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說明文篇一
早聞大足石刻的盛名,只是未有機會到那里去參觀游覽。今年暑假,聽友人提議,便欣然前往,卻未曾想到有了不大不小的發現。
眾所周知的千手千眼觀音以及臥佛自有其妙處,在此我不必多談,而使我興趣十足的圓覺洞,釋迦、普賢、文殊與八十八佛這一組石刻藝術中蘊涵的現代科學知識,才是感悟最多之處。
圓覺洞中運用的光學、聲學及排水系統
來到大足石刻的寶頂山,有一座讓人驚嘆的洞穴――圓覺洞,窟高6米,寬近10米,深12米,洞口左下方刻有宋代著名學者魏了翁書寫的“寶頂山”三字。進入洞中,洞內即使大白天也顯得十分昏暗,唯一清晰可見的只有背對著我們,跪在供案前的菩薩,他與“天龍八部”里那位向來以背視人的枯榮大師倒有幾分神似。石像雕刻精細,質感特強,供臺猶如絲綢。可是,為什么只有這樽跪佛像在黑暗的洞里可以看得見呢?環顧洞內,我找到了答案――原來在石像背對的方向上方,開了一個天窗。而天窗與石像又呈45度角,光線透過天窗,正好射到了佛像上。這就是古代的“聚光燈”。古人在設計時巧妙地利用了光學的原理,就解決了照明問題,而且還環保不用其他火種光源造成洞內的污染,這也是古人的天人合一哲學理念的體現,這不得不讓人折服,堪稱大足石刻藝術中的精品。
在洞里輕言幾句,就會發現沒有明顯的回聲。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那是因為洞內石壁凹凸不平,從而減少的回音,這說明古人對聲波的反射原理是清楚的,因而,就運用石壁凹凸不平使聲波發射紊亂,相互抵消而導致回聲消失。這簡直與解放后修建的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回聲處理不謀而合,但前者卻比后者早了整整800多年。
而還有更絕的,那便是它的排水系統。若是在雨天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在環繞洞中的額眾多石像中,有一坐石像的手不停在接水。隨著手臂往上看,可以看到一條長龍在石壁上蜿蜒。石龍把水吞入體內,又順著身子排出,排出的水又通過石像的手流入地下的暗道,再排到洞外去,真是巧奪天工,而比起現代的地下排水系統,可以說是不相上下。
釋迦、普賢、文殊、與八十八佛石刻中的力學、透視原理
來到寶頂山上,有一組很獨特石刻,它就是“釋迦、普賢、文殊、與八十八佛”石刻。中間釋迦身著敞領袈裟,普賢、文殊在左右內飾纓絡赤足立于蓮臺之上。普賢手托大寶樓閣,文殊左手捧著7層寶塔。石刻獨特之處就在于這座文殊像。文殊捧著的7層寶塔高近1。8米,重達350-400公斤,傾斜10度,可是卻歷經800多年風風雨雨而未墜落,原因就在于袈裟與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三角形支撐著寶塔。在多種結構中,惟有三角形穩定性最強,這是教科書里告訴我們的東西。可是這種力學中的的原理在這里卻得到具體的運用。我們只有為古代的能人巧匠驚嘆了。
釋迦、普賢、文殊為什么要向前傾斜10度呢?這是因為石刻不僅要結實更要注重美觀。為了避免人的視覺上出現雕像身體與頭像的比例不協調,這幾樽雕像的身體都有十幾度的傾斜。我們知道這是運用了透視原理,這可是在當代美術教科書上才會學到的。能工巧匠卻在宋代就知道了,還把它應用的爐火純青,不得不讓人稱贊。
初中說明文篇二
蟈蟈體態臃腫,大腹便便,其貌不揚。它既無蟋蟀的勇猛,又沒蜻蜓的遷瘦。如果在昆蟲間舉辦什么選美大賽,蟈蟈肯定經不起人們的挑剔了的。
然而,我喜歡蟈蟈。
今年盛夏的一天,途經解放路北時,我忽然聽到一陣“瞿瞿”聲。循聲望去,只見一位老農正挑著一擔蟈蟈沿街叫賣。我趕上前,凝神一看。其中一只色彩青翠,個大須長,叫喚聲得特別響亮。它無疑可以充當“拉拉隊隊長”的角色。我立即花了兩元買下了它。
我滿心歡喜地將蟈蟈帶回了家。可能是離別了伙伴,蟈蟈一到家就鬧起了情緒,硬是悶聲不響,我取來毛豆西瓜皮之類的食物從籠子的一扇扇窗中塞進去。蟈蟈來者不拒照單全收,可就是一言不發,這種狀況一直維持了一天一夜。
我很寬容,不介意蟈蟈對我的冷淡,終于感動了蟈蟈。它“瞿瞿”地高唱起來,唱起了第一首《歡樂頌》。我趕緊從廚房里拿出了一小快雞脯肉,撕成條狀來犒勞它。蟈蟈風卷殘云一掃而光后,立即又以更響亮的各聲來報答我。
我特別感到自豪的是我家的蟈蟈首先在新村里“領唱”。待到第二天,它再也不“獨占鰲頭”了,對面人家陽臺上也掛起了蟈蟈籠,它有了新搭檔,從此一唱一和的“二重唱”開始演了。
每天我走到陽臺時,它們總為我譜曲,它們在練聲。它們在彩排,它們在演出,它們在向人們表示旺盛的生命力。
多么優美的歌聲啊!晚上,我躺在床上,閉著眼睛,靜靜地欣賞這大自然最動聽的音樂。這歌聲驅散了陣陣暑意,喚回了秋天的涼爽。
初中說明文篇三
什么是大?什么是小?我想,這不可一概而論,大和小,是兩個事物相對而言的,比如,人和月球相比,人“小”;如果和細菌比,人“大”。有時,表面上“弱小”的東西,實質上卻是很“強大”。
春雨,綿綿絮絮,紛紛繁繁,讓人心曠神怡:夏雨,滴滴點點,轟轟烈烈讓人避之不及。你說,如果你在這兩種不同的雨中,會淋濕你的是哪種?我想,有很多人會選擇后者,我只好很遺憾地說,仁兄,你錯了。仔細想想,在春雨中,有幾個人會愿意用傘,去阻擋春雨的這般柔吻?自然在不知不覺中,春雨爬滿了你的發梢,眉間,在你的外衣上,留下它們玩耍過的痕跡;相反,在雷雨中,又會有誰愿意去扔開雨傘,接受夏雨的審判?正因為如此,一陣夏雨過后,只有在街上、屋檐、房頂留下它們肆虐的罪狀。我想,這也是許多人在春天更會感冒的原因吧。
毛主席詩曰:“蚍蜉撼樹談何易?”我們先不評論對與錯,讓我們來看看大自然的答復:在我還是上小學的時候,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見前方不遠,有一群年齡和我相仿的.孩子,正圍著一棵大樹嘀咕什么,好奇心驅使我上前看個究竟哦!原來倒了的大樹底下有許多螞蟻在爬行,群蟻排衙,它們也許是想把家從這棵倒了的樹底,搬向安全的地方。當我正惋惜著老樹的倒下和螞蟻的困苦時,我想,這些事件的罪魁禍首可能就是昨晚的狂風。但我又轉而一想,不對啊,要把這么一棵根深蒂固的大樹吹倒,那陣狂風因該很大啊!可是周圍卻沒有一點兒大風吹過的跡象,莫非……我馬上仔細看樹底,讓我大吃一驚的是,樹底似乎被掏空,樹根也只有稀稀疏疏的幾根。在這時,我震撼了,確實大樹是被一群微不足道的螞蟻大軍所“撼”倒的。也許,一只螞蟻的力量不足掛齒但是,團結和堅韌,能讓一點點的“小”力量,聚集成“大”可“撼”樹的力量。我說,“蚍蜉撼樹也容易”!
遙想拿破侖當年,鐵蹄出征了,在歐洲的陸地上,暴傲跋扈,無人能及,“拿破侖”這個令人聞風喪膽的“驚天雷”,讓許多的富人和王貴,都臣服于腳下,但是,這么一個聲明顯赫的強者,卻是在自己微不足道的侍從準備的“砒霜美味”慢慢走向地獄。
凡所有大事,都是由一件件看似微小的小事積累起來的,集腋成裘,百川成海。世間萬物,都是大事,也都是小事,有的人說“大丈夫不拘小結”,就錯認為“大丈夫不做小事”,我想說,所謂大丈夫,就是指把任何一件小事,都做到盡善盡美,當然就沒有“小結”的拘謹。
凡是由小事做起,必然會是遇到很多抉擇,也許有的抉擇逼使你去做違背良心甚至是有損他人的事,但若是你按照良心去做,就會帶來損失時,你會怎么做呢?如果你猶豫了,我勸君切記“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失還復來”。損失只是過眼煙云,只有良心才是資本。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劉備對人生的感悟,都濃縮在這短短的話語中。當各位定下大目標時,當各位在對待小事時,請保持清醒的頭腦,別被表面所迷惑,別把小事所忽略!
初中說明文篇四
如今,洪水濫、空氣污濁、噪音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等問題如同惡魔緊緊纏繞著人類,的人在它們手中喪命。俗話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歸根結底只有兩個字:綠化。可別小看它哦,它的好處多著呢。
綠化,乃植樹種草也。種植這些含有葉綠素的植物,對改善空氣質量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綠色植物可以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研究表明,植物每生長1噸,可以產生5噸氧。每公頃樹林每天可以吸收1噸二氧化碳,產生0。735噸氧氣;每公頃草地每天能吸收0。9噸二氧化碳,產生0。6噸氧氣。充足而潔凈的氧氣能讓人類身心保持健康。
其次,地球上的樹林每天可向大氣中散發1。7億噸萜烯物質,這種芳香物質具有無可比擬的殺菌能力和興奮作用。
然后,綠色植物對空氣中的灰塵、粉塵有良好的過濾和吸收作用,并能阻擋工作粉塵向空氣彌散。據測定,大氣通過林帶,可使粉塵量減少32%—52%,飄塵量減少30%。
你知道嗎?森林中的負氧離子可達到10—100萬個。負氧離子能調節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狀態,改善大腦皮層的功能。醫學專家模擬森林的神奇作用,把負氧離子引進病房。結果發現,當環境中負氧離子與正氧離子的比例控制在9:1時,對氣喘、燒傷、潰瘍、外傷病人的治療可起促進作用。
除此之外,綠化還有吸收噪音、減少水土流失等功能。把你的一份力量投入到我國的綠化事業中去吧,那一抹綠意會向你慢慢訴說它的好處,花香能治病能保健,同樣也能致病能傷身,空氣中花味過于濃郁,氧含量相對減少反而會刺激人們過度換氣,使血液中氧含量降低,會出現頭痛、頭暈、惡心等癥狀,部分過敏體質的人,受到有些花粉的刺激,會出現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例如,蘭花能幫助緩解熱咳,也可能會起催生作用,蘭花香聞得過多,使人過于興奮而產生眩暈感;百合花香使人興奮,但時間過長,會感到頭暈,還可能讓人失眠。
初中說明文篇五
①馬航mh370失蹤以來,國際社會一直鍥而不舍搜救,其中尋找飛機上的黑匣子,更是重要內容之一。
②1934年,一架飛機在澳大利亞之南的巴斯海峽失事,罹難者中有一位是9歲小男孩戴維?沃倫的父親,這一悲劇在小沃倫心中留下了陰影。 1953年5月2日 ,英國德?哈維蘭公司研制的全球第一款噴氣式民航客機“彗星”號不幸墜毀,已是工程師的戴維?沃倫在參與事故調查時突發奇想,如果將飛行員對話和飛行數據保存在一個抗墜毀的防火裝置中,一旦飛機失事這些錄音可提供調查線索。1956年,31歲的沃倫研制出可以保存4小時語音和飛行數據的裝置,命名為“飛行數據記錄儀”,即人們俗稱的“黑匣子”。隨后它被廣泛安裝于全世界飛機上,為航空安全做出巨大貢獻,戴維?沃倫也被譽為“黑匣子”之父。
③黑匣子體積相當于一臺微波爐,但它并非黑色,而是橘紅色。因其最初設計內部黑暗,墜機時往往因爆炸起火而碳化,被人們視為不祥之物,故稱它“黑匣子”。
④黑匣子由飛行數據記錄儀(fdr)和艙聲錄音器(cvr)組成,通常安裝在飛機尾部。它能記錄飛機的飛行速度、高度、垂直加速度和燃油流量等數據。早期的黑匣子使用有線編碼,現在使用的是固態存儲板。新型黑匣子可以追蹤到700多個參數。黑匣子能保存25小時的飛行數據和兩小時的駕駛艙聲音記錄,不僅錄下機組人員談話和他們與塔臺的對話,還錄有可供調查者研判的背景噪音。
⑤黑匣子由鈦或不銹鋼雙層包裹,能經受惡劣環境條件,可以承受帶有鋼釘的227公斤物體從3米高垂直撞擊,即使1100攝氏度的烈火烤炙、高壓包圍的鹽水或者航空燃料浸泡,黑匣子都固若金湯。黑匣子裝有水下定位信標,一旦感應器接觸到水就會不停地發射脈沖信號,直至30天后電池電量耗盡。
⑥由于飛機失事的原因和失事環境不同,尋找黑匣子的時間大有差異。
⑦ 1992年11月24日 ,中國南航波音737-2523號飛機由廣州飛往桂林,在廣西陽朔縣楊堤鄉撞山造成粉碎性解體,141人遇難。翌日早晨5時,救援人員找到已嚴重破損的“黑匣子”,當即送上海檢驗,事故原因隨后也被破譯。
⑧ 20xx年6月1日 ,載有216名乘客和12名機組人員的法航447在大西洋墜毀,機上人員悉數罹難。空難一周后在海上找到第一片殘骸,而找到黑匣子卻是兩年之后,調查報告出爐則在四年后。紐約時報曾刊出《揭秘:消失的法航447航班》調查報告,對此次空難進行詳盡的詮釋。
⑨mh370黑匣子究竟深藏何處,目前仍是搜尋的巨大挑戰。
1.“黑匣子”具有哪些特點?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第②③段的主要內容。
3.選文第⑦⑧段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起什么作用?
4.簡析選文第①段中加著重號詞“之一”的作用。
1.能保存飛行數據和駕駛艙聲音記錄;能經受惡劣環境條件,固若金湯;裝有水下定位信標,一旦感應器接觸到水就會不停地發射脈沖信號。
2.介紹黑匣子的由來和命名。
3.舉例子;真實具體地說明了黑匣子對空難事故原因解釋的積極作用。
4.“之一”表示“其中的一種”,說明“尋找飛機上的黑匣子”是搜尋重要內容中的一種。“之一”體現出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科學性的特點。
初中說明文篇六
我過生日時,爸爸送了我一個小鬧鐘,我把它放在書桌上,仔細地打量它,它可真是個可愛的小家伙!
這只小鬧鐘的外形是一個小豬,戴著一頂粉色的帽子,帽子上有個按鈕,它穿著一條藍色的褲子,一雙黑皮鞋,鐘面在小豬的肚子上,一層透明的玻璃蓋蓋在上面。
小豬的肚子里住著兄弟三人,它們都穿著一身黑色的衣服。老大叫時針,是三兄弟中最矮的一個,也是跑得最慢的一個;老二叫分針,他的身材比大哥要高一些,跑得速度也快得多;小弟弟名字叫秒針,別看它最小,可長得又高又瘦,最苗條了,跑起來更是一馬當先,一分鐘就能跑一圈。只要“飯菜充足”、“吃得飽飽的”,兄弟三人總是馬不停蹄地跑著,從來不知道疲倦。12點,兄弟三人就團聚了。但是,他們歡聚的時間只有一秒鐘,實在太短暫了!可是為了集體的利益,他們只好相約12小時之后再見面。真是時間不等人啊!
小鬧鐘每天都陪伴著我,早晨它醒我別睡懶覺,夜晚又催促我按時睡覺。臨睡前,我總要給他上好發條,讓他盡量“吃飽” 然后按下小豬頭上的按鈕,第二天早晨,他就會準時發出信號,呼喚我。聲音由慢到快,由輕到響,“嘟嘟、嘟嘟……”如果我沒聽見小鬧鐘的“呼喚”聲,他就會大發雷霆,不停地大叫,而且叫得更急切更響亮,一旦我醒來,輕輕地按下他頭上的按鈕,他就立刻又變得安靜和溫柔了。
漸漸地,小鬧鐘成了我不可缺少的好伙伴,他每天告訴我最標準的時間,它使我的生活也變得有規律、有節奏了。我真要好好謝謝你啊,可愛的小鬧鐘!
初中說明文篇七
通過課文的學習,我知道了“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想寫寫自己民族節日、服飾、飲食、民居。
我們藏族的節日有藏歷新年,今年是水蛇年,比漢族舂節晚一天,每到這一天,大家匯集一起吃牛、羊肉、喝酒、唱歌、跳舞直到深夜。還有賽馬節,每年夏季的這一天,愛騎馬的男士會騎上自家心愛的駿馬到賽馬地區去賽馬。這時會場上人多馬也多去年我叔叔家的馬還得了冠軍。馬脖子上掛滿了紅和哈達。駿馬驕傲的目視前方。夏天還有雪頓節,“雪”藏語意思是酸奶。“頓”是團聚在一起品嘗。
下面我告訴大家漂亮的藏族服飾,有四季的服裝,薄厚都不一樣。我就說說我們兒童的服飾。大都是羔皮和綢緞作的,還配有銀器、瑪瑙、綠彩石的項鏈、手飾、漂亮的絲綢帶子還有西部牛仔的帽子和靴子,現在也穿時尚的漢族服飾。這就是兒童的服飾。穿起來既漂亮又溫暖。
平日飲食有酥油茶、麻花、酸奶,有是加牛、羊肉等,節日里宰殺牛羊,吃開鍋肉、灌肉腸、面腸、血腸,血腸也是開鍋吃,學老了就不好吃了。我喜歡吃肉腸。當然現在也有了炒菜,面食,還有青稞酒等。尤其是爸爸喜歡喝這種酒了。媽媽做的“翻跟頭”手藝是最好的。每年誰家都讓媽媽去做。
藏族是游牧民族,黑牛毛帳篷是自古以來的居所現在夏季牧民還用它。聽叔叔說:“在生產隊時候,我們藏族才有了土木結構的定居點叫東屋子。”現在好多牧民在縣城里有了樓房。把自己民族的生活習慣也帶進了樓房。
時代在進步,文化在發展,我們藏族的生活習慣也在發生著變化。
初中說明文篇八
現在,我聽到了城市在宣傳倡導低碳生活,我漸漸有些懂了。我開始了“低碳生活”。
首先,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細節上注重節能減耗。除了做作業必須開燈之外,其余的事情都靠窗外的照明燈來相助。因為我們的客廳大,窗外的照明燈照進來都可以醒目地看到室內的一切,吃飯時,真像一桌“燭光晚餐”,這真是一大盞“天然的燈啊!”只要我洗好手,就都把水龍頭擰的緊緊地,不讓水“逃”出來,這樣,我就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擔憂爸爸媽媽會不會做好,每次看見爸爸媽媽進洗手間洗手并順其自然的把水龍頭關緊,我十分高興,我希望“低碳家庭”會做的更好。
冰箱里放著亂七八糟的東西,媽媽說很浪費電,我靈機一動,想出了妙招:于是,我就拿起以前堆積如山的硬紙板,把它做成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盒子,上面貼上了各種分類的標志,然后,按分類去整理,不一會兒,冰箱變得又干凈又整潔,煥然一新,一眼就目睹擺放整整齊齊的東西。這樣,既幫助了我們,又節省了電。原來,電器開著,就連小小的手機電池在插座上插著時都會排放出可怕的二氧化碳,只要充完電就應該將電池立刻取下。我本來以為,二氧化碳只有汽車尾氣、煤炭燃燒這些會排放,沒想到生活中處處都有微弱的“碳”在侵害著我們大家的生活和地球。
每當我看見媽媽要把洗衣粉的桶扔掉時,我會上前去阻止。我會把它做成一個小垃圾桶,有的像個洋娃娃,粉嘟嘟的臉,可愛極了!有的又的像只小動物,活靈活現的,真像一道美麗的“風景”!當夜幕降臨,晚飯過后,路邊的霓虹燈為夜晚增添了一份光彩,老爸總是把家里所有的燈都關掉,只剩下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然后,趴在窗戶上,一邊欣賞路邊的風景,一邊唱著一首歌:“月亮代表我的心……”真是五音不全,一塌糊涂。
養花是媽媽的愛好。家里的吊蘭、常春藤一年四季都是綠意盎然。在每個炎炎的夏日,媽媽總會把花搬進家里來,大家看著那些綠色,允吸這那些綠色,心中頓時感覺絲絲的涼意,有了好空氣又養眼,真是一舉兩得啊!這么好的家居環境,并且充滿了創意的小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