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關注小學學生的體質健康成為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環。小學生活潑好動,其身體素質不僅影響當下的學習生活,更關乎未來的成長發展。為了切實提升學生體質,規范健康標準管理,我們精心篩選了2025年小學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管理實施方案精品6篇。這些方案從日常體育課程設置到健康監測體系構建,為學校落實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提供全方位參考。
2025年小學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管理實施方案篇1
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確保2030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體藝廳函〔2021〕16號)要求結合我校體育工作的現狀,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學生身體素質,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二、強化措施,上好兩操
1、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
保證學生每天上下午的眼保健操有序開展及各半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落實和完善陽光體育大課間制度,并有效實施和開展。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減少學生每天體育鍛煉時間。
2、保證開齊上好體育課
認真執行國家規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落實情況,保質保量開齊上好體育課,學校及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強占體育課。
3、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檔案
按照教育部要求的每年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監測工作,做到一年兩次檢測。規范監測方法,公示監測結果,確保監測數據的客觀真實準確。并將監測結果在規定的時間上報。
每年都要對學生進行一次健康體檢。要加強對學生的測試及體檢結果數據分析和運用,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方案。通過多種途徑向學生介紹疾病預防處方、營養處方、運動處方,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4、保證學生及幼兒近視眼防控措施。
針對目前學生近視率居高不下的現狀,按照上級文件精神,要把學生近視防控工作作為一項長期重點工作,作為學校健康教育重要內容,常抓不懈。每學期要對學生視力狀況進行2次篩測并建檔。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及學生家長都要經常矯正學生不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每天科學地做好眼保健操,使學生養成科學用眼和自覺保護視力的良好習慣。
5、保證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
扎實做好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加強監督檢查和問責力度,杜絕學生飲食安全事故和傳染病的流行。要積極開展疾病預防、營養常識、衛生安全等青少年健康教育,將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學計劃。
6、保證學校“體育、藝術2+1項目”的實施。
繼續深入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廣泛組織各種文體興趣活動小組,每年組織召開運動會等活動。
7、保證學校體育衛生經費投入。
進一步健全對學校體育衛生投入的長效機制,將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建設、體育活動經費納入投資計劃,保證體育支出,并隨公用經費標準提高而逐步增加。
三、開展課外體育活動,豐富學校文體生活。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學校體育目的、任務的重要途徑之一。它是培養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環節,是增強體質的有效措施,是發展競技體育,發現和培養體育人材的必經之路。
1、強化課間操的質量
學校加強對課間操的管理,由體育老師按時組織。建立課間操常規,嚴格紀律,保證課間操順利開展。成立課間操檢查小組,在精神面貌、出勤人數、動作質量等方面,并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每學期一次的課間操檢查評比,由科任組長打分后公布成績。強化學生正確認識鍛煉身體的含義。
2、加強班級體育鍛煉的監管
學校組織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利用兩個大課間間操余下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由各班主任負責,體育教師與班主任密切配合,幫助各班把體育鍛煉納入班級教育計劃,做好組織發動工作,進行思想教育,保證活動時間和活動質量。
3、開展體育競賽活動
學校以全面鍛煉學生身體、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為出發點,在保證開齊、開足體育課程和課間操的基礎上,將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貫徹小型多樣、單項分散的原則,按季節氣候的不同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競賽活動。力爭通過這些體育競賽活動,來激發學生興趣,鍛煉學生身體,活躍學校文體生活,在校內形成濃厚的體育氛圍。
四、加強領導,廣泛宣傳
1、學校校長是學生體質健康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安全教育和管理,指導學生科學鍛煉。加強學校體育場館、設施的維護管理,確保安全運行。完善學校體育和學生校外體育活動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安全責任,強化安全措施,建立校園意外傷害事件的應急管理機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學生意外傷害保險制度。
2、加大素質教育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宣傳力度,形成學校、家庭和全社會共同重視學生體質健康的氛圍。要通過多種途徑,采取多種方式廣泛傳播健康理念,使學校和家庭形成珍視健康、熱愛體育、崇尚運動、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3、引導家長為孩子科學合理搭配一日三餐,培養其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健康的心態,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體育鍛煉的習慣,及時糾正學生在家不良的讀書和寫字姿勢,用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參加體育鍛煉,使家長配合學校共同做好學生體質健康工作,以促進學生體質健康常態機制的形成。
2025年小學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管理實施方案篇2
為全面貫徹落實教基廳函20XX]XX號《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體藝廳函20XXXX號和自治區教育廳印發《關于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十條措施試行》的通知寧教基20XX]XX號及XXX市教育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五項管理”》通知(X教發(20XX)63號)等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規范學校辦學行為,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進一步推動“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確保學生每天在校不少于一小時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心理素質和道德素質,逐步形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現制定學校“體質管理”工作的實施方案。<>
一、學校“體質管理”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XXX、
成員:XXX、XXX、XXX、XXX、XXX、XXX、
各年級組長
2、活動協調、指導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成員:XXX、XXX、XXX、XXX、各班主任
二、工作目標
認真貫徹執行教育部、自治區教育廳、XXX市教育局關于“五項管理”具體工作要求,強化體質管理工作措施。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確保全體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熱愛體育、崇尚運動、健康向上的良好風氣和珍視健康、重視體育的濃厚氛圍。
三、重點任務
1、學校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大課間,課外體育鍛煉、體育競賽賽、班團隊活動、家校協同聯動等多種形式加強對學生體質健康重要性的宣傳。
2、學校嚴格落實國家規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剛性要求,小學一至二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三至六年級每周3課時,教師不得以任何理由擠占體育與健康課程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
3、合理安排學生校內、校外體育活動時間,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
4、全面落實大課間、課外體育活動制度,學校每天統一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和30分鐘的課外活動,安排學生每節課間走出教室適量活動和放松。通過體育大課間、課外活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并形成健康意識和終身體育觀,確保“健康第一”落到實處。
5、落實“勞體強身”工程。學校堅持“教會、勤練、常賽”,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體育教學模式。落實好“勞體強身”工程和“體育藝術2+1”活動要求,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過實施體教融合,促進學校體育教育工作改革創新,推動學生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讓每位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創造良好的條件。引導家長支持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確保學生達到體質健康合格標準。
6、學校組織開展“全員運動會”“全員體育競賽”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構建“校內競賽-校級聯賽一選拔性競賽”等學校體育競賽體系。
7、學校教研部門定期進行集中體育備課和集體研學,每學期對體育課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
8、學校將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納入學校的日常管理,定期召開會議進行專題研究,建立健康促進校長、班主任負責制,通過家長會、致家長一封信、家訪、親子活動等形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
9、學校暢通家長反映問題和意見渠道,設立監督舉報電話(0953—3645222),及時改進相關工作,切實保障學生體質健康科學管理。
10、重視視力保護。學校積極改善學生用眼環境,縮短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增加學生戶外活動,堅持眼保健操制度,定期開展視力監測,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用眼習慣,降低近視率。嚴禁教師拖堂教學占用課間休息時間。
四、實施方法
體質管理與組織者是包年級領導、政教處、教導處、班主任和體育教師,實行分塊責任制管理。
1、領導負責制:體質管理實行副校長負責制。由李校長具體負責,所有包年級領導到場督促了解活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2、班主任負責制:班主任要教育和鼓勵全班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活動,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班主任老師要每天全程參與班級的體育大課間和課外活動。及時檢查、了解、監督、管理本班學生活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保證體育活動的質量,同時負責活動安全工作。
3、體育教師負責制:體育教師具體負責各班級體育活動的技術指導。負責活動指揮和示范,協助班主任工作,確保學生活動的安全有序。
五、工作要求
一思想認識到位。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保證學生的充足睡眠、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提升學生對受教育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二組織領導到位。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書記、主管副校長為副組長的“體質管理”領導小組,制定“體質管理”方案、管理辦法、考評細則。建立責任清單,問題整改臺賬,細化措施,明確責任,強化管理。嚴格履行一崗雙責,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創設健康教育生態的監督保障機制。學校強化活動的領導與管理,在活動的內容與形式、時間安排、過程與評價上形成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校內外各種體育課程資源,不斷豐富和發展活動的內容與形式,不斷提升活動實效。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應急預案,確保活動安全有序。
三學習宣傳到位。學校認真組織廣大教師系統學習教育部、自治區教育廳、XXX市教育局關于“體質管理”的文件精神和體質管理的工作措施及具體工作要求,不斷提高教師做好“體質管理”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營造良好宣傳氛圍,爭取家長和社會理解與支持。共建良好的教育生態。
(四)全員參與,強化激勵
堅持學生全員參與原則。學校政教處、教務處緊密配合,教師間相互協作。學校每學期對優秀班級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并作為考核評價班級的一項重要內容,以保證體育鍛煉活動的有效開展。
五自查自糾和問題整改到位。學校要對照教育部、自治區教育廳、XXX市教育局關于“體質管理”的文件精神和體質管理的具體工作要求,對照學校“五項管理”考核細則附后進行自查并做好整改,對存在的問題,形成的原因,建立臺賬或問題整改清單。
六落實工作到位。嚴格落實“體質管理”,加強學校對學生體質管理工作的檢查監督,將“體質管理”列入教師年度工作評價考核的重點內容。對存在問題較多的教師進行嚴格追責,對存在的重點問題進一步落實整改。在平時的工作中,建立學校主要負責人和班子成員包年級方式,定期開展檢查監督,設立監督舉報電話,召開家長、部分學生代表座談會、問卷調查等方式,促進各項工作落實。
2025年小學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管理實施方案篇3
根據《XX縣學生體質健康提升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要求,將健康體質作為學校管理內容,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的基礎。
1、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減少或擠占體育與健康課程時間,小學一至二年級體育與健康課每周不得少于4課時,小學三至六年級不得少于3課時。
2、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減少或擠占學生每天1小時的校園體育鍛煉時間和每天上下午各1次的眼保健操時間,大課間時間為30分鐘。
3、學校每學年舉辦全校性運動會不得少于2次,不得以各類文娛活動代替運動會。
4、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減少或擠占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時間,心理健康教育課每學期不得少于8課時。
5、從保護學生視力出發,教師教學不得過度依賴電子產品。
6、家長要控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非學習目的的電子產品使用單次不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超過1小時;不在走路、用餐、臥床時及晃動的車廂內、光線暗弱或陽光直射等情況下看書或使用電子產品。
7、做好學生每年一度的體質監測工作,建立學生體質檔案,按時上報相關數據資料。確保每位學生掌握1-2項體育技能。
2025年小學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管理實施方案篇4
為積極落實教育部辦公廳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堅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進而提高學生體質,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管理實施方案。
一、組織與管理
組長:校長
副組長:副校長
組員:全體教師
1、學校制定《學生體質管理實施方案》,有序開展工作,并將《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納入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之中。學校專人負責,實行崗位責任制,校長為實施第一責任人。
2、按照上級要求開齊各年級體育課程,一、二、三年級每周四節體育課,四、五年級每周三節體育課。規范課程內容,規范教師行為,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二、實施內容
1、上足體育課一、二、三年級每周四節體育課,四、五年級每周三節體育課。
2、體質健康測試。根據學生的生長發育規律,從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等方面綜合評定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分年段進行測試。
一、二年級項目:身高、體重、坐位體前屈、50米跑、1分鐘跳繩。
三、四年級項目:身高、體重、坐位體前屈、50米跑、1分鐘跳繩、1分鐘仰臥起坐。
五年級項目:身高、體重、坐位體前屈、50米跑、400米跑、1分鐘跳繩、1分鐘仰臥起坐。
3、由學生與家長共同設計多項體育項目,包括長跑、跳繩、俯臥撐、仰臥起坐、健身操、呼啦圈等等。
4、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
2025年小學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管理實施方案篇5
我校體育教學工作貫徹落實上級主管部門的精神,牢固樹立和堅持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進一步從觀念上理解和認識了實施素質教育、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性和重要性,始終把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良好品質和健康心理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具體要求如下:
一、開齊開足體育課
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按照課程標準和上級要求開足、開齊體育課:1-2年級體育課每周為4節,3—6年級每周體育課為3節。開課率為100%。
學校要求教研組做到學期有計劃,有總結;活動有分工,有措施;成績有記錄;資料有積累。體育教師認真備課,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場地,充分利用40分鐘的課堂教學,抓好學生的體育常規教育,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學校領導定期和隨機檢查教案,隨時進行聽課和評課。
二、保證體育活動時間
凡是學校開展的競賽活動和群體活動,都要列入體育教學計劃之中,對學生加以指導。推動競賽活動和群體活動的開展,促使學生重視體育課的教學,提高體育課的實效性和學生的興趣。
三、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
1、將陽光活動建設落實到學校年度工作計劃中。經常深入實際,檢查督促,研究解決體育活動建設中的實際問題。比如每年一次體育運動會的舉行、體育類社團的活動安排、月月體育競賽的活動方案、冰雪體育特色的發展、每學期體育工作的思路等,按照召開專門的會議共同商量后決定。
2、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理論與研究并重。保證每天陽光體育1小時,將體育運動時間通過“每日打卡”等活動延伸至家庭。將武術操、健美操、國標操、跑操、特色游戲有機結合。
四、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學校現專任體育教師3名,兼職體育教師2名,全部為體育專業突出人才,結構合理,其中一名教師為我學區長學校下派交流教師。體育教師要從現代課堂教學要求出發,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并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實踐,并經常性地對教學工作進行檢查、總結,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鄉村少年宮活動為載體,抓好輪滑、滑雪、長跑等隊伍的競訓工作,每天晨訓,每周三、周四開展社團活動。
五、積極發展冰雪體育特色
1、學校積極開展冰上課程
2021年度船營區政府統一購買服務,二年級學生享受32節專業教練、專業滑冰館的冰上體育課程,每周五上課,全員參加。冬季,鋪設冰場,四、五、六年級進行冰上課程學習。上冰前由陸地的模仿動作到身體素質練習,上冰后,規范學生的速滑動作練習,著重培養了學生在冰上運動的興趣及運動技能。
2、學校速滑訓練和比賽
在三至六年級成立速滑隊,訓練時間為每周三、周四下午的15:00——17:00,教練員為我校的兩位體育教師擔任,分階段、分步驟地對學校速滑隊員進行訓練。
3、滑雪課程
與吉林市體育局合作,選拔我校有滑雪興趣的學生16名,于每天放學后送至北山雪洞,由吉林市體育局選派教練進行培訓。
2025年小學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管理實施方案篇6
學校重視和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牢固樹立和強化“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堅持把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體健康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培養體育鍛煉的能力,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建立學生體質健康管理長效機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增強學生體質健康。根據市、區相關部署,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與管理
組長:XXX、
副組長:XXX、XXX、
組員:XXX市XXX小學全體體育教師、班主任及社團教師
1、我校制定《學生體質管理實施方案》,有序開展工作,并將《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納入學校日常教育教學之中。學校實行崗位責任制,專人專崗,校長為實施第一責任人。
2、嚴格落實國家規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剛性要求,一、二、年級每周四節體育課,三、四、五、六每周三節體育課。規范課程內容、規范教師行為、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二、實施內容
1、上足體育課一、二、年級每周四節體育課,三、四、五、六每周三節體育課。
2、體質健康達標周
我校根據國家教育部和體育總局頒發的《學校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在每年的10月底或11月初開展學生的體質健康達標周活動進行統一測試。舉全校之力利用下午的時間,每天一個項目進行測試,如周一跳繩、周二坐位體前屈、周三50米跑、周四仰臥起坐(一二年級不參加)、周五400米跑。測試活動以班級為單位,各班班主任老師負責帶隊,其余學科教師輔助體育教師做好各個項目的體質測試。
根據學生的生長發育規律,從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等方面綜合評定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分年級段進行測試。
一、二年級項目:身高、體重、坐位體前屈、50米跑、1分鐘跳繩。
三、四年級項目:身高、體重、坐位體前屈、50米跑、1分鐘跳繩、1分鐘仰臥起坐。
五、六年級項目:身高、體重、坐位體前屈、50米跑、400米、1分鐘跳繩、1分鐘仰臥起坐。
3、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
為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要求全體學生集中到操場做廣播體操、武術操和我校創編的乒乓操、啦啦操(其中2套)。同時開展分組活動,以班級為單位,創新體育活動形式,分場地做各種活動與游戲,如:跳皮筋、跳房子、踢毽子、踢足球、運籃球、墊排球、拍皮球、打網球、跳繩、跳舞等內容。保證每人都能參加兩項以上的體育鍛煉項目。
4、七彩體育社團
學校根據學生的興趣,在課后安排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在社團老師的指導管理下,能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定期開展各項活動。我校社團有乒乓球、網球、籃球、輪滑、啦啦操、街舞、航模、機器人、定向運動、棋類等。體育社團參與的自主性和活動開展形式的靈活性,使其成為一個較為寬松的團體,有學生感興趣的運動項目、有指導老師適當的指導、有不同形式的小型競賽,延伸體育課堂空間,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5、春季運動會
我校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為指導思想,在每年的3-4月份舉行了1-6年級的春季運動會。賽場上學生經過激烈的競爭,賽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另外還針對一、二年級的學生進行了立定跳遠、擲壘球、50米、滾輪胎、袋鼠跳等項目的比賽。
6、趣味體育節
為了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助能力,每年的12月我校將舉辦以集體項目為主的體育節。體育節為期2-3周,競賽項目很多,有旱地龍舟、車輪滾滾、拔河、“8”字跳繩、跳長繩、墊排球、踢毽子、青蛙跳、大腳丫、定點投籃等。為了增進學生、家長、學校之間的感情,還開設了親子項目,如:親子運球、親子跳繩、親子袋鼠跳等形式多樣的運動項目。
7、家校結合做好課后體育鍛煉
家校結合,保證了學生在課后能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身體鍛煉。如:建立班級體育QQ群、微信群,由各班班主任和體育老師指導家長對孩子的鍛煉情況進行監督,并及時反饋。
三、具體要求與措施
1、加強教育引導,讓家長和學生科學認識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了解運動在增強體質、促進健康、預防肥胖與近視、錘煉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體育與健康素養,增強體質健康管理的意識和能力。
2、合理安排學生校內、校外體育活動時間,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讓每位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全面增強學生體質健康。
3、做好體質健康監測,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檔案,到2022年,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良率爭取保持在50%及以上。
4、加強體育家庭作業指導,提供優質的鍛煉資源,健全家校溝通機制,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完善中小學生視力狀況監測機制。到2022年,力求學生總體近視率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
5、有計劃地開展體育測驗活動,督促、指導和加強學生平時鍛煉和了解自身體質健康狀況。
6、加強運動安全教育,在日常體育鍛煉、測試、競賽活動中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對安全事故要追究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