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四年級下冊乘法分配律教案視頻1
教學目標:
1、發現、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能用準確的語言表述乘法的分配律,并能初步運用乘法的分配律;
3、培養學生觀察、歸納、概括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4、滲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認識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獨立自主、主動探究、自己得出結論的學習意識。
教學重點:
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
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請兩位同學到前面)假如20年后,二位在機場見到了我,你們會怎么樣?
生:(齊)高興激動。
生1::打個招呼,宋老師好。
生2:宋老師好!
師:我把這個過程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畫出來,提問是有兩個宋老師嗎?
生:不是,是分別握手。
生:乘法分配律(小聲地)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為學習新課埋下伏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師: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學習,老師非常高興。現在正是陽春三月,植樹造林、綠化環境的好季節。
1、引入主題圖(:植樹情景及信息):每小組要4人挖坑種樹、2人抬水澆樹;有25個小組。求一共有多少同學參加這次植樹活動?
(1)閱讀理解: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知道了什么。
生1:已知每小組要4人挖坑種樹、2人抬水澆樹;有25個小組。求一共有多少同學參加這次植樹活動。
生2:每個小組共有6人。
(2)分析解答:
學生匯報自己的解法,引導學生說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板書:(4+2)×254×25+2×25
2、兩個算式的結果怎樣?用什么符號連接?生讀等式
板書:(4+2)×25=4×25+2×25
生讀算式(4+2)×25=4×25+2×25
3、春季運動會李老師欲訂購9套運動服,上衣每件58元,褲子每件42元,一共需要都少錢?
口頭列式,得出(58+42)×9=9×58+9×42(生讀等式)
4、觀察這兩組算式,請你寫出一些類似的式子。
每個學生都能正確寫出幾組算式,有很多學生已經用字母或圖形表示的。(3個學生寫錯,2名學生自己改過來了)
投影展示
生1:(1+2)×3=1×3+2×3
(3+2)×4=4×3+2×4
(10+2)×5=10×5+2×5
(6+4)×5=6×5+4×5
生2:(4×2)×3=4×3+2×3
生3:他的算式是錯的,括號里應該是兩數之和。
生4:(+)×=×+×
(a+b)×c=a×c+b×c
a×(b+c)=a×b+a×c
師;嘗試用文字總結發現的規律
生:兩個數相加,乘第三個數,可以先把第三個數分別與前兩個數相乘,再相加。
等號兩邊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5、集體歸納。
抓住:兩個數和、分別相乘
小結:這個規律是具有普遍性的。你們發現的這個規律就是我們的數學前輩們早已研究得出的“乘法分配律”。(板書課題:乘法分配律)也就是(電腦出示下面的文字)
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把這兩個數分別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
6、討論記憶乘法分配律的方法。
師:乘法分配律與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不同,大家討論一下記憶乘法分配律的方法。
生1:就像課前老師與兩位同學見面一樣,老師和兩位同學分別握手再求和。
生2:括號外面的字母c就像我自己,放學回來,站在門外,爸爸和媽媽在房子里,我進門后先和爸爸打招呼,再和媽媽打招呼,最后一家人圍坐在一起。
學生的方法很多。
(設計意圖:通過自己模仿寫算式和尋找記憶方法的環節,讓學生體會理解分配律的本質特點,激發學習興趣)
三、鞏固新知,嘗試練習
1、數學王國正在舉行有獎競猜的活動,你能拿到那些精美的獎品嗎?
(12+200)×3=□×3+□×3
15×(40+2)=□×40+□×2
2、數學游戲:找朋友
(1)找出得數相等的兩個算式,(將算式卡片展示在黑板上)
(設計意圖:一共出示了四組算式,讓學生在辨別正誤的同時,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習興趣)
提問:22×7+18和(22+18)×7是朋友嗎?如果要讓它們成為朋友,該怎么改?
(2)整理卡片,分成兩組
甲組乙組
①100×31+2×31①(100+2)×31
②9×(37+63)②9×37+9×63
③(22+18)×7③22×7+18×7
分組計算比賽:女生計算甲組的三道題,男生計算乙組的三道題。看誰算的快。
(設計意圖:制造沖突,引出認知矛盾)
男同學這組為什么算的慢?你們認為這樣比賽公平嗎?你們有沒有辦法很快算出得數?(引導學生思考得出簡便計算的方法:把乙組題轉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另一種形式,使計算簡便。)
小結:能口算,并且能湊整十、整百數,算起來比較簡便。
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這一環節進行充分運用,滲透簡便運算的意識)
四、運用規律,內化新知
(8+4)×25=34×72+34×28=
先觀察,說一說算式特點,再嘗試計算、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前后呼應,既顯示了內容的完整性,又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五、課堂總結與評價: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意識和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板書設計:
乘法分配律
(4+2)×25=4×25+2×25
(a+b)×c=a×c+b×c
甲組乙組
①100×31+2×31①(100+2)×31
②9×(37+63)②9×37+9×63
③(88+12)×7③88×7+12×7
四年級下冊乘法分配律教案視頻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過探索活動,進一步體會探索的過程和探索方法。
2、通過探索活動,發現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進行表示。
(二)能力目標。
1、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探索精神。
2、探索、交流過程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目標。
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用數學方法來解決,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理解乘法分配律。
三、教學難點:
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四、教學方法:
1、猜測法。
2、驗證法。
五、教具準備:
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導課。
應用乘法結合律進行簡算。
2745= 8(725) = 3425=
(二)學習新課。
1、師:學校在假期位每個班級的墻上都鋪了瓷磚,咱們現在估計咱班東墻和北墻一共鋪了多少塊瓷磚,好嗎?
2、學生匯報:有的說100塊,有的說90塊。
3、詳細匯報
生1:我將瓷磚分成兩部分,兩部分的和就是瓷磚的總塊數。列式是69+49=90(塊)
生2 :我也發現有90塊,因為有10行瓷磚,每行9塊。
生3:那么是不是說明69+49=(6+4)9大家說的對不對呢?再舉一些例子驗證一下吧。
4、請大家觀察這些例子的左右兩邊,有什么特點?
生1:從左到右是相同因數乘不同因數的和。
生2:從右到左是相同因數分別乘不同的因數,再將它們的積加起來。
5、師:我們把乘法這樣的規律叫乘法的分配律。如用A、B、C
表示三個數,你能寫出乘法結合律嗎?
6、(A+B)C=AC+BC叫乘法的分配律。
(三)鞏固練習。
1、填一填。
35(2+5)=352+35( ) (43+25)2=( ) ( )+( )( )
2、拓展練習。
運用學的規律,將計算過程變得簡便些。
201950= 632547=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那些知識?會用乘法分配律簡便運算嗎?
(五)布置作業。
第49頁練一練第2、3題。
四年級下冊乘法分配律教案視頻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情景創設,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充分調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知識遷移。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探究和歸納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理解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的作用,了解運用運算定律可以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過程與方法: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并從中感悟科學驗證的方法。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教學情景的創設和欣賞自然景色的美,向學生滲透環保教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探索發現乘法交換律、結合律,懂得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
1、學習例5。
(1)出示例5
(2)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決問題。
(3)引導學生對解決的問題進行匯報。
4×25=100(人)
25×4=100(人)
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
你還能舉出其他這樣的例子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舉例進行板書。
你們能給乘法的這種規律起個名字嗎?
板書: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能試著用字母表示嗎?
學生匯報字母表示:a×b=b×a
2、學習例6。
(1)出示例6
(2)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決問題。
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25×5)×2 25×(5×2)
=125×2 =10×25
=250(桶) =250(桶)
(3)引導學生對解決的問題進行匯報。
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
你還能舉出其他這樣的例子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舉例進行板書。
你們能給乘法的這種規律起個名字嗎?
板書: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能試著用字母表示嗎?
學生匯報字母表示:(a×b) ×c=a× (b×c)
(4)完成例6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題。
3、學習例7。
(1)出示例7。
(2)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決問題。
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3)引導學生對解決的問題進行匯報。
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
你還能舉出其他這樣的例子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舉例進行板書。
你們能給乘法的這種規律起個名字嗎?
板書: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
能試著用字母表示嗎?
學生匯報字母表示:(a+b)×c=a×c+b×c
a×(b+c)=a×b+a×c
(4)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題。
3、學習例8。
(1)出示例8。
(2)收集信息,明確條件問題
(3)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決問題
(4)讀懂過程,感悟不同方法
課后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習題
1、運用乘法運算定律,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恰當的數。
78×85×17=78×(_____×______)
81×(43×32)=(_____×______)×32
(28+25)×4= ×4+ ×4
15×24+12×15= ×( + )
6×47+6×53= ×( + )
(13+ )×10= ×10+7×
2、判斷對錯。
(1)39×22-39×2=39×22-2 ( )
(2)39×22-39×2=39×(22-2) ( )
(3)39×28+39×72=39×28+72 ( )
(4)39×28+39×72=39×(28+72) ( )
(5)39×12=39×(12-2) ( )
(6)39×12=39×(10+2) ( )
板書
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四年級下冊乘法分配律教案視頻4
教學內容:
P36/例3(乘法分配律)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和應用。
教學難點:
乘法分配律的反應用。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埋伏
思考問題。
在學習乘法的運算定律時,我們觀察了一幅主題圖,有的同學還提出了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
二、新授
小組討論,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教師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
學生匯報自己的解法。引導學生說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1)(4+2)×25
=6×25
=150(人)
4+2是每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個小組一共有多少人了。
(2)4×25+2×25
=100+50
=150(人)
4×25表示25個小組一共有多少個人負責挖坑、種樹,2×25表示25個小組一共有多少人負責抬水、澆樹。再把它們加起來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
小組合作:
(1)兩組算式有什么相同點?
(2)兩組算式有什么不同點?
(3)兩組算式有什么聯系?
匯報。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匯報,靈活地進行引導,總結出要點。
你還能舉出像這樣的幾組算式嗎?
學生舉例。
根據學生舉例板書。
到底我們舉的例子是不是符合這樣的規律呢?請學生驗證。
請學生用語言表述出發現的規律。
板書: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
a×(b+c)=a×b+a×c
你有什么好方法幫助我們大家記住乘法分配律?
簡記為:
和與一個數相乘=積相加
三、鞏固練習
P36/做一做
P38/5
在練習小結中,幫助學生記憶乘法分配律。
四、小結
學生匯報自己的收獲。
教師引導小結,相應完善板書。
板書設計:
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
(1)(4+2)×25(2)4×25+2×25
=6×25 =100+50
=150(人)=150(人)
(4+2)×25=4×25+2×25
┆(學生舉例)
(a+b)×c=a×c+b×c
a×(b+c)=a×b+a×c
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
數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
四年級下冊乘法分配律教案視頻5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動,進一步體驗探索規律的過程,并能用字母表示。
2、經歷共同探索的過程,培養解決實際問題和數學交流的能力。
3、會用乘法分配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重點難點:
1、指導探索乘法分配律。
2、發現并歸納乘法分配律。
方法指導:
通過講學練相結合,設計相應的練習題,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約3分鐘)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師:老師想請大家幫一個忙,我有一個朋友開了一家小公司,有4名員工,她想給公司的員工每人買一套工作服,她去商店看中了幾件衣服和幾條褲子,想選一套衣服做工作服。請同學們想一想,怎樣搭配?
2、學生思考:
(1)有幾種搭配方案
(2)選擇你喜歡的一種方案,并算出總價。
(學生自己選擇方案并在練習本上完成。師強調:是買4套衣服)
二、自主學習
(約7分鐘)
組內研討,確定方案
組內研討
(1)一共有幾種搭配方案?
(2)介紹自己的方案,并說一說,你推薦的理由。
(3)說說你推薦的方案,需要花多少錢?你是怎么算的?
三、合作交流
(約10分鐘)
1、匯報交流
師:哪一個同學想先來給老師推薦他的方案?
師:要想求4套這樣的衣服需要多少元?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分別列式解答
師:因為總價相等,這兩個算式我們可以用什么符號把它們連接起來?(學生回答后,師在兩個算式中間用等號連接)
師:這個等式怎么讀呢?
生嘗試讀等式。
(預設學生讀法:
A、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乘225乘4加75乘4
B、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225和75分別與4相乘的積再相加。)
2、研究其它方案
由學生依次匯報出其余3種不同的搭配方案,并引導說出是怎么想的。計算后分別加上等號。
教師板書
一套4=4件上衣+4條褲子
(225+75)4=2254+754
(225+125)4=2254+1254
【四年級下冊乘法分配律教案視頻5篇】相關推薦文章:
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乘法分配律教案優秀6篇
2022年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乘法分配律教案精七篇
乘法分配律教學內容分析 乘法分配律優秀教案
四年級下冊乘法分配律的應用教案5篇
最新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一等獎 北師大版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