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色色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视频,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av国片精品jk制服丝袜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安徽的導游詞(三篇)

安徽的導游詞(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22 15:54:59
安徽的導游詞(三篇)
時間:2022-12-22 15:54:59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安徽的導游詞篇一

早在東晉年間(420_年),山上就開始建寺廟,以后歷代都增建、擴建,形成“三里一小廟,五里一大廟”,廟宇遍布全山,據說興盛時期多達300余座,僧眾四五千人?,F在保存完整的寺廟尚有五六十座。

游九華山,首先到九華街,這里海拔600多米,是九華山的中心,寺廟也主要集中在這里,因此有“蓮花佛國”之稱。這里實際上是一個山上的村鎮,除了廟宇外,還有商店、學校、旅店、農舍,游人可以在這里住宿,并以此為起點,游覽山上的名勝。

九華街上的化城寺,是九華山歷史最悠久的晉代古寺,也是九華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勢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設計藝術。寺內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約20_斤的古鐘,鑄造精美,聲音洪亮,用槌撞擊,凝重清揚的鐘聲,在山谷回蕩,往往使人有超凡脫俗之感?!盎峭礴姟彼斐蔀椤熬湃A十景”之一。

從九華街往東走不遠,有一建在懸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歲宮”。其匾額上書有“欽賜百歲宮,護國萬年寺”十個金字。據說,在明朝萬歷年間,有個叫無暇的和尚,26歲來到九華山,在一個人跡罕至的山洞里苦修了120_年。死后3年,人們才在洞中發現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認為他是活佛轉世,遂將尸體裝金供奉。明崇禎皇帝知道后封他為“應身菩薩”。于是供奉他的小廟香火日旺,寺廟擴展,成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游人可以在寺里的肉身殿看到這具頭戴僧帽,身披紅色袈裟,端坐蓮臺之上的無暇和尚的裝金肉身。

九華勝景在天臺。天臺峰是九華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臺,等于沒來”的說法。從九華街上天臺,約15華里山路,沿路經過很多風景點。當你氣喘吁吁,到達天臺正頂,眼前的景色,將使你胸襟開闊,疲勞頓消。四周群山匍伏,遠望九華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極目遠眺,天地渾然一體,長江如練隱隱可見。清冽的山風送來陣陣松濤、竹喧,令人陶醉。周圍的巖石,奇形怪狀,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間”三字。此時此刻,真使人有身臨蓬萊仙境之感。在天臺上看日出,據說其瑰麗景色不亞于在泰山日觀峰看日出。因此“天臺曉日”被列為“九華十景”之一

安徽導游詞5

朋友們,你們好!現在我們已經到達黃山風景區南邊重鎮湯口。在這里先向諸位介紹一下黃山風景的概況。

黃山,位于中國安徽省南部,屬中國南嶺山脈的部分,全山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黃山山系中段,是黃山的精華部分,也就我們要游覽的黃山風景區,面積約154平方公里。它在黃山市境內,南鄰歙縣、徽州區、休寧縣和黟縣,北連黃山區;這五個縣、區也都屬于黃山市管轄。

黃山在中國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樣子,因為山上巖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給它起這樣一名字。傳說咱們中華族的先祖軒轅黃帝在完成中原統一在業、開創中華文明之后,來到這里采藥煉丹,在溫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這個說法,就在天寶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詔書,將黟山改名黃山。意思是,這座山是黃帝的山。從那以后,黃山這個名字就一直到現在。

朋友們,你們不遠千,甚至萬里到這里,就要親眼看一看黃山的美嗎?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快樂嗎?是的,黃山是絕美絕美的,可說天第奇山,能夠登臨它,親眼看看它,確實是人生的一大樂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長地質歷史代,大自然的無窮力,塑造了黃山那絕美的風采和種.種奇特的景觀,令人傾倒,令人心醉。

黃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這里競秀,峰峰稱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韻。黃山奇峰到底有多少,還沒有一個確切數字。歷史上先后命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近年又有10座名峰入選《黃山志》。這80多座山峰的高絕大多數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蓮花峰最高(1864米),光明頂次之(1841米),天都峰排行老三(1829.5米),這三大峰和風姿獨秀始信峰(1683米),是黃山的朋友,哪怕登上這四座奇峰中的一個,也算不虛此行了。

下面,我再把黃山“四絕”分別作個介紹。

說起黃山“四絕”,排在第一的當是奇松。黃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無比頑強的生命力,你見了不能不稱奇。一般說,凡有土的方就能出草木和莊稼,而黃松則是從堅硬的黃崗巖石里長出來的。黃山到處都生長著松樹,它們長峰頂,長懸崖峭壁,長在深壑幽谷,郁郁蔥蔥,生機勃勃。千百年來,它們就是這樣從巖石迸裂出來,根兒深深扎進巖石縫里,不怕貧瘠干旱,不怕風雷雨雪,瀟瀟灑灑,鐵骨錚錚。你能說不奇嗎?其次是,黃山松還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從總體來說,黃山松的針葉短粗稠密,葉色濃綠,枝干曲生,樹冠扁平,顯出一種樸實、穩健、雄渾的氣勢,而每一處松樹,每一株松樹,在長相、姿容、氣韻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種奇特的美。人們根據它們的不同的形態和神韻,分別給它們起了貼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臥龍松、龍爪松、探海松、團結松等等。它們是黃山奇松的代表。

怪石,是構成黃山勝景的又一“絕”。在黃山到處都可以看到奇形怪異的巖石,這些怪石的模樣兒千差萬別,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都活靈活現,生動有趣。在121處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飛來石”、“仙人下棋”、“喜鵲登梅”、“猴子觀?!?、“仙人曬靴”、“蓬萊三島”、“金雞叫天門”等。這些怪石有的是龐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瓏;有的獨立成景,有的是幾個組合或同奇松巧妙結合成景。還些怪石因為觀賞位置和角度變了,模樣兒也就有了變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雞叫天門”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鵲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換景的緣故。也還有些怪廠,在不同條件下看,會產生不能的聯想,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名字,如“猴子觀海”又叫“猴子望太平”便是。

再說云海。雖然在中國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沒有一個能比得上黃山云海那樣壯觀和變幻無窮。大約就是這個緣故,黃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黃海”。這可不是妄稱,是有歷史為證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學家叫潘之恒,在黃山住了幾十年,寫了一部60卷的大部頭書--黃山山志,書名就叫《黃?!?。黃山的一些景區、賓館和眾多景觀的命名,都同這個特殊的“海”有關聯,有些景觀若在云海中觀賞,就會顯得更加真切,韻味也更足了。這些也都證明,“黃?!边@個名字是名副其實的。

最后,介紹一下溫泉。我們常講的和游覽的溫泉是前山的黃山賓館溫泉,古時候又叫湯泉,從紫石峰涌出。用它命名的溫泉景區,是進入黃山南大門后最先到達的景區。溫泉水量充足,水溫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質良好,并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有一定的醫療價值,對皮膚病,風濕病和消化系統的疾病,確有一定的療效。但是只能浴,不能飲;過云說它可以飲用,是不科學的。

其實,黃山溫泉不止一處。在黃山北坡疊嶂峰下,還有一個溫泉,叫松谷庵,古稱錫泉。它與山南的賓館溫泉水平距離7.5公里,標高也近,南北對稱,遙相呼應。這也夠奇的了。不過因為它地處偏僻目前還未開發利用。

除了“四絕”之外,黃山的瀑布、日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壯觀和奇麗的。

黃山,山高陂陡,溪流從高山峽谷中奔涌出來,從陡谷懸巖上飛落下來同,就形成瀑布?!吧街幸灰褂?,處處掛飛泉”,就是黃山溫存的生動寫照。黃山瀑布很多,最壯觀的有“九龍瀑”、“人字瀑”和“百丈瀑”。

黃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峰滴翠,山花爛漫;夏季清涼一片,處處飛瀑;秋天天高氣爽,紅葉如霞;寒冬則是銀裝素裹,冰雕玉砌。黃山確實是一個旅游、避暑、賞雪的絕好去處。

安徽的導游詞篇二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們此次的導游。接下來各位將要在我的帶領下游覽蒙城的美景,希望大家在這三天里能玩的高興,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我的名字叫張曉康,大家可以叫我張導,也可以叫我名字。再去蒙城的路上有幾件事要告訴大家。希望大家記住在景區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亂走。如果迷路一定要記得打我電話,我會去接大家。希望大家玩的高興。

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蒙城,蒙城縣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處淮北平原中部,屬于淮河流域戰略要地,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國土面積2091平方公里,耕地230萬畝,轄15個鄉鎮、2個辦事處、1個工業園區和1個林場,人口132萬。蒙城是安徽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莊子故里,境內有莊子祠、文廟、萬佛塔、三星街、白云庵、東西懷德橋等文物古跡及景點。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牛群曾在此掛職擔任副縣長。蒙城是中國楹聯之鄉、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是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縣,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全國林業百佳縣。

蒙城文廟又稱孔廟,始建于元至元21年(公元1284年),是封建時代祭孔、演禮和辦學的地方。

文廟自前而后依次為靈星門、泮池、泮橋(以上待建),大成門和大成殿,靈星門正對青去街,取其“平步青云”之意。靈星門的西南側有一井,名圣井“圣井甘泉”為蒙城八景之一。大成門東連名宦祠,西接鄉賢祠。大成殿前兩側有東西配廡,殿東為節孝祠,殿西為忠義祠。東院是文昌閣,西院是明倫堂。大成殿,原名先帥殿,又稱圣人殿,是文廟的主體建筑。殿寬五間,進深三間,為山以頂抬梁式建筑,九檁十八架,四十二檐墩,用巨杉作棟梁,飛檐翹角,蔚為壯觀,殿內外上下重油彩繪,雕梁畫棟,金碧輝煌,是我們淮北地區最為宏偉、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建筑。從前,殿內正中供孔子神龕牌位,兩旁置顏、曾、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個大字。殿上方懸著康熙,乾隆皇帝御書的“萬世師表”、“生民未有”“與天地參”三塊匾額。殿前閱臺高一米余,上有一圈漢白玉欄桿,中間和兩旁有石階供人登臨。東西廊房各七間。為灰色筒孔覆頂,車房原供孔子三千弟子,西房原供歷代賢孺牌位。

大成門又稱戟門,面闊五間,是通向大成殿的過道門。在其東面的名宦祠原供蘇舜飲,豐稷等在蒙城有政

績的官吏,西面的鄉賢祠原供莊子、何惟等地方賢土。

蒙城還是莊子的居住地,當地建有莊子祠,但經過時間的侵蝕,當年的莊子祠早已不復存在,現存莊子祠是蒙城縣政府在宋代莊子祠舊址上新建的,總占地面積52畝,總建筑面積1086平方米,全祠由祠堂建筑群與萬樹園兩部分組成。主要建筑有大三門、影壁、山門、逍遙堂、古衡門,濮池、五笑亭、觀臺、觀魚橋、夢蝶樓、南華經閣、東西碑廊、道舍、客舍等。20_年5月莊子祠正式掛牌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說完景點,再來說說當地特產,當地的美食很多,比如油酥燒餅,蒙城sa湯,牛肉干,大閘蟹,三義鎮九龍貢面等等。種類很多,相信大家一定會吃的盡興。走的時候別忘了帶一點當地特產帶給朋友。好了接下來到了和大家說再見的時候了,希望大家此次旅程玩的高興,有一個美好的回憶。各位再見。

安徽的導游詞篇三

安徽建省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因境內有皖山、春秋時有古皖國而簡稱“皖”。全省總面積13.94萬平方公里,地跨長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世稱江淮大地,長江、淮河橫貫東西,將全省分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區三大自然區域。全省現轄17個市,105個縣(市、區),2020__年末全省總人口6516萬人。

安徽人杰地靈。名人輩出,文化燦爛,古代中國道家思想創始人老子、莊子,東漢神醫華佗,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曹操,活字印刷術發明者畢升,北宋名臣包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近代京劇鼻祖程長庚,洋務運動領袖李鴻章,中國第一條鐵路的設計者詹天佑,文化名人胡適、陶行知,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陳獨秀等,都是安徽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中國“兩彈元勛”鄧稼先,也是從江淮大地上走出的科學巨匠。安徽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淮河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深遠影響。

安徽區位優越。沿江通海,承東啟西、呼南應北,東與經濟發達的長三角無縫接軌,南與開放度較高的珠三角交流便捷,是國外及沿海發達地區向內地產業轉移的前沿地帶。安徽位于中國立體交通網絡的中心和樞紐位置,京滬鐵路、京九鐵路、京福高速、105國道穿越南北,312國道、連霍高速、滬蓉高速、隴海鐵路和在建的寧西鐵路橫貫東西,全省鐵路密度居華東之首,高等級公路密度居中部地區前列,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501公里、在建1400公里,6個航空港和水運港口能級也在提升,以高速公路為骨架的快速交通網正在形成。

安徽資源豐富。礦產資源,現已探明儲量的礦產67種,其中煤炭、鐵、銅、硫、明礬石、石灰巖等10多種為優勢礦產,儲量位居全國前10位,尤其是煤炭已探明保有儲量250億噸,居全國第7位、華東之首。農業資源,全省正常年景年產糧食2500萬噸以上,油料250萬噸以上,棉花30萬噸以上,均排在全國前10位,茶葉、煙草、中藥材等特色高效農產品產量也居全國前列。旅游資源,是中國旅游資源最豐富、品味最高的省份之一,全省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8處,其中黃山榮膺聯合國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三頂桂冠;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素有“蓮花佛國”之稱。科教資源,全省擁有中國科技大學等80多所高等院校,以及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200多個科研機構,省會合肥是全國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也是全國首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每萬人擁有的科技人員和在校大學生人數居全國前列。

安徽產業基礎雄厚。在汽車、家電、建材、工程機械、煤電、農產品加工等產業領域,已在全國形成一定的比較優勢。馬鋼是全國五大鋼鐵生產基地之一;銅陵有色集團是全國最大的銅生產加工基地之一,電解銅產量多年位居全國第一;海螺集團是全國最大的水泥和塑料型材生產企業;依托江汽、奇瑞、合力叉車、日立挖掘機等骨干企業,全省汽車年產量超過40萬輛,居全國第七,叉車、挖掘機產銷量居全國第一;全省家電綜合產能進入全國前五,已成為重要的家電生產基地之一。

安徽是水利大省,屬南北氣候過渡帶,地形復雜,降雨時空分布不均,水旱災害頻繁發生,決定了發展水利事業在安徽有著特殊、重大的意義。新中國成立后,開展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初步建立起防洪、除澇、灌溉等工程體系,據統計,1949-20__年底,全省水利建設總投資342億元。已建成各類堤防2萬多公里,主要堤防集中在沿江、沿淮地區。已建成水庫4866座(其中大型水庫12座、中型水庫104座),總庫容195億立方米,興利庫容87億立方米。20世紀50年代,大別山區幾大水庫的建設,創造了當時國內外數項第一:佛子嶺水庫大壩是亞洲第一座鋼筋混凝土連拱壩,梅山水庫大壩是世界最高的鋼筋混凝土連拱壩,響洪甸水庫大壩是國內第一座重力拱壩,磨子潭大壩是國內第一座大頭壩。全省已建水閘10929座,其中大型水閘41座、中型水閘280座。蚌埠閘和臨淮崗工程為淮河干流上的兩個攔河控制性樞紐工程。全省現有萬畝以上灌區397個,有效灌溉面積達1472.5千公頃,大型灌區9個,其中淠史杭灌區設計灌溉面積798千公頃,為全國3個特大灌區之一。已建成水電站784處,裝機容量70.8萬千瓦。水利工程在抗御歷次水旱災害斗爭中,發揮了巨大的防災減災作用。僅“九五”、“十五”期間,我省水利工程防洪抗旱減災直接效益高達2500多億元,為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改革開放以來,安徽同全國一樣,提前實現了現代化建設的前兩步戰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由溫飽向小康的跨越,邁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特別是“十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成就。20__年,全省生產總值5375.8億元,增長11.8%,五年跨過了三個千億元臺階,年均增長10.6%;財政收入656.4億元,增長26.1%,五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長17.7%.五年間,三次產業結構由25.6:36.4:38變為17.9:41.6:40.5,非公有制經濟比重由33%提高到44%,城鎮化率由28%提高到35.5%;累計固定資產投資8010億元,是“九五”時期的2.2倍;累計利用外資53.7億美元、進出口總額300.7億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1.6%和6.4%.

時期,我省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推進跨越式發展、實現奮力崛起為主題,大力實施工業強省、東向發展、創新推動、中心城市帶動、城鄉統籌和可持續發展戰略,開展“全民創業行動”,提升“861”行動計劃,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改善人民生活,建設和諧安徽,努力開創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新局面?;灸繕耸?,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以上,到20__年超過1萬億元,單位生產總值比20__年翻一番半以上,切實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為安徽崛起打下決定性的基礎。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