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學生的體質健康愈發受到重視。小學階段是奠定健康體魄的基礎時期,完善的體質管理實施方案及措施,能有效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從合理安排體育課程、組織體育活動,到監測學生體質數據,每一項都對學生成長意義重大。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 2025 年小學體質管理實施方案及措施(最新5篇)。
2025年小學體質管理實施方案及措施 篇1
一、工作目標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教育部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制定我校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方案。
二、組織機構
成立樹人景瑞小學“體質健康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學校“體質健康”工作。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下組下設辦公室在教導處,王國榮任辦公室主任,李潔、何恩蒲、康晶、袁晗、陳虹、李強、黃淵任成員,具體負責學校“體質健康管理”相關工作。
三、工作舉措
我校以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為己任。
1、加強對學生體質健康重要性的宣傳教育引導。
2、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課程,確保不以任何理由擠占體育與健康課程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
3、保證體育活動時間,合理安排學生校內、校外體育活動時間,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全面落實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我校每天統一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
4、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我校建立“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體育教學模式,讓每位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利用課余和節假日時間積極參加足球、籃球、排球等項目的訓練。組織開展“全員運動會”“全員籃球賽”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教師的指導要貫穿課程的整個過程。
5、積極完善體質健康管理評價考核體系,對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參加體育競賽的,要從實際出發,分類指導,進行評價。學校要健全家校溝通機制,及時將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和健康體檢結果反饋家長,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嚴格落實《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要求,完善中小學生視力、睡眠狀況監測機制。
6、做好體質健康監測。我校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辦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對體質健康管理內容定期進行全面監測,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檔案,真實、完整、有效地完成測試數據上報工作,研判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制定相應的體質健康提升計劃。
全校各班級必須嚴格按照課表開展體育課,做到有課前設計,保證體育課的上課質量,不得讓學生自由活動或者簡單應付。各科教師必須按時下課,不得占用學生的課件活動時間。中午課間活動和下午課外活動時間,各班級不得占用,必須保證學生充足的課外活動時間。體育教師要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加強體育教學工作,確保學生測試達標。各班級要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從作業、測試等方面減少學生身心壓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四、保障措施
為了保障方案的落實,學校“體質健康管理”領導小組加強工作督導,進行責任追究。
全體教職工要嚴格按照上級規定認真落實好“體質健康管理”工作,對學校的工作安排不上心、走過場的,對工作蜻蜓點水、不認真落實的,學校將進行追責問責。特別是交差了事,造成工作失誤的,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的,年度考核定為不合格。造成重大責任事故的,交上級部門處理,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025年小學體質管理實施方案及措施 篇2
一、指導思想
為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學生體質健康檢測評價辦法》和《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條例》有關要求,根據省教育廳《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方案(2016-2020)》和市教育局年度工作計劃安排,結合我校實際,指定《2021年南大附小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實施方案》。
二、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執行組長:
組員:體育組、總務處、保健室、四年級班主任
項目負責:體育組老師、保健教師
三、監測對象
本校四年級的在校學生
四、樣本量
本校四年級男、女各30名學生
五、監測時間與地點
時間:素質項目在12月22日
地點:素質項目在操場
如遇雨天身體素質測試項目改在:教學樓四樓仰臥起坐)。
六、職責分工
體育組:
1、為監測工作的牽頭單位,協調各部門按照工作計劃有序推進。
2、負責具體的組織實施體質監測工作。
3、科學制定監測流程和場地器材的布置。
4、根據監測數據及時調整體育教學方案,做好干預措施,提高整體素質水平的提高
總務處:
1、提供監測工作必須的應急車輛。
2、協助體育組做好身體素質測試現場的安保工作。
3、負責監測工作的工作用餐。
保健室:
1、負責健康監測工作。
2、科學制定監測流程和場地儀器的布置。
3、對學生進行飲食養指導,保持吃動平衡。
4、做好學生身體素質測試時的急救工作,確保測試安全。
七、人員分工:
總負責:
素質檢測:
四年級負責人
八、安全應急預案
為了使本次測試工作盡可能的減少意外傷害,特制定本次活動的安全應急預案
班主任和各班體育教師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
做好50x8往返跑的準備活動和運動創傷的預防工作,班主任和體育老師要提前對學生進行篩查,確保身體不適者不參加測試。
加強運動場地、器材的安全檢查,由總務處和體育組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場地、器材進行整治和維修,確保安全。
維護好測試期間運動場地內的秩序。每位帶隊教師要維護好場內秩序,防止擁擠和撞傷人員。
測試時出現局部擦傷應有校醫進行簡單處理。
測試時發生嚴重損傷大量出血或者昏迷休克,第一時間送至醫院,學校需配備急救車。
九、四年級順序
四年級
男1-15
素質測試——50米跑——一分鐘仰臥起坐
男16-30
素質測試——50米跑——一分鐘仰臥起坐
女1-15
素質測試——50米跑——一分鐘仰臥起坐
女16-30
素質測試——50米跑——一分鐘仰臥起坐
2025年小學體質管理實施方案及措施 篇3
為深入貫徹《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結合我校現狀,為進一步加強我校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牢固樹立和強化“健康第一”指導思想,堅持把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進一步健全完善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和學生體質健康長效機制,深化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證學校體育課和學生體育活動時間及鍛煉效果,切實加強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設施和師資隊伍建設,從嚴加強和完善學生體質健康工作的督導和評估制度,深化健康教育,實施好各項健康工作的“達標細則”,有效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我校現有學生1484人,準備通過3年左右的時間,使我校學生普遍超過國家體質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體能素質明顯提高,營養不良、肥胖、近視的發生率明顯下降,學生體質得到全面增強。
二、強化措施
1、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
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并列入課表形成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減少學生的每天體育鍛煉時間和體育課。
2、保證開齊上好體育課程及足球課。認真執行國家課程標準,保質保量開齊上好體育課。一二年級每周四節體育課,三四五六年級每周三節體育課,足球班確保每天不少于一節足球課。
3、落實學校足球校本課程。
積極開展校本課程進課堂,將學校“真實足球”校本課程落實到每周體育課中,通過足球課、足球大課間、足球聯賽、足球社團等一系列活動,做好校園足球普及和提高,以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3、保證體育教學和體育鍛煉的器材設備和場地。
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完善校園運動設施建設,添置必要的器材設備,確保安全科學適用,堅決杜絕一些器材設備被封存備檢不使用以及體育設施成人化的現象,力求盡快達標。加強體育設施的維護管理,加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
4、保證學生體質監測和學生體檢。
配齊監測器材,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及教育部要求每年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監測工作,做到一年兩次檢測。規范監測方法,公示監測結果,確保監測數據的客觀真實準確。并將監測結果在規定的時間上報。
要加強對學生的測試結果數據分析和運用,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方案。通過多種途徑向學生介紹疾病預防處方、營養處方、運動處方,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5、保證學生近視眼防控措施。
針對目前學生近視率居高不下的現狀,按照上級文件精神,要把學生近視防控工作作為一項長期重點工作,作為學校健康教育重要內容,常抓不懈。每學期要對學生視力狀況進行2次篩測并建檔。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及學生家長都要經常矯正學生不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每天科學地做好眼保健操,使學生養成科學用眼和自覺保護視力的良好習慣。
6、保證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
扎實做好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加強監督檢查和問責力度,杜絕學生飲食安全事故和傳染病的流行。要積極開展疾病預防、營養常識、衛生安全等青少年健康教育,將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學計劃。
7、保證學校“體藝2+1項目”的實施。
繼續深入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廣泛組織各種文體興趣活動小組,開展好大課間活動,每年組織召開運動會、足球聯賽等活動。
8、保證學校體育經費投入。
進一步健全對學校體育衛生投入的長效機制,將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建設、體育活動經費納入投資計劃,保證體育支出,并隨公用經費標準提高而逐步增加。
三、加強領導
學校校長是學生體質健康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安全教育和管理,指導學生科學鍛煉。加強學校體育場館、設施的維護管理,確保安全運行。完善學校體育和學生校外體育活動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安全責任,強化安全措施,建立校園意外傷害事件的應急管理機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學生意外傷害保險制度。
加大素質教育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宣傳力度,形成學校、家庭和全社會共同重視學生體質健康的氛圍。要通過多種途徑,采取多種方式廣泛傳播健康理念,使學校和家庭形成珍視健康、熱愛體育、崇尚運動、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此外,要引導家長為孩子科學合理搭配一日三餐,培養其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健康的心態,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體育鍛煉的習慣,及時糾正學生在家不良的讀書和寫字姿勢,用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參加體育鍛煉,使家長配合學校共同做好學生體質健康工作,以促進學生體質健康常態機制的形成。
2025年小學體質管理實施方案及措施 篇4
為深入貫徹教育部印發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辦法》和關于加強中小學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等“五項管理”等文件精神,堅決落實省教育廳、市教育局有關“五項管理”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做好我校“五項管理”工作,結合我校體育工作的現狀,規范我校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保證學校獲取客觀準確的學生體質健康資料,推動全體學生健身活動的開展,促進我校教育教學的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學生體質健康監測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體育教師及各班班主任
二、完善體育管理機制,明確個人職責
牢固樹立和強化“健康第一,素質第一”的指導思想,堅持把增強學生體質健康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充分保證學校體育課正常開展和學生體育活動時間及鍛煉效果。學校對此十分重視,由學校教務處主管具體的體育工作,3名體育教師工作目標明確,在開學初制定了每個年組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確保全體學生在身體素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鍛煉。下發致家長一封信,告訴家長積極配合學校督促學生積極進行自我鍛煉,合理安排學生的作息時間,并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體質健康狀況,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的鍛煉,以達到增強體質健康水平的目標。
三、強化措施,上好兩操
1、開齊體育課、保證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
建立科學的學校作息制度,開齊開足國家規定的體育課程,進一步優化體育課堂教學活動,有效落實學生眼保健操、陽光體育運動和每天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減少學生每天體育鍛煉時間,積極營造鍛煉與提高學生體質、體能素質的氛圍,使實施《國家學生體健康標準》的過程成為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抓手,切實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2、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檔案
我校按照教育部要求的每年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監測工作,做到每年秋季對學生進行體質健康監測,體質健康測試必須嚴格執行工作程序,遵守操作規定,使用國家指定的測試器材和數據匯總方式,實行技術監督和醫務保障制度,嚴格確保監測數據真實準確,并將監測結果在規定時間上報上級有關部門。
3、健康監測結果的登記與公示
學校制作《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登記卡》,把學生各項《標準》測試成績匯總后,按照《標準》的要求計算得分、評定等級,規范記錄在《標準》登記卡或錄入計算機管理系統。
對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實行統一公布制度。監測結果應遵照相關規定,經校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領導小組審議通過后公布。未公布前,任何個人不得公布和公開使用,同時將學生日常體育參與情況和監測結果定期反饋給家長。
四、開展課外體育活動,豐富學校文體生活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學校體育目的、任務的重要途徑之一。它是培養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環節,是增強體質的有效措施,是發展競技體育,發現和培養體育人材的必經之路。
(1)課間操
學校加強對課間操的管理,由體育老師按時組織。建立課間操常規,嚴格紀律,保證課間操順利開展。成立課間操檢查小組,在精神面貌、出勤人數、動作質量等方面,并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每學期一次的課間操檢查評比,由科任組長打分后公布成績。強化學生正確認識鍛煉身體的含義。
(2)班級體育鍛煉
學校組織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利用每天體育活動課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由各任課老師負責,體育教師與班主任密切配合,幫助各班制定、執行鍛煉計劃,并給予技術上的指導。班主任要把班級體育鍛煉納入班級教育計劃,做好組織發動工作,進行思想教育,保證活動時間和活動質量。學校將定期對各班鍛煉情況進行檢查評比,及時總結,形成制度。
(3)課外運動競賽
學校以全面鍛煉學生身體、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為出發點,在保證開齊、開足體育課程和課間操的基礎上,將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貫徹小型多樣、單項分散的原則,按季節氣候的不同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競賽活動、趣味運動會。力爭通過這些體育競賽活動、趣味運動會,來激發學生興趣,鍛煉學生身體,活躍學校文體生活,在校內形成濃厚的體育氛圍。
2025年小學體質管理實施方案及措施 篇5
為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工作,確保《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到規定要求,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學校學生體質健康管理辦法。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增強綜合素質為目標,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標
配齊配強體育教師,開齊開足體育課,完善辦學條件,建立健全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機制,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加強家校合作,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和綜合素養,提升學校辦學質量。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宣傳教育引導
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大課間操、課外體育鍛煉、體育競賽、班團隊活動、家校協同聯動等多種形式對學生加強體育健康教育宣傳引導,讓家長和中小學生了解運動在增強體質、促進健康、預防肥胖與近視、錘煉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體育與健康素養,增強體質健康管理的意識和能力。
(二)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課程
學校嚴格落實國家規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剛性要求,一至六年級每周4課時,確保任何教師不以任何理由擠占體育與健康課程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
(三)保證體育活動時間
全面落實大課間制度,每天安排學生上午35分鐘大課間活動,開展廣播體操、啦啦操、武術、跑操等體育活動;每節課間休息10分鐘,要求學生走出教室適量活動和放松,值周生督促檢查;合理安排學生校內、校外體育活動時間,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對體育家庭作業加強指導,提供優質的鍛煉資源,及時和家長保持溝通。
(四)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體育教師聚焦“教會、勤練、常賽”,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體育課教學模式,教會學生科學鍛煉和健康知識,指導學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運動技能和足球、籃球、排球、田徑、體操、武術等專項運動技能,每學期讓每位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開設多種體育社團活動,鼓勵學生利用課余和節假日時間積極參加足球、籃球、花式跳繩等體育社團項目的訓練;健全體育鍛煉制度,廣泛開展普及性體育運動,每期開展“藝體節”,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全員運動會”活動,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體育教研組要定期進行集中備課和集體研學,適時對體育課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
(五)加強體育課程和教材體系建設
學校從眾多體育課程項目中培育精品課程,研制課程綱要,落實課程計劃,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圍繞課程目標和運動項目特點,精選教學素材,豐富教學資源,開展各層次的訓練。以課題研究為驅動,以領雁工程“‘1+X’農村體育課程創新基地”建設為依托,豐富體育課程形態,滿足不同學生體育鍛煉需求,扎實開展體育活動,提高課程質量。
(六)完善體質健康管理評價考核體系
學校把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納入績效考核管理體系。高度重視體質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參與、體育鍛煉和競賽、健康知識、體質監測和專項運動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查機制,積極探索將體育競賽成績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對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參加體育競賽的,要從實際出發,分類指導,進行評價。健全家校溝通機制,及時將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和健康體檢結果反饋家長,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要嚴格落實《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要求,完善中小學生視力、睡眠狀況監測機制。
(七)做好體質健康監測
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辦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對體質健康管理內容定期進行全面監測,建立完善以體質健康水平為重點的“監測—評估—反饋—干預—保障”閉環體系。認真落實面向全體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制度和抽測復核制度,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檔案,真實、完整、有效地完成測試數據上報工作,研判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制定相應的體質健康提升計劃。
四、工作保障
學校將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納入部門的常規管理工作中,定期召開會議進行專題研究,建立健康促進校長、班主任、體育教師負責制,通過家長會、家長信、家訪等形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
組長:
副組長:
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