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小學應該怎么做,轉眼間暑假已經過去了大半,很多高中已經進行過開學報到了,再過十幾天,2021年秋季的新學期就正式到來了,準小學生們也即將踏入新的學校新的天地,那么,如何做好幼升小的銜接工作呢?具體詳情,請見下文。
幼小銜接小學應該怎么做
再過半個多月,又一批六歲娃要正式成為小學生啦!
抓住暑假的尾巴,孩子們要做哪些準備才能更好地迎接小學生涯的到來?廈門幾所小學的一線老師們說,上小學前要做的準備包括方方面面,比如思想準備、學具準備、家庭環境的準備,還有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等多種習慣的養成,其中,不僅孩子自身要做準備,家長也有家長要做的準備。
本期《新學堂》周刊,將結合梧村小學、思明二實小、演武小學、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蓮龍小學、翔安三實小等校老師的指導,為大家梳理一年級的入學準備,希望能幫助更多家庭更好地過渡銜接。
1、和孩子進行一次入學前談話
入學前,來一次親子間的深入談話很有必要。梧村小學的老師說,爸爸媽媽們和孩子進行一次談話,激發孩子上學的興趣,解決他們心中存在的疑慮,幫助孩子及早樹立自信心。具體談些什么?您可以和孩子討論以下問題,比如:“孩子,你喜歡上學嗎?為什么?”“你想知道小學的哪些事情?”您可以告訴孩子:上學后能學會認更多的字,讀更多的好書,學會算術,學會唱許多動聽的歌,畫更多美麗的畫,學會講英語,學會打電腦……在那里,你會結識許多新伙伴、新老師,他們都會喜歡你。
翔安第三實驗小學的老師說,家長還可以抽出時間帶孩子到小學去看一看,讓孩子熟悉一下學校的校園環境。
孩子在幼兒園以游戲活動為主要的學習形式,到了小學,學習內容將被正規的學科課程代替。原來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變成了長達40分鐘的課堂教學和每天必須完成的家庭作業。翔安三實小的老師支招,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能靜心地坐下來,開始的時間可以是20分鐘,以后再逐漸延長,不可操之過急。同時,可以布置一些小“作業”,如讓他看看圖畫書、畫些畫等等,要求孩子做事一心一意,不講話、不時常站起來走動。
2、布置一個獨立的學習小天地
迎接小學生涯,家長們有必要給孩子布置一個獨立的學習小天地。梧村小學的老師說,這個學習小天地可以是房間的一個角落或單獨一個房間,有張屬于孩子的小書桌,重在安靜、整潔,且遠離電視。準備好高度適合、軟硬適中的椅子,以便培養良好的坐姿。并為孩子選擇好臺燈,一般用光線柔和的白熾燈,左側取光,燈罩將燈泡全部遮蔽以免眩目。
家長要教會孩子正確書寫自己的名字,記住家里的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父母單位、父母的電話號碼。會用簡單的一兩句話介紹自己和家人。
孩子在學習時,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可以在一旁看書、看報,給孩子營造出共同學習的氛圍。
孩子入學,要準備的學具包括書包、鉛筆盒或筆袋,以及一些書寫工具,包括鉛筆、尺子、橡皮檫、墊板等。
思明第二實驗小學的老師說,書包要盡量選用可放入抽屜的適中型軟邊書包,抽屜規格為15.5厘米×36.5厘米。鉛筆盒或筆袋以簡單實用為主,最好不要多功能,至少能裝下5至6支削好的鉛筆,購買鉛筆、文具盒時不買新奇、玩具式的,防止分散注意力。還要給孩子準備一個水壺,水壺要實用,不漏水,易打開,不使用玻璃等易碎材質。
以思明二實小為例,該校在每個年段開設“花樣跳繩”校本課程,孩子們還要選擇合適的花樣跳繩,同時準備一兩雙舒適的運動鞋,讓孩子在有體育課或體鍛課當天穿。
3、每天花15分鐘培養閱讀興趣
做好幼小銜接,很多老師都談到了閱讀建議和閱讀推薦。
蓮龍小學林頻老師給孩子們提出了三點建議:第一,每天和爸爸媽媽一起共讀一個有趣的繪本故事,只要15分鐘,你們會發現許多藏在故事里的小秘密。
第二,當你讀到一本有趣的故事書時,記得讀慢一些,細致一些,如果遇到問題,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交流討論自己的心得,多問幾個為什么。愛提問題的孩子比被動接受知識的孩子掌握得快。
第三,還可以展示閱讀成果。讀完書后講一講感興趣的內容,或者畫一畫、剪一剪你喜歡的人、動物、植物等的形象,再或者把新認的生字做成一棵“識字樹”或一個“識字小金庫”。這樣一來,閱讀是不是很有趣?
為此,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和演武小學都給出了推薦書單。比如外附小給新生的專屬書單里有《慌張先生》《大衛上學去》《Grace說專心》《我好擔心》《字母樹》等繪本,同時,外附小也給新生家長列出了專屬書單,包括《歡迎來到一年級 幼小銜接家長手冊》(作者:卓立)、《正面管教》(作者:[美]簡·尼爾森)、《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作者:[美]瑪茲麗施)、《忍住,別插手》(作者:高取志津香)等等。
為什么也給家長推薦書單?外附小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學堂。多讀書,更能知道如何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人生之路。
4、從生活細節入手培養好習慣
良好的習慣將影響孩子的終生,一年級是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各校都建議,家長一定要在入學前就重視孩子的習慣培養。
生活習慣方面,要早睡早起,每日早晨7點前起床,晚上9點前休息,每天保證10小時的睡眠時間,遵守作息常規;鍛煉身體,每日堅持體育運動至少30分鐘,如跳繩、跑步等;學會勞動,每日進行適當的家務勞動,鼓勵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如掃地、擦桌子、學會垃圾分類等。同時,讓孩子養成睡前自己整理第二天上課需要的學習用品的習慣,自己收拾書包、擺放書本、整理文具盒等。
學習習慣方面,除了每天堅持15至30分鐘的親子閱讀,還要讓孩子學會認真傾聽,可以讓孩子學會認真聽長輩的問題,適時復述;鼓勵孩子響亮地回答問題,大方地與人交流;練習“雙姿”:掌握正確的坐姿、寫姿,做到“三個一”,即一拳、一尺、一寸。
行為習慣方面,要注意儀表整潔、文明交往、講究衛生、愛護公物等。
當然,入學前也可以有意識地與孩子進行學科探究,以數學為例,數學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蓮龍小學的老師支招,可以利用生活細節,讓孩子數一數20以內的數,正著數倒著數都可以;可以把數學嵌入游戲,讓孩子與爸爸媽媽對口令,如“10的組成、10以內的加減法”等;可以親子互動用撲克牌比大??;還可以玩七巧板,拼一拼喜歡的圖案,或者利用玩積木、魔方,認識立體圖形。
總之,要做好入學前的過渡銜接,要從生活的細節入手,用心準備,而不是將孩子送進銜接班。
綜上所述的有關幼小銜接小學應該怎么做的內容,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參考和幫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與之相關的信息,請繼續關注本網站,將實時為您推送。
【如何做好幼升小銜接 幼小銜接小學應該怎么做】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