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是指向上級機關匯報本單位、本部門、本地區工作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問題的報告,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電商行業研究報告篇一
您好,我是公司的一名保險員,經過認真的思考,考慮了家庭原因,我決定辭職,下面是我的工作職責:
1、尋找準客戶
2、約洽客戶
3、銷售面談(銷售保險)
4、異議處理
5、促成保單
6、售后服務
7、發展團隊
8、開拓市場
9、搜集信息
10、客戶維護
列出工作職責是因為方便與后面來的人交接,請領導諒解,祝公司大展宏圖!
此致
敬禮!
辭職人:
20xx年xx月
電商行業研究報告篇二
根據dcci對品友互動電商廣告主程序化購買投放相關數據可以看出:
1、電商市場發展迅猛,多因素助力電商行業發展
dcci發現,2015年全球網購用戶滲透率 高,中國網購滲透率達56%,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空間大。電商市場規模不斷增加,多種因素促進在線音樂市場發展:政策方面,國家今年頒布多項電商法案,包 括《促進電子商務應用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意見》、海關保稅制度等,規范電商市場環境;行業方面:電商企業紛紛加快電商行業布局,尤 其在于渠道、物流及二三線城市的發展;用戶方面:網購用戶逐年增加,網絡購物在社會零售消費總額中的占比逐漸增高等?;诹己玫陌l展環境,2015年電商 市場發展將更加激烈,更好的觸達用戶及完善購物體驗成為各家布局的重點。
2、電商營銷方式走向以人為核心,電商營銷效果成關鍵
電商營銷逐漸改變以往的一刀切式廣告投放,而轉變為根據場景實現用戶定位式的投放方式。隨著電商營銷主體的多樣化,電商營銷效果的影響因素也更加復雜,因而確定營銷kpi指標時更應該明確營銷主題和營銷目標。
3、程序化購買完美解決訪客找回和新客覆蓋,創新技術推動程序化購買發展
程序化購買在訪客找回及新客覆蓋方面,營銷效果明顯高于傳統投放方式。移動深度鏈接技術使移動端觸達用戶,實現更優轉化效果成為可能,roi效果提升3倍。
4、移動端迅速發力,移動端程序化購買占比逐漸增加
電商行業,用戶、市場及廣告主均向移動端轉移,移動市場不斷擴大。電商行業程序化購買廣告投放力度逐漸向移動端傾斜。
5、避免數據孤島,打通數據通道釋放數據流動價值
大數據時代,用戶、應用、產品、服務等紛紛以數據形式相互連通,打通各數據通道實現數據的流動價值成為發力重點。因而,在各電商企業未具備數據平臺及數據產品時,布局網站代碼收集用戶數據成為可選方式,且布代碼方式轉化率最高提高10倍!
6、雙十一成電商大促重要戰場,程序化購買助力節日電商營銷
近年,促銷活動成為電商企業爭奪市場,獲得用戶的重要方式,雙十一更加成為電商大促的重要戰場。程序化購買依據自身大數據、創新技術等優勢發現用戶大促期間行為趨勢,從而為廣告主優化投放策略,精準用戶人群提供了良好基礎。
電商行業研究報告篇三
公司概況
1、迄今最大融資規模ipo
20xx年5月7日,阿里巴巴集團(以下簡稱“阿里巴巴”或“公司”)正式向美國證券委員會(sec)提交了ipo招股書,而后7月12日、8月12日、8月27日、9月5日先后進行了更新。
9月15日,公司披露最新招股書文件,上調發行價區間為每股美國存托股(ads)66美元至68美元(1股美國存托股等于1股普通股)。本次ipo將共發行320,106,100股ads,其中阿里巴巴發行123,076,931股新股,雅虎、馬云、蔡崇信等現有股東出售老股197,029,169股,此外,承銷商還獲得了48,015,900股ads的超額配售權,包括阿里巴巴26,143,903股ads新股和雅虎、馬云、蔡崇信出售的21,871,997股老股。
9月18日,公司成功在紐約證交所實現ipo并上市。在本次發行中,公司最終確定以68美元/股為發行價,ipo發售量為368,122,000股ads(包含超額配售在內),總融資額達到250.32億美元,其中由阿里巴巴獲得的融資額為101.47億美元(包含承銷費用)。
而根據公司68美元/股發行價和149,220,834股(包含超額配售在內)新股發行量,結合23.42億發行前股本計算,公司發行市值達到1,694億美元,遠超過中國零售和互聯網行業赴美上市任何一家公司估值。
公司上市首日即受到市場追捧:以92.7美元的價格開盤,較68美元/股的發行價上漲36.32%;當天收盤價93.89美元,較發行價上漲38.07%。
250.32億美元的融資額使得本次ipo成為有史以來最大融資規模ipo。僅就美國市場而言,在阿里巴巴本次ipo之前,美國最大融資規模ipo為20xx年visa的179億美元,而互聯網行業中最大ipo融資規模則為20xx年facebook的160億美元。
2、調整與小微金服關系,厘清vie結構
根據招股書,由于國內相關管制約束,公司成立了相關可變利益實體(vie)持有國內icp執照并運營互聯網業務的多個網站。這些vie由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馬云和中國投資團隊副總裁謝世煌所有,公司通過合同安排實施控制。
在20xx財年,vie貢獻營業收入61.7億元(9.93美元),占總營收比重11.8%。在20xx.3.31,vie持有公司資產188.74億元(30.36億美元),占總資產比重16.9%,其中主要是與公司阿里小貸業務相關的小額信貸,資產額為131.59億元(21.17億美元)。
這份新的股權和資產購買協議重大意義在于:
(1)擴大利潤分享對象由支付寶至小微金服,小微金服旗下包括支付寶、中小企業貸款、天弘基金(持股51%)、招財寶、眾安在線(持股19.9%)等眾多資產;
(2)小微金服或支付寶ipo時,可以獲得不低于93.75億美元一次性現金支付:新協議中規定小微金服或支付寶合格ipo條件是股權價值超過250億美元,據37.5%一次性現金支付比例計算,公司至少可以獲得93.75億美元回報;
(3)轉讓阿里小貸業務,轉移互聯網金融業務風險,集中于核心電商業務,避免與小微金服同業競爭;
(4)在相關監管部門批準前提下,公司可以最多持有小微金服33%股權,成為其戰略投資者,長期分享其成長收益;
(5)公司董事長馬云直接和間接對小微金服持股比例不得超過公司ipo前他和他的附屬公司對公司的持股比例,即不超過8.8%,并在其減持中馬云不會獲得任何經濟收益。
3、合伙人制保障阿里高管控制權
公司第一大股東為軟銀,ipo之前持股比例為34.3%,在本次ipo中將不出售老股。
公司第二大股東為雅虎,目前持股比例為22.4%,在本次ipo中將出售121,739,130股老股,若承銷商行使超額配售權,將額外出售18,260,870股。
控至目前,公司有30名合伙人,其中24名是公司高管,5名是小微金服高管,1名是菜鳥網絡高管,公司高管中2名同時也是小微金服高管。公司合伙人數量是不固定的,每年合伙人提名選舉新合伙人,除了馬云和蔡崇信是永久合伙人,其他合伙人在離開公司或關聯公司時即從公司合伙人中退出。
公司“合伙人制”核心意義在于合伙人有權提名公司董事會的簡單多數董事,從而保障公司管理層在非公司控股股東情形下能夠實施對公司經營的控制權。
公司董事會在ipo完成后將由9名董事組成,公司合伙人可以提名其中4名董事。此外,在ipo完成后,合伙人被授權可以再提名2名董事,公司董事會總人數也會隨之增加至11人。
4、全方位“生態圈”構建,盈利模式多元化
全方位“生態圈”構建,產業鏈縱深拓展
公司采用綜合類平臺商運營模式,不斷拓展業務范圍,創新業務模式,實現以電商為根基、大數據平臺為助力的產業鏈的橫向、縱向延伸,意欲構建全方位“阿里生態圈”,實現用戶系統內循環,最大程度上拓展用戶群和提升用戶參與度。
上市展望及投資判斷:站在云巔,等待嬗變
1、近景:必受熱捧,亦有隱憂
公司目前正處于歷史上財務報表最靚眼的時刻,選擇此時ipo的確能夠最為賺足海外投資者的眼球并獲得追捧。
必受熱捧
酷合公司目前的財務狀況以及行業地位,我們看好公司在上市之后一定時期內的股價表現。
對于市場而言,阿里巴巴將會是轉型中的成長中國的一個重要縮影。從估值來看,發行市值對應20xx財年歸屬凈利潤靜態pe約為45倍(=1,694/37.5),而對應20xx年預計業績的動態pe約為28倍(假設20xx財年歸屬凈利潤同比增長60%,剔除2104財年權益重估非經常收益后同比增長約35%),較可比科技股(20xx年動態pe:騰訊37倍,百度34倍,亞馬遜135倍)相對較低。因此,我們預期公司上市后股票必將獲得市場孔段性熱捧,2100~2400億美元市值(對應20xx財年35~40倍動態pe)區間可能較為合理。
亦有隱憂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站在歷史之云巔的同時,公司正面臨著或深刻或潛行的變化。這些變化將左右公司未來的基本面走向,包括成長性和盈利能力等市場最為關注的方面。其中我們重點關注移動端和pc端的“左右互博”以及國內零售占比很高的前提下公司成長彈性受限這兩方面所可能產生的短期隱憂。
移動端與pc端的“左右互博”。自20xx年淘寶app上線以來,公司正式涉足移動購物。
20xx年8月至今,淘寶app一直是國內最流行的移動購物應用。但發力移動購物,將替換部分原本在pc端可以完成的交易。而目前來看,移動端的變現率要遠低于pc端。這便形成了一個“左右互博”的問題。盡管我們看到公司已經從20xx年第四季度加強移動端線上營銷服務的推廣力度,并有效的提振了移動端變現率,但從短期來看,移動端交易規模的高速增長(包含了相當部分的被替換pc端交易)與移動端變現率提振之間找到均衡的時點尚未確定。公司目前正積極提高天貓交易規模權重,以試圖利用增加交易傭金占比來對沖短期內移動端占比快速提高對整體變現率的壓制。
國內零售占比高限制整體成長彈性。截至20xx年第二季度,國內零售營收占比達到80.1%,營收增速放緩至45.8%。由于國內零售占比高,因此即便如國際零售等增速達到100%,但營收總體增速仍僅為46.3%。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公司的營收增速將繼續由國內零售業務所主導,而國內零售營收增速在交易規模增速放緩以及前述變現率提升有瓶頸的壓制下將有可能繼續下行。在收入增速下行的背景下,利潤保持高增長需要盈利能力的進一步改善,即毛利率上行或費用率下行,以及其他非經常性收益的補充。從短期來看,公司毛利率和費用率預計都將保持平穩,而得益于ipo獲取的大量資金,公司將有可觀的沉淀資金利息收入,凈利潤增速將受此帶動而有所保障。若更長遠的來看,營收和利潤的成長性需要等待非國內零售業務的崛起。國際零售已經展露出的高成長,且b2b業務加速向交易平臺轉型,但它們何時真正成為公司新的成長驅動力仍需觀察。
酷合以往案例,在上市一段時間之后(預計在半年左右),市場揩對公司股價趨于更加理性。
酷合前文分析,在公司移動端成長跨越前述“均衡點”以及國際零售和b2b業務占比顯著提升之前,公司營收增速料將繼續緩慢下行,盈利成長性的維持將由此面臨較大的壓力。屆時股價的進一步上行需要公司出現業績超預期的表現。
2、遠景:樂見“阿里生態圈”自循環和拓展
從長遠來看,公司最大競爭優勢在于其構建的全方位“阿里生態圈”,涵蓋電商、營銷服務、云運算、物流、互聯網金融、數字媒體娛樂等多個領域,并對接移動端入口,最大程度上便利化和多元化用戶的線上體驗,從而實現用戶在公司生態圈中的自循環。在公司“生態圈”構建過程中,公司還將依靠產業鏈的進一步縱深拓展,將盡可能多的價值鏈環節收納進系統內,實現盈利來源的極致擴張。我們樂見公司未來的可觀成長。
電商行業研究報告篇四
一、公司概況
1、迄今最大融資規模ipo
2014 年5 月7 日,阿里巴巴集團(以下簡稱“阿里巴巴”或“公司”)正式向美國證券委員會(sec)提交了ipo 招股書,而后7 月12 日、8 月12 日、8 月27 日、9 月5 日先后進行了更新。
9 月15 日,公司披露最新招股書文件,上調發行價區間為每股美國存托股(ads)66 美元至68 美元(1 股美國存托股等于1 股普通股)。本次ipo 將共發行320,106,100股ads,其中阿里巴巴發行123,076,931 股新股,雅虎、馬云、蔡崇信等現有股東出售老股197,029,169 股,此外,承銷商還獲得了48,015,900 股ads 的超額配售權,包括阿里巴巴26,143,903 股ads 新股和雅虎、馬云、蔡崇信出售的21,871,997 股老股。
9 月18 日,公司成功在紐約證交所實現ipo 并上市。在本次發行中,公司最終確定以68美元/股為發行價, ipo 發售量為368,122,000 股ads(包含超額配售在內),總融資額達到250.32 億美元,其中由阿里巴巴獲得的融資額為101.47 億美元(包含承銷費用)。
而根據公司68 美元/股發行價和149,220,834股(包含超額配售在內)新股發行量,結合23.42 億發行前股本計算,公司發行市值達到1,694 億美元,遠超過中國零售和互聯網行業赴美上市任何一家公司估值。
公司上市首日即受到市場追捧:以92.7 美元的價格開盤,較68 美元/股的發行價上漲36.32%;當天收盤價93.89 美元,較發行價上漲38.07%。
250.32 億美元的融資額使得本次ipo成為有史以來最大融資規模ipo。僅就美國市場而言,在阿里巴巴本次ipo 之前,美國最大融資規模 ipo 為 2008 年 visa 的 179 億美元,而互聯網行業中最大 ipo 融資規模則為2012 年facebook 的 160 億美元。
2、調整與小微金服關系,厘清vie 結構
根據招股書,由于國內相關管制約束,公司成立了相關可變利益實體(vie)持有國內icp執照并運營互聯網業務的多個網站。這些vie 由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馬云和中國投資團隊副總裁謝世煌所有,公司通過合同安排實施控制。
在2014 財年,vie 貢獻營業收入61.7億元(9.93 美元),占總營收比重11.8%。在2014.3.31,vie 持有公司資產188.74億元(30.36 億美元),占總資產比重16.9%,其中主要是與公司阿里小貸業務相關的小額信貸,資產額為131.59 億元(21.17 億美元)。
這份新的股權和資產購買協議重大意義在于:
(1)擴大利潤分享對象由支付寶至小微金服,小微金服旗下包括支付寶、中小企業貸款、天弘基金(持股51%)、招財寶、眾安在線(持股19.9%)等眾多資產;
(2)小微金服或支付寶ipo 時,可以獲得不低于93.75 億美元一次性現金支付:新協議中規定小微金服或支付寶合格ipo 條件是股權價值超過250 億美元,據37.5%一次性現金支付比例計算,公司至少可以獲得93.75 億美元回報;
(3)轉讓阿里小貸業務,轉移互聯網金融業務風險,集中于核心電商業務,避免與小微金服同業競爭;
(4)在相關監管部門批準前提下,公司可以最多持有小微金服33%股權,成為其戰略投資者,長期分享其成長收益;
(5)公司董事長馬云直接和間接對小微金服持股比例不得超過公司ipo 前他和他的附屬公司對公司的持股比例,即不超過8.8%,并在其減持中馬云不會獲得任何經濟收益。
3、合伙人制保障阿里高管控制權
公司第一大股東為軟銀,ipo 之前持股比例為34.3%,在本次ipo中將不出售老股。
公司第二大股東為雅虎,目前持股比例為22.4%,在本次ipo 中將出售121,739,130股老股,若承銷商行使超額配售權,將額外出售18,260,870 股。
截至目前,公司有30 名合伙人,其中24 名是公司高管,5名是小微金服高管,1 名是菜鳥網絡高管,公司高管中2 名同時也是小微金服高管。公司合伙人數量是不固定的,每年合伙人提名選舉新合伙人,除了馬云和蔡崇信是永久合伙人,其他合伙人在離開公司或關聯公司時即從公司合伙人中退出。
公司“合伙人制”核心意義在于合伙人有權提名公司董事會的簡單多數董事,從而保障公司管理層在非公司控股股東情形下能夠實施對公司經營的控制權。
公司董事會在ipo 完成后將由9 名董事組成,公司合伙人可以提名其中4 名董事。此外,在ipo 完成后,合伙人被授權可以再提名2 名董事,公司董事會總人數也會隨之增加至11人。
4、全方位“生態圈”構建,盈利模式多元化
全方位“生態圈”構建,產業鏈縱深拓展
公司采用綜合類平臺商運營模式,不斷拓展業務范圍,創新業務模式,實現以電商為根基、大數據平臺為助力的產業鏈的橫向、縱向延伸,意欲構建全方位“阿里生態圈”,實現用戶系統內循環,最大程度上拓展用戶群和提升用戶參與度。
上市展望及投資判斷:站在云巔,等待嬗變
1、近景:必受熱捧,亦有隱憂
公司目前正處于歷史上財務報表最靚眼的時刻,選擇此時ipo 的確能夠最為賺足海外投資者的眼球并獲得追捧。
必受熱捧
結合公司目前的財務狀況以及行業地位,我們看好公司在上市之后一定時期內的股價表現。
對于市場而言,阿里巴巴將會是轉型中的成長中國的一個重要縮影。從估值來看,發行市值對應2014 財年歸屬凈利潤靜態pe 約為45倍(=1,694/37.5),而對應2015 年預計業績的動態pe 約為28 倍(假設2015 財年歸屬凈利潤同比增長60%,剔除2104 財年權益重估非經常收益后同比增長約35%),較可比科技股(2015 年動態pe:騰訊37 倍,百度34 倍,亞馬遜135 倍)相對較低。因此,我們預期公司上市后股票必將獲得市場階段性熱捧,2100~2400 億美元市值(對應2015 財年35~40 倍動態pe)區間可能較為合理。
亦有隱憂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站在歷史之云巔的同時,公司正面臨著或深刻或潛行的變化。這些變化將左右公司未來的基本面走向,包括成長性和盈利能力等市場最為關注的方面。其中我們重點關注移動端和pc 端的“左右互博”以及國內零售占比很高的前提下公司成長彈性受限這兩方面所可能產生的短期隱憂。
移動端與pc 端的“左右互博”。自2010 年淘寶app 上線以來,公司正式涉足移動購物。
2012 年8 月至今,淘寶app 一直是國內最流行的移動購物應用。但發力移動購物,將替換部分原本在pc 端可以完成的交易。而目前來看,移動端的變現率要遠低于pc 端。這便形成了一個“左右互博”的問題。盡管我們看到公司已經從2013 年第四季度加強移動端線上營銷服務的推廣力度,并有效的提振了移動端變現率,但從短期來看,移動端交易規模的高速增長(包含了相當部分的被替換pc端交易)與移動端變現率提振之間找到均衡的時點尚未確定。公司目前正積極提高天貓交易規模權重,以試圖利用增加交易傭金占比來對沖短期內移動端占比快速提高對整體變現率的壓制。
國內零售占比高限制整體成長彈性。截至2014 年第二季度,國內零售營收占比達到80.1%,營收增速放緩至45.8%。由于國內零售占比高,因此即便如國際零售等增速達到100%,但營收總體增速仍僅為46.3%。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公司的營收增速將繼續由國內零售業務所主導,而國內零售營收增速在交易規模增速放緩以及前述變現率提升有瓶頸的壓制下將有可能繼續下行。在收入增速下行的背景下,利潤保持高增長需要盈利能力的進一步改善,即毛利率上行或費用率下行,以及其他非經常性收益的補充。從短期來看,公司毛利率和費用率預計都將保持平穩,而得益于ipo 獲取的大量資金,公司將有可觀的沉淀資金利息收入,凈利潤增速將受此帶動而有所保障。若更長遠的來看,營收和利潤的成長性需要等待非國內零售業務的崛起。國際零售已經展露出的高成長,且 b2b 業務加速向交易平臺轉型,但它們何時真正成為公司新的成長驅動力仍需觀察。
結合以往案例,在上市一段時間之后(預計在半年左右),市場將對公司股價趨于更加理性。
結合前文分析,在公司移動端成長跨越前述“均衡點”以及國際零售和b2b 業務占比顯著提升之前,公司營收增速料將繼續緩慢下行,盈利成長性的維持將由此面臨較大的壓力。屆時股價的進一步上行需要公司出現業績超預期的表現。
2、遠景:樂見“阿里生態圈”自循環和拓展
從長遠來看,公司最大競爭優勢在于其構建的全方位“阿里生態圈”,涵蓋電商、營銷服務、云運算、物流、互聯網金融、數字媒體娛樂等多個領域,并對接移動端入口,最大程度上便利化和多元化用戶的線上體驗,從而實現用戶在公司生態圈中的自循環。在公司“生態圈”構建過程中,公司還將依靠產業鏈的進一步縱深拓展,將盡可能多的價值鏈環節收納進系統內,實現盈利來源的極致擴張。我們樂見公司未來的可觀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