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報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祭祀活動總結報告篇一
清明節是我國人民緬懷先人、悼念逝者的傳統節日,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的極好時機。根據鐵東精神文明辦《關于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主節題系列活動的通知》要求,我們在在全街范圍內開展了“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主題系列活動。
一、加大宣傳力度,營造節日氛圍
在清明節期間我們充分利用櫥窗、板報等各種宣傳陣地大力宣傳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主題系列活動的意義,先后更換櫥窗內容2處,寫板報8塊,不僅宣傳清明節”主題系列活動的意義,還宣傳清明節的來歷,特別是教工社區居民梁文春將辦事處設立的公祭堂及清明節中出現的好壞事編成打油詩,寫在板報上,招來不少居民觀看,不僅使廣大居民受到了教育又營造節日氛圍。
二、設計載體,開展各種活動
2、4月5日上午,積極響應市里的號召開展聲勢浩大的青山白化專項宣傳行動,在轄區內的四周發放宣傳單號召采取文明健康的祭祀方式,崇尚科學尊老敬老希望大家祭祀時要文明節儉,積極開展鮮花祭祀等形式,有效遏制了清明節期間“青山白化”回潮的現象。通過這次宣傳使轄區居民提高意識,讓居民心中有從我做起投身全市的城鄉綠化和環境生態建設為美化我們的共同家園、綠色鞍山、生態鞍山、做出自己的貢獻。
通過開展清明節系列主題活動,既弘揚了傳統文化,又倡導了社會新風,同時也讓大家再次受到了革命傳統教育的洗禮,牢記先輩的囑托和肩負的使命,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銳意進取,奮勇爭先,體現清明節的應有之義。
清明節祭祀活動總結報告篇二
一、加大宣傳力度,弘揚傳統文化
清明節期間,社區各學校、單位等,積極利用櫥窗、宣傳欄、黑板報、校園廣播電臺、廣播站等宣傳陣地,介紹清明節的淵源、習俗和有關清明節的詩篇,引導人們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增強愛國情感,特別使青少年不僅了解了更多的民俗知識,也使他們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同時加強對厚養薄葬、文明祭祀活動的宣傳力度,大力倡導以敬獻鮮花、栽植紀念樹、網上祭祀、家庭追思會等多種文明健康的祭祀方式,寄托哀思,表達心意。在傳承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創新傳統文化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發出“四個倡導”,促進文明祭掃
圍繞文明祭掃,社區發出倡議:一是倡導在緬懷與追思中增強對生命的尊重和對生活的熱愛,提倡孝敬父母,尊重前輩之風,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過一個健康向上的清明節;二是倡導莊重、簡樸過清明的良好傳統,通過獻一束鮮花、敬一杯水酒、在網上發表一篇祭文等文明祭奠形式,從儉祭祀,使清明節成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合的節日,過一個勤儉節約的清明節;三是倡導通過植一株小樹、種一片青草等有益保護生態環境的方式來寄托哀思,把緬懷先輩的傳統習俗,用更加自然環保的方式進行表達,過一個綠色環保的清明節;四是倡導平安出行、文明祭掃。合理安排祭掃時間和路線,避開祭祀高峰期,遵守治安、交通管理秩序及墓區祭掃管理規定,防止出現安全隱患,過一個平安和諧的清明節。
三、轄區學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緬懷革命先烈活動
職工大學組織黨員、團員、青少年學生到流芳園烈士陵園為先烈敬獻花圈,重溫入黨、入團、入隊誓詞,追憶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寄托了大家對先輩的緬懷,進一步激勵了同學們繼承遺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增進了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另外,各單位以不同形式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緬懷革命先烈活動。組織青少年開展中華經典誦讀、孝道經典美文誦讀、仁義經典美文誦讀等活動,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通過信息技術課,組織開展了“網上祭先烈活動”;利用主題班會、中隊會,激勵廣大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樹立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組織開展了“祭先烈征文活動”,撰寫心得體會,發表感言心聲,表達對先烈的感恩和敬仰;組織青年志愿者開展義務服務活動等,既弘揚了民族傳統文化,又實現了愛國主義教育。
四、干部職工中開展了“網上祭先烈”活動
社區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網上祭先烈”活動,結合引導工作人員不忘傳統、開拓進取,努力干好本職工作。全體工作人員在中央文明網、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央視網、中國日報網、國際在線、中青網、中國經濟網、光明網和中國廣播網等重點新聞網站,進行網上祭奠、發表祭奠感言,充分表達了對先烈的哀思,增進了全區人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開展好“我們的節日”活動是弘揚中華文化,展現民族傳統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提高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的重要手段,“清明節”活動更是緬懷先輩、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開展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載體,我們將以此為基礎,認真開展好“我們的節日”各項活動。
清明節祭祀活動總結報告篇三
鎮新農村辦抽調工作人員及英俊執法大隊抽調工作人員加強對九龍園周邊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堅決取締無照生產、銷售喪葬用品的單位和個人的經營活動,重點清理以各種名義銷售棺材和墓碑等非法活動,整治無照經營、隨意拋撒紙錢等行為,收繳銷毀冥幣、石碑等喪葬用品,凈化殯葬服務環境。
加大宣傳力度,使殯葬管理的政策法規深入人心。采用村內廣播、標語、宣傳欄、黑板報、宣傳單等多種形式,向社會群眾廣泛宣傳有關法規及政策,倡導移風易俗,文明祭掃。向全鎮村民發出清明節期間文明祭掃倡議,引導居民錯開祭掃高峰,努力創造平安和諧的祭奠環境。
隨著時代的進步,互聯網的發展,生活觀念的改變,傳統清明祭祖的方式也在發生著悄然的變化。為了使得我們的祭掃活動更加文明和有意義,積極倡導“網上祭英烈”、“網上祭先賢”、“網上祭先人”活動,撰寫心得體會,發表感言心聲,表達了對先烈、先賢、先人的感恩和敬仰,以及對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節日的重新認識和感悟,既是一次文明教育,又是一次感恩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舉辦清明節詩文朗誦會、詩詞歌會,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沐浴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浸染,得到了美的享受。
通過本次“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主題活動,全鎮群眾的心靈又一次受到了啟迪,激發了強烈的愛國熱情。
清明節祭祀活動總結報告篇四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
工業新區社會事業局對活動開展高度重視,及時召開各學校領導會議,研究布置如何開展好這次活動。通過組織開展主題鮮明、富有特色、形式多樣的系列教育活動,教育引導學生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加深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培養青少年愛國主義情感,倡導文明、和諧、健康、安全的過節新風。把此次活動作為學校的一項重要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納入到對學校的考評中。
二、廣泛宣傳,氛圍濃厚。
為加大宣傳力度,區社會事業局及時向學校下發關于清明節活動的相關要求和通知。要求學校在清明節前召開活動動員大會,領會清明節系列教育活動精神,貫徹落實活動方案,并按要求組織安排班級活動,上交活動計劃。形式上借助教室文化、宣傳欄、黑板報等方式大力宣傳清明節文化內涵。讓學生充分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習俗及文化內涵。是每個學生不僅成為文明祭掃的踐行者,而且成為文明祭掃的小宣傳員。
三、形式多樣,內涵豐富。
1、讀書,讀報,講故事
學校要求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開展讀一本革命書籍,讀一篇報導活動,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激發了學生奮發圖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敬仰懷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立志為建設家鄉努力學習,獻策獻力。學校組織“憶革命先烈,揚愛國情懷”講故事比賽活動,通過活動,同學們了解了先烈們的英雄事跡,感受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培養了積極向上的思想意識和道德情操。
2、辦一期以“傳承民族魂”為主題的黑板報
利用黑板報來介紹清明節的來歷、習俗、詩歌等,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與豐富內涵,增加學生的文化知識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召開以“清明祭英烈,傳承民族魂”為主題的主題班會
每個班級都召開了“清明祭英烈,傳承民族魂”主題班會,學習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引導學生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珍惜幸福生活,立志報效祖國。
4、“保護環境、網絡祭掃”網上祭奠革命先烈活動
倡議學生利用清明節假日、周末的時間在中國文明網、央視網、中國廣播網、中國未成年人網、未來網、中國家庭教育網、中國文明網.威海等網站上向烈士們獻花,寄語留言,表達心聲,以表達自己對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做一個有道德、知感恩的文明中學生。
5、“小手拉大手,文明祭掃共攜手”
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祭掃共攜手”活動,號召全體同學利用清明節假日向家長、親戚朋友宣傳倡導以敬獻鮮花、清掃墓碑、家庭追思等文明形式來寄托哀思,當好倡樹健康、文明、環保、平安祭掃新風的義務宣傳員。
6、“學偉人、繼傳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走訪活動
組織部分師生到苘山鎮像章紀念館進行參觀,指導學生通過解說員的講解和自己參觀學習偉人的豐功偉績和革命歷程,感受愛國主義的熏陶。
7、組織學生參加鎮政府組織的祭掃烈士墓活動
4月1日上午,根據各鎮政府的統一安排,組織學生到烈士陵園祭奠革命烈士,為烈士獻花,為烈士墓地培土、清理雜草,聆聽烈士生前革命故事,引導廣大學生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繼承革命先烈遺志,用實際行動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景仰和追思。
通過此次清明節系列主題活動的開展,對學生進行了革命傳統教育,從而使他們真正明白沒有無數先輩的拋頭顱、灑熱血,就不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勵了廣大學生珍惜今天、把握明天;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使文明祭掃的新風扎根每個學生的心中。
清明節祭祀活動總結報告篇五
1、開展了一次主題班會
低年級同學誦讀了清明小詩,在細細品讀中感悟清明的魅力。中年級制作“我心目中的英雄”卡,在班級的學習園地中進行展覽,學生在制作和欣賞中對清明節有了更多了解。高年級同學通過演講等活動表達了自己對清明節的看法和感悟,很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2、舉行了一次主題隊會
低年級開展了“聽老師講過去的故事”活動,老師給孩子們講的革命先烈的精彩故事,在故事中孩子們了解了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一位位偉大的感人事跡。中高年級開展了“緬懷革命先烈”活動,由學生自己講述了革命先烈的優秀事跡、故事,革命先烈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浴血奮戰的動人事跡,學生們體會到今日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使他們真正明白了沒有無數先烈的拋頭顱,灑熱血,就不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從而不斷激勵自己珍惜今天,把握明天。
3、開展了清明小報制作活動
我校各班積極開展清明小報制作活動,有的同學用手抄報的形式,有的同學制作了電子小報,內容豐富、圖文并茂,各班都評選出優秀作品,在學校網站和學習園地中展出,在制作和欣賞的過程中,不僅學到更多知識,也提高了動手能力。
4、開展了“網上祭英烈”活動
全校5—6年級共有200余人次參加了此次活動,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在“網上祭英烈”互動平臺上紛紛發表了祭奠感言,表達了對先烈、先人、先賢、英雄的感恩和敬仰之情。
5、祭掃烈士陵園
我校大隊部組織全校師生學生到橫山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通過此次活動,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學生珍惜幸福生活,激發了學生奮發圖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增強了學生愛國心、報國志。
通過本次“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主題活動,全體少先隊員的心靈又一次受到了啟迪,激發了強烈的愛國熱情,他們暗下決心踏著革命先烈的足跡,努力學習,奮勇拼搏,在革命先烈愛國精神的感召下健康成長。
清明節祭祀活動總結報告篇六
3月31日上午,硚口區“第三十一屆革命傳統教育周”開幕式在東方紅第二小學隆重召開。開幕式由東方紅第二小學少先隊員合頌的《長征組歌》拉開帷幕。隊員們用聲情并茂的表演將《過雪山草地》、《四渡赤水出奇兵》、《七律長征》等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娓娓道來,帶領全場觀眾共同重溫那段崢嶸歲月,懷念逝去的革命先烈。區人大教工委副主任、湖北省宣講團成員吳雙墩同志為現場的青少年和青教工作者代表進行了題為《英勇紅軍長征途中——爬雪山過草地的故事》專題講座。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也是武漢市革命傳統教育周活動三十一周年。全區各級關工委組織、青教組織和少先隊組織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在全區青少年中廣泛開展以“學兩史、擔使命、圓夢想”為主題的一系列革命傳統教育活動,積極引導全區廣大青少年銘記革命歷史,弘揚革命精神,樹立愛國之心、報國之志,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堅定不移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在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來臨之際,為緬懷革命先烈,銘記革命歷史,感念先輩恩德,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感恩教育,全區中小學開展了“網上祭英烈”主題活動。
陳家墩學校全校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登陸中國文明網,在搭建的“網上祭英烈”互動平臺上紛紛發表了祭奠感言、敬獻鮮花、點燃紅燭,表達了對先烈、先人、先賢、英雄的感恩和敬仰之情。全體學生在莊嚴肅穆的祭奠活動中,充分了解革命先烈為新中國建立的豐功偉績,充分感受到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4月1日,建樂村小學積極響應上級號召,結合本校自身的實際情況聯合中山社區開展了“矢志祭英烈 共鑄中華魂”為主題的網上祭英烈活動。
全區共有2萬余名中小學生參加了“網上祭英烈”活動,通過本次活動,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激發了強烈的愛國熱情,讓學生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踏著革命先烈的足跡,更加主動、勤奮地投入到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去。
201x年3月30日,武漢市十七中鐘守軍校長帶領師生42人踏著舊時的足跡來到伏虎山祭掃,一同緬懷民族英雄——郝夢齡。郝將軍墓前樟樹青青,寂靜而深沉。耳邊突然響起“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悲壯聲音。師生齊動手,將墓園內落葉清掃干凈,輕輕擦拭墓碑。敬獻了郝慧英老師和全校師生的花籃后,大家默哀,仿佛空氣都凝重起來。
鐘守軍校長向烈士墓致以自己原創的《郝將軍祭》:“滿懷忠念,不為勢遷…寧可血濺,不愿茍全,玉壺冰心,浩氣無邊…”同學們則向烈士墓表達了自己的敬意,并集體朗誦了《祭奠詞》,抒發了珍愛和平,奮發圖強,傳承中華文化的真摯情感。大家深深的鞠躬,向烈士久久地致敬。祭奠儀式簡單而又隆重,師生祭奠之言響徹云霄!
十七中清明祭掃郝夢齡烈士墓活動自20xx年開始,一直堅持下來。今年的祭掃活動與郝家后人郝玫同志此時正在中國臺灣地區參加的抗日烈士合祭活動遙相輝映,兩岸攜手共祭英烈,共同弘揚烈士的愛國獻身精神,傳承中華民族文化。
清明到辛亥革命烈士陵園祭奠英烈是武漢市第二十九中的傳統。3月31日中午,位于武漢硚口區利濟北路的辛亥革命烈士陵園里誓言聲陣陣,武漢市第二十九中學團委志愿者們在此開展清明祭奠英烈活動。本次清明祭奠英烈活動在高二(3)班劉星宇同學誦讀祭文中拉開了帷幕:敬獻花圈,代表們腳步深沉;三分鐘默哀,志愿者們神色凝重;莊嚴宣誓,同學們聲音洪亮。本次祭奠活動,武漢市第二十九中學的團委志愿者還特地為烈士們帶來了親手制作的小禮物——小白花,他們依次上前,雙手奉上自己心意,并通過三鞠躬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英烈們深深的悼念之情。
硚口區抓住清明重要時間節點,扎實推進未成年人系列道德實踐和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引導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從小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同時也倡導了網絡祭祀、文明祭祀的新理念,活動取得了預期效果。
清明節祭祀活動總結報告篇七
一、利用晨會充分動員,為活動宣傳造勢
3月30日,校團委利用國旗下的講話向全校師生發出了“又到清明”的主題講話和活動動員。團委書記鄧教師在講話中說“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依然貧窮落后。每個炎黃子孫都應當責無旁貸地擔負起建設富強祖國的歷史重任。‘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既是先輩對開創新社會顯示的豪邁氣概,更是對今日的青年人,未來世界的主人發出的無限期望。”,她鼓勵同學們努力學習,向革命先輩一樣樹立遠大抱負,為祖國的富強而奮斗。
二、廣泛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
全校各班按校團委的布置,開展了“網上祭英烈”活動。同學們利用微機課或課余在家的時間,經過登陸中國禮貌網、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日報網站、光明網和中青網等重點新聞網站,進行網上祭奠、發表感言,用行動來緬懷革命先輩,增進了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到目前為止,每班均上交了10條精選的祭奠感言,此項活動正在進行中。
三、利用班會引導學生了解節日民俗文化,增強愛國情感
4月3日,全校各班利用班會組織了形式各樣的“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有些班級組織全班同學回顧清明節的來歷,增加民俗文化知識;有的班級以“鮮花敬忠魂詩文朗誦會”等詩歌朗誦的形式開展清明詩會的活動,抓住清明祭先烈這一教育契機,培養同學們的愛國情懷。
清明節祭祀活動總結報告篇八
一、具體活動完成情況:
1、領導重視,大力宣傳,營造氛圍。學校利用3月31日升旗儀式時間召開師生共同參與的動員大會,對本次活動進行統一布置,要求人人參與,共同緬懷先烈。學校少大隊也利用“課間廣播”時間向師生進一步宣傳發動并一起學習了革命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跡。
2、進入相關網站,進行祭奠活動。這次活動主要是采用學校集中組織活動的形式,在學校里,信息技術教師利用信息課時間組織學生進行網上寄語活動。學生們可以自由點擊自己想要了解的相關內容,并向烈士們獻上鮮花、鞠躬,在留言欄上留言,表達自己的緬懷之情。同學們的寄語文字質樸、感情真摯、令人鼓舞,充分展示了當代小學生對革命先烈滿腔熱愛,立志學習先烈的高尚情操。
3、閱讀有關革命英雄故事的書籍
為了更好的讓學生緬懷革命先烈,在清明節三天的假期中,鼓勵學生到圖書館借閱有關革命英雄故事的書籍,通過閱讀,激發學生對革命先烈深切的懷念和無限的哀思。
4、倡導“文明出行,平安清明”活動。學校倡導師生假期“文明出行,平安清明”。引導大家用鮮花、植樹等文明生態的方式表達對家庭先人的懷念之情,推廣網上掃墓和家庭追思會等新型祭奠方式,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風。
二、本次活動效果明顯,體會深刻。
在活動中,同學們進一步了解了烈士們為祖國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跡,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先烈們那種堅貞不屈、英勇無畏的高貴品質和革命精神。本次活動是一次震撼學生心靈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要求我們少先隊員以后一定要心懷愛國之情,胸裝報國之志,刻苦學習,立志成才,為振興中華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