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岳麓山書院導游詞篇一
位于長沙市面上湘江西岸的岳麓山,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尾,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勝景.岳麓冊集名院、名亭、名寺、名宮、名泉、名木于一體,自然風光奇、珍、幽、美,人文景觀獨、特、亮、麗,清風峽、愛晚亭、麓山寺、白鶴泉、蔡鍔墓、黃興墓、禹王墓、云麓宮、岳麓書院等近百處景點,處處誘人。
現在,來到的是岳麓山的核心景區——清風峽。這里林森繁茂,綠樹成陰,溪澗繞流,三面倚峰,景色美中夾秀,令人陶醉。從清風峽到山頂,保存了大量的原始次森林,共有植物977種,其中555種為野生種子植物,奇花異草,隨處可見。據專家統計,山中有許多古樹名木,稀有瀕危樹種有皂夾、銀杏等。整個岳麓山上,樹齡最大的是位于古麓山寺的一株羅漢松,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其次是云麓宮旁邊的古銀杏,樹齡超過1000年;季軍則是古麓山寺前門的元代樟樹,樹齡在700年左右。另外,在愛晚亭周圍還有許多明清時期的楓樹。最有文化特色的當屬岳麓書院里的古桑樹和古槐樹,因為古代人將讀書的地方稱為“桑槐之地”,因此院內遍栽這兩種樹木,形成了特有的植物文化。據統計,長沙市的氧氣供應量,有五分這一來自岳麓山的草木,真可以稱得上是一座天然氧吧!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岳麓冊雖然不高,但確是一座文化底蘊濃厚的名山,山上列為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就有15處。麓山寺之古,岳麓書院之深,云麓宮之清,黃興、蔡鍔墓之烈,無不令人神往。所以也有人稱岳麓山為“人文名山”。
在清風峽口,高聳著中國中大名亭之一的愛晚亭。愛晚亭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七年,即公元1972年,創建者是當時的岳麓書院山長、大學者、教育家羅典。過去,清風峽中遍布楓林,所以羅國營企業定亭名為“紅葉亭”,又叫“愛楓亭”。后來湖廣總督畢沅覺得這里的景色十分切全詩人杜牧的那首詩《山行》,就更名為“愛晚亭”了。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的確,到了晚秋時節,岳麓山山頂云霧繚繞,愛晚亭四周楓葉紅如火、艷麗如熾,將詩中的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
現在,可以看到愛晚亭的全貌了。它坐西朝東,四周山巒聳翠、怪石嶙峋,左右溪漳環繞,山、樹、溪、石各展風流。
愛晚亭是一座典型的中國古典攢尖頂亭子。它有兩套頂棚,稱為“重檐”,顯得氣墊雄渾;它的屋頂采用四條斜脊,稱為“四披”,表現穩重端莊之美;攢尖頂使得亭子有一種向心的凝聚力。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理”、重“立身”、重“中庸”、重“大一統”等儒家思想在古建筑學上的體現。同時,亭子的檐角呈反凹曲線向上飛翹,使原來厚重下沉的有了一種活潑、飄逸的感覺。加上丹柱碧瓦、白玉護欄和彩繪藻井,全面展現了這座百年名亭的古樸之美。
碧澗鳴琴,紅林供畫,一山秋色多瀟灑。為尋舊跡上芳亭,早接英風憶身在山中,心憂天下,憑欄熟計連朝夜。菜根為飯草作鞋,要將歷史從頭寫。
正因如此,1952年重修愛晚亭時,當時的湖南大學樣長李達請毛主席為亭題名,毛主席欣然提筆寫下了“愛晚亭”三個大字,就是現在亭子門楣上的這塊匾。
大家現在看到亭術上有副對聯:“山徑晚紅舒,五百夭桃新種得;峽云深翠滴,一雙馴鶴待籠來。”這是愛晚亭的修建者羅典所題,表現的是愛晚亭當年的風姿。
長沙市與日本鹿兒島市結為友好城市時,愛晚亭作為古城長沙的象征,仿建到日本,從而成為中日友好的信使。
岳麓山書院導游詞篇二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xx。歡迎大家來到古城長沙的風景名勝岳麓山。
岳麓山位于長沙市區湘江西岸,總面積36平方公里,它屬五岳之一南岳衡山的一部分,南岳有七十二座山峰,以湖南衡陽市的回雁峰為首,相傳北雁南來,從秋到春,不再向南飛過這座山峰,就在這個溫暖如春的地方度過寒冷的冬季,一直等到春天到來再往北返,因而故名回雁峰。唐代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就有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詩句。大家都知道衡陽市有雁城之稱,雁城得名就是這樣來的。岳麓山的麓字在古語里的解釋就是山腳下的意思,岳麓山就是因為它是南岳七十二座山峰的最后一座山峰而得名。
岳麓山海撥不高,最高峰只有300來米,名氣卻是大得很,主要是在它的山腳之下有全國四大名亭之一的愛晚亭。愛晚亭原名紅葉亭又名愛楓亭,因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佳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而得名。一代偉人毛澤東也跟愛晚亭大有淵源:早在1913年到1921年毛澤東在湖南省第一師范期間就經常跟他的師友、尊長、革命同志在岳麓山下愛晚亭旁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暢談革命理想。建國后,于1952年毛主席應湖南大學校長李達的邀請手書愛晚亭三個字,現在,愛晚亭上的匾額就是毛主席的手跡。
好了,祝大家玩得愉快!
岳麓山書院導游詞篇三
岳麓山風景區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海拔300.8米,為城市山岳型風景名勝區,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
岳是指大山,麓是山腳下的意思。岳麓山是因為它是南岳72峰的最后一峰而得名。
岳麓山位于長沙市湘江西岸,自然資源相當豐富,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174科977種植物,名木古樹隨處可見(其中晉朝的羅漢松、唐代銀杏、宋時香樟、明清楓栗均系千年古樹),是難得的城市山岳型風景名勝區。被稱為長沙市的“市肺”,為長沙市區提供將近40%的氧氣。
岳麓山山高300.8米。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從山頂到山腳依次分布著代表我國傳統三大教派的建筑。佛道儒三教共存一山是她的另一特點。
山頂的云麓宮是三教中上山最晚的,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但后來居上,宮觀建的最高,可能是道士們認為:“仙人仙人,住在山頂才算仙人吧。”作為我國本土宗教道教,在佛儒上山的過程中始終伴隨其左右,細心的朋友們會發現山中有許多道教或者道家文化的遺跡,比如蟒蛇洞、白鶴泉、笑啼巖、飛來石、自來鐘等。其中蟒蛇洞又名抱黃洞,最早是西晉道士張抱黃寓居修行并羽化成仙的地方,后來有一個叫坡仙的人,在洞庭君山受呂洞賓點化后,也隱居在這里,并作詩“南山七十二,唯喜洞真虛。”這可能是云麓宮被封為道教72洞天中的第23洞天真虛福地的最早說法。
在湖南大學。碑高2.72米,寬1.33米,是唐代大書法家、北海太守李邕(yong,一聲)撰寫,內容敘述自西晉泰始年間建麓山寺至唐開元立碑時,寺的興廢修葺和歷屆禪師宣揚佛法的經過,還描寫了岳麓風光,全文共1413字,因其文采、書法、雕刻都極美,同時呢也見證了岳麓山佛儒之間的友誼,故稱《北海三絕碑》。
岳麓書院是儒家的建筑。號稱千年學府,與江西白鹿洞書院,河南嵩陽書院以及睢陽書院并稱為我國古代四大書院。
岳麓山不僅是一座宗教名山,同時也是長沙市革命紀念地之一。在山上有大型烈士陵墓和烈士墓碑,以此紀念為革命勝利、為抗戰勝利、為新中國成立而奉獻出了自己生命的偉大的將士們。-------像黃興墓、蔡鍔墓、陳天華、姚宏業合墓、國內唯一的一座五輪塔(為紀念北伐陣亡將士于1924年修建的,但在文革期間慘遭破壞)。待會兒我們都可以一一看到。
在山腳下還有一座很有名的亭子,與安徽滁縣的`醉翁亭(1046年建)、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年建)、北京的陶然亭(1695年建)并稱中國四大名亭,她就是愛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岳麓書院院長羅典創建。原名紅葉亭。后來由湖廣總督畢沅,根據杜枚“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詩句,更名為愛晚亭。毛澤東青年時代,在第一師范求學,就經常與他的同學蔡和森、羅學瓚、張昆弟等人一起來到愛晚亭探討實事、縱談理想。我們現在看到的愛晚亭這塊匾上三個字確是毛主席親筆題寫。1952年重修愛晚亭時,湖南大學校長李達寫信給正在北京的毛主席,請他為愛晚亭題字,毛主席愉快地接受了請求。所以在全國眾多風景名勝區中,愛晚亭成為毛主席親筆題寫的唯一的兩處風景名勝區之一,還有一處是遵義會議舊址。我想他老人家會在這里題字呢,正是因為這座亭子承載了他青年時期,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青蔥歲月。
岳麓山書院導游詞篇四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羅,你們可以叫我小羅。很高興可以成為你們本次游覽的導游。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游覽岳麓山。我們將一起度過愉快的一天。
這里就是岳麓山,海拔300。8米,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它猶如一道天然屏障,橫亙于長沙市區西面。
我們現在位于岳麓山山腳,請大家和我一起看,這邊這座瓦片上長滿苔蘚的老房子,就是著名的岳麓書院。岳麓書院是中國歷史文化長河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與白麓洞書院、嵩陽書院、應天書院合稱中國四大書院。它歷史悠久,始建于公元976年。南宋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熹曾在此講學。
我們繼續往上走,看,這就是愛晚亭。四根紅艷艷的柱子,就像一棵松樹一樣,筆直地挺立在我們的眼前,支撐著這兩層綠油油的屋頂。從遠處看,活像一棵大樹。與這山清水秀的景色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亭子的頂上還有著愛晚亭三個閃閃發光的金色大字。
愛晚亭原名是紅葉亭,后來由于著名的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山行》中的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才改名為愛晚亭。它還被譽為中國四大名亭之一。
岳麓山還有許許多多的風景名勝,說也說不盡。大家先休息一下,等會兒我們再一起去瀏覽更美麗、更精彩的景點。請大家注意休息時千萬不要跑到太遠的地方去,就在附近休息;以免掉隊,要注意安全,我們20分鐘以后在這里集合!
導游詞
岳麓山書院導游詞篇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岳麓山。我是寶島旅行社的導游王寄卓,今天我將帶著大家游玩岳麓山。
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面。我們來到岳麓山腳下,走過拱形的大門,走著腳下的鵝卵石,就來到了美麗的愛晚亭。
愛晚亭頂上是由綠色的琉璃瓦筑成的,紅色的柱子,綠色的欄桿。柱子上還有毛主席寫的對聯呢!一陣風吹過,愛晚亭兩旁翠綠的柳樹被風吹的沙沙作響,愛晚亭前的大胡也泛起了層層波紋,這個湖十分美麗,翠綠的湖面像一塊碧綠的玉一樣,清澈見底。愛晚亭中央還有許多座位和棋盤,供游客們休息和下棋。
走過愛晚亭,往一條小山路走去就來到了清風泉。
清風泉中有一個小井似的洞,接泉水的人們可以把水罐放在小洞里接水,泉水冰冰的,像從冰箱里拿出來似的,水十分清澈,聽說喝下清風泉的水可以越活越年輕。
沿著清風泉旁的小山路上去,就可以到鳥語林里去游玩。鳥語林里有成百上千只稀有小鳥,比如貓頭鷹,金鋼鷹鵡,大嘴鳥等等,全是我們平常很難見到的鳥。
經過鳥語林再走一段路程就到了岳麓山的最頂峰了,站在岳麓山頂上可以看到整個大河西,到處都是一片繁華的景象。
游客們這次岳麓山之游就結束了,岳麓山還有很多美麗的景點,沒有去過得朋友們有時間一定要去欣賞哦。
岳麓山書院導游詞篇六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導游肖軻,大家可以叫我肖導。歡迎來到景色宜人的岳麓山!請大家保管好自己的隨身財物,看管好自己的小孩,帶好干糧和水,以防在路上出現饑餓的情況。大家都準備好了嗎?那么請跟我走吧。
現在,在我們身后的是岳麓山的南大門。南大門歷史悠久,到現在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我們接著往前走。您現在看到的是著名的愛晚亭。愛晚亭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是中國四大名亭之一。她與北京的陶然亭、杭州西湖的湖心亭、滁州的醉翁亭并稱中國四大名亭。
杜牧的《山行》中,“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大家一定耳熟能詳,愛晚亭的名字正是來源于這首古詩。我們走進愛晚亭去看看吧,亭子里這張精致的石桌和四張石凳,大家可別小瞧了,抗日戰爭時期,毛主席和他的戰友們曾經在里面開過會呢!爬山的朋友累了可以坐下來休息一會,大家保存一下體力。
這個景點比較有紀念意義,想拍照的朋友可以拍拍照,五分鐘后,我們前往下一個景點。后面還有很多漂亮的景點等著大家哦。
描寫大自然的美景,我們的小朋友們是不是經常會用到“鳥語花香”這個詞呀?在岳麓山上,就有鳥的天堂,大家可以近距離地跟鳥兒對話。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岳麓山上最有活力的景點——鳥語林。鳥語林內匯集了世界各地的珍稀鳥類400余個品種,約10000只鳥。
是中南地區規模最大、鳥類品種最齊全的一家綜合性鳥類主題樂園。整個林區分為兩大區域:飛禽區和放養區。里面的鳥兒都非常可愛,大家可以用自己的干糧喂一下鳥兒喲!美好的一天結束了,大家對我的評價怎么樣呢?我祝大家一路順風。
岳麓山書院導游詞篇七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羅,你們可以叫我小羅。很高興可以成為你們本次游覽的導游。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游覽岳麓山。我們將一起度過愉快的一天。
這里就是岳麓山,海拔300。8米,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它猶如一道天然屏障,橫亙于長沙市區西面。
我們現在位于岳麓山山腳,請大家和我一起看,這邊這座瓦片上長滿苔蘚的老房子,就是著名的岳麓書院。岳麓書院是中國歷史文化長河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與白麓洞書院、嵩陽書院、應天書院合稱中國四大書院。它歷史悠久,始建于公元976年。南宋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熹曾在此講學。
我們繼續往上走,看,這就是“愛晚亭”。四根紅艷艷的柱子,就像一棵松樹一樣,筆直地挺立在我們的眼前,支撐著這兩層綠油油的屋頂。從遠處看,活像一棵大樹。與這山清水秀的景色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亭子的頂上還有著“愛晚亭”三個閃閃發光的金色大字。
愛晚亭原名是“紅葉亭”,后來由于著名的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山行》中的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才改名為“愛晚亭”。它還被譽為中國四大名亭之一。
岳麓山還有許許多多的風景名勝,說也說不盡。大家先休息一下,等會兒我們再一起去瀏覽更美麗、更精彩的景點。請大家注意“休息時千萬不要跑到太遠的地方去,就在附近休息;以免掉隊,要注意安全,我們20分鐘以后在這里集合!
岳麓山書院導游詞篇八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到古城長沙的岳麓書院參觀游覽。
岳麓書院坐落在風景勝地岳麓山清風峽口,在岳麓書院的前門上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是根據唐代大書法家歐陽洵的字鐫刻而成的。為什么說岳麓書院是“千年學府”呢?因為岳麓書院由潭州太守朱洞創建于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1027年了,它歷經千載,辦學不已,所以有“千年學府”的美稱。岳麓書院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經世濟民的人才,是湖湘學派、宋明理學的發源地。它在歷史上幾度輝煌,受到皇室重視,成為中國古代一所頗有影響的高等教育機構,與江西白鹿洞書院、河南嵩陽書院及睢陽書院并稱中國古代四大書院。
從前門走進來,可以看到赫曦臺,這是古時候酬神演戲的舞臺。朱熹在岳麓書院講學的時候,常常很早就爬起來跑到岳麓山頂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歡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后來張拭就在這里修了一個臺,取名“赫曦臺”。
大家來看一看這臺中屏風上繪著的岳麓書院平面圖。岳麓書院占地25000多平方米,沿中軸線由南向北排列著前門、赫曦臺、大門、二門、講堂和御書樓;在中軸線的西邊建筑有供讀書之用的教書齋和供休息賞玩的園林碑廊;在中軸線的東面建有供學子食宿的半學齋和奉祀古圣先賢的文廟祠堂。
我們現在來到了講堂。在公元976年書院初創之時即有“講堂五間”,是講學的中心場所,后來因為朱熹寫了“忠孝廉節”四個大字石刻,所以又稱“忠孝廉節堂”,大家看到的是清朝重修后遺留下來的建筑。
請大家抬頭看看這塊“學達性天”匾,這是康熙皇帝御賜的,這里說的性是指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學認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人的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這塊匾是康熙皇帝對岳麓書院理學教育的表彰。那么有朋友會提出一個問題了,“理學是什么呢?”對了,這位朋友說對了,理學是儒家學說發展演變到了宋朝時的一種稱法。理學的開山鼻祖是我們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頤的老先生,而發展壯大理學思想的則是著名的程頤、程顥兩兄弟。二程兄弟為了把理學發揚光大,在洛陽設壇講學,一時門庭若市。當時有個南方學者叫楊時專程前往求學,時值隆冬,大雪紛飛,兩位老師正在午休,楊時就恭敬地站在房檐下,直到老師醒了,他才執經問教,而屋外雪地里留下了兩個深深的足櫻當楊時學成南歸時,程頤目送并且非常高興地說:“吾道南矣”。“程門立雪”的故事不僅教育大家應謙虛謹慎,勤奮好學,而且是理學南傳的一個標志。從那時起,理學通過楊時傳到江南,并發展為“湖湘學”等多種學派。所以后來乾隆皇帝御賜“道南正脈”匾懸掛于此,用來表達岳麓書院是理學的正宗之傳。
通過參觀這兩塊御賜匾額,進一步了解了岳麓書院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其實在晚唐以后,雖然書院日益成為有別于官學的一種教育機構,但其辦學的規模、層次不盡一致,同樣都叫書院,有的僅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小學甚至學前班,而岳麓書院是高層次的書院,它的講學者多為全國名流大師,而學生也要經過考試和推薦才能選拔入學,像“千年學府”、“四大書院”之類美譽,對于岳麓書院來說實在是當之無愧的。要知道,岳麓書院比法國的巴黎大學早280多年,比英國的牛津大學也要早300年呢。
好,這里有一個問題,為什么在講堂中間,老師授課的講壇上會擺設兩張椅子,而不是今天的一張椅子?請大家動動腦筋,猜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