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乃政治之根本。中國共產黨堅守江山,實則守護的是民心所向。身為黨員干部,我們深知: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渝追求,亦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紅線。我們要深刻領會,矢志不渝地踐行這一崇高目標。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1
春拂大地,萬物煥新,全國“兩會”如期而至,這是一場議大事、謀大計、觀大局、察大勢的大會,是一場凝聚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磅礴力量的盛會。今年的“兩會”重點突出、亮點紛呈,涉及國家發展戰略、經濟形勢、社會民生的方方面面。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并發表了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讓我為之振奮。我將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扛起民營企業家的責任和擔當,按照“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目標要求,把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貫徹到工作中。
要聚焦主業,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和不確定性,但同時也蘊含著巨大的機遇和發展空間。我們將繼續緊緊圍繞建筑施工主業,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打造精品工程,提升城市品質,不斷推進集團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要守正創新,推動制造走向智造。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我們將加快集團傳統制造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線轉型,推動制造向智造升級,以“新質生產力”推動建筑業現代化轉型。同時發揮集團在建筑全產業鏈中的先發優勢,積極參與推動各方合作,推動產業協同創新。
要深耕教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強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加快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方位培養用好人才”。我們將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部署中精準定位,充分發揮集團從小學到大學、從普通教育到職業教育的全方位辦學體系優勢,以高質量人才培養、高水平科學研究、高素質教師隊伍、高效能社會服務,為我省加快人才強省提供助力。
要開拓市場,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我們將抓住“一帶一路”和中非農業合作的歷史新機遇,利用集團在海外工程承包、施工管理和項目實施方面的豐富經驗,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帶領國內農業龍頭企業走出去,深化合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實現共贏。
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2
2024年3月5日,舉世矚目的全國“兩會”勝利開幕,我感到無比振奮、鼓舞人心。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當日下午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們必須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各地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下沉江蘇代表團發表的重要講話和李強總理做的《政府工作報告》,我深感進一步堅定了信心、鼓足了干勁。結合工作實際,有了如下幾點思考和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江蘇發展、情系江蘇人民,作為江蘇黨員干部,我們要始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在立足崗位履職盡責,努力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第一,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提升基層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嚴格落實基層黨支部“三會一課”等基本制度,持續深化聚焦“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不斷鞏固拓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成果,認真組織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履職能力,增強系統性工作思維能力,優化工作方式方法,切實提升整體戰斗力。
第二,堅持守住底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始終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按照市委提出的“七個強市”奮斗目標要求,認真做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任務。要堅持高質量發展集生產、生活、生態為一體的現代都市農業為發展目標,積極推進農業生產耕種收環節的機械化率,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培育農機專業合作社。積極推進良種良法,改進耕作技術,加強農民田間管理培訓,提高管理水平,有序推進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方式,大力發展農村灌溉水網、交通道路等基礎設施,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大力發展綠色生態、休閑觀光、市場創匯及現代科技農業。
第三,堅持發展為要,幫助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我們深知: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要抓住產業振興這個關鍵,加強調查研究,認真謀劃產業發展,推動產業提質升級,助力群眾穩定增收,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奠定基礎。要大力發展林菌、林藥、林禽、林畜等特色林業和林下經濟。全力推進國儲林項目建設,做好“國儲林+”文章,提高林業產業附加值。
第四,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們作為黨員干部,必須要深刻理解認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追求的價值目標,也是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條紅線。要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出發點是人民、落腳點是人民,把人民作為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增強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立足崗位實際,實事求是、真抓實干,把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貫穿高質量發展始終
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3
2024 年全國兩會是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通過深入學習兩會精神,我深受啟發,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真切感受到了國家發展的巨大成就以及面臨的挑戰。此外,兩會精神強調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兩會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兩會期間,代表們齊聚一堂,共同商議國家大事,這種民主集中制的體現,展示了我國政治制度的高度民主和集中統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為人民的參與提供了廣泛的渠道,使人民的意愿能夠得到充分表達。這一制度優勢不僅保障了人民的權利,還促進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發展。
國家的發展成就令人矚目。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國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顯著進步。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得以實現,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勝利。經濟持續增長,科技創新不斷突破,文化繁榮多樣,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黨的堅強領導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然而,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發展中仍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環境污染問題亟待解決,社會矛盾依然存在。但兩會的召開為我們明確了發展方向和重點,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措施。這使我明白,我們要在發展中解決問題,保持堅定信心,勇往直前。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兩會精神的核心。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內容,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關心和關愛。在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這讓我深刻認識到,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積極為人民群眾謀幸福。作為一名[具體身份],我要以兩會精神為指導,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加強學習是我的首要任務,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政治覺悟和政策水平,以更好地適應工作的需要。同時,我要立足本職工作,積極履行職責,努力為實現國家發展目標和人民幸福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將進一步深入學習兩會精神,將其內化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我會密切關注國家發展的大局,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為推動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時,我將保持創新精神和進取意識,不斷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勇于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我對國家的未來充滿信心。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將團結一心、砥礪前行,不斷創造新的輝煌。我也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心,投身到學習和工作中,為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的幸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兩會精神,努力奮斗,就一定能夠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總而言之,2024 年全國兩會精神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對國家的未來充滿希望。我將牢記自己的責任和使命,以實際行動踐行兩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