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勵志的哲理故事篇一
他第二天清晨醒來后便踏上漫長的旅程,經(jīng)受了沙漠、海洋、海盜、偶像崇拜者、河流、猛獸和人的磨難、考驗后,他終于到達伊斯法罕。剛進城,天色已晚,但在一座清真寺的天井里躺著過夜。清真寺旁邊有一民宅,由于萬能的神的安排,一伙強盜借道清真寺,闖進民宅,睡夢中的人被強盜的喧鬧吵醒,高聲呼救。
鄰居也呼喊起來,該區(qū)巡夜士兵的隊長趕來,強盜們便翻墻逃跑了。隊長吩咐搜查寺院,發(fā)現(xiàn)了從開羅來的人,士兵們用竹杖把他打得死去活來。兩天后,他在監(jiān)獄蘇醒,隊長把他提去審問:“你是誰,從哪里來?”
那人回答說:“我來自有名的城市開羅,我名叫艾爾。”
隊長追問:“你來波斯干什么?”
那人如實說:“有個人托夢給我,叫我來伊斯法罕,說我的好運在這里。如今我到了伊斯法罕,發(fā)現(xiàn)等待我的好運卻是劈頭蓋臉給我的一頓好打。”
隊長聽了這番話,笑得大牙都露出來,最后說:“魯莽輕信的人啊,我三次夢見開羅城的一所房子,房子后面有個日,日后面有棵無花果樹,無花果樹后面有個噴泉,噴泉底下埋著寶藏。我根本不信尋人亂夢,而你這個騾子與魔鬼生的傻瓜啊,居然相信一個夢,跑了這么多城市。別讓我在伊斯法罕再見到你了,拿幾枚錢幣走吧。”
那人拿了錢,回到自己的國家,他在自家的園子的噴泉底下也就是隊長夢見的地點,挖出了其祖上留下的大批寶藏。
這個故事當然帶有神話的色彩,不是真實的。但它說明了一個道理:夢想并非現(xiàn)實,但積極的態(tài)度、執(zhí)著的精神可以將它變成為現(xiàn)實。
勵志的哲理故事篇二
有些事,我們明知道是錯的,也要去堅持,因為不甘心;有些人,我們明知道是愛的,也要去放棄,因為沒結局;有時候,我們明知道沒路了,卻還在前行,因為習慣了。
以為蒙上了眼睛,就可以看不見這個世界;以為捂住了耳朵,就可以聽不到所有的煩惱;以為腳步停了下來,心就可以不再遠行;以為我需要的愛情,只是一個擁抱。
那些已經(jīng)犯過的錯誤,有一些是因為來不及,有一些是因為刻意躲避,更多的時候是茫然地站到了一邊。我們就這樣錯了一次又一次,卻從不曉得從中汲取教訓,做一些反省。
你不知道我在想你,是因為你不愛我,我明明知道你不想我,卻還愛你,是因為我太傻。也許有時候,逃避不是因為害怕去面對什么,而是在等待什么。
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但鳥兒已經(jīng)飛過;心里沒有被刀子割過,但疼痛卻那么清晰。這些胸口里最柔軟的地方,被愛人傷害過的傷口,遠比那些肢體所受的傷害來得犀利,而且只有時間,才能夠治愈。
很多人,因為寂寞而錯愛了一人,但更多的人,因為錯愛一人,而寂寞一生。我們可以彼此相愛,卻注定了無法相守。不是我不夠愛你,只是我不敢肯定,這愛,是不是最正確的。
如果背叛是一種勇氣,那么接受背叛則需要一種更大的勇氣。前者只需要有足夠的勇敢就可以,又或許只是一時沖動,而后者考驗的卻是寬容的程度,絕非沖動那么簡單,需要的唯有時間。
生命無法用來證明愛情,就像我們無法證明自己可以不再相信愛情。在這個城市里,誠如勞力士是物質的奢侈品,愛情則是精神上的奢侈品。可是生命脆弱無比,根本沒辦法承受那么多的奢侈。
人最大的困難是認識自己,最容易的也是認識自己。很多時候,我們認不清自己,只因為我們把自己放在了一個錯誤的位置,給了自己一個錯覺。所以,不怕前路坎坷,只怕從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
生活在一個城市里,或者愛一個人,又或者做某件事,時間久了,就會覺得厭倦,就會有一種想要逃離的沖動。也許不是厭倦了這個城市、愛的人、堅持的事,只是給不了自己堅持下去的勇氣。
多少次又多少次,回憶把生活劃成一個圈,而我們在原地轉了無數(shù)次,無法解脫。總是希望回到最初相識的地點,如果能夠再一次選擇的話,以為可以愛得更單純。
如果你明明知道這個故事的結局,你或者選擇說出來,或者裝作不知道,萬不要欲言又止。有時候留給別人的傷害,選擇沉默比選擇坦白要痛多了。
如果以后你會不經(jīng)意地想起我,請別忘記我曾那樣深深地愛過你……
踮起腳尖,我們就能離幸福更近一點嗎?
我真的`喜歡你,閉上眼,以為我能忘記,但流下的眼淚,卻沒有騙到自己。
親愛的,出去玩累了、受傷了的話就回來吧,我還在這里等你……
當你眼淚忍不住要流出來的時候,睜大眼睛,千萬別眨眼!你會看到世界由清晰變模糊的全過程,心會在你淚水落下的那一刻變得清澈明晰……
人生就像一場舞會,教會你最初舞步的人卻未必能陪你走到散場……
不愛的愛情,永遠不會變壞。所以,我們調情,我們曖昧,卻永遠不要相愛。
其實我是一直相信的,我根本不需要想起什麼,因為我從來沒有忘記過。
最浪漫的三個字不是“我愛你”,而是“在一起”。
不要輕易說愛,許下的諾言就是欠下的債。
分手后不可以做朋友,因為彼此傷害過,不可以做敵人,因為彼此深愛過,所以我們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放下尊嚴,放下了個性,放下了固執(zhí),都是因為放不下你……
那些曾經(jīng)以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程里,被我們遺忘了。
寂寞的人總是會用心的記住他生命中出現(xiàn)過的每一個人,于是我總是意猶未盡地想起你在每個星光隕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數(shù)我的寂寞。
我生命里的溫暖就那么多,我全部給了你,但是你離開了我,你叫我以后怎么再對別人笑……
躲在某一時間,想念一段時光的掌紋;躲在某一地點,想念一個站在來路也站在去路的,讓我牽掛的人。
有些人會一直刻在記憶里的,即使忘記了他的聲音,忘記了他的笑容,忘記了他的臉,但是每當想起他時的那種感受,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
那些以前說著永不分離的人,早已經(jīng)散落在天涯了。
你永遠也看不到我最寂寞時候的樣子,因為只有你不在我身邊的時候,我才最寂寞。
記憶想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論你攤開還是緊握終究還是會從指縫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凈。
傷口就像我一樣,是個倔強的孩子,不肯愈合,因為內(nèi)心是溫暖潮濕的地方,適合任何東西生長。
這世上最累的事情,莫過于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心碎了,還得自己動手把它粘起來。
如果有一天我們在路上重逢,而我告訴你:“我現(xiàn)在很幸福。”我一定是偽裝的如果只能夠跟你重逢,而不是共同生活,那怎么會幸福呢?告訴你我很幸福,只是不想讓你知道我其實很傷心。
離別與重逢,是人生不停上演的戲,習慣了,也就不再悲愴。
我們在錯誤的時間相遇,在正確的時間卻又分開……
勵志的哲理故事篇三
一只小老鼠認為自己很渺小,總是自卑的羨慕別人。
它看到放射著萬丈光芒的太陽,便由衷的贊美太陽的偉大,太陽說:“烏云出來,你就看不見我了。”
一會,烏云出來遮住了太陽。小老鼠又贊美烏云的偉大,烏云說:“風一來你就明白誰最偉大了。”
一陣狂風吹過,云消霧散。小老鼠又情不自禁地贊美風的偉大,風卻說:“你看前面那堵墻,我都吹不過呀!”
小老鼠爬到墻邊十分景仰的贊美墻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墻說:“你卻能站在我的肩頭,你自己才是最偉大的!”
這個勵志小故事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只要擺脫自卑和抑郁,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對自己充滿自信,就能輕松的面對一切。
要想獲得財富和幸福,必須具備與之相應的個性因素。簡而言之,你希望生命中出現(xiàn)彩虹,就必須接受雨水的洗禮;你想獲得人生的金子,就必須淘盡生活中的沙爍。
勵志的哲理故事篇四
上初中那年,我家告別了危房,搬遷到了新建的平房居民區(qū)。
在我家附近的公廁不遠,堆放著一片工地清除下來的瓦礫,有半人來高,半個籃球場那么大。
一天早晨,我看見母親用雙手將碎磚亂瓦往公廁后邊的大坑里扔。我來到母親身邊問:"這是干什么呀?"母親告訴我,她要把這堆瓦礫清除掉,騰出地方種青菜。我說:"這得啥時候才能清除完呀?"母親微笑著說:"啥時清完啥時算唄。"
在我的思想里,憑母親那羸弱的身子,搬走這片小山似的瓦礫,實在是太難了,簡直不可能!況且,即使能搬走,要費多么大的力氣和辛苦啊,太不合算了。可是母親執(zhí)意要按她的想法去做。從這以后,母親每天做完三頓飯和家務活之后,就去清除瓦礫。我有時做完作業(yè),也幫母親干一會兒。不去干,母親也不盼我。
我常常早晨一起床,就從窗口看見母親在那兒干活。有時晚上星星滿天,母親才回屋。就這樣,夏天過去了,秋天過去了,直到第二年"五一"勞動節(jié)前的一天,那堆小山似的瓦礫,奇跡般地不見了!我高興地幫母親在空地四角打上木樁,又拉上了繩子。然后用鐵鍬翻松了土,打好隴。母親種上了小白菜、小蘿卜、香菜……一場春雨過后,菜苗兒出土了。遠遠望去,一片翠綠翠綠的綠地。那是母親的綠地啊!
綠地上,后來種上了茄子、辣椒甚至包米。在那個困難時期,糧食不夠吃,母親的綠地為全家少些挨餓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以后的歲月里,母親清除瓦礫的身影和那片綠地,時時閃現(xiàn)在我的眼前。每當我遇到困難時,不管困難多大,我都能平靜地對待,并充滿信心地一點一點地去克服它。
細細想來,人生的意義就在于擁有那塊"綠地"。誰要想擁有它,誰就必須不懈地去清除"瓦礫"。
勵志的哲理故事篇五
5歲時,女兒凱麗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房間。起先,我可以任意進出為她打掃,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漸漸有了隱私意識,不大愿意別人隨便進入她的房間,想要進去得先敲門。遇到上學的時候,她會把房門鎖上,還在房門上貼了張紙條:“此屋不許進!”
這也讓我無法幫她收拾房間。于是,她的房間漸漸變得亂七八糟,桌上床上衣柜里到處都是東西,甚至地上都擺滿了她的“作品”,連插腳的地方都沒有。
她不讓我碰她的那些“寶貝”,所以我也沒法再替她打掃,她自己又不肯收拾,結果就是屋子越來越亂,越來越難以入目。對此,我經(jīng)常為了衛(wèi)生問題和她發(fā)生口舌之爭。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她邀請了幾個小朋友周末來家里“sleepover”,就是請朋友來家里過夜,睡到她房間的地上。我說你必須把房間收拾整齊了才行,否則小朋友來怎么睡覺呢?她說到時候把東西挪開就行了。可是屋子里實在是太亂太臟了,至少得吸吸塵吧。于是,我趁她上學不在家,花了一下午時間把她的房間徹底打掃了一遍,雖然累得腰酸背痛,不過看著整潔的屋子頓覺賞心悅目。
凱麗回來了,進房間后大叫一聲,然后喊我過去。我心想她這是要向我表達一下她的驚喜和感激之意了。可是,當我輕松自在地走過去,卻發(fā)現(xiàn)凱麗滿臉通紅,眼含熱淚地站在那兒。
“你怎么了?”我問。
“媽媽,你為什么要動我的房間?你把我的東西都放到哪兒去了?”
“明天有孩子來睡覺,一定要把屋子收拾出來才行啊!你的東西我沒扔,都放在柜子里了。”
她打開柜子,仔細查看了我收拾在幾個袋子里的東西,一樣一樣地又都給拿了出來。
“不行,你不能再把這些都鋪在地面上了,屋子太亂了,小朋友沒辦法睡覺。”我阻止她。
她說:“你覺得亂,可是我放的都是有規(guī)律的,在我眼里一點也不覺得亂。你動了之后就覺得亂了,因為我都找不到了!”
我火氣冒了上來,指著屋子說:“你有沒有整潔的概念,你看看現(xiàn)在這叫亂嗎?”她看我臉色不悅,眼淚“嘩嘩”地流了下來,說:“媽媽,你不懂,我就喜歡把東西放在自己隨時可以看到、拿到的地方,請你不要再收拾我房間的東西了!”
看她傷心的樣子,我意識到自己的做法傷害了她。她正在情緒中,不是和她講道理的時候,我轉身離開了屋子。
那一周正好開家長會。凱麗三年級的班主任是個很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凱麗很喜歡她,上了四年級以后,還每天早晨都去跟這位老師打招呼,互相給彼此一個大大的擁抱再去上課。
與這位老師見面的時候,我把凱麗房間臟亂差而又不讓我收拾的事情說了出來。老師笑著說:“我女兒小時候也是這樣,東西亂扔,房間不讓我進去。現(xiàn)在她結婚了,你猜怎么樣?她家比我家還要干凈整齊呢!”
“那你是怎么把她教育好的呢?”我問。
老師說:“我沒有教育她,只是跟她訂了規(guī)矩:家里公共的地方,比如起居室、客廳、廚房,這些地方絕對不準她亂丟東西。而她自己的房間,她愛怎樣就怎樣。”
我有點疑惑:“她愛怎樣就怎樣,那不是越來越亂嗎?怎么會變得整潔起來呢?”
老師回答說:“父母為人處事比說教對孩子的影響大得多,只要你們家平時都很整潔,到時候孩子自然就會變得和你一樣了。”她又說,“孩子的屋子是她自己的領地,大人就讓她自由支配好了,孩子需要一塊不被打擾的空間。”
我覺得老師說得很有道理,她的意思就是咱們中國人講的“身教重于言傳”,如果一個孩子來自于比較整潔的家庭,那么她的衛(wèi)生習慣就不會太差。
于是我也跟凱麗訂了規(guī)矩:家里公共的地方要保持整潔,自己的房間自己負責,我以后不會擅自去動她的東西,但是至少一周需要吸塵一次,如果她不做,那么我要做,如果她不想東西弄亂,就自己把地上的東西收拾好。
后來,她的屋子呈豬窩狀好幾年,有時說起誰的房間亂,她還會問:“比我的房間還亂嗎?”讓我哭笑不得,原來她也知道自己房間亂呢。
凱麗今年就要初中畢業(yè)了,有一天我突然發(fā)現(xiàn),她的房間比以前整潔多了,原來不知不覺間,那個嘰嘰喳喳的小女孩已經(jīng)長成大姑娘了。
勵志的哲理故事篇六
有一次,我給一家新開的汽車修理廠設計制作宣傳單時,修理廠的老總特地跟我說:請你寫上,我這里提供酒后代駕、維修救援、現(xiàn)場查勘、估損定價服務,而且都是免費。
當時,我一愣:怎么能免費呢只要比其他修理廠便宜點,那就是價格優(yōu)勢了,何愁吸引不到顧客
老總笑了,說:年輕人,這就是以退為進的策略了。
我這廠子新開,沒有知名度,吸引到顧客,有了固定客戶群后,再收費也不遲啊。
我茅塞頓開,表面上看來,這是一種吃虧,但實際上只是退了一步而已,退一步的目的是為了進十步。就如田忌賽馬一樣,先用自己的下等馬和對方的上等馬賽,然后才用上等馬對對方的中等馬,用中等馬對對方的下等馬。即使對方的馬比他的好,但因為他先退一步,最終以三局兩勝贏過了對方。
企鵝上岸很有意思,先是猛地從海面潛入水里,盡力沉下去,直到一定的深度,才會奮力向上,猶如離弦之箭,漂亮地上了岸。企鵝身軀肥胖笨拙,卻能借助海水的壓力和浮力,以讓人意想不到的特殊方式上岸,實在是一種智慧。這就是著名的企鵝沉潛規(guī)則,往深了想去,做事、做人、做學問,都應該如此。先潛下去,再漂亮地浮上來。企鵝的這種上岸方式,其實也是一種蓄勢待發(fā)、以退為進的策略。沉得足夠深,才有力量浮上來。
路很多,到達羅馬的方式也很多。有的人事業(yè)上一帆風順,有的人則是經(jīng)歷坎坷。有時候做事情,迂回一下,繞開坎坷也是不錯的方法。退,并不是畏縮,只是為了更好地進。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在明知不可為的情況下,選擇暫時的退卻,積極做好準備后,換種方式再前進,何嘗不是明智呢
做事是這樣,做人也如此。
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要為了一時之氣,而做了令自己后悔的事情。
生活是有彈性的,一味地橫沖猛打,一味地驕傲輕狂,只會讓自己碰壁。
后退一步,是為了韜光養(yǎng)晦,也是為了前方更美的天空。
勵志的哲理故事篇七
一九六二年初秋,三年自然災害進入最困難的時期。那年,我爺爺餓死了;我母親全身浮腫;我父親營養(yǎng)不良患了嚴重的夜盲癥。我呢,餓得實在支持不住,從學校逃回了家。
父親對我逃學很不滿意,一天幾次地對我說:"餓,扛一扛就過去了;學,千萬不能不上!"我聽不進父親的勸告。
那天早晨,我跟著父親進呂梁山里采集野果。離家時,媽媽對我說:
"寶娃,早早和你爹回家啊,千萬別等天黑。天黑了,你爹有夜盲癥,山道坎坎坷坷的他分不清東西南北,可不好回家呀!"
我對母親說:"媽,你放心吧,不會有事的。條條山道通咱村,閉上眼睛也能摸回家的!"
我和父親進了深山。雖然路程遠了點,但山上山梨、山桃、榛子很多,我們父子倆越采越起勁,不知不覺竟忘了回家的時間。當我抬頭看天時,太陽已經(jīng)落山了,夜幕開始降臨。我急急地高喊父親:"爹!爹!快回家吧,天黑啦!"
我和父親收拾好采集的野果,急步向山道攀去。不巧,這天濃云密布,近山坡,一絲亮光也沒有。我們像被扣在一口大黑鍋內(nèi)。父親什么也看不清,全靠我拽著他在灌木叢中艱難地挪動。
我背著野果,拉著爹,爬上滑下,拐來轉去,就是找不著回家的山路。
"我們這是往哪兒去呀?"爹不解地問我。
"不知道。"我無可奈何地說,"云彩遮住了星星,我們迷路了。"
患夜盲癥的父親,站在那里向著黑黝黝的山谷深吸幾口氣,突然把我推到他身后,大步領我走了起來。很快,帶我找到了回家的山路。
"爹,你視力不好,怎么能辨出方向?"我驚疑地問。
"孩子,你還嫩著哩!"爹說,"我雖患有夜盲癥,但心里卻亮著一盞燈哩!"
父親的話提醒了我:人,在危難時,在迷茫中,應為自己點亮一盞心燈!
第二天,我背了一些野果,毫不猶豫地重返課堂。我忍著饑餓,努力學習,考上了高中,上了大學。
至今,我還常常回味著那段頗富哲理的經(jīng)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