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三年級多位數乘以一位數教案篇一
教材分析:本節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86至87頁的例題,試一試,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之后學生接觸的新知識,為后面學習打下基礎。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和能力,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學會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探索新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三位數(末尾有0的)乘一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4、激勵學生評價與反思,體驗解決困惑成功喜悅。
教學重點:掌握三位數(末尾有0的)乘一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 知識鋪墊
1、口算。
30×2=10×6=300×2= 40×6= 3000×2= 500×6=
小結: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題,可以用多位數中0前面的數乘一位數,再看多位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后面添幾個0。
2、用豎式計算。
227×5=603×4=
二、 新課教學
1、 導入新課 :談談讀書有什么好處?
2、 教學例7
1)出示插圖題目,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2)怎樣列乘法算式計算?
3)估算一下結果
4)用豎式計算,自己試一試
5)學生板演,對比優化方法。
三、 鞏固練習
1、課本87頁的第1題。(要求用豎式計算)
2、補充練習:算一算
1200×6= 2600×5= 1300×9= 3200×4=
3、課本87頁的第2題。
4、課本87頁的第3題。
四、課堂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五、作業布置5、課本86頁的“做一做”
板書設計:
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
一位數的書寫位置:這個一位數應該與多位數0前面的那個數字對齊;
教學內容: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不進位筆算乘法的算理,初步掌握筆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認真書寫,仔細檢查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筆算乘法的算法。
教學難點:
理解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不進位筆算乘法的算理。
教學材料:
投影片,口算卡片。
一、談話引入
1、口算:
2、32×3讀作( ),3×32讀作( )。
3、20×4這道算式表示( )。
4、9乘6可寫成( )×( ),還可寫成( )×( )。
5、計算(指名板演)
6
×7
------------
42
今天我們開始學習乘數是一位數的“筆算乘法”,這節課先學習“一位數乘兩、三位數(不進位的)”。(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授
1、出示例1,計算31×2。
問:31×2表示什么意思?(學生回答后)。
(1)學生口算31×2=?你是怎樣算的?
(2)教師說明:先概括口算方法,再指出,計算31×2除了口算,還可以筆算。
(3)講解算法:列出豎式,告訴學生寫乘法豎式時,先寫被乘數,再寫乘數,寫乘數時應注意將乘數的個位與被乘數的個位對齊。然后邊講解,邊板書筆算方法。
31
×2
------------
62
a、將被乘數十位上的“3”遮住,便成了□ 1,1乘以2得2,表示2個一,寫有積的個位上,即與2對齊的橫線下。
□1
×2
------------
2
31
×2
------------
62
--------用虛線寫0
c、把個位、十位乘得的積合起來,得62。
2、教學例2,計算231×2。
(1)請同桌互相說一說,這道題列豎式應該怎么算?
(2)請同學們試著在練習本上列豎式計算,邊寫邊說計算過程。并請2個學生上臺板演。
(3)1個學生說計算過程。
4、小結:象今天學習的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你們應該怎么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列豎式計算,同桌互相說一說計算方法。
2、填空。請同學們根據因數,填出積。
3、文字題。學生自己讀題,列式解答。
4、應用題。
(1)學生讀題,找出條件和問題。
(2)列式解答。
5、聰明題:□里填幾?
四、總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你覺得應該注意什么?
多位數乘一位數計算題
三位數加減混合600道
三年級多位數乘以一位數教案篇二
在數學課中,三年級數學教師應該從人格平等的基本觀念出發,允許堂上有不同的聲音出現。每個三年級數學教師都要知道如何寫三年級數學教案,它能夠讓老師的教學工作順利開展。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三年級數學多位數乘一位數教案”,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一、教材:
1、教材內容:
義務教育新課標二年級數學上冊第76頁例2,例3,“做一做”及練習十七第1、4題。
2、教材分析:
“倍的認識”一節是在學習了7的乘法口訣后出現的。例2,是以三個小朋友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情境,根據2個4根,3個4根與1個4根的關系,引出“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例3,是引導學生用擺點子圖的方式,建立“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思路,為解決問題構建“思維模式”。
3、教學目標:
(1)經歷“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過程,體驗“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
(2)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思路。
(3)培養學生操作、觀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4、教學重點:經歷“倍”的概念初步形成過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建立“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思路。
5、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圖片。
二、教法:
根據以上分析,教學時,我主要采用電化教學、啟發談話、實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學手段,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與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自覺主動地獲取知識。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通過動手擺小棒和圖片,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進而明白“一個數的幾倍”的具體意義。
三、學法:
1、通過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
2、運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
四、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過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編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編排特點,分以下環節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由于倍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節課創設情境,請3名女同學,6名男同學上臺,誘導啟發,并說明:男同學是女同學的2倍。這節課就來學習“倍的認識”。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熟悉感,為學生創設一種用數學眼光分析觀察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習興趣。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首先讓學生觀察課件中的'3名小朋友,讓學生自己發現,引導得出:2個4根及3個4根。在學生有了一定的感知后,再揭示“倍”的含義(3個4根也可以說成4的3倍)。接著讓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說一說,讓他們感到“一個數的幾倍”的存在,并體驗到它的含義與作用,真正理解“一個數的幾倍”具體描述的是什么內容。
其次,課件出示例3,先讓學生自己嘗試擺圓,第一行擺2個圓,第二行擺的是第一行的4倍。這時,學生很容易理解第二行擺的圓必須有4個第一行那么多,也就是4個2,所以要在第二行擺8個。學生腦海里建立起“第一行幾個,第二行有多少個同樣多的幾個,就是幾的多少倍”的表象,并得出用乘法計算的結論。
最后,通過師生的拍手游戲練習,將知識進一步抽象化,使學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建立“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思路,為下節課的解決問題構建“思維模式”。
(三)拓展延伸,鞏固深化。
在這一環節中,書中的“做一做”幾練習十七第1、4題,目的是鞏固新知,加深對“倍”的概念的理解,理清“一個數的幾倍”的具體意義,達到融會貫通。
(四)全課小結,激勵評價。
讓學生暢談自己在本節課的表現和收獲,體現了新的課程理念,給學生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
教學目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成功感。
教學重、難點:認識幾分之一的分數;初步建立幾分之一分數的概念。
教學用具:各類卡片圖,各類折紙。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t:小朋友們,我們都知道在奧運賽場上有公平、公正的裁判員,在法庭上有公平、公正的大法官,在學校里老師又用公平、公正的方法來教育我們,你也想做一個公平、公正的裁判員、小法官和小老師嗎?(想!)那老師就來考考你們。
出示:小華、小麗兩個小朋友。
a:出示6個大蘋果,怎樣公平、公正來分一分。(要求學生說出“平均分成兩份”,學生上去分好。)
b:出示四罐牛奶,怎樣公平、公正來分一分。(“平均分成兩份”,學生分。)
c:出示兩個漢堡,又該怎樣來分?(齊分,學生上去分。)
(小結:我們都把它們進行了“平均分”板書。)
揭題:我們要用一個新的數來表示,它叫做“分數”(板書)
(二)探究新知,不斷摸索:
1.認識。
t:剛才我們把一個大餅通過平均分分成了兩份,其中的一份我們就可以用一個分數來表示,這個分數就是“”。那“”怎么來書寫呢?跟著老師一起寫(學生舉起手指一起寫),先寫“──”表示平均分,再寫2表示把大餅平均分成了2份,再寫1表示其中的一份,讀作二分之一(齊讀“”兩遍,并舉起手跟老師一起邊演示邊說:把大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教師拿起分好的大餅:左邊這一份是整個大餅的,那右邊這一份呢?(齊說:)
同桌活動:從信封中拿出各種折紙,你能折一折這些圖形的嗎?(請學生交流,注意語言的表達。)
t:老師也忍不住想來折一折了(拿起一個正方形的折紙,隨便一折,將它剪下,舉起一塊說是“”。)(學生反對,強調沒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數來表示。)
t: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沒有碰到過的例子?(學生交流。)
2.自己再想一個分數,把這個分數折出來,畫出來。
請學生同桌合作,利用折紙,折出自己想出的一個分數,用畫陰影部分的方法表示好,并請畫得最快的幾個小朋友將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寫上你所表示的分數。(教師選取部分,一起評價,并說說這個分數所表示的意思,注意學生語言的表達)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一口氣來說一說:
2.用手勢來判一判:
3.根據分數在圖中涂陰影,仔細觀察,比較一下這些分數的大小: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今天,你收獲了多少,能一起來分享嗎?
2.課外,請你再去折一折,你還能折出多少分數來?
3.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教學目標:
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認真審題、仔細驗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混合運算順序,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探索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口算引入
1、計算:140×3+280 400—400÷8
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運算?它們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使學生明確:當只有加減或乘除法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當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減法。
學生練習,指名板演。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混和運算。
板書:不帶括號的混和運算。
二、教學新課
1、學習例題。
學生列式:12×3+15×4或15×4+12×3
(2)學生分小組討論上述問題并匯報。
(3)師:在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中應該先算乘除,后算加減。學生在書上完成。
2、試一試:150+120÷6×5。
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指明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通過剛才兩道混合運算的解答,你能總結一下沒有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嗎? 使學生明確: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的混合式題里,應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乘除連在一起,或加減連在一起,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1。
學生獨立完成,展示個別學生作業。
注意強調運算順序和書寫格式.要明確:在沒有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式題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法。
2、說出運算順序,并口算出計算結果。
48÷4+2×4
48÷4+20÷4
48-4+2×4
48+4+2×4
3、“想想做做”5。
學生先列式解答,再交流、匯報思考過程和解題方法。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
“想想做做”6。
三年級多位數乘以一位數教案篇三
教材分析:本節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86至87頁的例題,試一試,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之后學生接觸的新知識,為后面學習打下基礎。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和能力,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學會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探索新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三位數(末尾有0的)乘一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4、激勵學生評價與反思,體驗解決困惑成功喜悅。
教學重點:掌握三位數(末尾有0的)乘一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 知識鋪墊
1、口算。
小結: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題,可以用多位數中0前面的數乘一位數,再看多位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后面添幾個0。
2、用豎式計算。
227×5=603×4=
二、 新課教學
1、 導入新課 :談談讀書有什么好處?
2、 教學例7
1)出示插圖題目,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2)怎樣列乘法算式計算?
3)估算一下結果
4)用豎式計算,自己試一試
5)學生板演,對比優化方法。
三、 鞏固練習
1、課本87頁的第1題。(要求用豎式計算)
2、補充練習:算一算
3、課本87頁的第2題。
4、課本87頁的第3題。
四、課堂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五、作業布置5、課本86頁的“做一做”
板書設計:
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
一位數的書寫位置:這個一位數應該與多位數0前面的那個數字對齊;
積末尾0的個數:多位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得末尾添上幾個
三年級多位數乘以一位數教案篇四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觀察能熟練應用乘法口算。
2、能應用數學方法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結合亞運浪潮激趣導入:
剛過去的廣州亞運會,一定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吧?。◣熒涣鳎?/p>
除了國球外,本屆出現的具有中國特色和初涉賽場的比賽項目就最引人注目了。
老師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了其中三個項目。(課件出示:乒乓球、馬術、賽龍舟)
二、教授新課:
1、結合學生興趣,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讓學生自主發掘問題。
師:在這三個項目中,有你喜歡的嗎?(教師統計人數并板書)
(課件出示:上面項目的門票價格)
師:下面請同學們結合票價和各項目喜好的人數來編一道跟乘法有關的數學問題。(指問,板書列式)
讓學生嘗試計算,教師結合反饋情況再引出課題: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
讓學生認識到以前的加法計算跟今天學習的乘法口算的內在聯系。給學生空間去思考,去探索。
三、鞏固練習。
創設亞運主題“祥和如意樂園”情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
1、“鋪橋過河”即課本 71頁第一題,點名口述,其余學生評價;
2、“射擊比賽”利用課件呈現題目,學生兩兩競賽口算乘法;
3、“火車對開”男女生對抗賽,比誰先正確口算出車廂上的題目;
4、“智慧商場”憑口算乘法自由挑選各自心儀的商品。
四、拓展延伸。
創設“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爭論”讓學生來當裁判“評理”。
使學生從探討中弄懂“20×4=40×2”的算理。
三年級多位數乘以一位數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不進位筆算乘法的算理,初步掌握筆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認真書寫,仔細檢查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筆算乘法的算法。
教學難點:
理解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不進位筆算乘法的算理。
教學材料:
投影片,口算卡片。
一、談話引入
1、口算:
2、32×3讀作( ),3×32讀作( )。
3、20×4這道算式表示( )。
4、9乘6可寫成( )×( ),還可寫成( )×( )。
5、計算(指名板演)
6
× 7
------------
42
3
× 5
------------
15
今天我們開始學習乘數是一位數的“筆算乘法”,這節課先學習“一位數乘兩、三位數(不進位的)”。(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授
1、出示例1,計算31×2。
問:31×2表示什么意思?(學生回答后)。
(1)學生口算31×2=?你是怎樣算的?
(2)教師說明:先概括口算方法,再指出,計算31×2除了口算,還可以筆算。
(3)講解算法:列出豎式,告訴學生寫乘法豎式時,先寫被乘數,再寫乘數,寫乘數時應注意將乘數的個位與被乘數的個位對齊。然后邊講解,邊板書筆算方法。
31
× 2
------------
62
a、將被乘數十位上的“3”遮住,便成了□ 1,1乘以2得2,表示2個一,寫有積的個位上,即與2對齊的橫線下。
□1
×2
------------
2
31
× 2
------------
62
--------用虛線寫0
c、把個位、十位乘得的積合起來,得62。
2、教學例2,計算231×2。
(1)請同桌互相說一說,這道題列豎式應該怎么算?
(2)請同學們試著在練習本上列豎式計算,邊寫邊說計算過程。并請2個學生上臺板演。
(3)1個學生說計算過程。
231
×2
------------
462
4、小結:象今天學習的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你們應該怎么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列豎式計算,同桌互相說一說計算方法。
2、填空。請同學們根據因數,填出積。
3、文字題。學生自己讀題,列式解答。
4、應用題。
(1)學生讀題,找出條件和問題。
(2)列式解答。
5、聰明題:□里填幾?
四、總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你覺得應該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