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評議通過實際課堂教學的展示,為教師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交流經驗的平臺。評議過程中,教師們會對教學過程設計思路、重難點的突破、PPT的制作效果、師生互動等方面進行詳細討論,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萬能評課語的內容,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借鑒或幫助!
萬能評課語(以優點為主)
1、教師巧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很快融入當時的課堂情境,為學習課堂知識做了很好的鋪墊。(教學方法和手段)
2、教師教學過程能關注大部分學生的聽課狀態,深入學生當中,激發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氛圍活躍。(教學環節/課堂結構)
3、教師在教學中十分注重學生的朗讀,各種形式的朗讀相結合,有效提高學習效率。(教學效果)
4、教師整堂課的語言流暢精練,表達準確到位,可見老師備課的精心細致。(教學基本功)
5、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采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養成自主讀書的好習慣,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教學手段和方法)
6、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分析處理恰當,體現語文要素,層次分明。(教學思路)
7、教師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氛圍好。(課堂結構)
8、教師教學思路清晰,能根據目標有條不紊地進行,課堂中能與學生積極互動,并及時給予學生客觀公正的評價,善于鼓勵學生。(教學思路、教學目標)
9、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循循善誘,親切引導學生學習,善于引導學生自主討論交流并總結歸納課堂相關知識點,激發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學環節/課堂結構)
10、本課教學重難點清晰明了,對文本的解讀較為詳細。(課堂結構)
建議
1、一堂課的時間有限,課堂的容量不宜太大,能夠做到一課一得就更好了。(教學過程/課堂結構、教學環節)
2、課堂導入不宜太長,如果能找準切入點,迅速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將更好。(課堂結構)
3、教師過渡語銜接自然,語言精練,教學環節環環相扣,是一堂很扎實的課,如果能夠實現教考評相結合將更好。(教師基本功)
4、本堂課要體現的語文要素是……,能夠緊扣單元要素展開教學,設計將更加合理。(教學環節、課堂結構)
5、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如果能給予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將更好。(課堂結構、時間)
1、課堂上細節講解不夠。
2、對學生的帶動性不夠。
3、整個課堂的氣氛不是很活躍,學生的興奮度還不高,上課有點放 不開。
4、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沒有設置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情景,導致這 個教學過程不連貫。
5、教師示范少,學生沒機會展示。
6、教師沒有及時幫助學生解決練習中出現的安全問題。
7、在這節課的內容安排上,課中的內容最好減少一個活動內容,否 則教學時間有點緊。
8、應教會學生如何容易處理數據,如何從數據中發現結論(規律);
9、本節課實際上不需要利用網絡教學,只需要引用多媒體課件就足矣;
10、應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新教師的缺點),注意控制課堂節 奏、語言節奏)
11、課堂教學方式較傳統,希望年輕教師要大膽探索、大膽改革。
①分析講解題目時要注意思維的擴散,要注意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分析 問題加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要注意創設例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
③可以給學生更充分的時間討論,適當控制教學節奏;
④創設的例可以增加一些難度,更好訓練學生的思維;
⑤備課要考慮多種因素,上課要靈活(遇到例,可以讓學生討論)】
公開課缺點評語
1.
(1)引課較好,考查學生的知識面;
(2)注意:不能利用多媒體代替板書;
(3)能通過分組搶答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多分幾組效果可能更佳)
(4)教學思路清晰,符合"三維目標"要求,教學實施較好,能基本體現"合作、探究、互動、評價"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課堂容量不大,可增加教學容量,以訓練接納信息和處理信息能力。
2.
(1)語速有點快;
(2)能以例貫穿課堂教學,引發學生思維、討論,促進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
(3)能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融入當時的情境,為學習知識做了很好的鋪墊,但注意不能用多媒體字幕代替板書;
(4)教學思路清晰,教學實施恰當,教學效果較好;
(5)要注意大部分同學的聽課狀態,深入到學生當中,激發大部分同學參與課堂教學之中;
(6)拓展教學較好。
3.
(1)教學基本功較扎實(教態、語言、邏輯、引導);
(2)教學思路較清晰;
(3)能利用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能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課堂實施效果較好;
(4)小亮點1:能創設小活動(不同同學用不同語速朗讀)讓學生獲得情感體會(驗);
(5)小亮點2:知識拓寬與漢語言文化節活動接軌;
(6)注意板書(不能利用屏幕打字代替板書及語言的"深情"表述)。
4.
楹聯教育是我校的一大特色,本節課是一節校本課程選修課,教師能利用歷史上的妙對及學生不了解創作的作品點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習語文學科的興趣,還有很好地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可以說利用楹聯教學把語文學科的教學與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機結合起來,既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又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還鍛煉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合作能力。
5.
(1)教學設計思路較清晰,課堂教學能根據教學設計,基本達到教學目的;
(2)能利用學生扮演等活動以及高考題的講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知識歸納較完整,課堂容量較大。
建議:
(1)語言節奏、語調要適當控制;
(2)要培養讓學生記筆記的習慣;、
(3)要引導學生學會自己歸納、總結;
(4)點評之前可先讓同學討論,以激發學生思維。
6.
(1)教學設計思路清晰,教學實施能以例引發學生思考討論,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基本上能體現三維目標,較好達到教學目的;(知識的教育性)
(2)建議:
①應更"解放"學生,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②應突出語言學科聽、說、讀、寫四個環節的教學;
③注意控制語言的節奏、語調、"激情"教學(包括肢體語言和使用);
④板書!
7.
(1)能通過創設活動,情景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2)能讓學生利用English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訓練學生思維及口語能力;
(3)能利用多媒體直觀教學,對課堂教學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4)建議:
①教師應加強本身的口語水平,以創設更好的語言環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②"情感教學"方面有待加強;
③應充分"釋放"(解放)(調動)學生,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的能力;
(5)本節課重在知識講授及訓練學生聽、說、讀、寫方面能力,基本達到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