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不僅是緬懷先人的時刻,更是開展實踐活動的好時機。為助力各組織、學校等策劃富有內涵的清明實踐活動,我們匯總了清明實踐活動方案設計模板范文6篇。這些范文涉及祭掃英烈、民俗體驗、自然觀察等多樣主題,從前期籌備到活動執行的每個環節都有詳細規劃,為打造難忘且有意義的清明實踐活動提供得力參考。
清明實踐活動方案 篇1
一、 活動主題的提出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即是一個節氣又是一個民間日子——→民俗日的由來與傳統習俗——清明祭掃的意義、節氣的變化——清明節的習俗變化,關注現代人們的認識——→樹立文明過清明的觀念——→將民族節日的文化延續下去。
二、活動目標的定位
1、知識目標:
1) 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它是我國眾多民間眾多節日中的一個,在上面的幾個主題中選擇一個或兩個進行研究。初步掌握一些統計的知識,
2) 培養學生調查、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會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并對結果做出一定的解釋。
3) 了解清明的習俗、節氣現象和特有食譜、英雄先烈的故事,擴展學生學習方向,引導學生科學的看待傳統節日所蘊涵的多層次、多角度文化。
2、情感態度:
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讓他們主動探究,讓學生關注身邊的世界發現問題和其中的文化,培養學生尊敬他人、緬懷先烈的情感,激發愛國主意的思想。
3、價值取向:
培養學生提出問題,探究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表達、溝通的能力,將先烈們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化作自己的認識,規范自己的行動與言行,以科學的態度看待民族節日,為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奠定基礎,增進團隊合作。
三、活動的內容:
1、提出問題, 在“清明節的由來與傳統習俗”、“清明祭掃的意義、節氣的變化”、“清明節的習俗變化,關注現代人們的認識”、“樹立文明過清明的觀念”中選擇合適的主題;
2、論證研究問題的合理性;
3、制訂調查、研究、總結方案;
4、查找資料:學生調查、研究、比較,搜集有關數據和信息;
5、實踐活動:資料搜集、社會調查、整理素材,發現分析問題;
6、交流匯報:交流、討論分析原因、完成活動總結;
7、進一步實踐:實際操作——制作小白花;
8、活動延伸:總結完善報告單。
四、涉及學科:
科學、健康教育、語文、美術、信息技術、勞動技術、品德與生活
五、教學方法:
談話交流法、引導法、調查比較法、觀察法、生生評價法、展示法、小組合作法、講授法,重點運用談話交流法、調查比較法、觀察法
六、活動的實施步驟
第一課時:選題分組
認識了解清明節
一 ㈠課前任務:
1、做調查:調查采訪自己,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過清明時,家中會有哪些做法和習慣;清明節是怎么回事?清明節的由來和傳統習俗
2、觀察:這一天來到前后,人們都會做些什么
3、要求:自己真實的調查所得。
4、記錄自己調查、觀察的結果;(調查要寫出時間及具體的事例,可列表呈現)
??、引入主題: 春風里的清明節
??、互相介紹: 把自己的調查向大家介紹,指導學生學會互相學習。
??、提出問題,集體交流。
二 學生交流自己的所知所見,“我所知道的清明節”
1利用交流的時間逐漸調整整理自己調查結果與見聞;
2學生先對自己和大家的結果進行對比,后請學生在匯報中深入思考,人們的行為是否有意義,哪些活動是積極有益的,最后整理寫出匯報。
3清明節我們學校的祭掃活動有怎樣的意義?你最崇敬的先烈有誰。
4講一講你所知的英雄事跡,歸納出要學的精神與品質。
三 尋找、確定研究話題
1 教師先將本次主題活動訓連目標明確的提出使學生的活動目的性更強。
訓練大家的觀察能力——清明時生活的變化
訓練大家的交際能力——對市場進行調查,看看大家今天的消費情況
看看、問問鄰居或長輩是否消費,趨向是怎樣的
訓練大家的資料搜集、整理能力——清明時分各地的各種習俗和傳說、食物、有什么意義查找英雄事跡、將觀察采訪調查的結果做一個統計,可以表格的形式,或自己設計其他的總結方式。
訓練大家的資料分析能力——針對統計的結果,你會有怎樣的發現,因此又有怎樣的想法產生。
2 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訓練目標,來選擇自己的研究采集主題。
四 指導學生設計活動進行計劃
第二課時:實踐活動匯報與延展
“今天的清明時節”
一 ㈠總結前課任務:
1、整理溝通個人調查:小組內溝通,調查自己家、親戚家,觀察鄰居、市場、街頭等地過清明時的種種情況。
2、小組整理要求:將自己小組真實的調查所得,整理起來。
3、比較小組成員調查的結果;(調查要寫出具體的金額或累計金額,可列表進行對比)發現共性問題
??、引入主題: “今天的清明時節”
??、互相介紹: 把自己在清明前后的發現和資料,調查向大家介紹,指導小主學會互相學習,總結匯報的方式。
??、小組整理調查結果,練習匯報。
二 小組匯報 學生評價(訓練評價能力)
1主題明確
2小組成員都有參與
3任務完成好(采訪紀實、統計結果)
4有自己小組的思考或認識(針對不良現象,有真確看法)
三 評出小組活動勝利完成的小組
四 朵朵白花寄托哀思:教學生制作小白花(面巾紙、細線、剪刀、別針或細鐵絲、固體膠、半透明紙)
a 面巾紙白花 學生探究學習自主發現制作的方法
b 花心式白花 教師在疑難處予以解答
五 學生在報告中將自己的想法交流結果總結補充完整。
延伸:請父母參與設想或提出意見 ,使民間節日過得更有意。最后整理寫出匯報。
綜合實踐活動評價學生
評價人評價類別等級備注
自評是否是自己搜集的資料
整理記錄
學生組內、組外互評評價發言情況
傾聽情況
教師評價參與情況
查找信息
資料的整理
制定的計劃
實踐情況
收獲與總結
家長評價查找信息
實踐情況
清明實踐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目的
號召同學們時刻銘記烈士們為解放國家和民族而不惜犧牲生命的大無畏的英勇事跡,向烈士們學習頑強拼搏、艱苦奮斗的精神;通過本次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嚴謹治學的態度,發奮學習的精神,大膽創新的意識,使學生受到愛家鄉、愛祖國的教育。
二、活動地點
烈士陵園
三、活動時間
20_年_月_日
四、活動對象
全校師生
五、活動準備
校旗、大隊旗、中隊旗、話筒、花圈、錄音機、隊歌校歌磁帶
六、活動程序
主持人宣布:
(一)清水塘小學清明祭掃活動現在開始。
第一項:全體立正
第二項:唱少年先鋒隊隊歌,清水塘小學校歌
第三項:向烈士敬獻花圈
第四項:全體肅立,向革命先烈默??
第五項:少先隊員代表獻詞
第六項:符校長講話
第七項:齊唱“掃墓歌”
(二)近前瞻仰紀念碑、參觀烈士塔、敬獻小白花。
(三)清明掃墓活動結束,集合隊伍。
七、活動要求及注意事項
1、全校少先隊員參加本次活動
2、4月1日上午一節課后在學校操場集合。
3、列隊集合注意清點人數,活動結束后也要清點好人數。班主任和帶班老師跟好隊伍。保證學生安全。
4、班主任做好學生的活動紀律等教育,唱熟隊歌和掃墓歌。
5、各中隊在掃墓活動中要保持紀律性和嚴肅性,統一校服。每人帶一朵小白花,在烈士墓前向烈士獻花。
6、掃墓期間,全體師生嚴肅認真,不講話,不嬉戲,不追逐,不喝飲料,不吃零食。
7、帶筆記錄英雄事跡,回來后將感想形成文字,各中隊上交三至五篇活動感想,擇優登載于校刊。
清明實踐活動方案 篇3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把我國傳統節日的豐富內涵融入到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中,我校將在20__年清明節期間組織開展一系列活動,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活動目的和意義:
教育引導全校同學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加深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組織開展主題鮮明、富有特色、形式多樣的系列教育活動,培養青少年愛國主義情感,倡導文明、和諧、健康的過節新風,號召全校同學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會、構建和諧社會做貢獻。
二、活動主題:
緬懷革命先烈 弘揚傳統文化共迎和諧世博
三、活動內容:
1、各班出一期以“清明節”為主題的板報。
介紹清明節的來歷、習俗、詩歌 等,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與豐富內涵,增加學生的文化知識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保護環境、網絡祭掃”——網上祭奠革命先烈活動
倡議同學在“龍華烈士陵園”網站上向烈士們鮮花,以表達自己對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有效減少化紙錢、燒冥物等不文明現象,共創和諧美好的城市環境。
3、深入社區進行 “話說清明”的宣傳
學生搜集相關材料、篩選、制作宣傳小貼士、深入社區宣講、分發材料。通過活動,既能使社區居民也能感受到濃郁的傳統節日文化氣息,也能為“迎世博,創建和諧社區”出一份力。
4、“緬先烈、繼傳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走訪活動
5、以上活動以班級為單位,開展自主教育,活動結束后,學校將設立專門的活動展示窗,張貼各班級在清明節期間的活動照片和資料等。
清明實踐活動方案 篇4
一、活動主題
“祭奠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
二、活動目的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更好地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努力建設我校的“感恩”教育。今年清明節期間,我校將開展“祭奠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為主題祭掃烈士墓活動。為使這項活動開展的順利又扎實有效,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三、活動地點:
三堡烈士陵園
四、參加對象
組長:周惠華組員:鐘彩雪蕭凱欣甘佩貞以及四年級學生40人。
五、活動時間與內容
于20xx年4月8日(星期三)下午2:15-3:30清明節祭掃烈士墓活動
六、活動前準備
(一)準備物品:校旗,花圈,錄音機及磁帶;
(二)進行安全、文明禮儀教育;
七、活動要求
(一)強調祭掃儀式注意事項。
(二)學生統一穿校服,佩戴好紅領巾,無特殊情況不能請假及提前回家。
(三)儀式至始至終遵守紀律,服從帶隊老師及班干部的管理。
(四)掃墓時要嚴肅,不能喧鬧和做小動作。
清明實踐活動方案 篇5
根據中央和省文明辦工作安排,市文明辦決定在清明節期間開展“大愛xx·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主題實踐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目的
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開展系列活動,祭奠先烈、先人、先賢,引導廣大市民在慎終追遠、緬懷先輩的情懷中,尊重中華傳統,弘揚優秀文化,繼承先賢品格,增進愛黨、愛國、愛家鄉情感,引導廣大市民用實際行動為推動文明城市建設、打造“英雄城市 大愛xx”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
二、活動內容
(一)開展祭奠先烈活動。組織廣大干部群眾和青少年、志愿者慰問幫扶復退軍人和烈士家屬,就近就便到革命戰爭紀念地、紅色旅游景區景點、烈士陵園、烈士墓地開展“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傳統”獻花、宣誓、學生入團、入隊儀式和成人儀式等群眾性紀念活動,表達對先烈先輩的感恩懷念,引導人們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匯聚精神力量。
(二)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組織廣大網民和未成年人登錄“中國文明網未成年人頻道”、xx文明網,依托網絡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進行網上獻花、網上祭奠、發表祭奠感言,表達對先烈、先賢、先人的感恩和敬仰。
(三)開展文明祭掃活動。開展“文明祭掃,平安清明”活動,引導群眾不要在路口、小區、草坪、廣場等公共場所焚香燒紙,倡導人們用種鮮花、植樹等文明生態的方式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之情,推廣手機短信、網上掃墓和家庭追思會等祭奠方式,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風。
(四)開展主題文化活動。利用各類文化陣地,宣傳清明節的歷史淵源與當代意義,宣傳節慶習俗,引導群眾了解清明文化,感悟精神內涵,起到傳承文化,傳播文明的作用;組織中小學生開展清明詩文經典誦讀、詩詞歌會、紅歌傳唱活動,通過個人朗誦、集體誦讀、書畫展示等多種形式,引導人們在學經典、唱紅歌過程中感受清明,接受教育,激發愛黨愛國熱情。組織開展植樹綠化、沐春踏青、風箏比賽等活動,走近自然、關愛自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三、活動要求
(一)清明節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極好時機。各縣(市)區文明辦、市直各單位要把主題活動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有力抓手,擺上重要日程,結合各地實際,精心組織實施。
(二)要突出文化內涵和民俗活動,多設計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節日活動項目,積極創新組織形式和活動載體,力爭使干部群眾在活動中有所感悟,得到思想凈化和精神洗禮。
(三)要充分發揮各級各類媒體,特別是廣播電視、網絡和手機短信的作用,廣泛宣傳主題活動開展情況,積極反映群眾節日文化生活,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
(四)各縣(市)區、市直各系統于4月9號前將活動開展情況的文字材料、照片報市文明辦綜合處。
清明實踐活動方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中國人繼春節后重大的節日,我國祭拜祖先從古有之。國家實行清明長假,有著很重要的.精神文明教育意義。學生通過紀念革命先烈、祭奠逝去親人,祭祀華夏始祖,可以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民族凝聚力,增強學生熱愛環境、保護自然的意識,這也使文化習俗煥發新的時代文化精神。因此,學校為了進一步落實和加強對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學校結合清明節這一節慶教育的契機,組織一系列活動。通過活動,教育學生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教育學生“敬懷先人、孝敬長輩、禮貌待人”,渡過一個有意義、充實的清明節。
二、活動時間:
20xx.4.2日——4.6日
三、活動具體安排:
感受清明文化,了解清明節的由來。(每個班級都要進行此項活動)
1、2年級開展以“我的清明小詩”為主題的收集古詩活動。
3、4年級開展以“家鄉的清明節習俗”為主題的社會實踐調查活動。
5年級開展以“清明節習俗存在的一些迷信現象與陳規陋習”或者“清明節的不文明的.祭祀現象”為主題的社會實踐調查活動。
四、活動后續安排:
1、2年級將收集到的古詩采用各種形式張貼在本班級看板上展示。要做的書寫工整,字跡清楚。
3、4、5年級年級結合清明節假期的所見所聞辦一期手抄報。各班級將好的作品張貼在本班級的看板上展示。(4年級級部張貼教室后黑板上)以上兩項以級部為單位將各班看板拍照后用a4紙打印出來,4.11號上交。
3-5年級每班上交一份相關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a4紙打印,附帶調查的相關照片)此項活動在4.15號以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