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民法院先進事跡材料篇一
在2019年的法院工作經歷中,他忠實地履行法律賦予的莊嚴使命,固守那份對公正的執著;他以誠摯的愛,深刻詮釋那份不變的為民情結;他把無私的奉獻和強烈的責任感,融入日常工作的一言一行;他以扎實有力的腳步,踏出一串串閃光的足跡:1996年城川法庭榮記集體三等功,1997城川法庭榮記集體二等功,1998年城川法庭榮獲盟級廉政建設先進集體,執行局從xx年至~年連續6年被評為先進集體,而他的個人的榮譽則數不勝數,多年被旗法院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優秀法官、被旗委評為"十佳"執法標兵
在榮譽面前,沒有陶醉,他反復告誡自己,榮譽是黨和人民給的,我只有為人民多做工作的責任,而沒有享受和索取的權利。他深知,執行是全黨全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法院工作的難點,工作稍有不慎,將會引起嚴重的社會后果,造成不穩定因素。去年在執行某公司與某某一案時受阻,法院領導派前往執行。執行人員在執行現場指揮時,該案被執行人的親戚鄰居以及不明~的群眾圍了個水泄不通,強行阻止執行人員執行案件,幾人將架住并撕毀了他的上衣。在人格受到侮辱,人身權利受到踐踏時,冷靜面對,沒有與~工人發生激烈沖突,而是反復宣~律,穩定了眾人的情緒,并對帶頭~的人實施拘留,事件得以平息。當有人問他怎么罵不還口、打不還手時,他說:“作為一名執行法官,遇到不明~的群眾謾罵、圍攻,是我執行生涯中平常的事。我們必須忍耐,因為他們不是敵人,是同我一樣的群眾,我怎么會去對付自己人呢?”短短的幾句話,道出了樸素的無產階級感情和對人民群眾的真情實意。
干工作盡職盡責,時刻高標準、嚴要求,努力爭創一流的工作業績,這是他到法院工作之初就給自己定下的目標。在法院工作的十幾年中,他一直為這個目標不懈努力著。在組織上任命他為院黨組成員、執行局負責人后,好多人說:“你現在是院黨組成員了,就可以輕松一下了”。但他總覺得,黨組織任命他為院黨組成員、執行局負責人不是讓他去享受,而是更好地開展工作;不是讓他去擺架子、搞特權,而是讓他把執行工作抓的更好。
到執行局工作一星期后,他在理順各項工作的基礎上,迅速進入角色,找執行局的干警挨個談心,了解他們對工作的看法并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無規矩不成方圓,針對執行局缺乏系統的規章制度對干警進行管理的現狀,他開始著手對執行工作進行規范管理。他看到當時執行局的分案制度不盡合理,大膽地提出改變以往隨機分案的做法,而是根據執行標的額和當事人的地域、案件難易程度,綜合分流,分片負責;實證明這種做法不僅杜絕了隨意分案的弊端,而且避免了在一個鄉鎮的案件分到兩個執行員手中做無用功過多的弊病,節省了人力、物力,他的建議也很快得到了黨組的肯定和干警的擁護。在此基礎上,他起草、制定了《執行局局長、副局長、執行員、書記員職責》和《執行款物款管理規定》,<財務管理制度>等,對執行工作流程、任務指標、辦案時限、職責權限、款物管理、責任追究等作出具體嚴格規定,加大了對執行工作各個環節的監督和制約。他又提出實施執行合議制,疑難案件由合議庭討論決定,意見不一時報審委會決定,充分運用集體智慧,破解執行難建立了一道有效的制度屏障。這一套科學規范、行之有效的執行工作運行機制,統一了執行人員的思想,明確了責任,凝聚了人心和斗志,進一步提高了執行干警的執法水平和辦案效率。執行工作的突出成績,受到全院干警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與百姓打交道,主要看你是否心誠,能否解民憂、解民困,你心中是否始終裝著老百姓,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用自己的行動踐行司法為民,贏得了民心。
去年元月,該院受理x申請執行x等贍養一案,法院判決x的子女每月每人給付100元的贍養費。在執行中,他了解到x與其子女因家庭瑣事反目成仇,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為使七十余歲的x能安度晚年,又能消除母子之間的仇恨,他三番五次地到被執行人家做疏導教育工作,同時也指出x的不足,最終使被執行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每月按時將贍養費送到手中。母子間的仇恨化解了,x晚年生活有了著落,臉上也掛滿了笑容。為了感謝朝院長、執行局的全體同志,在去年八月x及其子女向執行局贈送了錦旗。
為百姓辦實事,是最大的心愿。在日常工作中,最讓他心痛而又最難以處理的是那些來訪的當事人,他們因為案件一時難以執行,紛紛找到朝院長,希望能給一個明確的執行到位時間表,而執行案件往往受到客觀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難以明確具體執行時間表。在這種情況下,始終用他那獨有的涵養,耐心細致做好來訪人工作,讓來訪人理解法院執行的難處,同時也讓來訪人明白法律的規定。他平均每個工作日要接待五人次來訪者,每人一談就是一小時以上。通過感情上的溝通與交流,大部分當事人都能滿意地離去。碰到特別困難的當事人,還自己掏錢資助他們,幾年來,共資助三十余人。超負荷的工作使身心疲憊,但他無怨無悔,仍然忘我地工作,蠃得了百姓的贊譽。
一個合格的法官,不僅僅時多辦案、辦好案,最關鍵的一條,是能頂住錢的誘惑,權的壓力,堅決維~律的公正,維~律的尊嚴。出身在一個牧民家庭,自幼受著純樸、善良、誠實的熏染。少年時他就非常崇拜包拯的剛直不阿,夢想著做一名公正如山的執法者。也許在當時這只是一個夢,但當他1990走進法院時,這少年時的朦朧終于變成了現實。他知道,在選擇了這國徽下的天平,選擇了這任重道遠的審判事業,選擇了鄂前旗法院這片讓他奉獻青春與熱血的土地的同時,也就選擇了神圣,選擇了寂寞!在他十六年的法官生涯中,無論是面對金錢的誘惑還是人情的考驗,為了那神圣的國徽,他始終都使生命的坐標指向正義的軌道,指向心中的天平。
無論崗位變換,不論職務升遷,在2019年法官生涯中,始終不為權勢所屈,不為金錢所動,不為私情所惑。凡接觸過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剛正不阿、清正廉潔的人,在他心中,只有法律的公正。按照他所說,在老百姓的眼中,法官就是法律的代表;在老百姓的心中,任何一絲的折扣,都會毀損法律的權威。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多年來,他一直堅持一項原則:在家中不接待當事人,如果是送禮求辦事,那更會被拒之門外。時間長了,漸漸地,他的家人就成了送禮求情的擋箭牌。他既時常要求同志們這樣做,又做到率先垂范。這些年來,拒收現金、禮品在萬元以上,據吃請不計其數。~年5月份,一位案件當事人在判決生效后申請法院執行,案件迅速執結后,這位當事人看到他一個人在辦公室,掏出1000錢放在他的辦公桌上表示感謝,他當即告訴那人:“支持法院建設,我們歡迎,但你要給我自己,看來,你還是不了解我做人的準則”。
剛正不阿、一身正氣是一名優秀法官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對任何“強權官意”都不盲從,而是嚴格執法辦案,展現著法官無偏無私的坦蕩胸懷。一次他已下班回家,突然接到一執行線索,他馬上和執行人員來到被執行人家。當事人的家屬一面與執行人員糾纏,一面四處打電話“求援”。果斷決定將這名當事人帶回法院審查。誰知這名被執行人竟公然叫囂:“我看你們誰敢往拘留所送我,我找的哪個人都比你官大,都能管著你!”果如其言,說情電話不久就紛紛打來,最后干脆關閉手機,依法對這名被執行人作出處理。
面對各種榮譽,表示,我只是法院集體中普通一員,我個人的成績離不開全體同事的奮斗。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謙虛謹慎,以現在為起點,以更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組織的信任和重托。
人民法院先進事跡材料篇二
她是法院里最可愛的人,她沒有詩人的浪漫,也沒有作家的幻想;沒有藝術家的灑脫,也沒有音樂家的激情,但她有著一腔熱血,一腔對共和國法制事業的忠誠。她叫,現今x市x區人民法院民二庭一名普通的助理審判員。作為雙方當事人的居中裁判者,如何定紛止爭而不激化矛盾,是法官面臨的難題,也是奮斗的目標。對此,深信宋魚水法官說過的一句話:“鮮花和掌聲固然是一種記錄,但更重要的人民群眾的信任。勝敗是法律的尺度,而信任是無言的豐碑。”并堅持帶著對群眾的深情厚誼辦案,努力用良好的司法作風和公正的執法行為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要是你以前來過法院的立案大廳,一定能經常看到一個嬌小的身影被各種人圍繞著的場景,這個身影便是。當事人或勃然大怒,或群情激奮,或黯然慟哭,但她總能用最溫情的言語、最真誠的交流讓他們的情緒快速平復下來。要知道她剛到立案庭時才23歲,卻已經具備了讓許多年輕法官羨慕,讓老一輩法官欽佩的群眾工作能力。
曾有一位當事人俞某,因與某公司勞動爭議一案不服法院判決,俞某本人外出打工,其父親則執意替子進京上訪。這可難為了包案領導,不論怎么悉心勸說,俞某父親都不肯放棄進京的念頭。為妥善辦理此案,陪同該領導三次前往俞某家中談話。她噓寒問暖,柔腸百轉,換位思考,像朋友一樣不厭其煩地認真傾聽,并勸俞某息訴罷訪。在她耐心溫和的開導之下俞某終于放下了些許執著。在走訪過程中還發現俞某家中設施簡陋,甚至連門窗都沒有安裝,十分清貧。她回來后向院里反映了走訪過程,法院考慮俞某一家的實際情況經審批同意向俞某發放司法救助金。2019年1月14日,那是個周六,冒著傾盆大雨將司法救助金送到了俞某家中,俞某握住她的手,感動地不能自已,當場表示不再上訪并簽署了息訴罷訪承諾書。
在堅守信訪崗位的三年里,她考取了三級心理咨詢師證書,清理了大批的信訪積案,努力化解和消弭群眾對法院工作的誤解和隔閡,雖然無法在一朝一夕間化解一些信訪老戶的問題,但也深得他們的信任和贊賞,為此該同志也獲得了全省集中清理涉訴信訪積案活動先進個人、x區十佳政法干警等榮譽。
“在這個神圣的崗位上,良心遠比技巧重要的多。”這是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一紙裁判文書有的時候來得很容易,幾十分鐘的庭審,幾十分鐘的制作也許就“出爐”了,但缺乏親和力的法院和法官,會讓當事人感覺到法律不近人情,即使是再完美的審判、再公正的裁決也難以令人信服,當事人的心結也許因此打的更緊了,矛盾也更激化了。
原告柳某訴被告錢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柳某拿著僅有的一份匯款憑證跑來法院要求錢某歸還7萬元借款。拿到這個案子后發現,匯款憑證并非原、被告之間的匯款,又沒有出具借條,并不能證明錢某向劉某借過款項。經詢問,柳某陳述是通過其姐姐向被告短信中指定的案外人帳戶匯款的,并出具了其姐姐的書面說明,但作為近親屬又未到庭作證,該書面說明的證明力極低。后柳某又提供了錢某發給他的手機短信,短信內容包括指定借款匯到哪個帳戶佐證,多次承諾還款期限等,唯一的問題是短信是否錢某所發。經向移動公司調查發現發出短信的號碼并沒有登記戶主信息,無法證明是被告發的短信,從證據角度看案情對柳某十分不利。很多案子到了這樣的環節,法官們在心里可能都覺得無能為力了,只能根據證據、遵從法律作出判決。這時,想起開庭前曾打電話給錢某提醒開庭事宜,錢某在電話里表示錢是要還給柳某的,但是人在外地無法來開庭。他想,只要說服錢某來法院開庭或調解,案件就會有轉機。于是,在缺席開庭后一次又一次給錢某打電話,希望其到法院來做調解工作。期間感覺到錢某一直沒有抵賴借款,只是覺得當時自己沒有履行能力,欠了柳某這么長時間的錢也無顏面對對方,存在逃避處理拖延時間的心態。她也十分理解被告的心情,為了能夠促進雙方調解,想了一個兩全齊美的方案,并征得雙方的同意:先在電話中商定好調解協議內容,錢某先到法院簽好協議后離開,再讓在法院外等待的柳某進來簽字。終于,在她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在審限還剩3天時,錢某、劉某于晚上8點先后到法院簽字調解。
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法官審的是案,救的是心,開的是庭,給的是情。像柳某和錢某這樣的案件還有很多,這些案件之所以能夠形成一個公平公正、雙方都滿意的結局,正是能夠站在群眾的立場上想問題,帶著法官的良心辦案件的成果。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作為法官,有著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她始終不渝地追求著為群眾辦事的崇高理想,不辭辛苦,任勞任怨,而這種追求需要莫大的正氣和勇氣。這樣的法官生涯,架起了法律和百姓之間的橋梁,真正的體現出這份職業最核心的價值觀——忠誠為民。
原告章某訴被告薛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案件標的額僅1萬元。法院向被告薛某郵寄送達訴狀、傳票等訴訟文書,因家中無人被退回。如果不能直接送達則需要公告送達,原告章某將為這1萬元的官司多耗費5、6個月的時間。為提高送達效率,與同事利用晚上時間到被告薛某居住的村里送達,因村中門牌號碼不規律,村民的指引也相互矛盾,兩人徒步摸黑來來回回地找,期間被村中亂竄的狗嚇到好幾次,仍是堅持找了一個多小時卻沒有結果。只好聯系了鄰村的同事過來帶路,才終于齊心找到了薛某的住址,但家中依然無人無法送達。一晚上辛苦的送達回到家已將近晚上10點,但還是沒有輕易放棄,之后她一次又一次給被告薛某打電話,一開始薛某都不接電話,后來則是口頭答應到法院來領取傳票等,但又一次次違約不來。最后和薛某耐心地解釋了法院送達訴訟文書和傳票等的用意,是希望其能夠了解原告的訴求和其參與訴訟的權利義務,有針對性、有效地提出抗辯和提供證據,是對其自身權利義務的保障,被告薛某最終聽從了她的意見,到法院自覺領取,避免了公告送達,及時維護了原告利益。
隨著群眾文化素質的提高,思想警覺的增強,現在法官一句話說得不對,立馬會讓群眾產生對立情緒。尤其是基層法院,法官遇到的當事人形形色色,但覺得,與群眾交流最重要的是你講話時的態度和立場,只要你保持謙虛、耐心的態度,不盛氣凌人,并巧妙地把法律規定轉變成普通人的話說出來,總能讓群眾聽得懂、愿意聽,最終讓群眾能夠接受。
有一次,接到同事電話,請她到法庭幫助做一對老人的工作。到了法庭后,原來是一對七八十歲的老夫妻,因為給兒子作擔保被告上了法庭,他們認為自己在借條上簽字的時候是為了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只知道是兒子讓他們簽的,后來兒子跑了不還錢,原告還找人砸了他們家里的窗戶,他們不應該承擔責任。因為老人家不會說普通話,在法庭上情緒十分激動,完全不按正常的庭審程序發言,說的話又是反反復復那幾句,承辦法官不會用話交流,庭審陷入僵局,才找幫忙。耐心聽了老人的陳述后,為了勸慰兩位老人,用老人家最能理解的方言,向他們交流了承辦法官的一些優點請他們相信法院;同時勸他們表明,他們在法庭上的陳述法院都會如實記錄不需要多次重復,但在對方當事人不認可的情況下,有的是要提供證據來證明的,可以請求承辦法官再給予時間去準備證據;如果有人到家里打砸,可以向公安機關報警要求保護等等。案件最終順利完成了庭審,在判決后經過承辦法官的耐心答疑,兩位老人也沒有上訴。
到法院民二庭投入審判一線工作一年多來,經過庭前、庭中、庭后的各種釋法明理工作,她辦理的約400多件案件無一上訪、纏訴。2019年在全市法院系統榮立三等功,其親近群眾、擅做群眾工作的特點也在該院干警中有口皆碑。 “讓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她努力工作的永恒目標。她平凡的像一滴水,卻踏實的像一座山。她用美麗的微笑,傳遞著法制的力量和溫度。
人民法院先進事跡材料篇三
鄭軍,男,1966年12月5日生,漢族,大學學歷。現任我院黨組成員、審委會委員、政治處主任。鄭軍同志多年來被評為我院“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先后分別被區委、區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授予“人民滿意政法干警”,被市中級法院榮記個人“三等功”。所在庭多次被院評為“先進集體”、“優秀黨支部”;被區委、區政府授予“人民滿意政法單位”;被市中級法院評為全市“優秀審判庭”。
鄭軍同志在我院審判崗位工作近21年,先后從事民事、經濟、行政審判,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他始終懷著對法律執著追求信念,矢志不渝,公正司法,傾心為民。
近幾年來,他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公正司法、一心為民”重要思想為指導,緊密圍繞“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把維護人民權益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作為工作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落實司法為民,切實履行行政審判職責,加強和改進行政審判工作。秉公執法、清正廉潔、愛崗敬業、恪盡職守。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審判崗位上履行了人民法官的神圣職責。
行政審判是對行政權力的司法監督和制約,是法院法律水平和隊伍形象的重要窗口,同時又是樹立法院權威的重要部門。因此,行政審判人員具備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尤為重要。“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最講認真”,這是他做人準則,也是他的工作作風,在辦案中無論案件大小、難易,他都能認真對待,毫不含糊。堅持以事實根據,依法律為準繩的辦案原則。努力把每一起案件都辦成經得起歷史考驗的鐵案。在承辦案件中他能排除各種干擾,妥善把握和正確運用法定程序,證據規則,保障正確地認定案件事實,嚴格執行法律規定,保證行政訴訟程序公開、公平、合法。從事行政審判工作六年來,他共審理各類案件200余件,所審結案件無上訪,無超審限。
在辦案中,他做到一身正氣,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經常主動辦理疑難復雜案件,帶領全庭同志,團結協作,忠誠履行職責。2019年在審理本市“城中村”折遷案件中,行政庭先后受理4起市房管局申請執行新字村4戶拆遷非訴行政執行案件。這些案件不僅參與拆遷戶人數眾多,涉及面廣,而且拆遷戶與行政機關多次對立沖突,拆遷戶成群結隊多次到省、市、中央上訪,處理不好極易激化矛盾釀成重大惡性事件。為此,鄭軍同志受理案件后,召集全庭同志認真分析、冷靜對待,從立案、送達、聽證、宣判等環節制定預案,研究突發事件處置措施,多次專題向院領導、區委、人大匯報,主動爭取他們的支持。深入拆遷現場,耐心細致地軟化拆遷戶矛盾。在查清事實、分清責任下,經過認真準備,公開審查,慎重研究,順利完成了各個環節的工作任務,妥善處理了群體性行政案件。
行政訴訟的基礎、核心和根本價值所在是依法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今年,在城市拆遷改造中,他與其他審判人員化解了一起二十多人對房屋拆遷許可證不服的行政案件。案件雙方當事人就補償及是否存在偽造虛假證明等問題爭執很大,情緒對立,互不相讓,原告要求立即停止拆遷工作。針對該案涉及人員多,當事人間文化程度、法律意識、道德水準差異,矛盾復雜化的情況,加之該拆遷工作系今年我市城市改造重點項目,市、區各級非常重視,若停止將激化矛盾,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政治影響。他沉著冷靜、仔細核對每份證據,翻閱大量材料,分析每位當事人的訴請及心態,依法全面衡量涉及到社會公共利益,老百姓生活利益,開發商經濟利益的問題,深入拆遷現場走訪了解情況,主動向院領導、區、市政法委通報案情,協調各種關系,做當事人、律師的息訴工作,由于他帶領法官們工作及時周到、不厭其煩,特別是對煽動、策劃者、起哄者分門別類,各個擊破,最終經過多次協調、談判、溝通使該案得以妥善解決,群眾生活利益得到保障,拆遷工作順利進展,社會大局得到穩定。
鄭軍同志在工作中能帶領行政審判庭大膽改革,首先狠抓全庭同志的政治、業務學習。他在庭上建立了周一審判業務學習,周三政治理論學習制度。結合我院打造“五型”法院,實現“五個目標”機制,把學習作為法官職業化建設的重要方式,以學習促審判、用學習理論創新成果,武裝頭腦,把學習作為指導審判、推動工作有效途徑。他不但自己勤于專研并常告誡大家:我們處在風口浪尖之上,社會焦點之中,如果沒有堅實的業務基礎,豐富的審判經驗和敢于善于審理疑難案件,新類型案件的勇氣和能力,那么就會被風浪擊倒,被焦點困倒,更談不上能勝任審判工作,進而服務大局,怎么辦?出路只有一條,就是穩下心來,下大力氣,不斷提高我們業務素質,而不能成為單純的“辦案工匠”。
通過審理大量的行政案件,他認真總結審判工作經驗,根據行政訴訟有關法律及司法解釋,制定《行政案件開庭審理規則》、《非訴行政執行案件聽證規則》、《證據交換規程》等相關文件。
行政裁判文書是法院審判活動的重要載體,為此他將行政裁判文書的改革作為促進行政審判質量的重要突破口,在借鑒先進法院優點基礎上進行大膽改革。在法律文書中,除簡明扼要歸納原告訴稱,被告辯稱外,著重羅列原、被告提供的證據,再敘述通過庭審舉證、質證各方觀點,以及合議庭確認證據理由,之后根據確認有效證據,敘述本院查明的事實,在說理論證部分緊緊結合查明事實,根據法理、法律、法規,社會公德等規定分清雙方是非責任,做出合法、合理、合情的判決,這種文書的運用對行政審判公信度和權威性明顯增強。
他刻苦鉆研審判業務,不斷充實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總結審判工作經驗,指導審判實踐,評析案例。
審判實踐中,對一些案情復雜、社會焦點、影響大為行政案件,他積極謹慎妥善處理,注意避免就案辦案,機械辦案的傾向,正確處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統一。對于能夠推動行政審判工作改革的案件,解放思想,大膽受理,依法審判,擴大社會影響,如受理的陳忠仁訴陳楊辦違法拆遷并附帶賠償糾紛一案中,陳不服陳楊辦拆遷多次信訪、上訪,該辦及區政府十多次調解無果。陳提起行政訴訟,正值17大召開之際,立案時陳聲稱若處理不公將到北京上訪,情緒十分激動。受理后他及時與陳楊辦相關領導聯系,深入原辦理單位,了解發現該房在拆除時其子代簽協議,因補償費分配問題陳家發生糾紛,其子給付其補償款不到位,故陳起訴,查明真象后,他首先穩定原告情緒,并通過村委會給其子反復做工作,及時開庭,經過庭審發現陳楊辦在此拆遷中確有錯誤,直接下判對區政府整個城市拆遷改造工作將造成被動局面,加之陳是因家庭問題牽連而起訴。為此他高度重視,多次出面協調,尋找良策,最終通過協調使原告利益得到兌現,陳主動提出撤訴。既解決了個案,又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隨著近幾年非訴行政執行案件的大幅上升趨勢,他堅持“能調則調,多調少裁”原則,努力減少強制執行案件數量。在審查聽證會中,通過向被申請人宣傳相關行政法規,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前提下使被申請人充分認識不履行義務的法律后果,同時在申請人權限幅度內,結合具體案件提出和解方案,通過采取此種方式,改變了過去“一裁了事”的作法,去年受理非訴行政執行案件84件,其中80件占95%,被申請人主動履行。營造了司法與行政良性互動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行政審判在預防和化解行政爭議中的職能作用。
隨著依法治國進程,行政訴訟雖有了新的發展,但其影響和作用還遠未被人們所認識,不僅老百姓知之甚少,不少行政機關人員乃至領導也很不了解,傳統觀念和勢力還比較深厚。面臨挑戰,他以高度責任心和務實精神,積極開展轄區行政機關法制培訓活動。先后召開培訓十幾次,在培訓中他結合行政機關特點,剖析典型案例,解決實踐中存在疑難問題,幫助行政機關完善執法操作程序,辦案方法,適用法律法規,健全制度,并對行政機關存在的普遍問題,提出司法建議,采取多種形式加強與行政機關溝通聯系。如:重大案件、重要工作通報、報告制度;交流行政審判信息聯絡制度;完善司法建議反饋制度等。通過這些制度實施,改善和優化行政審判司法環境。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從而推動了我院行政審判工作不斷取得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