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走進社區活動策劃方案篇一
通過開展中醫藥“三進”工作活動,使廣大人民群眾進一步了解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掌握中醫藥治未病理念和養生保健基本方法;使城市社區和鄉村衛生人員進一步掌握并運用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和基層常見病、多發病診治技術,更好地為百姓健康服務;使城鄉居民廣泛接受中醫藥服務,基層醫務人員更多更好地提供中醫藥服務;探索建立中醫藥文化科普工作的長效機制,讓中醫藥惠及千家萬戶。
二、基本原則
充分利用中醫藥資源,為社會提供多樣化的中醫藥服務。以市中醫院為龍頭、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樞紐,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為基礎,以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為重點,充分發揮中醫藥在防病治病、保健養生方面的優勢與作用,
滿足老百姓對傳統醫藥的需求,提升中醫藥對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的貢獻率。
三、領導小組
組長:黃玉昆
副組長:葉序亮
成員:王志棟、陳建望、李孝珍、周輝、王向東
四、活動時間和范圍
(一)活動時間:20__年初至20__年底。院辦、醫務科、護理部等部門負責集中開展“三進”活動。按照因地制宜,以點帶面,循序漸進,穩步實施的原則,活動將分三階段進行,準備階段為20__年1~3月;實施階段為20__年4月~20__年9月;總結提高階段:20__年10~12月,初步達到中醫藥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工程目標,到20__年底全面實現目標。
(二)活動范圍:全市鄉鎮、社區、家庭。
五、活動形式
(一)義診咨詢
醫務科和護理部組織選派醫生、護士舉行義診活動;特色科室專家舉行養生保健、針灸推拿體驗和體質辨識等中醫藥特色的咨詢活動。
(二)專題講座
根據不同人群的醫療、護理需求,組織經驗豐富、表達能力強的專業人員選擇題材,準備授課內容,進農村、進社區,為廣大老百姓傳授中醫藥文化知識。
(二)科普宣傳
設立中醫藥知識科普宣傳欄和網站專版,張貼宣傳標語、懸掛條幅,擺放中醫藥科普宣傳單和《中國中醫藥報》等,發放“三進”活動宣傳資料。
六、活動內容
(一)中醫藥進農村
充分利用我院與鄉鎮衛生院之間緊密的分工協作機制,建立支援中醫藥進農村制度。市中醫院開通與鄉鎮衛生院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建立“分級醫療,雙向轉診”的運行機制。對上轉病人利用綠色通道,優先安排。并將一般常見病、多發病、診斷明確的慢性病、康復期患者及時下送到鄉鎮衛生院心,進行后續的康復治療或上門服務。我院的名中醫,每年保證有1周以上的時間,進農村開展巡回醫療、坐診、疑難病例討論、會診、舉辦中醫藥及保健知識講座、指導基層衛生技術人員等工作。醫院中醫類別的醫師晉升副高技術職稱前,必須到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累計滿一年。
(二)中醫藥進社區
根據全市衛生系統五年發展規劃,計劃到20__年,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設立中醫科,配備一定比例的中醫藥專業人員,中醫藥服務占醫療服務比例提高。每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都能提供中醫藥服務,城鄉居民中醫藥服務的知曉率和利用率明顯提高。我院要認真組織中醫藥進社區活動,每年至少組織醫務工作者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兩次以上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宣傳、講座等活動;開展兩次以上基層衛生人員的培訓,使其掌握和應用中醫藥養生保健的方法以及中醫治療常見病的診療技術。推廣“簡、便、驗、廉、安全有效”的中醫藥適宜技術,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廣培訓。
(三)中醫藥進家庭
利用自身中醫知識和技能優勢,幫助居民選擇適宜的中醫治療、調理方式,提供養生健康咨詢指導、專家預約等服務。通過各種途徑、采取各種方式,把中醫藥科普讀物等送進家庭;每年組織兩次以上開展面向家庭的中醫藥文化科普、養生保健知識普及、宣傳、義診、咨詢服務,或向家庭配送中醫藥保健器材等,也可面向養老院、孤兒院等特殊家庭群體,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為百姓提供科學、準確、權威的中醫藥科普養生保健知識,普及推廣中醫藥防治常見病、多發病知識與技能,使更多的人了解中醫藥、使用中醫藥、受益中醫藥。
七、活動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高度重視“三進”活動,要將其作為推進中醫藥醫療、保健、教育、科研、產業、文化“六位一體”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統籌協調,加強領導,健全組織,狠抓落實,在總結“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推進醫改進行周密部署,細致安排,達到預期效果。
(二)創新形式,豐富內容
根據群眾實際需求,組織開展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周、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中醫養生保健方法推廣等百姓喜聞樂見的活動;要針對鄉村和城市社區的實際需求,不斷創新服務內容和形式;要研究創作真正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中醫藥科普讀物,為百姓提供科學、準確、權威的中醫藥科普知識。
(三)總結經驗,加強管理
要認真總結、及時推廣中醫藥文化科普活動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好成果,定期開展審核評估檢查和總結匯總工作。切實注重調研,及時組織經驗交流,發現問題及時調整,確保工程取得實效,真正造福于民。
走進社區活動策劃方案篇二
一、指導思想:
1、響應黨委鎮政府號召,宣傳環保理念;
2、引導青少年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增強環保意識;
3、弘揚奉獻精神,推動我校精神文明建設。
二、活動時間:四月第二周、第四周周五中午12:30-13:30
三、活動地點:墩歡埠各自然村主干道、美食一條街
四、活動參與對象:七年級全體師生
五、活動內容:撿拾垃圾、路面清掃、發放倡議書、不文明行為規勸等。
六、活動程序和辦法:
(一)前期準備:
1、活動策劃及方案 負責人:
2、環保宣傳材料----倡議書 負責人:
3、任務布置與分工 負責人:
4、安全排查 負責人:
5、攝影及宣傳 負責人:
(二)活動流程:
校內集合---宣布活動內容及注意事項---各班主任強調、布置任務、領隊前往---清點人數---集中帶回
七、活動要求:
1、利用教師例會、班會課,廣泛宣傳“環保衛士”進社區的意義與目的,將環保教育與文明禮儀相結合,讓廣大師生積極投身到環保來,人人爭當環保衛士,個個爭創文明標兵,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帶動身邊的居民,使環境保護工作得到社會公眾的支持與參與。
2、針對本次志愿活動成立由校長任組長,學校相關人員為組員的領導班子,具體負責“環保衛士”進社區相關活動的組織與落實,根據具體情況作出預案,確保活動安全、有序、有效果。
3、活動結束后,評出活動先進班集體并頒發獎狀,成績計入班主任考核。
走進社區活動策劃方案篇三
活動主題:保護藍色海洋,倡導節能減排。
活動背景:
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加劇了海洋環境的污染。石油泄漏,近岸海產養殖帶來的水體富營養化,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海洋問題日趨嚴峻。居民作為現代生活的主體,在節能減排方面更能發揮自己的作用。
活動目的:
1、普及海洋環保知識,提高保護海洋能力,踐行節能減排;
2、進一步提升我校的社會影響力及社會地位,打造我校良好聲譽;
3、豐富大家的課余生活,增加同學們參與社會實踐經驗,增強社會服務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奉獻意識。
舉辦單位:校學生會志愿服務部、保護海洋聯盟
活動時間:3月14日8:00——12:00
活動地點:臥龍山社區
活動人員:面向校學生會成員和保護海洋聯盟成員
活動集合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門口
活動集合時間:3月14日8:00
活動步驟:
一、活動準備階段
1、宣傳工作
①利用大學生活動中心電子屏進行宣傳;
②在校bbs—山魂海韻以及校學生會網站發帖公示。
2、前期準備工作
①與社區的負責人進行協商,盡可能提供有力條件,解決活動場地、活動桌椅以及提前宣傳等問題;
②提前確定行車路線,避免因線路不熟耽誤活動開展;
③準備好保護海洋的圖片展板;
④印刷保護海洋的小傳單以及節能減排小常識的卡片;
⑤制作宣傳條幅;
⑥物品準備:校學生會以及保護海洋聯盟的旗幟、相機、帽子、衛生工具、擴音器等。
二、具體活動流程
1、于大學生活動中心門口集合,確定參與人數、對校會人員進行考勤;
2、集合完畢后,依據事先確定的線路,至社區;
3、志愿者對條幅進行懸掛,擺放展板;
4、同學對展板內容進行講解,倡導居民養成節能減排的好習慣,積極保護海洋;
5、志愿者向居民散發保護海洋和節能減排小常識的的卡片;
6、志愿者引導居民在“保護海洋,節能減排”的條幅上簽字;
7、志愿者打掃居民點;
8、主持人對此次活動做一個總結,全體成員合照留念;
9、確定人數后,乘車返回學校
三、活動后續階段
1、活動結束后,要注意整理現場,撤掉條幅和展板;
2、及時搜集活動人員對本次活動的意見和建議,以便下次活動有所提高;
3、新聞部收集活動資料,撰寫新聞稿;
4、志愿服務部收集資料,撰寫活動總結。
可能存在的問題:
1、活動社區參與的居民較少
解決方案:要保持耐心和微笑,不能因參與的人少而失去熱情,積極做好本職工作。
2、活動中有人受傷
解決方案:事先準備好創可貼。如果是小傷口做緊急處理,如果傷害較為嚴重聯系居委會領導送至附近醫院。
走進社區活動策劃方案篇四
一、活動主題:
“紅領巾進社區”
二、活動目的.:
結合“弘揚民族精神,關愛他人,摒棄陋習”實踐活動,我校繼續開展“陽光行動進社區”實踐活動。通過此活動,讓隊員們通過自己的文明行為去帶動、感染周圍的每一個人,撒撥愛心,讓隊員們親身感悟怎樣去關愛他人,幫助他人,怎樣去摒棄陋習,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爭做遵紀守法的文明禮貌的小公民。
我校的隊員們本著就近就便、自主自愿的原則成立了各小隊,并以自己的特色起好隊名,“陽光小隊”、“雛鷹小隊”、“愛心小隊”等等。
三、活動時間:8月11日
四、活動安排:
將隊員們分成若干小隊,同時進社區開展不同的實踐活動。
第一小隊以宣傳為主:隊員們進到社區,利用宣傳畫、宣傳牌以及各種書籍宣傳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宣傳從古至今的文明用語,宣傳關愛他人的愛心行動,宣傳摒棄陋習的文明行為。
第二小隊以行動為主:隊員們在社區內進行義務勞動,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像拾撿白色垃圾,擺自行車,擦樓梯扶手,或是看到需要幫助的人便伸出援助之手等等。用自己的文明行為為社區做一點有益的事,去帶動周圍的每一個人,希望他們愛護生活的環境。
第三小隊奉獻:隊員們將自己的舊文具、玩具等還有利用價值的東西擺在社區內進行捐贈,將這些東西捐贈給有困難、并有需要的小伙伴,奉獻出自己的愛心。
走進社區活動策劃方案篇五
一、活動目的
我院是國家體育系統骨干院校,擁有教育、科技、人才優勢。為了更好地利用學院資源,為提高沈陽人民的健康素質服務,我院工會與科研處擬組織28位具有博士學位的中青年教師開展“體育科技進社區”系列活動,促進社區群眾體育的開展,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同時,通過此項活動,進一步提高我院高學歷群體的科技轉化意識,更好的發揮體育科技為社會服務的作用。
二、活動內容
(一)“健身科學進社區”
1、舉辦體育鍛煉與健康科技巡回展覽
2、開辦博士科學健身大講堂
3、博士贈送體育圖書活動
(二)“體育科技服務進社區”
1、科學健身指導、咨詢和體質儀器測試
2、開辦體育博士咨詢熱線
(三)建立體育特色的居民社區
選擇若干條件具備的社區,建立長期聯系,在平安、和諧、幸福社區建設中加入體育元素,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識和科學鍛煉的習慣,形成社區的特色文化;同時成為學院的社會實踐基地。
三、活動安排
根據“長打算、短安排”的原則,以一年為限分階段啟動。
(一)第一階段 準備階段(20__年7月—8月)
1、制定方案
2、組織力量
3、策劃活動
4、選擇社區
(二)第二階段 啟動階段(20__年9月—20__年6月)
1、舉辦體育鍛煉與健康科技巡回展覽。
2、組織“科學與健身”、“鍛煉方法與自我監測和評價”、“科學健身與營養”、“慢性疾病的運動處方”等專題講座30場。
3、贈送體育圖書5000冊。
4、選擇10—15個社區開展義務體質檢測、咨詢。
5、開辦咨詢熱線(網上)。
6、建立長期聯系社區3—5個。
(三)第三階段 總結評估階段(20__年7月—8月)
1、聽取社區居民意見(包括問卷訪談)。
2、實地檢查上述活動效果。
3、組織專家對活動進行評估。
4、制定活動推進方案。
四、活動聯絡、領導和組織機構
學院由主管工會和科研處的黨政領導牽頭,由工會、科研處具體負責,列入學院“為遼沈老工業基地作貢獻行動計劃”。
五、活動地點
沈陽市部分社區活動站或社區大學。
六、活動經費預算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