每月拿30元錢補助、年底再分100斤糧食的民辦教師干起,一干就是。學校地處偏僻,路沒修好時,他靠一根扁擔,一挑就是5年,把學生的課本、文具挑進了大山。他是這里的全能教師,手執教鞭能上課,掂起勺子能做飯,握起剪刀能裁縫,打開藥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勞,“80后”的他鬢角斑白、臉上布滿皺紋。
頒獎辭:
扁擔窄窄挑起山鄉的未來。
板凳寬寬穩住孩子們的心。
前一秒劈柴生火。
下一秒執鞭上課。
艱難斑駁了歲月。
風霜刻深了皺紋。
有人看到你的滄桑。
更多人看到你年輕的心。
程開甲:兩彈一星功勛。
1946年8月,程開甲赴英留學。新中國成立后,程開甲放棄了國外優厚條件回到中國,1960年,加入到我國核武器研究的隊伍,從此消失20余年。從1963年第一次踏進羅布泊到1985年,程開甲一直生活在核試驗基地,為開創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程開甲設計了中國第一個具有創造性和準確性的核試驗方案,設計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彈、氫彈,導彈核武器、平洞、豎井和增強型原子彈在內的幾十次試驗。
頒獎辭:
空投平洞豎井。
朔風野地黃沙。
戈壁寒暑成大氣。
于無聲處起驚雷。
一片赤誠一生奉獻。
一切都和祖國緊緊相連。
黃沙百戰穿金甲。
甲光向日金鱗開。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與頒獎詞揭秘篇十九
最先出發,最快抵達,為危難的鄉親奉上最好的年華。欠身體一臺手術,欠妻子一個告別,欠父母一次團圓。洪水洶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過后,你是天空中燦爛的霞。
陳陸(1984年2月—7月22日),男,漢族,籍貫江蘇江都,出生于安徽合肥,大學本科學歷,12月參加消防工作,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隊級正職、一級指揮員消防救援銜,曾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20夏天,安徽廬江縣遭受百年一遇洪災。7月22日,廬江縣石大圩漫堤決口,約6500人被洪水圍困,情況危急。當天,安徽省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陳陸帶領大隊輾轉5個鄉鎮,連續奮戰,成功轉移群眾2665人。在營救過程中,決口突然擴大,救援隊員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渦側翻,年僅36歲的陳陸英勇犧牲。“放心,我會守好廬江”,是陳陸對父親的承諾,也是他用生命兌現的對國家和人民的承諾。
1月,被追授年“最美應急管理工作者”稱號;1月7日,被追授“安徽省防汛救災先進個人”稱號;2月17日,陳陸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與頒獎詞揭秘篇二十
1946年8月,程開甲赴英留學。新中國成立后,程開甲放棄了國外優厚條件回到中國,1960年,加入到我國核武器研究的隊伍,從此消失20余年。從1963年第一次踏進羅布泊到1985年,程開甲一直生活在核試驗基地,為開創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程開甲設計了中國第一個具有創造性和準確性的核試驗方案,設計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彈、氫彈,導彈核武器、平洞、豎井和增強型原子彈在內的幾十次試驗。
頒獎辭:
空投平洞豎井。
朔風野地黃沙。
戈壁寒暑成大氣。
于無聲處起驚雷。
一片赤誠一生奉獻。
一切都和祖國緊緊相連。
黃沙百戰穿金甲。
甲光向日金鱗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