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幼兒園公開課各領域教案,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幼兒園公開課各領域教案1
1、主題名稱:數字在身邊(科學)
中班:數學《生活中的數字》
活動目標:
1、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字,體驗發現的樂趣。(情感)
2、了解急救電話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數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作用。(認知)
3、感知數字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認知)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數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作用。
難點:感知數字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活動準備:
1、 實物:鐘表、溫度計、圖書、尺子、電話、日歷、水彩筆、藥盒、食品盒等。
2、 PPT:警車、消防車、救護車。
3、 數卡:1—10.
活動過程:
1、 游戲:聽一聽、做一做,鞏固10以內的數。
1、 教師學小動物叫聲,幼兒聽聲音說出數量。
2、 教師出示數卡,幼兒看數卡拍手。(除拍手還可以點頭、跺腳做其他動作,可以進行分組比賽)
2、 參觀數字王國,發現生活中的數字。(認知,通過情境導入)
1、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各種物品上的數字。
師:這些物品上藏著許多數字,請你們仔細找找,告訴大家你在什么物品上發現了數字?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數字?
小結:原來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字。
3、 理解數字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作用。(理解數字的含義,解決重點目標)
1、 師: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字,那么數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什么意思?他們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小結:鐘表上的數字表示時間,日歷上的數字表示日期,尺子上的數字表示長度,溫度計上的數字表示溫度。數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意義。
4、 觀看PPT,了解急救電話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重點介紹了生活中常用的電話號碼,使幼兒知道數字的重要作用,解決難點)
1、 出示警車、消防車、救護車。
師:這是什么車,車上的數字有什么作用?
小結:生活中會發生一些緊急情況,我們應該記住這些急救電話。
5、 討論: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通過討論內化為幼兒的經驗,從而對數字的重要性有更深的認識,解決難點)
1、 師:數字的作用這么大,如果沒有數字我們的生活會怎么樣?
小結:數字對我們的生活很重要,小朋友們要和數字交朋友。
延伸:
唱歌曲《郊游》,帶幼兒去戶外尋找數字。
幼兒園公開課各領域教案2
2、主題名稱:愛(語言)
活動名稱:大班語言詩歌《我的幼兒園》
重點領域:語言;涉及領域:社會。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排比句式。(認知)
2、遷移生活經驗,大膽嘗試用自己的語言仿編詩歌。(技能)
3、體會長大的快樂,激發熱愛幼兒園的情感。(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園大門照片
2、自制圖書相關PPT 2個
活動重難點:重點:幫助引導幼兒理解詩歌,感受詩歌的特點。
難點: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自己的語言仿編詩歌。
活動過程:
1、 開始部分:(觀察法討論法導入)
出示幼兒園大門照片,喚起幼兒園的回憶。
師:這是什么地方?
師:喜歡我們的幼兒園嗎?為什么?
2、 基本部分:(完整欣賞—部分—完整欣賞,結構清晰)
1. 完整欣賞,教師配樂朗誦。
師:今天我帶來了一首關于幼兒園的詩歌,和大家分享。
師:這首詩歌的名字是什么?
師:詩歌中的幼兒園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
2. 重點畫頁討論,理解詩歌內容。(PPT1)(以教師提問為主,幼兒較被動,可以選擇2-3幅讓幼兒自己描述)
圖1 師:這是哪?你看到了什么?
圖2師:這么多人,他們都是誰?你認識嗎?
師:在幼兒園你還會認識哪些人?這些人為我們都做了什么?
圖3師:看看這些小朋友都在做什么?
師:你們在幼兒園都會做些什么事情?
圖4師:這個女孩子在干嘛?猜猜她為什么這么開心?
師:你們在幼兒園里有開心的事情嗎?和我們大家一起分享分享你的快樂。
圖5師:這個女孩子怎么哭了?發生什么事情了?
師:在幼兒園你有掉眼淚的時候嗎?什么事情你會掉眼淚?
圖6:師:看出什么來了?
圖7師:她在做什么?在想些什么?
教師小結: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里發生了許多快樂有趣的事情。幼兒園是讓我開心、讓我笑、讓我長大的地方。
3. 再次完整欣賞詩歌《我的幼兒園》,播放PPT2。
師:我們一起欣賞詩歌—《我的幼兒園》
4. 幼兒嘗試仿編詩歌。(分組創編)
師:大家都很喜歡我們幼兒園,能不能說一說喜歡幼兒園的理由?就像今天的詩歌中說的那樣。
師:大家說的這么好,我們也一起編一首詩,你們覺得取個什么名字好呢?
3、 結束部分
師:交大幼兒園在我們大家的心中這么美好,那我們回去把它畫下來,去和我們周圍的人一起分享。
活動延伸:繪畫在幼兒園的點滴生活的記憶。與同伴合作制作紀念冊。
幼兒園公開課各領域教案3
3、主題名稱:和身體做游戲(健康)
活動名稱:中班健康:會動的關節
活動目標:
1、了解人體主要關節的名稱及作用,知道關節能使身體彎曲,對人體活動有重要作用。 (認知)
2、學會簡單保護關節的方法。 (技能)
3、愿意積極參加到活動中。(情感)
活動重點:知道各個關節的名稱以及它的作用。
活動難點:學會保護關節的方法。
活動準備:
已有經驗準備:幼兒已有玩過木頭人的游戲。
物質準備:
1、 玩具娃娃;兩份同樣大小數量的積木若干;音樂《幸福拍手歌》。
2、 圖片:幼兒操場上游戲的照片三張。
活動過程:
一、游戲:“木頭人”導入活動。(游戲調動幼兒參與興趣)
教師:“你們玩過木頭人的游戲嗎?”(教師帶領幼兒游戲2-3次)
提問:“你們剛才在玩的時候身體的什么地方在動呢?怎么動的?誰來跟大家說說!”
小結:剛才我們在玩游戲的時候胳膊在動,手腕在動,膝蓋在動,腳也在動。這些連接身體的地方都是關節,也就是我們的腕關節,肘關節,膝關節,踝關節。
二、出示玩具娃娃,感知關節與人體活動的關系。(重點)
1、出示玩具娃娃,請幼兒觀察,找出娃娃哪里都可以活動?
小結:娃娃的腕關節、肘關節、膝關節、踝關節都可以動,我們的關節能夠彎曲,有的關節還能轉動,這樣我們的身體就能夠靈活地活動了。
2、討論:有了這些關節人體才能怎樣?沒有這些關節人體又會怎樣?
小結:沒有這些關節身體就是僵硬的,不能靈活的活動。(引導幼兒結合生活實際體驗關節的重要作用。 )
三、 游戲“機器人與小精靈”,感知關節的作用。(游戲前應讓幼兒學一學機器人和小精靈工作)
(幼兒分成兩隊,一隊幼兒扮機器人一隊幼兒扮小精靈,教師扮“工程師”發出口令。兩隊分別取放積木蓋建房子,比賽看哪隊先將房子蓋好,兩隊互換角色重復游戲。)
1、討論:為什么小精靈隊蓋的快,機器人隊蓋的慢?
教師與幼兒共同總結:人體如果沒有關節行動起來很困難,有了關節活動起來很靈活方便。關節對人體活動和運動有很重要的作用。
四、教師出示圖片,幼兒觀察,感知保護關節的重要性。(結合幼兒生活經驗,通過討論解決難點)
圖一:幼兒互相推拉。提問:“他們在干什么?這樣做會怎么樣?”
圖二:幼兒奔跑。提問:“奔跑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容易怎么樣?”
圖三:幼兒玩老鷹捉小雞的畫面。提問:“玩的時候容易發生什么問題?”
討論:“這些現象會使小朋友怎樣?容易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關節,避免傷害?”
小結:活動時注意不硬拉、拽同伴的胳膊,不推撞同伴;體育活動中注意互相躲閃避免摔傷;跳躍或提拿重物時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關節,不使關節拉傷或扭傷。
五、隨音樂《幸福拍手歌》離開活動場地。
總結:我們要注意保護自己的關節和身體,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讓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做個健康、快樂的小朋友。
幼兒園公開課各領域教案4
4、主題名稱:珍惜時間(社會)
活動名稱: 大班社會:—分鐘有多長
重點領域:社會;涉及領域:數學
活動目標:
1、 了解一分鐘的時間長短,知道一分鐘時間長短的相對性(認知)
2、 初步發現時間與生活的關系,知道要守時,珍惜時間。(技能和情感)
活動重點:了解一分鐘的時間長短,知道一分鐘時間長短的相對性
活動難點:發現時間與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鐘表、PPT時鐘配音效的圖片、拼板玩具、漢字:長和短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談話,來園。怎樣做一個守時的孩子?
二、基本部分:(解決重點、難點)
1、發現一分鐘。
討論:時鐘有什么用?每個時鐘上邊都有什么?
小結:時鐘能告訴我們時間,讓我們遵守時間。
2、感受一分鐘。(感知時間的相對性,解決重點,游戲法、討論法)
討論:那么一分鐘我們能干什么?一分鐘到底是長還是短呢?
1 第一次請幼兒根據自己的認知分別站在長和短兩個漢字旁邊
2 游戲:木頭人(感覺一分鐘時間很長,忍也忍不住)
3 第二次請幼兒根據自己的體會站在長和短的漢字旁
4 游戲:玩拼圖(體會有時時間會感覺變得很短,時間不夠用)
5 談論:一分鐘時間到底有多長?用鐘表走一分鐘請幼兒專心數表。
6 小結:一分鐘是60秒,專注于一分鐘能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
2、 珍惜一分鐘.(可以讓幼兒列計劃清單,解決難點)
討論:一分鐘可以做哪些事情?
播放PPT(可以救起一個人、清點許多鈔票、完成作業等)
討論:怎樣珍惜時間,做守時的孩子?
三、結束部分:(對照清單來完成任務)
分組活動:在一分鐘之內完成自己想做到的事情。
幼兒園公開課各領域教案5
5、主題名稱:有趣的“體”(科學)
活動名稱:大班數學:認識球體和圓柱體
活動目標:
1. 比較球體和圓柱體,說出他們的名稱和主要特征。(技能)
2. 體驗并能區分平面和立體圖形的不同。(情感和技能)
活動準備:
教具:皮球、籃球、足球,圓片紙1張,圓柱體積。
學具:乒乓球、皮球、籃球、足球若干;大小不一的圓柱體積木、薯片桶、露露筒。
活動重點:能夠說出球體和圓柱體的名稱和主要特征。
活動難點:區分平面和立體圖形的不同。
活動過程:
1、 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初步感受球體和圓柱體。
1、 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方式感受球體和圓柱體。
師:教師里有很多的物品,你們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選一個喜歡的放在桌子上。
2、討論:你喜歡哪一個物品,為什么?
2、 通過觀察、比較,了解球體的主要特征。(觀察法、比較法、發現法突破重難點)
1、 出示皮球,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這是什么?皮球是什么樣的?
2、比較圓片紙和皮球,了解球體的特征。
提問:這張紙是什么形狀?他們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3、鼓勵幼兒找出教室里是球體的物品。
小結:不管從哪邊看都是圓的,往哪邊推都能滾動的物體叫球體。
3、 幼兒動手操作,了解圓柱體的主要特征。(操作法、比較法突破重難點)
1、 出示圓柱體積木。
提問:它是不是球體?為什么?
上面和下面這兩個圓一樣大嗎?
2、幼兒動手操作,比較上下兩個圓,了解圓柱體的特征。
師:請你在筐子里找一個和你的圓柱體上面大小一樣的圓形,比一比圓片和下面的一樣大嗎?
小結:像這樣上下一樣粗,兩頭是圓的,而且上下兩個圓一樣的大物體,我們叫它圓柱體。
四、鼓勵幼兒講述生活中球體、圓柱體的相似物。
延伸活動:
帶幼兒到戶外尋找球體和圓柱體的相似物。
幼兒園公開課各領域教案6
6、主題名稱:十二生肖(語言)
活動名稱:大班語言《十二生肖》
活動目標:
1、知道十二生肖是中國人特有的代表年份的十二種動物。(認知)
2、能說出十二生肖中所包含的動物及其排列順序。(技能)
3、感受中國傳統文化。(情感)
活動準備:
課件《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圖片。
幼兒課前了解家里人和好朋友的屬相。
活動重點:十二生肖的名稱、排列順序。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了解十二生肖輪回的規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1、出示羊的圖片。
師:這是誰?對這是老師的屬相。
誰來說說你幾歲?是什么屬相?你還知道哪些屬相?
小結:屬相也叫生肖,都是由動物代表的,是中國人特有的代表年份的十二種動物。
二、欣賞故事《十二生肖》,了解十二生肖的名稱和順序。(故事欣賞法來解決重點)
1、提問:十二生肖中都有哪些哪些動物? 它們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
2、引導幼兒嘗試講述十二生肖的順序。(可以讓幼兒邊講述邊操作圖片)
提問:誰排在第一?為什么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
三、欣賞兒歌“十二生肖”,幫助幼兒記憶。(通過學習兒歌鞏固重點)
1、教師念兒歌,幼兒欣賞。
2、引導幼兒看圖片并念兒歌。
四、了解十二生肖的循環規律。(提問法解決難點)
1、提問:你還知道哪些人的生肖?為什么有的小朋友屬羊(猴),有的爸爸、媽媽也屬羊(猴)呢?一個那么小,一個那么大,肯定不是同一年生的,這是怎么回事呢?
小結:原來十二生肖排完了,又從頭排起,就像時鐘一樣,走完了一圈又從頭開始,這叫輪回。一個輪回,一個輪回,十二生肖不停地循環。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觀察、收集生活中的十二生肖工藝品,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兒歌:
鼠、牛、虎鉆山洞,兔、龍、蛇爬大山,
馬、羊、猴練跨步,雞、狗、豬練跳高,
按著次序排好隊,鍛煉身體爭第一。
幼兒園公開課各領域教案7
7、主題名稱:運動中的安全(健康)
活動名稱:大班健康:運動中的安全
活動目標:
1、知道哪些是危險的游戲,懂得在游戲注意安全。(認知)
2、積累安全生活經驗,有自我的保護意識。(技能、情感)
3、愿意積極參加到活動中。(情感)
活動重點:了解哪些是危險游戲,知道游戲時應該注意什么。
活動難點: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準備:
3、 幼兒情境游戲中的照片。
4、 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兒安全的進行活動。
活動過程:
1、 鼓勵結合日常生活經驗,大膽進行講述。
1、 討論:在幼兒園你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小朋友應該怎樣玩游戲?
2、 提問:你在生活中看到過哪些不安全的運動?你有什么好辦法?
2、 出示幼兒游戲中的照片,師幼共同討論。(通過討論法解決重點)
1、 觀看圖片并討論。
(1)戶外活動奔跑時相互碰撞。
(2)玩大型運動器時,頭朝下滑滑梯、追逐、打鬧。
(3)區、角活動時,用剪刀、木棍對著別人或者打鬧。
(4)玩碎玻璃或尖銳的物品。
(5)把一些好看、好聞的東西放進嘴里。
2、提問:圖上的小朋友做的好嗎?為什么?你覺得應該怎樣做?
三、了解運動中的安全。(解決難點)
1、分組討論:在游戲中應該怎樣注意安全?
如:踢球、玩沙包、做操、上下樓梯時等等。
2、 請幼兒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說一說在游戲中應該注意避免哪些危險動作。
3、 出示不同運動的場景,請幼兒區別對與錯,并說出理由。
四、幼兒互相評比“小小安全員”,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有自我保護的意識。(通過情境游戲來檢驗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延伸活動:
帶幼兒到戶外活動,觀察幼兒游戲的情況。適時引導幼兒注意在游戲中的安全。
幼兒園公開課各領域教案8
8、主題名稱:好玩的拓印(藝術)
活動名稱:大班藝術《好玩的拓印》
活動目標:
1、尋找、發現生活中美麗有趣的各種紋理,感受拓印畫的特點。(技能、認知)
2、能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拓印。(技能)
3、感受動手制作活動帶來的樂趣。(情感)
活動重難點:
重點:掌握正確的拓印方法,同一方向涂、不移動。
難點:能運用正確的方法拓印花紋。
活動準備:
1、 拓印好的作品,不同形狀的樹葉、硬幣若干。
2、 蠟筆、白紙。
教學過程:
1、 自由欣賞拓印好的作品。(欣賞法導入主題)
提問:你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
知道這些作品是用什么制作的嗎?
2、 教師示范,幼兒欣賞。(示范法解決重點)
1、教師拓印一片樹葉,幼兒仔細觀察。
提問:看看這個圖案是不是跟樹葉的圖案一樣嗎?你試過這種方法嗎?
小結:這種方法就叫做拓印。
2、討論正確的拓印方法。
提問:用什么方法才能拓印出好看的圖案?
小結:同一方向涂、不移動。
3、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個別指導法解決難點)
1、 引導幼兒先構圖,再進行制作。
師:一張葉子印出來的還不算漂亮,我們可以把葉子組合成一張畫,再印就更漂亮了。
2、 提醒幼兒運用正確的方法。
少用力,不移動,同一方向涂,選擇較深的顏色。
四、欣賞作品,互相評價。(欣賞評價法幫助幼兒獲得美的感知達成情感目標)
幼兒園公開課各領域教案9
9、主題名稱:旅行的故事
活動名稱:大班語言:故事《小花籽找快樂》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發展幼兒的感受和語言表達能力。(認知,后半部分表述錯誤)
2、能講述故事內的主要對話,豐富詞匯:快樂、蹦。(技能)
3、懂得為大家做好事自己就會得到快樂的道理,萌發樂于助人的情感。(情感)
活動重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故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領,并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為大家服務。
難點:感受和懂得幫助別人會獲得快樂的情感,從中受到心靈美的感染和熏陶。
活動準備:
教具:背景圖片;小花籽、太陽、小鳥、蜜蜂、青蛙、草原、雪山小圖片;小花籽胸飾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出故事。
1、出示太陽、小鳥、蜜蜂、青蛙圖片。
提問:它們都有哪些本領?
二、理解故事內容,講述故事主要情節。(講述法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解決重點;教師講述是分段—完整講述)
1、教師講述故事的第一、第二段,初步理解其含義。
提問:小花籽從媽媽的懷里蹦出來它要出去干什么呀?
小花籽在找快樂的路上遇到了誰?
2、教師講述故事的第三、第四段,初步理解其含義。
討論:太陽、小鳥、蜜蜂、青蛙為什么感到快樂?
誰能幫小花籽想辦法找到快樂?
小結:懂得太陽、小鳥、蜜蜂、青蛙等因為給大家做好事,大家喜歡他它們,所以它們很快樂。
3、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內容。
三、進行角色游戲,體驗快樂。(角色扮演來解決難點)
1、幼兒分角色進行表演,提醒幼兒說故事里的對話。
2、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表演活動。
四、遷移生活經驗。(討論法鞏固幼兒助人后愉悅的情感)
討論:你們什么時候最快樂?你是怎樣讓別人快樂的?
幼兒園公開課各領域教案10
10、主題名稱:四季(語言)
活動名稱:大班語言:兒歌《十二月花名歌》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認識十二個月中有代表性的花卉,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和主要特征。(認知、技能)
2、會有節奏地朗讀兒歌,發準字音:秀、裝、墻、塘、黃。(技能)
活動重難點:
重點:認識十二個月中有代表性的花卉,并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和主要特征。
難點:會有節奏地朗讀兒歌。
活動準備:
十二月花的圖片、提示卡。
活動過程:
1、 談話,導入。
談話:你都認識哪些花?在哪里見過?它長得什么樣子?
2、 觀察圖片,講述花的名稱和特點。(觀察法解決重點)
1、出示花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2、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生活經驗進行講述。
提問:你認識這些花嗎?它長得什么樣子?是幾月份開放?
三、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示范法、欣賞法、練習法解決難點)
1、教師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提問:一年又幾個月?你聽到幾月份開什么花?
2、教師邊念兒歌便出示圖示。(圖示幫助幼兒記憶)
發準字音:秀、裝、墻、塘、黃。
3、引導幼兒看圖示和圖片朗誦兒歌。
4、鼓勵幼兒有節奏的念兒歌。
四、游戲:我來當小花。(游戲法鞏固練習兒歌)
1、幼兒自選小花貼在胸前,同樣花的站在一起,按月輪流說兒歌。
延伸活動:
語言區提供十二月花的圖片,供幼兒自由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