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武漢義務教育入學招生政策,5月13日,武漢市教育局發布《市教育局關于做好2021年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入學招生工作的通知》。今年公辦學校招生政策較往年保持不變,民辦學校招生方式發生調整。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信息,一起來看看吧。
武漢義務教育入學招生政策發布
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以區為主 劃片對口 免試就近
堅持“以區為主、劃片對口、免試就近”入學;堅持義務教育通知入學制度;堅持為每個孩子安排一所公辦學校,實現就近入學全覆蓋,確保“一個都不能少”,是武漢市落實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入學招生工作的基本原則。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入學招生工作嚴格按照登記造冊、劃定范圍、統一發放《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按時辦理入學手續的程序組織實施。
隨遷人員子女和“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人員子女入學政策,仍保持不變。
持有居住證和勞動合同(或者經營許可證)等能表明有合法穩定就業材料的非本市戶籍人員,其隨遷子女均可在武漢市接受義務教育,一視同仁享受市民待遇。
已辦理戶籍由市外遷入武漢的大學生,其子女均可在武漢接受義務教育,由其落戶所在區教育局安排入學。
今年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服務范圍由各區在5月31日前向社會公示。各區教育局須根據本區學校分布、學校規模、適齡學生人數、所在學區、交通狀況、社區單元等因素,合理安排學校招生計劃。
民辦學校所有民辦小學、民辦初中招生全部實行超額搖號
今年秋季,武漢市901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將迎來22.6萬名新生。其中,全市35所民辦學校預計招生1.74萬人。根據政策,今年全市民辦學校不得以任何方式提前招生,不得“掐尖”,報名數大于招生計劃數的,采取電腦派位方式招生。
今年,武漢市對民辦學校招生政策進行調整,這既是武漢市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具體要求。
武漢由以往只是民辦初中招生實行網上報名,調整為所有的民辦小學、民辦初中全部實行網上報名,報名時間全市統一為7月7日至9日。其中,選擇民辦小學的學生還須到學校進行資格確認。
全市民辦學校報名數小于招生計劃數的,采取登記注冊方式招生;報名數大于招生計劃數的,采取電腦派位方式招生。電腦派位全市實行“六個統一”,即:統一方案、統一時間、統一平臺、統一軟件、統一程序、統一要求。電腦派位時間為7月15日。
武漢二中廣雅中學、武漢六中上智中學、武漢七一華源中學、武漢一初慧泉中學、武漢十一崇仁初級中學、武漢第三寄宿中學、武漢武珞路實驗初級中學、江漢區紅領巾國際學校、硚口區崇仁寄宿學校、漢陽區鐘家村寄宿學校、武漢瑞景小學等學校,應在本區范圍內招收新生。
此外,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部已自愿網上報名本校初中部的學生可以直升其初中部;其初中部還有剩余招生計劃的,按照“報名數小于招生計劃數登記注冊入學、報名數大于招生計劃數電腦派位招生”的原則招收其他已網上報名該校的學生。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堅持不得采用考試或者任何變相形式的知識性考試方式選拔生源;不得通過舉辦相關培訓班或與社會其他教育機構進行合作,提前選拔學生;不得以各類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或學習等級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或參考。
政策權威解答
問題一:《市教育局關于做好2021年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入學招生工作的通知》出臺背景是怎樣的?
解答:根據中央深改組意見,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發〔2019〕26號),這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第一個聚焦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文件,是新時代我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綱領性文件。同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教基廳〔2019〕1號),對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招生作出明確具體規定。這兩個文件涉及義務教育入學招生的核心政策有兩條:一是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二是正確處理好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的關系。公辦民辦學校一視同仁、公平發展、互不享有招生特權;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2020年,上述政策要求在全國各地普遍落地。
2020年,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招生堅持和鞏固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但因疫情原因,未對民辦學校招生政策作出調整。2021年,按照上級要求,市教育局根據中發〔2019〕26號文件和教基廳〔2019〕1號文件,研究起草了《關于做好2021年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入學招生工作的通知》,報經市委、市政府同意,將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義務教育入學招生工作的統一部署要求,切實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問題二:我市義務教育入學招生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解答:2021年,我市義務教育入學招生基本政策可以概括為“總體穩定,穩中有調”。
“總體穩定”,即保持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入學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堅持“以區為主、劃片對口、免試就近入學”,強化政府兜底的責任擔當,保證每一名適齡兒童、少年享有政府指定的公辦學校學位。
“穩中有調”,即根據中發〔2019〕26號文件和教基廳〔2019〕1號文件,我市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政策進行調整,民辦學校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選擇生源,不允許考試,不允許“掐尖”,對報名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切實維護義務教育良好的教育秩序和生態。
問題三: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入學招生有哪些程序?
小學▼
初中▼
問題四:小學新生入學年齡有什么規定?
解答:根據《義務教育法》規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周歲的計算以每年的8月31日為時限。
問題五: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的劃片范圍是如何確定的?
解答:按照《義務教育法》要求,各區對轄區內適齡兒童、少年戶籍和家庭房產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在此基礎上,各區教育局根據本區學校分布、學校規模、適齡兒童少年人數等因素,合理安排學校招生計劃。在保持基本穩定的前提下,為每一所實施義務教育的公辦學校劃定服務范圍。
問題六:武漢市戶籍子女如何安排入學?
解答:堅持以區為主,由戶籍所在地區教育局安排入學。戶籍和房產證一致的,安排對口入學;戶籍和房產證不一致的,由戶籍所在地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特殊情況由區教育局和學校組織有關部門甄別認定后處理。
問題七:非武漢市戶籍子女如何安排入學?
解答:符合條件的非武漢市戶籍隨遷子女可以申請在我市接受義務教育。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持我市居住證、勞動合同(或者經營許可證)等能表明有合法穩定就業的材料,按居住證所在區的要求登記,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納入《通知書》發放范圍。
問題八:港澳臺居民子女如何安排入學?
解答:符合條件的港澳臺居民隨遷子女可以申請在我市接受義務教育。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持我市居住證、勞動合同(或者經營許可證)等能表明有合法穩定就業的材料,按居住證所在區的要求登記,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納入《通知書》發放范圍。
問題九: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人員的子女怎樣入學?
解答:根據我市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有關政策規定,已辦理戶籍由市外遷入我市的大學生,其子女無論戶口是否已遷入我市,均可在我市接受義務教育,由其落戶所在區教育局按政策安排入學。
問題十:拆遷戶子女怎樣入學?
解答:按照《武漢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辦法》第四十三條中“被征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遷出原地后的義務教育入學,征收之時可一次性選擇6年內繼續在原戶籍所在地按照原招生辦法入學,或者在遷入戶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劃片招生的就近學校入學”的規定,由適齡兒童、少年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提供相關材料(如拆遷協議、房產證、租房協議等),向區教育局提出申請,由區教育局安排入學。
問題十一:二孩入學能否申請與大孩在同一所學校就讀?
解答:按照國家“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堅持劃片對口就近入學的基本原則,在第一個孩子非擇校入學的前提下,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提出申請,原則上將兩個孩子安排在同一所學校就讀。
問題十二:跨區入學手續如何辦理?
解答:凡因搬遷或者其他特殊原因,需跨區入學的小學畢業生,按全市統一規定時間(5月17-21日),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向學生所在學校提出申請,填寫登記表,學校審查同意后,分別到所在區教育局和跨入區教育局辦理跨區入學手續。
問題十三:緩學或者免學手續如何辦理?
解答:對于因身體健康等原因確需緩學的適齡兒童、少年,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向區教育局提出申請,獲批準后方可緩學,不得擅自以在家學習替代國家統一實施的義務教育。
問題十四:嚴肅入學紀律方面有什么要求?
解答:切實規范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入學招生行為。
一是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采用考試或者任何變相形式的知識性考試方式選拔生源,不得通過舉辦相關培訓班或者與教育培訓機構合作提前選拔學生,不得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者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
二是嚴禁任何學校擅自招生,不準提前招生、超計劃招生、超范圍招生。
三是不得舉行任何名義的新生摸底考試,不得以任何名義分設重點班、快慢班、實驗班。
四是嚴禁校外培訓機構曲解宣傳入學政策,炒作公辦學校排名,嚴禁民辦學校將培訓機構提供的成績與入學招生掛鉤。
五是切實加強義務教育民辦學校學籍管理,不得為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的學生辦理學籍轉接,各年級不得辦理中途轉入手續。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1武漢義務教育入學招生政策”的全部內容,希望能給大家帶愛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網。