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社會教師教學教案修改篇1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對蛋寶寶外形特點的認識準備
2、蛋殼、各種形狀的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玩蛋殼,并從中發現問題。
2、幼兒討論:為什么蛋殼會轉?(不一定要得出正確答案)
3、玩一玩,找一找:還有什么會和蛋殼一樣轉轉轉?
要求:找到會轉的物體后找找它會轉的秘密。想想
為什么有的東西不會轉,有的能轉不停。
4、幼兒小結:蛋殼和圓積木會轉的原因是因為它們的外形都是圓形的。
活動反思:
幼兒在認識了蛋寶寶的外形特征以后,已經有了一定的前知識準備。一定的活動積累,讓他們對蛋寶寶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在這個活動中,由于活動的材料并不繁多,而且活動目的明確,只要幼兒參與動手,就能找到蛋寶寶和圓積木轉動的秘密。幼兒在活動中的情緒很積極,每個人都能動手操作,并講述自己的發現??茖W活動中采用幼兒熟悉的材料,設立簡單易完成的探究任務,是比較適合小班小朋友的。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操作,發現表面是圓的物體轉動的時間比較長。
2、能運用所提供的材料進行對比實驗,并在活動后陳述自己的發現。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激發他們探索的興趣與欲望。
幼兒園社會教師教學教案修改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直線、斜線表現小雨和大雨。
2、培養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雨天。
2、音樂:小雨小雨,別下了。
3、油畫棒、畫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興趣
1、播放下雨的聲音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聲音?你知道雨是從哪兒掉下來的嗎?你們見過小雨點嗎?是什么樣的?
2、出示圖片:雨天觀察,感知雨點。
小結:下大雨時,像根直直的、長長的線;下小雨時,一點點的。
二、操作演示,引出內容
1、油畫棒演示畫長直線雨
嘩!嘩!下了一場大雨。
幼兒試畫(強調從天空中滴下來,直直的,長長的。)
2、滴答滴答,下小雨了,小雨的雨點怎樣的呢?
(一點點的)小雨點落到了哪兒?小雨點落到池塘里會怎么樣?邊講邊演示大小不同的水暈及水花。
三、幼兒創作,教師觀察指導。
1、引導
下雨啦,池塘里的水暈是什么樣的?
大雨和小雨有什么不同?
2、幼兒作畫
鼓勵幼兒添加自己喜歡的東西
四、聽歌謠《小雨小雨,別下了》
活動結束。
幼兒園社會教師教學教案修改篇3
美麗的小魚
活動名稱:藝術——小班美術“美麗的小魚”設計意圖:美術繪畫《美麗的小魚》以游戲的形式深受孩子的喜歡,非常富有時代氣息,“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體現藝術、社會的有機整合”成為了我設計的主導思想,以期通過活動,讓孩子們達到在提高繪畫水平的同時又能發展孩子的社會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充分體驗繪畫的樂趣,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2.培養幼兒的觀察、審美、創造能力。
3.引導幼兒在認識紅色、黃色、綠色的基礎上,繼續練習涂染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自制課件一個、磁帶、幼兒繪畫工具、美人魚頭飾。
2.知識準備:認識紅綠黃色。
3.重點分析:引導幼兒選擇適當的色彩描繪小魚,鼓勵大膽有力的順著一個方向涂色。
難點分析:添畫水草、水泡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游戲“變變變”,教師帶上頭飾變成美人魚。
2.美人魚講故事,放課件。“我們來幫美人魚的忙好嗎?”
二、展開:
1.提問:美人魚是怎樣幫助小魚穿衣服的?教師示范,幼兒觀察。教師范畫涂色,“大海是什么顏色?”用藍色畫彎彎的水波紋,用綠色畫水草,高高興興吹著泡泡,什么形狀?
2.小朋友我們就來幫助美人魚給小魚穿上美麗的衣服,畫好后我們把它們放進大海里,請小朋友在筐里每人選兩條小魚開始吧。
3.放音樂,幼兒設計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三、延伸活動
1. 展覽作品講評:
(1)幼兒:你最喜歡哪一條?
(2)教師:干凈、色彩
2.環保教育:
定期給小魚換水,不往海里扔垃圾,讓水生動物健康快樂的長大好不好?
幼兒園社會教師教學教案修改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義,知道“不勞而獲是不會成功的”。
2、通過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樂趣。
3、續編成語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會有所收獲。
活動準備:
字卡、動畫片“守株待兔”、勾線筆及白紙
活動過程:
一、通過猜字,認識成語“守株待兔”
教師出示畫面,引導幼兒猜測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認識“株、兔”
“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動畫片就知道了!
二、通過動畫片結合具體的問題引導幼兒理解“守株待兔”的含義。
1、誰在什么地方見到了野兔?
2、見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嗎?為什么?幼兒猜想。
根據幼兒出現的情況分組討論:
1、能等到
2、等不到 雙方說出自己的理由。教師及時總結,突出重點:他坐在樹樁旁等呀等終于等到了野兔、他坐在樹樁旁等呀等最后還是沒有等到野兔
他到底有沒有等到野兔呢?我們繼續往下看(繼續播放至結束)
4、他等到了嗎?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沒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樣了?
教師總結,重點突出:他坐在樹樁旁邊等呀等,莊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沒有等到。“守株待兔”這個成語告訴我們不經過努力和辛勤勞動,是不會獲得成功的。
6、你認為他應該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三、通過繪畫續編成語故事“守株待兔”
延伸活動:幼兒可以表演“守株待兔” 。
幼兒園社會教師教學教案修改篇5
活動目標:
1、能根據信號迅速做出反應。
能找對地方,對好入座。
設計思路:
活動的設計是根據幼兒的興趣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的,用各種頭飾來扮演小動物,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老師扮演熊,以特別大的腳步聲來表示熊了,幼兒一聽到熊的腳步聲就變成石頭。第二次游戲是分別畫了兩個大圈,這次比上次要難一點,要幼兒分辨聲音和分辨圓圈的大小,腳步聲很大的就是大熊來了,要躲進大圓圈里面,多了要被吃掉的。這樣的活動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戰性。
過程
一、變石頭
1、扮演森林里的小動物,跟著音樂邊唱邊做各種小動物的動作。
2、老師扮演熊走路的聲音,聽到熊走路的聲音,幼兒趴在地上變成石頭。
3、游戲重新開始幾次。
二、快快躲起來
1、畫兩個圓圈,表示大熊來了躲進大圓圈,小熊來了躲進小圓圈。
2、小動物們跳舞,游戲,放音樂伴奏。
3、聽到大熊來了小動物們躲進大圓圈里,躲錯了要被吃掉。
4、小熊來要躲進小圓圈里,躲錯了要被吃掉。
游戲反復。
幼兒園社會教師教學教案修改篇6
活動內容 認識長方形
重點領域 數學
相關領域 語言
活動目標
1、通過認一認、比一比,引導幼兒感知長方形的基本特征。
2、啟發幼兒學習按圖形特征歸類,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3、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動手操作能力。
重點、難點
1、重點:感知長方形的特征。
2、難點:會按圖形特征進行歸類。
活動準備
1、幾何圖形若干(正方形、長方形、圓形)。
2、剪刀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幾何圖形讓幼兒辨認。
教師:“小朋友說一說黑板上有哪些圖形?”(圓形、正方形)
二、圖形分類。
教師:“黑板上有這么多圖形,誰會把一樣的圖形放在一起,并數一下一共有幾個?”
三、認識長方形。
1、教師手指長方形,“這是什么圖形?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是一樣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樣的?(它們都有四條邊,四只角;正方形每條邊都一樣長,長方形每條邊不一樣長。)”
2、教師在幼兒講述時,可將長方形和正方形進行比較,引導幼兒觀察它們的不同。
四、通過折疊驗證:
知道長方形上下兩條邊是一樣長的,左右兩條邊也是一樣長的。”
1、教師:“現在請小朋友把長方形的長邊比一比,短邊再比一比是不是一樣長的?”
2、小結:長方形的上下兩條邊是一樣長的,左右兩條邊也是一樣長的。四個角都是一樣大的。
五、幼兒操作。
1、請小朋友拿一張圖形紙把它剪一剪,讓它變成長方形。
2、給長方形涂顏色。看看圖上有什么圖形,請小朋友給長方形涂上顏色。
幼兒園社會教師教學教案修改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點畫梅花。
2.體驗點畫的快樂。
3.培養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梅花,范畫,顏料,白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并初步了解梅花結構特征。
(一)小朋友最喜歡花了,因為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漂亮,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美麗的梅花。
(出示梅花圖)小朋友,看看梅花什么樣子的?(紅色的,五個花瓣,樹枝是彎彎曲曲的,枝上還有沒有完全開放的花骨朵。)(二)老師想把這美麗的梅花保存下來,可我不想畫,那可怎么辦呢?老師啊,用手指點畫了一幅梅花圖。
小朋友想不想看?(看點畫圖,幼兒說一說老師是怎么做的?)小朋友們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兒:"是。")那我們今天一起做一幅美麗的梅花圖!
二、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一)老師示范每一個步驟并進行詳細介紹,幼兒要看好老師是怎么做的(教師示范做一朵梅花)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吧!
(二)幼兒動手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結束成果展示。
【2022年幼兒園社會教師教學教案修改意見最新】相關推薦文章:
2022年幼兒園關于中秋節的社會教案7篇
2022年幼兒園關于中秋節的社會教案五篇
幼兒園中班中秋節主題社會教案活動2022年
2022年教師節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教案反思7篇
精選幼兒園社會秋游教案范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